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5200000001

第1章 有一个地方叫太古

来源:《黄河》2004年第05期

栏目:纪实文学

请不要怀疑这是事实,这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故事。那里面有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普通人的不普通之处,我们为之震撼,我们无法移去目光,并且要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样的人生!这段话写在《榕树下》对《关注》栏目的注释里。正是因为这样一段话,才使我下决心将这些纪实的文字和图片交给《榕树下》。是的,你不要怀疑它的真实性。生活在城市,生活在优越或者说生活在因繁华而困惑中的我们,不会想到,在黄河边,有那样一群人,有那样一群孩子,他们挣扎在生存与饥饱中,他们奋斗在求知与无望中。是的,当我在无意中把目光投向他们时,就再也无法移去。在同一片蓝天下,当我们坐在宽敞的麦当劳餐厅里,抱怨面包烤得太硬时,他们却在为某一顿饭能有菜吃而欢喜无限;当我们付费坐在网吧里与网友感慨生活的无聊寂寞时,他们却在为借下50元钱,又能多上半年学而欢欣鼓舞。和他们相比,我们的困惑显得那样可笑,我们的空虚显得那样苍白,我们的无聊显得那样浅薄。

那么,今天,我笔下的倾诉,并不渴求更多的什么。从我幼稚的文字和图片里,我想,你也许会哭、也许会笑、也许会吃惊、也许会震撼、也许会同情、也许会感慨、也许……只是淡漠。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只希望,更多的,和我一样的你,能够了解,那一条真实的黄河,那一群人,和他们那样的人生。

——写在前面的话

落笔之前,总得说些什么。然而,我想了很久,不知该给我这次特殊的探访一个怎样的开场白。

生活在城市,生活在网络的我们,习惯了感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疲惫和空虚、颓废与茫然。但我们不会想到那遥远的、陌生的、好像与我们毫无关联的农村,也不会关心他们真正的生活。

在互联网上,我们偶尔能读到的消息是:何乡何村何处农民上网,农产品远销天下;又或者:何处义拍义卖,捐给希望工程。然而,真实的农村,真实的那一群人,他们真实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一年前,在《南方周末》上曾读到刘天时先生的一篇报道文章——《四个乡村教师的现实》。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他这样写道:“我一面努力在又挤又晃的车里站稳,一面哭了。”那时我一面读着这句话,一面也哭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知道我该去做一件事。

我要去的第一个地方被称为“太古”,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给自己取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它也知道自己的确是太古老、太闭塞了吗?

太古是山西省贫困山区大宁县的一个小乡,离大宁县城有50公里的路程。据说,它是大宁县最穷的一个乡。穷是因为闭塞,太古乡3000多的人口,每天仅有一趟能容20人左右的班车在跑,班车每天早上8点从太古村出发到县城,下午3点再从县城开回去,50公里的路,一趟要走3个多小时。

即使这样,条件也已是相当好了,因为,就在两年以前,太古的学生来县城读高中,村民来县城办事,还都要靠一双脚来跑。

下午3点,我在县城车站坐上了去太古的班车。

车箱里吵且挤,仅有十几个座位的中巴车,挤上了不下30个老乡,还有他们大包小包,千奇百怪的行李。我比较幸运,因为上车较早,挤上了一个靠窗的座位。

在经过一番拥挤与吵闹之后,车终于摇摇晃晃地上路了。

开出城区,车行在不太平坦的的山路上,因为负重太大,倒也不觉得很颠簸。我带着随身听,耳朵里回响着田震有些苍凉的歌声,眼睛从车窗看出去,冬天的田野,寂寞而且荒凉。

不知过了多久,耳机里田震的声音渐渐小了,周围有老乡说话的声音隐约钻进我的耳朵中来。

……

“太古啥时候能出个能行人,把这条路能给咱修宽修好呢?”“可不是!出一次门太难了,尤其像俺们那村,清早4点就得赶早起来往太古赶着搭车,这下了车再往回走,夜里10点前还不知能回去么?”“我看今儿别回去了,回咱家里住,明一早再走。”

我扭头,顺着声音看过去,说话的像是两个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农民,由于长年的劳苦,单从外表上无法判断他们的年纪。显然,他们的话引起了一车人的兴趣,抑或是由于大多数人无处可坐,只能站着,所以得找一个话题来打发这段难熬的时光,又抑或是这些话刚好触到了太古人的伤处,所以一触即发,车上的气氛马上因为这两句随意的对话开始变得活跃了。

“能人能咋地,咱太古也不是没有能人,关键没有当官的。”有人接住话头提出了异议。

“这话有道理,贾宝良不是能人么?能给太古修一条路?”“嘁,嘁——,你说贾宝良,太能行的人也不管事,能出个县长最管事了。”“你是说俺们村去外国开过会的宝良么?”“嘁,太古还能有几个宝良去外国开过会?”“那孩子就是能行,才念了高中,就能弄出什么研究成果来,可是不简单。你看现在那些念高中的娃娃,懂个什么屁事!”“现在?现在村里有几个娃能念高中?我看全太古超不过5个。现在的高中,哪能和老牌子的高中比呢?”“就是,现在还不如以前了呢,以前是说娃笨,考不上谁也不能怨,现在呢,是能考上也念不起。”“现在咋了,不行还是不用功?人家宝良,赶着毛驴下沟驮水时都拿着书念呢,就是后来忘了驮水又赶着驴驮着空桶回去了,叫他爹好一顿臭骂。”这句话引起一车人的大笑,我也忍不住要笑了起来,这个贾宝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太古人能引傲如此,又念念不忘他曾经的笑闻。

转过头去问身旁的老乡,他诧异于我的普通话,很惊奇地打量我,说:“贾宝良?你没听说过,那是俺太古人,了不得哩,八几年的时候,念高中没考上大学,一个人在家里拿本什么化学书啃,后来写了篇论文发表了。了不得,外国人直接写了封信来,叫他去开会,村里谁能看懂外国信呢?县城里也没有,是县长把信拿到省里,省里直接派车来把宝良接走的,接走那还能回来?后来念了大学,在外面有大本事了……”我正听老乡讲得津津有味,不知为何车忽然停了下来,司机跳下去检查了一下,说:“车坏了。”于是,车门一开,拥挤了一路的老乡都下车去透风了,车箱里顿时显得空荡起来。我正犹豫着是下车呢,还是继续坐在车里,忽然前排座位的一个女孩站了起来,她问我,要不要一起下车去透透气,车里太闷了。我才注意到,原来在这一车的乘客中,仅有我们两个女生。

我愉快地点头,和她一起下车了。

车已行至山岭间,周围是高高低低的山岭沟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热闹,这儿的天空蓝得炫目,空气也清新得醉人,加上刚刚听到的一个关于太古的近乎传奇般的故事,一刹那居然感觉像是在梦里。

“你去太古吗?”女孩问我,眼睛里显然有忍不住的好奇。

“是呀,你也是吧?”话刚说完,我们都笑了,坐在这趟班车里,不去太古又会去哪里呢?

陌路相逢,加上如此好的心情和环境,我们的交谈很愉快地就展开了。

我很奇怪,在城市里对来来往往的陌生人总要时时设防、时时小心的我们,为什么换一个环境,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呢?

很快,我就知道了,女孩名叫红霞,是刚刚分到太古小学的老师,家在县城,今天是周日,搭车返校。

红霞老师看上去还很小,脸上还有稚气未退的天真与爽朗。我问她对太古的感觉怎么样?虽然就是大宁本地人,但她还是用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那儿可真是太穷了!

一番感叹,车修好了。上了车,我们不约而同调换了位置,坐到一起继续聊。

红霞老师说,来之前,已听别人说过太古很穷了。但是没有办法,她是今年的中专毕业生,已不在县里的分配指标内,想出去打工,但父母不放心也不同意,试着出去过一次,但又被父母千方百计地找了回来。正好山区县里师资力量不足,有文件规定,若愿意到村里当老师的中专毕业生,在村里干足代教两年后,可按师范生的待遇进行分配,于是,她就到太古来了。

但她说,她真的没有想到,这儿会这样穷。

也许“贫穷”二字,刚好暗和了我此行的目的,于是,对于她所定义的“穷”的概念,我便很想了解。

对于“穷”的解释,红霞老师举了个例子,她说她来到太古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吃饭的问题。

第一次去灶上打饭时,她领到一个又黑又小的馍头,而菜只有白菜和萝卜,说是炒菜,却和水煮的差不多,一点油花也看不见,让人看一眼就没有胃口了。好容易挨到下顿的晚饭,再去灶房时,却发现菜只有萝卜了,且连炒都没炒,仅是切成条拌了盐和醋。没办法,肚子饿得在抗议,她只好把萝卜条夹在馒头中,然后再把又粘又软的馒头捏成长条,快快地吃下去。

后来的几天,她才慢慢发现,其实这儿的菜,就只有白菜和萝卜。因为这儿人穷,基本上就不买菜吃,能吃的都是地里种的。想买一些鲜菜的话,就得坐车去城里买,路远、菜又贵,灶上即使做下也卖不了,所以,就只卖白菜和萝卜。

不过,红霞骄傲地跟我说,经过近一个月的锻炼,她已经快能习惯这儿的生活了。她告诉我,每次吃不下饭时,她就告诉自己:别人能吃,你怎么就不能吃?连这点苦都吃不了,还能叫锻炼吗?

“只是,就是不能回家,回一次家,来到这儿,总有一两天又不能适应了。”她又补充,说完,孩子气地伸伸舌头。

车到太古的时候,天已几近黑了。几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听见班车响,从对面的学校挤拥过来(这趟班车的终点站就在太古小学对面的一个坡上),争着抢着替老师拿行李。

我听见一个孩子在问:“老师,来了。”

然后,十几个孩子,同样的一句话,争抢轮流着每人都说了一遍。红霞老师笑眯眯地点头,回答他们:“嗯,来了。”十几句问候,她就回答了有十几次。

沾红霞老师的光,我的行李——一个旅行包,一个随身手提包——也被孩子们抢去背了。

被孩子们簇拥在中间,红霞老师边走边说,这儿虽穷,但人却很好,同校的老师、家长、孩子都热情极了。所以,她想,无论如何,她要尽力教好这些孩子们。

在学校门口,我与红霞老师道别,她坚持邀我与她去同住,我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走之前,朋友已辗转托人为我安置好住处,等不到我的到来,厚实的老乡大概要为我担心一夜了。好在应该不远了,朋友说,过了小学,只要转一个弯,再转一个弯,门前有棵歪脖子树的土墙里就是。

山村的夜晚很黑,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习惯了城市的灯火,心中几乎消存了对黑夜的概念,乍然走在黑暗里,总有些惊惧与不安。

才走两步,一束灯光刺破暗夜,红霞老师已举了手电筒,叫了同屋的老师出来要送我到住处。

于是,我们三双脚步喧哗着踏进暗夜深处……

同类推荐
  • 菊花禅

    菊花禅

    《菊花禅》(作者许冬林)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性以及语言极具特色的魅力。诗集共收录108首诗。
  •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作家论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作家论

    作家何不为?何为?“作家”的意义是什么?本书在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保留了课堂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以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为逻辑,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文学及其相关事物提供桥梁。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庶女走着瞧:嫡女要翻身

    庶女走着瞧:嫡女要翻身

    现代杀手温妮,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牺牲,灵魂穿越到南越朝顾将军家的嫡女兰若溪身上。这兰若溪因为痴傻非常,不被家人所待见,庶母庶妹任意欺凌。因为被未婚夫退婚,不堪羞辱自尽。再次睁眼,取而代之的是那一抹未及眼底的冷笑。身为嫡女还会被你们这些庶女欺负,实在是太没有天理了!她代替痴傻兰若溪在将军府混的风生水起,用计让爹爹休了庶母,设计了庶妹的婚事,将那个抛弃了真正兰若溪的负心男整家破人亡。她女扮男装混商界,组建神秘杀手组织,闯龙潭虎穴,又夺得第一才女的称号。皇帝指给她一门‘绝好婚事’,皇帝的三儿子,南宁王。兰若溪暗骂皇帝老奸巨猾,那南宁王双腿残疾,是南越王朝有名的废物王爷。传说他不能行男女之事,成日汤药泡身,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身为君王制度的牺牲品,她认了,反正都要嫁人,嫁谁都无所谓。在所有人的‘祝福’中,嫁进了南宁王府,将原本清冷萧条的王府闹的鸡飞狗跳......
  • 悸婚

    悸婚

    T-BEST杂志对和宇财团的贺氏夫妇专访。编辑:“请问贺太太是用什么妙招让贺总对你一往情深?”纪皖:“哦,甩了他。”贺予涵默念:甩了一次又一次,不过不会再有第三次。编辑:“贺总的粉丝团都在恸哭国民欧巴什么时候再恢复单身,贺太太觉得还有希望吗?”纪皖:“希望一定要有,指不定就成真了。”贺予涵默念:除非我死。
  • 窈窕淑女

    窈窕淑女

    爱情是天上的圆月,婚姻是地上的大饼!热恋中的男女,喜欢问一个问题: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你喜欢我什么呢?常见的回答是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但是,追根究底,爱情在最初总是有那么一丝端倪可寻。
  • 农门恶女

    农门恶女

    猎豹特种部队,叶清,25岁,英勇牺牲,为国捐躯。但谁特么的想死,她连男人是什么滋味都没尝过呢。来自21世纪女特种兵叶清成了一个受人欺凌的乡下小丫头,三餐不饱,面黄饥瘦。不要以为她是特种兵一身正气就不敢打你们这些刁民,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凤有虚颈,犯者必亡。从此,这方圆百里让一个乡下小丫头搅个天翻地覆。那天,上官尘说:你每天给我干活,我管你吃管你住。后来,叶清说:你入赘给我,我管你吃管你睡。齐晟说:在这片五洲大陆上,我就是神。女人,就应该躺在男人的怀里,被宠被爱。但你若要上天,我陪;你要下地,我随。叶清说:你跟我回家种地去。
  • 神魔家的精英教育

    神魔家的精英教育

    曾经的华国,豪门世家要给孩子配上伴读书童,还要请上家庭教师,更不惜小小年纪就送到知名书院。戒尺是必备工具,不过有通房丫头。曾经的欧洲,孩子几岁就开始家庭教育,学者是标配,棍棒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再大些就是骑士学院,上百们的功课,配备的侍女也不错。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多对一的教育,没有了丫鬟侍女,同样的到是文山考海。所以有个神魔教育机也不错。不过说好的女仆那?
  • 娇妻嫁到:总裁乖乖就擒

    娇妻嫁到:总裁乖乖就擒

    一场意外,将两人纠缠在一起。一纸协议,她成了漓城人人艳羡的顾太太。漓城顾家大少顾斯曜,行事狠厉,冷漠绝情,却无人知他亦有心尖上的朱砂痣。林家弃女,疏离淡漠,谁又知她亦曾良善,天之骄女。他亲设一场局,诱她入局,她步步情陷“既然敢爬我的床,就该想到后果。”顾斯曜一手撑在她颈侧,另一手在她腰窝打着圈儿。“我要欺我,负我之人都得到报应。”她迎上他的目光,眸中带恨。原本以为只一场交易,各取所需,她却入戏太深,当真相揭开,她黯然离去。五年后,成为国际知名设计师的她载誉归来,却被某小包子抱大腿:“妈咪!”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甜宠蜜恋:覃先生,别撩我

    甜宠蜜恋:覃先生,别撩我

    这是什么剧情?!趁她失忆,连她孩子都偷送到国外去;趁她失落,立刻送上温暖,揽她入怀,顺便冒个孩子出来,还让她做孩子的妈;趁她信任,瞒着她调查她的身世却什么消息都封锁起来;这个男人,是真爱,还是渣透顶?
  • 师姐出山指南

    师姐出山指南

    白苏一朝成为某道姑门派掌门的二弟子,然而作为二师姐,她既比不过大师姐的美丽大方处事周到,更比不过小师妹的天资聪颖冰雪聪明,在玄月派她是如同背景板一般的存在。可是突然有一天大师姐竟为了一个男子自废武功离开了师门,可就算如此掌门候选人也轮不到她,师傅把所有期望都放在了小师妹身上,可天不遂人愿,小师妹在某天也被人拐走了。于是乎作为师门年纪最长的弟子(最没存在感最没用),她担负起了下山寻回小师妹的艰巨任务,一段啼笑皆非的江湖之旅就此展开。男女主小剧场:初见他扮作书生模样被人欺负然而换来的却是白苏的“公子请自重!你们继续继续!”“!!!”穷困潦倒之时“白姑娘,我不要!”然而换来的却是“你不去出卖点色相,我们喝西北风去?还是你有能耐表演胸口碎大石?”“……………”危急关头之时“白姑娘,怎么办?他们来了!”然而换来的却是“从现在开始,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许动!一二三!装死!”“。。。。。”PS:这是一个伪装小白兔的大魔头被不走寻常路的女主带阴沟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