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25900000001

第1章

木香镇这几年雨水很勤,松花江里的水常常在雨季的时候漫上岸,然后顺着一条叫苇子沟的河涌到木香镇上来。木香镇是不怕雨水的,民国六年的时候三泉山上的洪水下山了,一股浊流漫进了木香镇,但在木香镇没有停留下来就向西涌去了。西边也有条河但不通松花江,叫红水河,常年水都是红色的,如血水。木香镇为啥不存雨水,是因为木香镇的街道都是石板铺成的,家家户户的宅前院后也都铺上了石板。这得要归功于一个叫尼斯塔的俄国人。清朝末年,一伙俄国人从阿穆尔河过来,向南逃亡,后来就驻扎在木香镇。尼斯塔是一个俄国农庄的庄主,在俄国也可以叫大地主,苏联十月革命以后,他带着俄罗斯的许多富人逃到了中国的哈尔滨西郊,也就是木香镇。这伙俄罗斯人有的是农民,有的却是匠人。匠人们会缝皮鞋,会烤面包,会酿葡萄酒,还会用猪肉做成红肠(木香镇人不知道红肠是何物,俄国人叫里道斯),在木香镇没有人能吃得起红肠,只有镇长许青灯和坐堂医国如邦能吃得起。俄国匠人中还有铁匠,但他们不做农具,却能做煮茶的茶壶,或者能在房脊上镶脊梁。最初他们到木香镇的时候,没有地方住,就住在木香镇高福祥的大车店里。后来尼斯塔找到了镇长许青灯,请求他们能留下这些俄国难民。许青灯说,木香镇是个小地方,也容不下外来人,因为这里是商业集镇,寸土寸金,你们都是逃亡来到这里的,有啥本事能在我们木香镇留下?

尼斯塔说,我们在木香镇不会给你们添更多的麻烦,只要有住的地方,我们的生活会慢慢地和你们的生活一样好起来,因为我们这些人都不是干农活的人,都有手艺。然后尼斯塔就把他们这些匠人的本事向许青灯一一做了介绍。

尼斯塔说完,许青灯没有马上答复他们,也没有说拒绝他们,听了半天才说,如果你们能把木香镇一里半地的土道变成石板路,我们就留下你们这些人,在镇东让你们开出一片地来,每个家族的人可以在那里盖宅院,在道旁也可以开店铺。

尼斯塔想了想笑了,说道,在这路上铺上石板,其实铺的时候并不难,只是石头的取材大概不太容易,因为我们也看出了镇东的这座山没有裸露出石头来,所以取石材不知要到哪里去取。

许青灯说,你们没有看到石头,并不等于这里没有石头,只要你进了三泉山就能看到一条沟,这个不是土沟,也不是溪流,而是一条坍塌的石头山,只是这石头太大,两头牛都拉不动它。要想取石头得用力气把这大石头撬起来,大石头底下压着的就是小石头……

尼斯塔说,这个对我们说来并不难,在我们这些匠人当中有一个会做炸药的,我们可以用炸药把大石头炸碎,这个大石头既可以利用又能找到石头底下的小石头,不是更好吗?

许青灯也笑了,好,这个主意不错。其实在我们木香镇原来也有一个会做炸药的,他是我的本家,叫许望海,有一年做炸药不慎,把自己炸死了。你们如果做炸药可是要把持住的,可别出了事儿。

尼斯塔说,放心吧。我要让我的人在两个月内就把镇上的这条路变成石板路。

果然尼斯塔说话是算数的,他和他的俄罗斯人也都很能干,两个月的时间他们真的就把木香镇上的土路变成了石头路,而且铺得非常平整,石头的缝隙之间还用石头的粉末轧严了,又灌上了只有俄罗斯人才能做出来的一种泥浆,这石路就像一块石板一样,镶嵌在木香镇的中间。

许青灯认为这些俄罗斯人在木香镇住下来并不多余,也许他们住在这里会让木香镇更能活泛起来。于是就让他们在镇东选出将近十亩地来,让他们盖房子建商铺。可这些俄罗斯人对商铺并不感兴趣,他们大都在自家的院子里开起了作坊。最先把作坊做起来的是一个叫谢尔盖的小伙子,这个作坊是烤面包的,俄罗斯人叫列巴。俄罗斯人很讲礼节,作坊开张的头一天,谢尔盖把一整天烤出的面包都送给了镇长许青灯,让许青灯把这些列巴分发给木香镇的掌柜们。许青灯很欣赏他的做法,就让他把四五箩筐列巴送到了镇府衙门,然后让衙役们顺着木香镇的街道每个铺子都分上一两个列巴。木香镇人不土,他们知道这是俄国人做的列巴,吃起来要比这里的馒头和烙饼有味道……从此,俄罗斯人开的许多作坊都开张了。他们虽然没有开铺子到镇上的,但逢五逢十的大集都会把他们作坊做出来的东西拿到集镇上去卖。在集镇上卖的最好的是瓦连京铁匠铺做的水瓢和铁盆,还有鲍列斯酿出的葡萄酒,当然也有谢尔盖的列巴和尼斯塔作坊做出的里道斯……

这些俄人大多都很善良,也很随和,最初他们在木香镇时不会汉语,但镇上五必居酱菜商铺掌柜萧子桓的儿子萧顿会俄语,他是省城国立高中毕业,后又在教会学校学了一年多的俄语,俄人们就跟着他学汉语,也不是这些俄人都不懂得汉语,尼斯塔会汉语,但口齿有些笨拙,可完全能够听懂中国人说话。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些俄人们大都通晓了汉语,并很快就融入了木香镇的生活中。这些俄人看来没有回俄国的打算,都在规划着将来如何在木香镇生活。虽然这些俄人在木香镇里显得人不太多,但他们的生活也影响了木香镇人。首先是这些俄人们盖的房子和木香镇的有些不同,虽然都是青砖到底,但房盖并不是瓦的,而是大都镶上了铁皮。这些铁皮在木香镇买不到,于是镇上最精明的李冠寻开了一家洋货铺。李冠寻的两个儿子都在哈尔滨做木炭生意,不光有钱,还有些势力,因为李冠寻的姨表弟是哈尔滨市府衙门的管工业和手工业的局长,这个局挂了许多衔,有手工业课、洋货课还有轻工业课,于是李冠寻的两个儿子就把哈尔滨市的许多洋货拉到了木香镇,其实这些洋货都是为俄国人和犹太人准备的。木香镇的镇北有一洋人村,是从国外逃难来这里落户的,当初他们也想落户木香镇,但这些犹太人过于精明,镇长许青灯怕这些犹太人定居木香镇会抢了木香镇人的生意,这些犹太人便到了木香镇北的榆树村。榆树村只有七户人家,未开垦的土地也不少,在那里落户以后他们也开作坊,不过他们的作坊不是洋作坊,而是中国人能够接受的油坊、米面加工作坊等。李冠寻开洋货铺就是为镇上的俄国人和镇北的犹太人准备的。所以尼斯塔和他统领的俄国人就都到李冠寻的洋货铺买货,当然也包括盖房子用的洋铁皮。除了盖房子这些俄国人很讲究,他们的生活习惯也能被木香镇人接受,比如喝红茶、炖红汤。红汤是吃列巴必备的佐食,红汤炖起来并不复杂,用大地的红柿子、卷心菜放在一起炖,直到炖碎了为止。这些俄人们也有娱乐活动,这些娱乐活动木香镇人觉得很闹哄,就是拉手风琴,跳一种踢腿舞。木香镇人的娱乐活动是到木香镇的郝月季的戏园子里听戏,冬天他们也找空场的地方唱蹦蹦戏(就是后来的二人转)。虽然木香镇人不喜欢俄人的娱乐活动,但木香镇人的娱乐活动却把俄人给影响了,他们慢慢地也学会了唱二人转,虽然不能唱大戏,但小帽唱得也有滋有味。

其实这些俄人们真正融入到木香镇的生活是他们的婚姻。尼斯塔从俄国领着二十几个人逃亡到木香镇时,他就没有太太,后来他自己说他的太太是被十月革命时的流弹打死了;还有几个俄人的妻子在他们流亡的时候誓死也不离开俄国,她们的生死如何也不知道,就是现在他们过江北来找这些流亡的男人们恐怕也很难找到,当然这些俄人当中也有几个原本就没有妻子的。

木香镇人很宽容,就连镇长许青灯也从来不干涉镇上人的婚姻。镇上也有几个混血,在镇上开成衣铺的马连娜就是混血,她的母亲是俄国人,父亲是中国人。父亲也是裁缝,叫马东远,是木香镇土生土长的人。马连娜的母亲实际是一个从哈尔滨乞讨到木香镇来的,马家成衣铺就收留了这个孩子,后来她和马东远结婚了,生下了马连娜。马家成衣铺在木香镇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可也算是很富足的人家。马东远和他的俄国妻子都还在。马东远和这个俄国女人没有再生孩子,他就把他的手艺教给了女儿马连娜。马连娜这年已经二十多岁了,但她体态很胖,长得也不俊,但很勤快,做出的成衣也不比她父亲的差。尼斯塔到木香镇后的第一个冬天,就到马家成衣铺做棉衣服。马连娜给他做出的棉衣服既有木香镇当地人的式样,也有俄国人衣服的某些特点,这让尼斯塔感到很满意,于是尼斯塔就告诉俄人们都到她这里来做衣服,这些俄国人一下子就让马家的成衣铺生意兴旺起来,连镇北的犹太人也到这里来做衣服。马连娜和她父亲一样心地善良也知人情。她觉得现在的生意之所以兴旺起来,全靠了尼斯塔,就在春节的时候把尼斯塔请到家里来,好酒好菜地招待了一顿。尼斯塔到马家的时候还拎了几根烤得很精致的里道斯。此后,尼斯塔就常常到马家成衣铺来,有时是让她做衣服,有时没什么事只是到这里来和马东远、马连娜唠嗑。马连娜的母亲岁数很大了,她的口齿不太伶俐,但她说出的俄语尼斯塔都能听懂。有一次这个俄国老太太对尼斯塔说,你真是一个能干的俄国人,如果你不嫌弃我闺女的话你就把她娶了吧。马东远也说,我的家族和你们俄国人有不解的缘分,我的闺女嫁给你,我放心。

有一天马连娜对她母亲说,你们给我介绍尼斯塔,我看不太合适,他比我大十一岁,他在俄国是贵族,现在虽然他成了作坊的掌柜,可仍然也没有脱离他的贵族气,和他结婚我怕我们两个人不对脾气。再说,我要嫁给了他,咱们家的成衣铺往后咋办。

马东远说和尼斯塔把话说明白了,即便是你嫁给他,这个成衣铺还姓马,还是咱们马家的成衣铺,往后成衣铺从哈尔滨进布料或者换洋缝纫机和洋熨斗,得他出钱了。

马连娜说,其实我不想嫁给尼斯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咱们镇上五必居酱菜商铺掌柜萧子桓的儿子萧顿也相中了我。我也相中了萧顿。这个萧顿脾气好,还有文化,俄语也说得好,他们家的掌柜萧子桓过两天可能还要到咱们家来提亲。你们说我该咋办?

马东远说,萧子桓家境倒是挺富裕,他的五必居酱菜和熏肉销路也好,不光在大集上卖得好,在哈尔滨他还有固定的客户,将来他也肯定会成为和许青灯家族财产差不多的大户人家。但这个萧子桓有恶习,他常常到江北的巴彦镇偷着去抽大烟,听说他在江北有两垧地都让他抽没了。俗话说,根不正,苗不正,结出的葫芦歪歪腚。萧顿在木香镇留不住,他可能要在哈尔滨做生意,我就你这一个姑娘,你不在我们跟前,我们也不放心,这里边的横竖关系我已经和你说清楚了,你就掂量着办吧。

马连娜想了想说道,那我就听爹的,不过这两个人,我就都不嫁了,将来方便的话,咱家可以找个养老女婿,就是将来我生了孩子,我也让他姓马……

马东远一声长叹,就不再说什么了。果然,这年过完春节,萧子桓就打发人到马家成衣铺去提亲。提亲的媒婆萧子桓找得很准,是九嫂包子铺的女掌柜九嫂。九嫂的丈夫也姓马,叫马东来,和马东远是叔伯哥。当年马东远开成衣铺就是马东来给出的一百块大洋,他才有了现在很发达的成衣铺。九嫂提亲,马东远应该不会拒绝。九嫂拎着四合礼,都是萧子桓在哈尔滨买的值钱的东西,一个精致的果匣子,这果匣子十块大洋,匣子里装着四层点心,有槽子糕、杂拌、炉果和萨其马;一匹洋布是东洋产的礼服呢,少说也值五十块大洋;一顶貂皮帽子,是哈尔滨有名的米哈伊尔犹太人鞋帽商行的精品;还有一铁匣子的洋白糖。

马东远见九嫂拎来这么贵重的四合礼有些不知所措,结结巴巴地问,九嫂,这是咋……咋回事?

九嫂笑着说,是萧子桓让我给你送来的,说是提亲礼。他的儿子萧顿相中了你们家的马连娜……

马东远说,我家闺女嫁给萧家是有些高攀了,再说我闺女也不太愿意。这孩子我们对她从小就娇生惯养,在婚姻大事上我们也不敢包办,连娜有俄国血统,俄国人对儿女的婚姻大事也从来不包办。

九嫂说,如果你家的闺女要是不嫁给萧家的话,你们是会后悔的。咱们两家是实在亲戚,我和你哥也绝对不会把连娜往火坑里推……

马东远说,按说,我应该听哥嫂的。但你也知道,萧子恒这个人不太地道,他在江北抽大烟,把一垧多地都抽没了,将来萧家在木香镇会过不下去的,也请大哥、九嫂替我闺女好好想一想;我闺女也说了,现在她虽然岁数也不小了,但还是不愁嫁,她说将来要给我们家招个养老女婿,这话我信……

九嫂在认真琢磨着叔伯兄弟的话,认为东远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就说,这事儿我再回去和你九哥商量商量,如果你和孩子都不同意,我们也就不劝你们了……

九嫂走了,马东远让九嫂把这四合礼也拎走了。九嫂出了马家成衣铺就去了萧子桓家。萧子桓见九嫂把四合礼拎回来了就知道提亲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么顺利,就问,为啥不顺利?

九嫂说,其实马东远觉得这门亲事有点儿高攀不上,怕闺女嫁过去以后伺候不了你们萧家人。马连娜这孩子倒是相中了萧顿。看来这里边确实还有解不开的疙瘩,我看倒不如把马东远请到你们家里来吃顿饭、喝点酒,也许这事儿也就成了。

同类推荐
  • 立夏

    立夏

    2014年立夏节,丁家埠立夏节起义纪念馆——大王庙来了一批游客,操一口京腔。其中一个腰板挺直的老人久久地立在一幅相片前凝视。相片里的男子戴八角帽,国字型脸,双目炯炯有神。众人见状纷纷围了上来。丁首长,这是你父亲?不是。他是我父亲的教官,也是父亲革命的领路人。这个纪念馆里有你父亲的记载吗?有。老人颤抖的手指着牌子上一行字:“除一名团丁要求回家外,其余的都拥护起义,参加了革命队伍。”我父亲就是那名回家的团丁。老人说。
  • 四大名捕震关东1:追杀

    四大名捕震关东1:追杀

    《四大名捕震关东》为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的处女作。在这部书中,名震天下的“四大名捕”首次出场亮相。名捕冷血追杀恶徒,血战于黑森林中;名捕追命为救侠士,亡命于大漠荒野。喜爱四大名捕的朋友们,读罢此书,方有得窥全璧之感。无情、冷血、铁手、追命为追查要案远赴关东,与关东群雄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智慧与力量的较量。
  • 毁灭

    毁灭

    宋刘村东南角那个园子,叫南园,是民国家老辈上的,到民国这一辈,就归公了。园里有好多树,香椿、国槐、楸树、枣树、马尾松、皂角树,那崖头边上,是一溜洋槐,树上住满了成群的鸟儿。崖坡上,爬满了月季。崖下,从西面来一款款河水,哗哗流淌,在园子里听得清脆悦耳。园子靠北,有一座不大的假山,翠竹婆娑。山脚下,有旧时长廊,雕梁画栋,黑瓦飞檐,连着一八柱凉亭,从那斑驳的漆柱上,可见得这园林的沧桑。亭内有石桌、石墩,坐那里,见得河水绵延南去,遇断崖涡漩东流。
  • 状态

    状态

    本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国家一级作家戈悟觉写在新世纪的六部中短篇小说。《状态》一书写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自强和困惑,不甘和无奈。他们的故事是时代的记忆。
  •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大唐武王传

    大唐武王传

    来到这个时代,我的梦想本是征战世界,对于皇位没有任何想法,奈何尔等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于我........《本故事与正史不同,纯属以个人想法而作》
  • 外滩里十八号(壹)

    外滩里十八号(壹)

    外滩里是上海南市方浜路上的一条弄堂。外滩里十八号是弄堂里的一栋石库门。郑二白他在方浜路上开了一间中医诊所。关壹红这位落魄的千金大小姐下嫁给了郑二白。茅捷编著的《外滩里十八号》讲述的就是这对老夫少妻的奇葩故事。外滩里十八号里头住着一群小市民,有拉黄包车的、炸油条的、贩菜的底层百姓,也有开诊所的中医、办报的亭子间文人,他们把“狗洞能钻、龙门能跃”的生存哲学发挥到了极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昨夜风起云涌

    昨夜风起云涌

    九初是一只在21世纪混不下去的狐狸精,穿越到白司以后也算飞黄腾达了,进了王宫做驸马。但是遇见了那只蛇妖以后,命运的齿轮便转动了。
  • 嫡女炼丹师

    嫡女炼丹师

    现代的异能者苏峦清穿越到一个修炼灵气的大陆。她看到的一切都是图纸,包括人。给人调理阴阳,调和灵气。“小医仙,我最近元力运行不畅,虚弱无力,修炼速度过慢怎么办?”“小医仙,我的修为已经三年没有再增长过了,你看还有没有什么办法?”“小医仙,他们都说我天赋不够,那么多年都没有办法修炼,为什么只有你说我是天赋凛然,还说我是纯阳体质?”一个专门给别人治疗修炼上的问题的小医仙,如何在异界大陆风生水起?但其实她的本职工作……
  • 不日记二集

    不日记二集

    《不日记二集》是继《不日记》之后的第二次结集出版。“不日记”是陈子善先生在《文汇报·笔会》开设的专栏名,顾名思义“不是天天写的日记”,专栏内容多记录作者与作家闻人的交游,兼记文坛雅事。陈先生自言“话题相对集中,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特别是史料发掘略陈鄙见”,“偶尔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西洋音乐之类”。这本书还附有22张现代作家初版初印的作品书影、手稿。封面图片为陈子善先生猫咪陈多,扉页贴有小猫藏书票,可供读者赏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还偷偷爱着你

    我还偷偷爱着你

    杨榕,同芸芸众生一样,在生活的沼泽里嘶吼着挣扎着,希望自己能生活得更好。她不断遇见新的人,但是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
  • 军事:强军战略雄风

    军事:强军战略雄风

    兵勇是国家的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古代各个封建王朝都格外注重兵勇的重要性,制订了合乎时宜的征兵和募兵制度,并以确保战斗力为核心,构建起完善有效的组织实施系统。我国古代的征募兵制度类型繁多,不同时期也有变化,如兵农合一制、全民皆兵制、卫所制、旗兵制等。征兵制下的兵勇有事召集,事定归农,来路清楚,国家在平时无养兵之费。募兵制下的兵勇以当兵为职业,数量和服役的时间可以不受农业生产的限制。
  • 剑修入侵

    剑修入侵

    赵东莫名穿越,陷入无边密林,历经劫难,终于走出,他面对的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却道三千大道,只修逍遥,持剑西来,欲向东往,挡我路者,皆伏诛剑下! 纵有凌云志,亦须凡人愁! 红颜共知己,一剑一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