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81100000002

第2章

这一行人来到这里时,正是夕阳西下。那沉寂千古从无人翻动的古老阳光,干燥而温暖。微风轻拂,羽毛一样抚在人们的脸上。爷爷似乎感到了童年时期的记忆正在发酵。遥远的故乡的温情正在一点点地走进北大荒古老的原野。他们身后的脚印坚定而又执着。当他们无意中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时,没有后悔。此时,正是初秋。一望无际的草原簇拥着向他们拥来。草梢开始发黄,远处的森林出现了多层次的颜色。没膝深的蒿草,不时惊飞窜跳的野鸟和野兔,宽厚悠闲的秋风,高而淡的天空,都令他们陶醉。所有的这些都为他们今后在这里生活下去的想法提供了丰富的想像。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描绘一幅灿烂的画卷。这在他们洋溢着向往和憧憬的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呢!虽然旅途很累,虽然在苍茫的大自然中他们显得那样的渺小,前面的道路还很渺茫,未来的新生活还是使他们兴奋不已。

我的家族就是这样来到了北大荒。

爷爷几乎是整夜没有合眼。那大片大片的草原覆盖了他的整个梦境,也覆盖了他的一生。看到这么大片的草原,这么大片可以耕的土地,爷爷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爷爷满足的表情,我的叔叔大伯们也把背井离乡的悲痛暂时忘记了,他们和爷爷一起进入了欢乐的时光。这是爷爷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大片的草原,这么肥沃的土地。真的是像人们说的那样,插一根扁担都会发芽,插上一双筷子也会开花。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不用争抢,不用买卖,眼睛望到的地方如果你想要都是你的,真是唾手可得。过去听说书的说过的“跑马占荒”的事,今天居然实现了。

二伯和我的父亲骑着半路上买来的两匹马,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拼命地奔跑,直到看不见爷爷的身影,直到两匹马浑身大汗口吐白沫,他们才从喜悦中收缰。这时天色已近黄昏,西天的落日像一个大大的鸡蛋黄,把草原映得红彤彤的。爷爷的脸上也充满了少有的红润,他站在这片草原的中心,看着儿子们跑马占荒圈出的土地,似乎看到了丰收的年景。小姑则四处采集晚开的野花,把奶奶的脑袋弄成了一个花园!藕荷色的矢车菊、粉红色的野扫帚梅、纯白色的野菊花,还有被霜打红了的树叶,把奶奶花白的头发和脸上的皱纹掩藏在了幕后,奶奶像一个新媳妇,笑容和花朵一样灿烂,这时多年来被生活拖累得消失了的笑容重新回到了奶奶的脸上。只有我的大伯沉静地坐在父亲的身边,既不喜悦也不悲哀,望着远处的目光十分空洞。这群沉浸在喜悦中的人们当然忽略了大伯父的表情。多日来的旅途劳累和颠簸以及担惊受怕,对未来生活的不可预料和背井离乡的忧愁,被眼前的景象所冲淡,人们陶醉在喜悦和兴奋中。

祖祖辈辈居住的鲁北据说是一个好地方。黄河沿岸水肥草美,土地肥沃。靠种地为生的祖辈们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到了爷爷这辈,开始走下坡路。倒不是爷爷不能吃苦或者没走对路子。爷爷的信心是被“二黄(蝗)”给闹没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片受着孔孟思想熏陶的肥沃土地开始出现了灾荒。旱年受蝗灾,涝年受黄灾。爷爷逃荒前的头一年遭遇了黄灾,黄河水泛滥,不但淹没了即将成熟的庄稼,而且还淹没了祖上积攒下来的房产。使爷爷对生活的信心大打折扣。转年又受到了蝗灾。那年直到6月份也没有下过一场正经的雨,地旱得着了火一样,全屯齐动员抗旱保苗,保住了苗就保住了生活的希望。爷爷鼓励家人,大旱不过五月十三,马上就到五月十三了。农村有个谚语,说是不管天怎么旱,到了五月十三也得下一场透雨。然而这次出乎意外,五月十三还没到,一夜之间,大片大片的蝗虫从天而降,遮天蔽日,所过之处绿色皆无。家人辛辛苦苦保住的秧苗被蝗虫吃得一干二净。据说那蝗虫一伸手就能抓住一把,一把就能抓住二三十只。那年的特大旱灾和蝗灾,全省107个州县无一幸免,“草木皆枯”、“人多饿死”、“道多饿殍”、“人相食”的记载充斥大小县志。连续两年的蝗(黄)灾,彻底改变了爷爷的思想。他决定逃荒!

近年来不断有消息传来,说“关外”有大片大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森林和荒原,那里的土地肥得用手一攥都能攥出油来。从这里逃荒去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爷爷一直拿不定主意,这一走就是背井离乡啊!在这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谁舍得离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逃荒路上也是九死一生。可是不走也没出路。附近村庄的人不断的有被饿死的消息传来,恐惧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刀,日夜悬挂在人们的头上。在不断加深的恐惧中,动摇了爷爷对故土的留恋,也坚定了爷爷逃荒的决心。

那年爷爷已经50岁了。四个儿子一个姑娘,都已经长大成人。大伯景山23岁,二伯景海21岁,我的父亲景河19岁,小叔景春17岁,小姑景莲15岁。因为连年的蝗虫灾害,年景歉收,家里没钱,儿子们的婚事也被耽搁了。这也是爷爷决定逃荒的一个原因。“人挪活树挪死”,爷爷在逃荒临出发前的几天里总是自言自语地说着这句话,似乎在给自己打气壮胆增加信心。那几天爷爷一直没睡好觉,总是在井然有序干干净净的院子里踱着方步。

最终爷爷还是踏上了闯关东之路。我爷爷闯关东,正是投奔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一个叫于世魁的人。

于世魁长得五大三粗,环眼粗眉毛,很像是一位绿林中人。他长我爷爷四岁,是我爷爷的远房表兄,和我家住在一个村子里。因为是亲戚,再加上和我爷爷脾气秉性相投,所以在村里他和我爷爷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因为于世魁意气用事,爱打抱不平,得罪了村长,无法在村子里住下去,再加上连年的荒年,于世魁孤身一人闯关东去了。先是在哈尔滨给一家货站当伙计,后来和一个朋友一起到克山也就是现在我爷爷居住的地方开荒种田,积攒了一点家业,便回老家把家人都接来了。在我家来东北的头一年,于世魁回家里探亲,我的爷爷曾经把于世魁请到家里吃饭,详细的打听了东北的情况。估计那时我爷爷就做了闯关东的打算。于世魁告诉我爷爷,东北有你无法想像的大片土地,土地有你无法想像的肥沃。而且费用不是很多,政府为了鼓励开荒,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点开发税。

爷爷动了心,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作为盘缠,率领一家人上路了。当时,我的父亲和叔叔还有小姑非常兴奋,因为要去一个新的环境,听说那里能吃饱饭,还有许多的树木森林,这让他们很是向往。到底是年纪小的缘故,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背井离乡,什么是远走他乡。在出发的前几天他们就叽叽喳喳,议论纷纷,盼望着早日上路。只有我的大伯闷闷不乐,据说他还和我爷爷说过,想一个人留下来,万一东北不行了,他还能给家里留下一条后路。但是我爷爷坚决不同意,爷爷说要死要活一家人在一起,说什么也不能分开。

乡亲们用马车把爷爷一家送到威海乘船,为了省钱,他们坐的是最便宜的底舱,大家就那样坐在地板上,饿了吃一口带来的馍馍。好在农村人好将就,不干活呆着就是享福。爷爷和奶奶因为背离故土的缘故,沉默寡言,大伯毕竟年纪大一些,也郁郁寡欢,不言不语。二伯父是家里唯一有文化的人,有文化多了就有多愁善感的毛病,所以也沉默不语。只有我父亲和我的小叔我的小姑欢呼雀跃,船上船下跑个不停,一会儿上甲板,一会儿上三等舱,一会儿上二等舱,直到跑累了才休息。

而我的爷爷自从上了船之后就一言不发,他面对着家乡的方向一直坐到天亮。虽然是在船的最底层,什么也看不到,但是爷爷还是朝着家的方向坐着。他知道也许这一去就永无返还之日了。但是,对新生活的向往代替了现实的忧愁。毕竟是爷爷自己的决定,所以尽管有时郁郁寡欢,但多数的时候还是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

从威海乘船走了十来天终于到了大连。船上还算是安全,一路上平平安安。大家除了有些腻烦之外还算好。从家里带来的干粮也吃没了,下了船一家人做了短暂的休整就上路了。由于路不熟再加上兵荒马乱,为了躲避战乱和兵痞,全家人昼伏夜出,轻装前进。到达哈尔滨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好在于世魁很讲信用,他为了在哈尔滨接应我们全家已经等了好多天。这是爷爷在出发前就和于世魁约定好的时间,只是爷爷他们比预定的时间要晚到了一些日子。

于世魁初来时在哈尔滨曾经生活了一段时间,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他领着爷爷买了一些生产生活资料,买了两匹马,加上于世魁骑来的那匹马拴了一挂车,一行人马就这样上路了。开始他们北大荒之旅的第一站。

出了哈尔滨就走上了荒凉之路,人烟很少,地广人稀。有时候走好几天也看不到一户人家。空旷、荒凉、寂寞时时刻刻吞噬着人的情绪。虽然没有了兵痞,但是往北的路上等于进了土匪窝,也要多加防范。好在于世魁走的次数多了路熟,有他带路,也算是顺畅。在哪里打尖,在哪里住宿,他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哪条路安全,哪条路土匪横行他都一清二楚。有时昼伏夜出,有时夜宿昼行,有时为了躲避土匪要在一个地方住上两三天。在人们提心吊胆地行走中到达了目的地,那是在向北向北再向北的一路行走中到达的。

不知是老天照应还是我们家人命好,一路顺利到达目的地。而其他闯关东的人则多坎坷波折,死伤无数,家破人亡的也大有人在,而我们全家人毫发未损。

身后是粗壮、蜿蜒的老黑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大片大片的山林。于世魁站到我爷爷身边,受爷爷的感染,他也高兴异常。落日的余晖透过树林的层层包围,落到爷爷的跟前时依旧很浓很厚,家里人被层层包围着。远处的树和近处的草都被映照得黄灿灿的,闪烁着吉利富贵的光辉。于世魁的住处离我爷爷选择的地点不远,大约二三华里的样子,隔着一个山头。这个地点是他和爷爷一起选择的:一来这里离他近,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有个照应;二来这里的地势处在两山中间的开阔地带,山坡平缓,背风向阳,极有利于开荒种地。圈地成功,全家人和于世魁一起回到了他的家里。明天我们家将开始自己的创业,开始真正的新生活。

自从昨天我们全家到了这里之后,爷爷就对这里产生了兴趣。爷爷暗自摩拳擦掌,要干一番事业。晚上爷爷把全家人叫到一起,对大家说,都看到了吧?这里真的是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我们来对了,看看于世魁你于大伯,才来了几年,就置办成了这么大的家业。我们也不比人家差什么,我们也能干好。显然他后几句话是对我的大伯和叔叔们说的。家庭会在后半夜结束,大家都沉浸在对新环境的新奇和兴奋之中,不愿意早早地睡去,大家一致认为来对了。只有我的大伯父默默不语,坐在一边沉思。然而在这种喜悦之中大伯父的沉默也只是沉默而已,早已被吵吵嚷嚷之声淹没。最后爷爷决定,先盖房子,只有有了房子才算是有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刚放亮,人们还在兴奋疲劳中酣然大睡,爷爷就起床了。他披着衣服走出院子,他要察看好地形,再一次确定自己家业的立脚点在哪里?他首先顺着于家前边的一条小河向东边走去,于家刚刚收割过的地上玉米高粱的秸秆散落着,油黑的土地松软细腻,踩上去留下很深的脚印。过了于家的地是一个小山岗,这里显然不如于家那片地好,离河近不说,土地也贫了一些。过了山岗爷爷往东看去,是连绵不断的山丘和灌木丛,远处隐隐约约有一处红色的屋脊,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座庙宇。爷爷又折回头来向西走去。过了于家的房子和一片地之后,也是一个小山岗。过了这个小山岗就是我家选中的地了。这里一马平川,小河沿着草地蜿蜒着,环绕着这片在山里少有的平地。爷爷觉得还是这里好,就定在这里吧。在这里爷爷看到的两个不平常的东西,一个是这条河,一个是这个庙宇,都预言似的让爷爷看到了。当时除了新奇之外爷爷没有感到什么,然而正是这两个平常的东西在日后的生活中成了爷爷的两块心病,两块无法磨灭也无法治愈的心病,直到爷爷去世。

这条河叫做乌裕尔河。它的上游发源于小兴安岭,是小兴安岭充沛的雪水和雨水形成的。乌裕尔河是条无尾河,流到扎龙附近便呈散漫状,形成了今天著名的湿地——扎龙自然保护区,成了丹顶鹤的故乡。再往下游就是松嫩平原了,后来著名的大庆油田就坐落在这里。乌裕尔河水流充沛,沿岸人烟稀少,土地肥沃,形成了丰富的资源。河里鱼的种类繁多,鲫鱼、鲤鱼、胖头鱼、柳根儿、鲶鱼、泥鳅鱼……因为人烟稀少,打鱼的人不多,养成了这里的鱼非常的多。真正是“瓢舀鱼”,只要你想吃鱼,到河里不用费事就能捞出来。

那座庙不大,只有五间正殿,两间偏房。院墙用垡子(野外沼泽地的野草根缠绕而成的土,再用铁锹切成一块一块的土坯)围成,庙门是木头做的,漆成了红色。颜色已经脱落斑驳。风铃在寂寞地响着,有一搭无一搭的,在山谷里很是孤独。据说这里香火很是兴旺,附近的许多胡子和闯关东的人、开荒种地的人都到这里来烧香磕头,祈求平安。庙里有一个老和尚两个小和尚,老和尚仙风道骨,眉毛很长,精瘦精瘦的,好像是一股风都能刮倒。但是就是没有这样的风能刮倒他,而且他的硬朗和矍铄人们从他的目光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有的人说这个庙是唐朝建的,有的人说是明朝建的,也有的人说是清朝建的,还有人说刚建十几年。具体什么时间建的谁也说不清,都说他们来的时候这个庙就有了。所以对老和尚的来历谁也不知道,这就给这里增加了一层神秘感。好像是这个庙就这样一直在这里宿命地屹立着,从历史中一路走来了,直到今天。

这个季节正是夏末秋初。草地在变黄,树叶开始变化颜色,从浅绿变为深绿,个别的已经开始发黄。野果和山货也开始采摘。于世魁家的人多数都上山了,只有他和他的大儿子于金、二儿子于铁,和我的家人一起,开始盖房子。我的爷爷、大伯、二伯和我父亲拿着于家的工具,和于氏父子一起开始了创业的第一天。

而我的奶奶和我的小叔、小姑跟着于家的其余人员上山里开始采摘野果和山货。所谓的山里也不很远,只有几里路就是深山。这里人烟稀少,很多的野果和山货都没有人采。野果子有山梨、山丁子、山里红、山葡萄等等。山货有木耳、松子、猴头、榛子等等,遍地都是。

这里盖房子很方便,木头遍地都是,土也随便取,在一边挖一个大坑,下边一米深就是黄土。家里准备先盖五间正房,配套的房子只有等来年再盖了。这里盖房子都是用木板做外墙,中间夹着泥土以利保温。房盖用东北特有的一种草——苫芳草。窗子用窗户纸糊上,再用豆油油一下,显得亮一些。尽管每天很累,大家还是很高兴,毕竟有了新家,有了可以期待的新生活。伐木的伐木,和泥的和泥,正好我大伯学过木匠活,房架子和门窗等木工活都由大伯承担了。于世魁是总指挥,我的爷爷是监工,大伯、二伯、我父亲、于金、于铁是主要劳动力。孩子们原来在山东时就是一个村子的,本来就很亲近,分开了几年又见面了就更加亲热,所以在一起打打闹闹就把活干了,又不显得累。

当第一场霜降落的时候,我家的房子也盖好了。五间房子矗立在山坡上,坐北朝南,背依大山,前面不远处就是一条小河。我家房子距于家的房子只有几百米,在同一个山坡上。房顶上的苫草在秋日的阳光下金光闪闪,散发着暖人的光辉,用木板圈成的院子很整齐,院子的边上堆满了一垛一垛的柴火准备冬天的时候取暖和烧柴。白色的炊烟在房顶上直直地升起,无风无浪,炊烟升得很高都不飘散,像一根柱子直插云霄。

这天黄昏,温暖的夕阳照耀着这个新家。全家人围坐在新房的堂屋内,围坐在爷爷身旁,在秋风的簇拥下,喜悦、新奇、希望混合着的气息在夕阳中飘散着。大家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今天和明天,谈论着长远和将来。小叔和小姑不断地打闹,把从野外采来的野果子塞到每一个人口中。只有大伯父一人坐在房后的山坡上,面向夕阳,吹起了从老家带来的一直没有动过的长笛。那是一支低沉哀怨的曲子,曲调被夕阳染得暗红,似乎有血流出。听到这支悲伤的曲子,家里人停止了谈笑。大家都知道大伯父在老家有恋人,都知道大伯父心中有苦楚。爷爷默默地走出屋子,对着大伯父的背影和夕阳看了一会儿,长叹一声回到屋里躺下了,屋外的曲子似乎响了一夜。从此,这支曲子在我爷爷的心里一直响着,从没有停过。星光暗淡,低沉压抑的夜色从四面八方包抄了这个崭新的家园。这笛声把宁静的天空划出了一道道伤痕,也把爷爷的心里划出了无数的伤痕,从此天空和我爷爷的心里都没有完整过。

盖完房子后,爷爷又带领全家人开始开荒。首先放火烧掉那些蒿草,然后锹镐齐用,加上我家的那两匹马组成的一付犁,于家又借给我们家两付犁,开荒的场面热火朝天。在满目枯黄的大地上,爷爷开出的荒地如一块黑布覆盖在大地上,在一片枯黄中有些魔幻。

那天奶奶和小姑她们也来到地里,看爷爷开出的土地欣喜不已。全家人正在休息时,有一行大雁,一边鸣叫一边向南飞去。下面是小姑和奶奶的对话。

小姑问奶奶,大雁往哪里飞啊?

往南。奶奶说。

它们为什么要往南飞啊?

北边冷,它们要飞到南方去过冬。

它们路过黄河吗?能到咱们庄吗?

奶奶还没来得及回答,爷爷突然大吼一声,起来干活!说完就使劲的打了马一鞭子,那马正在闭目养神,突然被不知原因的打了一鞭子,不情愿地拉着犁飞快地向前驶去。

小姑被爷爷突然的吼声吓得藏在了奶奶的身后。

当晚收工往家走时,人们发现爷爷的背似乎有些驼了,步伐也有些踉跄,好像是苍老了许多。

第二天地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大地开始封冻。

这时,奶奶和小姑、小叔们采山货的队伍也大获丰收。猴头、木耳、榛子、松子晒满了一院子。山梨、山丁子、山里红、山葡萄等山果,装在新编的箩筐里,已经堆得山一样高。择了一个良辰吉日,我们家和于家一起,赶着于家的两挂大马车到100公里外的齐齐哈尔卖山货。这一次主要是卖野果子,因为这些野果放不了多长时间。其他山珍因为还没有完全干,卖不到好的价钱,要等到冬天的时候再出手。我的父亲也一起去了,他拿上从山东老家带来的一些积蓄,准备买一些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来年开荒种地。

同类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集(上)

    福尔摩斯探案集(上)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的代表作,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以其缜密的逻辑进行严密的推理而破案,创立了侦探小说着重推理的流派,对后来流行的推理小说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此外,那么多的大小案件,鲜有不成功或太牵强的设计,反倒是有很多的创意成为后世模仿的对象。尤其是福尔摩斯与华生的搭档组合,以及“神探”的典型等,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这套作品依旧受到欢迎,其历久弥新的特色,也正是该作品不愧为经典作品的最佳证明。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他们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5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5短篇小说卷)

    本书共选取了1985年度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二十多篇,其中包括史铁生、阿城、张承志、韩少功、莫言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在每篇小说后面,均附有专业文学评论家的点评,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小说,令人回味无穷。
  • 谋杀荆轲

    谋杀荆轲

    《谋杀荆轲》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古老的故事通常都会有很多个版本,但我敢保证,这个版本一定比你以前听到过的任何一个版本都要有趣得多。如果你非要验证它的真实性,劝你不如去找本《史记》来读。其实,故事就是故事,只要有趣,就已经足够了。如果说这个江湖上有人愿意为了救一个只见过一面的少年而敢开罪整个少林的话,那这个人就是韩倚风了。没有人知道她的武功有多高,因为江湖中的人只要看见她手中的“雪影孤鸿”宁愿相信自己绝对不是她的对手也不敢拿生命去做赌注。传说“雪影孤鸿”是把被上天注定了的杀戮之剑。只有小白、佛笑和花儿知道那是天下用情最深的一把剑。
  • 求职公寓

    求职公寓

    三个不同背景的姑娘因为“求职”住到了一起。彼此性格迥异,但不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向城是三人之间的开心果,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到了乐观的她面前,都变的不是事儿,她的朴实真挚也让两位舍友改变了对她的偏见,并愿意帮她出谋划策实现“城里人”的梦想。艾米,打开了两位舍友对高端人士的认知,她的认知和情商总能对舍友们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迎刃而解。梦之,她有一个爱好,就是写作。她喜欢把三人的故事记录下来分享出去,艾米还因为她讲述的故事,被亲生父母找到,向城也因此成了外界猜测和热捧的励志大师。三人通过自身持续的努力都成长成更满意的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凰盟

    凰盟

    身为楚国长公主,芈凰只想活着,可是前世却被人生生喂蛇生吞而死……当有人划破九幽地狱的大门,魂兮归来,从此所有人的命运,天翻地覆!命运起落,无人会两世甘心永远屈居人下!立于高处,便注定会有人想将你踩在脚下!十年隐忍,只等一朝,回归帝凰,马踏山河,尊九州。《Ps:这是一篇春秋女帝崛起文!!》
  • 米香

    米香

    董立勃在自己熟悉的这片下野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西部传奇故事:在新疆下野地的一个农场,爱水的江南女子米香,平凡的上海知青宋兰,因不同的爱情观而人生命运迥异。米香从执著追求真爱的纯情少女,到怀着身孕被自己的情人许明为追求政治前途而狠心抛弃,开始了另一种自我放纵、令人心痛的生活状态。
  • 别了,美利坚

    别了,美利坚

    一个怀揣美国梦的埃及年轻移民为了获得联邦教育贷款,谎称美国公民身份。这个冒失之举不但让他身陷囹圄,刑期结束后还被宣判不得再入境美国。五年后,这个埃及学生在世界一流学府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美国司法系统的不公造成了他和身为美国公民的女儿骨肉分离,不得团聚。《别了,美利坚》通过作者的真实经历控诉了美国司法系统对刑满释放者的终身歧视,以及美国移民法让家不得团圆的种种不公,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逆境中自我救赎、坚持信念、勇敢前行的真实经历。本书在科研界中引起重大反响,美亚上更是有数百条评论褒贬不一,围绕塔梅尔博士的生平与美国政府的移民政策展开激烈讨论。
  • 瑜伽翳迦讫沙啰乌瑟尼沙斫讫啰真言安怛陀那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经

    瑜伽翳迦讫沙啰乌瑟尼沙斫讫啰真言安怛陀那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锦医归

    锦医归

    一朝重生,谢锦衣回到了十四岁妙龄。白天她是谢府容貌粗陋,骄纵蛮横的五姑娘,晚上她是义澜医馆的神医苏姝,肤白貌美,低眉浅笑谋人心。望着那些熟悉的面孔,谢锦衣表示,仇是要报的,银子也是要赚的。新书《农家小旺媳》已经上传,欢迎各位亲点击阅读。
  •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出版于1937年,由十三个短篇组成:一本无法描述、不曾写出之书,凭借集邮册阅读的春天,疗养院的人面狗,局外人多多,重读小学的老头,死后复生成螃蟹、被家人分食的父亲……取材于作者的童年与家庭,其中加入大量奇诡的想象、瑰丽的意象以及晦涩的隐喻,使现实与梦境难分难辨。文字精致而诗意,充满画面感与音乐感。本书翻译主要依据John Curran Davis的英译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蛇美人:卯上极品男

    蛇美人:卯上极品男

    人生若必要追逐爱情,你是否希望遇到这样一个男人?——你负天下人,他为你还;若天下人负你,他拥你入怀,然后……冷眼天下,袖手旁观。◇她是蛇妖,他是凡人。她艳若桃李、歹如蛇蝎;他纯白若梨、高洁如雪。蛇妖七七,第一次见到方若梨就想吸干他的精元。如此飘逸脱俗的人,人间少见,他的精元等于仙丹,没有不吃的道理。可是,她突然想咬他的喉咙、喝他的血,却屡屡不得手。不是他有人神庇佑,而是她自己决心不定。原来,梨花林里,她已对他一见倾心。她对他处处挑衅,强要他的婚姻、他的爱情。他欲逃无路,或者,从没真的要逃?她原以为,相逢就是有缘。而她,强求了一段情。原来,相逢不过是彼此的意外,他们根本没有缘!而情太痴,强生出一段缘,生生改变了老天排好的命盘。她只是向他强要了名分,而他向天强要了一切。因为,桃花树下,他已一望成痴…….我觉得这个简介很带感啊!觉得不带感的童鞋就忽略了它吧,直接去看文。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精彩又感人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