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900000415

第413章 杀手来袭(1)

“我还是当我的婢女比较自在,王爷是做大事的人,定不会为了儿女私情放弃一切,王爷如今儿女情长的,难不成王爷是爱上了我吗?”

君无情脸色一僵,云风继续说道,“既然不爱我,这妃位又有什么意义,君无情,我奉劝你一句话,成大事者,必先绝情弃爱,否则,这会成为你最大的障碍,更会成为敌人把柄和你的软肋。”

成大事者,必先绝情弃爱。

君无情站在原地,脑海里一直回响着……

这些日子饮酒成性,已经导致了君无情的身体不适,还未到溯月之夜,体内的毒素竟然有些蠢蠢欲动,君无情捂住胸口,硬生生的忍了下来,也就在同一时刻,王府的四周,大批的黑衣人正快速的朝王府靠近,然后飞快的潜入王府,不到半刻,外面便传来一阵厮杀的喊声,王府里的守卫更是被杀的尸横遍野,整个王府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听着外面兵器相撞的声音,君无情走了出来,“怎么回事?”

“王爷,有刺客。”

“刺客?”

“来者不善,而且都是训练有素的杀手,王府的这些守卫根本挡不住,死伤无数。”

无翼话音未落,一些黑衣刺客竟然已经冲了进来,为首的一个更是二话不说,直接把刀砍向君无情。

“王爷,小心。”无翼拔剑阻挡,可是他不是三头六臂,冲进来的刺客越来越多,王府的侍卫更是血流成河,到处一片厮杀的惨叫声,鲜血四溅,为首的刺客眼眸一眯,立刻越过无翼朝君无情飞来。

嘴里历喝着,“拿命来。”

刀光剑影,一闪而逝,银色的寒芒让人背脊发凉,君无情额头滴着冷汗,因为体内的无骨花蠢蠢欲动,所以用了内力去克制,可是现在,却要分心去抵挡刺客,内力冲散,立刻得到了反噬,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无翼整个人一惊,不顾一切的砍杀着,一边担心着君无情,“王爷,你受伤了。”

“无碍。”

“该死,尔等是何人?”无翼一边抵挡,一边质问,怒发冲冠到顶,刀刀致命狠绝,黑色的身影瞬间和黑衣人融为了一体。

前院的厮杀当然惊动了偏殿的云风,尤其是空气中浓浓的血腥味,更是刺鼻的很,眉头蹙起,“小兰,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兰如是从外面匆匆忙忙的冲了进来,大声的叫着,“不好了,不好了,小姐,有刺客,好多刺客。”

“刺客?”难怪,云风毫不犹豫的穿上夜行衣,黑色的腰带往腰间一系,一柄长剑飞入手中,一个腾空便飞了出去,夜幕之下,是侩子手最好的时机,而对于常年行走在黑暗之中的她来说,同样是好时机。

站在屋顶上的云风一脸漠然,刀剑出窍寒光四射,冷冷的睨视着下方,院子里一片狼藉,柱子旁,一个紫袍身影正弓着身子,隐约看见那张扭曲而痛苦的脸庞,“难道他受伤了?”

同类推荐
  • 皎月引

    皎月引

    青州城有一家神堂,某天堂主不见了。离家出走官家女偶遇同乡不正经道长,二人结伴进京寻人一路撒糖。偶有奇闻异事,因此累积成册。第一卷《春蚕》:恨来相逢总是劫,相逢常使生离别。青山已为暮雪老,陋堂不见旧人还。中二书生赴京赶考途中惨遭神秘女子劫持逼婚——“姑娘请三思,小生除了这条命什么也给不你!”“三思是什么?我就是为着你这条命来的!”第二卷《鬼童》:东瀛歌妓神州曲,花船一面知相思。相思既负含恨去,怨念不消鬼童生。纨绔公子循声向舫内望去,那个花船上的歌妓长的真好看——“我爹是齐州首富——要不咱们一起私奔?”“要要要!请问往哪奔?”第三卷《灵灯》:渡缘渡人难渡己,修佛修法忘修心。淅淅风过纷纷雪,万籁俱寂更无音。白衣盲僧捧着一盏点不亮的残灯,行过沧桑的栈道——“高僧留步!您拿这灯是有什么特殊寓意?”“阿弥陀佛,贫僧这灯——不卖!”第四卷《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寻鹿于林深之处,寻你于梦醒之时。难忘于金风玉露,追忆于戏本红台。前朝太子年少时救下的那只公鹿,说没说声就成精了,而且还会唱戏——“莫非你就是传说中的戏精?”“只要殿下愿意,我是什么都可以。”
  • 莫负时光莫负卿

    莫负时光莫负卿

    君卿染忽然听见一阵刺耳的汽笛声,她猛然抬头,强烈的氙气大灯霎时刺痛了她的眼睛,她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只觉得身体像一片落叶轻飘飘地飞了起来。她在失去意识的前一刻猛然想起,此情此景,竟跟昨天晚上的梦境一模一样……
  • 我不是正室了

    我不是正室了

    古代妈咪带娃跑。夫君上京赶考久没消息,王玖儿千里带崽寻夫。“什么?我不是正室了!”陈世美负心汉,必须锤死他!锤死还是不锤死,原谅还是不原谅,这个问题很严重,颜控心里苦……
  • 嫡女难逑

    嫡女难逑

    定伯候世子风光霁月,温润无比。——对一半,错一半。风光霁月不假,温润无比定是眼瞎,一个能笑着将人皮割下的人,能温润到哪里去。叶尚书嫡女貌若无盐,蠢笨之极。——又对一半,错一半。貌若无盐能沾边,蠢笨之极也定是眼瞎,一个能轻轻松松将叶府主权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又能蠢到哪里去。“叶琉璃,听说你要成亲了?”宗政九双眼微眯,危险信号发出。“年纪大了,自然是要的。”叶琉璃笑得甜美。“聘礼几何?”“不多不少,万斤。”宗政九优雅起身,淡定抱走,而后扔下一个铜板,这就是他出的价。
  • 来自ET的选手

    来自ET的选手

    据说ET看土著是这样的:喔,这个脆皮小孩又哭了。坐看ET姑娘坐看土著宅斗搞笑现场:嫁人是什么?可以吃吗?ET小姑娘面无表情的撸喵表示:我只是看个宅斗,怎么,还想打架?咳咳咳,简单一句话概括:外星姑娘坐观后院宅斗,无意间参与朝廷风雨的故事。ps:逻辑服务于剧情喜欢的可以多多支持欢迎捉虫喔
热门推荐
  • 人在修仙记

    人在修仙记

    远离世间红尘事,只修清净无畏心。红尘梦魇?大道心坚?一个修仙爱好者韩瑞,登山寻仙穿越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16岁少年韩瑞。在这个修仙界:练气、筑基、金丹...是偶有巧合到来,还是早已笃定的机缘。本文凡人流,不喜勿喷,欢迎志同道合、道友来围观。
  • 温情暖宠:情伤王爷倾城妃

    温情暖宠:情伤王爷倾城妃

    她,叶倾歌,自认只是万千世界中“一粒”微不足道的人儿,每天陪父亲钻研医术,闲时泡一杯茶,静看天上云卷云舒,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在。谁料,发了个善心,竟成了上天的“宠儿”。一朝穿越,她成了尚书府的嫡大小姐,疼爱自己的父亲,明事理的祖母,强大靠山的外祖家,得天独厚,可偏偏有人不惧,将她一步一步的拉入阴谋与算计的漩涡中,权利的纷争,家国的平和,一触即发,平静的日子不复存在。回到现代的方法也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回去的脚步却被某人打乱,叶倾歌发誓,不除此人,誓不为人。谁料,一来一往间才知,慢掉的不是脚步,而是自己早已深陷的心。——一顾倾人城。初见,为你容貌惊叹。——再见倾人国。余生,因你有了温度。
  • 古界灵

    古界灵

    一天,天骄羽出去散步,一低头发现有地上一个坑,她揉了揉眼睛,向四周重新望去,呀!好多没填的坑!
  • 某鱼的札记

    某鱼的札记

    此文主要描写某鱼的青春时代。感怀了懵懂的爱情、深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常言说少女情怀总是诗,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仗剑走天涯,而自我寻找生命真谛,才是生活。
  • 医闾漫记

    医闾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雾霭之都

    雾霭之都

    五个性格各异的女孩,来自不同的城市,却在因缘际会下在北京这座古城相遇,自此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故横生,然而每一个人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成长,伤痛和蜕变。可却没有人想到这一次的相逢却改变了每个人的命运。
  • 时光:思故乡追忆往昔

    时光:思故乡追忆往昔

    作品,是时代的影子,任何一个作家,都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小说描述了小孤女坎坷不断、却遇难呈祥的一生,讲述了小孤女从一个流浪街头的孤儿被赵家收留后成为赵家的婢女;新中国成立后,赵家举家逃难,小孤女在自身难以生存的情况下毅然承担起抚养赵家后人赵佳宝(年仅3岁)的重任;小孤女在抚养赵佳宝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难题,但是在众人的热心帮助之下,凭借顽强的毅力,将赵佳宝抚育长大;中年的小孤女并没能如愿的过上安逸的生活,其丈夫赵佳宝去世后,小孤女又肩负起抚养两个子女的重任,并将他们培养为国家栋梁;晚年的小孤女回到故乡,凭借其绘画手艺回馈乡亲,兴办学校,育人育才。
  • 冷王独宠:双面公主绝色妃

    冷王独宠:双面公主绝色妃

    灵水河畔,两人对望;妖冶红衣,沉稳黑袍;红眼相对,刀剑相向;雷声穿耳,雨大如箭;黑袍遮天,暗剑涌上;红衣款款,雨洗殇颜;她这一生,已无遗憾;前世今生,九星珠连;晃看今朝,命以体迁;人生几许,恩爱情仇;密探公主,身份迷离;王爷主上,情路坎坷离舍之间,红装妖颜;苍天作弄,陌路相见;昔日情爱,琴瑟和鸣;皎皎月光,一曲思念;衣带缓缓,一舞痴狂;他是她,最后的奢望!她是他,难弃的温暖!忠告:有点虐
  • 这个男人我定的

    这个男人我定的

    宋辞重生了,而且还是回到了高三那年。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可以喜欢人的时候。很不巧,宋辞上辈子喜欢了一个人,爱而不得。所以她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个男人定下了。从今往后,沈漠只能是宋辞的,谁抢都不行!第二件事就是发家致富,为了曾经热爱的事,努力勇敢向前冲!这是一个温馨甜腻的故事,是一个因爱奋起的人生。宋辞:我上辈子那么辛苦得到一切,可到头来,就像一场梦,梦醒了发现我还是一无所有的我。沈漠:你或许不知道,有那么个人,不远千里的来到你身边是什么感觉,就像我爱她仿佛上辈子就注定了。##故事纯属虚构,认真就输了哦。本文甜宠,小虐怡情##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