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9000000001

第1章

来源:《滇池》2005年第07期

栏目:非虚构文本

从2003年1月起,十本手工的“日记”在中国和瑞典之间来回邮寄。这些本子是由五位中国、五位瑞典女艺术家共同制作的。每次“日记”抵达时,艺术家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那本,在上面加插草图、照片或文字后,再把它们回寄,整整持续了2003年整年。“日记”不同的外形,不一样的内容取决于哪位艺术家在做。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项目,匆匆浏览你选择的本子,从中瞥见艺术家们的生活、经历、对现在的新闻的评论和其他事情的看法,以及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一年的回寄,现在应是这十位艺术家相见,共同工作,展示这些本子的时刻了:2004年3月19日,“航海日志”展览开幕酒会将在昆明的诺地卡举行。在这之后的一年里,五位中国艺术家将赴瑞典,在那做一个相应的展出。

——抄自2004年3月19日“航海日志”

在诺地卡展览前言的译文

一、古德文(Gudrun),航海日志发起人,瑞典艺术家

那是在2002年11月某个黄昏,我如往日一样坐在自己的红香蕉酒吧,第一次见到了古德文。从诺地卡(瑞典人在昆明创库办的画廊)来人,介绍了一个瑞典来的中年女艺术家,她拿了一些图片,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和另外几个合作者的情况,我印象最深的作品就是那些冰雕作品和一所冰房子,作为老板娘和艺术家身份的我,很客气地说了一些称赞的话,我想只不过是又有一个善于推广自己作品的艺术家而已,没想到的是,就是她,仅仅因为在瑞典看到一篇关于诺地卡的报道,她就不远万里从地球那一端一个叫乌普萨拉(Uppsala)的小城飞到了昆明创库,挑选了五位创库的女艺术家与古德文在瑞典的五人小组合作这个叫《航海日志》的项目。后来这个项目一合作就是将近两年。经过一年的日记的航海交流,最后在昆明诺地卡展出了,随后,又在北京798艺术工厂展出,最后在乌普萨拉博物馆展出,现在又应邀今年的“贵州双年展”展出……

古德文的五人小组已经合作过多次,而我们中国五位女艺术家是临时拼凑的小组,我和雷燕是老大姐,还有江静、沈沁、陶艺妮她们是年轻一代。寄日记是从2003年1月开始,两边的日记同时寄出,收到对方日记各选一本又接着记,直到那本画满后再开始一本……这一年我十分烦躁,因为女儿面临考大学,又临时改变学科方向。对日记本的到来,总觉得来得太快了,有时我就是匆匆画一两页,又寄回瑞典去,但看得出来瑞方艺术家十分认真,她们的手工特别好,把一些植物放置在日记里,日记本都是自己亲手做的,有的用很土的纸做成长卷,或是一种可以不断打开的重叠的开本,而我的第一本却是在商店买的签名册,可以拉开很长,后来居然在乌普萨拉的报纸上登出了它展开的一瞬间……

二、2004年3月6日,瑞典五位艺术家赴昆

一年后,已经有四五十本合作的日记了,按计划就要在诺地卡展出,她们五位都来到了昆明,我当时还不在昆明,后来回去后见了面,她们的形象和在日记本上想象的十分不一样,年龄偏大,也不善于言词,谁画的是哪本日记我始终也对不上号。

布展开始了,她们已经把每个人不同日记本上的画,选择一些用电脑做好了图片,一共有几百张之多,然后计划用小画框子框上展出,而日记本原件又专门订做几个架子摆放展出。我们九个人(陶艺妮在德国)一起讨论每一个布展细节,她们是驾轻就熟,而我们四个只是被动地跟着,经过无数的细节的讨论,才开始动手工作。我们得亲自动手刷那几百个木框的颜色,展台也只是定做了空木架,由我们自己在上面编织台面,挂画的线也是自己买颜色自己染……我参加和做过许多展览,从来没有这么复杂过。还有我们在讨论中意见很少被采纳,只是在画框涂什么颜色这个问题,我提出单一的颜色太平淡,不如每个艺术家选一种自己喜爱的颜色,框入自己的画作,于是这个提议被采纳了,我选了粉绿色,雷燕是钴蓝色,代陶艺妮选的粉红色……而对方艺术家选的多是中间色,灰土红、灰深红、灰蓝、白;她们在反反复复的推敲着色彩,我却在心里埋怨她们。哪知这些色彩后来竟奠定了展览的基调。在乌普萨拉的展览中,当观众认真地拿着一个色标对色观展,当讨论自报姓名和自己所属颜色时,我才知道她们同意这建议决不是偶然,而我们决定的色彩却十分偶然……

同类推荐
  • 变身

    变身

    “你一个人看电影啊?”前面那女孩侧过头来,面带微笑地问他。“啊?哦!”他的脸腾地红了。他飞快地朝边上看一眼,又收回来,笑笑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女孩。他一直站在她的身后,排了好长时间了,有半个小时吧。她只比他稍低一点,一头披肩黑发,偶尔转转脑袋,才能看得见侧脸。她很白,丰腴得有点过,然而紧身的牛仔裤并没有使她显出多么胖来。在他站到她身后之前,他似乎瞥见过她的正脸儿,但是一站过去,那样子就模糊了。他只把眼睛放到前面去,在队伍的深处寻找风景,却忽略了近在眼前的一个人。好像,她回过一两次头?只是他没有留意罢了。
  • 坍缩

    坍缩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对坍缩的观测将在国家天文台最大的观测厅进行,这个观测厅接收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太空望远镜发回的图像,并把它投射到一面面积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巨型屏幕上。现在,屏幕上还是空白。到场的人并不多,但都是理论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权威,对即将到来的这一时刻,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少数真正能理解其含义的人。此时他们静静地坐着,等着那一时刻,就像刚刚用泥土做成的亚当夏娃等着上帝那一口生命之气一样。只有天文台的台长在焦躁地来回踱着步。巨型屏幕出了故障,而负责维修的工程师到现在还没来,如果她来不了的话,来自太空望远镜的图像只能在小屏幕上显示,那这一伟大时刻的气氛就差多了。
  • 酒色财气

    酒色财气

    本书描写一个酒仙、一个色鬼、一个财迷和一个气包之间瓜瓜葛葛、缠绵悱恻的曲折故事。
  • 诱鬼

    诱鬼

    昏暗的房间里,书桌上的一盏小灯微微亮着。房间里黑沉沉的,其他的什么都看不清楚。窗外的雨已经停了,窗玻璃上挂着的水珠正在慢慢往下滑,汇成一股细流,好像脸上的一行泪。屋檐上疏疏落落地滴着残雨。屋檐之外,灰蒙蒙的天空混沌一片,毫无太阳即将出来的迹象。一台座钟蹲伏在壁炉上方的微弱光线里,像只饥饿的野兽喉咙里发出的铮铮的哀鸣。
  • 科幻世界·译文版(2018年8月)

    科幻世界·译文版(2018年8月)

    本期看点:短篇:【加拿大】迈克尔·R.弗莱彻《关隘亡魂》已故将领科瑞恩在死灵法师黎本的召唤下从关隘中复苏,成为黎本征讨帝国巫师团体的死灵傀儡。短篇:【美】李允夏《星舰和寺院猫》轨迹奖得主,雨果奖、星云奖等多项大奖提名者。短篇:【英】G.V.安德森《石魔像》2017世界奇幻奖最佳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长中篇:【美】凯·阿先特·威尔森《短暂的甜蜜》2017世界奇幻奖最佳中篇小说提名作品。短篇:【美】蕾切尔·K.琼斯《我身坠落,我心飞翔》2017世界奇幻奖最佳短篇小说提名作品,小詹姆斯·提普垂奖得主蕾切尔·K.琼斯。
热门推荐
  • 乡村绝品小神医

    乡村绝品小神医

    我是一名医生,本想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曾想却一脚踏进了一个只有女人的村子。
  • 经义模范

    经义模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元气传说

    异世元气传说

    该书体系庞大,故事精彩,情节有些许慢热,需慢慢品!
  • 照亮大千世界

    照亮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有我照亮!我来,我见,我征服!我无法打败你,那就让你自己,打败你自己!ps:第一本,130万字,已和谐,新书望大家继续支持!放心收藏,多多推荐!
  • 爹地狠爱妈咪

    爹地狠爱妈咪

    “叶知清,你已经是有夫之妇了,注意一下场合。”轻蹙眉,“我什么时候成了有夫之妇?”“我是丞丞的爹地,你是丞丞的妈咪,你说呢?”“你明知道我……”不是!某男低声的截断她后面那两个字,“丞丞在那边。”这时,一个软萌可爱的小包子走过来,看见他的爹地和妈咪有爱的手牵着手,走过去牵着叶知清的另一只手,抬头一脸幸福满足的望着她,“妈咪,爹地真的很爱你!我也很爱很爱你!”呵呵……某男得意的望着她,用力的握着她的手。……四岁,她被自己的双胞胎姐姐故意丢弃在街头,让人贩子抓走。十九年后,她刚回来,那位双胞胎姐姐的四岁孩子缠着她叫她“妈咪”,缠着她要她当他的妈咪,并千方百计的将她和他的爹地拉扯在一起。呵呵…………某一天,双胞胎姐姐回来了,“丞丞,我是你妈咪,这是你姨姨!”亲切的望着叶知清,“来,叫一声姨姨。”丞丞,“姨姨!”哈哈哈……
  • 螺丝在拧紧

    螺丝在拧紧

    《螺丝在拧紧》共收录了五个故事。它们分别是螺丝在拧紧、卡特维尔的鬼魂、信号员、法官的房子以及拉扎勒斯回来了。该书的文体形式为哥特式,在西方的文学中,这种哥特小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书中所表现的主题就是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的冲突。《螺丝在拧紧》揭露了各种罪恶,场景虽然恐怖,但是却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该书故事情节离奇,语言幽默生动,着重表现出了人与动物之间要和谐相处。
  • 袖手天下美人谋

    袖手天下美人谋

    十岁入宫,即已深知愁滋味。锦衣玉食敌不过宫墙内的孤独。有我在的地方,就要有你。喜怒无常的他,曾几何时,是她唯一的温柔,唯一的爱恋。幸福的时光,总是转瞬即是,他却一直陪伴着她,仿佛要到地老天荒。原来,这么快,就已经老了。
  • 一见集

    一见集

    最初的记忆和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构成了作家陈忠实的散文世界。哪怕仅仅是对一条河的气息和蜿蜒的回忆,也足可以支撑起岁月的温情和悸动。从1995年6月28日在雍村写下的《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在这16年间写下的最重要的散文都辑入了本书中。生命形态如此自然,宛若泥土散发的清香,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的原生态的乡村记忆、成长记忆、收获记忆、摔打记忆,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爱的记忆,所有的记忆,就这样,从容进入了陈忠实的笔端,每一个文字都是庄稼地里的种子,沉实地长成一片。
  • 希拉里为什么输:揭秘希拉里背后的女人

    希拉里为什么输:揭秘希拉里背后的女人

    今年是充满着魔幻色彩的一年,从英国脱欧、德国难民、菲律宾禁毒、到韩国的闺蜜事件,再到美国大选。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在希拉里这个成功女人的背后,站着她的高级助手——阿贝丁。是穆斯林兄弟派到美国的间谍?还是纯粹只是一个高级助手?阿贝丁的背景扑朔迷离。这场年度大戏最精彩绝伦的地方或许在于:那个看起来盛气凌人的主控方,有可能并不是主宰全局的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希拉里背后的女人。
  • 世界这么大还是喜欢你

    世界这么大还是喜欢你

    我问王先生我做过最让他感动的还很正常的事是什么,他说是在瑟瑟发抖的冬天,我围着围脖在操场等他跑完步回去硬塞给他50块钱的时候。我愣了,“你说的是我吗?那么冷的天我会出宿舍?”“怎么不是你?除了你还有谁那么傻,那么冷的天,就傻傻的站着,动都不动的,我当时也在想,怎么会有这么傻的姑娘呢,还好,这傻姑娘是喜欢我的,那个时候真的特别感动。”“我为啥不等上课在给你?”“那谁知道?”“那还真是傻。”“不然我怎么可能会那么快原谅你呢?”我这个心里美啊,抱着他亲了好几口。“不对啊,王先生,这事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你丫的不会说的是其他女生吧?可是这么傻的事确实也只有我做的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