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000000002

第2章 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1)

为什么人心会变?有时候想分,有时候想合呢?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则是变。全球化表示人类即将趋于统合,国际化代表世界将会有某种程度的统一。从时势的演化来推论,现在正是合的时期。因为科技发展,毁灭性的武器太过厉害,人类已经没有战争的本钱,大家有鉴于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统一的方向而努力!

1通晓显隐秩序规则: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下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有一个道理存在。大到宇宙的广大,小至昆虫的微细,无不如此。事物易见而有迹,道理却是难知而无形。一般人只看重有形有迹的事物,殊不知最终的决定力量,实际上来自看不见的道理,我们把它称为“看不见的手”。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人所能够控制的,却成为人人所共同行走的大道。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先使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个素不相识的汉子聚合在一起。借着张飞和关羽的智勇武艺、刘备的谦卑劝阻,促成了三人的因义结盟,依年龄结为生死兄弟。他们的义气,感动天地。但是,他们的誓言,却种下了不幸的祸端。那一句“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共同心愿,在人间传为美谈,老天爷听起来,确实十分不以为然。从人心的角度来看,表示三人都没有二心。然而站在道心的立场,显然是一种私欲,而不是公心。这三个人仍待时间的考验,有机会成就大事,却并无把握。

何皇后的兄长何进将军,心中常怀有除掉十常侍的大恨,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先让他有机会拥立刘辩登上皇帝大位,再使何太后出面为十常侍求情,才想出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带兵进京除去宦党的计策。于是引狼入室,把西凉刺史董卓引进京城。十常侍狗急跳墙,杀了何进。董卓趁乱杀入内宫,东汉末年的宦官势力,因此彻底灭亡。

董卓仗着军多势大,闹得京城内外惶恐不安。这一只看不见的手,为了使他早日毁灭,安排李肃说服吕布杀丁原,拜董卓为义父。大家拿他没有办法,曹操自愿以呈献宝刀为名刺杀董卓,令大家十分感动。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实际上是一件好事。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有意借董卓的通缉,来抬高曹操的身份,以便号召有志气的英雄豪杰。果然陈宫第一个响应,辞掉现成的县令不做,情愿追随曹操,共同为未来而奋斗。

一提起曹操,有些人就骂他是一代奸雄。有些人在指责之余,又觉得其不无可人之处,至少称得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出身宦官家庭,被很多人看不起,却能够在军阀兴风作乱中,登上政治舞台,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给曹操机会,表示上天是公正的。他在何进召集外将进京时,表示反对,看到袁绍据河北,志满意足的样子,相当不以为然,后来又首倡义师,声讨董卓。这些都是高明的举动,在当时至为难得。

可惜夜宿伯奢家,错杀七八个人。还要明知故犯,一剑砍下吕翁的头,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狂言,注定他一生奔波劳累,终究无法安定天下。这一只看不见的手,不得不保持活动,在许多人的身上游走,而不敢固定落在某一个人身上。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神本位的人,喜欢把它称为神,认为神高高在上,成为人们的主宰,必须信仰它、服从它、崇拜它。我们中华民族,相信人本位,认为人只要敬天、事天、顺天,凡事按照自然规律,便可以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和自由意志,成为万物之灵。我们喜欢用天、上天、老天,甚至于称老天爷,来代表自然的规律,显得格外亲切而自然。

现代科学家,把有形有迹、看得见的现象,称为显秩序;而将无形无迹、看不见的变化,称为隐秩序。实际上也不过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现代诠释,和《易经》所揭示的自然哲理十分契合。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既没有必然性,也不是偶然性。前者出现在“真命天子”身上,非他莫属,也非他不可,就算真的具有这种必然性,结果也不尽相同,可见仍然含有相当的偶然性。后者指“群雄相争”看谁最后能够胜出。即使充满了偶然性,最后推究起来,也有其必然性,似乎一开始便注定某人一定占上风,其他的人,无非都在配合而已。我们最好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合起来想,不要分开来看,才比较容易看出端倪,做出正确判断。隐秩序不像显秩序那样具有组织和规矩,它所依赖的,是心意相通,彼此的观念相近,十分有默契。它的弹性极大,好像十分松散,以致被视为缺乏弹性。我们常说“心中有一把尺”,便是指这种隐秩序而言。现代过分重视显秩序,把原有的这一把尺给丢掉了。愈来愈多的人,秉持“只要不犯法,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想法,品德愈来愈差。

《三国演义》颇能兼顾显秩序和隐秩序,把某些隐而不现的部分,也描述出来。我们在时间上,取得安全距离;在立场上,又拥有更为客观的优势。所以对于这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做出更多的揣测。旁观者总比当时那么多人物的当局者,要清醒得多。当然,免不了很多事后诸葛亮式的陈述,还请大家多多海涵。

2看清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

《三国演义》第一回,劈头便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一切都事在人为。分久了,人心想着要合,天下就统一了;合久了,产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协调,人心急着要分,天下就分裂了。看起来是自然的趋势,我们称为天意;但实际上是人为的,取决于人心。周末七国纷争,弄得民不聊生,盼望早日统一,所以并入于秦。秦朝焚书坑儒,真正的用意大家不容易了解。秦灭引起楚汉纷争,又造成西汉的统一。彼时天下大乱,三国鼎立,暗示大家最后也会统一。

为什么人心会变?有时候想分,有时候想合呢?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则是变。全球化表示人类即将趋于统合,国际化代表世界将会有某种程度的统一。从时势的演化来推论,现在正是合的时期。因为科技发展,毁灭性的武器太过厉害,人类已经没有战争的本钱,大家有鉴于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统一的方向而努力!

最重要的是:合的时候要避免分的因素,而分的时候,应该制造合的气氛。合久必分,表示合的时候,已经种下很多分的因素,日积月累,终于爆发成分的局面。分久必合,同样表示分的时候,必须产生很多合的缘由,才会在时机成熟时,统合在一起。而这种种,都在于人为。所以人心的变化才是至关重要的。《三国演义》开始于公元184年,当时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中原和边境地区,爆发了黄巾起义,摧残了东汉王朝,这才产生很多曲折的情节。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来看,百姓渴望统一远大于分。这和西方历史的分大于合,呈现不一样的心态,也影响了东西不同种族对事物的不同理解。

在古老中国,农民发展出一套农业灌溉系统。农民必须和睦相处,以便共同用心,并且确保没有人动歪脑筋搞鬼。西方文化则根植于希腊,他们有较多的自力经营农地、种植葡萄和橄榄,就像个别的商人那样,可以独自完成任务。因此,凡事以个人为主,随时保持竞争的心态。东方人多,社会互动比较复杂,必须更加注意别人的反应。西方人稀少,社会互动相对地单纯,所以个体性强。甚至于日常生活、观念和态度也不一样。譬如吃饭,中国人把所有的菜肴放在桌上,多个人合在一起,各取所需。西方人则每人一份,就算坐在同一桌,也是各吃各的,互不干扰。分合之间的选择,东西方显然有差异。

但是,分了以后要合,往往诉诸武力。换句话说,打到统一为止。而合了之后要分,好像也是非打不可。打来打去,倒霉的是老百姓,跟着打,却不知道为什么。三国时代,由于王室不振,中央集权弱得控制不了地方势力。如果以西方的观点,干脆各自独立,也就算了。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别人起来就是叛乱,非加以剿灭不可。自己出面则是为了保护皇室朝廷,正气凛然。在这种情况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特别高涨。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同化、生存、发展,其实有赖于这种合的精神力量。

3黄巾起义的警示:朝纲不振,民心思变

任何行动,都需要正当的理由,才能够号召大众,产生力量。张角兄弟,既没有良好的学历,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要想起义,真是谈何容易!因此巧立名目,等待时机,往往成为有心人的共同策略,这叫做守时待命。

守时方面,桓帝禁锢善类,相信宦官,已经种下太监弄权的祸端。灵帝年幼,由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同辅佐。于是官僚与宦官斗争,宦官居于上风,十大太监朋比为奸,称为十常侍。各种不祥征兆纷纷出现,起义时机已到。

待命方面,张角入山采药,遇仙人授以太平要术。能呼风唤雨,为人治病。于是自号太平道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号召,用“甲子”做代号。百姓参与行动的,多达四五十万。人人头裹黄巾,被朝廷称为“黄巾贼”。

历来改朝换代,或者合而又分,都是由于朝纲不振。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才人心思变,引起各种动乱。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难怪黄巾起义,势力愈来愈浩大。

说起来,当皇帝也实在不容易。相信官僚,宰相也会造反;相信宦官,太监就会弄权;相信外戚,皇后的家人就趁机胡作非为。采取中央集权,大家认为太过霸道,导致秦朝突然灭亡。汉代采取地方分权,又造成各地的军阀势力。黄巾起义,正好给这些地方势力找到正当的借口,表面上是朝廷需要,实际上是趁机扩展自己的势力。一旦到了相当的程度,那就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演义》从桓、灵二帝的乱源和黄巾起义的导火线说起,实在是事出必有因。

尧禅位给舜,舜把王位礼让给禹,这种大家引以为荣的优良禅让方式,为什么传不下去?为什么一定要由公天下变为私天下,然后大家虽群情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呢?

因为尧传位给舜,舜并没有把尧全家杀死,没有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永绝后患。倘若当年舜起了邪恶的念头,把尧的家人处死,大概舜自己也不敢禅让于禹,而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妥当。可见,传位的人和继位的人,要把传承工作做好,双方都有很大的责任。

一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十分关心,接任的人是谁?是自己人,那就比较安心。至少不会被掀旧账,并且加以抹黑,否则弄得离职之后,还不得安宁。任何职位,都会处心积虑,千方百计,想要安排自己人继位。说不定离开以后,还可以为旧人讲讲话,继续发挥影响力。何况皇室权力年限大,哪里肯轻易放过,拱手让给别人?

就算坐轿的想下来,抬轿的也大多不肯罢休,非抬不可,而且一定要抬这一家人,目的无非是要保存既得的利益。汉桓帝宠信宦官,即使他自己想禅让给天下的贤士,以仿效尧舜所为,宦官也不肯从命。弄权的人,尝过权力的滋味,总是至死才不得不放手。灵帝号称为灵,却显得很不灵光。往后的皇帝,更是愈来愈不像话。

同类推荐
  • 带刀穿越大宋

    带刀穿越大宋

    主人公穿越到大宋王朝北宋末年,生存为主线,在大宋、金、夏、契丹等王朝的相互吞噬和腥风血雨中,生存下来。
  • 我是真的很强啊

    我是真的很强啊

    一代键盘侠,李向东穿越成了李元霸。拿我的擂鼓瓮金锤来,我要给秀儿砸个苹果。我爹是李渊,二哥李世民,妥妥的贵族二代,快点让我过过"理想"中的生活。什么?瓦岗大军杀过来了?隋军还有五秒钟到达战场?匈奴也从北面赶来?我们被包围了?来人,拿我的擂鼓瓮金锤来,本来想成为个闲散王爷,这回只能拿锤指天,冲着天下人说道:有我李元霸再此,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
  • 乱臣贼奴

    乱臣贼奴

    一个狼烟四起的地方...一个五国相互攻伐的世界...只身一人的少年,在这里一无所有...刀口舔血,苟且偷生...前路不知会走向何方...
  • 明朝富家子

    明朝富家子

    穷小子杨清风意外穿越到大明嘉靖年间,成为泉州府首富惠安杨家的长子嫡孙杨聪。成了像聪哥般的有钱人,这日子该怎么过呢?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先考个状元再说!
  •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中国古代皇陵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显示自己无比的尊贵,不惜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天下之能工巧匠,多则四五十年,少则几年来营建自己的陵园。皇陵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其奢侈豪华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此,它成了吸引盗墓者的诱饵,成了历代盗墓者的最爱。
热门推荐
  • 汉乡

    汉乡

    我们接受了祖先的遗产,这让中华辉煌了数千年,我们是如此的心安理得,从未想过要回归那个在刀耕火种中苦苦寻找出路的时代。反哺我们苦难的祖先,并从中找到故乡的真正意义,将是本书要讲的故事。张佳宁、王天辰主演的《唐砖》网剧2018年10月29日起爱奇艺全网独播,更多消息请关注公众号孑与不2......
  • 垮掉的一代(译文经典)

    垮掉的一代(译文经典)

    《垮掉的一代》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垮掉派文学”之王——杰克·凯鲁亚克的一部剧作,叙述凯鲁亚克文学作品中的著名人物,也是他的另一个自我——主人公杰巴克作为一个切入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中,辐射了美国上世纪50年代一大批年轻人的心态。《垮掉的一代》中的巴克时时刻刻想抓住生活的实在享受,只追求当下,实则他们的思想在绝对自由的躯体里得到升华,在美国战后的忧伤失望中,予以世人面对现实的勇气。这也是当时美国“垮掉一代”的典型特征。这个剧本从文本与思想上都与杰克·凯鲁亚克的经典作品《在路上》相互辉映。
  • 快穿之有你才改变初衷

    快穿之有你才改变初衷

    系统:你好,我是系统,想要再风光的活一次吗?荼陌:不,我只想死。系统:......系统欲哭无泪,别人的宿主都想活着,为何我的宿主只想死,谁来告诉我该怎么办!一个没活着理由的宿主,为达成灵魂消散的愿望,跟一个自称系统的光球穿越到各个位面,做任务获取愿望魂片的故事。枕美文不喜勿入,可右上角点叉,谢谢。1V1,小甜文。
  • 一叶知暮

    一叶知暮

    当叶知言遇到苏暮,他就知道这辈子已经栽在她手里了。
  • 我们是糖,甜到哀伤

    我们是糖,甜到哀伤

    这本书从去年夏天开始写,而今年的夏天也已开始,季节刚好是一次完整的轮回,而我记录的故事却是不完整的,是支离破碎的。故事里的许安呀,姜绚呀,林唱呀,我都给了他们破碎和忧伤的爱情,其实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最起初的时候,我也想写一些开心的完美的故事,我也想把整本书打磨得像是一件精致的景泰蓝瓷器,谁知道越小心越伤心,它还是碎了。我不知道这满地的碎屑,会不会有那么一片,刚好把你刺痛。
  • 逐妖媚影

    逐妖媚影

    神明:自古人与妖相恋就是不合情理的事情,若是人与妖相恋既是违背天规!妖怪:为何不合情理?人有心,妖有心,神明亦有心,有心就会情动!妖魔:哈哈,站在凡人的头顶,主宰世间“真理”的大人物们总是会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鬼冥娘娘,你可以罚我永远近亲不了任何人、妖怪,但是你永远不能阻止我的感情。困世咒让我接受百世的孤独和痛苦,解除身上的枷锁的钥匙一直都在……
  • 绝地苍狼:大地之门

    绝地苍狼:大地之门

    “黄河之源”只是开始,“大地之门”仍未结束!《茅山后裔》作者大力金刚掌 、《十宗罪》作者蜘蛛 倾心推荐:绝地归来,不用再看探险小说!玉柒一行自星宿海野狼谷内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却又被李光头等所擒,威逼利诱之下,无奈跟着李光头一伙来到号称大地之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寻找第三瓣玉莲花。却不料在大峡谷内,遇到了无数的神秘动植物,其中不泛上古洪荒时期的猛兽怪物,几人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而李光荣等人的秘密也逐步浮出水面,盐帮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为夺得藏宝,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群,他们能否拿到第三瓣玉莲花?
  • 最好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

    这是一部探讨生命困惑的长篇小说,它指向的是生命的终结。小说的主人公是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的66岁的“我”——凌先生,以及同样罹患绝症的10岁男孩小可。两人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不约而同地来到一所临终关怀医院。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一个为零碎半生的庸常感到遗憾,一个因没有机会走完未来的人生而感到遗憾。但这对忘年交,却在这里开启了一趟奇特的思想旅程:如何在平凡而生动的人生旅程中找寻自我,思考死亡之于人生的真正意义。
  • 九天一命

    九天一命

    茫茫仙路门前笑,不舍众生崩天道!古灵大陆最为神秘的天机阁突然邀请各方天骄进入千变幻塔寻求机缘,这一切的发展究竟寓意何为?
  • 我手下有九条龙

    我手下有九条龙

    吴迪其实就是个吃货而已,只是胃口比一般人要好。这不,他刚刚吃掉一只巨鲲,现在又有点饿了。斗宗仙师,好吃吗?xx大帝,嗯,真香!“你问我是谁?对不起啊。各位,我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吃货。我来这也没别的事,就是想把各位都吃掉。”吴迪发现,自从他不是个人以后,生活可比以前惬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