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02300000002

第2章

王老五立即扔下手里的扑克,说,行啊,咋能不行?我外公从家里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白纸,铺在桌上,几个人脑袋凑过来,太阳照在白纸上。

刘婆婆开始说内容:甲寅,冬月二十八,人定亥时。降生地:朱家嘴毛家铺。

纸条就这样降生了。

纸条怎么存放?屋里的一个镜框起了作用。纸条在温暖的太阳光下面被王老五装进镜框。几个人都盯着纸条。刘婆婆说,王老五,我去敬老院后告诉他们,哪天我死了,怕没人记得我的生辰八字,我要他们来找你啊。

王老五说,刘婆婆,您放心去,到时候让他们找我。

朱文革又抓起扑克牌,说,放心,王老五不在还有我。

自留地是村街上有名的不加入集体劳动搞自留地的人,本人姓刘。他后来成为全县轰动一时的最富有的人物。自留地说,放心,还有我。

王乡长当时还不是乡长,也拿起扑克冲刘婆婆招手,说,刘婆婆放心,还有我。

太阳继续照着,他们继续打牌。他们都没想到这张纸条会比他们活得长。

好吧,我等着那个日子。他们什么都设计安排好了,我就配合他们在那个日子降生。我要哇的一声大哭,声音响亮,让所有人高兴。我要张开双腿露出鸡鸡,让他们检验,让他们看到我是一个男孩。我现在乖乖地待在这个温暖的暗处睡觉吧,外面那么吵闹,与我无关。

在我睡觉休息的这段时间,县里红头文件下了。生日、升学、参军、祝寿、乔迁、满月等请客活动,一律禁止。截止时间是五月一号。县里请人情酒席的人们疯狂起来。自己生日、配偶生日、父母生日、岳父母生日、孩子生日、周岁生日、十岁生日、十二岁生日、三十六岁生日、六十七十八十岁生日、升学、分配工作、参军、转业、升职、加薪、结婚、丧事、开业、周年、满月,这都是请客的名目。五一劳动节,这是红头文件界定的日子,早先请过酒席、收过人情的人庆幸啊,早先没有请酒席收人情、准备在后面某个日子请酒席的,赶紧朝五一前面移。实在找不到理由的人只好捶胸顿足。

我爸爸有一天吃了一个奇怪的升学宴。一个上高中一年级的孩子,他父母给他办考上大学的升学宴。还在高一就请大学升学宴,这不是荒唐吗?考上了哪个大学?考了多少分?这个已经顾不得了,重要的是五一劳动节前要请客。这孩子的父母也和我爸爸一样,这几年送出去的人情太多了,他必须要请客收回来。

我在睡眠中突然惊醒。

我怎么突然看见一个黑影?那个黑影追着我。我看见一个人影倒在血泊中。我大声尖叫,我看见血泊中的人是我爸爸。

我现在能看到未来,看到那个时间和场面。父精母血。我爸爸被那个黑影捅了一刀,倒在血泊中,我不会看错。时间就在我降生后过“九朝”办酒席的那个中午。酒店的门口有一个彩虹门,我看见一群一群的人在一个破窗户前面说话吃烟喝酒,我看见一张孤零零的大圆桌上,有一把半弧形尖刀。

我大哭大闹。

我改变主意了,我不同意提前降生,我不同意过“九朝”。

你不是同意了吗?王巧儿问我。

现在我不同意了!我哭着喊。

在给李保卫送请帖的路上,我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按照副科长的描述,这个人在他爸爸死后曾经当过乞丐,后来在县城里捡破烂起家。他捡破烂的时候,副科长正在县里给一个大领导当秘书,李保卫经常在捡破烂的民工中吹牛,说副科长是他表弟。李保卫的传奇是在他捡破烂挣了一点小钱之后,他没有回镇里盖房子娶媳妇,而是依靠副科长,结识了县里一大帮人。他依靠这些人脉,做起了保健品推销生意。现在他在县城里有了房子、公司、老婆孩子。

见到李保卫以后,我惊呆了。那个用刀捅我爸爸的黑影就是他!

打个电话就行了,何必亲自来送什么请柬?李保卫正在他公司门口一个早点摊吃早饭,端着碗对副科长和王巧儿说。

你现在是个人物了,王巧儿说,我们当然要亲自来。

副科长瞪王巧儿一眼,对她说的话不满。我们也只是顺路。副科长说。

副科长和李保卫相互递一根烟,他们在街头互拍肩膀,对火吸烟,亲热得如同兄弟。李保卫从小也是刘婆婆带大的。这个父母双亡、曾经当过乞丐的人,如今长着铁塔一般的身子。按照副科长的说法,李保卫不捡破烂后进入县城人际圈子的办法就是送人情随礼。副科长去哪里吃人情酒席,带上他,他也随一份人情礼,连副科长那份礼也一起送了。每吃一回酒席他都会认识几个人,两三年以后,他捡破烂挣的钱都送光了,县城里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人也都混熟了。

他们俩吃着烟东扯西扯,说到刘婆婆最近身体不好。他们都不认为刘婆婆会有什么事。

他们没有想这个问题,没有这个精神准备。所有认识刘婆婆的人都没有想这个问题,也都没有作这个准备。

刘婆婆已经活成一个神话了。

他们说到当初给刘婆婆写纸条时在场的几个人。

当初写纸条的时候,在一个桌子上打扑克的四个人,王老五、自留地、朱文革、王乡长,一个一个都死在刘婆婆前面。

朱文革最先死。这个“文革”时期的造反派,分田到户以后成为街头的混混儿。八十年代严打把他逮捕,判了死刑,原因是他抢劫了南方来贩电子表的商人。后来改判死缓和有期,坐了十几年牢以后死在里面。

第二个死的是王老五。王老五特别好强,首先要奋斗把家从镇上搬到县城,然后又要在县城从普通社区搬进豪华社区。国家的市场经济开放给了王老五机会。王老五是养殖技术工,做鸭饲料绝对一流。住进豪华社区后,王老五欠了一大笔账,为了还账,王老五到南方广州当技工,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账还完了,他却劳累而死。

第三个死的是自留地。自留地在住房商品化的过程中是第一个搞房地产开发的人,成了全县最富的人,资产很早过亿。但是自留地得了癌症,口腔癌。自留地知道自己病情之后,变卖了所有家产,中国外国请最好的医生买最贵的药,请人到西藏寻找绝世秘方。他放出话来,花掉所有的钱买命,但是收效不大,支撑几年后仍不治而亡。

最后一个死的是王乡长。王乡长是个好乡长。王乡长在九八年大洪水的时候把全家妻儿安排在最后撤离,结果妻儿全部遇难。所以王乡长到晚年退休后孤寡一人。那时候敬老院已经改名叫福利院。王乡长一开始不肯去福利院。但是,他没当乡长后,没人看他了,在外面没人说话,寡淡的不行,只好进福利院。王乡长在福利院和刘婆婆做邻居。那时候刘婆婆九十多岁,王乡长七十多岁。王乡长在福利院干净傲慢,不轻易和人说话,他说他要活到刘婆婆那么大。可惜后来他看上福利院的一个裁缝婆婆,和另一个做过泥瓦工的老人争风吃醋,被泥瓦工用铁铲拍脑壳而死。

王老五装在镜框里的纸条,在他死后转给自留地;自留地死后,转给王乡长;王乡长死后,转给王巧儿,这是三次。再往前,王老五从镇上搬到县城,后来又搬进豪华社区,加上九八年发大洪水时,当时保存纸条的自留地怕纸条放在家里不安全,把镜框拿到河堤上保护,这张纸条,前后转移了六次。

我一定来,你放心!李保卫告别的时候拍拍副科长肩膀,说,我们都是刘婆婆带大的兄弟。

我大声喊着说,我不要你来!

没有人能听到。

这个李保卫现在变了。王巧儿说。

他这两年认识了管提拔干部的副部长,他给副部长的母亲送保健品。副部长母亲吃了高兴,副部长就高兴。副部长是管干部的,谁不想巴结呢?所以他的气势看着长出来了。副科长说。

我大声喊,办酒席,不要请他呀!

王巧儿捂住我,犹豫了一下,说,我们能不能不请李保卫?

副科长说,不请他?凭什么?这个讨饭的这两年请了我们五回!

王巧儿说,你别一口一个讨饭的,李保卫最忌讳这个,小时候你当面说他,你们为这个还打过架。

副科长说,当再大的老板,骨子里还是讨饭的。

王巧儿说,你想让他把两年期间你送的人情还回来,我明白,但是,万一他只还一次怎么办?毕竟我们只请了一次客。

他敢?副科长说。

太阳快落下来的时候,我和妈妈在帮刘婆婆摘菜。菜圃里有豆角、辣椒、大叶紫苞菜和西葫芦秧,夕阳如一只只金黄的鸟儿飞在菜圃和地垄上,跳动鸣叫。福利院的老人们都过来看刘婆婆。刘婆婆病了一阵子,又出来摘菜了啊。

福利院院长也在边上感叹说,刘婆婆有什么事呢?她会继续活下去啊。

我妈妈边帮刘婆婆摘菜边和刘婆婆商量“九朝”请客的事,告诉刘婆婆她和我爸爸选定的剖腹产日子。

刘婆婆带过我外公,带过我爸爸我妈妈,却没有带过我姐姐,这是我妈妈王巧儿最大的遗憾。我妈妈生我姐姐那一年,刘婆婆刚好八十四。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喊自己去。那一年果真凶险,刘婆婆病了好几个月,死神一次又一次拉她。那一年刘婆婆没看到我姐姐降生。刘婆婆带孩子有个规矩,没见过降生的孩子她不带。我外公、我爸爸、我妈妈、李保卫,还有好多好多她带过的人,都这样。

见过一个孩子降生,那个感情,带起来不一样。刘婆婆经常说。

我妈妈希望刘婆婆看到我降生。她希望这个百岁寿星能带福给我。她希望刘婆婆带过我们三代人,哪怕只带几天。她希望她生我的时候刘婆婆在场,她生我的时候安全放心。

刘婆婆在菜圃里走动,她像一朵硕大的云彩飘在菜圃上,飘在豆角、辣椒、紫苞菜和西葫芦秧之间。太阳包围着我们。我们被太阳包围在菜圃中间。金色的鸟儿在白云周围环绕。

你好呀!刘婆婆蹲下来和我打招呼。

你好呀!鸟儿们说。

刘婆婆好!我说。

刘婆婆好!鸟儿们说。

我和刘婆婆对望,我看见一片片白色的云朵儿、青色的菜圃和成群的金色的鸟儿。

我知道刘婆婆时间不长了。

你能救我吗?刘婆婆突然蹲下来对我说。

你能救我吗?一群金鸟儿说。

我哭起来。

你能救我吗?这句话王巧儿听不明白,我听明白了。

谁能救刘婆婆?她八十四岁过鬼门关的时候,谁能救她?

刘婆婆八十四岁那一年,阎王爷喊她。她过不去关了。医院拒收了,说是子宫肌瘤方面的问题,其实是老了呀。人老了,上帝总拿你最薄弱的器官和你说事儿,根子原因是老了。刘婆婆在床上躺了几个月,下不了床,福利院派人每天三班倒照顾她。她一阵子清醒一阵子昏迷,三四十天不能吃饭。她感觉到自己在阴界和阳界之间有两只绳子在拉她。一会儿拉她到阳界,一会儿拉她到阴界。

刘婆婆想到阳界生活。她想听金色的鸟儿歌唱,她想看太阳和月亮啊。子宫肌瘤,这是个要她命的托词啊。子宫,多么美好的地方啊,但对刘婆婆来说,却是残酷的。二十多岁的时候,她的子宫里面也曾装着一个孩子,但后来流产了。她曾经是童养媳,孩子流产了,她便天天挨打、吃冷饭。全国解放以后闹妇女解放,提倡婚姻自由,唱“小二黑结婚”,她就去闹离婚,又找了一个男人,又怀了一次孕。但是子宫又不帮她忙,又让她流产一次。好在后面的男人对她好,夫妻和谐。

谁能救我?八十四岁那年,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刘婆婆想。

命已经救不了她了。命已经让她活到八十四岁,对她已经很不错了。一个童养媳,一个父母五斗米卖给别人家的野丫头,能活到八十四岁?中间经历过多少事?日本鬼子打过来,端着枪在村子里逼妇女啊;两个不同政见的部队打仗啊;换省长换县长换乡长啊,迎接全国解放扎红花啊;后面还有,三反五反,吃大食堂,三年灾难到处饿死人;“文革”一开始她陪第二个丈夫上台挨斗,头发被一剪子剪光;分田到户;市场经济;允许私营业主做生意了;房子自由买卖,农民都去南方打工了。她经历了这么多事,多少人能活到八十四?

饭和水已经救不了她了。医院和药已经救不了她了。

大米白面萝卜白菜,是上天赋给人类的能量,她吃了八十多年的东西,现在却张不开嘴了。

刘婆婆最后想到了孩子。

她一生想生却没有生下来的孩子。

她活了八十几岁,一生带过几十个孩子。

她多么爱这些孩子!

这些孩子的面孔一个一个出现在她眼前,一寸一寸地把她朝阳间拉。这些孩子和死神之间展开拉锯战。

她在昏迷的时候和死神说话。她清醒的时候和一个一个的孩子说话。她不让自己睡,不让自己昏迷。

一定要清醒,和孩子们说话,一定要活下来。

照顾刘婆婆的一群人都说,她这真是个奇迹啊,一般人这样折磨几个月,早死了啊。

还没有拉够,几个月来,只和死神拉了个平手。

刘婆婆开始发愿。她要用愿心帮着拉她。她已经带过几十个孩子,她对着窗外、对着天空发愿,要带够一百个孩子!

这个愿一发,绳子拉到阳间,她拉过来了,她活下来了!

刘婆婆发愿救她自己,我也要发愿救我爸爸。

我看见了现场。一个两层楼的酒店。我看见门口有一个彩虹门。我看见了二楼的那个破窗户,破窗户前面有一个大厅,大厅里面有几十张桌子。我过“九朝”的酒席就在这个破窗户前面的大厅里。我看见了那张圆桌,那张圆桌有点破,摆在厨房和大厅之间的传菜部门口。那张圆桌平时一般不用,摆放杂物,客人多的时候拖出来做增加席位。我看见了那把半弧形尖刀。

我突然大哭起来。

早上我妈妈带我出来订酒席场地,出门的时候她心里就不安,慌慌乱乱,老拿错东西。上二楼来,看见这个环境,她不舒服,她想换个地方,但是没有地方了。

同类推荐
  • 大陆侦探社

    大陆侦探社

    富有的商人在一辆汽车里被重物击伤致死,凶器竟然是一台打字机,而现场一口气发现了九条重要线索,却没有一条通往正确的方向。在土耳其街进行常规调查的侦探遇到了一对和蔼和亲的老夫妇,被热情地请进家门喝茶,谁知一脚踏进了尔虞我诈和自相残杀的陷阱。一位发誓复仇的上校,带着擅长巫术的黑人男仆来到仇人家附近定居,玩弄各种骗局。他究竟是在装神弄鬼,还是真的相信鬼神的力量会替他复仇?在金钱、美女、黑帮、鬼怪的种种漩涡中,来自大陆侦探社的这位中年肥胖、办事利落的无名侦探从容周旋,屡屡绝处逢生。
  • 犯人三哥

    犯人三哥

    你大概愿意听听他的故事。一个很狗血的故事,一个已经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一些发生在他身上的错误。我不抽烟,也不会因为要写他的事而烧三炷香。我曾经恨透了他,那时我还小,什么都不知道。并不是我不想知道,是大人不想我知道。所以我听到的,也许不是真人真事。他的人生转折点,是一次性交。
  • 红颜

    红颜

    爱妮喜欢过一天撕一天的日历,从千篇一律的生活一直撕到婚外情对象阿华濒临死期而最终将日历扔出窗外。已婚女子对家庭生活的厌倦,与其他男子的暧昧,在舞步、发式、衣着、空气的温度和光影中升温……最终却仍是从越轨的快乐与焦虑中回归俗世平淡的婚姻生活。
  •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被视为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小说。这部小说获得了那个时代相当高的印数,引发 “阅读热”。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维特初到瓦尔海姆时“奇妙的喜悦”,周遭可敬可爱的村民、牧师,初识绿蒂时的怦然心动与生发的纯美情感,一切美好得让人有哭的冲动。然而,绿蒂已与人订婚,维特听从劝解,到官邸觅得一小职,却忍受不了公使的吹毛求疵,因其脱俗的思想而被周围的人评价为恃才傲物,最终因在一次聚会上被羞辱,而辞职返回瓦尔海姆。可当初可爱纯美的旧识,已一去不复返,对维特却陷于对绿蒂无果的爱无法自拔,最终饮弹自杀。
  • 五十年的守候

    五十年的守候

    抚远大厦的外形有点像一位球操运动员向空中抛出彩球后伸张双臂等待接球的优美造型,挺拔中充分展示柔美的曲线。它不对称的结构给人一种倾斜的动感,恰好有一缕斜阳的良好配合,使浑然一体的玻璃外壁放射出现代的光芒,完成着对人视觉的绝对主宰。我们进入十层旋转餐厅的时候,发现参加会议的五位俄罗斯人已在一个桌子周围坐了下来。一位胖胖的教授曾在会议上作了一个动力系统的报告,他身边坐着他的几位鲜艳的女同事。我们也找了空位坐下。郝主任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主持晚宴。他铿锵有力地说着会议的诸多成绩,然后请加大的主管科研的佟副校长讲话。大家热烈鼓掌。
热门推荐
  • 年少有味

    年少有味

    当众人与你都不同,你是否会感到孤独;当星光璀璨时,你是否会卑微。自幼在异地成长的赵茹熙骤然回到故乡读书,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有悲伤有成长,有好友有暗恋,一切又会怎样发展......
  • 快穿之我变成了一只小妖精

    快穿之我变成了一只小妖精

    钟情在意料之中死去,却在一片神奇的纯白空间之中醒来。震惊!少女身患绝症,却死而复生,这其中隐藏的秘密,竟然是——她变成了一只小妖精!任务之前:系统淡然:“宿主你的任务是陪在男主身边,帮助他走上人生巅峰!”任务之后:钟情悲愤:“系统你出来!说好的只是需要奉献爱与关怀!”“……”系统默默装死。早已经锁定猎物的男人:“宝贝儿乖别闹,来,跟我回家。”
  • 绾青丝

    绾青丝

    绾青丝,挽情思,任风雨飘摇,人生不惧。浮生一梦醉眼看,海如波,心如皓月,雪似天赐。你自妖娆,我自伴。永不相弃!——借书友“东方如梦”赠词以代文案。叶落江秋孤舟蔚,海烟长空一色蓝。花落人去空落雪,楚楚凄凄弄停云。殇酒无味画声峥,且看离人绾青丝。——《绾青丝》
  • 似有清风伴明月

    似有清风伴明月

    赵清风在她阿娘的肚子里便就是准太子妃。在她12岁那年,皇帝驾崩太子登基为帝,赵清风摇身直接就成了准皇后。国丧结束,新帝迎娶皇后。那年,赵清风16岁。真真可谓是人生赢家。唯一可惜的是新任凤帝不近女色。坊间流传赵清风入宫后便宠冠六宫,不到半年凤后之位就无人撼动。据说,张抒捷在御花园跟自己的婢女说了几句赵清风的坏话,好巧不巧,就被赵清风听见了。赵清风因此一天的心情都不佳。凤帝听闻此事后,竟直接处死了张抒捷。人人都说她赵清风福气太好、运气太好,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其中的种种原因。“凤帝,你不过就是想利用我。既然是利用那又何必如此认真呢?”“本王做事向来认真,滴水不漏。”请勿转载,不喜勿喷!
  • 医妃倾城:王妃要休夫

    医妃倾城:王妃要休夫

    一朝穿越,却因一碗心头血差点丧命!更苦逼的是,渣男白莲齐上阵,虐她身虐她心,还妄想把她做成药人给白莲花治病。妈蛋,老虎不发威,真当老娘是病猫了!治渣男,虐白莲,步步为营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是……这夜夜爬床压上身的王爷是个什么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歌的传说

    歌的传说

    这是一部描写贵州山歌文化和老百姓平凡爱情的乡土小说。白云寨的土匪窝解散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成为了一个世外桃园般的山寨。从小没有母亲的水娃,跟着马太公学习二胡和山歌,白云山上从此有了美妙的声音。一场旱灾的来临,让生活在平静中的人们为了一颗粮食而拼命起来,而懂得知识的曹先生,却让两个女儿勒紧肚皮,供养水娃读书认字。水娃成了白云寨文化的继承人,但他却喜欢上了仇家的女儿黄二妹,几经周折,正当水娃要和心上人成亲的时候,父亲在磨坊救人而丢了性命。黄二妹不顾家族的反对嫁给了水娃,却因难产而死,此后水娃孤独一人,牵着牛唱着山歌……
  • 失眠症患者的夜晚

    失眠症患者的夜晚

    20个失眠故事,温柔说给你听。借你肩膀,让一个人的夜晚,终于不再孤眠。什么是爱呢?爱是在身边,不离不弃,触手可及。没有陆地与海洋的距离,要看到一样的星空,感受一样的风,在同样的季节,穿一样多的衣服。你总要相信,浩瀚星空,茫茫人海,总有一个人,会一直,等着你,而那个会一直等你的人,才是今生会在一起的人。
  • 霸王囚妻:宠你天荒地老

    霸王囚妻:宠你天荒地老

    宁博雅没想到命运如此残酷,从小相依为命的残疾母亲被人残忍杀害。彼时她下自习亲耳听对方说是云霆集团总裁雷迦烈所为。从此她将杀了雷迦烈设定成毕生目标。一年后,她成功进入云霆集团,乔装接近目标。一夜狂欢却最终失败。而他们的故事却从这里拉开帷幕。
  • 戴东原先生轶事

    戴东原先生轶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司法改革(依法治国研究系列)

    司法改革(依法治国研究系列)

    司法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多年来政府大力倡导,司法系统全力推进,学界助襄热烈。本书作者从一线法官到学界领袖,从最高院院长到司法改革策动者,内容涵盖法理、民商法、刑法、诉讼法。可以说,本书涵摄了我国当前司法改革问题的全部重要方面,是十多年来司法体制改革的成就、难点与重点的呈现,其中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应对建议,对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具有很强的现实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