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2100000020

第20章 未了的心愿(1)

父亲到部队来看我的时候,我们正在黄河岸边种水稻。

逐浪滔天的黄河像一把利刃,在一望无际的黄沙大漠上割开一道大口子,滚滚黄河水便在那道口子里咆哮着东去。

岸边,忽然冒出一群大兵,身着三点红的绿军装,在大漠上挥锨挖土,没过多长时间,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荒漠上,骤然出现了一方又一方绿油油的稻田。

嫩绿的稻秧覆盖了黄河岸边的沙滩。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秧苗,黄黄的沙滩,还有散落在田间正在劳作的一个个大兵——那扎眼的三点红,一下子将这里装点得分外赏心悦目。

父亲乘坐在公共汽车上,一眼看见这里的美妙景色,立刻让司机停车,断定这里肯定是他要去的地方。

父亲的判断是正确的,我和几个老乡早已来到田边的公路旁迎接他。

父亲很少出门,这次能到部队来看我,是指导员刘志文的主意。

“怎么不让你父亲到部队来看你呢?你们这批兵里别的战士家属都来过了啊。”

指导员刘志文不止一次这样跟我说。说这话的时候,指导员满脸笑容,和蔼可亲,似一位兄长,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已经当兵一年多了。父亲确实没来过部队。父亲对我十分关心,更十分放心,知道我会好好干,也是会干好的。当然,我干得的确也不错。当兵同年入团入党,先当文书后当班长,现在当了不到两年的兵,却已经成为资深老班长了。

刘志文指导员是高级步校毕业的优等生,“大比武”时的军事训练尖子。中上等个头儿,有棱有角的脸庞,眼睛不大也不小,圆圆的,炯炯有光。说话干净利索,做事雷厉风行。让人一见就知道,这是一位精明干练青年军官。

刚入伍的头一天,指导员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天一大早,从家里乘坐送新兵的卡车到达火车站,下午就到达部队。

天还不太晚,可连部办公室屋里的光线已经有些暗了。

连长在点名。别别扭扭的穿着新军装一起来的新兵坐在自己背包上,连长喊到谁的名字谁就歪歪斜斜地站起来,有的答“是”,有的答“有”,有的答“来了”,还有的答“在这儿呢”。点到我的名字时,我“噌”一下站起来,大声回答:“到”。

马上一个十分响亮的声音在不大的房间里响起:

“好!好!这才像个当兵的样子!再点到谁的名字一律要答‘到’,回答‘有’、‘来了’,都不行!”

那声音干脆、洪亮、掷地有声,似敲钟一般。似乎还有一种磁力,吸引着你的神经。展眼看时,只见一位青年军官站在一张办公桌旁,身体笔直,两腿微叉,双手后背,威风凛凛。

“这是我们的指导员,刘志文。”连长急忙介绍。

“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都是老虎连一个成员。我们将同吃同住,同操练同战斗。——慢慢认识吧。”脆生又有磁力的声音又响起来。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指导员,是刚当兵不久的一次紧急集合。

天刚蒙蒙亮,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号响起,我们立刻打起背包出发。那时我们的新任务是守护一段二百多公里铁路。从营房到执行任务集结地点有十几华里,部队全副武装,背包、武器、弹药、雨具、餐具,全部携带,一出营房就开跑,一直跑到目的地。指导员始终跑在队伍的最前面。我本来在学校就非常爱好体育运动,上山下乡又干了三年农活,身体特棒。我在一排机枪班,扛着一箱子弹紧跟在指导员后边。指导员回头看看我,又接着跑。

渐渐地,个儿小体弱的战士跑不动了,慢慢溜到后面去,后面强壮的战士冲到前面来,一开始整齐划一成编制的队形打乱了,而且队伍越拉越长。离目的地还有大约一公里的时候,部队已经有点“溃不成军”,从头至尾哩哩啦啦拉了有几百米多长。指导员回头看看紧跟在他后边的我,又看看不成样子的部队,却又继续加快步伐。连长个儿大腿长,也加大步伐跟了上来。

到达目的地,人人浑身是汗,汗水湿透了衣服,又打湿了背上的背包,军帽的帽檐湿了又干了,泛着一圈汗碱的黄白。

指导员边擦汗边喘气走到我跟前,问我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班的?我忙立定站好,大声回答。指导员笑笑转身离开。

军事训练是每天的必修课。射击、投弹、刺杀、跑战术、夜间模点儿和队列训练,一样一样安排得特紧。可是,我们刚当兵没几天,也没进过新兵连训练,这样一开始就跟着老兵一起练,实在是有点儿力不从心。指导员(连长当时出差)不但不降低我们的训练难度,而且毫不客气地从严要求,从严训练。

训练场上,正在进行队列训练。我们几个新兵不是站不直,就是站不住,正步走腿脚也不听使唤,没过一会儿就腰酸腿疼,东倒西歪。指导员站在操场中央,观看战士训练。火热的太阳当头照着,指导员站得笔直,久久纹丝不动。班长不批评我们,让我们转过身去,我们一看,暗吃一惊,立刻腰不疼腿也不酸了。

刺杀训练紧张进行的时候,战士们身穿护具,头戴护罩,手持木枪(刺杀训练用的武器),分班作业,捉对厮杀,龙腾虎跃。指导员来回巡查指导,纠正着战士的每一个动作。

忽然,那边传来异常的声音,指导员急忙跑过去。只见一个战士被另一个战士刺倒,半跪在地上,似乎很痛苦。指导员让他摘下刺杀训练护具,果见肋部一片青肿,马上喊来卫生员做处理。同时集合部队讲话。他对那个刺中别人战士没有批评,却给予表扬。他说的话至今记忆犹新:

“训练不出力,战时必流血;训练不狠,战场吃亏。训练不到位,害人又害己。”

他抓过战士一把木枪,连做一连串刺杀动作。我们直觉耳边“呼呼”风起,大地颤颤巍巍。忽然,他将木枪对准一棵比胳膊还粗的死树干,一个箭步刺去,只见树干顿时断成两截。队伍里传出一片惊讶声和赞叹声。

指导员立定站好,把木枪“唰”一下推过去,木枪竖着照直飞入战士手中。指导员一声吼:

“继续训练!”

连部通知我跟随指导员到营部去。营部当时在离我们驻地很远的大山里。一大早我就跟在指导员后面出发了。我不知道是什么任务,也不好问,只是跟着走,心里闷闷的。先坐汽车到一个叫“许由”的车站,而后步行。山路弯弯,越走越窄。

指导员回转身,问:“知道这里为什么叫‘许由’吗?”

“不知道。”我如实回答。

“听说过‘许由洗耳’的故事吗?”

“没有。”

“‘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传说,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尧还以为许由谦虚,又派人去请他,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颖水边去,掬水洗耳。”

指导员站了一下,等我跟他平行时,又说:“其实,我倒觉得许由应该出任九州长,担任更大的职务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指导员的话我似懂非懂,但我心里十分佩服指导员的博学。

正是仲夏时节,漫山翠绿,小路两旁山坡上开满各色野花,槐花也正在盛开,一阵阵香味扑鼻,一串串槐花低垂下来,伸手就能采下一把。慢慢地,我的心情也开朗起来。

营部驻扎在一个小山村里,指导员去开会,就让我参加机枪连的军事训练。第三天指导员又带着我往回走。

“知道这次来是做什么吗?”

我看着指导员不说话。

“他们想调你来营部当文书。我看上的人他们要调走!我用什么呢!”

看来指导员火气挺大,吓得我更不敢做声。果然从那儿回来没几天,就调我到本连连部当了文书。

部队紧急战备进入阵地是在那年的八月份。团政委动员讲话:

“我们马上就要进入阵地,那地方很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动员会后,断绝我们与外界的一切往来,连夜收拾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就爬上闷罐车“咕咚咕咚”往北开。列车刚开动,卫生队的人上来验血,验好血型统统要写在领章上,连同你的姓名,部队番号,说是负伤以后抢救方便。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牺牲以后好认尸,但谁也不说出来。战士们心里无比紧张。

指导员来到我们车厢,满脸笑容,跟平常一模一样,还讲起了政委没说完的那首古诗《敕勒歌》。他阴阳顿挫地念道: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念完接着说:

同类推荐
  •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是宗璞经典散文集,收录了《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松侣》等名篇。宗璞用优美温婉的语言,描绘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再现人物命运的起伏和历史变迁,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与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
  • 惶然录

    惶然录

    《惶然录》的作者是费尔南多·佩索阿,编译为韩少功。《惶然录》收集了他晚期的随笔作品,都是一些“仿日记”的片断体……作者被当代评论家们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以及“杰出的经典作家”、 “最为动人的”、“最能深化人们心是”的写作者等等。
  •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是一部新闻作品的汇集,是作者从事宣传工作近20年来的部分成果与收获。文字既反映了铁路的发展变迁,也从中折射出作者热爱宣传、痴迷写作、追求梦想的人生态度。全书约15万字。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掌声响起来

    掌声响起来

    本书收录了石绍平57篇散文,分为“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书房中的幸福、正气不可无、白发新娘、传奇的钟祥”五个篇章。“亲情、友情、爱情从他笔下汩汩的流淌,铁肩、道义、正直在他文字中悄悄的诞生。优美的文字,清新的笔调,献给你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愉悦,更是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一颗悲悯的心”。
热门推荐
  • 故乡

    故乡

    回故乡之路就是看望母亲之路,寻找母亲之路。用当地方言说就是鸡上架,娃娃寻(醒)他娘。这个娘在我们当地人叫nia(尼阿压),这么发声就对啦,你就成了个娃,碎碎一个娃,不管你在外边弄多大个事做多大个官,哪怕做了皇帝回到故乡你就是毬把高个娃,卵蛋大个娃,老远地你会听见你压(娘)在黄土高原的深沟大壑里长一声短一声地喊叫:狗娃回来!狗娃回来!回来喝豆豆米汤。你的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滚下来,就像你压(娘)在锅里煮的米汤里的大颗白豆。
  • 魔法世界的日常冒险

    魔法世界的日常冒险

    这是一个充斥着魔法的世界,魔法早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之间,有一群利用魔法生活的人们,他们被称为魔导士,隶属于各个魔法公会接受委托执行任务。各个国家内都有很多这样的魔法公会我们的故事就从圣兰王国的麦东克利特城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哈代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小说以女主人公苔丝的遭遇为主线,描述了美丽的诗化形象与周围阴暗现实的冲突,具体生动地描写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之后小农经济的解体以及个体农民走向贫困和破产的痛苦过程;小说通过一个纯洁的女子在精神和肉体上所遭受双重迫害的描写,通过对一个女性的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的揭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伦理道德、婚姻制度以及资本主义实质等做了大胆而无情的揭露和控诉。与此同时,哈代也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悲观主义的思想。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为自己的生命喝彩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为自己的生命喝彩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贞观四年,太上皇李渊心中烦闷离家出走……贞观四年,李慕云路见不平一声吼,结果捡来一个‘爹’为了试探这位‘活爹’的深浅……“爹,我们去当山贼吧!”“没问题!”“爹,他们招安我,让我当县令!”“没问题!”“爹,他们还让我当刺使!”“没问题!”“爹,皇上来了!”“什么?你让他立刻滚来见我!”李慕云觉得,脑袋似乎快要被自己玩掉了……群号:514761947,有小伙伴来么?
  • 九百年前认识你

    九百年前认识你

    少女安亭溪一进高中校门就对比她高两届的学霸加篮球小王子齐友嘉很是着迷。不料一次看比赛时,安亭溪被齐友嘉用脚踢过来的篮球砸中失声。17岁生日这天,安亭溪不慎落水。当她重新浮出水面时,发现自己身在九百年前的南宋,并顺手救起一位貌似齐友嘉的年轻公子。为能重新回到现在,安亭溪女扮男装来到李清照府上成了一名小厮。她无意中发现,最终的危险正在朝三年来一直被战乱和阴谋挟裹着的李清照步步逼近……
  • 无赖皇上之就要拐你来爱朕

    无赖皇上之就要拐你来爱朕

    她是国际刑警组组长,在一次行动中误入时光隧道回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王朝,为了生计女扮男装的她进宫当了近身侍卫。可是,这个长的好看的皇上好像是有了恋男的倾向。不会吧!“我是男人!皇上,别爱我!”“就算你是真男人,也要拐你来爱朕。女人,别想逃!”龙傲天一脸的无赖相……
  • 丹书墨问

    丹书墨问

    逗留世间的女仙人遇上此生的欢喜冤家,一路同行,又有什么在渐渐萌芽。妖域之行有谁相伴,千树墨梅又为谁而开,留一卷丹青,写尽此生芳华。
  • 云月可羡

    云月可羡

    在黑恶势力笼罩的大陆下,月亮好久都没那么美,人的眼眸也好久没有那么澄澈......是幻觉吗,他真的是我们要找那个人?明月可羡,清风可羡,但有一人难寻......他是短暂的蝴蝶,也是长久的琥珀,这个世界,他美好的来过,也美好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