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开得很好,虽然这次考试不如上次,但由于会议按杜春林的设计召开的,会上同学们情绪激昂,决心要打赢下次的翻身仗。杜春林想,同学们发动起来了,下次练兵成果分析会上,再与各科任课教师将每个人的情况好好分析一下,然后有的放矢地对口辅导一阶段,下次练兵是能反败为胜的。
当杜春林走出教室时,忽听教导处的孙玉梅主任在学校的广播喇叭里喊他,说有位客人找,让他快到教导处去。
谁?杜春林以为是那个学生家长呢,越临近高考了,来找老师的家长越多,有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有请老师喝酒联络感情的;还有以各种名义送礼的……弄得杜春林很是头痛。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当然很好,对喝酒送礼什么的,他总是像躲避瘟神一样,一是感到没必要,还净为学生家增加负担,二是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压力——他们喝酒送礼的目的,无非就是要求老师对他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这不是多余的吗?谁不想竭尽全力将学生送进大学啊!
教导处门口停着一辆奥迪车,杜春林想,可能又是那个大款家长来了。一般说来自己班里学生的家长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当官的当大款的,他都很熟悉,可到教导处一看,见一个陌生人正在和孙玉梅说着话。那人一见杜春林进来,蓦地站起来,笑着正要喊他,被孙玉梅一下拦住,说:“你先别叫,让他认认你是谁。”然后转脸笑着问杜春林说:“你看他是谁,认不认的?”
谁?杜春林望着站在眼前这个40多岁的中年人,正笑着望着自己。只见他胖墩墩的身材,红光满面,脑门有些秃顶了。他,他是谁呢?他在记忆的屏幕上急急地搜索着……
“老师,我是您的学生赵建平。”来人笑着把手伸过来,紧紧地握住杜春林的手。
一旁的孙玉梅说:“您的学生如今出息成大老板,今天特地来看您来了。”
“啊,赵建平!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看我的这记性,真是!”说着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赵建平,说,“当时在班上瘦弱得如同从贫脊地里长出的小苗苗似的,你看如今也胖了,壮实了。”
赵建平掏出一张名片给老师,一面检讨自己自己多年没来看老师,一面说:“这是我工作的地方,以后老师有什么事就打电话给我,到北京时,告诉我声,我去接您。”
杜春林看着名片上的头衔,是北京某电子集团董事长,高兴地说:“想不到,真想不到当年山村的一个穷孩子,能在北京成就这么大的事业!”
“这当中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和关爱,记得那一年时家里穷得50元学杂费怎么也凑不起来,最后还是您替我交的呐!”
杜春林对孙玉梅说:“唉,他真能吃苦!记得当时每逢吃饭时总是躲到一边去,什么事?为了弄清原因,我走过去要过煎饼卷一看,里边卷的竟然是炒的盐粒子。一看到这里,你知道我心里是多难过,差点流下泪来。”
“于是,吃饭时,你总是时不时地买些菜送过来。”赵建平说,“唉,老师真是如同父母。当时我就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报答老师。”说到这里,他长吁了口气,接着说,“按我当时的家庭情况,根本上不起学,可我想,不上学,穷字永远摆脱不掉,于是就发奋图强,不怕任何困难也要把学上下来。正是在这信念的支持下,我上完高中,又上完大学。”
杜春林让他坐下来,顺便将孙主任为他倒的茶端起来递给他。
赵建平一面接着,一面说着“谢谢!”并端起茶壶为老师倒上一碗。
杜春林问道:“您父母还好?”
赵建平长吁了口气,说:“父亲走了七八年了,母亲跟着我住。因为家里没什么亲人了,我好多年没回来。这次到青岛有事,顺便来看望看望老师。到原来的学校找你没找到,听说你调到这里,就打听着找来了。”
多年未见了,两人又激动又高兴,说不完的话儿像小河水一样,哗哗啦啦流不尽。从谈话中得知学生上大学和在商海里拼搏奋斗的情况,很受感动,也很佩服。这时,他突发奇想——咳,他,对眼前的学生来说不是进行教育的最好范例嘛!若让他为同学们就自己奋斗的经历说一说,该对学生是多好的教育啊!
想到此,他转过身对孙主任谈了自己的想法,孙主任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这可真是及时雨!平日想找也找不到啊!你等着我向校长说说去。”说罢,扭动着肥胖的身子向外急急忙忙地走去。
“不行,不行,老师,我没什么好说的。再说,也没作什么准备啊!”赵建平一听要让他为同学作报告,再三推让。杜春林向他说了目前学校面临的形势与自己的心情,然后拍着他的肩说,“不管对学校,还是对我,这忙你一定要帮。你也不用什么准备,你就谈谈你发奋图强上学和创业的历程就行,为同学们鼓鼓劲。”
他们正说着,孙主任就一路小跑地回来了,高兴地说:“校长说‘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太好了,太好了!’他马上就来,让我抓紧下通知。”说罢,便打开广播,下起通知来。
全校师生大会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先由校长介绍了赵建平的情况,然后,赵建平就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他的报告。他按老师的要求重点讲了上学时家庭的贫困和自己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的情况,当他讲到家里穷得连买咸菜的钱都没有不得不炒盐粒卷煎饼,煎饼霉了也不舍得扔的情况时,同学们在台下唏嘘不已。
“穷则思变。”赵建平接着说道,“当时我就想,难道就这样心甘情愿地穷下去吗?不能,我不甘心!我要向命运挑战!怎么挑战,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奋发图强把学习搞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这是一道龙门,只要跳过这龙门,命运就会改变。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即使忍受千难万苦,不达目的也誓不罢休。”接着,他讲了自己如何忍饥受饿早起晚睡努力学习,如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最后终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的情况。然后又介绍了现在他所从事的事业和这些年来创造的业绩。最后,他宣布,要在学校建立奖学金,考上一类大学的每人奖励一万元,考上二类大学的,每人奖励五千元,考上三类大学的,每人奖励两千元。他的报告一结束,礼堂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又激动又羡慕,又深受鼓舞,一种称作信心和力量的东西在心里像火一样呼呼地燃烧起来。
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之后,校长韩玉飞又加以总结。他首先对赵建平董事长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他出巨资在学校建立奖学金,感谢他为全校师生作了这场精彩的报告。号召同学们以赵建平同学为榜样,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不怕千难万苦,坚决要跳过龙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说完,又大声问同学们有没信心,台下高声回应:“有!”声音气壮山河,震天动地。
最后,孙主任又布置各班,特别是毕业班回去后要进行认认真真的讨论,以赵董事长为榜样,对照自己,找差距订措施,以使我们的练兵的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力争打赢高考翻身仗。
散会后,像追星族追星一样,赵建平身边立马被同学们包围,争相向他递着本子,让他签名,还有的在向他问着各种问题,直到孙主任撵着让大家快回去讨论,才好歹将同学们赶走。
当陪着赵建平吃完饭回到学校的时候,教室里还灯火通明。杜春林抬起手腕看看表,已九点十分。按规定,已过了下自习的时间,这些日子,学校对毕业班已稍稍放松了管制——不放松也不行,教室里熄了灯,学生们就跑到传达室或路灯下或在宿舍里学,这样反而将眼弄坏了,所以后来就干脆睁一个眼闭一个眼,由他们去。教室里的灯有时亮到很晚,有的同学学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睡醒了,再学。杜春林作为班主任,看到这情景,又心痛又矛盾,他真不忍心看他们这么遭罪,可一想到他们的前途,又不得不忍心看他们这么做。最后,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感到从长远着想,还是强行规定,晚上学习不能超过十点半。
他向教室里走着,刚走近门口,透过玻璃他突然看见物理老师王伟正在讲台上为同学们讲着什么。王伟上星期因为胃穿孔,做了手术,还正在住院呢,他怎么跑了过来?看样讲了不少时间了,蓝色的衣服上,已落上薄薄的一层雪白色的粉笔末。
他讲完了,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有的同学又举手提出问题,他听完后,再为同学们讲着。杜春林看看表已十点了,一个病人拖着病体熬这么长的时间还行?不能再让他讲了!他推开门,“你怎来了?”说着走上讲台握着他的手说:“这怎么行,累坏了咋办?”
“唉,这不争气的身子,正在高考复习的关键时刻出来捣蛋,让我成了火线上的逃兵!躺在院里你说我这个急啊!身上一不痛了,我就想出院,可医生就是不准,这不,我就借着晚上溜出来,跑过来看看同学们。”一听这话,杜春林又敬佩又感激,他似乎摸到了他那颗滚热的心。他转过身激动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看看我们王老师,从院里跑出来带着病痛辅导我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深深地谢意!”随着他声音的落下,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杜春林接着说:“老师这样关心我们,我们再不把学习搞好,真对不起他呀!”然后对他说:“由李老师为你代着课你就安心养病吧!”
“不行,心里放不下啊!我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更熟悉。”
“那等你好了再回来。”说着,搂过他的肩膀推他走。
王伟转过身,向同学说:“明天晚上我再来。”说罢,向同学摇着手,恋恋不舍地走出教室。同学们一齐围过来要和杜春林一起送他回医院,他怎么也不让,转过身踏着洁白的月光走了。走了老远了,转过身他看到杜老师与同学们还站在那里。他心里一热,心想快些出院好回来教他们。
同学们又复习起来。杜春林看了看表已十点半了,让同学们抓紧回去休息。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了,这时,他看到教室后边的黑板报又换上了新的内容。
从这学期一开始,他就让学习委员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大大的高考倒计时牌,每天用红粉笔换一个数字,并特意在数字的后边别出心裁地画上一个大大的惊叹号,以起到警示作用。有的同学说看到这数字与警叹号,有心惊肉跳的感觉,杜春林心里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今天,不知谁,大概是班长或学习委员吧,又在旁边画了一条鲤鱼正在跳龙门的情景,旁边写着一行大字:“不跳过龙门誓不休!”后边又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杜春林想,这是同学们听了报告后的决心与誓言吧。他心里一阵高兴,想道,只要这有决心与信心,还有克报不了的困难,还有创造不出的奇迹吗?这时,原来堵在心上因练兵而造成的不快也一扫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