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100000001

第1章 逼上梁山(1)

●她痛苦地:“列宁死了,孙中山死了,革命还有什么希望呢?”

●郭永怀好奇地:“美国在哪里?”

●英雄姐妹:一个要到美国学火箭,一个要造潜水艇。

●科学与迷信的纷争,农民与地主的搏斗。

●一场闹剧,令人哭笑不得;一场悲剧,亲兄弟反目成仇。

●妻子劝丈夫:“要想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伤口还在流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享年59岁。

北京中央公园公祭,各界人士和外国友人在灵前默哀。孙中山遗体移往香山碧云寺时,途中三十万人送灵,两万多人从西直门步行到香山。

北京,宣武门外铁匠铺,小院内,一片哭声。

只有张东海、贾彦站在院子里,遥望天上的北斗星,默默地叹息。

室内,人们边擦眼泪,边交谈。

大梅痛苦地:“列宁死了,孙中山死了,革命还有什么希望呢?”

龙大宝:“有希望,大有希望!这些年,你在美国学科学,我在中国干革命,跟着孙中山,跟着***,从长辛店到武汉,沿着这条路,不知走了多少遍,成千上万的工人,一次次起来罢工!”

大梅:“你参加了共产党?”

龙大宝:“当然,你三妹也参加了。”

三梅:“我一边在家里带孩子,一边在外面做点工作。二姐,你呢?”

二梅:“我刚刚加入。”

大梅:“贾彦他参加共产党了?”

二梅:“没有。在德国,加入同盟会,他就不同意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现在,还是不同意!”

龙大宝:“因为他是地主?”

二梅:“是的,贾家三代都是大地主。”

龙大宝:“马克思说:‘存在决定意识’。这句话很有道理。”

二梅:“可我相信,他会变的。”

龙大宝:“怎么变?”

二梅:“这些年,他一直住在青岛,专心研究水雷,一次也没有回乡下去。我倒是到他老家去过几次,每一次都看到农民的状况惨不忍睹。回来我跟他说,可他硬是不信,有什么办法?”

龙大宝:“下次,你就逼着他跟你一起去!”

大梅:“你不用逼,自然有人会逼。”

二梅:“谁?”

大梅:“农民呀。当年,义和团是逼上梁山。现在,农民也一样,要起来造反。‘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呀!”

二梅:“大姐,这些年,你在美国学科学,也关心革命的事?”

大梅:“那还用说!十月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中国留学生都知道,俄国有个列宁。他真伟大!可惜,也像孙中山一样,死得太早了。”

二梅:“大姐,你也参加共产党了?”

大梅摇头:“没有。”

二梅:“东海哥呢?”

大梅:“也没有。”

二梅:“那为什么?”

大梅:“恐怕是时候未到。”

二梅:“不会吧?我看,东海哥准是参加共产党了,只是没有对你说。”

大梅:“不可能。我回国大半年了,他总是跟着孙先生和夫人,走南到北,寸步不离。在广州,我们家客人很多,可没有一个是共产党,连依万诺夫那么多年的朋友,也没有到我们家来过。”

二梅:“你问过他吗?”

大梅:“问过。”

二梅:“他怎么说?”

大梅:“守口如瓶,什么也不说。”

二梅:“那么,他的观点呢?”

大梅:“三民主义,那还用说!”

二梅:“谁经常和他来往?”

大梅:“蒋介石经常来。”

二梅:“蒋介石是谁?”

大梅:“你不知道蒋介石?大元帅府参谋长、黄埔军官学校校长,是孙中山最信任、最重用的人。”

二梅:“东海哥也是孙中山最信任的人,可为什么不受重用呢?”

大梅:“东海日日夜夜跟随在孙中山身边,这还不受重用?难道非要当个大官才算受重用吗?”

龙大宝:“大姐说得对!可现在孙中山死了,东海哥又要跟在谁的身边呢?”

二梅:“当然要跟在蒋介石的身边了。”

大梅:“那倒不一定。”

隔壁,突然传来三梅的叫声:“娘!娘!你怎么啦?”

人们一齐奔来,喊着:“娘!娘!”

赵大娘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地:“娘不行了,可娘有件事,总没有跟你们说……”

大梅扑倒在妈妈床边:“娘!你说吧!”

赵大娘:“你知道,你还有个小小妹,生下来不到一百天,我就把她放到城里一个大户人家门口,走了。你几次问我,小小在哪儿?我说,她滚到河里,淹死了。”

大梅:“记得。”

二梅:“妈,我也问过你,小小怎么不见了?”

赵大娘:“……那些年,你爹在北洋海军当水手,我一个人种地,带五个闺女,交租子……送给人,是条活路……这么多年,小小要还在的话,也有二十好几岁了!……娘对不起她,对不起她呀!……”

二梅:“娘,你别难过,我明天就回山东,一定把她找到!可她……是什么样子?”

赵大娘:“她左耳朵后边,有一块胎记……”

院内,张东海和贾彦在小声交谈。

张东海:“山东也有共产党?”

贾彦:“有呀,二梅就是一个。”

张东海:“你没有参加?”

贾彦:“没有。”

张东海:“为什么?还是那个‘平均地权’想不通?”

贾彦:“想不通。我对国民党早已绝望了,对共产党还得看一看。”

二梅:“天都快亮了,明天一早还得赶路。东海哥,你和大姐一起去青岛吗?”

贾彦:“去,只能住三天。”

二梅:“多住几天不行吗?”

张东海:“孙先生去世了,形势变得更加复杂,要我赶快回广东。”

二梅:“谁要你去广东?”

张东海:“蒋介石一天一个电报。”

二梅:“蒋介石这个人怎么样?”

张东海:“正如贾彦所说,‘还得看一看’嘛!”

贾彦:“明天先到青岛看一看吧!”

贾彦一行乘船到了青岛。

张东海、大梅站在山上,望着大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像从来没有这么自由地呼吸过。

大梅拉着张东海的手,温柔地:“我们要是永远生活在这青山绿水之间,那该多好!”

张东海:“我想,总会有这么一天的。”

大梅:“可这一天,什么时候才会有呢?”

张东海:“不知道,反正会有的!”

大梅:“你忍心让我一个人到美国去?”

张东海:“不是你一个人,三个孩子都跟你一起去!”

大梅:“可我不忍心让你一个人……”

张东海深情地:“大梅,我也不忍心让你走,不忍心让三个孩子走,可我别无选择!”

大梅:“或者我留下,或者你跟我一起走。”

张东海:“不,都不行。我们已经争论好几天了。”

大梅:“孙先生去世了……”

张东海:“正因为他去世了,我才不能离开。你献身科学,我献身革命……”

大梅:“我献身科学,也是为了革命嘛!”

张东海:“我献身革命,也是为了科学嘛!”

两人相对笑了起来。在海边玩耍的儿女和两个儿子也在笑着。这身处人间天堂一般的笑声,在大海和高山上空回响。

这笑声传向四面八方。

正在山上写生的郭永怀,放下画笔,四下张望:“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他的三叔郭文秀说:“永怀,听到笑声,看不到人,真怪呀!”

正说着,张东海和大梅从树丛中走出,手拉着手,看见有人,不好意思,把手分开了。

大梅:“小朋友,你画得不错嘛!”

张东海:“嗯,不错,这大海波涛汹涌,很有气势!”

大梅:“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不爱说话的郭永怀望着她,郭文秀赶紧回答:“他叫郭永怀,是我的侄儿。”

大梅:“是青岛人?”

郭文秀:“不是,是荣城郭家村的。”

大梅:“看样子,他很爱学习。”

郭文秀:“最爱读书了!”

大梅:“在哪个学校?”

郭文秀:“大姐,不瞒你说,我念过十几年书,多次赶考,没有考上,于是在村里办了个初小,让穷苦人家的孩子能上学。”

张东海:“那好呀!”

郭文秀:“永怀这孩子,十岁才开始念书,可他宁可干活,放牛、拾柴、垫猪圈,样样都行,就是贪玩。不过,他特别好奇,喜欢花鸟虫鱼,到石岛上高小,又多了一项美术爱好。一有空,就到海边来画画!”

大梅:“小朋友,我给你拍张照片,好吗?”

郭永怀惊奇地望着她,还是一言不发。

大梅拍了照,郭永怀的眼睛一直盯着照相机,看了又看。大梅把照相机给他,教他看镜头。

沉默寡言的郭永怀终于开口了:“这机器是怎么造的?”

大梅被他问住了:“哎呀,我也不知道。”

郭文秀:“大姐,你是留洋回来的吧?”

大梅:“是的,我在美国读书。”

郭永怀:“美国?美国在哪儿?”

大梅指着大海:“在大海那边。”

郭永怀:“离这儿有多远?”

大梅又被问住了:“我也不知道,恐怕总有一万里吧?”

张东海:“小朋友,好好学习,将来你也去美国留学,好吗?”

郭永怀点了点头。

贾彦、龙小宝匆匆赶来。

贾彦:“东海!你们在海边流连忘返……”

郭文秀:“哎,贾先生,你们……”

贾彦:“啊,郭校长,你怎么也在这儿?”

郭文秀指了指郭永怀的画板。

贾彦:“东海,郭永怀这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左一个为什么,右一个为什么,问得我不知如何回答。”

郭文秀:“你们是一家人?”

贾彦:“是呀,他是我大姐夫!”

郭文秀:“也在美国留学的?”

贾彦:“不,他过去在日本、英国留学,后来跟随孙中山……”

张东海打断他,问迎面走来的龙小宝:“小宝,你从德国带回的化肥,在哪里做试验呢?”

郭文秀抢着回答:“我们郭家村就有一块地,上了德国化肥,庄稼长得可好了!”

贾彦:“东海,明天我陪你去看看!”

郭永怀越听越兴奋,惊奇地望着他们。

青岛,海洋研究所。

贾彦指着鱼雷的模型:“这几年,我一直在琢磨,鱼雷能不能按照人的指令,追踪并击中敌人的军舰……”

张东海:“哈哈,你挂的是‘海洋研究所’的牌子,实际是……”

贾彦:“哎,鱼雷是属于海洋的嘛!”

张东海:“不,鱼雷也属于天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英国都从飞机上投下鱼雷,击中敌方的军舰。”

贾彦:“那就不能叫鱼雷。鱼是在水里游的嘛。”

张东海:“不叫鱼雷叫什么?”

贾彦:“叫……想不出……”

大梅:“不是想不出,而是没有造出来。”

张东海:“对了,孙先生想出了,要造一门大炮,射到千里之外……”

大梅:“这是他在广西亲口对我讲的。十几年来,我一直想把这种大炮发明出来……”

张东海:“人家早就发明出来了!”

大梅:“什么?你说什么?”

张东海:“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英国、法国发明了一种大炮,有十几米长,最远能射一百二十公里。”

大梅:“我知道,可这种炮很笨重,又不准,经常偏离目标。”

张东海:“不管怎么说,远程大炮,人家还是发明出来了。”

大梅:“但是,这还不是孙先生想的那种大炮……”

张东海:“射到千里之外的,不能叫大炮,叫火箭。”

贾彦:“火箭?什么火箭?”

张东海:“在德国留学这么多年,你没听说过火箭?”

贾彦:“我是研究鱼雷的嘛。”

张东海:“鱼雷也是一种火箭吧?”

贾彦:“那么,火箭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发明出来了吗?”

张东海:“一千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火箭,并且用于战争。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是火箭的故乡。”

贾彦:“可这种火箭能射多远?”

张东海:“当然射不了多远。”

贾彦:“嘿,我们说的,是能射到千里之外的火箭嘛。”

大梅:“俄国有个聋子科学家叫齐奥尔科夫斯基,早已开始研究这种火箭,听说美国也在加紧研究。”

张东海:“所以,我坚决主张你回美国去。”

大梅:“可美国能让中国人参加吗?恐怕连边也沾不上。”

张东海:“能参加最好,不能参加,沾点边也好嘛!”

贾彦:“要是美国不让,那就干脆到苏俄去!那个科学家……”

大梅:“叫齐奥尔科夫斯基……”

贾彦:“他还在世吗?”

大梅:“在。听说去年莫斯科还成立了一个星际研究会,首先是研究火箭。”

贾彦:“哎,可惜,我老了,不能再出国留学了。”

张东海:“老什么呀!人家蔡元培先生,四十岁还到德国去留学呢!你今年才四十五吧?”

贾彦:“不行了,老了,只好让下一代出国留学,去发明火箭吧!”

大梅:“听你这么一说,我还敢到美国去学造火箭吗?我还有三个孩子呢。”

贾彦:“啊,大姐,你可是个非凡的女子!你身上,义和团精神冒火花。小弟虽是七尺男子汉,又怎么能比得上大姐你呢?”

张东海:“贾彦,别再给你大姐鼓气了。”

贾彦:“怎么?”

张东海:“她的气早已鼓足了,再鼓不是就要爆炸了吗?哈哈!”

贾彦:“大姐,不是我当面奉承,你和二梅真是一对英雄姐妹!”

张东海:“你这话可讲到她心里去了!”

贾彦:“看你二妹,又要研究潜水艇,又要到青岛大学去讲课,还要带三个孩子!”

大梅:“可你当年在柏林,不准她上学,不准她工作,只让她在家里陪你,逼得她自杀!”

贾彦:“嗨,别提当年的事了。我从小受孔夫子的教育,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天生就是为男人服务的。到了德国,学西方文明,口头上拥护男女平等,骨子里还是孔夫子那一套。逼得二梅自杀,我才猛然惊醒。这些年,她早已忘了,好像没有发生过,可我经常后悔自责,总感到对不起她,也很后怕,差一点毁了她,也毁了我自己。”

大梅:“别想那么多。二梅跟我一样,也有缺点,性情刚烈,男人当然受不了。”

张东海:“可我不但受得了,而且还特别赞赏!”

大梅:“别说了!当面夸老婆……”

张东海笑道:“他夸二梅,我不能夸你吗?”

贾彦:“东海,你性情比我好,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我发现,大姐再刚,一到你面前,就像棉花一样。”

张东海:“你可说到我心里去了。你大姐和二梅一样……”

大梅:“好了,好了,别说了!”

张东海:“不,今天难得在一起,眼看你又要到美国去,我不把心里话说个痛快,憋得慌啊!”

贾彦:“这倒也是,东海内向,从不外露,偶尔露一下……”

大梅:“那就锋芒毕露,一针见血!”

贾彦:“东海,你跟随孙先生走南闯北,日夜操劳,可你还读了那么多书,天下大事无所不知,特别对科学……”

张东海:“军事科学,我始终很注意,中文、英文、法文、德文资料,凡是能收集到的,我都看。除了陆军,孙先生对空军最感兴趣。他说过不止一次,一架飞机胜过一万兵丁,有了飞机,革命将取得胜利。所以,他写了四个大字‘航空救国’。一有机会,我就把知道的讲给他听。有一次,我偶然看到意大利杜黑将军1909年写的文章,杜黑说,天空也将成为重要性不次于陆地和海洋的另一个战场。今天我们意识到掌握制海权的重要,但不久制空权将变得同等重要。果然,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了杜黑将军的理论。战争使飞机这个1903年才发明的怪物,成了敌对双方的‘杀手锏’,在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大。飞机代替了大炮,可以把炸弹投到几百里外的目标。所以,孙先生叫你发明的大炮,已经没有必要了!”

大梅:“不,孙先生的想象有科学道理。飞机必须飞到敌方上空才能投下炸弹,而这种大炮呢,却可以固定在一个地方,把炸弹射到几百里以外,甚至千里之外。这就是火箭……”

张东海:“对,要发明一种能发射火箭的炮!”

贾彦:“我看,这太难了!几乎不可能!”

张东海:“不,科学就是这么神奇,它能把许多看来可以想象而不可能的梦变成现实。我相信科学,但是,科学不能失去理想。”

贾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东海:“从广义上讲,科学家的理想,必须为自己的祖国、为人类造福,而不是相反;从狭义上讲,科学家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比如发明大炮、飞机、火箭等等。”

贾彦:“那么,大姐,你的理想就是火箭,我的理想就是鱼雷,二梅的理想……”

二梅走来:“潜水艇!东海,你的理想呢?”

张东海:“共产主义!”

贾彦:“什么?共产主义?”

二梅:“你也加入了?”

张东海:“没有,暂时还没有。”

二梅:“大姐,你呢?”

大梅:“跟他一样。”

贾彦:“夫唱妇随!”

大梅:“你呢?”

贾彦:“我还没有想通。”

二梅:“那你就慢慢想吧!该睡了,明天一早还要到荣城去参观呢!”

山东,荣城。贾彦一行来到郭家庄村外,参观一块麦田。放眼望去,越冬之后,一片片麦地刚刚返青,而一小块上了化肥的地却“鹤立鸡群”。这个鲜明的对比吸引了远近的乡民,既传为佳话而引起人们的好奇,也谣言四起而引发了一场战斗。

郭文秀领着一群学生,一边参观一边说:“同学们,为什么这片麦子长得这么好呢?因为上了化肥!”

参观的人群中有人喊:“放屁!”

龙小宝:“郭校长讲得对。化肥是我从德国带回来的。”

又有人喊:“不,这块地里有妖怪!”

郭永怀坐在土坡上画画,身边围了一群同学,一边看他画,一边看着麦地。他在明德小学的高小同学贾志远赞不绝口:“画得太好了!”听到锣鼓声,他们便走向麦地。

这时,一群人化装成“土地神”,蹦蹦跳跳,敲锣打鼓,来到麦地。他们点起香烛,装神弄鬼地:“德国的妖怪把花神爷、麦神爷定在这块麦地里,让我们整片乡土颗粒无收!花神爷、麦神爷,请归位吧。”

众人跪下磕头:“花神爷、麦神爷,请归位吧!”

“土地爷”:“铲除德国来的妖怪!爷们归位吧!铲掉麦苗!”

眼看一个个拿着铁锹的人跳进麦田,准备挖苗,贾彦忍不住大吼一声:“住手!”

人们议论纷纷:“谁呀?”

“这是谁呀?”“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你不知道,他就是到德国去留学的贾二少爷!”

“这些化肥,莫不就是他从德国带回来的吧?”

“土地神”:“你是什么人?”

贾彦:“我叫贾彦。”

“土地神”:“啊,贾王庄的二少爷?”

同类推荐
  • 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家麦家说,“我一直都有这么个梦想,开一个三合为一的书店,有人读书,有人谈论文学,更有人进行文学创作。两年了,这个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便有了麦家理想谷。理想谷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同时具备创作封闭性和思想流动性的作家交流据点和文学交友栖居地,一个所有文学爱好者和阅读者的精神枢纽,一个能够孕育文学灵感的母体。散文集《遇见更好的自己》,由麦家理想谷青年作家周佳骏、黄双双主笔,代表着理想谷五年来与自己、与读者的一次诚意对话。“生活,理想”“人生,感悟”“浅说,深思”“谈书,话影”,一部作品,四十一篇深情手记,承载着理想谷与广大读者的多年付出,也记录下了理想谷的成长历程,传递出了理想谷的最大心愿:将生活的温暖回馈广大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回到温暖的家。一如谷主麦家常说的,“读书就是回家”。
  • 如歌的青春岁月

    如歌的青春岁月

    岁月如歌,往事依依,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失落有收获……《岁月如歌》作者回顾了求学和从教生涯,总结了自己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的岁月人生,既有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心得,更有一位在逆境中成长、不断奋斗的教育家的教育思考。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 男+女之幽默

    男+女之幽默

    说男道女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婚后之爱女人的聪明是装傻锁住男人的“放蛊”假戏真演阿哥开始当绅士我不嫁人碍着谁啦夫妻相疑恋爱也需要技术手段爱情永远得折腾劝你真正地失恋一次逼着你谈隐私怕老婆是打不过老婆吗女人怒吼不当月亮“小兔崽子们”谈恋爱再谈“小兔崽子们”谈恋爱推敲一下脸蛋的美最消耗体力的工作是恋爱女人经常爱混蛋玩弄式的伤害大丈夫甘拜下风张口闭口说讨厌爱得恨不能咬一口没有度量的男人男女一样,活不到天亮妙在“男女有别”爱情多少钱一斤命运莫测死活就是不离婚时尚男女美之折腾妻子和情人哪个重要男人完美即完蛋第一眼就爱得要死家庭电视战漂亮热情的马达姆俄罗斯浪漫漂亮有时不是件好事……
  • 足迹

    足迹

    本书收入了56篇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回忆录,文章以个人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党领导金融工作走过的艰辛历程,展现了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在当年艰苦工作环境中,坚定信仰、忠于革命和建设事业,体现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高尚品格和道德修养。
热门推荐
  • 穿书之高冷男配爱上瘾

    穿书之高冷男配爱上瘾

    尉迟素衣,现代尉迟集团大小姐,著名杀手忆夙,同时也是网络言情小说畅销作家。一次车祸,她意外生亡。哪知道再次醒来,她已穿越到异世界,还是她写的书,旁边还有一位超帅的逻辑大人,逻辑大人告诉她,她写的书逻辑很弱,所以她需要亲自更改书的内容,将他们的性格扭转过来,最后让结局变成女主和男配互说我爱你,她方可回到现代。她本想演演戏,可到最后却入了戏。她爱上了高冷霸道的男配,男配也化身无赖,天天要求亲亲抱抱举高高。最后,尉迟素衣还是回到了现代。然而,结局却没结束,书中的一些人物也紧随其后,到了现代。即使尉迟素衣忘记了和他们的相处,忘记了曾经和男配的爱,但是没关系。他们又上演了一场现代校园恋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 末世为雄

    末世为雄

    一场流星雨,开启末日时代。地球上的生物快速进化变异。生物之间互相残杀,吞噬进化。人类进化出各种异能者,群雄四起。
  • 玫妃重生记

    玫妃重生记

    咸丰皇帝玫贵妃,徐佳氏内务府包衣满军正黄旗人。
  • 你送的紫色三色堇

    你送的紫色三色堇

    相遇在一次舞会,相爱在大学,一次偶遇,让他们再次擦出火花,却被阻了突然出现的女人道路,他们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一年的时间,终于清理了阻碍,成功的过上了幸福生活
  • 毒品,离我们有多远?

    毒品,离我们有多远?

    “我表哥死时30岁。他的死,对于我们亲人而言,至今是一个没有解开、也不敢去触碰的谜。他死之前曾进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过多次戒毒,回归社会之后又复吸、又戒毒。他死时,没有人发现。死后,他的身边散放着注射毒品的针、针剂。”“我的姑父读过书,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早年从山西出去当兵,身经多次战役、战斗,之后留在成都军区工作,也在成都军区结婚生子。在军区,只要说起我的姑父,那是声名显赫的,他是部队的师级干部,曾经受过毛主席的接见。”“我姑父严厉了一辈子,积极上进了一辈子,可是,却没有管住自己的儿子吸毒。我表哥的吸毒,以及死亡,我姑父认为是家丑,不愿意声张,便以心脏病突发死亡草草收殓了。”
  • 金刚经科仪

    金刚经科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urphy

    Murphy

    Edited by J. C. C. Mays Murphy, Samuel Beckett's first novel, was published in 1938. Its work-shy eponymous hero, adrift in London, realises that desire can never be satisfied and withdraws from life, in search of stupor. Murphy's lovestruck fiance Celia tries with tragic pathos to draw him back, but her attempts are doomed to failure. Murphy's friends and familiars are simulacra of Murphy, fragmented and incomplete. But Beckett's achievement lies in the brilliantly original language used to communicate this vision of isol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 combination of particularity and absurdity gives Murphy's world its painful definition, but the sheer comic energy of Beckett's prose releases characters and readers alike into exuberance.
  • 无花

    无花

    这是作者从20多年创作的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一部分文字。篇目不多,却纵贯作者从青涩少女到天命人生的心灵轨迹。小到一枚花瓣,大到无垠神迹,没有章法可循,却处处是信手拈来自成一统的痕迹;似乎老套,却又不拘一格;看不出技巧,却又字字匠心;尚有各种瑕玼,却不又失珠玉般的珍贵……这样的文字,论风格无法归类,但曾有评论家称之为“王子君散文现象”。
  • 形意拳拳械精粹

    形意拳拳械精粹

    本书选编拳械有:进步连环拳、六合拳、连环肘、八式拳、杂式捶、出洞入洞、八极拳、五行连环刀、五行连环棍等9个传统套路。
  • 时先生的小心肝

    时先生的小心肝

    【超甜宠爽文,原书名,《第一宠婚:帝少大人,你好棒!》】第一次见面,他对她一见钟情。第二次见面,她遭陷害,他挺身而出。第三次见面,他们火速领证,闪婚——成为全国羡慕的对象。他是商业帝王,权势滔天的大人物。传闻冷酷、桀骜的帝少十分爱她,却无人知道,她被爱到有多内伤!被人问及他宠妻无度的理由,他勾唇,“一眼钟情的,只有她!”【已有百万完结老文,《报告Boss,你出局了!》】【连载新书,《薄夫人她大佬马甲又爆了》,坑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