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0800000002

第2章 陈伯达说:“你们这样做还不如把我枪毙了好。”

我们刚刚进入钓鱼台时,把办公的地点,设在了中央文革小组办公的16号楼西边不远处的17号楼,因此中央文革小组的办公地点,是16号楼,而不是叶永烈说的14号楼。

每当中央文革小组开碰头会,我们就在16号楼布防。我们只管会场内和楼附近的警卫,整个钓鱼台国宾馆的外围警卫,包括门卫,都由中央警卫团的三大队负责,是从原来警卫师部队手里接过来的。

在文化大革命波澜初起那两年,是中央文革小组最为繁忙、也最为风光显赫的时候。“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们,白天能呆在钓鱼台国宾馆里的时间很少,总是这里一个会议,那里一个群众接见,往返奔波。

进入钓鱼台后,接手陈伯达、康生、江青等人随车警卫的警卫二处人员,除了当中央文革小组开碰头会时,布哨值班外;更多的是跟着这些“文革”领袖们,乘车四处奔波,开会、接见。

对这些随车警卫的对象,我感觉陈伯达是很有特色的一个。他当时是中央文革小组组长、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在陶铸被打倒以后,他上升为中共党内的第四号人物,给他配随卫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不知是何原因,陈伯达对给他派随卫十分反感,曾多次向我们提出不要派警卫车跟随。

陈伯达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搬出中南海的,他的新家安在了新建胡同。但他本人因为忙于中央文革小组的事务,经常住在钓鱼台的15号楼。不知为何,采访过陈伯达的叶永烈却说陈在钓鱼台住的是14号楼?

就在1966年、1967年的那些日子,陈伯达经常于半夜三更,突然跑到北京的一些学校,或到一些文化单位去,看大字报或观察运动的情况。他还有个习惯,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北京的郊区去散步。

每当这种时候,他事先从不通知警卫部门派车跟随,也许是因为他认为这纯粹是个人行为,不是公务,不应该劳动警卫人员吧。但是一旦出现首长外出了,却没有卫士跟随的情况,对警卫部门来说这就属于重要失误。所以我们不敢稍有松懈,特别是在了解到陈伯达这一“毛病”后,更注意观察,一见陈伯达的车子动了,警卫随车马上就得跟上。

而只要陈伯达发现有警卫随车,他就会停下车,跑来对跟随的警卫人员说:“我是个小小老百姓,你们没有必要这样搞。”弄得负责陈伯达随车警卫任务的人员感到十分头痛。

我对此也觉得很不好办,职责在身,不随卫一旦出了什么意外,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可每在履行职责时遭陈伯达一番责备抱怨,也真不是滋味。没办法,我只好一次次把这一情况,向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领导汇报,询问对策。

不久,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给我来电话,说关于陈伯达的随车警卫问题,他已报告了汪东兴同志。汪东兴说还是要跟,但方法上可以多加注意。

“如果陈伯达再表示反对,可以跟他说这是公安部决定的,是汪东兴同志决定的,我们是具体执行者。现在阶级斗争很尖锐,很复杂,我们要对你的安全负责,这也是对党和人民负责。如果陈伯达让你们上他的车,可以上一个人,其他人跟在后面远一点。”

但是不管怎么跟陈伯达解释,他始终对派车随卫一事喋喋不休。1968年5月31日下午,我又听到处里的一位同志汇报说:他在随卫陈伯达从大会堂回钓鱼台的途中,陈伯达对他一个劲地说:“你们前面搞了一个,后面又搞了一个。以前你们搞了一个车,我就受不了,现在你们不仅有了小的,又搞了一个‘大卡车’,你们这样做还不如把我枪毙了好。”一直嘟囔到钓鱼台。

后来,汪东兴到陈伯达的住处,他又对汪东兴说:“你们这样搞,对我的精神负担很大。有人说我这个人很傻,我就是这样。”给陈伯达派车随卫的事,就这样疖疖癞癞,一直到开了九届二中全会,陈伯达垮了台才算结束。

陈伯达为什么这么强烈地反对警卫人员的随车护卫呢,后来看了一些书籍,从一些相关人员的回忆中,发现其中有一个情况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当陈伯达几度受到毛主席的批评,在“文革小组”又屡遭江青排斥之后,他渐渐向林彪靠拢。

1967年2月,毛主席在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严厉批评了陈伯达;江青则在“文革小组”会上一再挑眼,以致两人怒目高喊:“我看不起你!”;在2月中旬怀仁堂的几次碰头会上,叶剑英、谭震林、陈毅等,对陈伯达进行了批评。那阵子,陈伯达颓丧得“自杀”的念头都有了,还找出了马克思的二女儿劳拉的丈夫拉法格是自杀的,列宁曾写文章纪念他,作为共产主义者也可以自杀的例证。

在那段“政治危机”的日子里,惟独林彪说了一句:“陈伯达是好人,一个书生掌握这么大的局面不容易呀!”使陈伯达分外感动。从那以后,他便开始悄悄往毛家湾林家大院走动。

据林彪的一位秘书回忆,陈伯达去毛家湾的次数很少,但他疑心重,而且显然不希望人知道他和林彪搭上了线,所以每次去之前,要开着车子先在北京兜兜圈子,在兜一阵子后才拐向毛家湾。他一再拒绝警卫车跟随,以上的因素是不能排除的。

因为陈伯达等在北京活动随卫的事,归我们负责了,有时这些人到外地,随卫之事也委派给我们。

1967年12月29日下午,中央文革小组碰头会散会后,汪东兴找到我说:陈伯达将由北京军区司令员郑维山陪同,到河北的几个地方去,解决运动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准备配几个警卫干部,随他外出,负责他的安全,这几个人由你带着。

我那次陪着陈伯达,在河北转了许多地方。对于那趟出行,我还能记得的,就是陈伯达整天地见群众,整天地开会,整天地讲话。陈伯达是福建人,讲话口音又特别重,北方人听不懂。由于我参加中央文革小组的警卫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对陈伯达的话能凑合着懂一些了,于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我就作了一段陈伯达的临时翻译。

关于陈伯达,我还有一件难忘的事,就是被委托去动员陈伯达的夫人刘淑宴离开北京。

那是1968年的11月、12月间,中共中央的一些领导人在大会堂福建厅开会。散会后,周总理把我叫去,对我说:“交你办一件事。你到新建胡同陈伯达家一趟,动员刘淑宴去外地,飞机和要去的地方都安排了,你的任务就是动员她走。你告诉她说,这是中央的决定,然后将她送到飞机场。”

刘淑宴是1950年陈伯达第三次婚姻的妻子,1938年入党,她在做统战工作时,被民盟中央副主席邓初民认作干女儿。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她当了一段陈伯达的秘书。

即便是夫妻,在一起生活时间长了,总有磕磕碰碰的情况。然而自“文革”兴起,随着陈伯达地位的攀升,他们的夫妻关系却越来越紧张,三天两头吵架,连林彪夫人叶群插手调解也未见好转。

此时,陈伯达已经是党的第四号人物,闹离婚动静太大,影响不好;不离婚,整天拌嘴实在心烦。他只好向最善于处理棘手问题的周总理诉苦:“刘淑宴吵得我无法工作了!”于是,周总理想了个权宜之策,先把刘淑宴送到外地。

那天午夜12时左右,我到了新建胡同陈伯达的家,然后和陈伯达、陈的一个秘书,陪刘淑宴乘上一辆苏式吉姆车,直奔西郊机场而去。我们在那儿把刘淑宴送上了飞机,据说飞机飞去了青岛市,她被安置到那里疗养。有传闻说,在这以后,陈伯达又找了个对象。

同类推荐
  •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汉语史上有两本天书,《易经》和《红楼梦》。重新发现“红楼”,重新发现“中国”……《红楼梦》的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的呈现。李劼此著问世已有二十年,仅在大陆就出过好几版,本版今扩至十六章,增订内容是近年在美国西部伯克利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长文,即《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之间的对称性,从而补足了此前未曾充分展开的想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既解读了《红楼梦》,又解读了中国文化及其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之背景。
  • 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如果生活没有阳光,黑夜中依然会有风景,风景中依然会有星光,星光下依然会有小桥,小桥下依然会有渡船,渡船依然会扯起风帆到海角。还有心花,还有希望,这是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阳光,黑夜中有我们的心灵,心灵中有不灭的阳光。《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精选《哲思》创刊十年以来最受读者欢迎,最具正能量的文字,霸气传递正能量:我们并不需要向外界索取,而应该在自身内心深处点燃能照亮旅途的阳光,不用点亮世界,能温暖自己欢愉四周就好。
  • 趣味真相预测(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真相预测(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红色雪

    红色雪

    阿草正在睡觉,听到有枪声响。以为是梦,睁开眼,还听到枪在响。子弹从房子顶上飞过去。知道不是在做梦。这里不是个镇子,也不是个村子。这里是一片荒野。这里只有阿草家,独家独户,这里除了阿草再没有别的人。可阿草听到了枪声。枪声是枪发出来的。枪不会自己发出声音,枪只有拿在人的手上才能发出声音。床上的阿草听到枪声,床下边的老狗也听见了。老狗站起来,叫了一声,看着床上的阿草。阿草穿起衣服,推开门。门外一片白。入冬有些日子了,下过好几次大了。下下来的,没有化,一次次在地上铺起来,像棉被一样厚。
  •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③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③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收录了王火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分别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世界反法西斯书系中的一部力作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核心人物童霜威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热门推荐
  • 宫院深深

    宫院深深

    前世,她嫁给了她的盖世英雄,生前最后一刻看着妹妹趴在她的床前,满眼泪水,那张俏生生的脸上写满了愧疚。嘴里不停地说,姐姐我和姐夫不是有意的。她不怨他们,只叹是命。而命却让她死而复生了……
  • 君卿天下共此生

    君卿天下共此生

    过个年竟然被鞭炮炸死了!觉得自己在飘呀飘,睁开眼睛后却发现自己坐在一个草地上……这世界玄了么?她不过是一个喜欢看小说的中学生啊!这颗会说话的珠子是什么鬼?还有,那家伙怎么也来了?且看她在这乱世如何与他一起闯天下!卧槽!这个死鬼是谁?“你对我一见钟情?什么时候?”“就在……你帮那个男人束发的时候!”
  • 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

    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

    本书运用企业操作实例、生活中的小品和古今中外的一些故事,对“狼道”做出了形象而又深刻的描述。作者以“狼道”的强悍和智慧给企业管理、个人生活注入新的激素。这本书每一个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应该拥有的,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应该研读的。它汇聚了三千年来以弱胜强的制胜之道,历代官宦秘而不宣的斗争艺术。因此,它也是每一位想以弱小的起点进入强者之林应该阅读的必备书籍。
  • 错嫁如意郎

    错嫁如意郎

    身为现代优秀刑警,警界的高材生,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意外成为植物人。再次睁开眼睛,却在一顶花轿之上,看透爱情,拒绝男人的她从此开始了被真爱追求的幸福之路上。
  • 革鼎记

    革鼎记

    力量?智慧?信仰?意志?欲望?命运?还是长生?在念术的世界创造规则吧!每一位迷茫的信徒都将找到归宿,你,来不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昨日事,今日祠,春残花落人老时。
  • 驭兽傲妃,国师大人嚣张宠

    驭兽傲妃,国师大人嚣张宠

    一朝穿越,大陆风云惊起。嘲笑她没有实力是废材?!笑话,她随便召唤一只兽就可以顶你全家!女子卑微?她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王!“小姐,你夫君来了!”“特么,没成亲哪来的夫君!”某女爆粗口。国师淡定挑眉:“我可以勉为其难当一下你夫君,挡桃花。”某女:“滚!”老子所向披靡,桃花在泛滥也可以快刀斩乱麻,但是谁能告诉她,这国师大人哪来的!为毛她甩不掉!哼。当情根种下,她傲娇抬头:“妖孽,本姑娘勉为其难的收了你。”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缺钙

    缺钙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娇俏小农女:拐个状元来种田

    娇俏小农女:拐个状元来种田

    一朝穿越,现代白领唐可可穿到了无父无母的孤儿身上。住山洞,挖野菜,吃了上顿没下顿。唐可可挽起袖子,带领四兄妹一边斗极品虐渣渣,一边发家致富两不耽误。买房子,上私塾,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越过越红火。一时好心接济了落魄秀才,可这家伙天天阴魂不散刷存在感。“娘子,昨天在河边李生是不是多看了你几眼?”“滚,谁是你娘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妃不治相思

    医妃不治相思

    一封书信,两句道别,留下了洛暝晗孤身一人。自此她开始走上了行医的道路,立志要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医者。洛暝晗行医有两条准则:一是医症医病不医心,二是医人医物不医己。她我行我素,飘洒脱俗,不愿被任何事物束缚牵绊。从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凭借着高超的医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奈何再平静祥和的生活也会被人硬生生的闯入,洛暝晗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情深难却。她知道,一旦对一个人有了牵挂,那整颗心都会随着他的喜怒哀乐悸动,他的一举一动会无时不刻的牵动她的情绪,浸入她的灵魂。“我洛暝晗的人生,只要能平平淡淡的度过就很幸福了。”所以,在那个对她穷追不舍,处处针锋相对的帝王威胁到了她潇洒自如的生活时,她逃了,逃的越远越好,没想到结果却是独留下那个不可一世的帝王对她相思蚀骨。在又一次被捉回后,他强硬的拉过她的手腕拥她入怀,用宽阔的胸膛用力搂紧她纤细的身躯,耳鬓厮磨,他说:“朕说过了,朕需要爱妃妙手回春,医朕的心病。”“可臣妾也说过了,即便臣妾是再世华佗,也不治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