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600000046

第46章 神秘的宝藏(1)

曾经权倾一世、富甲一方的所罗门王到底为世人留下了什么宝藏,“金约柜”之谜能否在宝藏的探寻过程中得到解答?“44-10-66-18”,基德船长留给妻子的这串数字意味着什么?是阴谋还是财富,谁能带领我们寻觅基德船长遗留在人间的神秘宝藏?

人类精神的宝库——伊凡书库

伊凡四世在俄罗斯历史上向来被称为“暴君”,人们常称他为“伊凡雷帝”或“恐怖的伊凡”。历史上说他曾放狗咬死大臣并亲手将自己的太子杀死。他的残暴的确是事实,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他本身的才华。

伊凡四世可以说是个年轻有为的君王,他从政之后带领军队四处征战,为沙皇俄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是个富有才情的年轻君王,他酷爱读书,在写作和语言上也颇有造诣。据说他曾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价值连城的“书库”,但1584年54岁的俄罗斯第一位“沙皇”突然去世,从此这个价值连城的宝藏便成了一个巨大的,极具吸引力的谜团。这个谜团的吸引力也并未因为伊凡四世的离去而终止,相反却把众多探险家吸引到了俄罗斯的土地上,他们为寻找传说中的书库费尽了心机。

书库的传说起始于一个叫马克西姆·克里克的修道士。他说,伊凡四世曾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其中有很多是非常宝贵的古代抄本,其数量之多,足足可以撑起一个大型图书馆。马克西姆还言之凿凿地说出了这些书籍的来源。伊凡四世的祖父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祖母索菲亚是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康士坦丁鲁斯十一世的侄女。据说,索菲亚从小酷爱读书,收藏了很多珍贵的书籍,当她嫁到莫斯科的时候,又从东罗马帝国的皇家图书馆里带走了很多稀世珍本。伊凡四世即位后,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祖母的这笔文化遗产。

为了很好地收藏这笔财富,伊凡四世找到了弗恩修道院的修道士马克西姆·克里克,让他为这些书籍编个目录。马克西姆曾在巴黎、罗马的教堂学习过,对编制书目的事情非常在行。他在编制书目的过程中,对书籍中所使用的斯拉夫教会的翻译本同古希腊的原著进行了对照,发现了许多误译之处,并逐一进行了订正。马克西姆的这一做法使莫斯科大主教约瑟夫大为不悦,认为他的这种做法有损教会的尊严。于是马克西姆被迫离开皇宫,并因此被教会开除,在流亡过程中还受到了各种迫害。

以上事情是否属实,现已无法考证。不过,在16世纪编撰的《里波利亚年代记》中对马克西姆编制书目一事有简略记载:“德国神甫魏迈(马克西姆的另一种音译)曾见过伊凡四世的藏书,它们占据了克里姆林宫地下室的两个房间……”

1712年,彼得大帝决定迁都圣彼得堡,把莫斯科变成陪都。同年12月,一个教会人员来到圣彼得堡,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说,在克里姆林宫地下室有两个秘密的房间,里面好像放着很多大箱子,房间的铁门上了封条,还加了大锁。如果书库的传说确有其事的话,这两个秘密房间里放着的应该是伊凡四世的藏书。经过一番研究,有关部门立即着手对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室进行调查。但不久,圣彼得堡传来了指令停止调查,此事遂不了了之。九年后,那个教会人员再次向有关部门提出请求,希望能对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室进行勘察。但勘察报告令人失望:“尽管全力以赴,但没有发现任何秘密场所。”

到了19世纪,两个德国人对伊凡四世的书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一探究竟,其中一人专程来到莫斯科。他查阅了与书库有关的一切资料,也没能找到任何线索。他同时还对克里姆林宫的地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勘测,但仍难以确定书库的所在。尽管如此,在他离开莫斯科的时候,仍然坚信伊凡的神秘书库是存在的,他说:“我坚信,伊凡四世的书库沉睡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解开这个谜,将对世界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历史学家对书库的探究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伊凡四世的藏书确实存在,但在克里姆林宫发生火灾的时候被烧毁了。也有人说,这些书最后都被转移到莫斯科大主教的图书馆封藏,但后来好像都失散了。苏联科学院院士列夫斯基认为,虽然对书库的找寻一直未能成功,但并不能断言伊凡四世的书库就不存在。他深信,书库之谜总有一天会被解开。

经过几个世纪的寻找,仍然没有人发现一点儿关于伊凡神秘书库的蛛丝马迹,但不管多么艰难,探险家们始终相信伊凡的书库肯定存在,那么见到书库的庐山真面目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山百合”会遗留在菲律宾的巨额宝藏

二战中,日军的铁蹄迅速踏遍整个东亚地区。在侵略扩张的过程中,日本军国主义者专门成立了掠夺亚洲人民财产的秘密机构——“山百合”会。裕仁天皇任命皇族成员竹田宫恒德亲王为该组织在亚洲的负责人,他们把从中国掠夺来的大量财物运回日本本土。但是,在东南亚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运回日本国内。那么这些宝藏到哪里去了呢?

1940年,裕仁天皇命令日军将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和法属印度支那掠夺的部分财宝通过船队运回日本。这些宝藏储存在一些废弃矿井中,还有一些藏在长野县的群山里,准备战事不利时做最后顽抗的资本。日本军方驱使数万名朝鲜劳工在那里挖掘了巨大的地下工事群,然后将他们残忍地秘密杀害,以防宝藏秘密泄露。

1942年,日军在太平洋的战事吃紧,美国海军在洋面上巡逻,击沉了大量日本运输船,这些船大多是用来从东南亚地区转运财物的。据调查,美国巡逻舰曾击沉的日本“阿波丸”号运输轮就装有黄金40吨,白金12吨,工业金刚石15万克拉。在美军的严防下,大量的黄金等贵重物品无法通过海上运回日本。为了保护掠夺财富的安全,天皇命令“山百合”会迅速将这批财宝登记入册,埋藏于菲律宾全境175处的“皇家藏宝点”。

1945年,美国军队逐渐逼近日军占领的菲律宾。当时,日本仍一度幻想与盟国实现有条件停战,并在战后保住对菲律宾的占领,这样的话便可以将这笔宝藏从容地运回日本。但是,日本人的企图没有得逞。面对紧急情况,日本法西斯分子开始做最后的黄金处理和保密工作。

1945年5月,日本“山百合”会部分负责人安排“皇家藏宝点”的工程师们在菲律宾吕宋岛深山的一个“8号地道”里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那个地道距离地面有67米,堆积着一排又一排的金条。午夜时分,就在工程师们喝得酩酊大醉时,负责“皇家藏宝点”建设的日本菲律宾方面军山下奉文大将和皇族成员们溜出了“8号地道”,随后立即用爆炸力极强的炸药封住了地道出口。这些工程师就这样与财宝一起被埋葬在地道中。这样,那些“皇家藏宝点”就成了外人不知道的秘密。原本以为这次行动保密工作做得天衣无缝的日本方面,却没想到灭口计划并不彻底,留下的活口就是菲律宾人本·沃尔莫里斯。

沃尔莫里斯年轻时曾给裕仁天皇的大侄子、明治天皇的孙子武田当过贴身男仆,而武田就是“皇家藏宝点”的负责人之一,他的一次偶然的同情,使本·沃尔莫里斯捡回了一条命。后来,在一个秘密场合,他将日本在菲律宾藏有黄金的秘密告诉了美国人,但没有透露具体地点。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菲律宾投降后,山下奉文因在马尼拉进行大规模种族屠杀而被指控犯有战争罪。担任审判的美国官员已经从中央情报局那里获知了日本在菲律宾埋有财宝的消息,于是在审判中曾千方百计获取其中的秘密。不过,山下在受审期间,坚决不肯吐露财宝的秘密。无奈之下美方审判员将目光转移到了为山下奉文开车的司机小岛少佐的身上。

菲律宾裔的美国情报官罗曼拉通过指控小岛犯有虐待罪而将他囚禁,并进行了秘密审判,以便找到日本人在菲律宾的藏宝点。罗曼拉多次诱使小岛提供黄金宝藏的情报。1945年10月上旬左右,小岛终于打破沉默,并带领罗曼拉看了超过12个藏宝点。这些藏宝点都位于马尼拉市北部郊县非常破败的地方,在没有知情者带领的情况下不可能知道这里藏有巨额的宝藏。

在陆续找到更多的“皇家藏宝点”后,美国情报机构就派人悄悄地挖走了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金块、钻石和白金。无论是麦克阿瑟将军,还是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他们从一开始就把挖掘这些藏宝点作为美国国家的顶级机密。

战后,美国获取最大一笔黄金的地点就是在菲律宾的圣罗马纳。当日军在菲律宾节节败退时,菲律宾游击队曾发现他们将大批沉重的箱子运到一个山洞中,然后用炸药将出口封死。一名美国战略情报局的少校当时正和这支游击队在一起,他详细地记下了藏宝地点。战后,等他重新来到藏宝地,打开了这个山洞时,他惊奇地发现山洞的箱子中全是黄金。

1945—1948年间,大批价值连城的黄金被运到了美国,它们被分别存入了42个国家的176家银行,其中瑞士联合银行日内瓦分行以“兰斯代尔”的名义开出了一个拥有上百亿美元的黄金账户!战略情报局解散后,这笔巨大的财富被中央情报局接收,成为其账面外资金,其使用和支配不受任何监督。更令人震惊的是,还有一部分黄金成为美国人的私财,其中最大的账户是以麦克阿瑟的儿子阿瑟·麦克阿瑟的名义在苏黎世的瑞士信贷银行开设的,数目高达近百吨的黄金。而美国前总统胡佛在瑞士信贷银行的私人账户上也有7.5吨黄金!寻找到大量宝藏大大增加了美国进行冷战的资本。根据美国官方透露,杜鲁门政府把美国在亚洲找到的财宝,连同美国在欧洲搜罗到的德国法西斯所掠夺的财宝,合在一起作为“秘密政治行动基金”,用于冷战中与苏联对抗的费用支出。究竟美国人在二战结束后获得了多少财宝,能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冷战中显得如此从容?

一直没有人能估计出日军究竟从东南亚地区掠夺了多少黄金,但从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及其代理人出售的黄金数量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日本藏宝秘密逐渐被揭开后,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意识到菲境内一定还存有不少的黄金,于是多次秘密进行官方的挖掘开采并中饱私囊。证据显示,马科斯在瑞士银行存有数额巨大的黄金。还有资料显示,马科斯还给了自己的亲密合作伙伴沙特阿拉伯军火巨商阿德南·哈肖吉一大笔黄金。在寻宝的同时,马科斯及其代理人还经常在伦敦、香港、悉尼等地的黄金市场上秘密出售大批黄金,有时一次卖出的金锭数量就高达十多吨,比已知的菲律宾所有的黄金储备还多。每隔一段时间,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伦敦黄金交易所就会出现一次被称为“马科斯黑鹰”的秘密买卖。根据已出售的数量估算,马科斯的黄金价值约上百亿美元。不过,马科斯在1986年被推翻后,黄金被迫转交给了美国。为了运送这些黄金,美国竟然动用了“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这足以显示菲律宾埋藏的宝藏数额之巨大。

另外,还有一些探险寻宝者曾私自在菲律宾的山区中寻找日军埋藏的黄金。20世纪70年代,在菲律宾发生过著名的“罗哈斯事件”。

罗哈斯是一位菲律宾私人寻宝者,他于1970年在吕宋岛北部山中发现了一尊纯金佛像,重约1吨,头部可以拆下,身体内部还藏有大量稀世珠宝。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闻知此事后,派军队从其家里将佛像抢走,导致菲律宾公众舆论哗然。后来,马科斯迫于压力“归还”了一尊样子相似的实心铜佛像。根据行家估算,仅这尊金佛像本身的价值就超过了2.6亿美元。1996年,罗哈斯家族在美国夏威夷州法院起诉马科斯及其继承人,要求赔偿损失。两年后法院作出最后判决,令马科斯的妻子伊梅尔达将佛像归还罗哈斯。

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东南亚藏有黄金的秘密不断被公布,数量之巨足见当初日本对亚洲地区掠夺之甚。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就有人估计,日本在东南亚地区获取的“战利品”将近千亿美元,同时还有许多无法估价的奇珍异宝,这足以显示亚洲人民在这场可怕的战争中蒙受了多少不可估量的损失!

安第斯山中的秘宝——古印加帝国的藏金地

在将近14世纪末的时候,印加帝国从南美洲的南安第斯山脉的库斯科(秘鲁南部城市,印加帝国的首都)地区开始扩张,在欧洲殖民者没有入侵的时候,这里是印第安人的王国。对现代人来说,在印第安人的历史中有着数不清的谜团和疑问。

1492年,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1498年达南美大陆北岸,将人类探险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人跟随着他的脚步来到了这块土地上,欧洲人给南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棉布、蚊帐、圆玻璃球等,同时也带来了雪亮的剑、滚烫的枪弹和黑色的绞架。他们不是来此度假,也不是为了开发这块土地,他们来这儿的主要目的是黄金。据说,印加人非常崇拜太阳神,他们看到黄金发出的光泽与太阳的光辉同样璀璨,因此他们特别钟爱黄金,并千方百计地获取黄金。印加的黄金多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他们国内所有的神庙和宫殿,都使用了大量的黄金,大多数印加人都佩戴黄金制品并且都收藏黄金。这些数目巨大的黄金吸引着大量的寻宝者和探险者。

1531年1月,目不识丁的西班牙冒险家皮萨罗率领一支由180人组成的部队,从巴拿马向南美洲出发,直奔南美的印加帝国。这些西班牙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十分凶悍,他们配备有当时最先进的火枪和大炮,还有62名骁勇善战的骑兵。

在欧洲人没有入侵之前,印加帝国是当时印第安人在南美建立的最强大的国家,其领域大致在今日的秘鲁及玻利维亚西部和智利北部一带,在这一时期它的人口已经繁衍到了约1200万。尽管这是个庞大的帝国,印加士兵也拥有自己引以自豪的武器,但这些用来对付南美洲的小部落可能管用,当西班牙人到达南美洲之后,印加人的军事优势就一去不复返了,它们没能抵抗得了欧洲殖民者残酷的大炮和火药。

同类推荐
  • 拿起来就放不下的80个自然地理之谜

    拿起来就放不下的80个自然地理之谜

    本书对世界地理悬而未决、不为人知的谜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包括:令人疑惑的古代英伦巨石阵、神奇的变色巨岩——艾尔斯巨岩、人类最后的秘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
  • 海洋中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从第一个有生命力的细胞诞生至今,仍有20多万种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其中海洋植物约10万种,海洋动物约16万种。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生物资源。据估计,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产量(鲜重)为5000亿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够300亿人食用的水产品,这是一座极其诱人的人类未来食品库!
  • 桌子上的阳光:照明的故事

    桌子上的阳光:照明的故事

    这是一本讲述灯的发展历史的书。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很容易引起火灾,酿成大祸。多少年来,很多科学家想尽办法,想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方便的电灯。可以说,电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
  • 多姿气象

    多姿气象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各种现代化气象仪器投入使用,全国地面气象通信宽带网络系统建成并投人运行,全国气象单位之间实现了任意点到点之间的通信。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大量气象信息,推动了气象业务和科研的发展,提高了预报质量,而且实现了中国气象频道音、视频天气预报节目实时播放,使各种气象服务产品更加快捷及时并且全天候地服务于百姓、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多姿气象》解释了风、云、雨、雪、雷、雹等天气现象形成与变化规律,介绍现代气象研究与观测的技术与方法,各类天气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 人类的力量:军事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力量:军事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热门推荐
  • 植物与海洋

    植物与海洋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信仰造神

    信仰造神

    信仰成神,真理成圣。世上本没有神,信的人多了,便有了神。现代孤儿穿越到一个古代世界,凭着脑中的《神道真经》创立神道,带领远古先民驱赶鬼怪,抵抗妖魔,建立轮回天庭的故事。
  • 隋末暴徒

    隋末暴徒

    重生隋末,成为与李世民同日出生的李氏旁支庶子。平淡的生活里,李元恺首先想到的是抱大腿,毕竟是我李二陛下!可后来发现,李阀先是害了咱爹,又拿咱不当人!忍不了,也不能忍!谁叫咱能单挑李元霸呢?实力不允许呀!既然与李二天生犯冲,那就拜拜嘞李阀,咱不伺候喽!天下大乱,一朝繁华烟云散,旌旗招招,铁甲洪流卷长空!再回首,依然盛唐锦绣!(新书—新唐小相公已发,欢迎来踩!~)
  • 时空法则之今世江湖

    时空法则之今世江湖

    作为一个时空研究者,竟然无意间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王朝,还成了公主。只不过,这具身体上藏着巨大的秘密……彼时,还遇到了一个冷面将,其实,他表面高冷,实则腹黑,让她又爱又恨。不过,久之,她也发现了他身上的秘密……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仙凡于世

    仙凡于世

    是命中注定,还是重蹈覆辙?我是谁?你又是谁?不论是我还是你,我们都在盲目地追求一个目的,盲目到以至于我们忘了注意脚下,忘了注意自己走过的一切。自始至终为心中所向往的目的地而前行,却浑然不知,早已渐行渐远。那么,前方正有着什么在等候着?是将再次踏入深渊,还是......
  • 鬼妈妈的恐怖故事簿

    鬼妈妈的恐怖故事簿

    父母离异的小姑娘安心一直与父亲一起生活。十二岁时,父亲因公要常驻非洲某国,因此送安心去到独居的母亲身边。母亲居住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母亲有一所又大又旧的古屋,安静,典雅,还有些诡异。某日,安心进到母亲书房中,发现一本厚厚的破旧红色笔记簿,从此,走入了一个个或恐怖或诡秘的故事里。
  • 苍生灭世劫

    苍生灭世劫

    神依自身而创苍生,然苍生愚昧、好斗、不敬为神不喜,故降劫灭世。然神亦有怜世人苦难者,教化天下,传授本领,救得部分生灵。因此为苍生争得生存之机,延第二次净世于万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