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52800000010

第10章

毛泽东与他的“古今中外法”

毛泽东同志关于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吸收和借鉴中外一切优秀文化的著名学说是我们大家熟知的。根据何其芳同志在《毛泽东之歌》中的回忆,1942年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口头的讲话和后来经过整理发表的文章是有某些表达形式上的差异的,也有不少生动譬喻,在讲到必须继承中外一切优秀文化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归纳为“古今中外法”,譬喻说:屁股坐在中国的现在,一手伸向古代,一手伸向外国。

一位外国学者曾盛赞毛泽东同志的继承民族文化的观点,那是在60年代初举行的“北京科学讨论会”上,这位非洲学者在文学组的发言中谈到民族传统文学以及有关的问题时,对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的清理古代民族文化是发展民族新文化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的论断,十分赞赏,这位学者还批评了某些西方学者所持的“欧洲中心论”以及由此而来的高傲态度。这位非洲学者是在欧洲接受高等教育的,当时他的祖国还未独立,正在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由于这位学者是结合他的感性体会来作出理性评价,说来很亲切,很有感染力。

此前不久发生了一场离开毛泽东同志关于继承民族文化的学说,片面地、粗暴地否定很多文学遗产的批判运动,那就是1958年发生的学术思想批判运动,这个运动又是在一个片面的口号即“厚今薄古”的影响下发生的。但就是在1958年,毛泽东同志关心过当时全国唯一的专门发表古代文学研究文章的专刊——《光明日报》上的《文学遗产》专刊。这个专刊的编辑部原属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后古典文学部撤销,改属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是陈翔鹤同志。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同当时过“左”的文化氛围有关),那年秋天,《文学遗产》编辑部忽然接到终刊的指令,终期后第三天,又传达了毛泽东同志的意见,说是毛泽东同志见到停刊启事后很不赞成,要求继续出刊,一期也不能停。

我是在1955年到文学研究所工作的,参加的第一个集体科研项目是《红楼梦》研究,那时就听一位同志说,毛泽东同志认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是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人的萌芽这个问题可予以讨论。到了60年代初,又听一位同志说,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提出了《红楼梦》描写四大家族的见解。对于前一个问题,当时所内的一些同志大抵认为从贾宝玉形象的思想性格还不能构成新人萌芽说,与此有关,《红楼梦》也难以被称之为“市民文学”。对于后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讨论中出现了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说《红楼梦》描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是符合这部小说的实际的;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红楼梦》中写有贾、史、王、薛四个贵族家庭,但主要描写的是贾家,即荣、宁二府,因此不妨把毛泽东同志的见解理解为《红楼梦》描写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个贵族家庭的兴衰。持这种看法的同志还猜度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四大家族”带有即兴发挥的成分,因为据有的同志说,毛泽东同志在1963年的一次会议上发表这个见解时,在座的人中有《中国四大家族》的作者,毛泽东同志对着那位作者说:你写了一本《中国四大家族》,我看《红楼梦》描写的也是“四大家族”。

当时文学研究所内的这种讨论,本来是很正常的。坚持毛泽东同志的文艺学说的正确原则和是否赞同毛泽东同志就某个古代作家、作品发表的具体论点,这是有严格区别的。对这方面的一些具体论点表示赞同与不赞同,或者在赞同的前提下持若干相异看法,这同样也是正常的。在50年代中期,文学研究所内还传达过毛泽东同志的一个意见,大意是说,在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这个问题上,不应当根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的周秦封建社会的论点去批判不同的见解。

不能也不必要求研究者都同意毛泽东同志就我国古代作家、作品发表的具体见解,但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确实发表过不少精辟的论点。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他十分熟谙我国传统文化。

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中,提出和阐述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正确原则和科学学说,我想这同他熟谙我国传统文化这点也密不可分。

当然,毛泽东同志提出继承文化遗产的学说,也总结了“五四”以来的历史经验。应当说,“五四”以来文化界的一些著名人物,在继承文化遗产问题上也提出过比较正确的观点,但在冲击旧文化的同时确也存在矫枉过正现象。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著作中曾指出,“五四”时期一些领导人物的形式主义方法,即好的绝对地好、坏的绝对地坏的形而上学方法。这种形而上学方法也确实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也就带来了轻视文学传统的弱点。正是总结了这种历史经验,同时结合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若干具体情况,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到清理古代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时,把发展民族新文化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相提并论。

同样也是总结了“五四”以来文学运动的经验,毛泽东同志又强调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这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得十分清楚。

在人们的实践和认识中总会发生迂回曲折现象,即使有了正确的理论,也并不注定在实践中不会产生偏差。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个时期内,我们确实又比较忽视吸收国外的文化经验,这其实是对毛泽东同志的“古今中外法”的偏离,也是对“五四”文化精神的偏离,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界扭转了这种忽视现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一段时间内,在不同的程度上又出现了对外国文化的一种盲从现象,形式主义方法也一度流行。因此,完整地理解并实践毛泽东同志的“古今中外法”,需要我们永远奋斗不懈,也永远是我们的光荣任务。

(原载《人民日报》1993年12月16日,文艺评论副刊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专栏)

同类推荐
  •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译作卷(一)收录了朱湘翻译的《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年,北新书局出版),《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年,北新书局出版)。朱湘的翻译注重音韵和节奏,其特点是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作品的独到见解,本卷翻译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译功力与优美的翻译艺术。
  •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情书精选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情书精选

    1932年秋,朱生豪在之江大学与宋清如因“诗”相识,随后因志趣相投,便相知相许。1933年,朱生豪毕业后到上海工作,两人便两地分隔,开始近十年的苦恋之旅,以书信交流情感,倾诉相思。在信中,朱生豪无话不谈,畅聊人生、倾诉思念之情、切磋诗词、交流喜怒哀乐、相互鼓励、翻译莎剧……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对宋清如无限的思念和爱慕。朱生豪的书信,绝对适合在阴冷的冬日夜晚,暖心暖肺而又更坚定心之所向,是情人更是益友,被感动到触及灵魂,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本书精选了朱先生的188封情书,这些情书无不展示了他当时写作的手迹和心迹,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栩栩如生的朱生豪,这或许是他的同学、友人都不曾认识到的,因他在旁人面前不爱开口,所有的幽默、聪敏与遐思,只对他亲爱的“好友”宋清如讲。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晋人援蜀记

    晋人援蜀记

    春去夏来,日子平常。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月十二日前晌,京城里是个麻阴天儿。我匆匆赶往人民大会堂,从西门进了吉林厅。军旅作家徐剑一部新作,讲今年春季里,南方发生特大冰雪灾害,国家电网十万将士拼死抗灾送电,艰苦卓绝。在大会堂举行作品首发式进而展开研讨,规格甚高,是为了表达对死难英烈和家属们的敬重。座中时闻泣泪声。文学界人士都在发言中谈,国家多磨难,民众有良知。
  • 中国意象:回到时间开始的地方

    中国意象:回到时间开始的地方

    本书以中国意象为主题,以时间为轴心,在分秒间不停追赶,在流逝的光阴里惋叹,烘托出中国文人对时间的一种敬畏,一种反思。
热门推荐
  •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父亲是天,是铁的纪律,是人生的权威,是绝对的原则,是冷酷的理念,严峻的教导者,但这只是文化观念的表导意识。我们通过这套书,中要告知天下的儿女们父爱如山。
  •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在一个叫受活庄的地方,这是一个遗世独立、鲜为人知的村落,所有村民都天生残疾,视健全者为另类。主人公柳县长异想天开,想用重金购买列宁的遗体以发展旅游经济,于是,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村庄开始了走向外部世界的不归路:村民们组建了绝术团,在柳县长的带领下红遍方圆百里。
  • 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临位面

    霸临位面

    天地之气分两极,作为唯一拥有阴阳二气的圣龙大陆,拥有着成为天地间最强者的钥匙,为了保卫这片大陆,何惜辰从小就开始了不一样的童年,他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却要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 骨生灵

    骨生灵

    秘羽林深处是一颗千年妖树,红的如被鲜血浸染过的叶子,数十人合抱围成的树干,远远望去像一把打开的红油纸伞。妖树旁是一汪血池,方圆百里都闻得到血腥味。
  • 不懂说话,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说话,就当不好经理

    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经理人的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中外企业概莫能外。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成功交流和沟通的经理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扩展其人际关系。因为人人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所以这样的经理人会在人气上占据绝对优势。一个人的才干要被人认识,要被人了解,如果不借助口才,那结果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工作要交谈,政治要辩论,学术需争鸣,合同需谈判,而这些无一不需要口才。因此,经理人一定要掌握良好的交际方法,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人际交往中的成功者。经理人有没有水平,很重要的一点表现在说话上。
  • 红楼复梦

    红楼复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城帝后:废物大小姐

    倾城帝后:废物大小姐

    她是现代王牌特工,性格百变无常,杀人不眨眼,世人眼中的修罗母夜叉。也是无限宅,邻居眼中的乖乖女。睡梦中醒来,竟穿越到王都弱懦的第一废物身上。废物?懦弱?好欺负?那都不是她!天才!腹黑!坑你没商量!这些才是她的本性!别以为本小姐懒就是好欺负的表现,动起手来连她自己都害怕她自己!不过,看着眼前对她过分宠溺的男子。忍不住心内咆哮,云大帅哥你对我这么好,我会觉得你要对我图谋不轨!!!
  • 面瘫伊人:娘子你太腹黑

    面瘫伊人:娘子你太腹黑

    穿越?太讨厌了,她还要回去玩跳级。毒她?太白痴了,她可是神医的首席弟子。杀她?那可不行,她还要带着妹妹寻找回去的方法。夺皇位?太简单了,果红小鸟变成血凰琴的模样血洗皇宫。杀赤焰?那更不行了,他是她腹中孩子的爹,她没做单亲妈妈的愿望。灭族人?有没有搞错啊,她一个二十一世纪不小心穿越来的天才竟然是玉族圣女?她面瘫腹黑,他霸道狂妄,他们想要在一起,看似简单,却横扫了整个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莫周游海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