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6400000002

第2章 济南府 严师传秘艺 城隍庙 金针展神威

这聂福生虽身为朝廷御医,伹他生性耿直,嫉恶如仇,从来不会阿谀奉承,逢迎拍马。遇见不平之事,便出头相管,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也是该当有事。那日掌富太监传下令来,要聂福生为他的一个外甥治病。那入名叫路人亨,是一个有名的花花公子,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平日里靠着他舅舅的势力,无法无天,无恶不作。人们就取他姓名的谐音,叫他“路人恨”这家伙年纪不大,却染上了一身花柳病,久治不愈。掌官太监知道聂福生医术超群,便指名要他为外甥治病,谁知聂福生一听说是为路人恨治病,说什么也不去,把个掌宫太监气的七窍生烟。那日,聂福生从宫里出来,心头烦闷,不觉走进街旁的一个小酒店,叫了两个小碟,四两白干,靠着窗户坐下,慢慢地喝起酒来。忽然,从小巷子里传出一阵悲啼之声,只见四个汉子抬着一副薄薄的白棺材,缓缓而来,后面跟着几个披麻带孝的孩子哭哭啼啼。再细看时,那棺材里还滴滴嗒嗒地往下淌着血水。聂福生心知有异,便走出酒店,迎面拦住去路,说道:“各位金刚,暂歇一歇!”那打头的汉子见一老者拦住去路,便道:“老丈,俗话说‘亡者为大’,你老为何拦住去路?”聂福虫施了一礼,道:“借问诸位,这人身患何病?几时亡过?请过那位名医?服过什么药?”那汉子正要答话,后面赶来一位头扎孝贴的中年汉子,上前答了一礼,说:“承蒙老丈相问,此乃亡妻,因难产而死,曾请过朱御医,眼了二剂药,胎儿来下,于今日早晨去世的!”聂福生听说是朱御医看的,摇了摇头说:“我看你妻子命不该绝,速速抬回去吧!”那入不信,说:“人死气绝,鼻息全无,你老休要取笑。敢问老丈尊姓大名?”“在下便是聂福生,也算个朝廷御医。你若信得过,便道逮抬回家去,若再耽搁,可真是无救了。”那人听说眼前就是名噪一时的聂御医,不禁又悲又喜,急忙吩咐众人把棺材抬回家去。

众人把棺材放在厅中央,启开棺盖,只见里面躺着一名年约三十七、八岁的妇人,面如金纸,血色全无,下身仍在淌血。聂福生取出金针,在人中穴等几处穴位上,分别用了针。倾刻之间,便见那妇人轻轻地霜动了一下嘴唇,“哎哟”一声,缓缓地睁开了双眼。聂福生收起针,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那汉子见妻子在阎王殿前打了回转,不由得“噗通”一声双膝跪下,在聂福生面前连连磕头。聂福生连忙将他扶起,说道:“尊夫人失血过多,还须多加调养,你拿这药方去抓三剂,服下后,胎儿可下,母体无忧,百日之后,定可痊愈。”说罢,站起身朝外便走。那汉子死死拽住,从兜里掏出几钱银子,说:“多蒙先生救命之恩,在下实在家贫,这几钱银子给先生买碗茶喝吧!”聂福生哈哈大笑,说:“你的情,我心领了。若是要钱我就不会给你治了。你且用这些银子给夫人治病吧。”说着便走了,那些穷若人等,一个个感动得直掉眼泪。这件事,没几天就传开了。相比之下,把个朱御医羞得无地自容,暗恨聂福生多管闲事,于是,他便鼓动如簧之舌,在掌宫太监面前花富巧语,添油加醋,说了聂福生许多坏话。那掌宫太监便设计欲置聂福生于死地,幸亏有人透露了消息,聂家才逃出京城。本想圆江西原籍,不料又遇上黄河泛水,无路可通,盘缠又用尽了,万般无奈,才来投同乡黄老爷。

听完聂福生的述说,黄老爷与夫人也不觉为之嘘唏垂泪,劝道:“聂先生如蒙不弃,便在敝处暂歇一时,日后再作还乡打算,不知先虫意下如何?”聂福生夫妇自然同意。于是,黄老爷便令家人收拾盾花园中的西厢房,安顿聂家住下。

聂福生自在黄家住下以后,每当闲暇之时,便与黄老爷饮酒谈心,各抒己见,甚是相洽。黄老爷知道聂御医有一身武艺,有心请他教授儿子,又怕他不允。于是便设下一计,暗地里吩咐黄石屏如此这般。黄石屏时年一十四岁,正是天寡烂漫之时,加上从六岁时习武,已有七八年功夫,自觉武艺不差,正是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巴不得馆在大人面前露一手。这回听了父亲授的计策,不禁欢欣雀跃,跃跃欲试。

这日,聂福生正在盾花园闲步,他身穿长袍马褂,乎执一支三尺多长的竹烟筒,上面系着一个绣得十分精致的烟荷包,边走边吸烟,刚走到假山旁边,忽然闪出一个人来,垂手打千道:“给聂叔叔请安!”聂福生定眼一看,原来是黄石屏,便笑着问道:“放学了?”“嗯!”说完,黄石屏便擦身而过。聂福生是何等之人?心知有异,低头一看,烟荷包不见了。他微微一笑,回转身来说道:“屏儿,把你拿的东西还我!”黄石屏听得喊声,便把烟荷包住怀里一塞,笑嘻嘻地回到聂福生身边说:“聂叔叔,我没有拿你的东西呀!”一只手却下意识地护住怀里。聂福生笑了笑,拿起烟筒,轻轻地在他头上敲了一下,说:“你还狡辩,我的烟荷包不是在你的怀里?”石屏“噗哧”一笑,把手伸进怀里,正要解释,不黔却掏了个空,那烟荷包不知到哪里去了。他低下头正要去找,脑袋上又被聂福生敲了一下,他抬头一看:奇怪,那烟荷包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聂福生的手中。石屏这下可懵了。只听聂福生哈哈哈一阵开怀大笑,说道:“你不用找了。这就是你刚才给我请安时拿去的那个。”石屏一见,朴上去就枪。聂福生把烟荷包从左手换到右手,一时举高,一时放低,逗得石扉象猴子眺圈似地,跳来扑去,却连边也摸不着。他仗着自己学过的武术,竟动起拳脚来,只见他出拳有力,飒飒生风,一招一式,很有点气势。聂福生闪开他的招势,看准空当,轻轻用脚一点“哎哟”一声,小石屏“噗通”倒在地上。聂福生伸出手去。正要抉他起来,不料,石屏来了个“鲤鱼打挺”,翻身就抱住聂福生的腿。聂福生弯下腰去,刚想掰开小石屏的手,冷不防被池在乎背土狠狠地晓了一口,聂福生一松手,烟荷包叹地掉在地上。小石屏高兴极了,拾起烟荷包,举得高高地,嚷道:“抢到了!抢到了!”聂福生突然从袖中拌出一支飞镖,随手一抛,那飞镖穿引着小石屏手中的烟荷包,直插到一析大樟树上。小石屏一愣,呆呆地站在那里。聂福生哈哈大笑,说:“屏儿,你还差得远哪!”小石屏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呆呆地望着那飞镖和烟荷包,猛然想起父亲的嘱咐,赶紧趴在地下瞌了几个响头,说:“聂叔叔,我拜你为师父,敦我学武艺吧!”聂福生笑着说:“快起来,快起来!”“不!偏不!你不答应收我做徒弟,我就不起来!”小石屏倔强地说。“好好好,我答应你了,快起来!”“多谢师父!”小石屏又磕了三个响头,一骨碌地爬了起来。“哈哈哈哈!”从花厅里传来一阵大笑声。俩入循声望去,原来正是黄老爷和夫人满面笑容地站在那里。小石屏连忙跑了过去,说:“父亲,母亲,聂叔叔答应收我做徒弟了!”聂福生步入花厅,见过礼,大家坐了下来。黄老爷说道:“聂先生,当今朝廷腐败,官场不是久居之地。我认为,唯有从医才是利民之术。万望先生不弃,能赐教于于小儿!”聂福生淡淡一笑,说道:“公子年幼,武功已有基础,多加练习,日后定有出息。若论岐黄之术,只要公子肯学,老朽定当倾囊相授。”自那以后,小石屏跟着轰福生闻鸡而起,苦练拳术和气功,月夜苦练飞针灾香火,灯前勤学号脉读医书。聂福生在黄家一直住了三年,这天,黄老爷得到京中传来的消息,说是有人在京城告密,掌官太监已派人前来缉拿聂福生。于是,聂福生决定携家回江西老家。

“唉,弹指之间,十余年过去了。如今也不知师父一家流落到何处去了!”黄石屏仰望着浩瀚的星空,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翌日,已是日上三竿了,仍不见一个病人前来就诊。黄石屏对海鹏说:“今日不做生意了,先去外面走一走吧!”师徒俩穿街过巷,边走边看,不觉来到了城隍庙。只见狭长的青石条铺成的街道两旁;商店栉比,人烟稠集。正走着,海鹏扯了一下黄石屏的衣袖,低声说道:“师父,你看!”黄石驿顺着海鹏手指看去,原来在一堵红墙上贴着一张醒目的广告,上面写着:“特大消息:金针医士黄石屏。赴上海治疑难病症,诊所设在旧马路口开泰栈内。”周围挤满了观看广告的人,议论纷纷,有的问:“是给袁总统治病的神医吗?”有的说:“恐怕是假的,皇宫御医还会来民间?”正在这时,人群中挤进来一个人,只见他瘦长的身子,上宽下窄的脑袋瓜上,戴着一顶瓜皮小帽,尖下巴上长着几根稀稀疏疏的老鼠须,穿一件灰不灰,黑不黑的长衫。他从怀里掏出来一副西洋式的夹鼻眼镜,仔细地看了看墙上的广告,突然大惊小怪地囔了起来:“哎,这位神医可真神呀,一根金针三尺多长,比筷子还粗,一针扎下去,保你伤筋断脉。”旁边一个认识他的人问道:“丁松先生,你看见过黄石屏治病?”“嘿嘿!不瞒大家说,那个神医的金针呀,腿痛会扎成瘸子,头痛会扎成傻子,女的会扎得不生育。听说袁总统扎了一针以后,现在每天都哭哭笑笑,成了神经病。有病呀,还是去找西洋医生保险!”“哎呀,他可真是造孽呀!”人群中有的说长,有的道短。这时,有一位职员模样的中年人,正搀抉着被疾病折磨得脸黄肌瘦、萎靡不振的妻子在看广告,听到这话,可吓坏了,连说:“们快回去吧,不要去找金针大夫了。”站在一旁听了多时的海鹏,实在按捺不住了,挤到丁松面前问道:“喂,土洋人,你怎么戴着这副眼镜看中国人?”丁松一见眼前这位年轻人来势不对,慌忙摘下眼镜,藏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你,你,你这是……”旁边一人见海鹏质问丁松,便上前说:“年轻人,你吃过几碗饭,走过几座桥,也来管闲事?”海鹏闻言,火气上冲,不由得捏紧了拳头,正欲上前,却被石屏一把拉住。他问丁松道:“先生,你见过黄石屏治病吗?”丁松惶惑地摇了摇头,反问道:“你,你是什么人?”“我是黄石屏的堂弟,也学了一点金针医术,愿在此一献薄技,请各位指教。”众人闻言,面面相觑。黄石屏走到病妇面前,施了一礼,道:“这位太太,你身患重病,我愿当着众人之面,给你治好。”那病妇闻言,十分惊慌。忙说:“不!不!我没有病!”“太太不必惊慌。我不是走江湖卖狗皮膏药之队。如果治不好,该罚该惩,全凭众人作主。”围观的人听了这话,都想看看热闹,便纷纷相劝:“你就让他治治看,若有什么差错,我们大家给你做主!”那病妇见众人都在助劲,便壮了三分胆,试探地问:“先生,要开刀吗?”“不要开刀!不要脱衣裳,不疼不痒。”病妇听了,胆子壮了五分,抬起头来望了丈夫一眼,那职员说:“先生,我上有老,下有小,万一有差错……”“你放心吧,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说着,便指着墙边的一块大石头说,“请坐在那边吧!”那职员扶着妻子坐在石块上,看热闹的人围了一圈。更有那热心肠的人,从旁边的小食摊上借来一张小方桌和一条小板凳。黄石屏道过谢,便坐下来给病妇细心地号脉。那病妇忧心忡忡地说:“先生,我去德国医院看过,洋医生说是乳痈,不开刀会烂死的。”黄石屏号完脉,淡淡一笑,说:“不要紧,一针就可以治好你的病。”说完,取出一枚金针,走到病妇身后,轻声地问道:“怕痛吗?”“很痛吗?”病妇反问道。“已经下针了。”“啊?”病妇惊奇地说:“不痛!不痛!真的一点也不痛!”这时,别讲病妇,就连旁人也大为惊奇。石屏又问道:“肿块现在感觉如何?”“发烫作痛。”石屏继续捻动着手中的金针,病妇惊奇地喊道:“哎呀,真凉快!不痛了!不痛了!”黄石屏退出针来,说:“站起来活动活动吧!”病妇依言站了起来,捶捶胸脯,又惊又喜地对丈夫说:“真的不痛了!”她丈夫还是半信半疑:“真的不痛了?”“我还会骗你呀?快谢谢先生!”职员掏出一筒银元,感激地说:“真是天老爷开恩,我家老小都得救了!先生……咦,先生呢?”众人四处张望,那里还见黄石屏师徒的影子?这时,有那头脑机灵的人才恍然大悟:“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金针大师果然名不虚传呀!”“啊?难道他就是金针大师黄石屏先生么?”病妇问道。一位绅士点了点头,说:“这位太太,你真是三生有幸,遇上贵人了。刚才这位先生自称是黄石屏之弟,其实他这是真人不露相呀!”那病妇和丈妇真是如梦初醒,感激的热泪盈眶。唯有丁松仍然十分怀疑,凑上前去问:“你……你们是串通一气,在此招揽生意的吧?”那位职员听了,气得浑身发抖,说:“这位先生,你要是得了恶病,恐怕就难逢贵人了。”说完,携了妻子便走。众人一阵开怀大笑,丁松站在那里,呆者木鸡。

同类推荐
  • 第十三个人

    第十三个人

    不存在的幽灵、恋人令人窒息的缠绵、情话蔷薇之血X、痴迷成恨、7个凶杀现场,7个爱情败局。渣男、陷害、诡计、活尸……柔情满载又如何,甜言蜜语又如何。当一切成空,所谓爱情只是一场骗局。最深的爱是恨。最深的恨则是一份平静。大火、毒药、臆想、痴迷以爱为名的杀意,假借正义之名的无情复仇。
  • 卡

    女儿生病了。赵小青的女儿出生才十个月。平日里,晚饭后的这段时间,总要倚在学步车里戏耍一会儿才睡的。可是今天,赵小青刚刚端到手里一碗红椒炒米饭,还没顾上吃几口,小家伙就又抹眼泪又抓脸,烦躁不安地啼哭起来。赵小青急忙丢下炒米饭,把女儿从学步车里抱到床上,脱掉女儿的小衣服,给女儿垫上小枕头,光屁股底下塞了块柔软的尿布,然后盖好被子。做完这一切,赵小青侧身躺在女儿旁边,一只胳膊环着枕头,另一只手隔着被子轻轻拍打着女儿。嘴里念叨着,睡吧,睡吧,小宝宝快睡吧……小家伙终于睡着了,赵小青也打起了盹。
  • 缥缈·天咫卷

    缥缈·天咫卷

    盛唐,长安,百鬼夜行,千妖伏聚。西市坊间,阴阳交界处,有一座神秘虚无的缥缈阁。缥缈阁中,贩卖奇珍异宝,七情六欲。人,妖,鬼,神往来其间。缥缈阁在哪里?无缘者,擦肩难见;有缘者,千里来寻。世间为什么要有缥缈阁?众生有了欲望,世间便有了缥缈阁。
  • 故事经典

    故事经典

    《微型小说·故事经典》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故事微型小说。正如契诃夫说:“故事越单纯,那就越逼真,越诚恳,因而也就越好。”这些名篇佳作在情感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丰富情感、高雅兴趣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下)

    《两晋演义》起自司马炎代魏,终至刘裕代晋,共一百回,真实再现了中原汉政权衰亡时五胡十六国混战下的分裂局面和各少数民族间的交流融合。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诛逆子纵火焚尸 责病主抗颜极谏”到“第一百回 招寇乱秦关再失 迫禅位晋祚永终”的历史。神州陆沉,铜驼荆棘,两主被虏,行酒狄庭,无非是内政不纲所以致此。幸亏淝水一战,大破苻秦,半壁江山,侥幸保全。东晋君臣,稍胜即骄,由骄生惰,毫无起色,于是篡夺相寻祸乱踵起,终致亡国……
热门推荐
  • 天妖异凰

    天妖异凰

    多说无益,看了再评论。希望我的作品能够不负你们的希望。
  • 拯救记忆

    拯救记忆

    怎样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著名教育专家林格继《自主学习——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出版获得强烈反响后,推出这本姊妹书。本书由程鸿勋等20位专家联袂推荐,解析记忆的历史与本质,抓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旨在让孩子告别死记硬背。
  • 一寸光阴不可轻(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一寸光阴不可轻(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榜样,无论我们培养和树立了多少精神榜样,一代大师季羡林先生始终不应该被忘记,不应随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对于当下的孩子而言,一代大师季羡林先生是谁?有着怎样令人钦佩、值得学习的事迹?透过本书,季老一生跃然笔下,孩子们能清晰看到他的人生成长轨迹、奋斗经历、一生成就。
  • 我在霍格沃茨那些年

    我在霍格沃茨那些年

    (哈利同人文,史上最强经济体系!)一不小心就穿越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哇哦!听起来很不错,等等....这是哪?艾伦.凯尔特斯决定探索一番这个新奇的世界,但是一只可爱的猫头鹰送来了一封邀请函后就显得不淡定了。魔法学校哪家强,霍格沃茨王中王,神秘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以及强大的白巫师邓布利多、还有恐怖如斯的伏地魔和食死徒.........魔法世界?还是艾伦的世界?作为一个穿越者大军的一员,怎么能没有金手指呢?没用系统怎么办?不用慌,还好知道剧情,但是知道剧情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如果直接来上一发摄魂取念,看到最深层的秘密那岂不是要凉凉了。艾伦.凯尔特斯:这个莫慌,问题很大。
  • 孕妇也穿越:误撞轩王心

    孕妇也穿越:误撞轩王心

    都说女人不坏男人不爱,梦中泡了个绝色帅哥有错吗?可谁知这样也能怀孕!YYD,原来睡觉也能穿越。好不容易说服老妈留下这个孩子,但也不用让她再穿吧?咦,她穿到哪里了?好像是坏了某人的好事。“你们继续……”象征性的捂着眼,非礼勿视,她可是啥也没看见,可帅哥发火了,说她……甚至不相信她肚中的孩子是他的!王爷有什么了不起,她又不是他的妻,他凭什么指责她?????????
  • 明代神魔小说·后西游记(下)

    明代神魔小说·后西游记(下)

    明代神魔小说,讲述了因当年唐僧所取经文晦涩难懂,遂由唐半偈二度西行,求取佛经真解的故事。唐半偈先后收服了花果山灵石孕化的二世石猴孙小圣,并在小圣的帮助下收服上古驮负河图出水的龙马以及猪一戒、沙河忍者龟沙弥。而后,师徒四人西行,一路先是打败哼哈二将,后又大战媚阴和尚,之后,凿通阴阳二气、大战文明天王,夺回“春秋笔”……取经之路,可谓艰险重重。《西游记》三大续书之一,全书共四十回,影响虽不如《西游记》,但在针砭时弊、笑骂文采方面颇与《西游记》相比肩。
  • 永生之变

    永生之变

    2050年,科技实现重大突破,人类永生成为现实,世界发生巨变。人机合一,纳米机器人,3D打印人体机器官,高能机器人……年迈的我,偶然的机会,开始了零距离接触永生之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

    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

    本书收录之短文,除刊于电影杂志的若干影评之外,盖源于《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上作者的专栏文章,大部分文章基本因事而写、有感而发,共同特点是锁定当下的“文艺”和“文化”,聚焦“批评”,更属意于话题性和思想性,是一部颇具阅读性的文化批评杂文集。
  • 宿主飙戏指南

    宿主飙戏指南

    不小心破坏了卷轴封印,所有凶兽一溜烟四散到各个位面,云冉从此踏上了捉兽兽的漫漫长路可不知道为什么,位面里总有小哥哥勾搭她怎么的,拼戏精吗?她还从来没输过!于是,每个位面捉兽兽之余,她又多了一项跟小哥哥互撩(怼)的业余活动对于如此不敬业的宿主,卷轴守护灵表示强烈反对。云冉一个眼神瞪过去:“不然兽兽你自己抓咯?”系统立刻从心:“爸爸,我给你跪下了!”-----小哥哥悲愤脸:“小爷怎么可能撩不动一个女人!还怼不过这个女人!”云冉:“花式怼人套餐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