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1200000002

第2章 普希金目睹过的他自己的画像

普希金一生中有很多人为他画过像,包括他的同学、老师、朋友、崇拜者、专业画家等等。有的画像没有保存下来,所保存下来的画像可以与普希金自画像相对照,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奇里科夫画少年普希金

普希金在皇村学校读书时,有一位美术教员谢尔盖·加夫里洛维奇·奇里科夫比较欣赏普希金。1813年谈到一年级学员的情况时,奇里科夫老师说普希金温柔、勤奋、谦恭,对诗歌有一种特别的爱好。

奇里科夫老师有时在家中举行文艺晚会,请同学们参加。普希金在晚会上讲述过“十二个睡美人的故事”。普希金患病住院时,奇里科夫专门去医院看望过他。

据普希金的同学们回忆,奇里科夫曾为普希金画过写生像。后来这幅作品不知去向了。当时,普希金还用法文为这幅画像写过一首诗《我的肖像》。

我是个年轻的浪子,

还在学校读书;

一点不蠢,我不客气地说,

也不喜欢扭扭捏捏的态度。

……

我的身材与最细高的人比较,

不能同样看待;

我有鲜艳的脸色,金黄的头发

和卷发的脑袋。

……

恶作剧方面是真正的魔鬼,

扮怪相并不比猴子差劲,

冒失的举动很多,太多了—

确确实实,这就是普希金。

(金志平译)

一百年后,苏联发现了一幅普希金少年时代的画像。有人认为是奇里科夫那幅作品,有人持否定态度,因为奇里科夫在美术学院学习十二年之久,毕业时获银质奖章,应有很扎实的绘画功底,而新发现的这幅作品只能是一位美术爱好者之作。但不管怎么说,专家们认为正是这幅作品成为后来海特曼铜刻少年普希金肖像的依据。

海特曼铜刻少年普希金像

1822年8月末,普希金的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在彼得堡出版。这是普希金正式公开出版的第二本诗集。当时普希金正被流放到南方尚且荒蛮的基什尼奥夫。

《高加索的俘虏》的出版对于普希金来说是件可庆贺的事。但作者发现书中附有他的一张肖像,还有几位出版者的后记。《后记》中写道:“本书刊出根据作者青年时代画成的肖像,出版者们认为能保留下诗人的少年特点是美好的,他的最早的几部作品已显示了非凡的才华。”

普希金看后,于同年9月27日给出版者之一写了一封信,说:“亚历山大·普希金的肖像刻得技艺精湛,但不知道是否像他本人,几位出版家的注释使人心喜——但不知是否公道。”显然普希金对肖像有所不满。信写完了,名字也签上了,他又加了几句:“我已写信给我弟弟,让他请求斯列宁不要再登这幅肖像,如果征求我的意见,我表示不同意。”

普希金的铜刻肖像确实像诗人所说“刻得技艺精湛”,刻者是叶戈尔·伊万诺维奇·海特曼(1798—1862),曾就读于彼得堡美术学院(1811—1820),专事铜刻。

其实,这幅作品不是海特曼一人的创作。

海特曼借用的是奇里科夫画的少年普希金形象。画家卡·勃留洛夫对该肖像进行了加工。

23岁的普希金作为青年诗人,名声已传遍知识界,书中却以一个少年的样子出现在读者面前,身上穿着孩子的上衣,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托着腮。更重要的是这个形象完全模仿当时流行甚广的拜伦画像。可能这些原因促成普希金写了那么一封信给出版者。

维维延为普希金作的铅笔画像

维维延(1793—1852)原姓维维延·德·沙托保梭,是法国人。1810—1830年间曾在莫斯科从事美术创作,改名维维延。他与莫斯科文化界,与普希金周围的人很熟悉。1826年末至1827年初他为普希金画过铅笔写生像。

世间保留的他为普希金画的两幅铅笔写生像,分别保存在叶·阿·巴拉藤斯基和玛·伊·奥西波娃手中。

我们不知道普希金本人对这幅肖像的看法,但他在《赠基普连斯基》一诗中提到的“法国人”可能指的就是维维延。

特罗皮宁画普希金

1827年普希金诗人的声望如日中天,这期间有两位俄罗斯著名画家为他画了油画像。

一幅出自莫斯科画家特罗皮宁之手,1827年1—2月画于莫斯科。

另一幅为基普连斯基所画,1827年5月底6月初画于彼得堡。

他们的画像,成为对后世影响最广的形象作品。

1827年,普希金将特罗皮宁(1776—1857)为他画好的肖像赠给了帮他处理很多事务性工作的好友谢·亚·索博列夫斯基(1803—1870)。索博列夫斯基又邀请他的友人、女画家阿·彼·叶拉金娜临摹了一幅尺寸小一些的画像,以便随时带在身边。临摹得很逼真,所以后人常把这两幅作品混淆了。

特罗皮宁画的肖像上普希金信手系着深色领带,潇洒随便,漫不经心的样子,以示艺术家对自由的向往。手上戴着戒指,那是女友赠给他的“护身法宝”。

特罗皮宁是农奴出身,1823年赎身后,他不愿意生活在事事拘谨的彼得堡,便迁居到生活懒散的莫斯科。普希金也是一位不注意穿戴的人,所以画中的风格,很符合诗人的本性。

基普连斯基画普希金

同一年,俄罗斯著名画家奥·阿·基普连斯基(1782—1836)也为普希金画了一幅油画肖像。根据朋友的建议,画家在背景上增加了一座缪斯的雕塑,手拿弦琴,加强了诗人内涵的寓意。

当时基普连斯基准备把这幅肖像带到西欧去参加画展。普希金很欣赏这幅肖像,但觉得画像把自己美化了。就此画他给基普连斯基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在两人逝世后才得以公开。

你虽然不是英国人,也不是法国人,

常为轻盈飞逝的时尚迷惑,

你是一位神工巧匠,重新创造了

我这个追随纯真缪斯的歌者,——

从此我可以面对坟茔呵呵发笑,

因为永远将死亡的枷锁摆脱。

我像是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

不过镜中人让我馋谤:

它向世人宣告我不会玷污

各位庄严的诗神的偏爱主张。

从此以后,罗马、德累斯顿和巴黎

也将认识我的长相。

(1827)

瓦·梅·万科维奇画普希金

瓦连京·万科维奇(1799—1842)是波兰人,毕业于彼得堡美术学院,他和普希金同龄,与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熟悉,与俄罗斯文化界有诸多交往。1828年3月6日,普希金和几位朋友来到彼得堡瓦西里耶夫岛,参观万科维奇画室。他们的目的是审看万科维奇给密茨凯维奇与普希金画的两幅画像。这两幅肖像准备送往华沙展出。现在只保留下为密茨凯维奇画的像,画得深沉有力;普希金画像只保留下一份草稿,缺乏神采。

切尔涅佐夫画中的普希金

1831年沙皇俄国镇压了波兰起义。

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决定用一大幅画来显示他的皇威。沙皇明确指出要把当时的俄国社会名流尽量画在画中。

作画的任务落在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切尔涅佐夫(1802—1865)头上。

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切尔涅佐夫拜访了许多知名人士,先后为223人画了写生像。

普希金的写生像是在库泰索夫公爵官邸里画成的。除草稿外,切尔涅佐夫还画了《普希金、克雷洛夫、茹科夫斯基、格涅吉奇在夏花园》(1832)等几幅油画草稿。

在普希金画像的一幅草稿上保留下一段记载:“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画于1832年4月15日;身高两俄尺五寸半。”两俄尺五寸半相当于166.5厘米。这段记录诗人身高的文字非常有价值。

1837年,切尔涅佐夫的巨幅画《彼得堡马尔斯教场上的盛大检阅仪式》完成。普希金戴着大礼帽站在人群之间。这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幅写生像。

诗人去世后,切尔涅佐夫又画了一幅以普希金为主题的油画——《普希金在巴赫奇萨莱宫殿》。

同类推荐
  • 声乐理论与实践

    声乐理论与实践

    歌唱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信心、焕发青春。歌唱是表现音乐灵魂和打动人们心灵的最佳手段。本书介绍了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技巧训练等声乐基础训练方面的知识;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表现特征、演唱特点做了介绍;介绍了一些学科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声乐艺术;在声乐教学实践这部分中,对于在歌唱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例如声部的界定问题;如何解决喉头上提、如何解决音色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解决的方法;在声乐训练实用指导这方面,强调了学习声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练声曲和歌曲分析,供大家参考。
  • 三十年细说从头(全集)

    三十年细说从头(全集)

    大导演李翰祥1948至1979两岸三地回忆录 一字未删,完整本内地首次出版! 本书集结自李翰祥导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香港《东方日报》连载的同名专栏,内容涵盖其从影三十年的心得杂感,两岸三地影坛的掌故见闻,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五行八作等。全书幽默风趣,文辞生动,细节丰富,金句百出,甫一推出海外华文报纸便竞相转载,深得广大读者喜爱。此次恰逢李翰祥导演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二十周年,经过重新增补、整理,附上难得一见的家庭珍藏照,同时推出精装限量典藏版和平装版,以表纪念。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集作者数十年教学与实践之经验,几易其稿,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影视美术设的指导性专著,在对影视美术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具体规范和深刻阐释的同时,作者也针对影视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环境构成、总体造型、场景设计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和论证,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美结合的著作。
  • 播音主持艺术11

    播音主持艺术11

    延安市副市长冯继红在发言中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此次纪念研讨活动,对于继承弘扬人民广播优良传统,交流探讨播音主持理论,培养优秀的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才,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继续发扬延安广播播音的光荣传统,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再创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新辉煌。
热门推荐
  • 我的公子大人

    我的公子大人

    王千悠内心吐槽:一个灰姑娘有一个白马王子,这是多少女生梦寐以求的,别人的白马王子都是风度翩翩,玉树临风之类的。可我偏偏摊上一个腹黑毒舌男!但是他却是十亿少女的梦想(不过他真的很好看!!!)可是这么好看的男生为什么会喜欢我呢?难道好看的男孩子眼光都是这么“好”的吗?白禹扬内心想法:别人家的小女朋友都是可爱而乖巧,而我家的简直就是个大反差,真怀疑当时我是不是一时冲动喜欢上了她,可感情这事哪有一时冲动的,既然我喜欢她,那我就要守护她,哪怕她有一天离开了我,我定也要护她一生周全,如果说我并不喜欢她吧,那就是我爱她。
  • 嫡女重生:王爷,来经商

    嫡女重生:王爷,来经商

    现代有名的花旦一朝穿越,穿到了父亲战死,没有母系的国公嫡女李清冉身上。更可笑的是,在这个一荣俱荣,一败惧败的年代,被庶出二叔骗卖到了青楼。为了留住清白之身,承诺老鸨三千挣一千两银子,李清冉只好上街寻找商机,丫鬟流影带李清冉来到了安阳城最有名的‘德来酒楼’。古代的饭,除了蒸就是煮,李清冉从中看到商机,在‘德来酒楼’大显身手,因此开启了经商之路……
  • 月下幻车行

    月下幻车行

    被台风卷走的男人,和汽车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 王爷他翻墙来护短

    王爷他翻墙来护短

    掩盖锋芒为其操劳半生,换来的却是夫君庶妹联手将她关押,砍断四肢!毒哑喉咙!毁了容貌,最终惨死冷宫!临死前,她目睹那个男人为她拼尽一切毁了王朝,亲手杀侄,血洗长安!许是上天怜悯,让她回到少时,她涅槃重生,带着令人敬仰的身份回归!她发誓,势要将那群贱人扒皮抽筋!也更要……好好疼他!为助他成就霸业,她三入沙场,四次命危!而为救她,他以举国之力征战六国!当六国围剿,他只有一个条件:“国我可以不要,但必须把她还给我。”她惊才艳艳,歃血而归!他强权在握,独占鳌头!强强联手,共赢七国大陆!
  • 重生溺宠冥王妃

    重生溺宠冥王妃

    宠文无虐,男强女强,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曾经,因为一双紫色眼眸被人嫌弃,他是闻名天下的王爷,冷酷嗜杀,睥睨天下。曾经,因为母亲的逝去被父亲怨恨,她是人尽皆知的郡主,容貌尽毁,清苦弱小。其实,他有一双世间最美的眼眸,最强大的背景,最厉害的实力。其实,她有一副绝世无双的面容,最坚固的背景,最精湛的医术。她,蓝幽念,二十一世纪蓝家的掌权人,却被最信任之人背叛、杀害。一朝悬崖底重生,她变成了她,将军府蓝幽念。今生的蓝幽念,冷清冷心,貌若天仙的面容下隐藏的是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当残酷无情的他遇到冷若冰霜的她,谁为谁宠爱至深?谁又为谁绽放笑颜?
  • Father Goriot

    Father Gorio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张乖崖集

    张乖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大师

    最强大师

    混沌初开之际,大地割分为诸多大陆,并存无数帝国匍匐衍生。浩瀚葱郁的万兽林,神秘隐晦的古塔,无尽邪恶的死域,晦涩古老的印法,蛰伏展露峥嵘的炎雀,无人知晓的黑漩。两世为人的他,如何震撼乾坤,血洒苍穹。最强之路,谁吾沉浮,吾乃大师......
  •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

    这是关于台湾的18个故事,也是一场关于海岛生活的漫长回忆。充盈着冰激凌甜味的校园恋情,走过山城九份寻找陶笛师,西门町的青涩少年,阿里山的流浪歌手,奋不顾身的异乡人,久久守望的绿岛太太,在黑夜的街头歌唱的多米尼加男子……每张面孔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收藏了当时的心跳。只希望这本书里也能有一些片段,像跌落地面的雨水,勾起你的回忆,让你再想起曾经的自己。
  • 至尊邪神

    至尊邪神

    一代邪尊殒命重生。“这一世,与我为敌之人,一个不留!”“这一世,与我争物之人,一个不放!”“这一世,我要那天随我意,我要那地随我心!”“阻我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