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2200000001

第1章

来源:《粤海风》2014年第02期

栏目:粤讴

在陈寅恪一生中,1958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年代之一。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是如何应对的?这些事情对他的教学、科研与心理有何重大影响?本文勾稽当时的官方文件、报刊文章、档案材料、私人日记和回忆录,试图还原这段历史的真相。

1958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曾任毛泽东秘书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陈伯达,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厚今薄古 边学边干”长篇讲话的摘要,透露出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看法。紧接着,毛泽东在3月22日成都会议讲话中,公开表态支持陈伯达的报告,“……怕教授,不是藐视他们,而是具有无穷恐惧,马克思主义者恐惧资产阶级教授。近来好些,陈伯达似乎振作起来了——一篇报告,一个通知。”[1]毛泽东又以轻蔑的口气说:“对于资产阶级教授们的学问,应以狗屁视之,等于乌有、鄙视、藐视、蔑视,等于对英美西方世界的力量和学问应当鄙视、藐视、蔑视一样。”[2]

为了贯彻最高指示的精神,4月28日的《人民日报》,又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来自延安的史学家范文澜的大文《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陈伯达的讲话和范文澜的文章,传达出来自最高领导层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必须厚今薄古,占领史学研究的制高点,在学术部门,压倒资产阶级学者。资产阶级教授的学问,如果接受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领导,才会有用,否则就是一无是处、一无用处的“狗屁”。这预兆着在史学及其它学术研究领域,一场政治上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要做“党喇叭”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领会了毛泽东讲话的意图,闻风而动,身先士卒,带头发起对陈寅恪的批判。在1958年5月16日致北京大学历史系师生的信中,传达出所谓“厚今薄古”,是毛泽东的意见,并点了陈寅恪的名,把他划在资产阶级史学家一边,要人们不要把他“作为不可企及的高峰”,扬言“就如我们今天在钢铁生产等方面十五年内要超过英国一样,在史学研究方面,我们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就在资料占有上也要超过陈寅恪。”“陈寅恪办得到的,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为什么办不到?我才不信。”同时,他当仁不让,表示这些话就是当着陈寅恪的面他也敢说[3]。远在杭州的夏承焘得到内部消息,“得文学研究所寄跃进规划,以王国维、陈寅恪为批判重点。”[4]他所在的大学领导作报告:“今年须批判人物有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郑振铎等五人。”[5]如此看来,陈氏就是这次大批判的箭靶子之一。对他的批判,是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政治围攻。

此时全国大学的校园,几乎都成为大字报的海洋,中山大学也不例外。各单位所召开的批判会就更频繁了。学生们贴出了“拳打老顽固,脚踢假权威”、“烈火烧朽骨,神医割毒瘤”之类火药味很浓的大字报举目皆是。弄得反右运动以来惊魂未定的知识分子,人人自危,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这些政治运动的靶子。在康乐园开展的一个接一个的群众性政治运动,犹如哗哗不断的大风雨,几乎没有一个老教授,不经受风吹雨打的折腾。

学生们给陈寅恪贴的大字报不少。他们连陈所写的论著和文章都没有读懂,甚至根本没有读过,就摭拾起时髦的词句,搬弄流行的观点,无限上纲,给他扣上诸如抱住“陈旧”的观点不放、拒绝思想改造的“老古董”,或者“唯心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学术权威等多顶大帽子,进行人身攻击。

当时,人民出版社奉上级指示,从北大、北师大、南开、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大等校历史系所贴出的数万张大字报中,精选出近百份大字报结集出版,给我们留下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中大历史系两份揭批陈寅恪的大字报,颇讲究“斗争艺术”,格外引人注目。

一份是以批判孔子出名的中国思想史教授、系主任杨荣国等人署名的《历史系在科学研究上存在的缺点》。这份大字报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点名,但明眼人一看,其大部分内容都涉及陈寅恪,批判锋芒主要指向陈寅恪。另一份《应该拔掉这面白旗——和陈寅恪先生商榷关于教学与科学研究问题》,应该说在众多揭批陈氏的大字报中,这是揭批最狠、最有代表性的一份。这份大字报把学术观点与所谓政治观点混为一谈,颠倒黑白、硬把学术上的一家之言,扣上资产阶级的帽子,胡批一通,以达到全盘否定陈氏的史学思想、治学方法及举世公认的学术成就的目的。比如陈氏在讲课中谈到,一切历史都是文化关系,汉族与外族的关系亦是文化输入的关系。大字报作者自知功底太浅,不敢正面交锋,却扯出政治的大旗,批判陈氏根本没有提到政治关系,更谈不到经济关系。又如大字报作者批判他的“唐朝道教兴盛论”,大概执笔者自己都没有把这个问题弄明白,批来批去批不出个名堂,无法下台,便讽刺挖苦陈氏对道教在唐朝兴盛原因的分析,“达到荒谬绝伦的程度,这种分析,竟出自于‘大史学家’陈先生之口,是浪费我们的青春。”[6]这几句罔顾事实的话语,深深刺痛了陈氏的心。也许大字报作者也感到理亏气虚,做得太过分了,收入集子时竟然不敢署上自己的名字,是两本大字报集中唯一没有署名的大字报。

大批学生贴老师的大字报,师道尊严的美德,遭受亘古未有的践踏。陈寅恪觉得,这些大字报真是以后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史、文化史、社会史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自己无法看大字报,便叫唐筼每天出门去抄,回来以后再念给他听。陈寅恪及其家人,对这种抛档案材料、揭老底、掐头去尾、断章取义、无限上纲的大字报非常反感;更为一些知识分子对大字报所揭发的材料不做抗辩,反倒逆来顺受、屈辱认错而感到痛心。他不能容忍对传统道德的破坏,尤其不能容忍对自己的恶毒谩骂。有一天,深为了解他宁折不弯性格的唐筼,看到大字报中有“这样的作法(指资产阶级史学方法)和在一个僵尸身上穿上华丽的衣服……结果仍不改变其为死人一样”的字句,认为这是人身攻击,当即表示出莫大的愤慨,敢于跑到办公室去向领导和“革命群众”直面提出抗议,维护了陈寅恪的人格尊严。

批判运动的组织者深知要批倒陈寅恪,谈何容易,便四处物色操刀捉笔者。因此,陈寅恪的友人及学生,便面临着参不参加批陈闹剧的艰难抉择。中大的刘节、梁方仲、吴宏聪、高华年、赵仲邑、蒋湘泽等中文、历史系教授,都是清华大学或西南联大的毕业生。他们不但没有贴陈寅恪的大字报,而且还关注着他的处境。中国经济史专家、二级教授梁方仲不顾自己也是被批判的对象,公开劝说过历史系的青年教师,不要跟风起哄。他有句名言,“乱拳打不倒老师傅”[7]。这句话,日后在中大校园成为流传甚广的经典名言。事过半个世纪之后,吴宏聪教授还愤愤地对作者说:“那时我常去校园看大字报。揭发批判陈寅恪的大字报,虽然很多,但都是些琐屑小事,无限上纲。那些写大字报的学生,读书太少,在学术上根本没有资格、也批不到陈寅恪,简直胡闹。”

陈寅恪在外地的大多数友人和学生,顶着压力,不落井下石。在笔者过眼的批陈文章中,尚未发现与他交往甚深的重量级学人来凑热闹。他的大多数学生,如季羡林、吴晗、夏鼐等,也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他们可以批判别的学人,但要真正批判自己的老师陈寅恪,却不忍下手。与陈氏教过的大多数学生一样,他们对“批陈”持不合作的保留态度,选择了沉默以对的方式,没有卖师求荣,或者表态与乃师划清界限。季羡林可算是这类学生的代表。他虽然承认“对这一系列的批和斗,我是心悦诚服的,一点没有感到其中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批到了陈寅恪先生头上,我心里却感到不是滋味。虽然经人再三动员,我却始终没有参加到这一场闹剧式的大合唱中去。”[8]

但他的另一些学生,加入了共产党,确立了新信仰——马列主义。新的信仰,使他们把时髦的理论“驯服工具论”奉为行动的圭臬,从具有独立精神和思想自由的学者,转化为听话的“工具”。作为党员,他们必须遵守纪律,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的指挥,而从来没有怀疑这种指挥是否正确。作为学生,陈寅恪对他们又有教育、栽培、扶持之恩,对老师的学问、人格,无不钦佩之至。所以,上级交给他们批判陈寅恪的苦差事时,出于各种原因——也许是不得不服从,也许还有那么一点私心杂念,也许出自思想深处的“左”的观念,便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但长久以来,他们的内心却挣扎在良知与功利的矛盾与痛苦之中。比如最有可能成为陈氏衣钵传人的北大周一良与中大的“岭南才子”,就是这样的典型。

周家与陈家是四代世交。周一良的曾祖父周馥,出自湘军系统,曾任两江总督,与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有所交往。周的祖父周学海的墓志铭,为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所撰。周的父亲周叔弢,曾在三立老人于南京所办的四益家塾附读,与陈师曾、陈方恪有很深的交情。早在三十年代,陈寅恪就发现周一良在史学研究上的天赋及其在国学、外语上的深厚功底。周氏在学问上一直得到陈氏的精心指点、培育,在事业上也受到陈氏的大力扶持。1936年,他未来的夫人邓懿女士考取清华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他还特地嘱咐邓,要听陈氏的课。可以说,周一良从陈氏那里所获甚多,每前进一步,都融注着陈氏的心血和精力。陈氏南下广州之后,他们仍有书信来往,间或陈氏还向他寄赠诗作。尔后,随着政治运动的不断开展,他们互通的书信才稀少起来。没想到1958年,周一良在北大贴出大字报《挖一下厚古薄今的根》。他在大字报中深挖自己厚古薄今的“根”,竟然是这样的:“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先秦两汉史料太少,不易论证;宋以后史料又太多,掌握不全,所以他选择了南北朝隋唐一段,史料多到够论证,但又不至于无法遍读。”这分明是陈氏治学的经验之谈,与所谓“厚古薄今”完全没有关联。不料,周一良笔锋一转,“同志们!这是什么思想?这正是资产阶级史学家一切靠材料的思想,也是从个人成名的观点出发去搞研究的思想!我对于现代史之‘畏’,也就是这种思想,今天我决心要消灭和种‘畏’情绪,正确地对待材料,对待现代史,争取在近现代史方面多做些工作。”[9]轻轻易易地把“厚古薄今”的根,挖到昔日恩师身上。幸亏陈氏远在广州,没有听说周一良贴过这样的大字报,否则他会非常伤心的。

与此同时,中共北大历史系总支,分配周一良写批判陈氏史学思想的文章,准备交《光明日报·史学副刊》发表。他明知“是不能够驳倒陈寅恪先生的论点的”[10],但还是没有任何考虑和任何顾虑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可能根据那篇大字报的内容,加以扩充,写出批判文章交卷。不过由于稿挤,也许还因为批判不够深刻,未达到上面的要求。结果《光明日报·史学副刊》,没有发表他的文章。因此,外面的人以及陈氏本人,都不知道他写过批判陈寅恪的文章。但是他在良心上感到对恩师负了罪。良心对他的谴责与鞭挞,使他愈到晚年,愈感到对不起自己的恩师,愈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心灵就愈痛苦。经过深刻的反思,终于大彻大悟。自1988年以来,中大、北大、清华等校,多次举行纪念陈寅恪的研讨活动,他都争取参加,以赎罪愆,还写下多篇追忆恩师的文章,表达深深的怀念之情。1999年11月27日-29日,中山大学在广州举行第三次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重病在身的周一良不能到会,却向会议提交了《向陈先生请罪》。这篇文章不但自我披露了写批陈文章这件鲜为人知的不光彩往事,而且还触及灵魂,做了深深的忏悔。笔者时在会场,当主持人代念完了周一良的忏悔书时,会场陆续响起了唏嘘之声——周一良在生命的最后岁月,终于得到学林的谅解。两年后,他不无遗憾地离开了这个复杂的世界。

陈寅恪不知道,恐怕周一良自己都忘记了,作为陈氏的弟子,他一有机会,也在尽可能地保护恩师。著者在中山大学档案馆,发现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外调材料:周一良针对中山大学有关部门发函调查陈氏的五个问题,一一作了答复的亲笔回函:

关于陈寅恪

周一良 六二·三·十七

(一)关于陈与其父陈三立关系,所知几乎等于零。只知其父为诗人,陈写诗可能受其父影响。

(二)陈兄弟间关系影响不清楚。

(三)陈与俞大维可能在德国同学,以后俞大维又娶陈之妹,关系可能很密切。俞大纲抗战前在伪中研院史语所工作,研究唐史,受陈指导,陈对他影响较大。但抗战后,俞大纲脱离中研院去作生意,恐在学术上没有再发生关系。其它方面关系不详。

同类推荐
  • 契诃夫独幕剧集

    契诃夫独幕剧集

    本书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大路上》、《论烟草有害》、《天鹅之歌》、《熊》等独幕剧共九种,均短小而富意趣,部分作品有实验色彩,体现契诃夫在独幕剧上的特殊风格探索,是契诃夫戏剧创作光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内容丰富,笔力深厚。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八千湘女上天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八千湘女上天山(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部进疆湘女的集体回忆录。一部披露50年代初军队分配婚姻的奇书!一部关注人性和人权的书!1949年底,新疆和平解放后,共和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铸剑为犁,垦荒屯田,扎根新疆,以改变自汉以降,历代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但“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儿子扎不下根”,如果官兵们的婚姻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影响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决策者们决定征召女兵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首先征召了八千湘女。这些女兵大多是知识青年,其中有大学高材生,有国民党将军的女儿,也有大贾巨富的千金。所有人都怀着青春的梦想,行军数月,来到了遥远的边疆。从那时起,她们就开始在这苍茫的大漠戈壁,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也演绎着她们的理想与追求,光荣与梦想。她们孕育了后代,也孕育了爱、宽容、大义和坚韧的精神,被誉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
  • 兵发死亡谷

    兵发死亡谷

    围绕建军80周年,人民武警出版社认真组织《中国武警特别行动系列 丛书》和《忠诚卫士风采》等国家重点图书的落实工作。其中,《中国武 警特别行动系列丛书》一共出版六本,分别是《中国武警特别行动》、《 世界反恐大扫描》、《大搜捕》、《兵发死亡谷》、《铁血英雄》、《千 里护卫毛泽东——武警警卫工作秘闻》。这套丛书通过选择一个个特别的 角度,向我们介绍了武警。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热门推荐
  • 我心永恒

    我心永恒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田园生活、战场厮杀、宫廷内斗,女主角玩转古王朝)好不容易和男神约会一次,莫名的赶上了穿越,没有狠毒的嫡姐庶妹后娘,只有极品帅哥接踵而至,按说应该过得无比滋润才对。可是谁能告诉她:传说中的英雄救美让她给赶上了,为什么她的英雄不怜香惜玉?明明前主给自己留下了花不完的钞票,还没捂热就进了别人的腰包,难道只能乞讨?好不容易遇见酷似男神的公子,许诺带她游山玩水、吃遍天下时,一头醒来却成了腹黑少爷的丫鬟!荣嫣然仰天长叹:此穿越岂一个“衰”字了得!全文完,欢迎支持新文《天后,BOSS来了》
  • 异能女王强势归来

    异能女王强势归来

    是自己太好了吗?是自己太过于善良了吗?亲爱的妹妹,即便是我对世人无情,即便我是冷血嗜血的女王,却从小都给你想要的东西,结果你的回报却是杀父弑兄,甚至还连我丈夫都不肯放过,呵呵!韩菲你最好祈求不要有来世,要不我会让你尸骨无存,沐云溪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人生轨迹也随着改变,逆天的随身空间,可爱的小宠,神兽助阵,俊男美女齐齐效忠自己,这时候报仇...没兴趣,只要仇人看着自己站在最高点,不用报仇,她也会气的吐血。
  • 她眼里似有小星星

    她眼里似有小星星

    作为一只内心戏十足但是个面瘫的新新人类,洛颜表示:“她好难哦!”然后他被自己的傻白甜给作死了,于是她绑定了个系统。所以洛颜从此放飞自我、解放天性,一个劲儿的浪...嗯...然后浪到了一个人的怀里。洛颜内心:我只想浪啊!不想和你玩亲亲抱抱!唐锦安:嗯?求生欲极强的洛颜一把抱住他:给你亲!给你亲好了吧!系统努力减小存在感:忘了我吧,只是一只吃瓜的小可怜QAQ那年帝国陷落,他身披战甲将她护在身下,眼底浸染温柔:“别怕,有我在。”那年微雨绵绵,他一席白衣胜雪,手执油纸伞朝她微笑:“娘子,和我回家。”那年...那年她再一次遇见他,暴躁“你再过来!你在骗我!我生气了!”他弯眸,语气绵软:“可是妻主,你说过不抛弃我的...你忘了么...”洛颜顿住,“是是是,但是...”他熟练的接过话头抱住她“嗯...锦安最喜欢妻主了,永远永远。”
  • 我真的好想飞升啊

    我真的好想飞升啊

    许凡渡过九重雷劫,推开仙门……,然后被一道光击中了,又没飞升成功。许凡:难道是我名字的问题,我应该叫许仙而不是许凡,不然为什么不让我飞升?
  • 楼兰妖女:契约王妃很嚣张

    楼兰妖女:契约王妃很嚣张

    版本一:家国仇恨曲:神秘的楼兰国兴盛而后消亡,其中牵扯了多少的秘密?少年初相识的他们,历经多少磨难才能修成正果?若是重新来过,年少有为的将军是否还会义无反顾地保护着心中的神女?若是重新选择,英明睿智的帝王是否会在江山美人之间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若是从头来过,肩挑国仇家恨的公主是否还会那般智计百出,却不经意间情根深种?一切都没有如果,何去何从,不过一念之间……版本二:公主养成史:七岁的和亲公主承担着屈辱来到了给与自己屈辱的承国皇宫。在深宫中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却机缘巧合的涅槃重生,且看这降国公主如何在这异国他乡步步为营,谋得自己一席之地……
  • 黄帝内经(精粹)

    黄帝内经(精粹)

    《黄帝内经》又名《内经》,因托名为上古黄帝所作,故名《黄帝内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巨著,从问世之日起即被尊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各81篇,共约18万字。其思想内核大致可归纳为10个方面,即阴阳五行说、藏象说、精气神说、经络学、病因病机学、病证学、诊法学、治则学、养生学及运气学。本书着意遴选出文意相对浅显且最能反映中医学术思想特点的篇章和段落加以注译。另外,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黄帝内经》的精髓,我们结合现今社会的常见疾病,从精血、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法、养生学、运气学等诸多方面精选相关篇目,以期给读者以切实有用的指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仙炼永生

    仙炼永生

    与林家的关系逐渐融洽,然而,在林云刚刚体会到家的感觉时,灭门惨案发生了。众多与林云兄妹交好的兄弟姐妹以及长者尽皆惨死!
  • 边缘(短篇小说)

    边缘(短篇小说)

    有些时候,边缘也是生存的一种状态。马原站在拉萨的大街上,终于松了一口气;唉,终于来到这里了!他四处张望了一下,觉得拉萨的街上车水马龙的情景还是与他以前想像的不太一样;对拉萨,马原早就抱着一种极其向往的心情的;他知道,西藏这片土地,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这里壮美的雪域风光,高耸的皑皑白雪,恢弘的自然造化,辽阔的高原牧场,迷人的名山名湖名水,众多的古刹古迹古风,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文化,都无不让你感到心弛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