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81500000002

第2章 艾菲的露台(1)

艾菲在卧室里闻到了一股生人气,奶白色,水淋淋的,闻着有点像生米浆。

那天天阴着。南国年初的最后一场冻雨随时都有可能下来。回南天近了,人就懒懒的,不想挪,偏偏他们策划部主任临时起意要听她的案子。中午她只得匆匆忙忙回来取资料。屋子里没开灯,灰惨惨地黯。在玄关处换鞋时,她发现卧房门关上了。如果一切如常,她会直奔书房,取了资料离开;但,卧房,对她这个女主人关上了。

她家的厅其实也不是大得很夸张,可是从玄关到卧室要绕很远的路,中间隔着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螺钿屏风,风水奇石,方桌圈椅博古架。等她绕开那一客厅杂物,推门进去时,一团不合时宜的热烘气扑散开来,她看到新婚还没有来得及换掉的大红床单被拨弄得凌乱,他在边上正襟危坐,手里拿着遥控器。电视屏幕上是《非诚勿扰》,空降的男嘉宾满脸堆笑,而女嘉宾却“啪”地把灯给灭了。还没容那女的解释,他一调,是市电视台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和专家的影像都是从绿布上抠的,再安置到一个二维动画街景里,两人板着脸,在一问一答:

“……您能不能给我们说说,即将要到来的南风天,会有怎样的表现?”

“可以简单概括为三步:阴雨绵绵,雾气蒙蒙,水汽淋淋……”

“还真没什么好看的节目。”他说着,把音量往小里调了,头也不抬,身上胡乱套着那件标志性的白绸衫,水汽蒸腾,头皮晶亮,像一头桑拿房里的白象。

就在这时,她闻到了那股不怀好意的气味。她试图寻找出处,但空气里的余味浓淡匀和,源头已经被阻断了。

这股气息在艾菲记忆里有着遥远的对应。她是在工厂里长大的,父母是双职工,寒暑假她总会被送回乡下祖母家。祖母曾给她讲:一个人——通常是年轻而英俊,勤劳而善良的,外加一穷二白的出身——捡了枚田螺回来,搁在水缸边,那人出门的时候,田螺里会变幻出一个姑娘来,帮他做这做那,在他回来之前,又躲到螺壳里去。当时艾菲并不知道这是《搜神记》里“白衣素女”的故事。她还特地到水缸边看了看,缸是老陶缸,没上釉,一股子森凉的水气。她当然没看到什么田螺姑娘,只有棵豆芽,在明暗处细细长长地黄白,大概是祖母发豆芽的时候落在那里的。按理说,这是个殷实而美丽的故事,但一想到有来路不明的人和自己生活在同一所房子里,艾菲总觉得可怖。来不及多想,她便抱着资料匆匆出门。

艾菲的策划部隶属报业集团的广告部,操作的是市报的消费周刊,集团召集他们这批人,是为了让广告看起来不像广告。他们日常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刷糖衣:写软文,整活动。部门主任是集团的“老人”。和艾菲他们这批后招进来的新人不一样,“老人老办法”,在这种新旧用人体制并存的事业单位里,“老人”有着雷打不动的编制,做得好不好不要紧,不出乱子就行,再混几年,安心退休完事。平时主任在会上吹风,实质的局,还得由她这个副主任来布。新媒体走得是越来越快了,拉走了他们不少份额,艾菲主张用博览会的形式集中推介房产业务。不知道主任对状况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其间插了好几次话,把她的案子剪得七零八碎。中午的事还如鲠在喉,现在茶水一口口灌下去,她喉咙还是火燎一样燥。

中午家里那道狐疑需要一个倾诉对象。但艾菲不会选身边的人。在南宁这种二线城市,像她这样年过三十还没结婚的女人本来就不多,注定要沦为茶水间谈资的。那些年岁参差不等的女同事,谁都没想到她三十五岁时闪婚了个多金男,喜宴那天一个个嗲得跟什么似的向她道、贺,就算她们自己结婚,也没见得那么开心。后来,她们的一些话七弯八拐地传到了她耳朵里,其中有个词,是从粤语里脱胎出来的,说她这叫“咸鱼翻身”,刻薄中带着妒意,外加隐晦的敬意。她笑纳了,腌渍了的鱼还能蹦跶过来,那该是有多快意呵。她也知道,自己的如意又何尝是别人的如意,她们哪一个不是铆足劲,伸长了脖子,等着听她的下回分解。部门有个一年四季都散发着凡士林味的老大姐,专管后勤杂事,也是集团分派下来的。艾菲一结婚,就收到了她的生男生女预测表,每每在路上与她照面,艾菲总能感觉到她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自己的肚子。

艾菲想到了苏米,翻出了平板电脑登录,苏米的头像是亮着的。

“我觉得吧,他要么在看成人录像;要么呢,就是藏了充气娃娃。”

艾菲发过去一个怒火中烧的表情。

她收敛了些:“好啦,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你等等。”一份图片传了过来,文件很大,网络有些卡。

艾菲和苏米的相识十分意外。刚搬到这个社区时,业主委员会刚刚成立,业主代表组建了社区QQ群,开通了论坛,很有将天下促成一家的野心,艾菲看了暗暗发笑。这个高端楼盘位于离市中心不远的半岛,邕江到这里环抱了半圈,闹中取静,自有它的意思,比不得单位大杂院。果然刚开始的热劲一过,没有了家装之类实质性话题的支撑,QQ群和论坛很快冷落下去。只有几个做高端日化产品和营养品直销的。时不常发些类似于软广告的问候帖,大家不咸不淡的,那些帖子便一脸谄相干挂在那里。艾菲退群之前。一个自称苏米的人加了她。

艾菲对苏米了解不多,看她的公开资料,要比艾菲小六岁,除此之外,便是空白。后来在谈话中得知。她是自由职业,随了作画的“男人”住在这里。“男人”,也不知道她指的是男友、丈夫,还是情人,这个称谓很笼统,外加原始,由别人说出来也许稍嫌粗犷,但由她说出,却像水银珠子一样动脱。有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可爱。

图片文件终于传输到位,是幅画。

一袭珠光蓝绿的缎子,芯里托出来一个女体来,横躺着,向外斜侧着身子,脸却朝里偏去,微卷蓬松的长发披散开来,带着栗色的光泽,竟比缎子还要出彩。女人的脸向着的,是一个小露台,门窗敞着。南国初夏才会有的阳光,清泉流水一样逆着打在她象牙黄的肌肤上,亮处绷得瓷实,泛着水光一样的白亮,暗处是半透明的粉橙,散发着叵测的香。

画的调子很静,静得让人不安。那线条,那褶痕,那挥发出水雾的皮肤,都在告诉你,这不是死静,而是云雨之前的那一瞬,仿佛一把画框松开,无限的欲望就会活动起来。

要和模特有着怎样的关系,画家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他绝不能带着外人的冷静,否则感应不出这幽深处的叫喧。然而,他也绝不能将欲念释放出来,否则没有办法将这将燃未燃的状态恰到好处地锁定在画布上。

“我男人画的。”

“画的是你吗?”

“不是。是他的一个客户——他说是他的一个客户。”

艾菲在卧房里搜了一通,成人录像,没有;充气娃娃,也没有。她躺了下来,床是硬木床,垫了好几层褥子,还是硌的。抬眼望去,满架子的雕龙画凤,红木味充斥了一鼻子。

她希望自己的婚房是简洁通透的,结果呢,他选了顶层,却什么都往里堆,层层叠叠地码,像个空中花鸟市场。房子的全款是他出的,装修也是他盯的,如果她还咄咄逼人,总觉得心虚。纯粹的家庭主妇倒罢了,霸道还能显得出些娇嗔;她身为职业女性,是要警惕的。女人越是独立,特权就越少,然而在男人那里,还是不平等的,这也是悲哀。

白纱帘动了,二月的风吹了进来,还是生寒的,她闭上了眼。她想起了几年前那个夜晚,也是这样的风,在南湖边,和她并肩走在一起的那个人。

他们见面之前下了场雨,还好,到点止住了。南国开春,再冷也不会冷到哪里去,她穿着全棉针织开衫,脚上是尖头高跟鞋。他比她还高出了半个头,她尽量把步子迈得小一点,轻一点,像任何一个被恋爱软化下来的女人一样。她知道他们看起来很登对——至少那时候看起来是的。

他说起有一次手扭伤了,母亲帮他搓药酒,他诧异地发现,母亲的手竟然比他的还要光滑柔软。

“我看看你的。”他适时抓起了她的手。他的手心是湿的。她像是站到了一片除草机刚推过的草地上,她闻到了青色流汁的气息。

连开局都是完美的,她想。初恋凶猛,她那颗少女的心,早在六七年前就死了,但还没死透,直到现在,她知道自己也还是只吃这一型的毒:高大,英俊,时不时会流露出孩子般的神情。

“你一搞文案的,应酬应该不多吧,我们单位多了,领导在外面玩得——那可真叫疯,不过玩归玩。一直也没见他说要撇下家里。”

他在事业单位,很好的学历和专业,加上领导器重,前程大好,没来由说这个,是在隐晦地和她提婚后协议么。她侧过头,路灯下,这个和她同岁的男人,脸上反射着均匀的光。她清楚,女人总会比男人老得快的,而眼前这张脸,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还是经得起看的,那时候,如果她还站在他身边,会有多不堪。在她看来,结婚嘛,不过是结盟,在条件大于爱的婚姻里,所谓的门当户对,不过是当时双方刚好够得着,但在往后的日子里,惊涛骇浪何其多,万一自己的方块凹陷下去,对方的方块凸升上来,还能在一起走多远?

这么一想。她松开了手。

可现在抓起的,就是对的么?艾菲展开了自己空空的双手。上面都是恼人的金粉,从大红被套上“龙凤呈祥”的图样下来的。因为沾了汗液,她使劲拍,还是没法拍干净。

她忽然间泄了气。“龙凤呈祥”,她在心里苦笑一声。现在的他比她大六岁,光头,虚胖,略矮,一起出去,她总不好意思穿高跟鞋。不过就四十出头,他已经套上了白绸衫,更显得老气横秋,他却说古玩城不少人都这么穿,文化。

她婚前并不是一张白纸,而他也算得顾及她的感受,但当他凑过来,碰到她的时候,她还是会战栗。他的皮肤已经被脂肪撑开,但并不腻滑,只是一味地死胖,那种触感让她想起医生的橡胶手套,看上去光滑,但却是防滑的,她后悔在想象里起了这个头,让接下来的感觉更糟,幸好,整个过程没有持续多久,像妇科检查。

他们没有蜜月期,直接就进入了老夫老妻的细水长流。日子像不咸不淡的流食,不过是填饱肚子罢了。他仿佛也感觉到了她的冷淡,在一起的时候有了顾忌,话就更少了;没话头,更显尴尬。

“艳福不浅嘛!”

“嚯——你赚了!”

他的朋友聚会,起初她会去。觥筹交错之后。他那些朋友会当着她的面跟他开这类玩笑。他并不接话,沉默下去。她更不好接什么。朋友们见两人这样,也觉得没了意思。类似的冷场多了。他圈子的聚会,她就渐去渐少了。而他再也没有邀她。

她便明白:她觉得自己是委身了,但,他未必就认为她是下嫁。

艾菲第一次来到如意坊的门口。苏米说得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现在局面对她已是大不利,横竖先扳回一局。

如意坊位于南宁市东边的青秀山山脚。是一个大型的仿古建筑群,每一个城市都会有这么个古玩城,连带里面的东西,也都是虚虚实实的。

他原先在唐山路的园湖花鸟市场有间店,卖杂件的,十年前碰上拆迁,转到了这里。他们这一行,就是要熬,碰上突发状况,小件还能搬走,大件只能甩卖。这事说起来他还愤愤然:“有套铁木几椅,几上有个小凹口,不碍事的,就那么放着,迟早能卖出合适的价钱,碰上拆迁,你说有什么办法,便宜那对年轻人了,他们哪里知道什么叫铁木!”现在,他主营红木家具了。原木从东南亚进口,转道广东工厂代加工,再运到这里。开业好几年了,还没在南宁发过一单市。因为靠近原产地,北边的买家都兴跑到南边来看货,这里只是成本低廉的展示平台,货最后还是往北走,转了好几道,价格最高可以翻到十几倍,现在红木价格回落,没那么好的时候了,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不过是多赚一点少赚一点罢了。除了红木,店里也会捎带些越南黄花梨,含糊着充海南黄花梨卖,还有一些从乡下半哄半骗搜到的古物、旧物——他骨子里其实是个生意人。

店里也没甚新奇,红木家具展品摆着,仿古桌椅居多,乍一看是一个豪华的中式饭厅。手搭在那些木器上,潮的,滑不过去。厅里看不到人,丝丝的辣气,呛得艾菲一阵咳嗽。靠里墙的两个人站了起来,他,还有一个女人。两人原来就着一张刷得发白的小圆木桌吃饭。女人也是三十多岁,像只硕大的肉粽,被白脂撑得滚圆。他曾跟她说。有个在他这里干了十几年的老店员,应该就是她了。

“你怎么来了?”他嘴边一抹没擦干净的油。

肉粽嘴角一抿。

她忍不住给自己争口气:“我在附近办事,顺道过来看看……老公。”南边的女人是这么叫,但她极少这么说,她的调子也不似她们般娇嗲,尤其在这个当口上,听起来像咬着发泡胶。

“我去拿碗筷。”肉粽站起身,她的声音是粘糯的。一股微弱的气流,随了她的动作,向艾菲挥发过来,艾菲辨出来了,那不是生米浆,而是熟米哈出的气味。小时候,在父母的工厂,那一栋刷了馒头色的食堂里,每到吃饭时间,女工们交错地搬动白铝皮蒸笼屉,在哗啦啦的金属碰撞声中,这一股气味,就会像太阳地里的棉花般膨开来。

肉粽又说:“不过,只有一次性的碗筷了。”

艾菲听她在“一次性”上压了重音,便扫了一眼,桌上摆着两副碗筷,家常的,成对的,已经半旧了。艾菲正对着她坐了下来,说:“不用,我吃过了才来的。”

桌上的菜一荤一素。清炒空心菜和酸椒肉片。艾菲想这员工真是,明明自己老板不吃辣,还偏炒这个。反正刚才她对自己也没善意,艾菲给她来了个小小的回敬:“你吃辣的?”

“以前不吃,”肉粽从酸椒里抖出一张肉片,摁到白饭里,扒了一大口,“不过,这两年也学着吃一点了。”

怪不得开业两年还没在本地发过一单市,原来是他找了这么个不灵光的女店员。艾菲正想着,肉粽已经快手把酸椒肉片推到他面前。艾菲看不见他的表情,感觉他只是稍作停顿,便伸出筷子将酸椒拨到碗里,三下五除二,盘子便空了。

艾菲倒吸了一口凉气。

早饭他们是不做的,外面遍地是米粉店;午饭他在店里吃,她在单位食堂解决;只有晚饭,两人才会凑到一起,面对面地吃。他看店,回得晚,饭一般都是她做。她做的菜都是偏于清淡的,每每端上桌,他什么都不说,端起碗,低下头,也就默默地吃了。她和他认识了一年,在同一张桌子上吃了半年的饭,竟然不知道他吃辣,而且还那么能吃,这个男人心里的弯弯道道,该会是有多少?

等等,她自己也没问过他。

同类推荐
  • 山围故国

    山围故国

    十月革命后,白俄军及难民大股向中国境内溃逃,狼山烽火由此燃起,各种势力纷纷登台,明暗较量,一触即发。小说以宏大的叙事笔法,尽展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着力塑造各色人物,情节迭宕起伏,形象饱满生动,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艺术穿透力,为作者新近贡献于世的又一部长篇力作。
  • 诱鬼

    诱鬼

    昏暗的房间里,书桌上的一盏小灯微微亮着。房间里黑沉沉的,其他的什么都看不清楚。窗外的雨已经停了,窗玻璃上挂着的水珠正在慢慢往下滑,汇成一股细流,好像脸上的一行泪。屋檐上疏疏落落地滴着残雨。屋檐之外,灰蒙蒙的天空混沌一片,毫无太阳即将出来的迹象。一台座钟蹲伏在壁炉上方的微弱光线里,像只饥饿的野兽喉咙里发出的铮铮的哀鸣。
  • 欢悦

    欢悦

    狄仁青初中毕业就不念书了。他学习成绩很好,居然就不念了,街坊邻居都以为是他父母的原因,对他们说:“你们的眼光干吗这么短浅?”他父亲狄文榜笑笑,说:“谁不知道念书好?是他自己不想念了,我把天都说破了,就差管他叫爹了。”问狄仁青自己:“你干吗好好的就不念了?”狄仁青说:“不仅我不念,我还想劝你们的孩子也不念呢。”“为什么?”邻居吓了一跳。他说,既然是念书的地方,就应该一心念书,却整日里学工、学农、拉练(学军),念书倒成副业了。
  • 驴奔

    驴奔

    农历六月六日的阳光给土黄色的咸阳塬铺上了鸡蛋黄一般的金色,驴经纪边天寿骑着他那匹被称作黑枪的黑色快马,就在这样的颜色里跑出一溜飞扬的尘土。边天寿穿着一件土黄色的无袖皮褂,三颗疙瘩一般的扣子没有系,在快马的奔跑中,褂子就高高地飞扬起来,像是飘扬在身后的一面旗帜。闻名整个秦川道的驴经纪边天寿认为,他真正的父亲,是那个在驴身上浪荡了一辈子的老光棍。因为边天寿从小就失去父母,是这个浪迹天涯的老光棍收留了他,并教给了他看驴、调驴、引驴和买卖驴的本事。这些本事加在一起,边天寿继他师傅以后,就成了秦川道上最大的驴经纪。
  •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收入了莫泊桑的代表作品30篇,其中包括《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经典名篇。这些小说已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读者,有的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和卡通片等。
热门推荐
  • 我有满天星光送给你

    我有满天星光送给你

    漆黑的夜晚,那布满星星的天空我不羡慕那闪闪发光的夜空我努力的把那些“星星”都摘下来我把这些“星星”都送给了你你却说不要,并把它扔进了垃圾桶我的努力被你的一个动作变成了泡沫我不知道你为何要这么做为什么为什么算了算了不喜欢就换掉可没曾想过要换掉的是我原来不是你不要“星星”而是送它的人是我曾经我们从不怀疑未来会与谁在一起可能时间会说出再见梦醒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 过敏:知道这些就够了

    过敏:知道这些就够了

    打喷嚏,流鼻涕,莫名其妙的困扰,过敏?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郎君狼君

    郎君狼君

    “小姑娘,愿不愿意来我们猛猛动物园工作,驯兽师工资很高的,况且以你的本事,只会更高······”胖胖的中年老板一脸讨好地看着林木呵呵道。林木愣了愣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做不来做不来······”“怎么会······!”老板提高音量,“就你刚才露的那手,我王某做这行二十年就没见过,你······”他竖起大拇指。“那是高手中的高手!!!”林木默······刚才那诡异场景她也莫名其妙······无比震撼的好吗······!
  • 我的17岁年华日记

    我的17岁年华日记

    记录生活,记录自己。留住我最美的青春!!
  • 洗心持剑

    洗心持剑

    骑驴的胡茬儿青年再次离开故乡,要为人间善念添一片瓦,这世间好坏难分,但善恶易明。在这人间大道看遍鬼怪妖魔,也在这人间大道找自我!
  • 替嫁:魔君的嗜血帝女

    替嫁:魔君的嗜血帝女

    上官毅看着南宫残倔强的样子冷笑,端起毒酒亲自喂她喝下去,南宫残无力的反抗。上官毅将酒杯摔碎,转身离去。南宫残看着上官毅离去的背影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丝气息嘶喊:上官毅,如果有来生,我南宫残绝不会选择爱上你!绝不!我以我的生命起誓!再次重生后看见了那个让她既爱又恨的男人,她却无力反抗,只因她与他……一场替嫁的闹剧开始了她悲残的一生……一张平常的脸下隐藏着一张绝世容颜,成了她最致命的伤痕。一滴滴晶莹的泪珠是为了祭奠她那无缘的孩子还是为了她那没有结果的爱?到了最后才发现,原来她与他是命中注定,是无法解开的死结。她真的可以得到幸福吗?还是她早已将幸福的权利抛弃了……
  • 刁蛮1不可爱

    刁蛮1不可爱

    他以为他怎么也是闷骚型,想不到居然是明骚型。他在床上把她吃干抹净,她居然一脸呆萌的掏出钱包,抖了半天才两百多块钱。朱晨气不打一处来,一睡成瘾的他,让陆青青一物还一物,陪睡到他心满意足才算扯平。陆青青只好每天卖力,还不忘眼巴巴的求个好评。
  • 超级龙宠

    超级龙宠

    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杨天手里的金蛋裂开了,从里面爬出了一只小青龙!在这只龙宠的帮助下,杨天走上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武者修行之路。新书《我的老婆是神龙》已发布!
  • 直隶河渠志

    直隶河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冷君恩:一朝为后

    情冷君恩:一朝为后

    "他是冷漠淡情的王,心狠手辣,折磨她生死不能,却不经意间,中了魔障。她原是天真的天才少女,恨他强夺,却无可奈何的被烙上他的印记。那芙蓉帐暖,那爱恨交织,让她无法逃脱……他要侵占的,是全部身心;而他给的,却是柏拉图的爱;她无枝可依。凤身天定,一朝为后。她恨他强夺折磨。他不言不语不动声色,只将她囚在身边,恨她不懂君心,日日索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