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91100000002

第2章

秋天的河水已显出凉意,过去,即使深秋,到河边洗衣服的妇女也很多,自从镇里盖了大楼,污水排进河里,洗衣服的就少了。可荞荞却喜欢来这儿,尽管浑浊的河水有异味,可河水总是河水,想怎么洗就怎么洗。每次洗完,养养都要用井水再淘两遍。

荞荞的位置距郝富媳妇和春喜媳妇有十几米的距离。荞荞不和郝富媳妇、春喜媳妇往一块儿挤,是不想惹麻烦,荞荞长了一副好脸盘子,尤其结婚后,不但脸蛋更俊俏了,身段也丰满得让人眼炸。郝富媳妇还好些,说话虽不中听,可大多是当着荞荞的面说,春喜媳妇却专在背后嚼舌根子。荞荞和她也算是叔伯妯娌,荞荞却一直瘟神似地避着她。

郝富媳妇和春喜媳妇正在说围子里的二香。二香一直和村长好,村长媳妇为此和二香干过架,但二香泼辣,什么也不怕。二香当着围观者的面说村长媳妇,管管自家男人吧,我没勾引他,是他鸡巴不老实。听得人都脸臊,二香却不红不白。村长媳妇最终没斗过二香,二香也越发张狂,村里的事一半都由她做主。镇上的副书记来围子下了几次乡,二香又和副书记好上了。副书记三天两头来检查工作,村长吃醋却不敢恼,还得好吃好喝地招待。

郝富媳妇和春喜媳妇说着说着就骂上了,她们的声音很大。郝富媳妇说,村长才是活该呢,想舔副书记的沟子,倒把相好的舔丢了。春喜媳妇说,这一下,围子里的事村长怕一半主也做不了。郝富媳妇说,泥头村长。春喜媳妇说,说到底,二香不是他女人,他没吃多大亏。郝富媳妇骂二香贱,有钱有权谁都行。春喜媳妇说了句,二香贱是贱,可也值了。郝富女人马上抢白,你眼红了?春喜媳妇骂了句什么,两人放肆地大笑起来。

她俩的话很难听,荞荞的耳根热起来。荞荞不明白她们为啥总是对别人的事感兴趣。

荞荞收拾了想走。郝富媳妇眼尖,捅了捅春喜媳妇,春喜媳妇便说,洗完了,荞荞?来喜玩去了,你急着回去干啥?帮我洗个床单子怎样?

荞荞迟疑了一下,走过去。对别人的要求,荞荞总不知道怎么拒绝。

荞荞挽着袖子,胳膊白白胖胖,鲜藕一般。郝富媳妇笑着说,荞荞这身段,哪个男人都馋呢。

春喜媳妇说,你要是男人,荞荞可遭殃了。

郝富媳妇说,我要是男人,就领荞荞私奔。

荞荞用劲搓着床单,不接她们的话茬,两人讨个没趣,便转移了话题。

洗完,三人相跟着往回走。荞荞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哎哟,我洗的衣服忘河边了,你们先走。

荞荞返回河边,坐在一块石头上。荞荞不想和她们一块儿走。荞荞觉得她们身上有双无形的手,老是掐得她喘不上气。

荞荞盯着河面,脑子里乱七八糟的。过去,河里有小鲫鱼,荞荞往河边一蹲,她们就游过来嬉戏。可不过几年工夫,河里只剩下浑水了。水面动了一下,荞荞不由睁大了眼睛。河底似乎有一条大鱼,它忽隐忽现,不让荞荞看清。荞荞往前探了探身子,把手伸进水里。尔后,荞荞突然回过头,荞荞有些失望。

杨来喜蹲在荞荞旁边,往河里瞅着,问,干啥呢?

荞荞瞄了他一眼,说,河里有条大鱼。

杨来喜说,不可能吧?却挽着裤腿下了河。杨来喜在水里抓着,夕阳下,他细长的脸一会儿泛绿,一会儿泛黄。杨来喜摸住一个灌了泥沙的矿泉水瓶子,他狠狠地把瓶子砸进河里,爬上岸。杨来喜说,你眼花了,这破河里连蝌蚪都没了。

在回去的路上,杨来喜耷拉着头,影子依然拽得长长的。杨来喜话不多,荞荞知道杨来喜手气背。杨来喜手气好的时候,舌头四下里窜。荞荞不在意杨来喜的输赢,荞荞已经习惯了,就像她不在意杨来喜这个人一样。

十年前,若不是继父病危,荞荞肯定不会嫁给杨来喜。荞荞十岁时母亲改嫁给继父。荞荞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母亲一直说父亲死了,后来荞荞从母亲和继父的言语中猜到了,父亲并没有死,而是把她和母亲抛弃了。继父是个老实人,他喜欢荞荞,常给荞荞买零食。荞荞从小缺少父爱,很快和继父亲近了,相比之下,母亲倒凶巴巴的,尤其继父给她买了东西后,母亲和继父吵架不说,常常把那些东西踩烂。荞荞和继父都不敢惹母亲。有一次,荞荞和母亲吃过饭,继父还没有回来。荞荞要把饭放在锅里,母亲忽然火了。母亲把碗摔在地上,骂荞荞贱货,骂荞荞吃里爬外。母亲扬言要及早把荞荞嫁掉,只是没等她操办,便病倒了。继父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为母亲治病。钱花光了,母亲的病还是没治好。母亲去世不久,继父也病了。家中已无分文,继父就躺在炕上等死。继父患肺病多年,一咳嗽整个脸都是青紫色。荞荞守着继父掉泪,继父用枯瘦的手摸着荞荞的脸,伤感地说,荞荞,你是个苦孩子,我死了,你要照顾好自个儿。就是那时,荞荞冒出了寻找婆家为继父治病的念头。荞荞放出风,只要有人肯出八千块钱她就嫁给他。十年前,八千块钱是个不小的数目。几天后,杨来喜就找上门。杨来喜刚从赌场下来,眼里的血丝还没化掉。杨来喜满脸豪气地问了句还没人吧,便将一沓钱拍在荞荞面前。

两人进村不久,便遇见了摇摇晃晃的村长。村长的脸红得像是充了血,显然是刚刚喝过酒。荞荞看见村长头皮就麻,杨来喜却偏偏和村长打招呼。杨来喜问,又来客了?村长最忌讳这句话,杨来喜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荞荞瞄了村长一眼,恰好撞上了村长舔过来的目光,荞荞脸一红,忙低了头。村长邀杨来喜喝酒,杨来喜吧咂了几下嘴,让荞荞先回。杨来喜这一点儿,最让荞养生气。杨来喜不分好赖,啥人都交,即使上午受了骗,下午照样和骗他的人喝酒,从来不长记性。

荞荞淘了衣服,估计杨来喜快回来了,就开始熬稀粥。杨来喜喝了酒不吃饭,半夜嚷饿,第二天叫唤胃疼。荞荞怕杨来喜这么下去毁了身子骨,每次喝酒后便给杨来喜熬一小锅稀粥。荞荞刚把米下锅,一身酒气的杨来喜跌进来。荞荞忙去扶他。杨来喜搂住荞荞的脖子,叫荞荞小甜心。养荞让杨来喜睡一会儿,杨来喜说今天不喝稀粥了,今天要吃小点心。手脚就不老实了。荞荞说别,小心叫人看见。杨来喜说,自己家里怕啥?妈的,我的老婆我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荞养忽然说,我没添水,米都糊锅了。杨来喜极不情愿地松了手,他卷着舌头说,我等你呵。

稀粥熬好后,杨来喜却睡得叫都不醒。荞荞坐在他身旁看电视,这台14英寸电视是围子里最早的一台彩电,当时村长家都是黑白的。可几年过去,村里好多人家都买了带遥控的大彩电,荞荞家还是这台。杨来喜一年四季在外面疯,多亏这台电视和荞荞做伴,荞荞倒没觉得它不好。

半夜里,杨来喜喊口渴。荞荞给他倒了杯热水,杨来喜硬说要喝冷水。一杯冷水下肚,杨来喜清醒了。他撩开荞荞的被子,钻进去。荞荞抓住杨来喜的手,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吧。杨来喜不说话,但动作比刚才生硬了。杨来喜足足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荞荞的睡意都被他弄没了。

杨来喜重重叹了口气。荞荞知杨来喜心里有事,问他怎么了。杨来喜搂了荞荞,说,明儿去镇上买个褂子吧。荞荞问,赢钱了?杨来喜赢了钱,总要给荞荞买些东西。杨来喜说,我这阵儿手气不好。荞荞听出杨来喜要用她的钱买,不吱声了。荞荞的钱是她自己种芸豆挣的,每分钱荞荞都要花出响声。杨来喜给过荞荞不少钱,可往往头天给,第二天又要了去。

杨来喜说,算我借你的,还不行?

荞荞说,我有的穿呢,无缘无故的买什么褂子?其实,荞养那几件衣服还是几年前置办的,荞荞穿着一般,风言风语还尽往脸上刮,荞荞穿着新鲜点儿,怕就被舌头压死了。

杨来喜叹了口气,这一年我走背运。其实,杨来喜三年前就走了下坡路,每年入不敷出。赌博不是正业,荞荞劝过几次,杨来喜听不进去。

杨来喜说,我不会总这样的。杨来喜说得咬牙切齿。

荞荞说,睡吧。

杨来喜的手却蛇一样在荞荞身上窜着。荞荞躲闪着,说天都快亮了,你干吗呀。杨来喜却不管不顾地把荞荞拽过去。杨来喜比刚才更疯狂。他嗷嗷地喊着荞荞。荞荞没回应,他就狠狠地揉捏她。杨来喜想让荞荞弄出声音,但荞荞自始至终没呻吟一声。从结婚那天,荞荞就是被动的,她怕杨来喜说她浪。

杨来喜没完没了地折腾着,他似乎要把荞荞咬碎,一点儿不剩地吃进去。荞荞觉出了杨来喜的反常,心里就堵了块大石头,但她什么也没问,她知道从杨来喜嘴里根本掏不出真话。

天亮的时候,杨来喜终于把汗漉漉的脑袋伏在荞荞胸前。

荞荞要起来做饭,她推了杨来喜一下,杨来喜没动,之后突然说,你该出去找个事了。荞荞以为杨来喜和她开玩笑。杨来喜一直反对荞荞抛头露面。

杨来喜说,今天就去吧,我应承了人家。

杨来喜没有说笑的意思。荞荞说,应承谁了?去哪儿?

杨来喜说,还能去哪儿,镇上呗。

杨来喜的样子有些怪,荞荞挺犯疑惑。荞荞说,说了半天你也没说清楚,让我去干啥?屋顶还有好些豆子呢。

杨来喜说,一时半会儿坏不了,先扔着吧。见荞荞盯着他,忙又补充了一句,马豁子的收购站缺个人手。

杨来喜望着顶棚,顶棚上一条长长的钱垂下来。屋内没风,可它不停地摆来摆去。荞荞想逮住杨来喜的目光,但杨来喜的目光游移不定。

同类推荐
  • 艾小图都市治愈经典

    艾小图都市治愈经典

    艾小图,她的文字能冻结时间,教会我们为爱的勇气,让无数女孩流泪及欢笑与感动!
  • 白岸俩闲人

    白岸俩闲人

    小脚老婆婆踮颠踮颠跑到办公室报告,说她们院门道房房顶上放出好些风筝,黄黄绿绿的,准是给敌人飞机发信号。紫云听了微微一笑,有这等事,咱看看去。紫云知道她是找碴儿,故作惊人语。小脚老婆婆是居民小组长,过去就曾汇报门道房的邻居可疑,说他平常不与院邻打交道,钻在屋里,鬼鬼祟祟,像特务。紫云暗自失笑,心说,你要能抓特务,那特务得比猪蠢。不过,屋顶放风筝,也有风趣。不妨看看去。她往脖子上系了条纱巾。对着镜子瞟了一眼,这才与小组长一前一后出了房门。进了南大门院,她一眼就看到了土房顶上的风筝,飘飞自如,无拘无束,比有人放还姿态风流。
  • 西望长安

    西望长安

    《西望长安》是老舍1956年写的一部五幕剧。剧中写了一个名叫栗晚成的骗子,用并不高明的骗术,伪造履历、骗取官职;而他周围的干部们却麻痹轻信,成为他获取功名利禄的道具,有的甚至帮他娶妻成家。后来,有些警惕性较高的同志察觉了他欺骗行径的蛛丝马迹,才由公安机关侦破此案。剧中,老舍笔法诙谐幽默,有些细节具有较强的讽刺效果。
  • 内刊编辑部

    内刊编辑部

    马奔和小潘到底搞到一起了!这是桑麻得出的结论。桑麻是在四楼编辑部休息室门口,得出这个结论的。从四楼下来,桑麻抑郁之气难平,嗵的一声坐回座位,把红线串着的钥匙啪一声扔到玻璃板上。玻璃板下压着小潘的彩照,小姑娘笑眯眯地望着桑麻。这张照片是去年一次外出采访,桑麻替小潘照的,背景是一幢独立式三层别墅,三两株月季开得姹紫嫣红,脚下是青绿如毯的草坪,特适合女孩子照相。钥匙恰好落在小潘的头部,尖锐的黄铜钥匙尖正对着她那一绺飘动的亚麻色头发,像是一下插进了女孩头部。桑麻的心像是被针刺着,麻麻地痛了一下。
  • 大唐狄公案

    大唐狄公案

    善测人心的神探狄仁杰,哪知人心似无底!这是时间长廊中最繁花似锦的一段,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帝王和她最为聪明睿智的臣子。狄仁杰,这是一个无论翻开哪一本唐代史书都会提到的名字。名留史册的人很多,但大多毁誉各掺,是非功过,各有评说。但如狄仁杰一般多是溢美之词的,并不多见。庙堂江湖,皆是上通下达;三教九流中,亦是游刃有余,他的人生与故事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传奇。帷幕重重雾深深,哪知人心似无底。其实从古至今,天子黎庶、王亲贵胄、鸿儒白丁,他们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并无不同。因为,无论哪里,有故事的都是人,而故事的最终发源地都是人的心。
热门推荐
  • 啸天魔剑

    啸天魔剑

    心怀鬼胎的师父,不知在何方的父亲,战乱的国家,破碎的江湖。小时候的剑啸天就尝尽了所有的苦痛,他该何去何从……
  • 监国公主

    监国公主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与西夏国作战时,突然病死在军中。成吉思汗临终之际,特别任命三女儿阿刺海别担任监国公主,与国王木合黎一道掌管帝国,直到新合汗的登基。木合黎是成吉思汗生前最信任的军事将领,两年前被授予国王职务。设立国王,是成吉思汗掌管帝国行政事务的需要。但实际上,在成吉思汗时代,国王这个职务还仅限于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掌握实权。当成吉思汗感到死期来临的时候,为了让草原帝国安全度过权力真空时期,让他指定的继承人——第三子窝阔台顺利登上大汗的位置,就必须物色一个人来监管帝国处在非常阶段的统治权。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1)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掌中的世界树

    我掌中的世界树

    这是一个灵气复苏的时代,叶飞带着世界树穿越而来。你是修炼天才?武学鬼才?我掌握了这个世界的根基,拿什么和我比?
  • 玄穹修途

    玄穹修途

    被女友惨甩的凌空宇,伤痛之下出国旅旅游去散散心,未曾想到,经过百慕大三角海域时,飞机失事,一切都消失不见;除了他。因为他是所有宇宙中独一无二的造化圣体,同时拥有着造化圣魂的人。因缘际会之下,他来到了一个名为玄宇大陆的地方,从此展开了他绚丽无比的传奇修圣之路。
  • 尸噩

    尸噩

    为了归家,程豳历尽磨难,却没想到陷入了一个又一个恐怖的漩涡,突然出现的活尸,恐怖的灾难,到底是谁在操纵着这一切,谁在创造这一切,别急,让我们走进这个恐怖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好习惯,分别从做人、做事、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妈妈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普济本事方续集

    普济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齐书(上)

    南齐书(上)

    《南齐书》,原名《齐书》,到宋代为了和李百药所著的《北齐书》相区别,改称为《南齐书》。全书六十卷,现存59卷,含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佚失的一卷大约是含有作书义例和目录的序录。某些传中也有缺文。本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南齐书(上)》包含本纪八卷和十一卷。帝纪八卷除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萧齐皇朝(479—502年)二十三年间的史事。志八篇十一卷,其中有的上承刘宋,有的起于萧齐立国,断限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