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70400000001

第1章 上部(1)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6年第12期

栏目:文学中国

孟华凌心情沉重,弄不清是因为天气,还是因为和李永祥斗气。

入夏以来,回马坡滑坡体出现了活动加快的迹象。乡政府机关的干部就没有休过假,干部们有些怨气。乡长李永祥给书记孟华凌说要放个周末。孟华凌说,天气预报今晚有雨,出情况怎么办?李永祥说,回马坡这几天滑了,我把头砍下来给你做夜壶。孟华凌说,万一呢?李永祥说,县委常委会决定把监测人员撤了,这是什么意思?孟华凌说,不是说得很清楚,监测人员撤了,但监测工作不能放松吗?李永祥说,要是回马坡一直这么吊着,那我们就这样守一辈子?孟华凌想了想说,让干部休个周末吧,我们两个在这儿坐镇。李永祥说,要坐镇你坐。如果真滑下来,要砍头砍我李永祥。

李永祥扔下这句话就甩手出了门。

孟华凌心里有点憋,这哪里像是乡长在跟书记商量事情?

孟华凌想,你要走就走吧,让你看看竹马岭离了你李永祥,地球还转不转?

下班了,孟华凌从办公室出来,往食堂走。办公楼里已经空空荡荡,食堂也关了门。抬头看天,西边天际涌出一层乌云,太阳已被云翳裹住,像棉絮捂着的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孟华凌决定去回马坡看看。

回马坡距离乡政府只有三公里,中间只隔了一条拦马河。孟华凌到餐馆弄了点吃的,然后叫了一辆摩的,把自己送过红桥,便抄小路往老鼠洞爬。

山路陡峭,掩映在苞谷地和灌木丛中。夏日里,什么东西都在疯长。小道在前几天天天有人行走,转眼苞谷叶片和油王刺枝条又横挑在路中了。孟华凌时不时用臂去挡拿手去拨拉。天上,被棉絮包裹的馒头又出来了,走了几步,便大汗淋漓。

竹马岭乡被挖矿的掏成了一个空壳。有人说竹马岭乡地面没有村村通公路,地下是早就通了。孟华凌上任,李永祥介绍竹马岭乡的情况,幽了一默,说竹马岭乡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滑坡。山体滑坡,还有工作滑坡、财政滑坡、感情滑坡、精神滑坡、道德滑坡。

孟华凌不满地说,还有信心滑坡!

回马坡滑坡体是乡内最大的一处。滑坡体上有一百五十多户人家,一家轻质钙厂。回马坡滑坡体形成,与钙厂开山炸石有一些关联。孟华凌上任伊始,就想关闭钙厂。消息传出,钙厂老板池老大就找上门来了。他问孟华凌为什么要关闭钙厂,孟华凌说滑坡问题。池老大说,现在把厂关了,坡就不滑了?孟华凌说,现在关掉,滑坡体还可以想法治理。池老大说,孟华凌,就是我池老大让你关,你也关不成。

孟华凌不知道池老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过了几天,突然就有一些民工拿着一些欠条来找孟华凌要钱。孟华凌问他们这是为什么,他们说池老板欠了他们工资,现在政府要关池老板厂子,池老板就不认账了,说政府欠他的,要他们找政府。孟华凌搞不清楚这究竟是怎样一笔账,问李永祥。李永祥说是当初政府卖厂给他,合同订的五十年。现在还只有三四年,他的意思可能在这儿。孟华凌问要赔多少。李永祥说,少说也要三四十万吧。孟华凌说,在哪儿弄一笔钱把这事了了吧。李永祥说政府拿不出来这笔钱。

李永祥这是实话,乡政府现在确实拿不出这笔钱了。竹马岭乡今非昔比。前个时期大办乡镇企业,竹马岭乡一下子上了十几家采冶企业。当时,竹马岭乡日子过得红火。县里有好几个领导就是这里提上去的。因此,当时有人开玩笑说,竹马岭地脉好,出矿也出干部。现在不行了。乡财政日子紧巴了,在竹马岭乡当书记乡长的,再也没有提到县里当领导的。而要命的,原来办企业时贷的一些款子,现在光利息就要几十万。而更无奈的便是开矿引起了一些地方坍山滑坡,这才意识到过去过度开发带来了后果。李永祥常常不满地说,他妈的,竹马岭乡过去透支了,这债是子子孙孙也还不清了。

孟华凌原来给县委副书记刘另当秘书,不满自己天天跟着书记跑,写写画画当幕僚,要刘另给他放个局长当当。正好竹马岭乡的书记潘安良双规了,刘另在常委会上一建议,孟华凌就被放到了竹马岭乡。

孟华凌去找刘另,刘另笑笑说,怎么不好,一方诸侯?过去常说封万户侯,竹马岭乡一万三千多户,当个书记不止万户侯?孟华凌说,可也不能去这竹马岭啊?刘另这时严肃起来:竹马岭乡现在是困难一点,你年轻有抱负,就是要在这种地方才能练本事。实话告诉你吧,县委决定派你到竹马岭,是寄予了很大希望的。

到了竹马岭乡,孟华凌也听李永祥说过财政情况,可是不相信乡财政拮据到这种地步。对李永祥说,你说一个乡财政拿不出来这么点儿钱?李永祥说,山穷水尽。孟华凌说,没有钱赔池老大,也要把厂关了,先关。李永祥说,真把厂关了,干部的小伙食补贴从哪儿拿?

孟华凌皱了一下眉,干部的小伙食补贴跟他钙厂有什么关系?

李永祥说,卖厂给他的时候,有个口头协议,一年给乡政府缴一点。

孟华凌听李永祥这么说,很无奈,只好把这事撂着了。

这一撂,治理回马坡滑坡体的话,再也无从谈起了。因此,回马坡就成了竹马岭乡最大的一块心病。

回马坡共设置了六个监测点。这六个地方,地表有长达几十米、宽几十厘米、深度不一的裂缝。孟华凌第一次面对这些裂缝时,心头恐惧,感觉回马坡就像秋天的树叶随时都有可能飘下来。他简直不敢相信几百人就泰泰然然住在这种地方。

老鼠洞有一个监测点。这是一条长达五十几米、宽二十几厘米、深不见底的地表裂缝。爬到老鼠洞时,太阳已下山了,暮色正一点一滴地渗下来。孟华凌仔细查看了裂缝,没有发现异常。

李永祥可能说对了。孟华凌坐下来,卷了草帽扇风,脑子里又飘出了李永祥。孟华凌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小心了。

暮色将回马坡变得影影绰绰,孟华凌瞄一下天边,见天边又有乌云漫起了。

孟华凌试了一下手电筒,站起来要走。

突然,有几只老鼠蹿到脚边,慌里慌张地向山上跑去,一团火红的东西在眼前一晃而过。

这团红像是看见的,又像是感觉到的,令人恐怖。

正想着,远处响起了哇啦一声怪叫。

孟华凌一阵浑身发麻,来了!

接着似有一股凉风冷飕飕吹来。

他赶紧掏出手机拨李永祥。要李永祥马上跑一趟气象局。李永祥正跟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喝酒,好像已经有了几分醉意,长长地啊一声。听孟华凌说天气,便说,不问我就知道是晴天。我的腰疼比县气象台的预报准得多,我今天腰没疼,天老爷不敢下雨。孟华凌说,回马坡出现——

李永祥没等孟华凌把话说完,就啪地把电话挂断了。

孟华凌只好直接拨121气象台。电话里正一字一顿地说今天晚上有小雨,叽叽喳喳叫着的老鼠像被人驱赶着仓皇乱窜,青蛙像雨点一样落在自己面前。孟华凌亮了手电筒又看了一遍裂缝,依然没有发现异常。

他赶到西边的七号观测点刘显德老屋,查看贴在墙上的纸条和院坝里的裂缝。这一看心里就慌了。裂缝上的纸条都绷断了,院坝里的裂缝也加宽加长了。孟华凌走进里屋,听到有吱吱啦啦的声音。问刘显德这是什么响,刘显德说,老鼠啃东西吧。孟华凌问昨天响了没有,刘显德说昨天没注意。这时,墙上掉了几粒土坷下来。

孟华凌意识到这是滑坡体活动加快了。他一手拉着刘显德出门,一手拿出手机拨李永祥。要他迅速将情况报给地质监测大队的卢工,并向刘另书记请示,是不是通知村民撤离。

李永祥一吓,酒醒了。虽然不相信回马坡会滑,可是心中毕竟有些担心。他直接把电话打给了刘另。

孟华凌走到回马坡中心地带时,接到李永祥打过来的电话,说刘另召集卢工和他开会了。卢工在会上说了一个重要情况,今天凌晨发生了三级地震,因此他分析七号监测点出现异常,是因为地震。并不能说明整个滑坡体活动加快。孟华凌问刘另对于村民撤离的意见,李永祥说,刘书记的意见是加强监测。

这一带住户密集,房屋依山而建,少量的房屋连成了一片。这时,家家户户门都大开着,灯光从门口泻出来,照在院坝里,把院坝边的李树和枇杷树照得亮亮的。人们有的搬一把椅子,坐在院坝边上乘凉,有的端着碗吃饭。孟华凌还听到一家屋里热热闹闹,传来阵阵搓麻将的声音。而河上,渔火闪烁,有渺茫的笛声飘过来。

这种景象使孟华凌怀疑起自己来,自己可能真是过敏吧。

正在这时,一种奇怪的吼叫声劈空而来,继而又是一阵轰轰隆隆的声音,滚石檑木一般。田地里,禾苗摆动,叽叽啦啦、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水泡一样泛出来,田间树上,有飞鸟扑棱扑棱惊慌乱飞。

不好。孟华凌想。

他掏出电话就拨刘另。刘另问他发现什么新情况。孟华凌说,我听到一种非常奇怪的声音,发现动物有异常反应。刘另说,这种情况……这样吧,你直接打电话请教一下卢工,听听卢工的意见。刘另说完,挂了电话。

孟华凌拨卢工电话,卢工听孟华凌说完,说,孟书记,你是不是没走过乡间的夜路了?乡间走夜路就是这样的,到处叽叽哇哇地响,像神鬼出没。孟华凌问,你说地震引起了七号监测点出现异常,现在会不会出现余震,会不会发现更大的地震?卢工说,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极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孟华凌仍是放不下心。他走了几步,又拨刘另。刘书记,我请求你同意通知群众撤离,以防出现意外。刘另问,又出现新情况?孟华凌说,我总感觉要出问题。

刘另这几天也一直在乡下跑,今天刚刚到家。接过李永祥的报告,立即召集卢工开会,听了卢工的分析,自己相信回马坡不会有什么问题,他想,如果回马坡要出问题,地震时就出了。

但孟华凌不依不饶,这使刘另对孟华凌有了几分厌烦。

如果你认为有必要,一定要通知群众撤离,你自己看着办好了。刘另说,但是你必须考虑清楚,这么多人夜间撤出回马坡,会不会出现慌乱?老人孩子在撤离途中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会不会有人趁机抢劫盗窃财物?而更重要的,假如今天只是一场虚惊,以后真有了这一天,那将怎么办?

刘另这番话,说白了就是不同意通知村民撤离。

孟华凌想了一想,就把手机塞到裤兜里去了。

可是走了几步,又把手机拿了出来。刚才听到的那些声音出现了。他站住,仔细来听,这时又没有了。他想,乡间走夜路,果真是这样?

可是总感觉不对。他就像从郁热的空气中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不行,即使不会出事,今天也必须撤离。

他手上汗津津的,额上也是一层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天豁出去了!他握住手机的手颤抖起来。

王三平吗?我是孟华凌,回马坡今天晚上要滑,你立即用高音喇叭通知群众撤离。

王三平在电话那边问,撤离?小孟书记,这事你可考虑好,如果撤了不滑呢?

这不是你考虑的问题!马上播紧急通知。要求村民立即撤往红桥那边,除了现金、存折,所有的财物都不准带。

王三平还要说三道四,孟华凌发火了。王三平,我现在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名义命令你,立即通知村民撤到红桥以东。有什么新情况,立刻直接向我报告。

王三平说,还有一个事情……

孟华凌说,人命关天,你还哆嗦什么?不然我现在就免掉你。

王三平喊通知时,下马场吴立秋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用回马坡村人话说,吴立秋家是村真正的活动中心。那里常年有人打麻将、斗地主,也有人打叫做花牌、上大人的纸牌。

回马坡的高音喇叭架了四只,所有的村民都听得见,在吴立秋家打牌的人听得清清楚楚。只是都装聋作哑,似乎王三平的喊话是他们听厌了的一支曲子。

吴立秋不相信回马坡会滑坡,更不愿意现在撤离。吴立秋办这个活动中心,收入可观。每个人视其赌注大小收点台子费,还可以收点茶水费,卖点快餐面、饮料,偶尔还可以搞点高利贷。因此,吴立秋每天都有进项。何况今天手气又格外好。

当然,在牌桌上活动的人也都不愿走。赢了的想抓住运气不撒手,输了的盼转运。

王三平的通知,此情此景之下,就无足轻重了。那些守在家里的老人、妇女、孩子就算有些担心,跑到这里叫人,可见他们安安稳稳,也就把心放下了。

上马场又是一种情景。听到广播,有老幼妇孺出来,倚门而望,观他人的动静,有的走到陈三爷门口。陈三爷在回马坡是个有影响的人物。上马场大多住着姓陈的,陈三爷辈分最高,年纪也最大,还读过私塾,会用甲子算天气。更令陈家人看重的是陈三爷什么时候都有自己的主见,遇事沉着镇定。他曾经在池老大开山放炮时,搬一把椅子坐在院坝里,直到池老大给躲炮的人每人二十块钱他才抬脚走路。因此,村里人遇上事,就喜欢看陈三爷的眼色。

陈三爷拄着拐棍,站在一群人中间,头往前伸着,扬一只手在耳朵后面,仔细听着王三平喊话。

等王三平又喊了一遍,陈三爷才咳嗽起来。这时人们知道陈三爷听清楚了,可以问话了。

有人便问陈三爷到底走不走,陈三爷一路咳嗽,拄着拐棍一戳一戳地进了屋。

人们看到陈三爷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也都安安心心回家了。

孟华凌最担心的情况是王三平一播撤离通知,村民会出现慌乱。因此,通知了王三平,孟华凌就打电话给值班室,想让政府机关的干部进来维护秩序。

同类推荐
  • 谎言后面的房子

    谎言后面的房子

    千真万确,她有了!黄樱子前脚一走,露露便奔进卧室拿出妊娠仪,测验了自己的尿液。第一个念头就是快告诉老公。可老公呢?捱到天黑他还没有回家。她叹了口气,顺手拿起一支笔,在一张报纸上无心地乱涂,却涂成了一栋房子的草图:两层楼的红砖房,前院有棵高高的花树,是桃花就是樱花。快有孩子了,应该买房子了。什么时候才有自己的房子?她狠着劲儿扔下了笔,站起身来。她的老公是个老美,名叫托尼(TONY)。露露相貌平平,老公却英俊潇洒。好多女人服气,背地里舌头一阵乱翻:老美的眼睛可是有毛病?他们眼睛里的中国美女,有几个正常的?大多长得有几分异端。
  • 别对我笑着说再见

    别对我笑着说再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刘醒龙小说

    刘醒龙小说

    鲁迅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文学大奖之一,每三年评选一次,其评奖项目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杂文、理论评论和外国文学译介七个门类。该奖项因贯彻了“公开、公平、公正”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无论是评奖委员的产生还是参评作品的征集与评选,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和监督机制,因此在文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享有很高的威信。获得该奖的作家,有文坛耆宿,也有文场新秀,他们展示了某一时期中国文学某一文体的代表性风貌。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除了获奖作品具有标志性水准外,其他作品也都具有相当的层次。反映了我国当代文学某一体裁创作的较高成就。
  • 独孤求走

    独孤求走

    本书内容包括:想象;楼梯拐弯处;五月乡野的速写;橘花又飘香;奶;断章;失恋;际遇与碰撞等。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3)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怎样让孩子服你

    怎样让孩子服你

    本书共分六章,从学习上、生活中、习惯的培养上等六个角度说明了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并进行了描写,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问题。
  • 怎样当记者

    怎样当记者

    《怎样当记者:一个国际新闻工作者走过的路》作者一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他曾长期担任驻外记者,在国外新闻王作岗位上当过翻译和记者,在各种情况和环境下采写新闻。他也在国家通讯社的编辑部门和领导岗位上,从事编辑业务和组织指挥报道工作。他在约60年前走上新闻工作道路后至今,始终没有放下记者手中那支笔。他当记者的经验,是在漫长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
  •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必经的路上。我们从远古走来,就如我们必然走向未来一样。没有人能够从摇篮就看到坟墓,却有人能够从自我看到世界、从相对接近绝对、从偶然和有限走向必然和无限,更有人能够从渺小走向伟大、从卑贱走向高尚、从繁芜和浑浊归真于清明和素朴。虽然鲜有生活中的先见之明,却不乏思想中的先知先觉。
  • 奋斗在斗

    奋斗在斗

    一个人获得系统之后,在斗破苍穹里奋斗的故事。
  • 名剑无双

    名剑无双

    莫名,一个本是先天经脉闭塞的废物,可是却成为了手持无双剑,身负九字剑诀的绝顶高手。一路打败无数敌人,抱得美人归。
  • 萌妻威武:高能前夫要调教

    萌妻威武:高能前夫要调教

    陆衍辰刚出道的时候,安西西还在为就业而发愁;陆衍辰位居国内当红流量小生的时候,安西西还蹲在家里当文字的搬运工;陆衍辰红透亚洲,冲向国际影坛的时候,安西西接拍了第一支小成本网剧。这叫什么?山和海的距离!!某日,陆粉惊奇地发现自家男神喜滋滋追着一个十八线都排不上名的女演员屁股后面,伏下打滚示好。国内海外,炸锅不成欲掀锅!陆衍辰表示镇定:距离?根本不存在的,我从高中就狂追安西西,而且我们上辈子就领过结婚证。安西西白眼:前任夫妻,而已。
  • 次元的交错

    次元的交错

    曾幻想穿越到刀剑神域来一段浪漫的邂逅;曾幻想去学园都市与炮姐一同热血战斗;曾幻想在仙剑世界体验御剑飞行;曾幻想......是的,这些幻想,全都实现了。自从那天起,一次时空的交错……
  • 史前史后

    史前史后

    白垩纪末日,一段爱恨情仇,几代人之间的疯狂悲鸣。史诗级鸿篇巨制,南美式奇幻神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萌萌驯龙记

    萌萌驯龙记

    在那个男人与龙的战争世界,她职位卑微低下,但是,无人敢对她不敬;她个性低调无争,但是实力强大雄厚;她并非绝色,但是仙姿灵体,是被神龙皇后千挑万选的最强驯龙者……为了平安天下,让所有有情人皆成眷属,她矢志让‘八龙胆’召出神龙,秉承着天下和平的大道,默默刻苦地走她的驯龙之道……宇文幻情居152834972欢迎您(敲门砖是‘萌萌驯龙记’只接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