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0700000001

第1章 水窖

来源:《江南》2011年第01期

栏目:心灵轨迹

窖:收藏东西的地洞。这是字典上的解释。进一步说,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些具体的内容,譬如,窖内温度低,适于储存蔬菜,过去,萝卜,白菜,葱,都是应季上市,存放在窖里,接续供应的空白,随吃随取,吃一冬天,水分不散失,也不腐坏。窖具有隐蔽的特点,不易被发现,金的银的,藏窖里,增加安全系数。有的酒,像红酒,像白酒,经过窖藏之后,才性能凸现,口感佳,才能升值,尤其是葡萄酒,一定得装橡木桶,存放在阴暗潮湿的酒窖里,不到时间,是不能启封的。我曾在黑海边的一家酒厂,参观过酒窖,地道一样盘绕的巷子,火车皮一样的酒窖,全在地下分布,还有一个酒吧,也设置在地下,我在那里喝了香槟,喝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临走,我买了两瓶香槟,装行李箱里。几千公里都带回来了,可是,出西安机场,坐车时,关后备箱,不小心压碎了,全跑光了。

我这里说的是水窖。如果菜窖联系着生活,酒窖联系着享受,水窖联系着的,是性命。没有菜吃,能忍受,没有酒喝,也过得去,没有水,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对于植物,对于动物,都是如此。西北的许多地域,长年干旱,雨水稀缺,要掏挖一眼井,比活一百岁还难。而且,二十米三十米下去了,井底依然是干枯的。地下面没有水脉,这让人绝望,也逼迫人另想办法。修水窖,就成了无奈之下最实际的选择。尤其是居住在高地上的人家,一家最少一眼水窖,多的,有两眼甚至三眼。这一定是最值得炫耀的家底,过日子心里踏实,给儿子娶媳妇,也是很有诱惑力的条件。

的确,水窖如此重要,必然得到重点看护。山里的人家,间隔辽远,从一家走到另一家,很费脚力。平日里,很少有人光顾。可是,水窖却被看得紧紧的,怕水被偷,也防备猫呀狗呀掉进去。通常,水窖就修在自家院子里,也有修在大门外的。我在陇东庆阳董家滩生活时,经常沿着羊肠小路,登上东山。在山上,看到的水窖,那一定是用一扇木板盖住的,而且加了一把铁锁。门可以不锁,箱柜可以不锁,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但是,水窖却是宝贝,得拿锁子锁着。山里缺水,雾却很大,春秋季节,起了雾,棉花包似的,要是在早晨,几乎只能看见自己的脚,看不见前头。走着走着,听见扁担的声响,一会儿,雾里头出来水桶、半个人身子,然后是完整的一个人,黑衣裳,却半清楚半朦胧着,来到水窖跟前。奇怪的是水窖周围,也就一小团地方,雾只是缕缕丝线一般,不是那么浓烈,可能与水窖水汽对雾气的抵御有关。担水的人,这时看着就清晰了。在山里,到水窖取水,才是一天的开始。他开了锁,用扁担一头的铁钩钩住水桶,下放进水窖,试探到水面了,压制一下,铁桶歪倒,吃满水,顺势又提升上来。水窖里的水,是姜黄色,是存放了很久,又不流动,才出现这样的颜色。山里雾气再重,也变不成水,这似乎诗意的物象,却遮蔽不住苦焦的日月。这苦焦是一天又一天的延续,这苦焦没有尽头。可是,挑了一担窖水的人,脚步是多么轻快呀。

修水窖,可不是随便挖个地洞那么简单。选择地点,相当重要。离家要近,取水方便;不能靠近崖边,那容易坍塌;周围地皮需结实,没有杂物,保证入窖的水干净;地势高低得合适,利于引水入窖。山里,通常有修水窖的匠人,几乎是家传的,职业性的。窑洞,水窖,都是泥土的,都是永久性的,窑洞不能塌,水窖更不能塌。窑洞裂缝了,补一补,人继续住,水窖裂缝了,就把后路断了,所以,没有这个本领,轻易不敢下手,一定得花钱外请。水窖的形制,从内部看,如一口大瓮,上下细,圆,中间部分,是个大肚子。大的水窖,一头牛都能装下,牛在里头,还能转身,还能走动。还有一道工序,就是给水窖的内部,抹一层红胶泥,这是为了防止窖水渗漏。再后来,多用水泥。水泥虽然更严密,我总觉得,还是红胶泥合适。略略透气,略略损失一点水,却比水泥经久。和水泥比,红胶泥也有生机。我看到的传了几代人的水窖,都是红胶泥涂抹的。刚修的水窖,不能马上装水,要等到干透了,再仔细检查,再局部修补,完善了,才投入使用。装了半窖水的水窖,幽深,阴暗,窖壁生出了青苔,窖水青黑,映现驴皮般的光亮。我看过的水窖,给我留下的就是这么个印象。

水窖里的水,全部是苍天的恩赐。即使终年纽结旱象,总会有一场雨,有一场雪降临。这是对生灵的怜悯和眷顾,这是生命在大山里延续和坚守的福祉。已经预留下一道两指宽的引槽,连通着水窖口,雨水从高处往低处汇聚时,会流到引槽里,一点一滴,细细的水流走着走着,一路流进水窖。有时,会携带些许柴草进去,有时,甚至会夹带几粒羊粪蛋进去。进去就进去了,通常的,便沉淀下去了,山里人不介意。到一定年份,水窖的水见底了,人下去,会彻底清理一次。下雪了,积雪也会被收集起来,一铲一筐的,倾进水窖。雪水也是水,也是很宝贵的。这样的方法,如今有一个新词,叫雨水集流。以前,不这么说。现在,山里人也不这么说。

这样的水,人喝。这样的水,牲口也喝。也洗脸,洗衣裳。这样的水,一滴也不敢糟蹋,一滴也不会浪费。洗了脸的水,洗了衣裳的水,沉淀了,浇菜,浇树。山里的地,长菜艰难,也长些辣子,长些豆角。山里的树,多是些杂木,扭曲,苍老,树皮赤黑,树枝硬,干。人家窑洞前,院子里,无非杏子树,梨树。山里颜色单调,杏子树,梨树,都耐旱,种下了,和人做伴,春天,大团的粉红,大团的白,开花看景致呢。杏子夏天熟,梨子要等到秋天,都甘甜异常。果树也通人性,把所有的水分,一个分子,一个分子,分解成蜜,存储在果实里,回报珍惜自己的主人。这样的水,我喝过。我得说实话,难喝,这是我的感受。就是嗓子冒烟,我也很难喝下去这样的水。不是我挑剔,第一次喝,我差点吐出来。而且,我喝的还是烧开的开水。而且,主人担心我喝不惯,还给杯子里,搁了一把白糖。

我喝的水,是存了一年的窖水。通常的年景,窖水总能补充,哪怕零落的雨滴,也会积攒成水体,在水窖里荡漾。也会遇到持续的大旱,半年,甚至一年,都没有潮湿的云朵,在大山的上空停留。泥土都成粉状了,树木都干死了,水窖里早早储存下的水,还能让山里的生活,坚守下去。轻易舍不得用,拿碗量着,只是维持基本的饮用。由于祖辈的经验和自身的经历,从来不奢求奇迹,因此,水窖的容量,要保证一年不干涸。但是,由于处于封闭的空间内,时间长了,窖水更苦涩,甚至还有些黏稠。是无法和泉水和井水相比的,也无法和河水相比。缺水的山里人,没有别的选择,注定了只能喝窖水。当干渴的性命,被窖水养活,山里人懂得,窖水也是甘霖,也是甘甜。当我知道了窖水的来之不易,知道了山里人对于窖水的感情,我感到惭愧,为我喉咙的娇贵。在大山里久居,我交往了山里人,熟知了山里人,渐渐地,我能喝窖水了,不放糖也能喝,窖水下的面条,也吃得高兴。我敬重山里人的坚忍,更敬佩山里人的智慧。一代又一代人,喝着窖水成长,死亡,对这片土地,他们不嫌弃,不舍弃。这片土地,是他们的家园。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的乐园。

中国的地域,有着许多的不同。气候的差异,地理的区划,使各地生活的人,有着反差很大的面貌。不论在哪里安身,都离不开水。有的地方水源充足,没有缺水之忧,有的地方如我生活了快二十年的陇东,找水,存水,是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可是,2009年以来,西南地区竟然也发生大旱,到了今年,旱情依然没有缓解,许多地方庄稼绝收,人们的饮水也出现极大的困难。我就联想到陇东的水窖,这保命的容器,是长期受干渴困扰的人,发明出来的产物。假如西南一带也有这样的水窖,这次一定能发挥作用,那里的人不至于天天为缺水发愁。有一句老话,饱带干粮晴带伞。大自然在人力的过度开发下,已经十分脆弱,反常气候这些年也不断加剧,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天地安排,也要有应对的措施,也许,陇东修水窖的做法,值得参照。

同类推荐
  • 下乡养儿 (增订版)

    下乡养儿 (增订版)

    作者冯丽丽的文字像摄像机一样忠实记录着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孩子天天的细微变化。作者在书中没有推销观点,没有抱怨批评,虽然她有非常浓郁的情感,却一直控制着不去表达,不去说破。作者冷静、克制、琐细的笔法,很像那种昂贵的光学镜头,捕捉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节。而那样的细节,正是令成人世界的我们思绪万千、心灵震颤的部分。现有的林林总总的育儿类图书为我们提供了种种解决之道、成功之钥,而本书作者一家三口,却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它别开生面地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经验之外的情与景,痛与爱。
  • 工作六十年

    工作六十年

    1958年6月下旬,我从部队转业来到算是第二故乡的太原市。到市人事局报到,接待我的军转办干部征求我对分配单位的意见。由于我在早两年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认为是缘于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学校工作所致,渴望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当时,全国已掀起大跃进和大炼钢铁运动序幕,各行各业单位都急需增加人员,我提出希望分配到太原钢铁公司当工人。军转办干部让我先休息两星期,在家等待分配。未分配工作前,我住在二哥家。当时二哥在山西省公路局工作,但仍住在原来工作单位华北工程局的职工家属宿舍。是一座解放后新建的三层楼房,是该局科长以上干部的家属宿舍。
  • 小时候

    小时候

    写作此书的初衷,从小了讲,是为了缓解自己的思乡之苦,为了给自己的家人带去一点点骄傲,一点点庇护;从大了讲,也是为了给家乡的地域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于是,我就更加努力地去写,希望能与大家产生共鸣。
  • 老虎大福

    老虎大福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
  • 猫眼

    猫眼

    作者深爱养猫十余年,细心观察,对它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随笔生动描写出猫之百态,他们日日上演的喜剧、悲剧、悲喜剧甚至滑稽戏,令人忍俊不禁且富启迪。作者写出许多人猫共处的精彩故事,配图数十幅,由作者或配画或摄影,妙趣横生。
热门推荐
  • 余生只想宠爱你

    余生只想宠爱你

    富家千金的薄菲菲死后灵魂穿进一个寒门高中女孩林芙蓉的身上,和校草秦暮羽结下了一段相爱相杀的倾城恋情。原主为了三万夺走了秦少的初吻,从此被秦少列入凶残的谑杀当中,可这些谑杀对于灵魂换了主的林芙蓉来说,却乐在其中……他让她跑楼梯,她跑得比兔子还要勤快;他让她他的女朋友,但不准她爱上他,她说:“你也千万别爱上我,不然我谑死你!”到头来,谁谑了谁的心?先撩者贱,先爱者苦,相爱相杀呢?互相煎熬吧!害她的,夺走她所有的,她慢慢要回来。那些笑她是寒门出身的,终将被她踩在脚下,笑到最后才是人生的赢家。从寒门活成豪门才是神话的传说。琴棋书画吗?对她来说是小儿科。某男曾说,要爱上她除非太阳西边出,苍海变桑田。
  • 扫霾者

    扫霾者

    4067年地球突变新的格局:新宇宙,新种族,新世界。她从小就是孤儿,她拥有罕见特殊的超能力,她是精神世界的拯救者。她和自己的队友们一次次的面临危险,一次次的面临生死。她们的身份极其隐秘,因为暴露自己就等于暴露自己的家人。生命不会死亡,但是可怕的是你会变成另外一种生物,且听命于他人,像木偶一样存活在这个世界。她左眼开启时空之眼,右眼开启毁灭之眼。为国家她抛头颅洒热血,为同伴宁愿自己舍命,也要保他人安全。但是当爱情到来的时候,她却选择了放弃……她的愿望很简单:能陪伴着父母简简单单的过一辈子关注《扫霾者》主角飞霜带你闯一闯4067年的宇宙世界,带你尽情畅游你所能想象到了思维空间。
  • 魔卡少女樱之N之卡

    魔卡少女樱之N之卡

    本书讲述的是木之本樱在高中发生的事情。在透明牌事件过了2年后,木之本樱终于和李小狼等升入高中,二人的恋情不断升温,可,事件并未结束……来自北海道的几名转学生,李小狼的远房堂弟,神秘的N之卡和库洛·李德的好友怪人N……一切都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 你是我的温暖时光

    你是我的温暖时光

    (绝宠文)”为了救相依为命的哥哥,叶暖兮惹上一个陌生男人,四年后,被男人堵到墙角,才知道自己坑的是商业帝王,京城活阎王。叶暖兮顿时怂了:“我们已经钱货两清了,不准秋后算账!?”“抛夫弃子,还不让人算账?!”男人黑脸咬牙道,“这辈子是两清不了!”
  • 疯狂灵兽店

    疯狂灵兽店

    在修真界开一家疯狂的灵兽店;出售大千世界各类珍奇的宠物;一不小心,吊打了整个修真界;这是一个修仙与灵宠的故事!
  • 茗笑的异界魔法

    茗笑的异界魔法

    失意青年意外穿越异界竟然成了没有人权的奴隶由一个普通人慢慢成长为巅峰法师。
  • 我在奇幻游戏里修仙

    我在奇幻游戏里修仙

    《起源》,一个于2000年神秘降临于地球的奇幻类游戏!在这里,你可以选择成为一个魔法师、异能者、战士、机械师!在这里,你所获得的一切,包括实力、知识、武器和道具,都有几率带到现实世界当中!在这里......“说得好!但怎么到自己这里画风就不一样了呢?”叶思言看着自己脚下的飞剑,一边御剑飞行,一边想道。
  • 穿越十年

    穿越十年

    这时无家可归的刘美惜竟然意外穿越,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位老奶奶,在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多事情,也结识了她最爱的擎苍,困难重重,不少人阻扰,刘美惜和擎苍的爱情更加坚定,刘美惜能克服困难和擎苍走到最后吗?十年后,人在,物在,却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念惜也已经十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毒王妃要休夫

    恶毒王妃要休夫

    她是传说中淮安王的狠辣夫人,外人眼里的她冷漠狠毒,嚣张善妒,不仅毁过小妾的容貌,还残害过未出世的孩子。他堂堂淮安王,名满天下的王爷,却被她连累着受世人争论。他气她阴骘无情,她怪他冷漠如冰。他弃她如屐,她挥发断情。她从来不是一个心软的人,他也不是一个出尔反尔的人,只是她比他还要释然,他不过是厌恶她的百般纠缠,恃宠而骄,她就想一纸休书与他划清关系?他看着她与别的男子走的亲近,心里就越是生气。明明她那般明媚的笑容从前都只是属于他一人的。终于他黄袍加身,坐拥江山,却毁了休妻之约,将她硬生生囚在冷宫。她早已无心纠缠,他却开始死缠烂打。心悦君兮君不知,没想到从前她的傻,他竟是也体验了一回。
  • 金刚般若经旨赞

    金刚般若经旨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