登陆注册
11271100000004

第4章

有房,有车,在滨湖市,也算上等人的生活了。

许嘉并不像小区的某些女孩,完全养尊处优,不做事,只花钱。她不是,她要打理公司,她名片上的头衔是分公司的总经理。销售、发行、跑业务,样样都得照应到,老王不在,手下人就唯她马首是瞻。背后,别人叫她二管家。二管家的工资要比一般人高,那也是该她得的。趁着年轻,多挣点。老王做了多年生意,经常给她灌输危机感。这年头,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哪个环节没打点到,都有可能让你阴沟里翻船。上次,一不小心,被罚了五十万。

有了车,跑业务方便多了。

最近要编印一套教材,是和滨湖大学联系的。许嘉一看编者的名单里有赵宝泉,就猜,会不会是她的同学。

电话打过去,果然是他,双方都有些惊喜。原来你在滨湖。原来你也在滨湖。

好多年不见了。

是啊,好多年不见了。

上次同学聚会,你怎么没来?我遇见你姐姐了,还问到你。

正好在外面出差,没赶上。聚会很热闹吧?

还行。你不在,许多同学都说起你。

是吗?不会吧?我提前一年就离开了,谁还记得?

怎么不记得?你可是咱们班的班花呀。

许嘉笑道,我怎么不知道啊。

电话都发热了,话还没完。赵宝泉约着什么时候见一见。许嘉答应了,她也正好要找他谈业务。

吃饭的地点在滨湖大学旁的银湖酒店。许嘉到的时候,赵宝泉已在里面候着了。与十几年前的中学生相比,双方的变化都令对方惊叹。

当初的穷学生赵宝泉已经被打造成一介文质彬彬的大学教授了。

“是副教授——前年破格提拔的。”赵宝泉纠正道,并递给许嘉一张名片。

“上次问你姐姐要了你的电话。”

“怎么没打给我呢?”

“不敢——”赵宝泉笑道,“好几次想打,又放下了。”

“为什么?”许嘉好奇。

“怕你不认识我了,碰一鼻子灰。”

“我有那么不近情理吗?”

“可不是!你过去念书时,总是高高在上,对我们望都不望一眼。有一次,我找你说话,你头一昂就走了。”

“我有吗?”许嘉大笑,“我不记得你找我说过话,你学习那么好,怎么会找我这个不爱学习的人说话。你那个时候一天到晚沉默寡言的。”

“还记得皮鞋、草鞋的事吗?”赵宝泉道,“我穿草鞋来到南城读书,在我眼里,你们城里人都是穿皮鞋的,我只有好好学习才能缩短和你——你们的差距。”

过去的一点一滴慢慢清晰起来。这么多年,许嘉差不多早已忘记了她那短暂的学生时代——赵宝泉勾起了她的回忆,原来中学时光还有那么多值得记忆的有趣东西。如果那个时候不退学,或许人生就是另外一条道路了。

说起编书的事,赵宝泉笑道,当时几个人拉他去编,他还不太想,这种书没什么学术价值,没想到,原来合作的单位是你们。

许嘉道,没有学术价值,但有市场需求啊!社会青年的职业宝典,这类书很俏的。赵宝泉点点头道,“现在就这样的书赚钱,学术书没人看,出版还要花钱。”他说他参与编这个就是为了养他的专业书。

许嘉问,你出了好多书了吗?

也没几本,在大学,混的就是这口饭。赵宝泉从包里掏出两本书,说送给许嘉。许嘉对这样的理论书不感兴趣,出于礼貌,还是装作高兴的样子接过来了,并让赵宝泉题字。

不知不觉就聊了两个小时。简直比他们做同学时说的话还要多。饭后,赵宝泉提出去学校逛一逛。许嘉答应了。

滨湖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占地面积很大,校园里风景优美,林阴道上不时走着三三两两的学生,图书馆、教室都亮着灯,一切显得静谧美好。

许嘉想,可惜,这么美好的地方,她这辈子是无缘的。

“你要不要来我们系读个夜大?”赵宝泉突然问道。

许嘉心里一怔,她觉得赵宝泉好像带了X光,竟然知道她此时的心理活动。

“嘿!都一把年纪了,还读什么书?”许嘉甩了一下头,长发就飘了起来。

同类推荐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中国神魔小说,为明代陈仲琳(一说是许仲琳)所作,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 整个宇宙在和我说话

    整个宇宙在和我说话

    本书是当代实力派作家艾伟精心建构的一部作品。作者承继詹姆斯·乔伊斯在名作《都柏林人》开创的小说传统,以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成章的14个短篇,生动再现了七十年代一座城镇居民的精神图景。特别是通过挖掘少年生活中所隐藏的人类最普遍的经验:爱与恨、罪与承担、美与感官、自由与囚禁、友情与背叛等,作者多方位、立体化地书写了一拨少年人在特殊年代的苦闷、骚动与叛逆,以及他们对成人世界的窥视和想象。
  • 一树桃花

    一树桃花

    母亲把我送给堂舅做儿子是一九七三年那个寒冷的早春。说是春天,其实还是冷得很,因为是春节期间,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春节冷得很。春节都是在冬天过的而不是在春天过的,这是一个常识。这个常识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突然间明白的。那一年我八岁,读小学二年级。在我八岁读二年级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到外婆家走亲戚,这对任何一个小孩来说都是不正常的。而这次来之不易的行动还是在我以死抗争之后才得到的。我的以死抗争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吃饭、不上学、不做事。主要是不放牛,不拾牛粪,每天躺在床上装死,任谁也喊不动。
  •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

    唐必仁看到柳静脖子上已经有三根皱纹了,最上面那根微微向上弯出弧形,下面两根气呼呼地用力横过,合起来就是一个躺下去的“川”字造型。他想起四十年前听到的一句话:“脖子是女人另一张无法掩盖的脸。”他还想起一个人:卓玛杜芳菲。四十年前,他是县一中青涩的高中生,身子尚未完全展开,只一味向上生长着,拔节太快,周身的肉却来不及跟上,便呈现一副树枝般嶙峋的模样,衣服宽宽垮垮地挂着,骨头在下面不时顶出大小不一的包块,像隐藏着一只只好动的小老鼠。但绝不羸弱。举一个例子:他可以抓住杜芳菲的腿,像一面旗子似的托举到半空。
  • 出云秘谭

    出云秘谭

    石田刚彦敲了敲出云警察署刑事课课长上条宏志的办公室大门,得到“进来”的回应后,他打开了门。他向课长敬了一个礼,道:“石田刚彦,前来报道。”上条课长50多岁,头发有点斑白,平庸的身材长相与刑事课课长这个位置略显不够般配。他点了点头,朝他微笑道:“ 你比档案照片上长得还帅气呀。”石田爽朗地笑道:“课长过奖了。”
热门推荐
  • 孟婆汤的那些事

    孟婆汤的那些事

    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孟婆的传说?是因为孟婆犯的错。
  • 江南碧血(一)

    江南碧血(一)

    一座高大绵长的墙壁上,开着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门从里边被打开,两个穿着鲜亮的魁梧男子出来,接引聂轻尘走进门中。这一次,李乔没被蒙住双眼,他紧跟在聂轻尘身后跨过小门,顿时被墙壁那一边的景象惊呆。墙里是一片不见尽头的清幽美景。假山活水布置奇巧,点点楼阁、处处亭榭掩映其间,虽是人工堆叠的园林,却比真山真水更有缠绵动人之处。李乔目瞪口呆,没走几步早已不辨方向,如堕梦中,不禁感慨道:“东京城果然是天下第一胜地,居者都是好福气。先生,咱们去出诊的人家快到了吗?”聂轻尘兀自在前面走着,说:“早已到了。”
  • 水神在火影

    水神在火影

    因为一场英雄救美,江城在临死之际被一道闪电劈中……神奇的穿越到火影的世界,看江城怎么在火影的世界叱咤风云……
  • 呼兰河传(全新校订版)

    呼兰河传(全新校订版)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1940年完成于香港。此作以萧红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艺术形式独特。萧红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文体的巅峰之作。本次重版,以1941年上海杂志公司初版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几个版本进行了校订。另附有萧红的其他几篇名作《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小城三月》等,读者借由这些作品,已基本可以领略萧红创作的精华了。
  •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女人伤心、流泪,但就是不回去,就是不回去。脾气是倔强了点,但是他没来接,自己回去多丢脸啊。快过年了,女人的母亲说,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除夕的,要不你就回去,要不你就离婚,还能怎么样?
  • 赢在敬业

    赢在敬业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敬业,就是赢在职场。敬业是员工在职场获得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不敬业的员工迟早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被淘汰……赶快阅读本书吧,你也能成为敬业的金牌员工。
  • 桑恋榆之秋

    桑恋榆之秋

    一段凄凉婉转的爱恋史,爱情的种子,从发芽到成长都悄无声息。直到历经生死才明白,爱,没有界限。这段凄婉的爱情,叫做桑榆恋。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 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正是由于认识到班会的重要性,而有关班会的书籍又特别稀少,特别组织编写的。《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的目的是为学生、老师在组织、召开班会时提供参考与借鉴,切实帮助师生们开好一个圆满的班会。
  • 你有罪2:谜案追凶

    你有罪2:谜案追凶

    凌波浴场岸边不断漂来装有女性断脚的鞋子,共十三只,属于十一名女子。坊间传闻甚多,在市民中曾一度引起恐慌。巨流河绵延千里,地质专家配合刑警队寻找断脚漂流源头,却一无所获。一说是空难遇难者的断裂残肢,可为何只是漂来女性的脚?每日与自己同床共枕的老公,思维正常,工作正常,待人接物正常,却认为自己已经死了,是一具行尸走肉,还穿着寿衣招摇过市,这是怎样的一种恐怖!到底是罹患精神疾病,还是行尸走肉真的存在?面对让人不寒而栗的犯罪现场和人性的复杂难测,一名女法医和几名优秀刑警寻蛛丝马迹,破悬案迷案。无论犯罪者怎样狡猾,都逃不过执法者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