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7300000031

第31章 金融激流(2)

当然,市场的发展总不可能全无瑕疵,阴暗和曲折都包含着必然。但因为市场对于中国改革至关重要而且已经风险畸高,正视市场中的阴暗,正视中国机构投资者的缺陷便格外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谈到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乃至“超常规培育”时,就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亦即热情的、鼓励型的培育,以及严酷的、管束性的培育。具体而言,对机构投资整体应当更强调多种所有制结构,严格内部监管,并支持其改革内部机制,肯定管理层持股的方向;机构投资者所处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法制意义上的严峻性。严格监管、持法不阿、信息公开、舆论充分缺一不可。中国证券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走了太多的弯路,现在走出的每一步,都须兼顾方方面面,在正本清源上更具力度。

证监会的周小川主席有一个最新讲话,专门谈到了监管部门要向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方面进行职能转换,而“不能以调控股票指数作为工作目标”。这种看法得到海内外业界有识之士的很大肯定。如果周主席说的是真心话,而且已经得到最高层的完全认可,就应当看到监管机构鼓励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并不含有让其支撑“碎步慢牛”(或“快牛”)的功利性目的。进而也就可以意会市场的铁律将如何发挥作用:机构投资者大举入市之后未必总是锣鼓声声,更严酷的局势还在后面。

-2000年第9期-

金融资产管理、银监会与深层次改革

我们很难以过于理想主义的态度对待眼下荆棘丛生的改革,只期待具有关键性的每一步都能走得更妥当。

时间逼近“两会”召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框架性思路。不过,因为当前的相关讨论主要集中于国有非金融资产,于是,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体制是何走向,就引起了有心人的特别关注。

在中国的近11万亿元国有资产中,有7.3万亿元国有经营性资产,其中又包括了8300亿元左右的金融资产(均指净值)。这些资产,即为国家对于国有金融保险机构的股权。如果说中国的国有非金融资产过去是多头管理、“五龙治水”的局面,国有金融资产则主要集中于“二龙”,亦即由财政部负责产权、收益和费用控制(大费用),中央金融工委管人事。人们想知道的是,这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权利、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资委建立之后,金融资产的管理权将如何划归?是否存在相应的理顺体制的重大变革?这关系到金融改革的前途和命运。

曾经有一种主张,倾向于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一并交新组建的国资委管理。不过,这种主张现在已经遭到普遍的否定。理由很简单,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国有企业的债权人,如果由一家机构行使所有者权益,就会存在利益冲突。所有者还可能安排金融机构为国有企业发放定向贷款,最终延误企业改革。所以,正在策划筹组中的国资委,被认为将主要集中于管理国有非金融资产。

在百端待举的改革日程表中,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被置于什么位置尚不得而知。又因为当前金融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行动是银行监管体制的改革,亦即成立银行监管委员会(银监会),在机构整合中很可能是由现在的金融工委与人民银行的监管部门合并而成。所以,部分业内有识之士产生了一种担忧:目前由金融工委行使的金融机构人事权会不会随同银监部门的建立而带入,从而使未来的银监会集部分大型金融机构人事权与银行业监管者于一身呢?倘若如此,将是一种不很恰当、顺畅的安排。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面对中国银行监管难以令人满意的现状,一些专家学者近年来一直在呼吁建立独立或半独立于中央银行的银行监管机构,被称为银监会或银监局。中国“入世”后,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大幅提速,银行监管的局势也更为错综复杂。银监会(或银监局)的成立可谓正当其时。不过,成立专业银监机构独司监管职能,要义之一就是避免与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相冲突。如果新建立的银监会有了独立的对于银行业的监管职能,同时又承担着一部分国内大型银行和金融集团的“管人权”,便出现了新的两种职能的冲突,其直接后果可能影响银监会的监管力度和公正性。

倘如此,中国改革中久被诟病的“老子难管儿子”的情形,政府同时是“裁判员和球员”的场面,可能会以某种形式在银行业再现。在银行业开放大局已定的今天,银监会未来监管的对象不仅有内资银行还有外资银行,两种职能冲突的后果将非常负面。特别是金融工委的“管人权”不仅包括银行、金融集团,还包括保险公司和少数证券公司。如果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管人权”按同一逻辑划入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则后果更令人忧虑。

从国有金融资产改革的角度来衡量,也可以看出由监管机构掌握国内部分大型金融机构的“管人权”并不合适。十六大明确提出的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原则不仅适用于国有非金融资产,也应适用于金融资产。特别是中国金融改革本来就较为滞后,按十六大要求理顺体制,建立起单一的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就更为迫切。当前政府启用学术咨询机构深入研究国资管理体制,对于未来新机制建立的方方面面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探讨,改革方略已经成形。这些思路也可用于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事实上,建立起统一的机构来行使独立的出资人资格,追求国有金融机构的价值最大化单一目标,正是国有金融机构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在将来,或是建立独立统一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机构,或是在现在体制内集中国有金融资产管理职能,改革可以渐次而行,有急有缓,但前行的方向不难辨清。

改革总是越走越难,金融改革更是如此。我们很难以过于理想主义的态度对待眼下荆棘丛生的改革,只期待具有关键性的每一步都能走得更妥当。毕竟,一切尚在未定之天。往事已矣,来者可追。

-2003年第3、4期合刊-

辨识“全流通”新说法

议论中的“全流通”新说法相当复杂,于理于法也颇为不通,可操作性几乎不存在。

2003年10月以来,本来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差不多已经偃旗息鼓的“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的大讨论,突然又掀起新一波强劲的“全流通不等于国有股减持也不等于国有股全卖”的市场舆情。目前我们可以见诸于报端的最后的也是最新的说法,不仅凸显“全流通”之极端重要与迫在眉睫,而且对如何实施已经有了相当具体的诠释。某些媒体明确宣称该重大利好方案得到了高层领导的首肯,整个决策程序已经接近完成。诸多观察者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当前的“全流通”传言。进入11月中,市场日复一日地在期待和失望、理解或误解中大起大落。

这一次“利好”是真是假?一时难见分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议论中的“全流通”新说法相当复杂,于理于法也颇为不通,可操作性几乎不存在。管理层是否真的会接受并提出这个方案,不由得令人顿生疑窦。

从2001年6月至2003年11月,中国股市已经下跌了近千点。拯救市场需要重拾信心,而解决“全流通”,被认为是符合市场人士利益的最合理有效的办法。在官方专业证券媒体上,“新说法”已经相当成形,即将“全流通改制方案”,“化统一决策为分散决策”,由一家家上市公司通过全体股东投票决定非流通股流通的价格和比例。而投票时则“不仅需要全体股东2/3多数通过,还要求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分类计票,均能达到简单多数”。很显然,“新说法”赋予了流通股股东用手投票,决定大股东能否入市并以什么样的价格入市的权利,看似完完全全代表了几千万股民的利益,于市场极有吸引力。

然而,“新说法”必然带来市场心理的混乱。至9月底,中国已经有1362家上市公司,家家都来开会投票决定非流通股可否流通、如何流通,将会是一种什么局面?一旦允许持流通股的股东投票决定非流通股命运,在一对一的谈判中,会否出现庄家操控谈判,然后以极不合理的低价侵吞国有资产?如何防止中国股市呈现新一轮庄家拉升股价、诱骗散户入场、然后抽身而逃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目前非流通股已经不完全是国有股。国有股经过前一段时期较为集中的协议转让,相当部分已经由非公有经济成分拥有,那么,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权益应当是原有合同的延续,更改合同的法理何在?

有辩解说,“新说法”可以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再进行推广。资深市场分析人士几乎是立即指出:试点只会成为庄家轮番炒作的题材。庄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市场立刻陷于更大的混乱,导致市场不公平加剧。

其实,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形势看去难尽人意,但认真观察其变化又可看出许多亮色。这是因为在今年以来股市指数总体滑落的过程中,股市的价格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往为市场投机者精心打造、狂热追捧的一些小盘老庄股、垃圾股重振无力,而绩优股的价格则在整体跌势中顽强回升。股市越来越显示出合理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业绩上升,前三季度的平均每股利润已达0.16元,同比增幅27%,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的局面有了根本改观。

当然,这种股价结构的积极调整,本身也是痛苦甚至相当悲惨的过程,但这是市场转向健康的必要代价。而任何以短期快感缓解痛苦的行为,不仅难以持久,更有可能破坏市场正常的转向过程,其后果将非常严重。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两年多的调整,现在已经接近底部区域。市场方方面面都在期待股市重振。正因为此,当前的一切努力,应集中于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效益、保护小股民利益、增强市场透明度等基本问题。同时必须看到,解决中国股市的某些根本性疾患需要时间,特别是解决诸如国有股法人股入市流通这类由来已久、经不起更多反复的深层次敏感问题,更需要寻求恰当时机,假以时日。此外,既然股权分裂弊端已现,各方均有共识,采取“新股新办法、老股老办法”,让新股率先实现“全流通”(对大股东套现行为要有一定约束),未必不是积极可行的过渡办法,更减少了日后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轨的部分障碍。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股票市场,而中国股票市场在历经劫难之后定然能够创造出真正的辉煌。熊市之中更需要预期稳定,因为人们相信明天。

-2003年第22期-

“中小企业板块”遗憾的背后

虽然有盛大的庆贺也不乏市场评论家的赞颂,5月28日在深圳启动的中小企业板块还是透着太多的遗憾来到世间。至少,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为什么不在新的市场实行“全流通”?

从酝酿到启动,新市场有过太多的争议,经历了许许多多磨难。不过,支持者始终坚持着一种期盼: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的中国A股市场由那么多“不得已”组成,历史包袱沉重,甩包袱则成本高昂几至难以承受,新市场正可以从头再来,按照人们已经获共识的基本标准来制定规则。最起码的,既然股权分裂弊端深重,则理应在新市场设立上市公司股权“全流通”机制。

然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在遗憾中,我们听到的解说主要有三:其一是担心新市场盘子小,一搞“全流通”则庄家极易控盘——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好不容易算是基本摆脱了庄家掌控的局面,如果庄家又有新天堂,该如何是好?其二是担心企业包装上市后,最终抛出手中股票套钱逃跑——纵使可以通过一系列规定约束大股东套现,但万一约束不住,该如何是好?其三是担心——或许是最大的担心,新市场因“全流通”而增加了吸引力,可能会使主板市场资金转移战场,最终招致大市深幅下跌,难以回振,该如何是好?

批驳这些“解说”几乎不用费力,谁都明白监管部门的责任主要是监管,包括有意地在市场创新过程中持续提高监管能力,而不应双眼紧盯市场指数。选择高一些的起点,迎接本来无法回避的挑战,才是监管者的正常选择。我们只是在想,为什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指数高低这个本来属于市场的问题,仍然那样致命地干扰政策选择?如果说惯性思维之外,终究有隐情存在,那么这一回,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回答可以相当直接:是券商,中国证券市场的主力玩家!正是众多国有券商身陷困境、危机四伏的现状,使得近年来已成券商“保姆”的监管部门在行使职权时投鼠忌器,举措失当,难以在关键时刻大步改革。本世纪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已经经历了多次震荡,着力于市场更新的改革一直在各个领域推进。最初的变迁可能不甚显著,但回眼望去,从交易行为到上市公司,从信息透明到舆论监督,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令人欣慰的进步。而变化最小、问题最多、令人诟病最甚的就是证券公司。以去年年底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为标志,一批问题证券公司相继拉响危机警报。而监管层担心危机深化,苦于解决无方。虽然有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的九条意见出台,有众多振兴市场的热切愿望和力量,仍然不足以驱散现实的阴霾。

鉴此,我们觉得,解决中国证券市场上由来已久的券商问题,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目前需要决策者做出改革的决断,选择正确的路径,不应再有任何彷徨、迟疑与短视。以危中求机的眼光分析局势,眼前的选择其实相当明确:无论如何,应当放开证券业的准入门槛,允许外资、民间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金进入这一由国有传统券商垄断的领域,开通证券业的活水之源;应当通过改革,包括有效的产权改革,使现有券商建立起严格内部监控机制和良好治理结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尊重市场铁律,确立行业中的退出与淘汰规则,一方面通过设立开户股民风险基金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一方面对问题证券公司绝不伸行政输血之手,让该死的死去。

以此决断,主攻券商顽疾,市场朝向健康的更新才能障碍大减,加速前进。应该承认,中国证券市场虽在过去几年中有了可喜的进步,但几个重大关口并没有过。如果应有的改革措施迟迟不到位,在出现改革机会时不能果敢向前,则市场扭曲时之过久,终究会积累起巨大的风险,使银行系统的已有风险加倍放大。其后果,将是人们十分不愿意看到的。

-2004年第11期-

透明度是重振证券业之本

此番国家决心以2004年9月30日为界,以既定标准收购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就是“买棺材”而非“买植物人”,意图毫不含糊。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

    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历史上那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商业尝试,以及那些最终失败的商人。
  •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阅读本书,可以跟踪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及时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动态、政策与趋势。在“创新工程”机制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结合研究生教学和高端智库建设方向,于2015年初正式启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编撰和出版项目,力图反映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和理论探索前沿,为硕士研究生理论积累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引导,也为授课教师提供基础性材料。此次组织出版的丛书,是201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研究生院共同资助的第二批集中成果,重在梳理国际领域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近年的重要观点和成果。丛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为根本指导思想,以“5·17”讲话为原则,以我院60个创新团队为骨干力量编撰。
  • 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

    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

    那人民币靠什么改变世界?要回答人民币靠什么改变世界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那句话,要看长远,看本质。具体靠什么?我认为靠的是当前国家的人民币战略,或曰国家金融战略,以及支撑这一战略的,来自高层的指导思想体系和实战效果。《人民币改变世界:中国国家金融战略路线图解读》就是一本通过论证,尤其是实战分析揭示人民币战略或曰人民币改变世界路径的书,也是一本解读人民币战略思想的书。
  •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涵盖的经济学现象比较广泛,绝大部分都是用事例在说明经济学中的现象,包括经商、职场、投资、生活等方面,很多人在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以后,无论是做事还是生活,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正确且开明的经济学知识,会帮助你生活得更好。
  • 自主创业开餐馆

    自主创业开餐馆

    在众多的行业之中,餐饮业被国家列为未来蓬勃发展的热门行业之一,并且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不用发愁找不到顾客。由此可见,自主开家餐馆,在饮食业领域开辟一条理想的致富乏路,是显而易见的首选途径。那么,如何开设一家餐馆,如何经营才能在餐饮业的竞技场上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立于不败之地呢?这就需要创业者懂得开餐馆的流程,具备一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技巧。本书从以往的许多餐馆的起步、发展、兴衰的实践经验教训中,选择了影响餐馆经营成败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细节,详细地阐述了成功开设餐馆的必备知识和重要技巧,为准备创业开餐馆的朋友和正在从事餐饮经营的老板们提供了良好的指南。
热门推荐
  • 总裁的神秘情人

    总裁的神秘情人

    五光十色的城市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夜色太朦胧,而这个奢靡的酒吧聚集着这个城市各个阶层的人们。吧台前站着的女人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她年轻、性感,黑色的高跟映衬着婀娜的身姿,酒红色的头发,朦胧的灯光映照下异常妖艳美丽。一个本性纯良的女子意外在酒吧结识了总裁大人,糊里糊涂的就被带上了床,本准备当做一夜情算了,却被迫成了这个总裁背后的秘密情人。可是不是说是秘密情人么?这样的行为是要公开的节奏么?不要,我的男神可不是你!!
  •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废土制片人

    废土制片人

    “制片人,是负责协调投资者和创作者拍电影的,我们自己除了耍嘴皮子什么也不会!你让我穿越到废土去喝西北风吗?!”“安啦,这样才有戏剧冲突嘛。”“行吧,那我的外挂是什么?钢铁侠战斗服我觉得不错。”“没有外挂,给你带了个放电影的机器作纪念,试试放片子感化废土百姓。”“我是制片人!又不是盘店老板!我要分析完受众市场才知道他们喜欢看什么!”“呃,上面已经决定了,总而言之,祝你好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晚来将欲雪

    晚来将欲雪

    一朝升仙,遇到了命定的他。懦弱的她亲手喂他吃下了忘却一切的无尘草。她成了青要山最逍遥自在的散仙,而他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仙界太子。“你就在这冷宫,好好忏悔你的罪孽,了此余生吧。”太子大婚当日,她独自缩在冷宫的角落,大口吐着鲜血,以为就此孤独地了结一生……再来一世,她洗却前尘,由仙入魔,看她如何颠覆六界……
  • The Love-Chase

    The Love-Cha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之大话篇

    三国之大话篇

    刘皇叔:诸葛村夫,你怎么看这部小说?诸葛:三分天下已定,还不吃香的喝辣,快快乐乐的!你还有心管这闲事?关羽:大哥说的对!一切听妈妈的话!张飞:不懂你的黑色幽默……这是一部幽默改编的正规三国演义,借古讽今的快乐之作……
  • How It Is

    How It Is

    Published in French in 1961, and in English in 1964, How It Is is a novel in three parts, written in short paragraphs, which tell (abruptly, cajolingly, bleakly) of a narrator lying in the dark, in the mud, repeating his life as he hears it uttered - or remembered - by another voice. Told from within, from the dark, the story is tirelessly and intimately explicit about the feelings that pervade his world, but fragmentary and vague about all else therein or beyond. Together with Molloy, How It Is counts for many readers as Beckett's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in the novel form. It is also his most challenging narrative, both stylistically and for the pessimism of its vision, which continues the themes of reduced circumstance, of another life before the present, and the self-appraising search for an essential self, which were inaugurated in the great prose narratives of his earlier trilogy.
  • 一半夏天一半凉

    一半夏天一半凉

    校园奇想——每个单元小故事坐落在校园里的奇思妙想有很真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