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0100000012

第12章 感悟篇(2)

没能吃上国君赐给的羊羹,国君也没给他好脸色。心怀不满,非常生气的司马子期,便一怒之下跑到楚国,怂恿楚国的国君出兵攻伐中山。结果,在楚国强大的攻击之下,中山国不久就灭亡了。这位没事干摆宴赐酒的中山国君作了楚国的俘虏以后,被赶出他原来的国土。他流亡时,身边只有两个人跟随。作为一个亡国之君,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境地,他仰天长叹说:“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酒得士二人。”原来这二人是中山国一名曾获得国王馈赠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之人的两个儿子。他们告诉国王,父亲临终前告诉他们,“中山如果有变,你们要竭尽全力甚至不惜生命报效国王。”中山王听后,感叹地说:“怨不期深浅,甚于伤心,吾以一杯羊肉汤而失国矣。”

其实,给予不在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而且,当别人的需要不能满足时,是否能从其他方面给予些慰藉。这既是考察一个人的处事能力,也是探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学会低头就是一种智慧,一种难得的成熟。

试想,韩信当初没有“胯下之辱”,能名垂青史吗?勾践不卧薪尝胆,能消灭吴国吗?刘备若不去“三顾茅庐”,能成就大业吗?

学会低头,是一种退让,是一种计谋,更是一种难得的美德。有句古话“小不忍则乱大谋”,说的就是低头。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他深刻地告诫人们,只有把有限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事业和工作之中,方能得到快乐、幸福和成功。其实,人不但精力有限,能力也有限,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不可能不遇到风雨,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不可能不遇到无数个大人物和小人物,正确的态度是,善于低头,方为智慧人生。

47.小议“珍惜”

读到一篇短文,题目是《过分珍惜是一种错》。文中讲述了作者父母对什么都抱珍惜的态度和作者对其父母这些“珍惜态度”的不屑甚至反感。

珍惜固然是需要的,但珍惜也要有选择。放弃是另一种的珍惜,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比如,过分珍惜一份工作,其实这份工作不适合你,你的价值也得不到更好的体现,甚至成为一种负担和痛苦,或许这样会失去你更多的发展机会。

再比如,过分珍惜一段感情,明明知道一切都已结束,一切都已过去,再多的思念和留恋已无济于事,偏偏要沉湎于往事,痛苦不堪,不能自拔。结果忽略了近在咫尺的芳草,错过了眼前可以把握的更加美好的风景。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我们知道,一个人从出生,一步步从快乐的童年进入求知的青年,接着就是追求事业的壮年,再后来就到了夕阳余晖的老年。每一个阶段,有得到也有失去。

对善于享受愉悦心情的人来说,人生的艺术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一方面,他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要我们把这些礼物最终弃绝。正如先哲们说的,人生在世,紧握拳头而来,平摊双手而去。

《中国式离婚》一书有这样一段故事:年迈的母亲在和一直不愿离婚但最终还是没有留住爱人的女儿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女儿问妈妈:“我这样努力,这样为了儿子,为了丈夫,可丈夫为什么还是选择离去?”妈妈告诉女儿:“就因为你手握得太紧,婚姻如同一把紧握的沙子,你越想握住它,它越会从你的指缝间流去。”其实,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样如此,既要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太紧、松不开手。

生活的路有时觉得太过漫长,有时觉得太过短暂。过了四十以后,就觉得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和短促,便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要拥抱那些有恩于自己,或者自己所挚爱的人,去拥抱大自然,拥抱生活。

生命的容量太过有限,我们不能在过分珍惜的心情中把什么都把握在手里,放在心上。我们必须放弃一些无用的东西,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腾出足够的空间,然后轻装前进去追求一种充实丰盈的人生。

其实,一个人既要不断追求,知道获得;更要不断舍弃,懂得放弃。

在不断得失中体会人生的意义。

48.境界、交往及其他

说到境界,自然会想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休息之际,玩索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心忽有所得:治学有三此境界,人的成长进步又何不如此呢?

第一种境界: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境界。第一境界突出人生抉择的独立性。世上的路千万条,最值得你走的可能只有一条,需要你苦苦地寻觅,逼你“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应该是一个人从成熟到不断成熟的境界。这个过程渲染生命体验的亲征性。也就是说,路在脚下,只有靠自己进取。这样,你才能在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中使自己更加成熟,因为,一个人首先面对的是自己,最终面对的仍是自己。既然选择了前方,你就得风雨兼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正是在庆幸且喟叹价值实现的自明性。多少次山重水复,终究柳暗花明。其实,一个人的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尽管你曾艰难跋涉,尽管你曾反复抱怨,尽管你曾几多遗憾。但天道酬勤,终成正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境界的人,同样也是会交往的人。一个人的朋友不在多,而在于精。如果作品是精品,那么精品更像是朋友。“朋”的古体字是由两根绳子和两根绳子上挂着的钱币组成的。我想,古人之所以如此造“朋”,是希望“朋”是财富。古人曰:“同室为朋,同志为友。”可见“友”比“朋”更为重要。

现实中,不论你身边曾经有过多少人,但我想多数为匆匆过客。有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管怎样,历数过去曾经历过的或大人物或小人物,大约有以下三类:

一是喜欢你、支持你、理解你、器重你的人。这种人对你有知遇之恩,可以为师、为友,你应该对他心存感激。对待他们,我一直认为要以“幸福不忘共产党,当官不忘老首长”的情怀,去践行自己的为人之本。

二是误解你、嫉妒你、中伤你、轻视你的人。这种人给过你伤害,你只需远离,走自己的路。有道是:惹不起,咱躲得起。可现实中自己常常犯起低着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毛病。人呵,真是本性难移,除非自己被西风折断。

三是与你互不相干的人。这种人倒是可以与之和平共处的,我想多数人也会以礼相待的。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选人、用人,知人、识人”。过去我没有细究过这句话,我想以后也不会太在意这句话了。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相处最近的是亲人,但有时愈亲近反而越疏远,愈爱反而愈会产生恨。是什么魔力在点化着世间的因缘?

没有魔力,却有规律。一位生物学家在澳洲的高原上研究狼群,发现每个狼群都有一个半径15千米的活动圈。把三个狼群的活动圈微缩在图纸上,便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三个圆圈是交叉的,既不隔绝,又不完全相容。狼群划地盘时,留一个公共区域。相交部分为他们提供了杂交的可能性,不相交部分又使他们保有自己的个性。当活动圈重合时,狼群则厮杀;活动圈相离,狼群则退化。

交叉圈理论向世人表达了一种与亲近人相处的艺术。亲密的人之间,应该是两个相交但不重合的圈。交叉部分是彼此共同的世界,可以尽享亲情和温馨。不交叉部分是各自独有的天地和色彩,甚至隐私。再亲密的人,也不应该将这部分慷慨地全部让出,也不能因一时矛盾无限度扩大。

当两个相交圆没有了距离时,加重的只是阴影。在阴影的笼罩下,放弃与获得都被赋予一种疼痛和悲壮。

懂得交叉圆的人,懂得最合适距离的人,才会握有最完美的感情生活。于是,才能更加懂得交往和境界的分量。

49.川西白云

白云就像川西草原上最温顺的羊群,它们娇弱、善良,在天空的牧野下,自由地生活着。

白云之下是千百年来保佑着羌族人民的雪山,是五彩的羌居和羌居上如宝石般镶嵌的白石,是那些脸上刻着纯朴的羌族汉子。

一个夏天的雨后,我来到川西,循着白石的足迹走向草原深处,四野宁静,万籁俱寂。走着走着,我感到自己成了白云下的一株小草,任和风吹拂,丽日抚爱,无所羁绊和约束。在这天堂般的境地,我索性席地而坐,白云俯看着我,宽容而慈白、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独自静思,省察内心,顿觉妄念全消,只有心平静而有韵律地跳动。

生命短暂,我何曾流露过真心?我忽然有了一种想大吼一声的冲动,吼什么?不知道!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我只想无所顾忌、声嘶力竭、痛痛快快地吼一声!有多久我没有大声说话,畅怀而笑了?

我曾如地鼠一样,在狭窄的空间里苟且地忙碌着,浊气时时在心中郁积,因为天敌实在太多也着实可恶。原本天地人三才是清明的,正如这雨后的清爽。然而,天地间不常常只是有让人静怡的白云,也会有阴云密布,抑或“黑云压城城欲摧”,于是常常让自己“躲进小楼成一统”,生怕给人带来麻烦。

麻烦如贼。没想到天敌的骨子里是贼性的,而且贼性不改。

于是我笑了起来,笑自己?还是笑天贼?我不知道,但此刻一个人在烟雾样圣洁的白云下,不笑都难。

我鼓起勇气,轻轻地、怯怯地吼了一声,那声音在喉咙里翻滚了一下,唾液一样咽了回去。这样的表现我非常失望。

“吼吧。”我对自己说。那些草,巴结似的连连点头;那些云,默许般的凝望着我,满怀深情。

“哎—喂—!”我吼了一声,音调并不高。喊完,紧张四望,四周沉寂,不安的心坦然起来,我气沉丹田,冲无边的旷野吼了起来,“哎—喂—!”我一连吼了几声,吼过之后,我如同一个负重者抛掉了所有的累赘,思想、骨骼、肌肉全都轻松起来。我站起身,脚步似乎踏在白云上,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舒适。

天穹平和,永恒的平和!

大地宁静,永恒的宁静!

吼过之后,我离开草原,被一团团白云簇拥,如同我思绪的白云,开始在蓝天下移动。他们轻柔、文雅。我开始思考一些过去不曾想过的问题,诸如友情、欢乐、失望、厮守、意义之类,这些问题如云一样一朵朵清晰起来。清晰是一种悔恨和痛苦。多少次,被我从生命中忽略的不仅仅有纯洁的白云,还有灿烂的朝霞,茫茫的星空,以及群山的巍峨和涓涓的细流。对着寂静的旷野,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一股沉郁了多年的浊气从体内排出,那是我不由自主的一声叹息。

我想起了擂鼓八一中学的一名志愿者,这是一名已经70岁的退休女教师,在5·12地震发生后,她资助了这所中学的一名学生,当她听说学校规模扩大,教师数量不足时,她来到这所中学,要求当一名无偿代课老师。学校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安排她在女生宿舍当管理员,白天打扫卫生,帮助学生整理内务,晚上要等到全部学生休息以后,把整个宿舍检查打扫后才上床休息。我只知道她姓李,辽宁人,却不知道她叫什么,那天我回宿舍取东西,看到她坐在空旷的操场上,手里拿着纸和笔在写着什么。纯洁的白云飘荡在这位可敬的女教师周围,像一幅优美的图画。后来才知道,她正在起草擂鼓八一中学宿舍管理和学生行为规范。

川西的云,在天空也在草原。活得自由、惬意、轻松,比起那些终日劳累而不堪重负的人,云是幸福的,白云在仰望和俯瞰间,常常百思不得其解:人类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而自命为万物之主的人,负荷却越来越沉重、精神越来越空虚、思想越来越浮躁。发展和进步使更多的人陷于世俗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物欲而不知什么是善,什么是美。

白云是豁达的,既不会沉溺于偶有的瑕疵而自寻烦恼,更不会如人那样殚精竭虑,挣扎于金钱的诱惑、权利的纷争和宦海的沉浮。白云会随风奔向远方,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即使是化为一阵雨,它永远不会失落。

在川西草原,我向天空中的白云投去深深的敬意。

50.议“气”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人们会有一种错觉。的确,议气不是义气。

气,本指云气。引申为一切气体的通称。如:煤气、沼气。也特制空气,如:气温、气压。除云气外,还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的现象,如:天气、节气等。

气,通常还指嗅觉有关的气味和呼吸。

除了以上的解释外,还有气恼、气势之意。气,不仅是中医称之的“元气”,更有“气运”或“运气”方面的精神状态之意。《二程遗书》

曰:“问,‘上古人多寿,后世不及古,何也?莫是气否?’曰:‘气便是命也。’”

“气”的种种解释,或许有人会问,你将如何“议气”。的确,我要谈的“气”,既不是天气,也不是地气,而是人气—做人的元素。

擂鼓八一中学板房教学楼上有一行字,“正气、骨气、志气、勇气、朝气、和气、生气”。一天和该校陈校长打趣:“何为生气?”陈校长忙不迭地解释。其实,我知道,此生气非彼“生气”。

人们习惯把“精、气、神”放在一起,表达一个人,或一件事,或一部作品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潜在的精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句让人耳熟能详的话更多的是一句激励语,它告诉人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状态。那么,人更应该具有气。这种气,既包含气质,更包含气节和气度。

首先,要有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说到底就是正义之气,英雄之气。南宋文学家、政治家、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并千古传颂,正是为人之气的具体体现。

其次,必须具备威武之气。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之气是一个人美德的集中反映,更是一个人核心价值取向的生动体现。刘伯承元帅有一句著名的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便是一条永远的真理。

再次,应有儒雅之气。智勇双全,文韬武略,历来为中华民族所推崇。作为现代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尚武精神,更要具备谦逊和大雅之气。

其实,任何一个集体都是人类的一种群体,不管你身居何种职业,不论你年龄长幼,官职大小,地位高低,更应该有一个共同之气,即大气。

大气,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读了几本书就能学来的。大气,是在不断的历练中完善的。

51.向往一流

人们常说:定一流的目标,做一流的工作,出一流的成绩。与一流叠加在一起的词汇还能列举很多。那么,什么是一流,人们又为何向往一流,追求一流呢?

一流,是一个相对于二流、三流的词汇,它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人们在向往和追求中把那些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和由这些人完成得非常漂亮的工作比作一流。我觉得,现实中人们很难做到一流,但正因为难成一流,更要求我们为一流去确定目标,为一流去确立标准,为一流去不断追求。

同类推荐
  • 一茬一茬的月光

    一茬一茬的月光

    月光也是冰凉的啊,它穿越时空,一层一层地落在尘埃之上,落在我和父亲身后的路上。
  • 最后的对话(一)

    最后的对话(一)

    在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光,博尔赫斯在布利诺斯艾利斯城市电台中与作家奥斯瓦尔多·费拉里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对谈。这既是博尔赫斯生前后三年的大规模的谈话,同时,也不同于以往的采访、访谈,这是博尔赫斯一生中难得的、两位作家之间的平等对话。博尔赫斯的谈话,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充盈着深邃的人生智慧和广博的学识,含义隽永,历久弥新。这百余场对谈,涉及话题繁多:关于身份、文学、哲学、爱情、梦、东方、佛学、旅行、探戈、好莱坞……所有的话语,都萦绕着博尔赫斯的灵性,令所有读者“都将以他的眼光来观察万物,并且或多或少,成为博尔赫斯”。能够拥有博尔赫斯,能够阅读他、走进他的智慧世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幸运。本书中文版的引入,让我们有机会来走近博尔赫斯本人,走近他终身奉献和驱策的拉美文学。
  • 到城里去

    到城里去

    父亲十五岁那年,被爷爷送到温州城里,拜一个做铜器锡器的师傅做学徒。父亲的老家,在乐清北白象镇前黄村。以现在的距离算,到温州城三十来公里路。开上车,上了温州大桥过瓯江,上高速路,抽一两枝烟的工夫就到。当年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这点路程走起来很费工夫。父亲从村里动身算起,走到温州城东门外的船埠头,没有一天是走不到的。那时,父亲挑了一副担子,前边一只木箱,后边一只笸箩;木箱里放换洗的衣服,笸箩里放一只鸡和一个猪头。鸡和猪头是拜师傅用的。父亲穿着一身簇新的衣服。爷爷腋下夹着一双布鞋,赤着脚走路。
  • 闲情漫寄

    闲情漫寄

    收录了作者自1988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300多首诗词,都是古体诗。有古风,有近体;或展现社会生活,或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思,包罗万象,感情丰沛。
  • 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

    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

    这是一本现当代名家幽默有趣的散文作品集,作家们在书中贪吃、贪看、贪玩儿,在他们的笔下,所有的吃食都是人间至味,所有的花草树木天气都渗透着诗意与情味,忽然发现,原来那个年代的人,并不是“老古董”,他们是文学家,更是“生活家”。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这一辈子,要永远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永远有一分任性,生活才会永远有趣。书中精选了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老舍、朱自清等文学大家的经典散文,弄猫、养花、喝茶、散步……明明是很普通的事情,却被他们写出了盎然的趣味,读一些他们的散文,你会更爱这个世界。
热门推荐
  • 书香

    书香

    人是环境的动物。我记不清这句话是赫胥黎还是达尔文说的,总之肯定出自一位笃信进化论的智者之口。读书的时候,初次听到这句话后我颇不以为然,认为进化论早已过时,哪有后现代理论与时俱进?自然,那个时候血气方刚,酷爱时髦的话题,信奉价值多元,人定胜天。如今我三十五岁,已经全面进入社会生活的轨道,方才知道此话不谬,——岂止是不谬,简直就是人生指南,金玉良言。记得刚毕业分配到这家杂志社那会儿,第一次出公差,派我到一个风景秀丽的所在,开一个主题为“文学史的建构与写作”的学术研讨会。
  • 金手指是作者

    金手指是作者

    “既然令堂姓李,不如你就叫王富贵吧。”一个自称作者的小萝莉如此说。这是一个小学生笔下的玄幻世界,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织的修真时代。作者友情提示:修真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穿越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 神医曦月王妃倾天下

    神医曦月王妃倾天下

    她是历经磨难练就一身医术的圣医,在人人爱戴的仁心形象下隐藏着一颗冷漠的心;他是皇宫中受人跪拜的高贵皇子,却被皇室众人厌弃、恐惧,在低微的身份下,拥有无情的眼神。当她与他相遇是谁迷了谁的心,又是谁灿烂了谁一生的繁花。作者初次写文,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_^#(本文内容架空。)由于是学生党,更新日期不定,但绝对不会弃坑的^O^。
  • 我可能有点背

    我可能有点背

    世界出现一种特别的物质,暗能。人类体质发生变化,生物出现超自然变异。大学生孟松,机缘巧合下,开启了好运转换系统。“消耗好运点,开启霉运,可以增加体力值啊亲。”咦~增加的体力值呢??这么少!!!“叮,霉运体系开启,请您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少年拯救世界,成长为英雄的故事。本书有逗比,有热血,欢迎入坑。
  • 狐妖有点飘

    狐妖有点飘

    少林寺毕业的白小糖业余爱好就是吊打自己的死对头祁尘,可能老天同情祁尘的遭遇,一经穿越白小糖竟然生活在祁尘统治的妖族,新仇旧恨一起算......(已完本)
  • 嫁个凤凰男

    嫁个凤凰男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诸天之刃

    诸天之刃

    大学生继承先辈英雄天命!对抗恶魔势力守护华夏大陆!
  • 奉使安南水程

    奉使安南水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沙吹过胡杨林

    风沙吹过胡杨林

    跨世纪的长篇;两代人的悲欢;跌宕起伏的情节;美丽爱情的颂歌。
  • 秘本种子金丹

    秘本种子金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