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61100000005

第5章 “普世价值”的由来及其内涵

1.“普世价值”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泛起

“普世价值”是西方知识界最早使用的一个用语,来自英文“universal value”一词。英文“universal”一词有多种含义,主要指“普遍的”“全体的”“通用的”“宇宙的”“世界的”等。与英文“value”即价值一词连用,意指“普遍价值”或“普适价值”(普遍适用的价值)等。

为查阅“universal value”一词的来源,笔者检索了在当今世界极负盛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据说最知名也最权威的百科全书竟没有收录该词。倒是以开放式的全球网络百科全书著称的“维基百科”(Wikipedia)出现了这一词条。

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大体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的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少数学者,把某种普遍认同的现象或观念概括为“普世价值”。比如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学家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认为,“普世价值”是一种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的地方和情况下,在几乎所有的时代,都共同操守的价值,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或在行为中表现出来。

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一些神学家、伦理学家把某种普遍接受或广泛认同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称为“普遍伦理”(universal ethics)。国际上还掀起一股“走向普遍伦理”的浪潮。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通过《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对什么是“普遍伦理”做出这样的解释: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并不是指一种全球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指超越一切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所有别的宗教。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共识。宣言的起草人、当代“普遍伦理”主要倡导者之一、德国神学家孔汉思认为,这样一种在“伦理方面的基本共识”,是“由所有宗教肯定的、得到信徒和非信徒支持的、一种最低限度的共同的价值、标准和态度”。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制订了研究“普遍伦理计划”,并在法国和意大利召开会议,组织多学科学者、专家探讨普遍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998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从中国传统伦理看普遍伦理”的学术讨论会。1999年10月又在韩国汉城召开了亚洲地区的“普遍伦理与亚洲价值”国际研讨会。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和研讨“普遍伦理”问题,发表了一系列专论文章,并翻译出版了有关“普遍伦理”的文献。“普遍伦理”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研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universal ethics”一词,有学者认为可以有多种翻译,如“全球伦理”“普遍伦理”“普世伦理”“世界伦理”等,也有学者主张用“普遍伦理”最为恰当,理由是“普遍伦理”中“universal”之“普遍”,是一种逻辑的抽象规定的“普遍”,而“全球”(global)和“世界”(world)的含义就不具备这种逻辑意义。有不少学者赞同使用“普遍伦理”的译法,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未加说明就直接使用“普世伦理”的表述。可见,“universal”本身就是一个含义不清、语义混乱的语词。

随后,伦理学范畴的“普世”一词被引入哲学领域,并与哲学上的“价值”一词嫁接起来,形成“普世价值”的概念。再后来,“普世价值”泛化到政治学、法学等学科,并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波及各个社会领域。

“普世价值”思潮在中国的兴起经历了一个起伏的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只是个别学者在讨论“普世价值”,2000年以后有所升温,但截至2006年其影响主要在学术界。2007年是个转折点,此后迅速升温。2008年形成热潮,2009年和2010年达到高潮。在此期间,“普世价值”讨论由学术殿堂登陆大众媒体。起先只是一些报刊在宣扬,后经互联网的发酵,迅速演化成社会思潮。

为客观说明“普世价值”在中国兴起的脉络,笔者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登录“中国知网”数据库主页,进入“初级检索”。在“关键词”一栏中输入“普世价值”,“模糊”搜索1979年以来的文章。结果显示,含“普世价值”关键词的首篇文章出现在1995年,以后逐年增多,增幅不大,到2006年有144篇。从2007年起,数量急剧增加,当年就达到73篇,2008年猛增至243篇,比此前所有年份的总和还要多。2009年攀升至历史最高点,为343篇,2010年有337篇,2011年仍有325篇。到2012年4月底笔者查询时为止,尚有56篇。

如果说检索“关键词”范围较宽的话,那么检索“题名”则更为集中,也更能说明问题。按照上述的操作,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题名”一栏中,输入“普世价值”,“模糊”搜索1979年以来的文章。结果显示,篇名中含有“普世价值”的首篇论文出现在1996年,此后小幅增加,截至2006年有31篇,其中有4年没有出现有关文章。然而到2007年,一下子就增加到12篇,2008年猛增至72篇,2009年达到前所未有的117篇,2010年有所下降,但仍有77篇,2011年有62篇,2012年截至4月份还有15篇。

笔者还检索了“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查询含有“普世价值”的文章。2004年出现首篇,截至2012年4月,共有46篇文章。与学术界的情况大体一致的是,2007年以前的文章很少,只有4篇。2007年之后数量猛增,2007年为7篇,2008年猛增至14篇,2009年有10篇,2010年有6篇,2011年为4篇,2012年截至4月底有1篇。

在这些文章中,多数是认同、赞成、宣扬“普世价值”的。但大体从2008年起,陆续出现了不少质疑、反对、批驳“普世价值”思潮的文章。有不少社会人士及广大网民也积极投入到“反普”斗争的行列中。两种不同的观点发生激烈碰撞和交锋。随着讨论的展开和深入,“普世价值”论越来越遭到广泛质疑,一些人鼓吹“普世价值”的真面目也浮出水面。

那么,一些人眼中的“普世价值”是什么呢?

2.关于“普世价值”

国内主张“普世价值”的人,多数没有给“普世价值”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便做出了一些解释,但各自的看法也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从“普世价值”的字面上理解,价值的“普世性”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这种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适性),即不是仅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是适用于所有人;第二,这种价值具有普遍永恒性(不变性),它不仅仅适用于一时一地,而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第三,这种价值是以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普遍必然判断)来表述的。只有符合以上三个基本要件,才能称为“普世价值”。

应该说,这种解释符合“普世”的本意。“普世”原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使用的一个宗教概念,意指普天下。如“普世欢腾,主治万方”“福音要传到万邦万民”等。这在词源上与希腊文“普世”所指“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的本意相吻合。基督教还强调上帝是永恒的存在,是“自有永有”的万能的神。上帝创造了世界与人类,是拯救人类、使人的灵魂得到永生的救世主。基督教的“普世”观念,类似我国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佛教中“普门”和“普度众生”等意。

另一种观点认为,存在一定条件下、针对一定“类主体”的“相对的普世价值”。认为依据基督教的“普世”观赋予“普世价值”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人的内涵,这是把“普世价值”做了绝对化的理解。提出要区分“绝对的普世价值”与“相对的普世价值”,即适用于所有人、所有时代的“绝对的普世价值”并不存在,存在的是在一定条件下、针对一定“类主体”的“相对的普世价值”。

还有一种观点不同意“普世价值”这个提法,认为一些人使用的“普世价值”应为“普适价值”。因为价值都是阶段性的和地域性的,不可能有任何地区、任何时间都有和都存在的价值。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以达成人们一致遵守的价值和规则,但离开这个国家、这个区域,又会有不同的价值和规则。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从来就是各有各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交往日益扩大的情况下,现实逼着人们不得不寻求一些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这种大家都接受、都遵守的价值观念,更准确地说,应当叫“普适价值”,而不是“普世价值”。

可见,无论是从“普世价值”到“相对的普世价值”,还是从“普世价值”到“普适价值”,这些提法变化的背后,不仅反映出认识者在看法上的不一致性,同时也折射出“普世价值”概念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宣扬“普世价值”论的一些人,对“普世价值”的学理研究并不感兴趣。他们或者是把西方的价值观说成“普世价值”,看成人类文明的主流成果,如一些人提出的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平等、博爱、宪政等;或者是把儒家思想看成“普世价值”,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中庸”“和谐”“孝道”等伦理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理念。

那么,有没有这种普遍适用而又永恒存在的“普世价值”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作一些学理上的分析。

同类推荐
  • 记录南广

    记录南广

    钟灵毓秀,虎踞龙蟠。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天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为创建南广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地利:“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南广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人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南广学院的创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南广”构想的提出,到选址南京江宁方山脚下;从第一栋建筑破土动工到四季芳香的美丽校园;从800学子入学江宁高中的租借校园到万人大学目标的实现,南广学院为中国民办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

    (限时促销价5.99元,原价18元,欲购从速哦)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从“失联”到“失事”,MH370牵动国人走过了煎熬的一年。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从信息分析的角度,从MH370失联的当日开始,以大量的事实信息为基础,进行了连续17天的追踪,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专业的分析模型,提出预测和判断,率先建议将搜索区域锁定在南印度洋。在信息的洪流里捕捉理性,从混乱和无序中找出逻辑,是信息分析实战运用的极佳案例。时值事故一周年,这本书的出版既是对事故的全景回顾和深度分析,也是对生命的彻底尊重。这一天已经过去一年了,而事情远未结束,只是掀开了耐人寻味的新篇章。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热门推荐
  • 冲动的青春——桌球绝恋(上)

    冲动的青春——桌球绝恋(上)

    《桌球绝恋》讲述了:那些年,我们都很年轻;那些年,我们对爱情懵懵懂懂;那些年,我们分不清喜欢与爱。当感觉来临时,我们会脸红,会心跳,当看不见某个人时,会想念,会想见,当一个人的时候,会憧憬,会傻笑。那些带着青涩的味道,那些关于我们青春里羞羞答答的回忆,那些,长大的我们,总是怀念的校园时代。
  • 重生的逍遥特工弃妃

    重生的逍遥特工弃妃

    她是丞相府的千金小姐。他是答禄王朝俊美的四王爷。一眼注定了她的归宿,她成了他妻。全身心的付出,却换来家破人亡而她从妻变妾。她是国家的王牌特工,一朝穿越,成了他丢弃的她。重生的她,历经生死,逃离了他的身边,再遇时,只一眼,他心中有了她…本文女主很强,喜欢的亲可以收藏和投票推荐一下哦。萦语感激不尽。领养区:慕容懿轩,由亲亲vinu2005领养,亲亲vinu2005是第一个领养萦语儿子的人,我真的是太高兴了,亲亲,我的儿子以后就交给你了啊。\(^o^)/~白慕影,由亲亲xielilixie领养,亲亲可是第一个主动领养萦语儿子的人,激动中。推荐好友文文:《重回射雕之玉箫恋恋》紫梦铃风
  • 帝姬凰临

    帝姬凰临

    她是云镜帝姬,因重伤沦落下界。为了重返云镜,她与他合作。却不想,在合作中却丢了自己的心……历经生死,她重返云镜,却以心如死灰……他和她最终又将走向怎样的不归路……
  • 异界的修炼手册

    异界的修炼手册

    银发女子满脸疑惑的看着楚清,问道:”为什么你从刚才就一直握着一把草?”楚清看了她一眼说道:“为了表达内心的震撼。”
  • 无上冒险系统

    无上冒险系统

    经典动画、游戏、小说、国漫……的穿越冒险之旅。不为实力,只为行走万界。
  • 婚后撩人:总裁诱妻成瘾

    婚后撩人:总裁诱妻成瘾

    沈念离觉得自己出门一定没有看黄历,不过是为了壮胆冒充了一次别人进酒吧,就惹上了这条腹黑的男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三国如烟

    三国如烟

    那胜利之酒,芳香扑鼻、清冽甘醇,不知用多少鲜血酿就。孤高王座,累累白骨,留名者又有几何?功名利禄、酒色财气、仁义礼信、一生一愿,何为?
  • 神雕侠侣(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

    神雕侠侣(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

    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杨过自小在全真教学武。全真教教规森严,天性叛逆的杨过在教中吃尽苦头,忍无可忍,终于逃出全真教。被活死人墓中的小龙女收留为徒。师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练武、一起长大,渐生情愫。但师徒通婚违背宋朝礼教,二人爱情不能为世俗所容,其间尝尽聚合离散之苦,杨过更得知了父亲身死的真相,但在国仇家恨的权衡中明白了更多。杨龙二人的感情一再波折,最终分离十六年。二人十六年后重逢,无限欣喜……杨过带着小龙女离开深渊,前往襄阳。杨过以高强武功,于万军之中杀死蒙古皇帝,蒙古大军顿时崩溃,在襄阳就要失守时解了襄阳十六年的围困。经此一役,神雕侠侣天下扬名,杨过却带着小龙女悄然隐退……
  • 生气不如争气

    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巅峰也有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真正的人生需要磨炼。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是一种消极的表现,最终受伤害的也只有你自己。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你自己的心态。以积...
  • 不那么拼,去过一种更有趣的生活

    不那么拼,去过一种更有趣的生活

    世界再大,你唯一始终拥有的也只是自己,你即是原点,也是终点。因此,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换一个地方,而是换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有趣的活法。心屋先生认为,之所以有的人会活得那么累,陷入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困境,不是因为不够“拼”,反而是因为“太拼”。当你充分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时,“不拼”也能得到最匹配的回报。现在,一点点读完这本书,从发现未知的自己开始,肯定自己,自然表达自己,学习13种“不拼生活法”,不要那么完美主义,不要让自己生活在枷锁之中,不要那么拼,偶尔偷懒懈怠、随心所欲,拒绝别人包括上司,辜负别人的期待,求助于他人……对于一直太拼的你,这些“不拼”反而能让你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