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1200000121

第121章 诸子(3)

然更上征之春秋之世,则儒家有晏子,道家有管子,墨家则鲁之臧氏近之。观于哀伯之谏,首称“清庙”,已似墨道。及文仲纵逆祀、祀爰居,则明鬼之效也。妾织蒲,则节用之法也。武仲见称圣人,盖以钜子自任矣。至如师服之论名,即名家之发端。子产之铸刑书,得法家之大本,其存郑于晋楚之间,则亦尽纵横之能事。若烛之武之退秦师,是纯为纵横家。梓慎、裨灶,皆知天道,是纯为阴阳家。蔡墨之述畜龙,盖近于小说矣。唯农家、杂家,不见于春秋。

以上论九流大旨。今复分别论之,先论儒家。

儒家

《汉书?艺文志》谓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大旨是也。《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六德、六行、六艺。”“六德”者,智、仁、圣、义、中、和,此为普遍之德,无对象。“六行”者,孝、友、睦、姻、任、恤,此为各别之行,有对象(如孝对父母、友对兄弟、睦姻对戚党、任恤对他人)。“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射御为体育之事,书数则寻常日用之要,于是智育、德育、体育俱备。又师氏以“三德”教国子,曰:“至德以为道本,敏德以为行本,孝德以知逆恶。”盖以六德、六行概括言之也。又《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

《大宗伯》亦称“中礼和乐”。可知古人教士,以礼乐为重。后人推而广之,或云“中和”,或云“中庸”。孔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联称。不始于子思,至子思乃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其始殆由“中和祗庸孝友”一语出也。

儒者之书,《大学》是“至德以为道本”(明明德止于至善,至德也),《儒行》是“敏德以为行本”,《孝经》是“孝德以知逆恶”。此三书实儒家之总持。刘、班言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固然,然亦有出于大司乐者,“中庸”二字是也。以儒家主教化,故谓其源出于教官。

《荀子?儒效》称周公为大儒,然则儒以周公为首。《周礼》云:“师以贤得民,儒以道得氏。”师之与儒,殆如后世所称经师人师。“师以贤得民”者,郑注谓以道行教民。“儒以道得民”者,郑注谓以六艺教民。此盖互言之也。

儒之含义綦广。《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术士”之义亦广矣,草昧初开,人性强暴,施以教育,渐渐摧刚为柔。“柔”者,受教育而驯扰之谓,非谓儒以柔为美也。受教育而驯扰,不唯儒家为然,道家、墨家未尝不然,等而下之,凡宗教家莫不皆然,非可以专称儒也。又《庄子?说剑》:“先生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道家,亦服儒服。司马相如《大人赋》:“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仙亦可称为儒。而《宏明集》复有“九流皆儒”之说,则宗教家亦可称儒矣。今所论者,出于司徒之儒家,非广义之术士也。

周公、孔子之间有儒家乎?曰:有,晏子是也。柳子厚称晏子为墨家,余谓晏子一狐裘三十年,尚俭与墨子同,此外皆不同墨道。春秋之末,尚俭之心,人人共有。孔子云:“礼,与其奢也,宁俭。”老子有三宝,二曰俭。盖春秋时繁文缛礼,流于奢华,故老、墨、儒三家,皆以俭为美,不得谓尚俭即为墨家也。且晏子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

同类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

    本书是作者继对中西文化问题深入反省之后,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心性理论研究的成果。此书被看作中国哲学人性理论的发展史。其与徐复观的《中国人性论史》堪称当代学术之双璧。全书以纵贯的方式,由性之原义和性论之起源一直叙述到清代儒学的心性论。在本书中唐先生以“性”之从心、从生,引出人性的自然生命以及虚明能动二重性。再引出中国人性的消长与互动,显现其非常机智与深刻的哲学眼光。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一书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热门推荐
  • 剑灵不好当

    剑灵不好当

    在神墟中经历了三万年刑罚的夏辛,被天界赫赫有名的战神收为剑灵。于是乎,失忆的她有了两个新的身份——天界战神的恋人,魔界大将的青梅。在成为一名合格剑灵的路上,她找回了记忆,平定了乱世,失去了挚爱,追溯了前生。待到被鲜血浸染之时,她才发现,原来一切早在千万年前已经注定。那年桃花下的男子,便成了她三世逃不过的劫。想要拯救的人,却是她必须要摧毁的人。双男主,失忆梗,三生三世梗,非升级文,非套路文,各位客官敬请光顾!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冷皇的小萌妃

    冷皇的小萌妃

    蓝藻很悲催,重生后变成了一条蛇。刚穿到蛇身上,就遇到某冷酷帝,时刻不忘要将她做成蛇羹,好不容易化成人形,某皇帝却急急忙忙的将她册封为后。某皇啊,她才七岁好不好,不带这么摧残祖国的花朵的啊。老牛吃嫩草,你也干得出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袁世凯:挥之不去的专制与皇权

    袁世凯:挥之不去的专制与皇权

    纵观袁世凯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驻军朝鲜,出任清廷驻朝全权代表,个人才华得到了一定的展示,引起了朝野的广泛关注;小站练兵,成为威震一方被维新派看重的新建陆军统帅;投靠慈禧太后,出卖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党人,借此获取晋身之资,一跃而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再授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罢官回籍后东山再起,先后出任清廷内阁总理大臣、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大总统,直至帝制自为、黄袍加身,自己将自己逼上众叛亲离的绝路。
  •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

    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 2016年短篇小说选粹

    2016年短篇小说选粹

    本书精选了2016年度发表在国内文学期刊的优秀的20部短篇小说。分别为方方的《云淡风轻》,黄咏梅的《病鱼》,徐则臣的《狗叫了一天》,张玉清的《一百年》等。这些短篇小说题材涉及广泛,内容有深度,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可读性来讲都极具代表性。
  • 高冷boss狂宠妻,檬檬别闹

    高冷boss狂宠妻,檬檬别闹

    (宠文哦)“你好凶啊。”陈韶琛给她报仇,她却不说谢谢。“小白眼狼,白养你了是吗?嗯?”陈韶琛宠溺的说。陈韶琛,众人都怕他,背地里说他是冷血的大魔王,唯独林清檬不怕他,反倒觉得他温柔。林清檬当然不怕他,因为陈韶琛只对她才温柔。某晚。大魔王把檬檬压在身下,极其温柔的说:“宝贝,咱们儿子说想要个小妹妹。”林清檬挣扎着说:“不要,儿子不想要妹妹……”…………结果当然是反抗无效……(欢迎各位小可爱们入坑,前提是,我会把坑埋上,出不去的那中哦~)
  • 灭世邪神

    灭世邪神

    一个不能修炼的人,他只有拼着自己一腔热血为命运挣扎,得到家族一些传承他却无法解释家族的传承和历史,命运又一次的为他开了一个玩笑,也让他走上了与他人不同的道路。
  • 神武创世

    神武创世

    鸿蒙之初,天道茫茫。以我之名,书写万疆;源起之石,引动四荒,谁与争锋,创世一场!那一年,苍山之下,少年刻骨铭心。这一世,以血为墨,铭记辉煌!
  • 观音菩萨传奇

    观音菩萨传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