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94500000001

第1章

身后响起大货车的声音,引擎声和车厢晃荡声交织在一起。公路上的行人都转过头去看。那是一辆老旧的绿色东风牌汽车,轰隆隆,越来越近。有人站在路中间挥手,那车摇晃几下停了。走在公路上的人们一起跑向那辆车。我和十三叔也在奔跑的队伍里。

这是农历正月十八日。春天来得早,万物迫不及待要复苏。连续的晴天,让气温骤升,我离家时只带了少许衣服,便成了一个很明智的做法。事实上,我不想让人一眼就看出自己是个打工仔。我从故乡背着一个书包,来到了木城。

我很快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木城。这里的人们,浑身上下散发着无知的优越感。讲话底气十足。眯着眼睛看人。而外地人,在他们看来,全是无家可归的吉普赛人。就连那个开货车的司机,他将头从驾驶室里伸出来时,嘴上叼着一根烟,讲话高声大气,样子不可一世。

“都是上猴山的?”

站在车厢里的人一起点头。

“全都给我站好了,抓稳了,等一下爬不上坡的时候,大家都得下来推车。这车可不能白坐。”

我们这些伐木工人,要上猴山。那是一片原始森林。路是为了伐木临时修的,鼠目寸光暴露无遗。车朝山上开,路越来越陡。汽车的轰鸣声让人恐慌,仿佛那是一头将死的怪兽在做最后的挣扎。

我总觉得,这车要么会熄火倒退下崖去;要么会站立起来。总之它不可能顺利抵达,没这么幸运。我抬头看了看猴山,它离天的距离,仿佛不过数尺。

我紧紧抓住车厢护栏,怕自己被甩出去。一旦甩出车厢,就有可能跌下悬崖,尸骨无存。引擎的轰鸣声越大,我抓得越紧。我浑身僵硬,两扇屁股紧贴在一起。十三叔站在我身边,他满脸通红,流着汗。

一个卷发的小伙子,穿一件白衬衫,蓝色牛仔裤。他靠在车厢上,一手夹香烟,一手掐腰。他昂头看天,卷发在风中颤动。他似乎在嘲笑别人的紧张。

我们这些灰头土脸的伐木工人,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小卷毛,但他视若无睹地保持着某一个造型。鹤立鸡群。他长得还不错。我对外表俊朗的男人,有一种天生的好感,觉得我们是同类人。我一直盯着他看,他某一瞬间回头看了我一眼。但脸上依然挂着嘲笑。

那年我十八岁,辍学了。对一个成绩一团糟的人来说,辍学是种解脱。但我辍学的真正原因,是某天夜里在校篮球队长的屁股上捅了一刀。他好几次当众调戏我的女朋友,而她,也对这种行为态度暧昧。我在他的尖叫声中转身就跑,登上了开往木城的夜班车。

十三叔的家,其实是在木城的乡下。但不管是我父亲,还是我,都把他当成“于勒”式的人物。改革开放之初,他便离家出走了。多年音讯全无,村里传言四起。某天,他给我父亲写了一封信,讲述他的际遇。信中,还夹了一张照片:他和一个女人,中间站了一个孩子。照片上的十三叔,满脸喜悦,但他的女人面无表情。

“他结婚了,”我父亲说,“十三在木城安家了,有孩子了。他说那里水源好,田地多,家后面便是原始森林。”

此后,我父亲以十三叔为荣。以至于有段时间,我总觉得十三叔某天会开着车,带着一堆钱回来,见人就发。

当我在心里计划着要收拾一下那个调戏我女朋友的家伙时,我自然想到了十三叔。我坐客车到了木城站,转面包车、摩托车、走路,四处询问。黄昏时分,终于在猴山下找到了他那几间破旧的屋子。

我朝那道锈迹斑斑的铁门走去,刚想推门,便听到了里面的骂声。

“败家子,金山银山也会被你败光,三块钱啊,你一天就花光了!”

我立在门口,继而听到一个孩子哭着认错。他说他错了,今后每天只花一块钱。然后,一个气咻咻的声音说,赶快滚去做作业。

我推开了门。闻声转过身来的,是一个不修边幅的男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的中年男人。我叫了声“十三叔”,他一头雾水。

“我是石子,”我边走边掏香烟,“酒村的石子。”

他记起了我,笑着拍我的肩膀。

而我的婶婶,彼时正将一桶猪食倒进槽里,跟她的猪们交谈着。她只抬头看了我一眼,又继续跟猪们说话,“快吃快长啊,过年就指望你了。”我想,我在她的心里远不如那几只猪。

事实证明,我当时的猜测完全正确。几天后,我婶婶趁十三叔不在的时候,低声对我说:“这么长时间了,你也不出去找事做,是打算让我们养着你?”我顿觉天雷滚滚,眼前一片恍惚。

“我们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你别听他瞎说,他就只会吹牛。”天雷尚未过去,又是一道闪电。我幻想中的未来,瞬间被撕成碎片。第一次被如此直白地驱赶,我真想掐死这个丑婆娘,再一头撞死。

“我要走了,”第二天,我对十三叔说,“我要去城里找工作,哪怕是杀人放火,我也需要一份工作。”

他愣了半晌,又看了看门外,说,“她对你说什么了?”

我拼命摇头,说,“我真的需要一份工作,不管做什么。”我的眼里蓄满泪水,鼻子发酸。世界瞬间变成了一片沼泽。

“你真的什么工作都愿意干?”

我从他的语气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希望。但我也能猜到这绝不是一份好工作。

“去猴山上伐木吧,”他说,“我和你一起去,我们挣点钱回来,我再带你去城里的工地上承包工程。”

我犹豫了一秒钟,答应了。秦琼也有卖马时,杨志也有卖刀时,就当我是英雄末路吧。这样的自我安慰让我豪情万丈,恨不得立刻提着斧头砍下一片森林。如果我真能砍下一片森林,那树上掉下的都是钱啊。我可以拿着钱,在我婶婶面前数,一遍一遍数,边数还要边辨认真假。太阳下,红彤彤的钞票,甩得噼里啪啦响,就像在甩她的耳光。

可是,当我站在那辆爬行在猴山下的大货车上时,豪情顿时消了一半。车到猴山下,突然停住了。司机从驾驶室里下来,手里拿着一包“红梅”香烟。他给每一个站在车厢里的人发烟。待大家都抽上了烟,司机说,“哥几个,上猴山的路,真不是开玩笑的,一会儿如果上不去,就要拜托大家了。”

嘴上叼着香烟的伐木工人齐刷刷点头。我心里发毛,想,难道这是鬼门关么?我朝车厢外看了一眼,眩晕。货车正处悬崖上,如果翻下去,估计只能找到几根碎骨头。我闭上了眼睛。货车叫着朝山上爬,车上的人全都沉默了。在引擎的轰鸣声中,我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有一阵子,我睁开眼,见公路上空的树枝连在一起,遮天蔽日,光线暗淡。坡陡,弯急,转弯的时候,需要停下来,调整方向,再加油前进。我有一种悬空感。

密不透风的山林里,古木参天,大的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这片森林的年代,无人知晓。一只猴子揪住树枝,荡到了另外的树枝上,车上的人们,爆发出一阵惊呼。猴山果然名不虚传。

货车浑身颤抖,轰鸣中,我感觉这车快要散架了。一群麻雀扑扑飞过,一只兔子晕头转向地横穿公路,看见车,又掉头跑进了丛林里。货车顽强奋力向上爬,在一连串剧烈的抖动和轰鸣之后,开始倒退。站在车厢里的人全都慌了。惊恐令我头皮发麻,像触电一般。有人翻过车厢围栏,纵身跳到了公路中间。

十三叔一把将我抱住,“别怕,”他说,“车不会翻的,后面有一排大树。”

又一个家伙翻过围栏跳了出去。脚被崴到了,哎哟哎哟地叫着。

车朝后面倒退的速度越来越快。突然,一声巨响,车撞到了路边的大树上。那车像只中枪的兔子,猛地向前跳了一下,停了。头顶上,树叶扑簌簌落下。

司机从驾驶室里出来,面如白纸。我能明显感觉到他走路时双腿发软。其实,腿软的又岂止是他,车厢里的每一个人,都吓得魂飞魄散。待我们两股战战地从车厢里下来,却发现小卷毛已经在一旁悠闲地抽着烟了。他是最先跳下来的人。那个崴了脚的家伙,坐在路边抱脚呻吟,但没人上去帮他。

“这是最陡的地方,”司机双手递烟点火,“接下来,要请大家多出力了。”

伐木工人们惊魂未定,香烟在嘴上颤抖。但他们再次一一点头。那司机进了驾驶室,点了三次火,终于将车发动起来。尾气呛得大家咳嗽,每一个人都涨红着脸,使出了浑身的劲推车。巨大的轰鸣声让人头晕,但我们的力并没有白费,货车缓缓爬上了坡。

真如司机所言,上了这个坡,接下来的路便平缓了一些。他停了车,下车来,又给每个人发了香烟,热情招呼大家上车。那个跳车崴了脚的家伙,司机让他坐进了驾驶室。

沿途都是大树,但没有人再表现出惊讶之色。我所担心的是,这么大的树,怎么砍?怎么移动?我虽然生活在农村,我父母为了让我全心念书,几乎没有让我干过农活。我已经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

车到半山腰,我隐约听到了发动机之外的另一种“嗡嗡”声。后来才知道,那声音来自满山的斯蒂尔油锯。蜂巢一样的伐木场。油锯像冲锋枪般势不可挡,树木倒下的声音响彻山间。

我们在一个山沟里找到了李老板。他正坐在一堆圆木上发愁。在他的不远处,几个伐木工人,面红耳赤地喊着号子,抬着一根水桶般粗的木头朝坡上爬。

嘿哟—嘿哟,嘿哟—嘿哟。

他们在“嘿”字上变调,把这个独音字,念出了阴平和上声。我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脊背发凉。十三叔走到了李老板面前,递烟搭腔。李老板接了烟,但没点火,眼睛一直朝我身上看。

“都是来找活干的?”他紧盯着我。

十三叔频频点头,“我侄儿,高中毕业了,能算会写。”

“我这里只要伐木工人,”李老板将目光从我身上收回,继续望着他的木材。

“别看他瘦,体力很好的,从小帮家里干活。”十三叔边说边朝着我挤眼睛。他的意思,希望我虚张声势地露一手。可我无动于衷。

我觉得他俩像是在打太极,推来挡去。但最终,十三叔以全场最低工钱为我赢得了这份工作。

我每天十七块钱。他妈的。别人每天三十五块。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我绝对掉头就走。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我不但不能生气,还得和十三叔一样,朝李老板点头哈腰。

点完头,哈完腰,李老板让人给我们拿来了油锯、斧头、绳索和杠子。猴山是木城最高峰,我不经意间眺望远方,看到二十公里外的城市,像火柴盒子。砍伐让山间的鸟无处躲藏,天空时常有无家可归的鸟群飞过。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树锯倒、锯断,将圆木抬到指定的地方装车;将那些杂乱的伐木现场清理好,用树枝将光秃秃的山,围成一片一片。

午饭的时间,李老板手下的十八个工人聚在一块平地上,围着一盆回锅肉,吃得大汗淋漓。做饭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他的父亲也在这里干活。他煮的米饭,硬得像子弹,他切的回锅肉,厚得让人恶心。我不经意间看到那个做饭小孩的手。春天了,他的手仍在皲裂,黑黑的手上,血红的口子,像一张张小嘴。工人们叫他小豆芽。吃完饭后,小豆芽坐到一旁抽烟,动作娴熟,旁若无人。

会抽烟的人,都领到了一包“春城”牌香烟。我一连抽了三支,仍过不了瘾。那发黑的烟丝,抽起来吱吱燃烧,像是抹了火药一般。抽完了烟,我向小豆芽找水喝,他用下巴朝那条山沟里指了指。那里有一潭清水。我将头伸进塘里,喝了一肚子的水。但当我抬起头时,看到水底游弋着一群绣花针大小的虫子。我转过身来,狂吐不止。几只苍蝇飞赴而至。正在此时,我听到十三叔在叫我:开工了。

油锯是斯蒂尔牌的,排量100CC,伐木专用。我提它在手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用它来工作。有一个矮胖子在李老板的授意下,极不耐烦地走过来,一把从我手上将油锯抢了过去。他讲油锯的使用以及保养,并且特别强调安全,“弄不好,它会锯断你的腿,”他说。

再次提上油锯的时候,我开始发怵。我们一字排开在林中。油锯声响起,树木战栗,落叶缤纷。我慌乱起来,试了好几次才将油锯发动,手抖得比油锯还厉害。那个刚才教我们使用油锯的家伙,他站在离我大约一丈远的地方,紧盯着我。我将油锯挨近大树,它开始在我的手里跳舞,它要从我手里挣脱出去。我的身体摇摆起来,像个醉汉。我不光要抓紧它,还要让它干活,这真他妈不容易。

我身边的十三叔,他也在面红耳赤地调教着手中的油锯。它像一只并不听话的野兽,总是让他难堪。那个狗日的矮胖子,在盯我的同时,也盯十三叔。

身边陆续有树倒下,野兔乱蹿,鸟扑腾而起。为了安全起见,伐木工人们先砍倒树,再统一将树切断,修枝丫。他们都锯好了,等着去修剪,只有我的油锯还在发出孤独的叫声。汗水像虫子一样从我脸上流下,所有的目光都在看着我。就连十三叔,他也以倒数第二的成绩锯断了树,转眼成为了一名围观者。

“用力啊,你是怕它疼么?”那个矮胖子,他已经忍无可忍。

“这孩子真的不行,还不如小豆芽,”有人这么说。

“你去帮帮他吧,别耽误大家干活。”这话是对十三叔说的。

可他的回答是,“就当是个锻炼的机会吧,他十八岁的人了。”

屈辱汹涌而至,排山倒海。我咬牙切齿,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双手,紧握油锯,死死按住,让它不再有弹跳的可能。油锯在一寸寸啃噬着树木,锯片进入树的心脏以后,树开始朝下方倾斜。撕裂的伤口越来越大,最后,那棵树轰然倒下。但我并不高兴,我觉得它的倒下完全来自于旁人的诅咒。

同类推荐
  • 圣·尼克太太:圣诞爱情喜剧之二

    圣·尼克太太:圣诞爱情喜剧之二

    霍利·贾米森是一位效率专家,圣诞老人请她去北极工作,她愉快地接受了,倒不是因为那里有成千上万的圣诞礼物,而是因为那里有一位魅力超凡、英俊无双的小伙子——尼克·克劳斯,圣诞老人的儿子。不过,她觉得那小伙子太爱搞笑,吊儿郎当,不爱干正事;结果才发现……本书是《圣诞爱情喜剧系列》第二部,让你不时脸红心跳而又忍不住偷偷发笑。
  • 我是为了爱你

    我是为了爱你

    我母亲是河下镇白马湖村一个凶猛的农妇。只要我母亲一声吼,全体村民的肉要抖一抖。她的凶猛来源于很多因素,比如貌美如花的她却嫁给了一个弯如秤钩的驼子。生存如无数只蚂蟥,吸干了我母亲的青春美艳。她被生活的风刀霜剑砍杀了所有的精华,宛如那根被人们遗弃在运河边枯萎的芦苇,在寒风中伶仃地战栗可怜的母亲,在她瘦骨嶙峋的胸膛里,有六张饿得奄奄一息的嗷嗷待哺的嘴,其中四个儿子还哭着喊着和她要老婆。所以,我母亲有很多理由凶猛。关于我母亲的故事,在白马湖村流传很多我母亲那时候是白马湖村运河对岸泾河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我父亲很调皮,常爱到运河边玩耍,运河里有各种船只驶过。
  • 赭影

    赭影

    银行信贷员秦默在编修本系统金融志书时,发现了支行四五十年前一宗库款被抢和守库员失踪案件,他循着线索调查时当事者竟然不惜伪造历史为自己涂脂抹粉,而人们对失踪者郑松柏更是讳莫如深。秦默在编篡中发现了一个赭影时时跟定了他,而他竟然能逆时光而动进入到历史的深处,窥视消失了的历史的真实面貌。而他的身份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他要还原历史的真实时他遇到了来自前行长王家军等顽固势力的殊死反抗,有多次遇到生命危险时都是赭影暗中帮助他度过险关。而他与市委书记的酷似神肖和角色转换更是让人性的复杂与深遂得到展示。
  • 看相师

    看相师

    父亲教我看相时,曾给我订下亲者不看、阴者不看、重病者不看这三条规矩,在他失踪五年后,我意外破掉三条规矩,从此看尽了那些不同寻常的相……
  • 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

    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

    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在我家,最优秀的男人在我家。第一次和母亲心有灵犀,是我九岁那年暑假。有一次,姥爷带着我去大姨的新楼里住。晚上我睡觉时,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去了个陌生的地方。我跪在一个穿着龙袍的人面前,对他哭着喊:“求你救救我妈妈,求求你。”他笑着说:“你妈妈不会有事的,你回去吧。”醒来时,枕头湿成一片。天刚蒙蒙亮时,我一个人悄悄地拿着包,跑下楼,坐着三轮车回家。进屋时看到……从写的东西第一次在报纸问世到在一流杂志上发表文章,我努力地奋斗着。如今,我决定出版一本书。写完稿子交给出版社后,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通过出版物给母亲寻找名医!我祈祷,幸运会降临在妈妈身上,还给善良的她应得的美丽。
热门推荐
  • 寒声起

    寒声起

    多年前,师父曾说:魔修之类,多恶人。她当时不以为意。不曾想多年后,她也成了世人口中的魔头。世事变迁,他却朝她笑:“我是魔头,你也是魔头,刚好凑一对。”男主前期是披马甲的~私设如山,可能会有不合理的地方慢热文,希望大家能耐心看下去ww
  • 叽叽喳喳

    叽叽喳喳

    一个春末夏初的晴天,太阳特旺,湿润的地皮升腾着水蒸气,万物都在这触摸不着的蒸气中飘飘忽忽,变了原形。上班的电铃声刚响起,各组室的人员便忙乱起来。大家十分亢奋,因为今日要搬迁,要离开这怨透恨透的四合院式的祠堂。祠堂内的地皮一年四季都潮湿,尤其是到了黄梅天,地上湿漉漉的,就像露天的积水地坪一样,踩一脚,便会“咕嗞”响一声。下暴雨时,大家非得拎着皮鞋“哗哗”蹚水才能进入办公室。能不怨吗?祠堂原产权单位是地段医院,做过病房,据说每一间里面都死过人。其实在上海,建造时间上百年的老平房,哪一间没死过个把人?在浦东更是如此。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呦,少侠

    呦,少侠

    江湖,在哪里?谁家少年不曾幻想携长剑,纵烈马,饮美酒,快意恩仇。伴如花美眷,友仗义游侠。最后,我们都过了白衣傲王侯的年纪,武侠小说被放在了不知名的角落染上了尘埃。江湖又在哪里。她消失了吗,还是说她只是我们年少时的理想世界。不,柴米油盐是江湖,爱恨情仇是江湖,勾心斗角是江湖,一花一树皆是江湖。白马载着第一剑客,缓缓走入杏花烟雨的江南。这,便是江湖……好吧,我坦白。其实就是沙雕的沙雕江湖(?ω?)(好了好了,别说了!你丫的还让我出场吗?!南溪疯狂抱怨中……)
  • 替婚娇妻:莫少宠妻入骨

    替婚娇妻:莫少宠妻入骨

    为了获取巨额利益,亲人跟相恋多年的男友联手设局换婚。一场契约,她嫁给莫家传闻瘸腿,性格乖张的男人。新婚之夜,他咄咄逼人:“你们林家是觉得莫家好糊弄呢,还是觉得我是一个残疾,所以就敢拿你来搪塞我?”她大着胆子反驳:“你要是不要我,我就出去跟别人说,你是因为残疾,才退婚的!”
  • 故乡秘史

    故乡秘史

    人在都市,常会梦回故乡,故乡的秘密,你又知道多少?
  • 浅婚衍衍

    浅婚衍衍

    言喻第一次见到陆衍,他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而她是即将为他捐献骨髓的人。第二次见面,她说:“我同意捐献,但你娶我,好不好?”媒体说她恶毒,乘人之危,拆散了陆三少和青梅竹马的恋人。有人说她不知天高地厚,穷胖子还想嫁入豪门。陆衍淡漠:“言喻,我可以给你陆夫人的位置,但我不会爱你。”可是,没有人知道,她不是胖,只是怀了孕。也没人有知道,她为了救陆衍,付出了多少代价。更没有人知道,夜深难眠的时候,她看着陆衍的侧脸,心里想着,程辞,你知道吗,世界上还有个人和你这样相像。陆衍后悔和言喻结婚。更后悔和言喻离婚。最后悔的,莫过于听到自己的女儿叫别人爸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冰帝的都市生活

    冰帝的都市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地球上出现了拥有奇特能力的人类——异能者,和一些超自然生命——妖。
  • 理解日本(东方历史评论 06)

    理解日本(东方历史评论 06)

    《东方历史评论(第6辑)》作者阵容强大,涵盖葛兆光(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辻康吾(日本独协大学教授)、约翰道尔(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拉纳米特(牛津大学教授)、唐纳德金(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入江昭(哈佛大学教授)、矢吹晋(横滨大学名誉教授)、家近亮子(日本敬爱大学教授)、刘柠(日本研究专家)等知名学者和作家,梳理近现代日本的中国学乃至东洋学、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日本学,或介绍相关领域的学者及著作。访谈栏目收入对作家张大春关于他的新作《大唐李白》的采访;影像栏目收入摄影师北野谦的风景观念摄影;书评栏目收入路易斯梅南对《到芬兰车站》的评论、與那霸润为内藤湖南旧籍重刊撰写的导读后记等。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