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天承二年十二月末,这是一个平淡的日子,但是对于每个大夏子民来说这也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今天是天承二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大家忙碌一年所期盼的除夕日。
大夏的百姓都处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之中。
夜深,百姓们都翘首期盼新年的到来。
而此刻的大夏皇宫中,那个拥有无上权威的男人此刻正端坐在御书房的御椅上,手执的镶金玉质毛笔已经悬在空中良久,却迟迟不见落笔。
墨汁随着悬在半空中的毛笔笔尖滴落在御案上铺平的上等锦帛上,留下几个黑点。
“赵延年啊,你说朕这样做,是对是错。”
身穿黄袍的大夏皇帝像是自语又像是询问一般幽幽的开口,而手中握着的毛笔依旧未曾落下,也未曾放下。
“奴才惶恐,不敢妄言。”
一个阴柔的声音从身旁的大太监口中传出。
“你们不敢,那这个恶人就由朕来做。”
大夏的皇帝脸色一沉,像是下定什么决心一般,悬在半空的笔终于落了下去。而身边的大太监赵延年也是连忙低头磨墨。
在象征着至高权利的玉玺盖在锦帛上后,只是片刻功夫,一道密旨便从大夏皇宫中传了出去。
谁都不会想到,在这个举国欢庆万民期盼的日子里,会有一道杀气腾腾的密旨由皇宫传向西北。
大夏的皇城灯火喧嚣,所有的疲倦于不快似乎都在这一刻被抛在脑后,欢愉成了今日的主旋律。
天承三年,正月初六,大夏臣民还处在新年的喜悦中,一场蓄谋已久的屠杀正在悄然进行。
也正是在这一天,魅国,朔国两国联军大举入侵大夏西北,一场大火在刺骨的寒风中惨烈的燃烧着,凄厉的叫声夹杂着刀剑碰撞的声音回荡在辽阔的天空中。
谁都不知道那个大夏最年轻的镇国大将军当今皇帝陛下最小的亲叔叔夏自溪身上挨了多少刀,也没人知道镇国大将军府中死了多少人。
天承三年,正月初八,大夏皇帝陛下下令让南知意率领六十万铁骑北上镇压魅,朔两国联军。
天承三年冬,这个持续了近一年的战争终于在凛冽寒冬的见证下三方正式和解。
这一战血争流,万骨枯,没有人知道三国短暂的和平是由多少士卒的血肉换来的。
而南知意,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武官却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不世之功,被封为镇北大将军,接替了夏自溪的位置镇守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