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900000003

第3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2)

答曰:感觉如马,理智如乘马之人,千里马千里人配合起来,才是千里行程的效用。为发达感觉而放纵感觉,乃是毁灭感觉。培养感觉,才是发达感觉。如何培养感觉?以道理发达感觉,亦如同以人练习马走,是培植马的力,若放纵马蹦踢。是毁坏马的力。以理智驾驭感觉,感觉力愈大,理智表现愈大。感觉离开理智,感觉力愈大,背理智愈甚。故人应在理智中培植感觉。

做事的前提与条件:说到做事方面,当下的小事比将来的什么大事亦大,舍了现在应当做的小事,而说将来的大事,永远是说。因无论何时,均有比现在应当做的事还大的事,舍现在而说将来,是完全将现在撂了。撂了现在,就算是完全撂了。至于做事的条件,身体是做事的工具,必须有强健的身体,做事始有强健的工具。知识是做事的力量,必须有充分的知识,做事始有充分的力量。人格是做事的根本,有良好的人格,做事始有良好的根本。计划是做事的依据,必须有确当的计划,做事始有确当的依据。条理是做事的道路,必须有分明的条理,做事始有分明的道路。赏罚是用人的把握,必须有确当的赏罚,用人始有切实的把握。考核是赏罚的标准,必须有真确的考核,赏罚始有真确的标准。求身体的强健,知识的充分,人格的良好,是终身时时不可不努力的。求计划的确当,条理的分明,赏罚的恰当,考核的真确,是每遇事不可不努力的。如此具备,则可以做事矣。

培植光明化除糊涂:

问:糊涂与明白,两不并存。去了糊涂,处人利、做事成。去不了糊涂,处人动辄得咎,处事百事无成。糊涂与明白交战,感到明白总胜不过糊涂,当如何努力,方能使明白胜过糊涂?

答曰:糊涂是黑暗,明白是光明,光明一出,黑暗即消,欲去糊涂,是要培植光明。

又问:如何培植?

答曰:惊事来,当以不惊处之,若以惊处之,是自己的稳定被惊夺去了。怪事来,当以不怪处之,若以怪处之,是自己的平淡被怪夺去了。怕事来,当以不怕处之,若以怕处之,是自己的镇静被怕夺去了。急事来,当以不急处之,若以急处之,是自己的从容被急夺去了。逆事来,当以不逆处之,若以逆处之,是自己的顺被逆夺去了。生气事来,当以不生气处之,若以生气处之,是自己之理被气夺去了。以惊处惊,愈长其惊。以怪处怪,愈显其怪。以怕处怕,愈成其怕。以急处急,愈形其急。以逆处逆,愈增其逆。以生气处生气,愈激其气。不惊不怪不怕不急不逆不生气的精神,是明白的;要惊要怪要怕要急要逆要生气的精神,是糊涂的。欲惊事不惊,怪事不怪,怕事不怕,急事不急,逆事不逆,气事不气,非将糊涂化为明白不可能。化之之法,要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化自己的糊涂为明白。

糊涂是有根的,拔不了糊涂的根,平时虽有点明白,遇事糊涂仍要发现,结果还是糊涂。

二月二十二日

何以处障碍:遇障碍可以排除,不可与之致气。要谦之以词,动之以情,明之以理,说之以利害,使障碍自撤为上计。最忌因障碍而生气,致障碍上更加障碍。做事如行车,行车是以走过去为目的,不可与拦路的人致气,使更增行路之障碍。做事亦以能做成为目的,不可与阻碍者致气,徒增做事之障碍。

问:言之易而行之难,每因人之无理,即激起我之忿怒。

答曰:说到平时在涵养,说到临时要用智慧。知忿怒之害与不忿怒之利,和其颜,悦其色,则可不生气。

问:遇到过于无理之人,不易制压忿怒,则忘其利害。

答曰:到那时,止心于不生气之顺利,而固执之。

何以领导人:看住人做事,不若鼓励人做事的法子好。因看住人,人是被动的。鼓励人,人是自动的。被动的是表面的力量,不能长久。自动的是里面的力量,能长久。且看住人做事,只能管理少数人,鼓励人做事,能管理多数人。

如何鼓励?以金银鼓励,有时穷,且一次是一次之效。以名誉鼓励人,是无穷的效,且是长久的。以人格鼓励,使人知为自己之人格努力,则自动自发,其努力可永远不懈。

有自己能管束自己的人,有必须规则管束的人,有必须罚之责之始能管束的人,有罚之责之亦管束不住的人。不用规则管人,即用罚责管人,是弃人。能自管的人,强以规则管之,能以规则管的人,滥用罚责管之,均弃人也。至罚之责之亦管束不住的人,只好以禁闭管之,但禁闭之后,亦当示以教,促其悔悟。无论用何管法,均当得其情,哀矜而勿喜。

何以处过错:不原谅人之过错,是自己不能处人。不检点自己之过错,是使人不能处自己。

过是过火,如蒸饭锅焦了。错是不针对,如该上盐上了醋。过不及是竖的不对,错是横的不对,故曰,对是一,不对是千万。

何以处自己之错:处事怕错,更怕讳错,尤怕饰错,最怕执错。错是损,讳错是智损,饰错是名损,执错是身损,所以说错是自身最吃亏的事,但能知错认错改错,尚能补救。最怕是有错不认错。错是一错,不认错又是一错,一错变为两错,是最不聪明的人。故处人处事,莫好于认错,自处莫贵乎改错。沈气化急,去错求对的工夫,一时不可松手。错是自身的弱点,亦是事上的弱点,欲去弱点,须先改错。如何改错,见事理不明就问,言行说错做错就改,这就是修正做事做人处事处人的好方法。但改必须先树立改的念,改的念基于问与觉,然问与觉不一定就是改的念,在问与觉上再加向上的意才能发出改的念。尚须固执之而不放松的改,所谓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与择善而固执之是也。

何以处他人之错:人错了是人的错,不可因人错而自己亦错,反取消错人之错而益己之错。但不因人错己亦错,实在很难,必须见的真,把的紧,思的深,走的熟,也只能不远复。若欲自然,必须销脑中之反射性,始能不费力的不因人错己亦错。

自错是错,因人错而错亦是错,谁错了谁吃亏。谁错了是谁的错,不可因人错自己亦错,而反取销了人的错,但不因人错而自亦错是很难。外面的错事是因里面的错心发出来的,去不了错心,不会没有错事。

反应人错的心是心的自组织。打不破心的自然组织不会不反应人的错,即不能不因人错而自亦错。如何始能打破心的自然组织,我仍觉著无路可寻。

所恶于智者为其言利也,仁者以安为本,智者以利为本。仁者是以对求安,不对则不安。智者是以对求利,因不对不能利。

成功而谦,是仁之道也。成功不居,是智之道也。惟其不居,是以不去,其不居是为著眼于利也明矣。不居功于成功的名以外,更加不居功的名,并得了个功不去之实,是要利上加利。

谁错了谁不对是仁之道也。谁错了谁吃亏是智之道也。不因自己之错反取销了人的错,其不错是为著眼于利也明矣。自己不吃错的亏,更不愿因自己也错反取销他人因错吃了的亏,也是要利上加利。

如何使人去恶改错:人事之不良现象,半由于恶,半由于错。恶是由贪恨嫉发的,不易使人改。错是由不知发的,说明了人就能改。欲使人去恶,须以己之善化人之恶,亦如以灯燃灯,己无火则不能接人之火。欲使人改错,是要善说。欲使人明白,可以理喻,不可以气嗔。以自己的明白始能使人明白,不能以自己的糊涂使人明白。

自己有错,非特不能责备人之错,而且不得说明人之错。责备人之错,人当然要返来责备自己之错。说明人之错,人亦以己之错处报之。可以说,自身有错即失管人教人之资格。

二月二十三日

“中”与“仁”:情理合而为中,情之中要讲理,理之中要言情。舍情言理,为不尽情。舍理言情,为不讲理。如情理不能兼顾时,理爱当重情,欲爱当重理。爱父母是理爱,爱妻子是欲爱,故剧之桑园寄子可,若寄父则不可。孟子以为舜当穷负而逃,穷父而逃可,穷子而逃则不可。

不近情,不说理,皆是毁灭“仁”的种子。如证父攘羊,以直己躬,是执理而灭情。至溺情而灭理者,举世皆是,俗语所谓,管情不管理是也。以理御情,则得“中”,得“中”、“仁”的种子才能发芽。所以儒者要拿上理在情上做工夫。孟子敢断言舜穷负而逃者,是为保持“仁”的种子。

中和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中”是什么的现象,是情理相乘的现象。惟是情理相乘的“中”始能发出中节的“和”来。平常人不能发出中节的“和”,就是未得了情理相乘的“中”。求学问要向求情理相乘的“中”处用力,求得了“中”,“和”就有把握。

求情理相乘的“中”,要从不中节的喜怒哀乐处用力,始能修正情理不相乘处之偏也。但理解易而体会难,实践更难。有理解才能有体会,有体会才能有实践。故求学亦如打靶,先求射程能达靶,再求子弹能中靶。不到靶是力不够,不中靶是术不够。“仁”力也,“智”术也。求学不能贯彻,是“仁”不够。不得窍,是“智”不够。必须“仁”够,才能再求“智”够。欲“中”、“和”互表,须培仁砺智。

物至而不为物化:游旅顺归来,有感而曰:损著自己所贵,仍是应之以嗔,平素讲的物至而不为物化的道理,又被黑气遮了。这样的道理,等于能看不能吃的果子,有什么用处。不知如何用功,才能得到说的出做的到的把握。

作人处事之道:舍了当下的对,求作人处事的道理,等于唱戏,如何装作的好,亦不是真的。反过来说,求作人处事的学问,是为矫正言行的不对,若不能将作人处事的道理由行为上表现出来,这道理等于镜中之果,画上之饼,是无实际的。故作人处事,必须把握住现实。现实是时地皆有,努力现实是实效。将来是时地皆无,希冀将来是空想。

处事要以公道为标准。尺子是长短的标准,称是轻重的标准,公道就是处事的标准。所处的事能否走通,全看处的公道不公道。公道一定能走通,不公道一定走不通。处事得公道,如行船走顺水,运重若轻。爱人以仁,处事重义,仁是爱,义是公道。古人治国如反掌,即是得了仁义。

二月二十四日

恒心及方法:做事最怕没恒心,没恒心,一日勤劳十日懒,有始无终,不能成事。做事尤怕没方法,没方法终日忙碌不见功,有苦无智不能成功。

恒心由立志而来,方法由观摩而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其有优于己者,慕而行之。见其有劣于己者,戒而勉之。见其术之巧者,集而崇之。积其多数,连系而贯通之。只要树其志,用其心,不难也。但志无尽,术无穷,所谓做到老,学到老,即此意也。

智仁勇:

客曰:智仁勇是三达德,我早年见关帝庙上挂有智仁勇三字的牌匾,其他处则少见,我心上疑为具备这智仁勇三字的古人很少,独关公是具备智仁勇的。我又对关公的何以智,何以仁,何以勇,尚不能确然认定。我认定智仁勇三字,为作人举事必具之条件,应当知,应当学,应当养,应当成。究竟如何知,如何学,如何养,如何成,我常常摸而不得其道,故问之。

答曰:对你此问,我亦愧然,我可就我所知者答之。先就古人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是说近乎智仁勇,还未到智仁勇。好学可以益智,力行可以达仁,知耻可以奋勇,故曰近。古人正面说智仁勇,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问:不惑不惧很明白,不忧与圣贤忧天下之忧是否有违。

答曰:圣贤要忧天下之忧,忧天下之忧是仁,这不忧亦是仁。忧天下之忧,是对天下人忧,如禹视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视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这是忧天下之忧的“仁”。仁者不忧之忧,是不忧自己,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贫贱患难之来,素而处之而不忧。天作孽犹可畏,自作孽不可活,不自作孽即不忧。不因人错己亦错,人错是人的忧,自己不错以处人之错,亦是自己不忧。

人之处事,第一要不惑,若智而不惑,就是自己无错。仁者全以爱人为出发点,忧患之来,非由自招,故不忧。

如自错之后,则不能不忧,亦不能不惧。但自错之后,承认错亦可解忧惧,易经说无咎者,补过也,能补过,就可以无咎,无咎则可不需忧不需惧。

见义勇为,知义是智,存义是仁,为义是勇。孟子的舍我其谁,知舍我其谁是智,愿任是仁,找的担任是勇。孔子为鲁司寇,知为是智,能为是仁,不税冕而行是勇。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是不智、不仁、不勇。好是不智,危父母是不仁,斗狠是不勇。

桃园三结义,知义是智,守义是仁,秉烛待旦是勇,这是关圣之智仁勇。

桑园寄子,知兄弟之义是智,存兄之子是仁,寄自己之子是勇。

日常切身之事,欲表现智仁勇,须见事理不明就问,觉著做错就改,这问是智,要改是仁,能改是勇。故智莫切于知理,仁莫切于修己,勇莫切于改过。智仁勇重在修正自己,方能在举事上表现效用。智要先知己错,仁要先认己错,勇要先改己错。自己能知错、认错、改错,始能知人之错,匡人之错,改人之错。智仁勇的功用,应先用在自身,然后可施之于他人。

处人要悯人之错,不可疾人之错。悯人之错人感,疾人之错人怨。但非去了疾人的意念,才能不疾人,生出悯人的意念,才能悯人。不疾人之错是智,悯人之错是仁,能不疾能悯是勇。人的错不伤著自己不疾很易,伤著自己不疾很难,必须无我的人,人之错虽伤著自己方能不疾。关系自己痛痒的人,悯他的错易。不关系自己痛痒的人,悯他的错难。必须人我不分的人,才能无论关系自己痛痒或不关系自己痛痒的人的错,皆悯。这无我和不分人我,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能把这很不容易做到的事做到,非智仁勇三者具备不可。

有什么形,必要现什么影。有斯心,必要现斯事;欲不现斯事,必先去斯心。去的标准是恕,离恕则不知何者当去,何者不当去。去的凭依是智仁勇,非智不知去,非仁不肯去,非勇不能去。

至于举业,须见机而作,挺身而任,勇往直前的做,这是智仁勇的实践。

仁足以厚生,智足以利事,勇足以忍辱,乃真智仁勇也。

智仁勇三者是有关联的,且是互效的,并以仁为本。智而不仁则诈,勇而不仁则暴,智为仁之始,勇为仁之成。如孔子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故人须不断的砺智培仁养勇,藉智砺智,藉仁培仁,藉勇养勇,潜心学之,不难成之。

智仁勇不够的人,可以学补之,不过是要适要恒,古今中外智仁勇的人很多,智可以补智,仁可以补仁,勇可以补勇。但是借补智仁勇的程度,要适于自己的程度,借补若距自己的程度太高,借补不易为效,刚高一点最有效。恒即不断的补,借到老,补到老,一定能补足。这如同禾苗成熟一样,要天天生长,这亦和农夫锄禾苗一样,要如孟子说的勿忘勿助长,久则熟而成谷。

孟子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自己待文王而后兴,就是借文王的智。孟子又说,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即借他人之廉,补己之廉,借他人之志,助己之志。精神感应最速,就看戏而言,观悲而悯,见恶而恨。读智书闻智学,当下就启智。闻仁勇之言,见仁勇之行,当下就增仁益勇。与智人相处增智,与仁人相处增仁,与勇人相处增勇。所谓精神感召,丝毫不爽。学智仁勇贵时学,补智仁勇亦贵时补,只要能补,不患不足。

同类推荐
  • 投笔从戎敢入虎穴的班超

    投笔从戎敢入虎穴的班超

    本书介绍了东汉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的生平,内容包括:少年大志,投笔从戎;虎胆龙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智平疏勒;孤胆英雄、肝胆相照等。
  •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生意场上,他机灵诡诈,善敛财,会散财;社交场上,他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解人意、附庸风雅,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黑白两道,游走于商界、政界……杜月笙所塑造的黑帮神话,早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人其事也因历史的重重迷雾越发充满传奇色彩。
  •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本书介绍了雷锋的生平,内容包括:平凡却伟大的雷锋、艰难却坚韧的雷锋、雷锋的荆棘路、雷锋的日记、雷锋的离世、雷锋精神永存、体味《雷锋日记》。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一瞒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后,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 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解读父亲。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 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介绍了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传奇的一生。《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盛妻凌人

    盛妻凌人

    四年前,她救下了逃亡的他,戏言救命之恩以身相许。四年后,她被继母和未婚夫赶出豪宅,差点成为车下亡魂。他以身相许,实施股神养成计划……你要的,我都会给你,除了自由!
  • 全陈文

    全陈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妾

    娇妾

    少年将军席临川有两件事让他死不瞑目:第一,大战方兴,外虏犹在,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二,年少轻狂,妄动凡心,爱的舞姬是卧底。但当上天格外眷顾于他,一切再次回到最初的相遇点时……席临川:喂!说好的美人计呢?!红衣:怎么古人也这么开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魄千金的修罗王

    落魄千金的修罗王

    噩运袭来的时候,萧舜英还只是一个天真的少女。期待着嫁给自己倾心的那个男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命运却彻底改变她的一生。父死家灭,弱弟充军,千金之女沦为营妓。九死一生之际,意外获救,前途是吉是凶?浴死重归,她又将何去何从?
  • 异世之全能领主

    异世之全能领主

    身手不凡的特工艾文融合创世神格水晶穿越异世,拯救被死灵和地狱摧残的其他种族,神裔侍女、精灵公主、兽人美女都成了不可或缺的伙伴,看他怎样成为人族领袖,联合其他种族共同对抗强大的破坏之神。这是一本可以当成动漫看的奇幻小说,逻辑严谨不脑残,不乱入不抄袭,丰富多彩的新世界等待您的探索!
  • 前妻的蛊惑

    前妻的蛊惑

    苏浅二十一岁的时候,第一次见林睿,深深的被这个冷漠的男子所吸引,费尽心思,终于嫁于他为妻。相处三年,他始终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习惯了这般沉默的爱恋,一个人傻傻的守候着,希望有天他会回过头来发现她一直都在。无情的真相让她明白,最初不是他想要的那个人,无论她多么努力都无法抵达他心里的那个位置。她做了个影响她一生的决定。片段一回家的车上,车窗上映着林睿的影子,车内静得只听见车行驶在路上的声音。苏浅突然的偏过头去,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正在想今天遇见梓璇的情景,他冷冷的瞪着这个女人,不知道她想要做什么。鼓足了勇气,由于紧张的缘故,话说得断断续续。“你是爱我的,对吗?”她带着乞求的眼神看着他,这是结婚三年来她一直不敢问的问题。他的眼里闪过一丝波澜,这个问题,让他稍微的缓愣了一下。他轻轻的推开这个靠在他身上的女人,把视线转向车外。沉默是他一贯的回答方式。她放开紧抓着他手臂的手,知道再问下去也得不到答案。片段二四年后,他又一次看见她,她挽着别的男人,轻蔑的对他一笑,自信,骄傲。完全与四年前那个哭着向她索爱的女子判若两人。。片段三“告诉我,苏楠是不是我的儿子。”林睿紧抓着这个叫前妻的女人,她似笑非笑的神情,让他觉得害怕,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时而温柔,时而张狂。曾经以为她就掌控在自己的手掌,如今他怎么也握不到。“你是过于高估自己,还是太小瞧我?是不是觉得我只会围着你转?”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她觉得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可笑。“你只需回答我是还是不是?”他生气的加重力度。她挣扎着缩回手,揉了揉手腕,抬起头对视着他,冷冷的说:“不是。”片段四“跟我走。”林睿抓着这个酒意朦胧的女人。“你们认识?”夏凡看着他们两个不解的问。“当然,他是我的前夫。”她一点也不介怀的说出前夫这个称谓。林睿把苏浅塞回车里。“前夫?你以为这么轻易就逃得出我的手掌心?”他用中指抬起她的下巴,她看见他嘴角那么诡异的笑。“只要分居两年,我们的婚姻就自动解除。现在你无权干涉我。”她也不示弱。“你以为就这么简单,只要我一天不签字,你就是我林睿的妻子,法律?你觉得在我这里会生效?”他得意的笑起来。“你,你想怎么样?”她气呼呼的看着这个男人,还真是无耻。“继续当你的林太太。”他说得多简单。“休想。”她咬着牙狠狠的说出这两个字。
  • 我和我的小先生

    我和我的小先生

    我大三时遇到高中毕业的Z君,本以为不再有交集的我们却一次次的相遇,我把我的双手交到你的手中,你是否能够握紧,温柔依旧?
  •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妖孽住手

    快穿之妖孽住手

    生来没有父母本就是一件不幸的事,然而更不幸的还在后头。劳碌了十几年,终于下定决心去买一只宠物养养,刚一进店,就莫名其妙感到胸口一阵剧痛,再一醒来,自己就成了一只猫崽仔。终于熬到自己死了,又被某个路过的系统绑定。黎子钦:我能拒绝吗?0125:不可能。
  • 扶苏三国

    扶苏三国

    一夜醒来,竟然变成了传说中的草包刘琦……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不一样的三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