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9600000002

第2章

躺在家里沙发上,赵大成越想越气。这已经是贺卡第二次袭击他了。第一次是三天前,赵大成去自家鞭炮厂的路上时。鞭炮厂在村外三里的一条小河边上,由于没有安全许可证,厂房前不通公路,只能步行,不能骑摩托车去。赵大成走在河坎的小路上时,一条狗突然从草丛里窜了出来扑向他,赵大成身子一偏,躲过了袭击,猛地受到惊吓,赵大成偏身子时连续后退了两步,一脚踩空,整个身子就跌下了河坎,一直滚到河滩上。好在河是小溪河,坎也只有两三尺高,跌下去的地方是松软的泥沙地,上面还铺着厚厚一层枯萎的草叶。身体没有大碍,但赵大成觉得很没面子。当时前面不远的木桥上有几个去鞭炮厂上班的猫庄妇女,她们正好看见了赵大成滚下河滩的一幕,赵大成爬起来时,听到她们咯咯的哄笑声。笑得响亮、放肆。

那天,那条狗动作太快,赵大成又太惊慌,没有认出来是谁家的狗。事后,赵大成问过那几个妇女,她们根本就没看清赵大成是怎么摔倒下河的,还打趣问他是不是一路上在想女人,踩虚脚跌下河滩的。

赵大成以为那是一条野狗。

现在赵大成想,那条狗也必是贺卡无疑。

如果说三天前赵大成知道袭击他的是贺卡,赵大成也不会生气。赵大成觉得自己不是那种特别小气、谁也不能无意中得罪的小人。三天前是清早,他没有喝酒,又是在村外,不是在猫庄寨子里,贺卡没有认出他,也没有闻出他来,倒是情有可原。猫庄虽然狗多,赵大成记得,自从他当了村长之后就没有一条狗敢咬他了,别说咬,就是敢对着他吠的也没有。他在猫庄,无论走到哪,无论啥时去谁家,哪怕半夜里,狗们只会摇尾乞怜,借它们一千个胆,也没谁敢对他狺狺狂吠。在猫庄,所有的狗都怕两个人,一个是赵大成,一个是赵五,赵五是个屠夫,一年要杀上百头猪,一身血腥味,狗们见他来了,就远远地躲开了。赵大成是每天满身酒气,狗们见他不会躲,反而会贴身上来,给他摇尾,用柔软的舌头舔他的脚背或小腿肚。若是赵大成烦躁,骂一声,它们就会乖乖地走开,丝毫没有不高兴的神态,有时他火了,还会踢一腿,除了哀嚎,狗们哪个还敢记恨不成?其实猫庄的狗,跟猫庄的人一样,精着呢,他们怕赵五,那是他身上煞气重,招惹他不得。它们对赵五仅仅就是怕,避而远之,有点惹不起躲得起的味道;对他赵大成就不同,不仅仅是一个怕字,而是有意巴结他,奉承他。这种巴结和奉承,已经是他们身上的基因了,代代相传,只要是谁当了村长,要不了几天,它们都会记住他。狗们当然不可能知道谁哪天当了村长,但他们的鼻子灵啊,谁的身上连续几天酒气重谁就是村长,不是村长谁能成天有酒喝呢?今天赵大成是喝了酒的,就连开着车远远地一晃而过的彭三喜都闻出了他身上的酒气,贺卡怎么可能闻不出来?明知是村长,还敢攻击老子,这简直是造反。

想到这,赵大成就睡不着了,抬腕看了一下手表,才五点过一刻。老婆在鞭炮厂管工,要到六七点才会回来。现在是腊月,订单多,生意好,下班就晚一些。赵大成决定去贺老意家一趟。贺老意是贺卡的主人。贺老意比赵大成还小一岁,是猫庄最有名的老实人,一辈子都没得罪过谁,也没有跟谁争执过。贺老意老实到什么程度,其他人可能不知,但赵大成是最清楚的。去年六月的一天,赵大成从贺老意家坎下路过,他老婆向水花喊住他,说她想到鞭炮厂去上班,赵大成进她家了。大约半小时后,贺老意突然回来,推不开门,过了一阵,向水花才去开门,跟他说她跟赵大成在谈去鞭炮厂上班的事。那时赵大成虽然已经收拾妥当了,但向水花满面潮红,衬衣的扣子扣错了两粒位置,赵大成在开门时已经做好了夺门而逃的准备,他也想好贺老意跟他推搡撕扯他要怎么脱身,但贺老意好像没有发现不对劲一样,还一个劲地赔着笑脸感谢赵大成,很热情地留赵大成再坐坐,吃了晚饭再走。赵大成不坐,他还送赵大成出大门,送到坎下的台阶上才回去。

贺老意和向水花结婚七八年了,一直没有孩子。据说他们去县医院检查过,是向水花没有生育能力,贺老意也没有离婚另娶。一则是因为他家穷,离了就再没能力娶一房亲;二则也是因为他跟向水花是表亲,向水花是他大姨的女,太亲,抹不开面子。也有人说是贺老意有问题,说他的管子里没水。这些都是据说的,没准。一般没孩子的夫妻不离婚的话就会抱养一个孩子,男孩最好,女孩次之,但贺老意和向水花就很奇怪,他们没抱孩子,抱了一条狗养。养狗也不奇怪,猫庄大多数人家都养狗,猫庄的狗跟小孩子差不多,奇怪的是贺老意把他的狗取名叫贺卡,就像他儿子一样,跟他一个姓。猫庄的狗绝大多数是没有名字的,有名字的也是狗名,像大白、小黑、虎头、黄毛、花花等等。猫庄人都说,这摆明贺老意是把狗当成儿子养的。贺老意也确实像儿子一样疼爱贺卡,不仅给贺卡和他们两口子一样的吃食,就是去山上做工或去镇上赶集时也带着它。

同类推荐
  •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爱情也如此。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 外祖父的革命苦旅(上)

    外祖父的革命苦旅(上)

    我外祖父这一生充满了传奇我外祖父这一生充满了传奇。譬如,他早在1935年就成了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中的一员,而且是“一二·九” “一二·一六”等一系列学生运动中的骨干分子,但他仅在六七年之后却莫名其妙地和他的组织失去了联系,从而终生被拒之于党的门外;譬如,他曾是山西汾阳、安邑、闻喜等县抗日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但在后来的一些党史资料上,他的名字居然找不见了踪影;再譬如,他的很多战友和部下后来都成了中共高干,成了大作家、大翻译家和大思想家,他却一直在原地徘徊而无法向前迈进一步。
  •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暗夜

    暗夜

    瑞香要到十二岁才有自己的名字。在此之前,她妈叫她丫头,她哥也跟着叫她丫头。那个时候,她妈已经有点疯癫,为了寻找抛妻弃子的丈夫,带着兄妹俩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们衣衫褴褛,以乞讨为生。可是,在到达长江边的一个小镇后,这个目光呆滞的女人忽然变得清醒,坐在街角打了个盹后,毅然决定回家。然而,她已记不起家在何方,就扭头问儿子。儿子在地上睡得昏昏沉沉,他正发着寒热,一会儿冷得脸色发青,一会儿又热得满面通红。女人沉默了会儿,又问她的女儿。
  • 大红儒商之大输赢

    大红儒商之大输赢

    《大红儒商》出版后,我就开始写《大红儒商之大输赢》。前一部是“父”篇,后一部是“子”篇,合起来就是我一直梦想要写的“父与子”。“父”篇写的是父亲“励志求学路,登峰追梦时”。生在窑洞,长在山村的后生,靠自己拼搏进取,考上北京大学。后来成了著名布衣教授,京城豪富,暗助地下党的红色资本家。“子”篇写的是儿子在“大危难,大拼搏,大创业,大觉醒,大回归”中的大输赢。1981年儿子只身闯荡美国,靠着自尊、自信、自律、自强,寸寸进取,步步艰辛,立足、立家、立业、立志,成为创建中美首家合资企业北京吉普公司主要人员,美国500强公司高层主管,发起美国“百人会”首届董事会董事,获得四项新书大奖的中英文作家。他的公司开发了数百项中美合作项目。当前,不少人想创业,想出国。深造也好,成就也罢,大多都不知其中艰辛苦痛,利害得失。奉劝大家万不可轻信道听途说,更不要一切向钱看。美飘36年辛酸苦辣甜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感受,定会对大家有启发和借鉴。
热门推荐
  •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儿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能够在商战中左右逢源;能够迅速说服他人,赢得宝贵的合作机会;能够受到上司的重视,深得同事的喜爱、赢得下属的尊重……本书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通过大量的故事及生活实例来告诉你如何历练“会来事儿”。
  • 巫裔仙途

    巫裔仙途

    她是瞎了眼才被人表象所迷,被白莲花妹妹所害,肉身葬虎腹还不够,还要她灰飞湮灭,既如此,她就拼个不要轮回也要拉对方一起入地狱……因为上古神族巫神的看中,她幸运的重生在修真大陆上一个没有灵根的废物身上,尽管爹不亲,娘不在,姐弟恶毒,环境恶劣,但因为前世黑女巫的身份,她也能左手炼丹,右手制符。一步步以自保为前提的下,踏足修仙路!……………………新文《重生之农门娇女》已经开始上传。
  • 顾溪亭悬疑推理短篇集:名侦探的救赎

    顾溪亭悬疑推理短篇集:名侦探的救赎

    本套书为顾溪亭悬疑推理集,分别为《名侦探的救赎》《名侦探的协力》《最后的自白书》《若能回到相遇的那一天》《打工侦探》《死亡保健》。
  • 1970年代,我当乡村教师(二)

    1970年代,我当乡村教师(二)

    1971年清明节过后,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走进了尚在村内的宋家沟小学。穿一身黄军装,身后背着方方正正的铺盖卷儿,因为没有帽徽和领章,一看就是退伍军人。向我们说,叫赵玉恒,公社教育组派到这里任教,说着,从身上掏出一张介绍信。我们看看,上面盖着公社教育组的大红章子。经过交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位赵老师26岁,是本公社后刘王庄人,1964年考入临沂师范,1968年参军,在部队干到副排长,因为当工程兵落下胃病,不得不转业,回本县加入了教师队伍。来宋家沟之前,刚刚结婚。因为在临沂师范上过学,并且当过解放军,我对很崇拜。
  • 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走位

    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走位

    钛合金直男也修真,手撕女神,脚踏御姐,怒肛妖孽,小萝莉能吃不,什么口味。话,我只说一遍,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浪子风流说元曲

    浪子风流说元曲

    也许我们心目中元代及元代文人是这样的——统治腐败,冤案遍地,起义不断;科举被废,做官无望,十儒九丐,苟延残喘。实际上,元代和元代文人也是这样的——赋税轻,衣食足。走入戏台瓦舍,谱通俗元曲,做个铜豌豆、水晶球,也任性,也风流;回到家,竹篱茅舍,扫雪烹茶,当个风月主人;结诗社,开书会,讴歌亡宋,抨击元朝,放浪湖海,把鱼竿逍遥游。元代文人,穿梭在市场、乡场、官场;玩的是文化,是文学,也是人生。是浪子、是隐士,也是斗士。
  • 提魔王

    提魔王

    一!二!三!四……没有人还是无辜的,没有人是无辜的。提莫大魔王,整装待发......正在送命——欢送生命!
  • 迷宫

    迷宫

    那场火是4月5日凌晨烧起来的,刚好是清明节。后来有几家媒体报道,起火原因是祭奠引起的意外。但也有传言,火是四季牛肉店老板故意放的,目的是为了骗取一笔数目可观的保费。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信誓旦旦说,公安部门对那个名叫康全礼的四川人进行过调查,只是结论不得而知。火灾发生后,引起了多家媒体关注。在失火前两天,古城刚刚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导游伤人事件。很多人认为,二者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如果深入挖掘下去,很可能会有更多发现。以下是《古城早报》在第一时间对火灾发布的一则简报:今日凌晨4点10分左右,云南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龙泉社区发生火灾。
  • 都能正常一点吗

    都能正常一点吗

    逗比青年欢乐多,看逗比青年莫小仙的爆笑家庭趣事。我以为家里的人只有爸妈脑子不太正常,不然不会给我取这样的名字,没想到,家里的人看着都很正常,但是怎么看怎么都不正常!!!哥哥们,你们能正常点吗?等等!我怎么感觉大家都不太正常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