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400000002

第2章 求学岁月:贯通中西学问(2)

李夫人娘家在乡村,有时傅斯年随母亲到外祖母家小住,因而对农村的生活有所体验,对贫困农民的生活有较详细的了解。十几年后,他撰写了《山东底一部分的农民状况大略记》,就是他这个时期的观察和了解之所得,也是他后来积极提倡社会革命、改造国民性、推行农村改革、在农村实施义务教育等思想的基础。他在文中强调:“我虽是山东人,过了儿童时代,即不常在山东住,而且东部各县的情况我是茫然,我只对于济南以西和北的地方曾亲身观察过……所以我现在专记山东一部分的社会的一部分——农民社会——所说是我直接得到的知识”他在文章中对鲁西一带农民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如他对农民一天的生活记述说:

一个农夫在农作时的一日生活如下:晨五时起来,整备好用畜和用具,赶紧吃了早饭(或不吃,待人送),赶到地上,工作到午;家里的人把午饭用罐子送去,就地吃了,再工作到四时,忙时乃至六七时;回家,吃晚饭,趁空磨面、碾米;八九时就寝;但夜间以须饲牲畜之故,起来三四次。在收获时,有时须借月光在田中或场上劳动,必在地头上睡觉,所以劳动的时间竟达二十余小时。若当恰恰成熟时,怕被人偷或天气改变,便彻夜不眠。一个农妇的一日生活如下:晨四五时起来,煮饭,饭后洗濯器具。午间又是如此一遍。晚餐时又是一遍。有小儿女的,自然要伺应他;不过除吃好奶时,都是用布束着,放在一旁,有时放在沙土布袋里。到四五岁时,就全不管了;七八岁时,便要帮大人工作了。农妇管田地以外的一切农家事务,除造自己的衣食之外,还有晒菜、磨面、喂猪等等职务。纺线、织粗布、缫丝、编帽辫,都是整日彻夜的工作。

农民除春节能休息几天外,一年到头如此,一生如此,并且永远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农民的家庭就是他的一切生活品的制造场,如鞋、帽、染衣、弹棉、织、纺、编筐、制咸菜,甚至油酱酒醋都皆不取给于家外。所以农民的生活时常一身兼备农工商行贾,是极不分工的生活”。几千年来,农民的这种自给自足的个体经济养成了农民的愚昧、保守,是造成社会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就要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傅斯年幼年时对农民生活的真切了解,成为他日后提倡社会改革,以缩小贫富差距,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平等的思想渊源。

国学奠基

胡适曾在给别人的信中,议论人思想能力形成的原因。他说:“中国的旧式教育既不能教人做事的能力,更不能教人做人的道德。……做人的本领不全是学校教员能教给学生的,它的来源最广,从母亲、奶妈、仆役……到整个社会——当然也包括学校——都是训练做人的场所。在那个广大的‘做人训练所’里,家庭占的成分最大,因为‘三岁定八十’是不磨的名言。”胡适在这里强调的是人一生的思想、知识和能力是在少年时期奠基,外来的影响除学校外,主要是家庭和社会。考察傅斯年一生所受的教育和人格锻炼,主要分两个时期,即以13岁为界,13岁以前生活在家乡,主要是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的传统文化知识,其人格培养与锻炼主要是家庭和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

(一)私塾与学堂

傅斯年幼年是在家庭完全衰败又屡遭变故中度过的。尤其是9岁时父亲去世,一家老弱失去了唯一的壮年亲人,也断绝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其生活更加窘迫。这种变故对傅斯年心理上有影响,但对其日常生活影响并不显著,经济生活方面的重荷都由祖父和母亲苦苦支撑,他本人仍在亲人和塾师的督责下,一天到晚苦读诗书,死背儒家经传典籍。这个时期奠定了他少年时期传统国学的功底,以致他成年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对古代典籍的熟悉几乎使所有学生和同事惊羡不已。

傅斯年的少年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剧烈的变化时期,这种变化影响了他的生活环境和人生趋向。

1901年,在戊戌变法的热浪中,清光绪帝下诏改科举、废八股。9月,清政府又下令各州府设立中学堂,各县设小学堂,实行新式教育,这在当时无疑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然而此举在偏僻落后地区很难立刻发生影响。聊城虽是东昌府治,诏令初下时,城内的府学、私塾中的生徒们,依然在那里读经书,学作八股文,整天“子曰”、“诗云”地背诵儒家经典。傅斯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熟读了十三经,奠定了其传统国学的基础。建立新学堂、废除科举制在当时是时代潮流,如春风总有一天要吹遍大地,东昌府和聊城县势必受其影响。不久,原启文书院便改为府立中学堂,摄西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原来的考院改为初级师范小学堂。1905年春,傅淦顺应时代风尚,把傅斯年送入东昌府立高等小学堂读书。当时的小学堂虽设算术、地理等新课程,但未完全摆脱传统,照常要读经传、诸子之书。傅斯年曾追忆说:“清未改革教育……当时竟移书院中之科目,即旧新各式八股于学堂。”即便如此,傅淦仍担心傅斯年入“洋学堂”学不到真学问,继续坚持在课余时间督导傅斯年学习儒家经典。对于当时学堂学习的内容,傅斯年后来回忆说:“清末,一面在那里办新学,一面在那里读经,更因今文为‘康梁逆党’,不得用,读经乃令与现物隔开。上者剽窃乾嘉,下者死守高头讲章,一如八股时,那时学堂读经的笑话真正成千成万。少年学生上此课时,如做梦一般。”

由是观之,傅斯年虽然读了几年高等小学堂,但所学的内容并没有摆脱传统国学的窠臼,只是接受了很少一点近代科学知识而已。

就目前所得资料来看,傅斯年从5岁入私塾,到他13岁离开聊城,这8年间,不论是在私塾还是在府立高等小学堂,他始终是同学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学习成绩却总是最好。传统的说法总归结为他天生异质,禀赋聪慧,实际并非完全如此,更重要的原因还有两个:

其一,勤奋好学。他能集中精力于学业之中,对其所学,必求正解,自幼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读书,凡遇到不识的字,不懂的词,难解的句子,总是要问个明白,有时教师不在身边,他便记下来,有机会时请教教师或祖父。遇到问题,若身边无纸,年幼的他便信手写在手上、臂上乃至大腿、肚皮上,久而久之,养成了这种“记笔记”的习惯,因此,他的衣服往往被弄得墨迹斑斑,母亲为他洗衣时,颇费气力。这是其母晚年常向人们说起的趣事,傅斯年学习的刻苦认真从中可略见一斑。

其二,良好的学习环境。傅斯年家庭虽然完全破落,生活困难,但是他的祖父和母亲宁肯自己艰辛操持,也不把生活的重荷让孩子承担,只希望他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所以家虽贫寒,其学却无太大经济压力。在学习上,其祖父督导,严而不苛,诲而不倦。上学之余他可以在深宅大院里安静地读书、习字。这种良好的环境是他学好课业的必要条件。

傅斯年在塾馆与高级小学堂学习时,由于勤奋,每一门功课都名列前茅,深为同学敬佩。他塾馆时的同学朱笠升,在同学中年龄最长,同学们都称他为大学长,他与傅斯年关系亲密,由于功课不如傅斯年,经常向傅斯年讨教。傅斯年与他开玩笑,戏称朱笠升为“大徒弟”。

傅斯年国学功底深厚,知识面宽博,善于属文,其作文为其他同学所不及。每次作文,先生出题之后,傅斯年略作思索,便奋笔疾书,常常一挥而就,却可得到先生的赞许。而其他同学看到题目后往往趴在书桌上苦思冥想,半天写不出几句话来,于是有些富家子弟便想投机“作弊”,他们求傅斯年代其作文,并许诺事成之后给他买一个烧饼作为报酬。傅斯年自幼仗义,乐于助人,有时又碍于情面不好推却,写篇作文对他来说也不算难事,所以不管给不给烧饼,他一律慨然应诺。有时,他竟能在完成自己的作文之后,再为两位同学写出内容不相重复的作文。这种儿童把戏,自然难逃教师的慧眼。后来,每发现傅斯年代写文章并了解真相后,教师评讲作文前常戏问傅斯年:傅老大,你这次是不是又换了两个烧饼。傅斯年不好意思回答,只好投以幽默的一笑。老师自然只是开导,并不严厉处置。傅斯年在聊城度过了儿童时代,这个时代对傅斯年个人而论,是颇为特殊的,其特殊性可从两个方面分析:

就大环境而论,他童年生活的聊城正处于变革的转折时期。首先,聊城地区的经济发展日趋停滞,原来运河航运发达,促进了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进步。而此时由于黄河改道,大运河河道堵塞,再加上海运兴盛,其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地位消失,于是,聊城的农业又回复到原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时期,农民生活更为贫困。但原来经济发展时期所形成的文化传统部分地保留下来,仍然影响着社会。这在当时有明显表现。傅斯年后来对此也有所认识,他说:“山东西部在当年并不是不济的地方。有一条运河和南北大道,所以当地是很富庶的。也就是因为当地富庶,一般工人和农民都不肯迁地求事业,远不如东部的人的精神(当时,山东东部的生计艰苦)。譬如就聊城县一地而论,聊城在当地是山东西部三大埠之一(三埠是济宁、聊城、临清,商务在济南之上),又是山东西部直隶南部的‘八股文化中心点’,于是地方上颇少刚气,而多怠性。……现在经济上状况一落千丈了,只有当时造成的恶根性存在着,妨害生活的发展。八股文化也无用武之地了,但仍用着旧精神妨害新文化的进来”。由于形成八股文化中心点,使这个地区的士人特别重视儒家经典的传授和八股文的写作,希望靠此途径获取功名,混上一官半职。因此上学就是习举子之业。傅斯年就在这种文化气氛中度过了童年时代。这种大的文化环境,使他在童年时期系统地受到儒家文化的濡染,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复杂影响,其正面影响是得以奠定深厚的国学基础;其负面影响是,使他在儿童时期没有机会接受近代科学知识,这制约了他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发展。正如他所说:“我小时,有一位先生教我‘正心’,‘诚意’,‘不欺暗室’,虽然《大学》念得滚熟,却与和尚念经一样,毫无知觉。”这说明童年枯燥无味地死记硬背儒经,严重妨害了他的成长。他成年后坚决反对让中小学生读经与此经历颇有关系。又由于童年亲眼目睹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所以他后来强烈要求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反对贫富不均。

就小环境而论,傅斯年生活在破落的书香世家,这种家庭环境对他一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他的家庭是个比较典型的书香世家,所谓书香世家一般说来有两层含义:一是重视文化的传承,即世代重视对子弟的文化教育。从傅斯年很小开始,其父祖就教他识字、读书,尤其是他的祖父,以向孙子传授文化为自己最大责任,一刻也没有放松,这对傅斯年文化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二是重视品德教育。旧时的书香世家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子孙有所成就,建功立业,对自己子弟的教育都具有如何对待社会、人生的内容。傅斯年受的家庭品德教育,可以说是比较正统的儒家教育,要求其忠孝节义、建功立业、忠君爱国等,这对傅斯年思想的形成和一生的节操有着深刻的影响。

其二,傅斯年出生时,他的家庭已经完全破落,尽管其父祖都曾取得功名,还属于士大夫阶层,但经济上已到了求温饱而不可得的窘困境地。这使傅斯年不仅没有染上传统纨绔子弟的作风,反而备尝贫困子弟的辛酸,在幼小心灵里奠定了人生维艰的意识。他曾不止一次叙述自己早年的生活,如:“我出身于士族的贫家,因为极穷,所以知道生活的艰苦。”他一生痛恨贪官污吏,抨击奢侈腐败现象,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他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意识与他早年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更为突出的一点,是他一生对贫困家庭出身的学生有着深切的同情心,任教职数十年,一贯提倡教育平等,设立奖学金,千方百计为贫穷的学生争取救济,以使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这种思想观点形成的深层原因,应该追溯到他本人早年贫困生活的境遇。

(二)天津求学

1908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遇使傅斯年有机会到天津求学,实现了他人生的一次转折。这次转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学业与人生发展的方向。

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字佰隽,号晓麓,生于1866年。自幼勤学好问,攻举子之业,性仁厚,有文名。光绪甲午(1894)年乡试中举。因家庭经济窘迫,为全家生活计,谋职养家,没有入仕,出任山东东平龙山书院山长,靠其束脩维持家计。傅旭安既为人师,不仅知识渊博,对学生教诲有方,而且尤能极力扶掖生活贫苦的学生,使其不因家贫而辍学,因此得到学生们的普遍尊敬,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但不幸的是,傅旭安中年病殁,1904年死于任所,是年傅斯年仅9岁,其弟傅斯岩仅出生7个月。可以说傅斯年父亲对其一生影响甚微。可是,傅斯年父亲生前结成的一段特殊的师生因缘,却对傅斯年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傅旭安出任龙山书院山长以前,有一次在聊城街上闲逛,步入一家商店,此店顾客不多,冷冷清清,一位青年学徒正在那里专心读书。傅旭安上前一看,此人眉清目秀,谈吐文雅,便与之闲聊了一会,知其姓侯,名延塽,字雪舫,是东平县大羊村人,因家境贫寒,奉后母之命来聊城这家商店当学徒。他酷爱读书,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刻苦自学,学问已有一定功底。交谈之后,傅旭安对侯延塽的遭遇深表同情,对他矢志苦学的精神颇为感佩,从此二人开始来往。1899年,傅旭安出任龙山书院山长时,便让侯延塽辞去商店差使,随自己到龙山书院读书,一切费用自己代为解决。侯延塽意外得到这样一个读书的机会,自然更加刻苦自励。苦读了3年,参加光绪壬寅年乡试,得中举人;次年赴京会试,又中进士;经过朝考,被清廷授予刑部主事。侯延塽本是重情义之人,对恩师的提携诱掖之恩更是铭记在心。他第一次回乡省亲,专去龙山书院拜望恩师,才得知傅旭安先生已经去世,于是他又奔赴聊城看望师母,并亲到恩师墓前祭拜。他在傅旭安墓前自誓,以培养恩师的两位公子为己任,决心把斯年、斯岩兄弟二人培养成才,以报恩师当年知遇之情。

同类推荐
  •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本文旨在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做出全面的解读。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化影响可谓至深至远。本论文在对爱默生的两个核心观念——超灵和自立进行详细解读后,还尝试从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爱默生的超验主义。
  •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内容简介:马路上,三毛盖着一张报纸睡觉。一个坐轿车的有钱人,从车窗丢下一个烟蒂。于是,苦命的三毛又遭了一回火灾……差不多和三毛同龄的我,为可怜的三毛担心,也为他不平。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热门推荐
  • 老公,你太无赖

    老公,你太无赖

    夜色朦胧月如钩。繁华的大都市霓虹灯闪烁着,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昏暗的酒吧灯光闪烁,里面响起了动感的音乐,舞池里面的男女不停的扭动着身体,兴奋得直尖叫着。吵死了,掏了掏耳朵,真想一个个拖出去给枪毙了,跳就跳,鬼吼鬼叫个毛线!蓝若然坐在高脚椅子上一个人喝着闷酒,幽暗的灯光洒在她的身上,映照出迷人的线条的还有精致的面容。不施粉黛却依旧是美得……
  • 菌谱

    菌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热线咨询员

    热线咨询员

    老鼠跑着,突然沿着床帘爬上墙边的电视柜,接着又从床头柜上跳上窗台,一面回过头,瞅着马丁,口里吱吱地叫着。想跑?没门!马丁腾地一声跳上电视柜,纵上窗台,老鼠没想到马丁会这一手,猝不及防,脚下一滑,竟从窗台上掉了下去。马丁从窗台上往下一看,只见楼底下一只大猫正带着一只小猫,匆匆地从楼下走过,直奔楼下的防盗门而来。那只大猫的肩上扛着一只大箱子,看上去有些眼熟。老鼠就摔在他们的脚下,摔得脑浆迸裂,五脏六腑流了一地。马丁冲着两只猫,得意地大笑着,笑声在天地之间回荡着。笑过之后,马丁一纵身,就从窗台上跳了下去。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更生斋文集

    更生斋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教师身体健康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身体健康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绝色毒妃之冷面寒王傲娇宠

    绝色毒妃之冷面寒王傲娇宠

    她是来自二十二世纪毒药研究院的科学家,一手秘传的针法解世上无解之毒。她身怀高科技的解毒空间,竟然一朝被害,穿越到几千年前的夏州国。她是京城第一丑,母亲早逝,父亲无视,姐妹暗害,胆小低俗的墨府大小姐,死而回生后竟然性情大变。她为自己正名,为母亲报仇,为寻找身世的真相披荆斩棘……他是夏州国最神秘的战神楚王,容颜绝色却性情孤寒清冷。他不良于行,身染剧毒。可谁曾想明里毫无权势的楚王,暗里却挥手拨弄四国风雨。身负血海深仇不得报,身染蚀骨之毒不得解,谁才是他的救赎?第一丑和第一美碰在一起迸发出怎样的火花?爱与恨之间又产生了怎样的纠葛?那些不为人知的势力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墨灵犀:“天下与我只则其一!”白九夜:“天下归你,你,归我!”——墨灵犀真是欲哭无泪,这白九夜不是冰山么?不是冷清么?怎么面对她的时候这么厚颜无耻啊!而且还一本正经的厚颜无耻!——“王爷,王妃看中了一个龙玉甘草,五万两银子。”“买。”“王爷,王妃端详了一包不知名的种子,对方开价十万两黄金。”“买。”“王爷,王妃瞟了一眼奇珍楼门口的石狮子。”“买。”“王爷,石狮子是人家不卖啊,镇宅的。”“麻烦!把奇珍阁一起买下来。”啧啧楚王财大气粗啊!——“白九夜,爱与恨之间你总要做个选择。”“墨灵犀,爱而不能,恨而不舍,你告诉本王该如何选择?”“站在这苍穹之上,指点着万里山河,身旁却空无一人,白九夜,这就是你要的人生么?”“如果本王说是呢?”“寒渊一挥深情断,从此天涯各路人!”“如果本王说不是呢?”“比一场,胜者为王!”——本文美男云集但是1V1,男女主身心健康。男强,女也强,女主腹黑又逗逼,欢迎入坑,(づ ̄3 ̄)づ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