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700000022

第22章 治国治军的基本原则 (5)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是以羊羹有不均之害,楚王有信谗之败。夫将专持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赏罚不明,教令有不从。必杀可生,众奸不禁;必生可杀,士卒散亡;忿怒不详,威武不行;赏罚不明,下不劝功;政教不当,法令不从;以私为公,人有二心。故众奸不禁,则不可久;士卒散亡,其众必寡;威武不行,见敌不起;下不劝功,上无强辅;法令不从,事乱不理;人有二心,其国危殆。故防奸以政,救奢以俭;忠直可使理狱,廉平可使赏罚。赏罚不曲,则人死服。路有饥人,厩有肥马,可谓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故人君先募而后赏,先令而后诛,则人亲附,畏而爱之,不令而行。赏罚不正,则忠臣死于非罪,而邪臣起于非功。赏赐不避怨仇,则齐桓得管仲之力;诛罚不避亲戚,则周公有杀弟之名。《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此之谓也。

【译文】

赏罚的目的,就是奖励善良惩罚邪恶。奖赏用来鼓励臣民建功立业,惩罚用来杜绝邪恶不正的行为,奖赏不能不公正,惩罚不能不公平。知道受到奖赏的原因,那么勇士就知道为什么拼死作战;知道受到惩罚的原因,那么邪恶之徒就知道为什么畏惧。因此奖赏不能给予无功的人,惩罚不能施予无辜的人。把奖赏给予无功的人就会使有功的人心生埋怨,把惩罚施予无辜的人就会使正直的人内心不平。因此,即使是羊肉羹也因慰劳不均而造成危害,楚怀王则因听信谗言招致惨败。将帅独掌生杀予夺的权利,错杀罪不至死的人,纵容罪不可赦的人,喜怒无常,赏罚不明,朝令夕改,假公济私,这是危害国家的五种祸患。赏罚不公正严明,就会有人不服从朝廷法令。纵容罪不可赦的人,各种邪恶行为就屡禁不止;错杀罪不至死的人,士兵就会散离逃亡;将帅喜怒无常,权势就无法施行;赏罚不公正严明,部属就不努力杀敌立功;政令与教化不适当,士兵就不遵守法令;如果假公济私,臣民就会心生异志。所以不禁止各种邪恶行为,国家就不能长久安宁;士兵散离逃亡,部队兵员就会减少;权势无法施行,士兵杀敌就不会争先奋起;臣下不努力建功立业,国君就没有强有力的辅佐;法令不能施行,社会发生动乱就无法治理;臣民如果有异心,国家就非常危险。因此杜绝奸邪要靠政治清明,防止奢侈要靠厉行节俭,忠诚正直的人可以让他处理案件,廉洁公正的人可以让他负责赏罚。赏罚公正严明,臣民就会口服心服。大路上有逃荒的饥民,马圈里却有肥壮的马匹,可说是放任灾民逃亡而只管自己生存,对百姓苛刻而使自己生活优裕。因此国君要先招募壮士而后进行赏赐,先公布法令而后施行刑罚,那么臣民就会归顺臣服,敬畏并且热爱他,这样就能做到齐心协力不令而行。如果赏罚不公正,忠臣就会死于无罪,奸臣就会无功而被重用。赏赐不回避仇怨,所以齐桓公得到了管仲的辅佐;诛罚不回避亲戚,所以周公处死亲兄弟赢得了大公无私的美名。《尚书》上说:“不偏爱袒护,不结党营私,国君的治国之道就宽广;不结党营私,不偏爱袒护,国君的治国之道就顺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赏:对有功者赐予财物、官爵等。罚:处罚,惩办。赏罚:赏赐和惩罚。这里指赏罚制度。

兴:举,建立。兴功:鼓励人建功立业。

禁奸:杜绝邪恶不正的行为。

施:给予。这里指受到。知其所施:知道受到(奖赏)的原因。

知其所死:知道为什么拼死作战。

虚:徒然,白白地。虚施:白白地给予。这里指给予无功的人。

妄:胡乱,荒诞。妄加:胡乱地施予。这里指施予无辜的人。

劳:功绩。劳臣:指有功绩的人。

羊羹有不均之害:指春秋时宋国的公族大夫华元,因杀羊慰劳将士不均,致使他的驾车人羊斟怀恨在心,故意驾车载他到郑军,使他被俘的事。《左传·宣·二年》:“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入郑师,故败。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

楚王有信谗之败:指战国时楚怀王(公元前?-前296年)因信任靳尚及幸姬郑袖,疏远屈原,致使国政腐败,先后为秦、齐所败的事。

专持:独自掌握。生杀之威:指生死赏罚的权力。

必:一定。这里意思是应该。必生可杀:应该生的把他处死。意思是错杀罪不至死的人。

常:法典,法度。教令不常:政令不合法度。意思是朝令夕改。

以私为公:意思是假公济私。

散亡:散离逃亡。

威武:权势。威武不行:权势无法施行。

劝:努力。劝功:努力杀敌立功。

政教:政令与教化。

强辅:强有力的辅佐。

狱:讼案。理狱:处理案件。

平:公正。廉平:廉洁公正。

曲:不正,偏邪。不曲:不偏邪,即公正。

死:表示极度。《元曲选·儿女团圆》(杨文奎作):“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死服:极服。意思是口服心服。

薄:苛刻。厚:富。指优裕。自厚:使自己生活优裕。

亲附:亲近顺从。意思是归顺臣服。

非罪:没有犯罪,无罪。

怨仇:仇敌,这里指有怨有仇的人。不避怨仇:不回避仇怨。

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侯,五霸之一。名小白。周庄王十一年,因兄襄公暴虐,离国奔莒。襄公被杀后,归国即位。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身作盟主。管仲:春秋齐颍上人,名夷吾。初事公子纠,后相齐桓公,主张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周公:名旦。周文王子,辅助武王灭纣,建立周王朝,封于鲁。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他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周代的礼乐制度相传都是周公所制定。杀弟之名;指周公摄政后,其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诸国叛周。他率师东征,平息叛乱后,杀了管叔和武庚,处置了蔡叔和霍叔,扩大了周王朝的领土。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引自《尚书·洪范》。偏:偏私,偏爱。王道:指先王所行的正道。荡荡:宽广。平平(pián pián):形容治理有序。这里意思是顺畅。

喜怒第十一

喜怒之政,谓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喜怒之间,必明其类。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喜怒之际,不可不详。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戮无辜,喜怒之事,不可妄行。行其私而废其功,将不可发私怒,而兴战必用众心,苟合以私忿而合战,则用众必败。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故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可忿之事,然后加之威武,威武加则刑罚施,刑罚施则众奸塞。不加威武,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众恶不理,其国亡。

【译文】

喜怒的原则,是不应为不值得高兴的事而高兴,不该为不必发怒的事而发怒。高兴和发怒,一定要弄明属于哪种情况。发怒时不应伤害没有罪过的人,高兴时不应赦免罪大恶极的人,在高兴或发怒的时候,不能够不审慎小心。高兴时不能纵容有罪的人,发怒时不能滥杀无辜的人,高兴或发怒这样的事,不能随意而为。凭自己的喜怒行事就会废弃功业,将帅不能为泄私愤而发动战争,作战一定要靠将士齐心协力,如果轻易附和发泄私愤的情绪而与敌交战,那么出兵一定会失败。发怒时不能马上高兴,高兴时不能忽而发怒,所以将帅应该先提高自己的修养,然后再考虑用兵打仗的事。先获胜的会因盲目乐观导致失败,先发怒的事后一定会后悔,因为一时的愤怒,将会导致自己身败名裂。因此,有修养的人威严却不鲁莽,生气却不发怒,忧虑却不恐惧,愉快却不过分高兴。值得愤怒的事情,才能用权威手段处置,使用权威手段后刑罚才能施行,刑罚施行后各种邪恶行为才能杜绝。不使用权威手段,刑罚就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刑罚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各种邪恶就不能治理,国家就会灭亡。

【注释】

政:政务。这里指原则。

必明其类:一定要弄明属于哪种情况。

详:细密,完备。这里意思是审慎。

妄行:意思是随意而为。

发:发怒。这里指发动战争。发私怒:为泄私愤而发动战争。

兴:发动。兴战:作战。用:需要。必用众心:一定要靠将士齐心协力。

苟合:随便附和。忿:愤怒,怨恨。私忿:指发泄私愤。合战:即交战。古代称交战为合。《孙子·行军》:“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威而不猛:威严却不鲁莽。

忿而不怒:生气却不发怒。

忧而不惧:忧虑却不恐惧。

悦而不喜:愉快却不过分高兴。

加之威武:意思是用权威手段处置。

塞:堵,阻隔。这里指杜绝。

不中:不适合。意思是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理:治理,处理。众恶不理:各种邪恶不能治理。

治乱第十二

治乱之政,谓省官并职,去文就质也。夫绵绵不绝,必有乱结,纤纤不伐,必成妖孽。夫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故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夫三军之乱,纷纷扰扰,各惟其理。明君治其纲纪,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此乃治国之道也。

【译文】

治理政务混乱,就要裁减冗员,精简机构,抛弃表面形式,讲求实质内容。遇事优柔寡断,一定会受到困扰,微小的错误不处罚,一定会酿成大祸。治理国家,如果不遵循三纲,不严守六纪,那么大的祸乱就会发生。所以治理国家,就好比画圆而不能不用规,画方而不能不用矩,顾本而不舍弃末,处理政务不放弃原则,这样万事都能成功,功业也能永保。军队发生骚乱,就会混乱不堪,将领们都应考虑怎样去平定。贤明君主整饬纲纪,政事治理应有先后顺序,先整饬纲常,后严申法度;先治理法令,后治理刑罚;先治理近处,后治理远处;先治理内部,后治理外部;先治理根本,后治理末节;先治理强者,后治理弱者;先治理大事,后治理小事;先治理自身,后治理他人。因此,治理纲常,法度就能实施;治理法令,刑罚才能施行;治理近处,远处才能安定;治理内部,外部便能端正;治理根本,末节自然畅通;治理强者,弱者才能舒畅;治理大事,小事便于施行;治理上层,下层才会正直;治理自身,人们才能敬重。这就是治国的道理。

【注释】

乱:混乱。这里指政务混乱。治乱:治理政务混乱。

省官并职:裁减官员,精简机构。

就:接近。这里意思是讲求。去文就质:意思是抛弃表面形式,讲求实质内容。

纤纤(xiān-):微小。纤纤不伐:意思是微小的错误不处罚。

妖孽:怪异反常的事物。这里指酿成大祸。

三纲:即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它要求后者要绝对服从前者。正:整饬。这里意思是遵循。

六纪:儒家用以确定上下尊卑伦理关系的教条。汉代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理:治理。这里意思是严守。

纷纷扰扰:混乱不堪。

惟:通“维”,思考,考虑。理:治理。这里意思是平定。

纲纪:指纲常法度。

政治:这里指政事治理。

理:治理。这里意思是整饬。理纲:整饬纲常。

理:这里意思是严申。纪:制度,法度。理纪:严申法度。

理令:治理法令。

理罚:治理刑罚。

本、末:古籍中常以本指农桑,以末指工商。这里本指主要问题,末指次要问题。

张:陈设,打开。这里意思是实施。纪张:法度得到实施。

端:直,正。外端:外面端正。

通:畅通。

伸:申理。这里意思是舒畅。

教令第十三

教令之政,谓上为下教也。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为,人之所瞻也。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故为君之道,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不教而战,是谓弃之。先习士卒用兵之道,其法有五:一曰,使目习其旌旗指麾之变,纵横之术;二曰,使耳习闻金鼓之声,动静行止;三曰,使心习刑罚之严,爵赏之利;四曰,使手习五兵之便,斗战之备;五曰,使足习周旋走趋之列,进退之宜;故号为五教。教令军陈,各有其道。左教青龙,右教白虎,前教朱雀,后教玄武,中央轩辕;大将军之所处,左矛右戟,前盾后弩,中央旗鼓。旗动俱起,闻鼓则进,闻金则止,随其指挥,五陈乃理。正陈之法,旗鼓为之主:一鼓,举其青旗,则为直陈;二鼓,举其赤旗,则为锐陈;三鼓,举其黄旗,则为方陈;四鼓,举其白旗,则为圆陈;五鼓,举其黑旗,则为曲陈。直陈者,木陈也;锐陈者,火陈也;方陈者,土陈也;圆陈者,金陈也;曲陈者,水陈也。此五行之陈,辗转相生,冲对相胜,相生为救,相胜为战,相生为助,相胜为敌。凡结五陈之法,五五相保,五人为一长,五长为一师,五师为一枝,五枝为一火,五火为一撞,五撞为一军,则军士具矣。夫兵利之所便,务知节度。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壮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粮牧,智者为谋主。乡里相比,五五相保,一鼓整行,二鼓习陈,三鼓起食,四鼓严办,五鼓就行。闻鼓听金,然后举旗,出兵以次第,一鸣鼓三通,旌旗发扬,举兵先攻者赏,却退者斩,此教令也。

【译文】

同类推荐
  •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教育一直是我们大家所重视的。全书汇聚了教育的精华,讲述了古代的教育、中世纪的教育等不同时期的教育,以及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

    丁永为编著的《杜威》试图在一个历史的、发生学的视野中,观察杜威对现代教育的思考和参与的全部过程,以期使大家更准确地把握杜威教育思想。但同时并不打算“事无巨细““包罗万象”地把杜威对现代教育的探究和实践的所有文章和事件都呈现给大家,而是试图选择每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此时期思想特征的文献和事件进行挖掘、比较、概括和综合。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热门推荐
  • 余生安然

    余生安然

    三岁父亲失踪,十五岁被挑断手筋,十六岁母亲“车祸”遇难,十八岁成为全校笑柄直至大学毕业,十九岁被亲叔叔陷害,最终在二十二岁的时候被自己从小便订下娃娃亲的新婚丈夫伙同闺蜜割舌毁容活活烧死。也许是老天同情,居然让她回到十五岁从活一遭。前一世的低调隐忍,换来的是她短暂的一生写满了背叛与凄凉,这一世她偏要高调霸道,却一不小心在一开始就惹上了这恶魔一样的人物……
  • 我在古代养娃娃

    我在古代养娃娃

    杨蕴华穿越了,莫名其妙的。这年头穿越都是不需要筛选的吗?再看着自己身边的几个小萝卜头。唉,算了,是安心过日子吧!
  • 天行者

    天行者

    《天行者》是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所献上的一曲悲壮之歌。高考落榜青年张英才来到偏远的界岭山区当代课老师,他被山区艰苦的教学条件所震惊。在困窘的生活中,张英才感受着乡村教师的坚强、执着、认真、负责,也经历了命运给予他们的失落、痛苦、无祭、悲伤,他们所要对抗的不仅仅是来自生活的压力,更是被权力和金钱所践踏的尊严。尽管如此,每天清晨,界岭小学上空的国旗仍然伴随着笛子演奏的国歌声冉冉升起……故事围绕民协教师“转正”的主线,生动展现了以余校长、孙四海、邓有米为代表的界岭小学民办教师的生活和命运,极为真实地再现了山区民办教师的艰难处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雪夜无痕

    雪夜无痕

    她在人间遇到他,一身战袍,鲜衣怒马,她忘不了了,而他却是来人间历劫的,她是他一生的劫,他无处可避,又或者从未想避,他冷言少语,把爱你藏在骨子里。
  • 圣诞老人传奇:他的生活和奇遇

    圣诞老人传奇:他的生活和奇遇

    是美国儿童文学大师弗兰克·鲍姆写给孩子们的圣诞老人的故事。圣诞老人叫什么名字?他是怎么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的?谁把他抚养大?他为什么对孩子们情有独钟?他是怎么发明第一个玩具的?他在为孩子们送礼物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魔鬼们是怎样阻碍圣诞老人的?他为什么要在夜间旅行?他为什么要从烟囱爬进来?他怎么会跟驯鹿一起旅行?这些疑问都在本书的精彩讲述中一一被解答。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知道可亲可爱的圣诞老人,永远是孩子们快乐的守护神!
  • 响马传

    响马传

    京剧《响马传》改编于传统剧目《贾家楼》,说的是情末绿林的故事。——作者笔记。公共汽车一路颠簸,沿着山道大喘气爬行,沉重缓慢,随时有停顿的可能。头顶是阴霾的天,灰暗厚重,脚下是翻卷的云,同样的灰暗厚重。偶尔的,灰暗厚重里冒出一棵树的枝桠,一丛墨绿的叶子,带着阴湿的水气,老到而狰狞,是青杠木,一种秦岭山中太常见的树木。车厢里弥漫着浓烈的柴油、旱烟、臭脚、柴禾和鸡屎的气味,前端的司机叼着烟卷,粘着一眼眵目糊,一只手搭在车窗上,一只手拢着方向盘,将车上几十个人的生命不在乎地抡着。
  •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图卷天下

    图卷天下

    一代武林传奇青衫客留下五幅图卷,这里面藏着怎样的秘密?身居五方的封王各自都怀着怎样的心思?初出江湖的温润儒雅的少年,西风烈马的刀客,执鞭独行的少女,放浪不羁的浪子……他们又将在波涛汹涌的武林演绎着怎样的故事?动荡天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