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1100000010

第10章

穿西装拿公事包的男人匆匆但无声跑过,他的领带飞扬,以为是电影里才出现的镜头,这里的路窄,小路伺机而出的汽车欲动,长裙踏自行车的女人上身挺直得很丰满,阳光落在冬之旅人的歌词上,依然半字不懂。

王尔德说,艺术的真理就是,你把它说成相反,它仍然是对的。

推开了通往花园的玻璃门,你在我不知道环境如何的咖啡馆坐下来,你的身体难受,你想写字把身体删掉。

刚看了一篇谈20世纪初的英国文人,伍尔芙前后的那一代,他们走过了先锋阶段后,陆陆续续在田园生活的想象中寻找安宁。

我听到秋鸦啼飞,外面阳光好亮丽。

我很怕看医生去医院,觉得医生不知为什么总看起来像有点心理问题的,他们下班的时候做什么呢,他们在路上走时会打量经过的陌生人有这病那病吗?

晚饭后,你和孩子说了很多话,他便跟你说了一天在学校的流程,老师说的故事,故事里有个小男孩,他的父母在伦敦购物时被一只吃草的恐龙吞下肚子里,男孩只好和刻薄的叔叔生活,男孩不快乐,对着河流发呆,你问孩子之后呢,他淡然说,未有之后,老师只说完了第一章。

终生不是习惯,它是变化的味道,又不变,然后我看到你,找到你,看你变,又不变,你哭的时候眼睛弯弯的,月儿似的弯,你说你哭完了,你的眼睛又圆了,光彩;你累了,睡在堆满书与本子的床,你在梦里不写字,你说话,说得像催眠曲。

有次看一个采访一位英国女作家的节目,也是摄影跟着她几天的行程,她去看了她亡父的墓,很冷静,近乎冷淡,然后见她不停地和女儿吵架、呼喝她的小孙子。

一个写作的女人会擦地,抽烟和哭,嗯,很正常。

想起看路遥是因为看了王安忆一篇谈他的短文,不是谈他的小说,谈的是他的为人,他有次不忿朋友犬儒地说所有作家有名之后都会跟着名利走,他觉得他不会,便和友人吵骂起来。

路遥后来当然也有了名,但他还没有经过名利的考验,便早逝了,抱着对他的为人的好感找到他的小说读,完全读不下去,也是勉强不了的事。

你看到我会哭,应该的,因为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我们还是我们。

这几天在找一个形容词,一个令我缓不过气来的形容词,刚才它出现在桌前——

稀薄。

我无法呼吸的时候,感觉到的,是在你的世界里我很稀薄,为什么需要找寻呢,我的气促和你的眼泪一样,是身体无语的隐喻,很直接。

我还想了很多有关是,有关不是,一直是,和可能不是的事情。

我不知道该怎样克服说话里的虚无。

我不想说话。

那天,是尼采的死忌。尼采很难读,不是他说得深奥,他死去一百多年了,我们早失去了对宏美,历史终点的善,和微小谨慎的道德的信念,尼采的字便成了无目标的枪矢,我们只懂拾起他的虚无的碎片把玩,尼采以为他的书是属于未来的,不是,没有信念的未来,是鲁迅说的失去了的好地狱。

来了几道早雷,还有闪电,空气很闷,正想着气候下雨那种局促要持续多久,抬头,雨早来了,静,帘帘雨丝,天空哭得干净利落。

你将要褪去很多颜色,你将要丢弃很多人。

读完安迪沃霍尔访谈录《我将是你的镜子》后作的一番思考:

1.安迪说,他喜欢每一个名人。我现在理解的名人是那种干净的、纯洁的、有表达的、会哭的人。这样的人会成为一个名人。

2.问题就是存在感。我们找寻生活就是找寻存在感。

3.艺术对我来说是一个问题,艺术对我就是我要面对自己的问题,怎么去面对?去制造另一个问题?没有必要。如果一个人的艺术,或者你的生活没有问题,那么大问题就将此来临,大问题来了,每个人都不会丢失自己。

4.你真正关心和爱护的人都是有问题的,类似病人的问题,但你不真心关爱的人,却是一群正常的普通的人。

5. 通过忧郁,你的想象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可以没有自我,但一定要有真心朋友。她有时是你的一件家具,她在的时候,你会像独处那样自在。

有时你会不想说话,不说话的时候给我一个逗号就好,我会知道。人们看见你,又没看见你,懂得收起、离群,很重要。

这样也能保证真正“交流”的可能性,对任何人都侃侃而谈的人不可能懂得交流是多么性感的事。

不快乐的时候,也不应该把不快乐甩到身体外面,这样成长不起来。

看的心理学教授讲座说,初学心理学的人常因为潜意识的存在而惊讶,经常问潜意识为什么在那里等,教授说,这有什么好惊讶呢,人们知道自己的胃在做什么,能控制心脏的跳动吗?我们的身体大部分的活动都不进入意识,真正奇怪的是,在这暗沉的身体中,为什么有冰山一角的亮光,居然能被意识到,居然能被我们抓住,说那亮光是“我”,意识是最神秘的东西。

搜了一部安迪的纪录片,也搜了几部他拍的实验电影,影片经常只有重复着的镜头,多数时候沉默着,昨天你不是说安迪说,要知道他,看他的表面好了,他是他的画,电影,和他自己的表面,他就在那里,他身后什么也没有。

我看到你的信很长,因为很长,我放慢了看,生怕把它读完,越长的信越不想看到信的收束,于是我更放慢地看,终于找到一种读的速度,没有起始的紧张没有预期的起伏,我看着流过的字和故事,它们成了泉,淙淙而下,我漱了一口,说不出的味道,又呷一口,仍是难以形容的味道,我少时便知道,甘即是苦的味道,你的眼泪的味道,它不停住,不休止,看到你的信的最后一行的最后一个句号,那泪珠般的句号,句号又张开了,成了泉口,你的信没有方法完结,我说不出它在我身上流过,还是我在它身上流过,你的踪迹处处,你的声音处处,我说不出是你在我身上流过,还是我在你身上流过。

我会写第一千封信给你,然后写第一千零一封。

我喜欢琐碎的事,我怕大而无端的高大词语,随心写的长语短句,够我咀嚼,咀嚼很久。

窗玻璃还有水珠痕迹,近处的叶子却反映着新临的阳光,我幻想了一会儿,在水珠的小世界有没有虹彩,虹彩有没有弧度?

人生本来是混沌一片的,不知怎的生成了自我的身份认同后,自我的边界成为最暧昧难明的分界线,心理学喜欢说我是我,他是他,这种认同的刚性一旦模糊了,各种心理病症随之而来,难怪爱情都是疯狂的,在爱情里,我不是我。

心理学过往专门关注不快乐和料理它的方法,近年兴起了所谓正面心理学,建议多问为什么人竟然在条件很糟糕时仍能保持快乐。我不了解两种态度之间,哪个更悲观一点。

最近的灯光都在极远处,这种看不穿的距离令我相信,你离我不远。

你今天的生活非常简单,只是煮食,洗抹,听音乐,看书,然后又重复一遍;你的生活的节奏感令人有不知所措的感觉,脱离了节奏的感觉,于是更故意回到简单的重复里。

在读的是萨义德晚年写的回忆录,那时他白血病,经过几次治疗,觉得该到尾声了,便开始他的自传书写,他写了很多在巴勒斯坦长大的片段,他在夹缝中的不自在,他的自传叫《格格不入》,面对死亡将临时对自己的人生说一句格格不入,是不是一种很特有的轻松呢?我怀疑他是笑着定下标题的。

也在写他母亲的段落流连,她是个细小的女人,比他父亲年轻二十岁,她有一种沉积的坚强,萨义德回忆说在她临终时问她神会照顾她吗,她说,我非常怀疑,一脸倦意,一脸不屑。

萨义德死前几年,你听过他的讲座,他那时很疲倦的样子,很疲倦,疲倦是一种态度。

大雾,带来久违的潮,潮里金枪鱼般的车子,鸟鸣的幽深,昨晚睡了很多,起来通身麻痹,头昏昏,空气的密度增加了,落叶落得拖拖曳曳,不舍不舍的,如果窗外是森林,你便一直发呆。

拉康是个怪人,他写的书很难懂,而且是故意写成难懂的,他学习心理治疗,可他大概没有什么治愈病人的建树,他的贡献,是为文化分析提供了一大堆迷人的概念,你正在像玩七巧板那样在读他的书。

晚上,出门才发现在下雨,你喜欢躲在车子里看雨,听音乐,雨把夜洗得很沉黑,很有安全感。你实在是很依赖视觉行动和学习的人,只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喜好就明白,你想象的世界大概是一道延绵无尽沉默的风景。

关于表达的一点小思考:

1.表达没有局限,自由有局限。局限于自由之中,表达便失聪。自由是一位聋哑人,表达是一位精神病人。

2.江郎才尽是欢愉的感觉。江郎才尽是一件简单的事。没有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和感觉开到最后一站,急转弯都是徒劳。没有天才之说,只有努力。

3.写作者和作家有何区别?写作者称自己为写作者。作家称自己为作家。我的疑问之一是:为何作家不说自己是写作者,为何写作者不说自己是作家?

4.姿态不是一种态度,姿态很有可能(或一定)是驱使自己变质的表演。我欣赏的不是合而为一的演讲,而是有一说一的埋伏。

关于爱的一点小思考:

1.爱,不是为了得到好处。

2.把撕心裂肺写出来,你才不会死去。

3.执着是一场没有计划的自杀。或者叫“感觉死”,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死了,你感觉自己死了,但你没死。

4.太认真对自己,有时也会出现偏差,要么一不小心飞过去了,要么就成了傀儡源泉。

5.年轻不是资本。年轻是老化的花。那些没有老化的才是有模有样的塑料。

6.有一天,你会发现世上最好的礼物,是伤害。你所呈现的文本、绘画、音乐、影像、建筑、地位都来自于它。如果你没有发现,你一定是疯子。

Paul Klee很沉迷圆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花了很多心力,看一个圆和一根直线可以如何相交,如何影响,如何穿透彼此,晚年他病重时画了一个呆呆的自己,自己的左面阴影里是快乐但要抛弃的种种,右面是光亮难解的死后——他想死进光明里,真傻。

你说起书桌,我一直有个悬念:是不是写作的都对书桌有特殊的感情。想起汤玛士·曼到哪里去都要带他常用的桌子,像伴侣一样。

临睡前看《Blue Nights》, Didion写得很愤怒,对生活很愤怒,她说了很多次害怕,说由某天开始不能离开害怕,她神经质地收藏旧物,不时拿出来检视,又不愿检视,她说每开一个抽屉都发现一件不愿看到的东西,她说回忆就是所有不想回忆起的东西。

Didion是美国当代作家,写小说,但写散文更好,几年前在前后不到一年内,丈夫和女儿忽然相继去世。

云层终于加厚得看不穿天空。

同类推荐
  • 神州轶闻录系列民俗话旧

    神州轶闻录系列民俗话旧

    本套书的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民俗话旧》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作者饶有风趣讲述了旧时不少鲜为人知的民俗民风。
  • 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在光明与黑暗、新生与腐恶的殊死搏斗中,一位叫邓斌的神秘人物和他的同伴们,以其文韬武略、大智大勇,斡旋于各种政治派别之间,运筹帷幄,玩敌于股掌,撒播革命武装火种,始创中国工农红七军、红八军的声威震撼广西,终于擂响了百色、龙州暴动的惊雷。
  • 舍檐低语

    舍檐低语

    由著名作家衣向东作序并题写书名,由丛书主编著名作家纪广洋作序。全书收录发表过的作品约70来篇。内容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分为上、下卷。上卷为文学消费理论研究,是近年来作者借鉴西方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模式,对文学社会学、文学消费学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开篇《论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该文着重阐释了建立在“文学事实”基础上的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包括文学出版、图书市场、大众读者、传媒文化、影视生产等对于文学生产的作用和影响,上卷各篇对此都有专题论述。下卷运用上卷的理论成果,从文学消费视野中对20世纪中国各个文学时期的长篇小说作专题研究。
热门推荐
  • 人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种阐释

    人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种阐释

    本世纪初,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 作为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来处理我国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人的哲学理论作了的精辟诠释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本书主要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作了阐释;还联系我国学术界有关人的问题(包括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的论争,提出自己的看法。
  • 龙王纯纯爱

    龙王纯纯爱

    “我是龙王。”“龙王是谁,不认识。”开什么国际玩笑!男人们吃完就想走,成全你们!才貌双全的我还有后备力量——龙正,龙氏集团总裁,玉树临风,雍容华贵。“我是王子,而我只想做你的王子,你做我的公主,你是我的女主角。”完了!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七日祭

    青春七日祭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周,你会如何度过?醉生梦死亦或安静地离去……
  • 万千盛宠只为你,我的小青梅

    万千盛宠只为你,我的小青梅

    “慕浩宸,你混蛋!”“只对你混蛋。”“慕浩宸,你变态!”“只对你变态。”“慕浩宸,我不要理你了!”“你不理我你还想理谁。”“慕浩宸,我们分手吧!”“不许,你只能是我的,我也只是你的。”“唔,你好霸道。”“那也只对你”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写的不好还请你们见谅!宠文,甜文,虐文不会有太多。
  • 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Boy Captives

    The Boy Captiv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间最美的色彩

    世间最美的色彩

    “他是个瞎子。”“真是可惜这张脸了。”“毫无用处的废人。”……他温柔对待这世界上每一个事物,但……却没有人温柔待他直到……她,出现了。她成为了他的全部,成为了他的唯一。他第一次有了想要看看这世界的想法,想要好好守着他的世界。
  • 海洋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海洋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 美利坚生财有道

    美利坚生财有道

    2020年宅男扑街写手,重生在2005年美利坚,展开不一样的人生,书写不一样的故事
  • 成仙路你还远

    成仙路你还远

    故事从一开始就不是很美妙的,而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没办法跨越的哪条线,但大家都很努力的改变。修仙路远不在此,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