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6300000015

第15章 基础知识(14)

中国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在中国茶道中主要体现了以下道家理念。

1.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其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2.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3.坐忘

“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4.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处世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不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5.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绝无造作。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无我”的境界。

(三)茶道与儒家的关系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它们基本上是以儒教观念为指导的。儒家的道德观念与茶道精神是一致的,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融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因此,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有独酌自饮的清幽,也有集会联谊的雅趣。

三、中国四大茶道流派

中国茶道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可分为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世俗茶道四大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对茶道的基本精神,以精炼的哲理语言加以概括,使所有茶人易于理解和便于掌握的基本精神就是饮茶的道德要求,亦称为茶德。

(一)贵族茶道

由贡茶演化而成,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力和金钱,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才渐大众化。

(二)雅士茶道

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是他们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茶道受其影响相继形成各流派。“雅”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品茗之趣;二是茶助诗兴;三是以茶会友;四是雅化茶事。

(三)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

(四)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茶已是俗物,日行之必需。客来煎茶,联络感情;家人共饮,同享天伦之乐。茶中有温馨。茶道进入家庭贵在随意随心,富贵之家,茶事务求精妙,可夸示富贵、夸示高雅,不足为怪;小康之家不敢攀比,法乎其中;平民家庭纵粗茶陶缶,只要烹饮得法,亦可得茶趣。

四、外国茶道

(一)日本茶道

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被日本吸入起源于日本本土且遍种的茶种和茶叶中。在南宋末期(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起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被日本的饮茶习俗吸收,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到明代,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确提出“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如图2-8所示)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别是禅宗)色彩很浓,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形式。它是通过非常严格、复杂甚至到了繁琐程度的表演程式来实现“茶道四规”的,较为缺乏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

(二)朝鲜茶道

朝鲜与中国领土相连,自古关系密切,中国儒家的礼制思想对朝鲜影响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鲜茶礼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创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禅师张意恂(1786—1866年),他在《东茶颂》里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过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也就是劝人要有自知之明,不可过度虚荣,知识浅薄却到处炫耀自己,什么也没有却假装拥有很多。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所以中正精神应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从而使消极的生活方式变成积极的生活方式,使悲观的生活态度变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人才能称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应成为人生中的生活准则(尹炳相:《韩国的茶文化与新价值观的创造》,载于《农业考古》1997年2期)。后来韩国的茶礼归结为“清、敬、和、乐”或“和、敬、俭、真”四个字,也折射了朝鲜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由此亦可见,朝鲜的茶礼精神就是茶道精神。

五、茶道与茶艺的联系与区别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要通过心灵去体会,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有道而无艺,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则无精、无神。

六、饮茶

(一)基本要求

随着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注重,人们喝茶已不只是要求喝好茶,而更讲究通过科学的饮茶方式改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要达到以上目的,可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正确选用茶叶

茶叶种类繁多,茶性各有千秋。绿茶和青茶中的铁观音属于凉性的茶,青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人们在选茶叶时,应根据季节、气候、个人体质和个人习惯等多方面因素选择不同性质的茶叶。

春天,乍暖还寒,以饮用香气浓郁的花茶为好,既可祛寒除邪,又有助于理郁,去除胸中浊气,促进人体阳刚之气回升。

夏天,气候炎热,平时畏热之人,适宜饮用绿茶。因绿茶性苦寒,可消暑解热、清头润肺、生津利便。

秋天,天高气爽,饮上一杯属性平和的乌龙茶为最好,茶性不凉不热,既能清除盛夏浊热,又能恢复津液和神气。

冬季,天气寒冷,肠胃虚寒,或体质较虚弱者饮用味甘性温的红茶为好,以利蓄养人体阳气。另外,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有助消化、去油腻的作用。

选用茶叶时考虑到个人的饮茶习惯也是值得重视的。

对于初饮茶者或平时不常饮茶者,适合品饮清香醇和的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庐山云雾等。有饮茶习惯者或嗜好清淡口味者,可以选择高档烘青和一些地方优质茶,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旗枪、茉莉烘青等。喜欢茶味浓醇者,适合半发酵的乌龙茶,如铁观音、武夷岩茶、台湾乌龙等。但绿茶性寒,不适于手足易凉、体寒的人饮用。

另外,在选购茶叶时,应注意尽量选择品质优良同时符合国家卫生安全要求的茶叶产品,如绿色食品茶、天然有机茶等。

2.恰当选择饮用方法

水质、水温、茶水比例、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因素等均会影响茶汤的品质,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冲泡出的茶汤,才是一杯营养与滋味兼备的好茶。反之,则降低了茶叶本身的营养元素,破坏了茶汤的滋味。另外,对茶叶品饮方法的选择如清饮法和调饮法也是很重要的。

3.正确品饮一杯茶

茶好也需有懂茶之人欣赏。一杯好茶在手,需要饮者从茶汤的色、香、味、形等多个方面欣赏品味,才能真正体现出好茶的价值。

(二)注意事项

(1)不过量空腹饮茶,以免引起“茶醉”。茶汤中含有刺激神经的咖啡因类物质,如果空腹饮茶过量、过浓,或空腹喝铁观音,都容易引起“醉茶”。其症状为胃部不适、烦躁、心慌、头晕、站立不稳等。缓解方法:立即停止饮茶,喝些糖水,吃些水果。

(2)妇女“三期”忌饮浓茶。妇女在孕产期、哺乳期、经期时,可适当饮用清淡的茶叶,但由于生理需要的不同,一般不宜饮用过量、过浓。

(3)忌饭前大量饮茶。饭前大量饮茶会冲淡唾液,影响胃液分泌,从而使人吃饭时感觉无味,同时影响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4)忌饭后立即饮茶。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会与食物中的铁质、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发生凝固作用,从而影响人体对铁质和蛋白质的吸收。

(5)忌饮用冲泡次数过多的茶。一般的茶叶冲泡第四次时,已经基本没有什么营养物质了,连续多次冲泡只会使茶叶中的微量有害物质析出,多喝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6)忌饮用冲泡时间过久的茶。冲泡时间过久,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极易氧化变质,甚至在潮湿环境下滋生有害细菌,因此茶汤不可放置过久。

(7)忌过量饮用浓茶。浓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刺激神经的物质含量较高,过于强烈,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更有可能引起头痛、恶心、失眠、烦躁等不良症状。

(8)不能将茶水与含铁剂、酶制剂的药物共同服用。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会与含铁剂、酶制剂的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如补血糖浆、蛋白酶、多酶片等。另外,茶汤能刺激神经、提神醒脑,因此也不可与镇静、催眠类药物同时服用,以免适得其反。

(9)其他疾病患者须控制饮茶。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应少饮茶、饮淡茶,甚至不饮茶。有早搏或心房纤颤的冠心病患者,也不宜多饮茶、饮浓茶。而心动过缓或窦房传导阻滞的冠心病患者,则可适当饮茶,以提高心率。

神经衰弱患者要节制饮茶。脾胃虚寒者,或患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者,都要尽量少饮茶,尤其不宜饮浓茶和饭前饮茶。贫血患者要慎饮茶。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服用补铁药物期间应避免饮茶。其他贫血患者,要防止饮茶过量、过浓,少饮为佳。

)第五节品茗与文学艺术

【学习任务】

1.茶诗、与茶有关的著名小说、著名书画的赏析。

2.与茶有关的谣谚、传说、歌舞及戏曲。

【课前预习】

请收集中国历代茶诗。

我国民间有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从古至今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都可见茶的身影。

一、茶与诗、词

我国不仅是茶的祖国,也是世界茶诗的源头。翻开各种史籍,大量咏茶、赞茶诗词歌赋跃然纸上。

(一)茶诗的产生

中国早期文化中常以酒助兴。从屈原的“奠桂酒兮椒浆”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均为酒诗。两晋社会多动乱,文人愤世嫉俗,但又无以匡扶,常高谈阔论,于是出现了清谈家。早期清谈家如刘伶、阮籍大多为酒徒。酒徒的诗常常是天下地上,玄想联篇,与现实却无干系。恰恰在这时,茶加入了文人行列。茶,也从此走上诗坛。晋代左思、刘琨、陶渊明,是对抗反现实主义的“玄言诗”派而产生的优秀作家,正是由左思写出了我国第一首以茶为主题的《娇女诗》,全诗280言,56句。这首诗,写的是民间小事,写两个小女儿吹嘘对鼎、烹茶自吃的妙趣。题材虽不重大,却充满了生活气息,不是酒人的癫狂与呻吟,而是从娇女饮茶中透出对生活的热爱,透出一派活泼的生机。

唐代前期,诗人主要仍以酒助兴。唐代诗人广结茶缘还是在陆羽、皎然等饮茶集团出现之后。《茶经》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茶艺,皎然总结了一套茶思想,颜真卿组织了文人茶会,刘长卿、刘禹锡等把茶艺、茶道精神通过诗歌加以渲染。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是白居易。白居易一生写了大量的茶诗。到中唐时期,正是从酒居上峰到茶占鳌头的一个转折点。到唐末,茶在文人作品中出现得越来越多。

如诗人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诗》,又称“宝塔诗”,写出了茶与诗客、僧家以及被他们爱慕的明月夜、早晨饮茶的情趣: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二)宋代茶诗词的发展

同类推荐
  •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时离不开饮食的调理。《美食天下(第2辑):“三高”怎么吃怎么养》选择对症食物进行科学食疗,减轻“三高”药物的副作用,从根本上抵制病情诱发因素,彻底远离“三高”。
  • 中国南北名菜

    中国南北名菜

    烹饪是一门综合科学,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独特的技艺。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烹饪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菜系流派纷呈,各具风味特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近年来,社会上出版了许多菜谱、食谱和烹调技术等专业书籍,对烹饪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得到一部内容较为完备、技术又精纯可靠的烹调实用科技书,邀请了相关专家主持编写了这部《中国南北名菜》。本书详细介绍了烹调的基础知识和技法,具体传授了我国南北不同风味的六百多种名菜。南北菜系反映了中国菜系新的特点和状况。
  • 吃什么最好:改变一生的饮食计划

    吃什么最好:改变一生的饮食计划

    《吃什么最好》围绕饮食健康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吃什么最健康、怎么吃最健康、最佳饮食搭配与饮食禁忌等方面的问题。《吃什么最好》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是现代人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科普读物。可以说,这是一本改变我们饮食观念的“饮食枕边书”。 生活改善了,物质丰富了,但五谷杂粮不能忘。洋快餐虽好吃,却不及中国百姓餐桌上的五谷杂粮有营养。希望你能在《吃什么最好》的陪伴下,从每天开始,从每一顿饭开始,慢慢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真正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 天天营养百味:浓香家常小炒

    天天营养百味:浓香家常小炒

    经过了一整天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和学习,家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的港湾,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是包含各种添加剂的快餐,还是包含浓浓爱心的小炒呢?当然要后者不要前者。可是你又为自己的厨艺不佳而懊恼,完全不必庸人自扰,现在这里就有一本《浓香家常小炒》为您解决这个难题。快来学习一下吧,随时准备为你亲爱的家人准备烹调充溢着浓浓爱心的喷香小炒吧!
  • 中华民间菜

    中华民间菜

    对于东方人来说“吃”是根本,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的饮食文化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形成独一无二的中国烹饪,并在世界餐饮界笑傲江湖、独领风骚,这还多亏了中华民间菜的功劳。民间菜是中华各民族生活经验的总结,从菜中可窥探出当地人的风俗、脾性等人文特点。如今川菜、粤菜、鲁菜等各地特色菜肴早已享誉全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州·星痕

    九州·星痕

    九州后天神时代领军人物唐缺经典力作,不一样的九州,不一般精彩!草根票选一致通过,九州迷不容错过。一夜之间,七位顶尖星相家全部离奇死亡。15年后,星相家的两位后人,还有一个捕快和个杀手,四个人在星命的指引下开始寻求星相家们死亡的真相。抽丝剥茧,尘封的真相终于渐渐浮出水面,野心家的阴谋、为了权力而展开的杀戮、爱情、友情等或光明或阴暗的情感交错展开……真相只有一个,但真相的背后隐藏着无数层叠交错的秘密……
  • 萌宝驾到:总裁爹地宠上天

    萌宝驾到:总裁爹地宠上天

    盛传厉氏的总裁高富帅占了两样,缺的那一‘帅’是因为他太丑,不敢示人。没想到身边多了一个女人后,厉总裁的喜好彻底变了。每天都要牵着小女人的手逛逛街,看看电影。必要时伸手掐断小女人身后的一朵朵桃花,乐此而不彼。那时人们才知道,厉少一点也不丑,那个小女人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捡了个宝。“爹地,我帮你搞定妈咪的奖励呢?”厉凌烨微微一笑,“等我搞定你妈咪再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凉石记

    清凉石记

    一切矛盾源于心魔。“了尘”前往五台山,老人用“清凉石”为他指点迷津。太上大道君是觉性海内的一滴水。远古时代诞生了物质、灵魂、时间、能量。五髻仙人与他们各司其职,陆压顽劣与四象之一中的朱雀结下了情缘。盘古开天辟地,炁化三清。女娲拯救了光音天精灵,陆压给予了人类运用火的方法。噬心魔变成了大鳖,将须弥山托起。陆压拥有了识破魔的能力。共工受到了阴魔的挑唆,兵伐祝融头撞不周山,陆压遭到魔气的影响。朱雀守护着陆压,孔明妒忌于他们的感情纠葛,阴魔借机用幻术将陆压、朱雀骗到了魔域,陆压亲自将噬心魔祖押往东海。
  • 解读王朝 帝王卷

    解读王朝 帝王卷

    当皇帝的对他统治下的臣民动不动就“开刀问斩”。杀人者人恒杀之,反过来被杀的皇帝也特别多。 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82个在位帝王,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84个王朝,在位帝王被杀50%以上的,有27个;6个王朝的在位帝王100%;死于非命;未成年即毙命的帝王有16个;有的帝王登基当天即被杀死。 为了那张天下至尊的龙椅,他们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阎德荣创作的《解读王朝(帝王卷)》讲述了帝王们的故事。 《解读王朝(帝王卷)》包括了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唐昭宗李哗等内容。
  • 重生之缘起缘落终有时

    重生之缘起缘落终有时

    顾思彤一直觉得,既然上天给了她重新来过的机会,她就可以弥补上一世的遗憾!可她没想到的是,有些事情,有些人,没有缘分就是没有缘分!无论在重来多少次,结局都不会有所改变!
  • 道德真经集注杂说

    道德真经集注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绫罗

    绫罗

    小说集《绫罗》选录了当代知名女作家阿袁在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六篇,其中包括全国获奖的小说。阿袁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携带着古典诗词般地迷离”,是个典型的学院作家,这些中短篇小说构思精巧,语言风格独特,内涵深刻,作品中的众多人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 魔神不想当帝后

    魔神不想当帝后

    肖萧觉得自己可能是天道的私生子,前世没爹没妈,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喜欢的人还把自己玩穿越了。进府第一天,国师:“徒儿,徒儿叫师傅”肖萧:……进府的第二天,国师:“肖萧来了好好伺候!”肖萧:丫的,国师府地牢一日游真好!进府第三天,国师:“我睡不着,你好好泡着,我看看星星。”肖萧:半夜把人扔山顶!进府第四日:……………多年以后,二人早已成了世界的主宰,故地重游,看着这片大陆,不禁感慨:有事你深陷泥潭,遇到的那个人可能不会救你,还会和你一起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