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5800000001

第1章 爹爹(1)

来源:《作家》2008年第01期

栏目:小中篇

1975年,无论人心还是社会,只是仿佛没有白日一般的睡意深沉。一过晚上九点,人们便真的睡熟了。上海的大街小巷,无论是陈旧的四十年代花园洋房,还是三十年代的美国式公寓,或者是二十年代的石库门里弄,十年代涂抹了棕红色油漆的木质板屋,便渐渐散发出压抑而失望的躯体在沉睡时动物般微臭的体味。那深长而寂寞的睡意,如街道上的夜雾沉甸甸地漂浮着,笼罩了整个城市。三年前,毛泽东诗词的美国翻译者伯恩斯通从上海访问归去,发表观感说,中国人的身体丝毫没有本位感,它们如此沉静,犹如自然界中的山水。从1972年到1975年,人们仍旧生活在一片苍茫之中,由于不再用红漆大规模地涂抹街道和建筑,也不再大幅张贴革命漫画,这个城市在平静里渐渐显得凋败和灰暗,在江南多云的天空下,如同一个白发苍苍,并患有抑郁症的老人。

吉迪在1975年初夏时,对一个叫史美娟的女孩一见钟情。吉迪当时正靠在大礼堂后台的一扇窗前,握着块松香,在小提琴弓上的马鬃来回拉着。他是沪光中学小分队的,拉小提琴。他穿着一件的确良白衬衣,因为要演出,特意向父亲借来。他自己的白衬衣已经穿不下了。父亲的白衬衣突然衬托出他瘦削而平坦的肩膀,当他垂下头凑近领口时,偶尔能闻到自己被衣服包裹的躯体散发出的荷尔蒙旺盛的气味。

那时,表演舞蹈的女生们正挤在后台楼梯口候场。幕布本是紫红色平绒布做的,因为积满灰尘而几近褐色,那个后台陈旧颓败,到处都灰扑扑的。而那些穿着淡黄色紧身衣的女孩子,则像一大片灯光那样耀眼而突兀。在革命时代的尾声,人们小心翼翼地表现出对1日时代的模糊缅怀,这种对时代的反动在民间滋生,犹如偶尔落在阳台上探头探脑,战战兢兢,一触即飞的麻雀。并没被十年以前革命狂飙惊吓过,只是被后狂飙时代的禁锢和无聊折磨的少年们,在这场怀旧潮中担当了先锋的角色。这一年,沪光中学参加上海市中学生文艺汇演的舞蹈节目,表现的是学生如何向农民学习放鸭子,在广阔天地里成长。在这个陈词滥调的节目里,出挑的是那十二个扮作小鸭子的女生。她们在腰上围了一圈平日里只用来装饰国庆报栏的淡黄色皱纸,这种皱纸有弹性,也很结实,她们用它来代替芭蕾舞短裙的绉纱。远远望去,盈盈一尺长的淡黄色皱纸裙从她们腰间蓬起,露出了膝盖以上的部分大腿,几可乱真。她们将头发紧紧扎成发髻,在发髻上插了一根染成黄色的羽毛。这样的扮相,令人不得不联想起《天鹅湖》里的小天鹅。

她们早早换好了演出服,汇集在后台,每个人都努力扬起下巴,伸直脖子,高高在上的,令人不敢随意接近。

虽然当时中学里的风气,男女生不会轻易交谈,平时即使在校外迎面遇见,也是视而不见地擦肩而过,但吉迪还是确切地感受到女同学们的飘飘欲仙,和她们心中奔腾的狂想。他知道她们认定自己此刻就是《列宁在1918》电影里那些翩翩起舞的旧俄芭蕾舞娘。他猜想她们矜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作为电影里的人物,她们应该如何举手投足。电影里只有三分钟的时间是跳舞的,然后就被冲上舞台的革命者打断了。倒在地上的天鹅惊慌地爬起来,然后永远消失在幕布后面。这些女孩子都是和他在一个街区长大的,小时候是在同一场学校包场电影里看了《列宁在1918》。看到俄国士兵与自己的妻子吻别时,在银幕上被放大的,因为接吻而变得柔软的嘴唇,和接吻发出的“啧啧”声,曾吓得大家鸦雀无声,从此永志难忘。吉迪知道她们此刻假装不在意,其实她们正像雷达那样密集地捕捉着别人的注目,并万分受用。他轻易就看穿了这些虚荣的小技巧,他生性温和,生怕让人难堪。所以只事不关己地淡淡笑着,握着一小块琥珀色的松香。就在这时,他看见了史美娟。

她是继光中学小分队的。她穿了一条用大红麻葛被面改装的朝鲜大裙子,颧骨高高的,又宽,浓重的腮红像红旗一样招展。她眉毛又浓,脸又圆大,像无锡大阿福一般。她拨开一片昏暗,红光灿灿地走了进来。她看到那群矜持的女孩子们,整个人突然被提起来似的,焕发出一种毫不掩饰的惊喜。她甚至惊呼了一声:“哦哟。”

她闪闪发光的圆脸,如闪电一般击中吉迪。他心里平地响起一声雷。在隆隆雷声中他争辩道:“她才是俄罗斯女孩。”一时间,《初恋》里那个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复活》里的马斯洛娃都奔涌到他的眼前。那都是他好不容易向别人借来的旧俄小说里与爱情有关的少女,十五六岁以后,他开始费尽心机搜罗俄罗斯小说,相比欧洲小说来说,俄罗斯小说在六十年代的发行量更大,品种更多,七十年代时更容易找到。而且书中的世界正符合他心中对世界的期待,有时就像一个瓶子对上了它的盖子一样丝丝入扣,每逢遇到这样的时刻,他总是捧着残破的旧书,感动得几乎落泪。吉迪望着史美娟,与他雷达般的女同学相比,史美娟很平实,还有些笨拙。吉迪心里决堤般地涌出了怜爱,是俄罗斯小说和诗歌中对乡村少女的那种赞美和深情。在皱纸做的蓬蓬裙和被面做的朝鲜长裙问仅仅一刹那的较量中,他突然有了爱护史美娟的渴望。柔情如倾盆大雨般向他袭来,简直让他恐惧。他右手紧紧捏着手心里的松香,左手牢牢扣在弓上,由于用力太猛,指甲变得惨白。

他记不得怎样开始的,他们就交谈起来。史美娟的声音像她的长相一样,有种闹市里成长的粗砺。她说话的时候,好像把嘴咧得太大,声音轻易就越过口腔冲出来,不像他班上的那些女生小心面部的分寸。虽然大家说的都是上海话,但她有种特别市井的口音。他的女同学们即使在1975年那样万物都夹着尾巴的年代,也在心头暗暗横起一把母亲言传身教的尺,度量杀富济贫后残存在人民中的阶层界线,并执拗地捍卫它。她们有时甚至比她们的母亲还要顽强。他知道,她们是断断不肯与她攀谈的。但史美娟的这些不足,却正好符合吉迪对自己爱情的期待。

女生们冷冷的眼神扫过来时,吉迪感到它们就像自己在发高烧时,母亲触摸他额头时冰凉的手掌。浑浑噩噩中那种突然袭来的舒服的凉意,让他既受用,又有些为自己担心。小宁锐利而惊愕的眼神,则如指甲划过。她的眼睛极黑,在脸上如同惊叹号。她只飞快地瞪了他一眼,说不清是惊愕还是恍然大悟,然后就一言不发地转开眼睛。从幼儿园同班以后,吉迪和小宁接着小学同班,中学同班,彼此一直在对方视线里,却再也没交谈过。

吉迪参加演出的节目,是小提琴合奏《云雀》。开弓不一会儿,他就发现琴弦下方棕红色的琴面上,积了一层白白的松香灰,他意识到,这一定是刚才松香上得太多了。“这就是那个!这一定就是那个什么爱情!”他在罗马尼亚欢快的民问小调里,与心中的不相信争辩。在小提琴黑色的琴托上倾斜着打量回荡着音乐声的陌生礼堂,他看到黑沉沉的高大天棚,两边带有焰式拱廊的大厅,后背高高的长条椅,地板吱吱嘎嘎直往下陷的舞台,他猜想这里原先应该是个废弃的教堂。他自己学校的礼堂从前也是座废弃的教堂,他很喜欢在那里排练,因为教堂的穹顶放大了他们幼稚的琴声,突出了音乐的神圣。他在每一个可以揉弦的地方都不放过,竭力晃动他的左手,享受献身般的神圣中那种温柔与洁净。他回想起史美娟出现在后台的样子,她身上的麻葛被面上织着一条字:国营上海第八丝织厂出品。她一点也不遮掩。春天湿润而苍白的阳光透过雨痕斑驳的玻璃窗落在她手上,他看到她的手很灵活,指甲旁边的皮肤长着发红的肉刺,这是一双勤劳的手。此刻,他将她的身影嵌进了一道失修多年的焰式拱门里,就像书中玛斯洛娃在复活节前夜的教堂里遇到聂赫留朵夫的情形一样。

吉迪恍恍惚惚的,回到后台,跟着同学一起返回学校,然后,夹着贴皮的琴匣子回家。他经过襄阳公园,看到初夏的梧桐树梢上方东正教堂陈旧的圆顶。大家都喜欢在梧桐树下照相,以教堂的大小圆顶为背景。其实,东正教堂已经成了工厂的车间。经过它时,能闻到一股机油气味。缺钙的小孩子,仰着苍白的圆脸在树下的草坪里跑来跑去。这是他生活中的公园。母亲管襄阳公园叫杜美公园,这是它四十年代的旧名字。经历了那么动荡的新时代,母亲却还是刻意保持着旧细节,她甚至还保留着当年与父亲约会时的戏票和节目单,那是一张印制拙劣的兰心剧院的节目单,有白俄表演的舞蹈,那是父母最心爱的消遣。那个晚上,看来是她此生的高潮。难得的是,她那时已有预见。

他想着史美娟的声音:“我就在黄浦公园门口等你。”后台从来都是这样乱,带队老师压低嗓子招呼学生,从台上冲下来的人还留着表演时的兴奋,随手将别人拨拉到一边,幕布被掀动了,浮尘四合,台上的歌声在后台回荡,他们的谈话总被打断,因而也变得急促紧凑,心心相印。就在他不得不挤回小提琴合奏的队列里去的最后几分钟,史美娟直接定下了约会地点。

沿着襄阳公园的外墙走回家时,吉迪才真正反应过来,史美娟要他去黄浦公园见面。那可是传说中追求时髦的粗鲁青工谈朋友的地方,是家里地方太小,没地方去的窘迫青年约会的地方,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与那样的地方有什么联系。他回想史美娟的脸,她扭歪了嘴角,那个笑容显得有些古怪,过于亲昵,或者过于主动。此刻想起来,那几乎就是一张陌生的脸。吉迪有些拿不准自己,他发现自己心里对黄浦公园这个建议有一股说不出的抵触和失望。

不过,星期天一大早吉迪还是出发去了外滩,还特地戴了父亲给的旧手表。在1975年,中学生戴手表,已足以炫耀。父亲将自己用旧的瑞士手表交到他手里的时候,曾说过,一个男人懂得如何炫耀,而不是简单的卖弄,这才算本事。这几年,父亲常常就事论事地讲一些人生警句给他,他只是诺诺,没有搭腔,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场面有些做作。

吉迪乘坐的两厢式电车吱吱扭扭一路响着,经过淮海中路。华亭路口新华书店的玻璃橱窗里挂着毛泽东的画像和几本32开的小说书,虽然有大幅宣传画和领袖画像还有彩色皱纸的点缀,陈列着纸张粗劣、种类单一书籍的橱窗,还是难掩萧条。四十年代林森中路上时髦的国泰大戏院仍旧站在现在的淮海中路和茂名路交界的街角上,它如今叫人民电影院。不再喧哗的门口贴着巨幅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广告画。传说这家电影院画电影广告的美工是个个头矮小的老克勒,他画的电影广告有让人心领神会的洋派,却找不到一点把柄,在传说里,他画的上海郊区风景足以与法国的印象派比肩。吉迪的姐姬和母亲晚饭后散步,常常就以到这里来看广告画为目的地。到淮海东路后,木头门板尚未卸下的店铺越来越窄小,虽然行道树还是梧桐,但树干也明显地瘦小下来,失去了淮海中路梧桐森森的租界趣味。这里的空气中也多了一种燃烧着的木头的气味。等车窗里扑进来的气味再次变化成成腥潮湿,电车在旧大楼的沟壑里拧动着身体,好像一只爬行的蜈蚣。所有的市声都被街道两边的大楼放大了,令人感觉动荡不安,外滩就到了。

吉迪从26路电车终点站走出来,心里仍旧想着史美娟的话。当时,她在嘈杂的人声中说:“我家就在上海大厦后面。”这倒算是一条去黄浦公园的理由。唐吉诃德在贵族小姐窗下弹琴唱歌,他也为史美娟去黄浦公园。

吉迪经过沿江的那一排阴沉的大楼,公园坐落在外滩的尽头,仿佛长句子的一个句号。

吉迪想起了上小学时的经历。从公交公司借来的大客车里塞满了小学生,一个香蕉座上要坐四个小孩。老师坐在司机座后面一只滚烫并隆隆作响的铁皮鼓包上,她身边放着一只灰绿色的茶水桶。茶水桶上面用红漆笔写着学校的名称,这是从男厕所和女厕所中间的桌子上搬来的。参观过外滩以后,他们将要在公园里野餐。

老师的声音又尖又亮,就像李铁梅,她说话的时候也总是把上唇用力压下来,像京戏演员一样逼尖了嗓子。他们的队伍沿着阴沉高大的大楼前的人行道走着,房子的墙上有许多大石头,门楣上有被敲掉了鼻子的石像,阔大的门窗都很神秘地紧闭着。他们在两栋冲天的高楼前停下来,各班聚拢在班主任四周,听他讲解沙逊大厦和中国银行大楼的历史。老师的声音最清晰尖亮,压住了其他的老师。她说,一栋楼比另一栋楼要高六十厘米,因为外国资本家不肯中国人造楼超过他家楼房的高楼。吉迪记得自己仰着头看,可怎么看,都还是中国人造的银行更高些。他心里十分疑惑。然后,他们就来到公园门口。老师让他们一只脚站在大门里面,另一只脚站在大门外面,她要大家感受到两只脚的不同,一只是“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的脚,另一只则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脚,这就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然后,大家一起把象征着旧社会的那只脚跨进去,与象征新社会的脚会合。他们班的活动又是全校最有趣的,别班的小孩既嫉妒又讥讽,围着他们起哄,说应该把他们都从两腿之间劈开,不能让旧社会跟着新社会享福。而且,像吉迪这样把左脚代表旧社会,右脚倒可以代表新社会,根本就是反动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吉迪怏怏不乐地回忆着这些,一边穿行在大楼的阴影里。

同类推荐
  • 不幸的三栗旬原

    不幸的三栗旬原

    三栗旬原可是个大好人,老实可靠,很有责任感,又一直都很努力。这样的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吧。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评价呢。可是好人也不一定就什么都好。最要命的,大概就是运气不好。像三栗旬原,最近运气就格外不好。真是很倒霉呢。三栗旬原平时很和气,有很多朋友。可是却只有两个亲人:弟弟三栗信男,妻子野口惠子。这已经,是他在世上仅有的亲人了。可是不到两个月间,却连这最后两个亲人也失去了。这实在是天大的不幸。
  • 官丐

    官丐

    平荒县在旧社会是个乞丐聚集的地方。据说当年这里是北大荒乞丐的集散地,南下北上的乞丐把这里原来牧马人留下的破房子当做歇脚地,养足精神,获取要饭的信息,交流要饭的心得,不断丰富积累要饭的经验,然后再到黑土地的广阔天地里去行乞。渐渐地有人在这里安了家,那些或真或假因为要饭发了财的人在这里开了旅馆、饭铺、卖些针头线脑什么的小杂货铺,天长日久就成了一个小镇子。
  • 多斯的城堡

    多斯的城堡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十分檀长描绘生活与我们遇到的普通人和与众不同的人。情节十分新颖,引人入胜,里面还有世界上最甜蜜的爱情。《多斯的城堡》最重要的是它所传递出的信息:接受你自己,无论其他人怎样说,勇敢地去做自己。这个对我来说很难做到,但是这《多斯的城堡》的故事激励我开始享受自己的生活,接受我自己!
  • 关东雪

    关东雪

    如果能把自己拆巴了扎成笤帚,姜鹏真想把自己拆巴了。十几年了,就没见下过这么大的雪。甸子、公路、农舍、小河都被雪霸个溜严。平地上雪没膝、洼地小沟里能没腰,就是高出地面的铁道上也足有半尺深的雪。恼人的是又刮风了,那旋风一阵一阵,把你刚掏抠干净的道岔又塞满了雪,害得你又得去抠。更让姜鹏生气的是,他身为关东车务段的副段长竟调不来几把笤帚。找材料室主任老丁,老丁说连个笤帚头也没了。今年段里资金短缺,加上这几年也没下过大雪,就大意了。笤帚小铲买的都不多,二十多个车站分巴分巴就没了,可咋也得保我这个重点呐。
  • 非爱时间

    非爱时间

    欧阳黔森,中国作家协会七届全委,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常委,贵州省青联副主席。先后在中国中文核心朔刊《当代》、《十月》、《收获》、《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新华文摘》等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四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雄关漫道》、《非爱时间》、《绝地逢生》等。中篇小说集《白多黑少》、《水晶山谷》,短篇小说集《味道》等十部。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绝地逢生》、《风雨梵净山》、《王阳明》,电影《云下的日子》、《幸存日》、《旷继勋篷遂起义》等十一部作品中,任编剧兼总制片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军电视“金星奖”及贵州省政府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三十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四个一人才”,中宣部、中国文联“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热门推荐
  • 有妖多做怪

    有妖多做怪

    妖魔横行,鬼怪肆孽,古老的血脉觉醒,修行者行走世间……洞府秘境?诡地妖国!不断复苏的古文明……苏默俯视着这一觉醒来,几乎天翻地覆的世界,有些忧郁。“系统,你怎么看?”系统:……
  • 尊瓠室诗话

    尊瓠室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路小丙

    我是路小丙

    本书为职场小说。三位个性截然不同的女毕业生从实习生做起,经历初入职场的彷徨,也经历了一点点办公室暧昧。
  • 甜妻超莽

    甜妻超莽

    唐颂一拖把救下了校草晏歌,然后被歌歌的哥哥晏无虞重金聘任:当晏歌的保镖兼书童。唐颂:可是我好像是个女的?【签约】英俊深沉的男人坐在办公桌后头也不抬:“明天你转到金融系。”唐颂挣扎:“可是我已经大三……”你弟才大一哇大哥,留级很丢人了,我还退级?晏无虞面无表情:“不同意滚,同意签约。”士可杀不可辱!除非月薪两万五!唐颂大义凛然:“好的晏总!保证完成任务!”【加薪】男人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着面前站军姿的人儿:“学以致用,明天开始你跟着我实习。”唐颂继续挣扎:“可是我才学皮毛,还有歌儿……”小奶狗歌儿比你大野狼好玩多啦!晏无虞面无表情:“不同意滚,同意加薪。”金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唐颂义不容辞:“好的晏总!绝不让您失望!”【升职】男人居高临下将她拢在怀抱和办公桌之间,语气阴冷:“昨天晚上你在哪?随叫随到是你的职责。”唐颂习惯性挣扎:“现在大家不都讨论996工作制是剥削么……”老板你是要变成吸血鬼吗?晏无虞面无表情:“你的工作时间是007,不同意滚。”唐颂眨巴眼,不对啊,还有后面那句呢?老板你这样小气我们是很难做朋友的。晏无虞不负所望:“同意的话……送你一世无虞。”
  • 密林中行走

    密林中行走

    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著名作家关仁山内容提要人生在世,仿佛在密林中行走,不知前方的路上会遇到荆棘或是花朵?《密林中行走》以一个富有禅意的书名带领读者开始一段洗涤心灵的阅读体验。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企领导人,他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
  • 咸淳玉峰续志

    咸淳玉峰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顾美人

    顾美人

    史上超甜著作。林清酒,现代武术教练,穿越到古代,成为农家小女。夫婿是个瘸子,原主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切看林清酒如何带领一家奔向小康!
  • 传染病的生活预防

    传染病的生活预防

    卫生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情况是:中毒事件381起,中毒14229人,死亡268人。其中在集体食堂、家庭、饮食服务单位和其他场所中均有重大中毒事件,而家庭和集体食堂又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场所。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