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5600000012

第12章 饭店特色菜

心有灵犀

导弹艇在新年的前一天抵达海法港,空中摄像不断重复播送,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一场景,与此同时,巴黎的大使馆则陷入了异常繁忙的境地。哈利迪打电话约巴拉克晚上在斯克莱布酒店见面,此刻时间还早,为了消磨时间,巴拉克信步走到火树银花的香榭丽舍大街上,反正荒谬的“挪威借口”算是过去了。一阵冲动下,他拐了个弯,来到了乔治五世酒店。酒店大堂和所附酒吧里有很多美国人,早早地开始了他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除夕狂欢。巴拉克走进空无一人的底层楼厅,在一张扶手椅上坐下来。

如果年末忧郁这种情绪正常,那就让它痛快淋漓地发泄一番吧,该死的!好多年前,就是在这个地方,那个活蹦乱跳的艾米莉承认她很奇怪地迷恋上了他,那时候她才十九岁,还在巴黎索邦大学读书,穿着格子裙和起毛球的毛衣,头发梳得乱蓬蓬的;而现在,她已是三十五岁的人了,是布拉德福·哈利迪的太太,一对双胞胎的母亲!这里的枝形吊灯、壁纸、家具以及那些很特别的立式烟灰缸还同以往一样,而他,头发几乎全白了,身形更加肥胖,事业快到头了,却停滞不前。他已经在考虑到哪里去过平民生活了。

“你好。跟当年不同的就是没看见那个女人给她的狗喂长条酥卷。”

“天哪。”他跳起来环视四周,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见鬼!你怎么能把那对双胞胎留下呢?她们还不到一岁啊。”

艾米莉站在那里,穿一件配灰色毛领子的红色棉外套,帽子很时尚地斜到一边,看见他惊讶的样子,她笑着说:“好啦,好啦,或许你不懂吧,在这一点上要说说那些男性家长。我的比利时保姆对我丢下她们也颇有微词。只是一晚而已。”她走到他面前,手掌抚摩着他的脸,又在他嘴上轻轻一吻,“你还是这个性格,不是吗?一点儿浪漫细胞都没有。”

“艾米莉,你老公在哪儿呢?”

“当然是在斯克莱布酒店喽。”

他看了眼手表:“我想,他七点才能到那儿。”

“日程安排突然改变了。我听到他给你们大使馆打电话了,肯定有口信。”

“我最好打个电话。”他大步走开,找到底层楼厅的一个电话间。口信是这样的:“提早跟艾米莉到了这里。与我们在斯克莱布酒店吃晚饭如何?请在六点来谈我们的事情。”

巴拉克回来,艾米莉没脱外套,坐在沙发上。他说:“完了,完了。你老公要邀请我跟你们一起吃晚饭。”

“怎么就完了?巴德可是位绅士。我们可以先在这儿喝一杯吗?那个酒吧就是个蛇窟,节日里蛇比平时还多,都像疯了般地扭动,也许有的还在交尾呢,只是没人会注意到那种事。”巴拉克打了下服务台上的铃铛。“巴德今晚必须飞到罗马,不知道具体是为什么。也许他会告诉你吧。我们都已经弄到《魔笛》的票了,真该死,他还得退掉。”

一个憔悴的浅色头发的侍者手里拿着一只托盘摇摇晃晃地走上来:“你们好,先生?太太?”

“老狼,N年前在联合国附近的低级酒吧里,就是我被叫作‘女王’的那家,那时我们喝的什么来着?”

“那谁还记得住啊……”

“算了,那就科涅克白兰地吧,要加热啊。噢,狼哪,帮帮忙,不要这样盯着我!我知道我很丑的。”

“你不是丑,你是不一般。不要拐弯抹角打探消息。”她大声笑起来,非常可爱的笑,“天哪,艾米莉,刚才你猛然在后面说话时,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亲爱的,跟你一样,我也是来寻找鬼魂的。我们两个都来了,找到的却是坚实得不能再坚实的肉体。”

“你老公说那对双胞胎非常非常漂亮,说你只是在学中国的父母亲那样,贬低她们。”

“巴德很了解我。”她深情地看了他一眼,长叹一声,“你吃的开心果太多了,狼。”

“还有太多的生日蛋糕。”

“哦,上帝,对我来说你看起来反而更有魅力了。在这儿碰到你真好!不错,我的宝贝们很漂亮。”她用指关节在桌子上敲了敲,“大吉大利,但愿刚才说的话不会惹祸。我不丑陋吗,嗯?好好跟我说说。”

巴拉克又看了一眼表。艾米莉继续说:“你要不说我就干掉你,狼。”

“好,好,说。”他久久地注视着她。艾米莉的发型是当下流行的式样,前额上精心地留着某种羽毛状的修饰。从前凸起的颧骨变得柔和了许多,现在是圆脸了。从前那双热力四射的大眼睛现在也显得平静、深邃、内敛。一句话,怪诞的艾米莉已经变身为一位母亲,一名华盛顿式的妻子了。然而,现在不是在给她写信,而是和她面对面坐着。这些话该怎么告诉她呢?

这时,侍者端上了酒。她举起杯子喝了一口:“我的天哪,宝贝儿,别再看了,就直说吧。”

“嗯,你永远都特别瘦,艾米莉——”

“我现在就是一座房子。”她不高兴地说。

“别犯蠢。”

“我给你看。”她跳起来,“我就是,就是。”

“别脱衣服啊,我们必须离开这儿了。”

“要走你走,我不走。我有大把的时间,要是我能找到一家开着的店的话,我还要买长筒袜呢。我的那双袜子在火车上扯破了。瞧!”她扔下外套,身体转了一圈。穿着量身定制的黑色女式西服,她的乳房和臀部很自然地突显出来。“两吨重,畸形怪物女王秀。我怕什么?巴德一直说,他很喜欢这种可爱的胖乎乎的身材。自从那对双胞胎出生以来,我就是这副模样了。”

“好了,艾米莉。想要听我说吗?这样很漂亮。”

“满头白发了还撒谎。你说的‘漂亮’是相较于娜哈玛的曲线部位吧。不过,还是谢谢你。她怎么样?”

“挺好的。哎,在见哈利迪之前,我必须先到大使馆查阅记录。我得走了,女王——”

“等等,等等,把你的酒喝了,要说的话还多着呢!整整一个夏天,你究竟为什么不写信了?你从来也没有解释过。整整三个月,没有一封信。在比利时的时候,我还带着那两个尖叫的宝贝,整个人都要疯了。”

“是这样,纳赛尔开始了消耗战。你听说过吧?”

“只是大致上听说了点儿。”

“再补给问题多得数都数不清,那是我在华盛顿的主要工作。还有,让‘鬼怪’式战斗机放行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时间呼的一下就过去了。”他喝了一大口白兰地,放下杯子,“喂,你生了孩子后,我也有好几个月没从你那儿收到信啊。我要走了。晚餐见啊,感觉好像怪怪的。”

“好吧,好吧,走吧。”她弯下腰吻他,两人的嘴唇短短地贴了一下。她声音发哑地说道:“真是一团热情的火焰,这次邂逅真诡异。对巴德来说,什么也没发生过,你懂的。”

“艾米莉,你用你的超自然能力预料到这次偶遇了吗?”

她怅然一笑,说道:“哈,我的超自然能力。你还记得啊!没有,它们很多次都不成功,我都放弃了。去大使馆吧,让我沉湎在记忆中享受一个孤独的除夕吧。不仅是因为你,你知道,我在巴黎度过了很多时光。”她按了下铃铛,“我得再来一杯科涅克白兰地。”

六点整,巴拉克到了斯克莱布酒店。哈利迪打开自己所住套房的门,这间套房的高高的天花板上布满了灰尘,窗户高大,墙纸剥落,家具也很老旧。角落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忽明忽暗地闪烁。

哈利迪穿着齐整的军装,还佩戴着一排五颜六色的军功勋章。“喂,你好。很对不起,改时间了。”他说。

“没关系,谢谢晚餐邀请,我很乐意接受。”

“好,好,艾米莉会很高兴的。上面命令我今晚晚些时候去罗马参加一个紧急会议。北约有点儿突发小事故,南部战区。”

“确定不是关于我们舰艇的事吧?”

“基本上不会是。你喝什么?我冰冻了一瓶桑塞尔。”

“听起来不错啊。”其实巴拉克并不知道桑塞尔是什么酒。哈利迪给他倒了这种白葡萄酒,他尝了尝,感觉就像是味道比较淡的止咳药。“你们舰艇的事是这样的。”哈利迪用拇指做着手势,“请坐,将军。它们受到了媒体的普遍关注和报道。北约有电台在西西里岛沿海捕捉到了它们的信号,从那以后就一直跟踪。我们没有向北约之外的国家通报过这个消息,不过法国当然要告诉了。”

“那很好。蓬皮杜今天对他的内阁阁员说:‘由于我们自己官员的无能或者说纵容,我们的荒唐形象已是既成事实。我们发出的声音越少,对我们就越有利。’反正大意就是这样。”

“你是怎么知道的?”

巴拉克耸耸肩,哈利迪点了点头。两人对那些话过多的法国政府官员都很了解,没必要再多说什么。“这个破烂不堪的地方。”哈利迪指着条条悬吊下来的墙纸,“海明威要是活过来,看见这些会很悲伤的。不过这里的餐馆维持得很好。”

艾米莉提着大包小包忙乱地走进来。“嘿,兹夫,很高兴见到你!巴德,有的商店关门了,但是你会惊讶竟然还有这么多家商店开门营业。”

“关于法国人在金钱上的兴趣,我从来都没有惊讶过,亲爱的。巴拉克和我们一起吃晚餐。”

“太好了。”

“哎,现在七点差一刻,你赶得及吗?”

“我会准备好的。”她走进卧室,关上了门。

哈利迪点上一根雪茄,说:“巴拉克,国防部部长感谢以色列政府告知P-12雷达的消息,也通知了国务院。我们政府很感兴趣,但是同时也有问题想问。”

“问吧。”巴拉克说。

“邀请的条件是什么?”

“据我所知,除了保密之外再没有其他条件,将军。”

“技术人员自由检查?”

“自由检查。”

“没有回报?”

“没有。友情关系。”

“我们的检查会透露给媒体吗?”

“我们国家没兴趣透露这个。这是显然的。”

“你们的联合政府里有好几个党派,泄密的话也不稀奇啊。”

“华盛顿这边也不稀奇啊。”

“也是。”

“以色列国防部会全程跟进这个事。我们那边是安全可靠的,华盛顿这边就是你们的事了。”

“你明白,国务院在防止激化阿拉伯人的情绪方面是很担忧的。特别是这次舰艇事件之后。”

“哈利迪将军,如果你们的国务院能够否决这项绝密的苏联防空技术检查,那也就无所谓担忧阿拉伯人的感受了,也就不必多说什么了。”

“哦,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你们的提议我们接受,而且很感激。”

“嗯,那就好。”

“像你说的,没有外交往来,没有正式手续,没有文件。要把这件事始终定性为军队事务,完全非正式的技术人员访问,就像我们经常对阿拉伯国家做的那样。”

“没有书面记录。”巴拉克用华盛顿方言说。

哈利迪迅速微笑了一下,像燧石上擦出火花一样:“你无师自通地学会方言了啊。”

“我在华盛顿待了一段时间了。”

“到时我带队。空防电子学也算是我的专业领域——算是其中一个吧。”

“这也是上面指示我跟你联系的原因。”

“我们下个月去,至于具体日期,看你们什么时候适合吧。”电视里传出一阵大喊大叫,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哈利迪走到电视机前,说:“舰艇到达了吗?”

“还没有。要在完全天黑之后才能进入,不能让法国人太难受。”

哈利迪斜眼看了他一眼,算是对这句嘲讽的回应。电视里,摩西·达扬正在耶路撒冷国防部的外面面对人群讲话。播音员说道:“达扬部长说,法国和挪威都是以色列的好朋友。”

“Ooser(完全不可能)。”巴拉克说。

“Ooser?什么意思,巴拉克?”

“没法儿翻译这个意第绪语,将军。”

“大约等于‘完全不可能’?”

“还挺准确的。”

“再来点儿桑塞尔?”

“有什么不行呢?”

“哎,”哈利迪一边倒酒一边说,“我估计你今晚的活动都安排满了吧?除夕嘛。”

“一点儿也没有。在以色列,我们称这一天为‘西尔维斯特’,是一些基督教徒的日子。我们在这一天什么事也没有。”

“嗯,如果你是歌剧院常客的话,考虑一下陪艾米莉看《魔笛》吧,怎么样?我们已经订好票了,结果现在去不了,她非常失望。”

除夕之夜

斯克莱布酒店已经过气很多年了,现在默默无闻,餐厅里只有一半人在就餐。“看不出来这是除夕夜,”哈利迪说,“不过,不管怎样,我们得来瓶香槟。”

一位大腹便便的秃顶侍者,身穿一套从肘弯处开始变绿的黑西服,推着一个四层小车朝他们的桌子走来。车子里是餐前开胃食品,除了平常的精致美食外,还有一些巴拉克没见过的多足多毛、让人极其讨厌的东西,蘸在油或调味汁里。哈利迪点了一些菜,多是那些讨厌的东西,当侍者给他端到桌子上时,他说:“这是我要吃的饭店特色菜。一架法国军机九点要起飞,我必须得快点儿吃完。”巴拉克和艾米莉则点了卢瓦尔河鲑鱼。哈利迪举起杯子说:“为你儿子的舰艇干杯,巴拉克将军,为这个世界焦点。”

“谢谢你。都是因为禁运,要是法国把我们付了款的货物交给我们,也就没什么说的了。”

艾米莉说:“为了登上月球干杯。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都很辛苦,这也算是一种弥补吧。为了这件事,也为我的宝宝们,干杯!”

他们谈论月球漫步、美莱村屠杀[1]、查帕奎迪克丑闻[2],当然还有瑟堡舰艇事件。“好了,喏,”哈利迪吃得津津有味,他放下最后一只毛茸茸的东西,说,“巴拉克,我希望你喜欢《魔笛》。我妻子可是个莫扎特迷呢。”

“我也是。”

“那太好了。对我来说,莫扎特所有的曲子都差不多,不过是些叮叮当当、矫揉造作的无聊玩意儿。她说我的耳朵长歪了。我倒是特别喜欢瓦格纳。”

艾米莉说:“那是当然。瓦格纳专为歪耳朵写曲子。你会从罗马给我打电话吗?”

“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给你打电话。”哈利迪说着站起来,弯下腰吻了吻她,“新年快乐,亲爱的。”巴拉克站起来和他握手,他说:“也祝你新年快乐,巴拉克将军。”

巴拉克和艾米莉目送他离去,然后他们互相盯着对方,最后同时笑起来。“你说过我们在底层楼厅的见面没有发生过,女王。我不相信的是现在发生的事情。”

“可它就是发生了。‘爱洛绮斯’和‘阿贝拉’事实上开始见面了,而不是写啊写的。”

“艾米莉,这次看歌剧的计划都取消了,他干吗还带上你来巴黎?”

“干吗?你不知道巴德·哈利迪。他说:‘没关系。不管怎样,你不想和你的朋友巴拉克享受晚餐吗?一起来吧。’”

“我明白了,很好。”巴拉克说,尽管他没明白。

“好极了!狼,他给了我们一整晚在一起的时间,一整晚!巴德是个很好相处的人……狼,你的脸现在很可笑。”

“我?没有啊。”

“哦,你有。当我说‘一整晚’的时候,你的嘴就开始抽啊抽的。”她模仿着他的样子说。

“我没有抽动那一块肌肉。”

“现在看啊,亲爱的兹夫。我已经是一个又老又胖的母亲了。那一切都发生在另一个国家里,此外,那个少女已经不在了。过去的事情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你明白了吗?”

“女王。”

“什么?”

“一直要等到别人求你。”

艾米莉头往后一仰,哈哈大笑:“一针见血,真是一针见血!我怎么会忘掉那次我们在林肯纪念堂见面的晚上你告诉我的话呢?你是性无能,对吧?和‘阿贝拉’一样?很好。”在那次幽会中,她一直纠缠着他,要和他发生关系,方式笨拙而缺乏经验,后来他就用那个蹩脚的理由把她打发了。“嘿,我们的鲑鱼来了。我都快饿死了。”她一口气喝干酒,开始大吃起来。

“艾米莉,歌剧什么时候开演?”

“我不知道,现在我不太在乎。歌剧的序曲我已经烂熟于心了。我可以用口哨吹出来。我可以吹吗?”

“再喝点儿香槟吧。”

“我正想要呢。你真的特别想听莫扎特?混账,兹夫·巴拉克,今晚你不要再看你的表,就算我们一直坐到天亮,你也不能再看表。”

“艾米莉,那些舰艇马上要进海法港了。我想先去看一眼电视,然后我们再去看歌剧。怎么样?”

“哦,当然可以了。”她碰碰他的手,“吃鲑鱼,狼,非常美味。”

套房里的电视机持续了半分钟的条纹和雪花点后,图像渐渐显现:十二艘“萨尔”级导弹艇全都停泊在泛光灯下,分成两排,每排六艘。接着场景转移到一间大礼堂里,在泛光灯的刺眼光线中,摩西·达扬身穿短上衣,扎着领带,站在麦克风前,身边还有几个胡子拉碴、穿着皱皱巴巴的工作服的人,对面是一大群记者。

“艾米莉,那些人是海军高级军官,就是他们把舰艇带进去的。看那儿,天哪,那是我的诺亚。”在那几位高级军官后面,还站着一群蓬头垢面的人,都面容疲倦地咧开嘴笑。巴拉克指着其中一个戴毛线帽的小小人影,说:“那个就是诺亚。他看起来太累了!他们都是。”

艾米莉戴上眼镜,盯着诺亚看了一下,说:“我肯定,他长得和你第一次来我家时一模一样。那时我才十二岁。”

“每个人都说他长得像娜哈玛。”

“胡说。像你。”

播音员在说法语,达扬在说希伯来语,那些记者则用几种不同的语言喊问题。巴拉克啪的一声关上电视。“行了,他们干成了,去看《魔笛》吧。”

“苍天在上,你一定特别自豪吧?知道吗,我父亲昨天给我打电话了,他说有关那些舰艇的报道整整一个星期都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登着。他很是激动。”

巴拉克朝外面街上望了望,问:“那些女的为什么在那里站成一列,艾米莉?发生什么事了?”

“你这个可怜的笨蛋,你不知道吗?那些人是Poule(妓女)。”

“什么?”

“就是妓女,亲爱的。这块地方是她们的街区。过去就是这个样子,又回到我在索邦大学时的日子了。巴黎是个很守旧的地方。”

巴拉克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摇摇头说:“Vive la France(法兰西万岁)。”

她挽起他的手,说:“对,‘饭店特色菜’。我们赶紧离开这个破地方吧。”上出租车后她问巴拉克:“兹夫,整个脱逃事件真的那么重要吗?那些船都是那么小。”

“是的,这次脱逃很重要。我们正在往那些艇上装备东西,它们会拥有很大的威力,每一艘我们都需要。假如现在我们同时受到来自两个方向的海上进攻,红海和地中海,我们一样可以应付得了。”

“你和巴德的这次业务明显很重要。”巴拉克只是点点头,“不管它是什么业务,都要为此感谢上帝。也为这个感谢上帝。”她说着把脸颊贴到他的脸上。

当他们步入歌剧院大厅时,听到序曲即将完结。他们快步跑上华美的楼梯,刚刚坐到自己在前排的座位上,幕布就升了起来。“大巨蛇。”艾米莉气喘吁吁地说。此时舞台上跑上一个男高音歌唱家,他一边声音嘹亮地唱着歌,一边躲闪一只蜿蜒游动的绿色大怪物,那只怪物扑闪着红色的眼睛,鼻孔里还有浓烟喷出来。然后三位小姐进了场,用魔法使得那只怪物退却并逃走。再然后那三位小姐唱起热烈而欢快的三重唱。艾米莉几乎是大喊着:“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兹夫,就是这么疯狂。莫扎特懂得这种生活。”

邻座一位青灰色头发的枯瘦妇女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巴拉克把手指放到唇上,艾米莉抓起他的手,指甲用力掐了他一下。再后来,当夜女王花腔女高音的炫示引得全场长时间热烈鼓掌时,她说:“没有什么事情能比我们两个坐在这儿更疯狂了,你和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我们走吧。”

他跟着她走出来。顺着空无一人的楼梯往下走时,他说:“我猜莫扎特会理解的。”

“莫扎特?”艾米莉说,“莫扎特是坐在上帝左手边的[3],笑着原谅的。你不用为莫扎特烦恼了,还是想想我们接下来去哪儿吧,要干什么。”

“这是你的城市,巴黎。”

“对,它就躺在我们面前,不是吗?及时去巴黎圣母院参加子夜弥撒吧,Mon vieux(老兄)?再说一次,这是非常传统的。”

“我不想参加弥撒。”

“好吧。你信教程度究竟怎样,狼?这个问题我们从来也没有谈论过,信上也没有说过。我见你吃过大多数东西,虽然不是巴德吃的那种爬行小昆虫。”她紧紧依偎在他的胳膊旁。

“沉重的话题。”他们沿着林荫大道闲逛,夜晚的空气是如此清新,灯光盖过了星光,但建筑物顶上苍白的半月却显得光秃秃、无遮无拦的,匆匆过往的行人都把自己厚厚地包裹起来。

“好吧,亲爱的,那不说它了。”

“不,我试着跟你说一下吧。有什么不能说的?我们犹太人在历史上是很独特的,这个毋庸多言。我们这个种族维系了三十多个世纪。如果我们不是上帝的子民,那怎么会做到呢?但如果我们是上帝的子民,又为什么要经历长达三十多个世纪的灾祸磨难呢?我们就真的一直那么罪孽深重吗?从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在这期间,上帝不是特别漫不经心或者说是特别疏忽大意吗?这就是我陷入困顿的地方。”

“所以你不是一个宗教徒。”

“别着急,喏。我从没说过我不是宗教徒,我是说我陷入了困顿。我只是不能理解。同样,我也不理解莫扎特。一个凡夫俗子怎么能做出他那样的成就?不,我不理解上帝,此外,我也不理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比如我不理解你老公为什么要把这个夜晚当礼物送给我。”

“这是送给我的一个礼物,你这个傻瓜。我知道我们下一步要干什么,招手叫出租车。”

他们躺到一艘挂着灯的“穆什游船”的后排长椅上,黑色的塞纳河上微风拂面,船悄无声息地滑出去。船里大约有一半人,一对对年轻情侣都在拥抱接吻。船头,有一个老人正在用六角形手风琴演奏诸如《秋叶》《玫瑰人生》一类的曲子。河水闻起来有股腥味,风很冷,黑色的河面上映出几点星光的倒影。艾米莉抓着他的手,轻松随意地闲扯,说她那两个双胞胎已经长得有多么多么不一样了,事实上只有她自己才能分得清什么的。他可以不用动脑子地随意听她讲,因为她好像只是用她一半的智商在说话,只不过是一个宠爱孩子的母亲。

巴拉克坐在那里,从这次意外相遇回溯到痛楚的起源,试图厘清情感最初的萌发。艾米莉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似乎也在给他机会思考。当激情在他和娜哈玛之间燃起时,他俩都还算是孩子,那个时候他们的年龄比现在的诺亚还要小。后来他们结婚了,孩子也出生了,生活起起落落,日子还是很美好的。作为一个妻子,娜哈玛无可指责,她面面俱到,又很惹人爱。后来,艾米莉作为一种奇特的事物闯入了他的生活,兴致盎然的通信开始了。他一步步地、缓慢地燃烧起来。到现在,她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他们之间这段浪漫的激情无法预知未来,但他很想维持下去,靠书信,或者靠像今天这样的偶然相遇,只要他还活着。

“你呆呆地想什么呢?”她突然问他。

他被吓了一跳,回答:“只是想弄明白我为什么会如此爱你。”

“继续,继续说。”

“是真的,艾米莉。”

她盯着他,说:“哦,上帝,哦,上帝,你是认真的了。”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兹夫,你不应该那样说。”

“为什么不应该?你问我的嘛。”

“因为马上就不能爱了,这就是为什么。一点儿都不能了。我现在非常非常痛苦。船靠岸后我们就直接去宾馆。”这话让人听着既兴奋又恐慌到酥麻,他最不想做的,就是和布拉德福·哈利迪的太太做爱,可他能抵御得了这位女王的诱惑吗?她以平板且神经质的声调继续说道,“然后我收拾一下我买的东西,再然后你送我去巴黎北站。我要今晚回到我的宝宝们的身边,十二点二十二分有一趟早班火车。”

“有那样的事?”

“没错。在索邦大学读书时,我跟一个比利时人谈朋友,那时候火车的发车时刻是十二点二十九分。所有去布鲁塞尔的车都在十二点二十九分发车。如今则是十二点二十二分。”

“如果你想那样的话,也行。”

“我还能怎样?我受不了这种折磨,兹夫,我真的受不了。巴德是出于好意,或许他太过聪明,我理解不了。我一直都弄不明白他。我对你了解得比他深。不要了,狼,不要了,我亲爱的,不要了!绝对不要再爱了。”

他用胳膊搂住她。“这一次你就不要说了,艾米莉。”他们亲吻起来,就像在“牢骚室”里一直做的那样。

“嗯,他们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她挣脱开来,指着那些情侣嘟哝说,“不过够了。借用巴德嘲讽时常用的口头禅,性是他妈非常讨厌的玩意儿。”

“‘饭店特色菜’。”他说道。她悲哀地轻笑。

一切都按照她说的来。他们到达巴黎北站时,所有的钟表都显示即将12点了,她买好票后,喇叭、铃声就一起响起来。车站里随处可见醉醺醺的美国人声嘶力竭地大喊:“友谊地久天长。”

“凌晨时分他会从罗马往饭店打电话的。”巴拉克提着行李,跟在她后面说。

“我留了言。没事,他会理解的。也许最好不过是这样。没关系。到现在为止我很清白,足可信赖。”到了火车门口,她放下包,问道,“告诉我,你当时会求我吗?”

“什么意思,女王?”

“你说我‘一直要等到别人求你’。刚才你有机会,你知道的,老友。我们在卧室里,当我收拾东西的时候。只有我们两个人,一张床。让人联想到‘牢骚室’!还有——没了。”

“答案不是明摆着吗?”

“哦,是吗?假如我停下来,在匆忙收拾中停下那么一小会儿,然后给你一个调情的表情呢?只是那样一下,会怎样呢?”

“真能瞎想。你不知道有多能瞎想。”

火车的铃声叮当作响,蒸汽发出嘶嘶声,都能闻到翻腾的水汽的味道。“女士们,先生们,请各自坐到自己的座位。”喇叭里列车员用法语喊道。

“哦,不知道?看着我。”她斜过眼,风骚撩人地看着他,眼睛差不多闭上,嘴巴淫荡地弯成弧形。

“好了好了,我以后陪你一起去布鲁塞尔。”

“我是多么希望如此啊!再见,我永远的爱人。”

“再见,女王。”

“你个浑蛋,常来信啊。”

他提着她的包上了火车。她那个隔间里没有别人。他们拥抱、接吻,直到铃声当当响起来。他感觉到她脸上有眼泪滑下,吻得更激烈了,想要擦掉它们。她喘息着说:“宝贝,快走!走吧!今天的事不可思议,让人开心,我的爱人,一颗不做请求的银亮的星星。新年快乐,瑟堡舰艇万岁!”

注释

[1]在越南战争中,1968年,美军在当时的广义省美莱村制造了“美莱村大屠杀”,杀害了500多名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据统计,当时遇难人数在500以上。——译者注

[2]1969年7月,肯尼迪参议员驾驶的一辆汽车从查帕奎迪克岛的一座桥上坠入海中。当时与他在一起的一位名叫玛丽·乔·科佩奇内的年轻女士溺水身亡。这位以玩女人和酗酒著称的参议员,对这一事件做了自相矛盾的解释,此后他的政治生涯就被罩上了阴影。——译者注

[3]基督教中,上帝右手代表公平和正直,左手代表迂回和狡黠。——译者注

同类推荐
  • 秋水

    秋水

    《秋水》书写了里下河地区80后一代的成长故事。故事从步入中学校园到散入风云人生,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节点到而立之年心理成熟的标识,或以“三个女人一台戏”为内在借喻,而成就了一部独标一格的“成长小说”。三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其性格逻辑,与其具体境遇和命运走向彼此拥挤;以孔先生及其表征的传统文化和人格照应首尾,则和漾漾其间的“秋水”象喻一起,赋予了全篇以某种难言的亲切气息。
  • 坑塘里的树林

    坑塘里的树林

    正月十六早晨,我们又见到了柴小水。在柴窑村,大家有一天见不到柴小水,都会觉得缺少点什么。要说柴小水本人,并无特别之处。在豫东平原,你很容易见到这样的庄稼汉,身材瘦弱,面皮黝黑,一双眼睛像是刚刚睡醒,却又温和、明亮,让人感到亲切。但不知为何,只要提起柴小水,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柴小水出现在村口时,肩上一定扛着一把铁锨。柴小水所到之处,只要路面不平,他便会用手中的铁锨,从附近挖来泥土,垫在低洼的地方,然后把新垫的泥土踩实、踏平。柴小水是个闲不住的人,你可以说柴小水是全村人的劳动力,即便是一个三岁小孩,都可以随时使唤他。
  • 为什么我们没有爱情(中国好小说)

    为什么我们没有爱情(中国好小说)

    三年前,“我”来到谷城的一家杂志社工作。“我”的发小罗浩、朋友大卫、同事老张在城市里扎根,开始了忙碌而琐碎的城市生活。“我”在杂志社平淡地上班;罗浩却在一次见义勇为,在与抢劫的歹徒搏斗中牺牲了;大卫去追并不爱的富婆宋姐,后来又几乎失手杀死她。我们就这样在谷城活着,没有爱情地活着……
  • 静谧的原野

    静谧的原野

    这是一个初冬的深夜。巴彦诺尔村靠西边的一座破旧的毡包(即蒙古包)里,传出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在一个嘶哑、低粗的声音抚慰下,婴儿的哭声渐渐地小下去了。包内,挂在包壁的马蹄灯,灯捻儿小小的,发出昏暗的光。一个60岁左右的汉子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这是一个不足3个月的女婴,被裹在用羊皮缝制的婴儿套子里。她贪婪地吸吮着奶嘴,偶尔还呛一下,嘴角溢出了奶汁。她吃饱了,把奶嘴推了出来。
  • 军队的女儿

    军队的女儿

    四十几年前,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十一岁从湘江来到天山博格达奥拉峰下虚报岁数从军,如今在南海之滨粤西农垦干部疗养院蜂疗科主任王孟筠以她当年顽强与疾病作斗争、把青春献给军垦事业的动人事迹,被作家邓普写进小说《军队的女儿》和电影《生命的火花》。这部小说和电影中的主角刘海英,便是她的化身。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毛姆读书随笔

    毛姆读书随笔

    本书是毛姆的读书心得和体会,里面有他开列的书单和他对欧美作家的评点和梳理,是一本不错的阅读指导书。
  • 穿越之特情王妃

    穿越之特情王妃

    一朝穿越,她韬光养晦五年,为找到灵玉回现代,她铤而走险,却接连陷入一段段爱恨纠葛……
  • 网游华山论剑

    网游华山论剑

    这是一本不一样的网游,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当全息模拟游戏到来,玩家在游戏中可以当成是一种穿越,进入到一个由AI组成的真实的世界,这里有喜怒哀乐,有恩怨情仇。屈席本来是巅峰王者的存在,却遭到背叛,且看他如何再次归来,逆流而上,华山论剑,一战封神。
  • 造纸:知道这些就够了

    造纸:知道这些就够了

    谁没用过纸?谁不知道蔡伦?可谁知道如何造纸?造纸: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新闻评论和新闻教育

    新闻评论和新闻教育

    本书汇集了秦珪老师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从古代的论说文直到近当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新闻评论特点的研究;第二部分新闻评论专题研究,包括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鲁迅、瞿秋白、邹韬奋这几位中外评论名家及其作品写作特色的研究;第三部分报纸评论和杂文的写作,是报纸评论写作特点和技巧等方面的专论;第四部分关于新闻教育问题的思考,是这位老教育工作者以自己多年从事教育的切身体会,对新闻教育改革所发出的真诚呼吁和建议。此外,“秦珪自述”是作者结合个人的亲历,叙述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新闻教育发展史。
  • 我的天劫不正常

    我的天劫不正常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雷霆!这是一个一渡天劫就会被劈死的主角,挣扎求生的故事。
  • 甘家洼风景

    甘家洼风景

    北岳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甘家洼风景》,是王保忠“甘家洼”系列小说总集,由20篇短篇小说构成,分别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陆续发表,本刊此前曾发表过数篇,本期再集中刊发其中三章,以飨读者。王保忠的小说耐读、好读,扎实深厚的写实功夫,生动鲜活的细节描写,朴实含蓄的叙述语言,扑面而来的乡野风情,以及成功的人物塑造,作者把对农村、农民的情感与思考,对短篇小说的钟情与探索,全部倾注在“甘家洼”这个虚构的村落里,绘出一幅当下农民的生存图景,对当代短篇小说的贡献不言而喻。
  • 蛮书

    蛮书

    中国唐代记述云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亦名《云南志》、《云南记》、《南夷志》、《云南史记》。唐樊绰撰。全书10卷,记载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特别是对南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作了系统的阐述,是唐代有关云南的专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历史最重要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