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9600000007

第7章 一条走了53年的回家路

口述/陈镇 文/何书彬(非虚构写作者)

内战时期,金门青年陈镇被征派到大陆作战,厌战的他当了逃兵,并滞留在福建沿海。等他再度回到家乡,已经82岁高龄。

别人偷渡,是为了做工、赚钱;我偷渡,是为了回家。从厦门到金门,两公里宽的一条海峡,我走了53年。

1946年,我在金门加入自卫队,由于念过一段时间私塾,当了中士班长。第二年的元宵节,福建省保安团从金门抽调了两个中士班长,一个是我,一个是金门后浦的汪丁赐。那时我刚结婚,还没有孩子。

出发后,我才知道是要参加突击队,“围剿”闽西、闽北的游击队。一开始,打了几场胜仗。带我们的队长孙谅宽是个山东人,那时我们看他很了不得,因为他有和陈诚、白崇禧等人的合影。

1949年8月,解放军攻下了福州。福建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去了台湾,他临走前让我们进军安溪,但我们走到永泰就让解放军包围了。从早上五点打到第二天凌晨一点,部队整个被打散了。

我和十多个人一起,走了十几个小时,走到一个只有三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我身上还有两元钱,就买了饭大家一起吃。吃完了刚躺下,解放军就到了,我们全当了俘虏。

解放军把我编到28军警卫营。那时天天打仗,不要说今天不知道明天怎么样,就是在这一秒,也不知道下一秒怎么样。看到这边倒下一个,那边又倒下一个,心里当然害怕啊。

过了两个月,我就想着逃跑。

正好有一天,我在去军部开会的路上,跌倒摔伤了,第二天我就向上面请假,离开了部队。我当了逃兵,而且没有被抓到。那时解放军对逃兵抓得不紧,不像国民党的部队。

八月十五那天,我跑到惠安,这里已经是闽南了。后来我又跑到晋江的衙口村,在这里把名字改为“蔡龙镇”,留下来帮人打零工、做农活。

我留在衙口是为了回金门。

当时我是这么想的,衙口就在海边,离金门很近,以后不管是金门解放了也好,还是蒋介石反攻大陆也好,我要回金门比较方便。

没过多久,我就做了“运动员”,要学习,要写坦白书。我心里怕,但是没办法。我考虑来考虑去,考虑完了写坦白书,交代打死过27个解放军,就这样写吧。

写了以后,两三天吃不下,睡不着。我害怕啊,心想人家会不会把我枪毙掉呢?

批斗会开始了,我实话实说:“那时各为其主,当兵只是为了生活。我在金门时,金门还没有解放军,我不知道伟大的解放军,也没办法知道。我只知道蒋经国,不认识解放军啊。”

以前28军俘虏我时,我也是这么说的。那时解放军比较明理,还问我有没有可能写错,如果写错了就改正。

在批斗会上,我是陪斗,没有被挂牌子。

1958年,就是“八二三炮战”那一年,因为回不了金门,我在衙口有了新家庭。

那个女人是衙口本村人,原来有个老公,是个渔民,在海上捕鱼时淹死了。她带着两个小孩,和她的公公。后来我们又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这样一家子就有了七口人。吃不饱饭,我就去人家的菜地里捡包菜叶、花菜叶。吃了以后,天天拉肚子,屁股像水龙头一样。

看到小孩子挨饿,我心里过不去,去海边买一些鱼来卖。没有想到,那个女人不懂事啊,居然去大队告状,说我不种田,要去做生意。我种田,一天的工分是两毛五。那时一斤地瓜干多少钱?能卖到十几元。我要是不做生意,哪里来的饭吃呢?

这个女人整天吵,说我是靠她才在村里活下来,说我占了她的门户。

离婚吧。

离婚时,我女儿一岁多,儿子还不满周岁。离婚前,我向人家借钱买粮食吃,欠了180元。离婚后,人家怕我跑掉,天天过来要债。

我没办法,只好把儿子送给人家,得了400元。那时一百斤花生450元。一个小孩,还比不上一百斤花生。还了180元,还剩220元,那个女人又到大队去闹,说孩子是她生的,要我分她100元,不然就不让我迁户口。没办法,给她100元,还剩120元。没过几天,那个女人的亲戚说要嫁女儿,又借走50元。

我和儿子从来没有说过话,人家带他去了菲律宾。他那时小,不会说话,也不懂我是他的父亲,他是我的儿子。后来把女儿也送人了,女儿埋怨我,说我不爱她。我是没办法啊,我天天要出工,没人在家里带她,就把她送给别人家了。

我又成了一个人住在衙口,全村17个生产队,加起来一万多人,别人都是本村人,我是一个外地人,容易受欺负。

1979年,我和人家打架。当时是争一张电影票,人家要欺负我,我坏脾气上来,差点把人杀死,被判刑15年,在监狱里待了13年。入狱的时候,我快60岁。出狱的时候,我已经70多岁了。

没有地方可去,我自己寻找活路,到政和县开了一家饼铺过日子,但是不能落户口,我成了一个黑户。后来,饼铺生意做不下去了。我回到晋江,在罗山镇卖包子、油条,还是落不了户,当黑户。

2002年,我82岁,孤单单一个人,活到了这个年纪。那时我攒了几千块钱,一辈子就攒了这些钱,没有家,没有户口。

我心里想,去上海、苏州走走吧,人家不是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我出去看看,把钱花光,就可以结束这坎坷的一生了。

这时有朋友对我说,你可以想办法回金门啊。当时从厦门到金门,已经有直航,但是我没有户口,不能走正常手续去金门。再早一些,也有福建人为了赚钱偷渡去台湾。我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只能偷渡回金门。

那一年5月1日,我来到了金门对岸的大嶝岛。在解放前,大嶝是金门的一部分,解放后,这里属于厦门。渔船从大嶝出发,20多分钟就能到金门。

说起来,我还是个厦门人。我出生在厦门,就是现在第八市场那个地方。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还不错,祖父放贷给别人,月息两厘。抗战爆发后,这些债都收不回来了,家里剩的钱贬值也很快,一家人吃不上饭。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听说日本人在金门修机场,我就到金门做工,留在了金门,又在金门何厝成了家。

厦门解放的时候,我在厦门已经没有亲人了。他们要么去了印尼,要么去了香港。我们断了联系。

在大嶝,我上了一条要去金门卖菜的渔船。政治上虽然划分了边界,但在民间,边界是模糊的。当地人和金门有很多这样的贸易往来,他们早就习惯了,但他们见我这么大年纪的一个人跳上船,而且是他们不认识的人,还是吓了一大跳。

我对人家说,我要去金门海边拾螺,人家才答应我留在船上。到了金门海边,我趁人家忙着系船,在船缝里塞了两千元就离开了。

这一年,82岁的我为了回家,当了一个“偷渡客”。

上了岸,我看到中兰路还有路边的牌坊,发现几十年过去,金门变化并不大,还是以前的样子。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老婆死了,房子塌了,我连一粒沙子都没有。

找不到亲人,我在金门主动向警察投案,给他们找了一个大麻烦。他们没见过我这样的“偷渡客”。金门各个单位都查不到我的资料,而且我在大陆也是一个没户口的人。他们既不能让我在金门合法居留,也不能比照一般的偷渡客把我遣返对岸。

终于回到了金门,我却差点成了一个“两岸人球”。中国这么大,可我在两岸都是没有身份的人。

还好,我嫁到金门官澳的一个妹妹听到消息,赶过来认了我,又在金沙镇公所发黄的户籍资料中,找到我的名字,备注栏里有“出征”两个大字。这证明我是一个金门人。

另外,我从大陆监狱里带出来的“释放证明书”上,也写着我是“金门人”。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前的一场伤人案,却成了我作为金门人的一个佐证。

不久后,我在金门拿到了身份证,不再是一个“黑户”。在“非法”了几十年后,我终于成了一个“合法”的人,一个“合法”的金门人。

办了荣民证后,我住进了大同之家。在这里,每个月可以领新台币13000元,相当于人民币两千多元吧,逢年过节还有一些礼品,看病有医保。

我现在生活还不错,身体也好,什么都想得开。

同类推荐
  • 总编辑心语

    总编辑心语

    本书是作者带有理论色彩的新闻专著,既涉及如何坚持报业改革和创新,如何全方位发展报社,也包括如何提高新闻采写水平,开创多种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人间有味是清欢:那些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人间有味是清欢:那些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152篇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隽永篇章,代代传承,凝成经典,在时光的长河中滋养了无数人的心灵。本书收录了《没有秋虫的地方》、《要生活得写意》、《人淡如菊,菊淡似人》、《每一刹那都是新生》等文章。
  • 零度梦想

    零度梦想

    本书共十五万字,囊括了小说(7篇)、散文(11篇)、诗歌(34首)、文学评论(5篇)。作者用他一颗年轻、忧郁、多思、纯净的心灵,书写着自己对校园、对故乡、对青春的独特感受、散着淡淡的青草般清凉气息。
热门推荐
  • 摩根传

    摩根传

    一提起摩根这个姓氏,全世界都会为之震荡。1837年的时候,一位从美国来的商人乔治·皮博迪来到英国敦伦,开办了一家商号。16年后,另一个名叫朱尼厄斯的美国小伙子成为了皮博迪的合伙人。10年之后,年轻人将这个商号更名为自己的姓氏——摩根,从此这个姓氏为世人所熟知。
  • 鲁迅全集(第十三卷)

    鲁迅全集(第十三卷)

    鲁迅全集(第十三卷)-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思想·山水·人物。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这一版《鲁迅全集》作为底本的。
  • 凰女纤华

    凰女纤华

    她是九天凰女,羽族女皇,天地初开,三界混乱,神魔大战,她率领羽族辅助天帝,抗衡魔界,意气风发,杀伐决断,名震九天!天地初定,她扶摇直上九万里,不问世事!他是鬼域魔神,邪恶、俊美,是天使般的魔鬼,对待感情可以一成不变,也可瞬息万变,没有人能够让他交出他的心,却因一颗凤凰珠泪,牵扯出一段爱恨情仇!最终他还能保持一成不变吗…他是羽族将领大鹏一族的骄子,羽族的佼佼者,因误闯圣地,被放逐于人间,保护凰女是他的使命,当一切沉淀,繁华洗净,他又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心,何去何从,他的选择又是什么!下凡凰女因爱成痴,因怨成恨,当一门血洗,当爱人离去,生死之际,是看破红尘得大智慧,还是沉沦爱恨,痴念轮回!-----------------------------------------------------------------------------佛曰:“大鹏,你欲何往!”大鹏:“我愿用最后残余的三百年寿命,陪着她。”..................................................................敬请关注........................《凰女纤华》
  • 超少年密码之时空彼端

    超少年密码之时空彼端

    那天,三位少女拾起最后的希望,踏上三条不同的路线,前往同样的汇聚点。一张照片,白衣少年,暖心微笑……回忆起一见钟情、二次心动的她,泪中带笑的拥入他的怀抱。冰激凌店,薄荷笑颜,那句“先生”再次回响耳边……薄荷冰激凌的清凉萦绕在鼻尖,她笑着靠在他的肩膀。熟悉的站点,公车再次停靠在眼前……又一次踏进这辆公车,目光交汇间,身旁的少年已与自己十指相牵……初夏的风徐徐吹过,十里长街树影婆娑……一步一步揭开的阴谋,一点一滴的时光,一环扣一环的命运……“我们会走到最后对吗?”“没有最后,只有永远。”“对!我们要一起走到永远!”《超少年密码II:时空彼端》又名《超少女密匙》
  • 脱线老婆太难宠

    脱线老婆太难宠

    初见,她对他可谓是一眼成灾,被索吻,被轻薄,被误会,她恨死那个男人;初见,他当她是欲擒故纵的女人,故意上钩夺走她初吻,却意外发现她的甜美。她一步步被逼上婚堂,逼进心房……
  • 颐和曼丽

    颐和曼丽

    曼丽是个三十五还未出阁的胖老姑娘,以凑合凑合的医术被人看中专治“疑难杂症”。曼丽“多才多艺”,“旁类杂通”,永远和小朋友一样走在“培优”路上。谁都能欺负她,最后,谁都会后悔滴,因为,原来她是“颐和”曼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封神双龙传(4)

    封神双龙传(4)

    商纣无道,群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被偶然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之中。他们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二人由魔入道,亦正亦邪,却又非正非邪,不断完善自身的绝伦武艺与玄奇法术,并得到了上古神器龙刃诛神与轩辕圣剑,终成一代伟业,被三界众生奉为人皇、天帝,傲然封神。
  • 诸天绝境王者

    诸天绝境王者

    唐临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绝境,历史的、电影的、神话的……他绝望、挣扎、反抗、斗争、力挽狂澜。当突破绝境后,他惊喜地发现,他因此获得了那些英雄的超能力……
  • 纨绔神医

    纨绔神医

    生日宴会当晚,方源被自家的黑心老爹丢上街头,除了身份证之外啥玩意都没有,倒霉的方源必须在试炼期内好好活下去并且成就一番事业,幸好,方源凭着一身医术,在医院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妖孽人生从此拉开序幕。
  • 盛世凰天

    盛世凰天

    谁说女子不能做太子,她偏要做,而且还要做的风生水起;权贵门阀盘根错节,我就要打破这个局面;中原地分三国,大一统才是正解;这些都做完了,那她就可以好好做昏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