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76900000041

第41章 熊掌

秦国虽小,但是秦穆公是一个志向高远之人(“其志大”),总是蠢蠢欲动,想趁机插入中原一脚观中国之政。

郑文公死后,秦穆公接到安排戍守郑国的大夫杞子密报,说郑文公死后,郑国局势尚未安稳,城防松懈,建议穆公派兵偷袭郑国,由他们作内应,则郑国可灭。

这个建议正中下怀,秦穆公很激动,多年以来处心积虑谋求向东发展,如能袭取郑国,即可在中原立足。

随即,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还有一个爱管闲事的晋文公在,实在不方便下手。

随即,他又将这个想法重新提上日程,因为晋文公刚好也死了。晋文公死,晋国必然会有政局动荡,无暇中原之事,更无暇理会秦国伐郑一事。

这都是秦穆公自己的判断,一般来说,这样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接替晋文公的晋襄公有个特点:稳重、善纳、箴言,别人说的话都采纳。

他继位的第一天,赵衰就劝诫他不要任用你的太子一党,要继续任用原来的一套班子,否则晋国会乱。晋襄公听进去了,以赵衰为相,原来的一套班子不动,实现了霸业的平顺过度。

所以,秦穆公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失误是要付出代价的。

公元前628年冬,郑文公、晋文公双双逝世后,秦穆公命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三百乘东进。

到了第二年春,秦军抵达郑国境内,却被郑人发现行踪,孟明视见机密已泄,围攻郑国必然会得不偿失,但又不甘心就这样空手回去,因为秦穆公还在等待好消息,再说大军长途跋涉一千五百余里,不搞点纪念品回去也不好向将士们交代。

于是回国的途中顺手灭了滑国。

滑国是个小国,但再小也是姬姓国,晋襄公认为秦国很无礼(“伐吾同姓,秦则无礼”),命先轸攻之。

先轸也很争气,在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一带设伏,尽歼秦军,秦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史称“崤之战”。

崤之战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因为它不仅是历史记载的第一场伏击战,还更大幅度的改变了战争约期列阵而战的拉群架形式,使战争进入了“兵者诡道”艺术时代。

崤之战后,秦国东进之路被晋国死死扼制,秦穆公不得已向西用兵,却没想到因祸得福——“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并采取联楚制晋之策,成为晋在西方的心腹大患。

崤之战也使得晋、秦关系由友好转为世仇,晋国目前看似取得了胜利,但从长远来看,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

而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偷着乐的楚成王。

不仅偷着乐,还笑出了声,因为先轸死了。

晋军俘获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后,晋襄公的嫡母(秦穆公之女)念及家国情怀,央求晋襄公释放三人,“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先轸得知后暴跳如雷,感觉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被重视,对晋襄公破口大骂,骂完了还像土匪一样朝地上吐了一把口水后恶狠狠的扭头就走(“不顾而唾”)。

换成一般领导早就要下先轸的课了,但晋襄公也算脾气好的,没有计较,还反过来向先轸道歉。事后,先轸越觉得自己做的不对,有愧于君,在不久的“箕之战”中脱掉盔甲,只身杀向狄军,希望用这样的勇气来弥补自己冒犯晋襄公的罪过。

晋军看到先轸一人一马挥舞大刀冲向狄军,以为他们的大帅又在耍什么克敌制胜的“诡道”,没得到命令前也只得原地观望,结果导致先轸力战而亡。

一代战神,最终用这样的方式成全了自己的名节。

两军交战,胜负未定,结果主帅先行阵亡,给晋军扎实的上了一堂以身殉义的教育课,士气大振,瞬间剿灭狄军,为“箕之战”赋予了一定的戏剧效果。

不管如何,先轸一死,对楚、秦二国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楚成王畏畏缩缩蜷缩南方四年,当下也没有什么顾忌,开始发兵讨伐那些见风使舵的国家,比如陈国和蔡国。

陈国和蔡国见晋文公死了,先轸也死了,楚国又来攻打自己了,商量好后一起再次倒戈亲楚。

陈国和蔡国亲楚后,楚成王又令令尹斗勃又发兵攻郑,这下晋襄公不能坐视不管了,因为斗勃攻郑的时候还带来了一个人——公子瑕,郑穆公的兄弟。

上一章节讲了,郑文公儿子太多,一个比一个熊,成天惹是生非扰乱朝政,后来都被郑文公赶出国去。其中公子兰逃到了晋国,并且在晋文公的帮助下继承了郑文公的君位,就是现在的郑穆公。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下一自然段要讲的公子瑕。

既然晋文公能够立公子兰为君,楚国又为什么不能立公子瑕为君呢?这次斗勃率军攻郑,就是想效仿晋文公——帮助公子瑕登上郑国的君位,以达到控制郑国的目的。结果大军行进到郑国都城附近时,公子瑕又开始惹事了,不过这次事情惹得比较严重,连人带车直接掉到池塘里,后来被本地人捞上来直接杀死了。

楚国休养生息数年,本打算借扶持郑国国君的机会重新崛起,没想到功亏一篑,楚成王对斗勃办事不利感到非常恼火。斗勃也感到很意外,只能草草收场。

楚国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引起了先轸的儿子先且居的注意,鉴于此形势,先且居向晋襄公提议用兵,不管打不打得赢也要杀杀楚国的威风,并推荐了阳处父为主帅。阳处父,晋国大夫,相貌堂堂、举止不凡,特长是善于忽悠人,斗勃马上就会领教其厉害之处。

公元前627年冬,阳处父带兵攻打蔡国,楚国方面以令尹斗勃领兵救蔡。

为了防止斗勃再出现意外,楚成王派太子商臣佐军。

这个搭配是有问题的,因为楚成王不知道,令尹斗勃和太子商臣之间是有矛盾的。

早年,楚成王为避免儿子之间互相残杀重蹈自己覆辙,想早点立长子商臣为太子,但他又怕这种做法有违楚国“立少不立长”的习惯,引起人们的不满,所以一时犹豫不决,便咨询斗勃意见。

斗勃也非常中肯的建议楚成王此事可以缓一缓。他认为楚成王年纪还很年轻,妻妾也有很多,如果过早的确立太子人选,将来有了更合适的人,废黜商臣另立太子也是一件麻烦事,必定会出祸乱(“黜乃乱也”)。

楚成王还是坚持的想法,他想按照周礼“立长不立幼”的规矩来尽早确立继承人,这样,既可以表示自己尊周的诚意,也可以免去宫闱之争。

这个时候如果斗勃聪明点的话,就应该附和楚成王的意思,但是斗勃这个人性格固执、死板不开窍,他认定的事情就一根筋到底,于是他对楚成王说商臣长得太丑,眼睛小声音粗(“蜂目而豺声”),将来肯定是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为太子。

楚成王听了斗勃这么一说,大为惊讶:立太子还看颜值不成?难道长成娘炮就能治理好国家吗?

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心目中的天使,我也从没遇见过当着别人的面说别人子女长得不好看的人,就算真的不好看,也要说可爱、聪明等,这不仅仅是关乎自己举止修养,而且按照遗传学来说,说别人儿子丑,也等于说基因不咋地,而基因是从祖上传下来的。

能说对方子女丑的人,就是对对方祖宗赤裸裸的侮辱。

斗勃没成心想侮辱楚成王,但是他说了,还被左丘明记下来了,楚成王这一下气的够呛,又不能当面发作出来,发作出来了就等于变相承认他也长得很丑这一事实,于是他决定不背这个锅,也气气斗勃——立商臣为太子。

你不是阻拦我吗?我今天就立了。

后来这件事情被商臣知道了,心中愤恨,一直想伺机除掉斗勃。

晋、楚双方军队在泜水相遇。双方对峙了一个多月,并无进展,因为谁都不敢过河,担心过河的时候被对方偷袭,像宋襄公那样先等对方过河再打仗的正人君子已经不存在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晋军粮草将尽,士卒斗志松懈,晋帅阳处父不免暗暗着急起来。他想退军,但怕被楚军乘势追击,又怕背上恐楚症恶名被人耻笑,斟酌再三,他准备发挥特长忽悠楚军,便对斗勃表示双方相持也不是一回事,要么我军退后一舍,你们过河来战,或者你军退一舍,我军过河来战,早点打完早点回家过年。

斗勃认同阳处父的建议,并向其明确表示晋军比楚军还狡猾,自己不会过河,担心会遭到伏击,决定主动撤退。撤退完毕,楚军列好阵型等晋军来战,结果左等右等等不来,派人过去一看,晋军也撤了。

晋军撤的原因除了粮草接济不上,更重要的原因是阳处父除了忽悠啥也不会,所以从两军对持开始,阳处父就在打退堂鼓,不管自己先撤还是对方先撤,阳处父都是抱着一个信念——不打。

安全撤回晋国后,阳处父四处宣扬楚军被自己打败,还忽悠晋襄公:“楚军看见晋军军威浩荡、军姿严整,已不战而退。”晋襄公很满意。

不战而归,北进中原的打算又落了空,楚成王很不满意。一个身经百战的斗勃,面对只会耍嘴皮子的阳处父竟然主动撤军?一定有猫腻。

正在怀疑的时候,商臣告诉楚成王,斗勃是因为接受了晋国的贿赂而退兵的。

斗勃辩解自己没有,楚成王也觉得斗勃是个厚道人,不会做此损公利己之事。

商臣又对楚成王说,郑公子瑕死亡的原因也是因为斗勃收了晋国的好处,而将其杀害的。

斗勃正准备辩解,但是公子瑕确实是在自己手里遇害,几万大军看不住一个人,除了刻意为之外,其他的也说不清,于是准备含糊其辞将此事推卸。

楚成王怀疑的看着斗勃,认为厚道人也有不厚道的时候。

商臣又将斗勃一军,告诉楚成王,城濮之战的时候,斗勃也是因为接受了晋国的贿赂,故意让楚右军(陈、蔡联军)作战失利,从而直接导致了城濮大败。

斗勃没有辩解了,他觉得辩解会让自己更加陷于被动,自己又是若敖氏的人,楚成王也不敢贸然杀了自己,于是低头不语。

商臣所说斗勃受贿一事,不管楚成王相不相信,但有一个人信了——成得臣长子成大心,若敖氏成员。

在成大心看来,城濮失败的主要原因便是楚右军莫名其妙的溃败,使的父亲身败名裂。父亲以死谢罪,斗勃却还活得好好的,也让成大心怀恨在心,听得商臣这么一说,成大心也将信将疑。

而斗勃的彻底放弃辩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神态,更让成大心相信斗勃受贿一说,于是若敖氏内部的成、斗二氏也相互起了争执。

对于楚成王来说,受不受贿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斗勃是若敖氏的人,杀一个少一个,于是楚成王趁着若敖氏内部不和的机会,以汦水之败的罪名干净利落的杀了斗勃。

斗勃一死,最开心的就是商臣,所以说没事不要说别人丑,那样是会遭到记恨的。

不过事后也证明,斗勃也没看错人,商臣确实是一个残忍之人。

次年,楚成王的审美观发生了逆转,喜欢看小鲜肉了,准备立另一个儿子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听到消息但还不确定,就询问他的老师潘崇。

潘崇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一个人,也会想办法,他建议商臣设宴邀请楚成王的妹妹江芈,席间故意对她表示不尊敬,以她性情急躁的个性,容易发火直言,看她怎么说。商臣依计照办。

果不其然,在宴席上江芈忍受不了商臣不敬的做法,怒道:“不识好歹的东西,难怪君王要废掉你而立王子职为太子。”

好了,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我等的就是这句话。商臣假装谢罪,马上去找潘崇该怎么办。

潘崇仔细的分析了下局势,问商臣:“能事诸乎?”意思是你能事奉王子职吗?商臣觉得王子职当了太子,将来继承君位第一个就要杀了他,便答:“以长事幼,不能。”

潘崇又问:“能行乎?”意思是你能逃亡出国吗?商臣觉得像晋文公一样在外流浪,那个苦自己一定吃不来,又答:“避难他国,徒取其辱,不能。”

这个时候潘崇严肃的问:“能行大事乎?”这个大事指的就是发动政变弑父篡位,商臣不假思索,觉得这个可以有。

那就行动吧。

公元前626年十月十八日,蓄谋已久的商臣率领太子卫队包围楚宫,并且逼楚成王自杀。

楚成王一看大事不妙,灵机一动,请求商臣满足他最后一个愿望——吃了熊掌以后再死。

熊掌脂肪厚腻,并且需经过多次水煮,多次汤炖才能入味,一般来说需要的烹饪时间比较长,并且相信我,熊掌并不好吃(虽然我没吃过),但楚成王的意图也并非吃熊掌,而是企图拖延时间,等待外援。

但商臣不答应,同时也很气愤,因为他觉得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于是命左右将楚成王缢死。

楚成王死,随即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

一代霸主,就这样被自己的儿子勒死,也不禁一声哀叹。

作为齐桓、晋文二公陪衬的楚成王,一辈子都在称霸之路上陪跑,但其能力与功绩也并不逊色齐桓与晋文多少,而且以当时楚国的实力,是完全可以与齐、晋二国一搏的,究其原因,除了城濮之败外,还有被逼自缢一事不符中原礼仪,被后世史学家一票否决,更何况“称,伯霸”乃是当时周天子所为,楚成王没有称霸,也是情理之中。

楚成王在位四十六年,一生颇有作为,安定南方,威震江汉流域;东至淮河,扩野千里江山;伺机北进,势及黄淮平原,使楚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

“霸王事业今已矣,但有太守朱两轮”,在我的心中,他仍然是当之无愧的霸王。

——本章完——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兴汉封神

    三国之兴汉封神

    诸葛亮黑化,修炼禁术唤醒前世记忆,摆出上古大阵!张鲁进入天师道秘境练成法术,召唤鬼卒出战……结束三国乱世之路如此艰难!(欢迎来给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封神,感谢你的收藏和所投下的每一张推荐票、月票,感谢你的订阅和任何形式的支持。)
  • 朕要当始皇帝

    朕要当始皇帝

    这是平行世界的大明。有四条眉毛的陆小凤!有踏月而来的楚留香!有飞刀问情的李寻欢!有一身正义的燕南天!有罗马!有波斯!有蒙古!穿越而来,成为大明天子的朱承德决定踏上秦始皇的道路。挥剑决浮云,天下尽大明!普天之下无一人不可为大明臣子!率土之滨无一地非大明国土!
  • 荡平乾坤

    荡平乾坤

    山河动荡,民不聊生。内有士族门阀割据,外有异族虎狼环伺。如何在这乱世之中守得一方净土,如何让天下苍生重归太平,这需要多少人为之付出热枕与生命。
  • 战国终结者

    战国终结者

    “上次你说你叫啥来着?”“赵信。”“你跟我回咸阳,管吃管住管妞!”“去秦国搞毛?”“灭了六国呗!”“那你,我该怎么称呼?”“叫我阿政。我罩着你。”“可以,很溜。”……邯郸少年菊花信跟着基友阿政去了秦国。历史从而改写。当然,秦始皇还是那个秦始皇。“大秦却绝不可以二世而亡!”赵信发誓道。
  • 林业史话(中国史话·经济系列)

    林业史话(中国史话·经济系列)

    林业史是林业科学与历史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融的学科。我国林业发展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献记载、实践活动、文化蕴含,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史话》的撰写,以八个历史时期划分为经,以典型人物事例为纬,梳理中国林业史的概貌、特征、发展脉络,展示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旨在深化全社会对林业的科学认知,提高林业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和战略地位,倡导人和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热门推荐
  • 我能穿越进王者

    我能穿越进王者

    本篇小说主要说的是男主角在捡到了老头给的东西后走上了人生巅峰
  • 腹婚

    腹婚

    为了能够赚到钱逃离悲惨的家庭,我不惜出卖我的初心,也出卖了自己……
  • 你是我的小依赖

    你是我的小依赖

    一开始,她叫他小乖乖。后来,发现他不仅乖,还超甜。“你说过,毕业就嫁给我!”她说的话,他一直铭记。她抬头望天,假装听不懂,“傻不傻,那是我开玩笑的。”她撩完不负责任的跑了,可是,又跑回来了,带着豪华婚车车队,将他掠到婚礼现场,“娶我,就现在!”总有那么一个人的出现,不仅惊艳了时光,更是给了你,唯一活下去的希望与力量。(女主霸道甜宠1v1)
  • 爆笑宠妻:无良夫妻要翻天

    爆笑宠妻:无良夫妻要翻天

    [全文完]她狂,她悍,爷宠得,不服你试试?“你是我的,谁都不能欺负!”某男很霸道。“除了我!”某男自认为很诙谐!某女冲天翻个白眼,“那你是我的,谁都不能靠近!”某女更霸道,“否则剁手剁脚剁弟弟!”现代小强穿越古代翰林嫡女,一朝重生光芒万丈,斗得古人哭天抢地。经经商、种种地,顺便打打坏亲戚,庶妹姨娘狠毒?怕什么!身靠老公好乘凉。毁我名誉破我婚姻?没事,姐照样有人要!本文一对一,男女皆欢脱,偶尔还抽风,长篇巨制,开局舒缓,越往下看越精彩,亲们不要错过哦!
  • 无树菩提

    无树菩提

    机遇是命运的笑声。回头伫望人生之旅时这种感慨油然而生。在我的小说处女作中,我曾经将机遇写成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十年以后,我想将这句话作一个小小的修订,从前的说法显然是出自一个胸有大志而又期期不遇的落泊人之口,它冷落了许许多多的日夜辛勤劳作的普通人们。实际上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存在的,关键是自己的期望值有多大,太大了就会喧宾夺主、反仆为主,使本来存在的东西变成了不存在。那么这句话应该这么说:机遇是每个人一生中偶尔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 傲娇傅爷独占妻爱

    傲娇傅爷独占妻爱

    在一个万物复苏、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的早上,华夏首都帝都的机场出现了一抹纤细的身影,双手插兜,甩着高高的马尾坐进了顾家的专车中。接着,处于帝都上层的几个大家族得到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作天作地作空气,立志作出太阳系的顾家小公主顾七少在消失了五年后突然回国了!顾七少回国的第一天:“不小心”踹断了万昌商贸刘家最小的公子刘坤的腿。顾七少回国的第二天:空降帝都高中第一学府青银高中,并且成功的气晕了精锐班的班主任。顾七少回国的第三天:成功调戏了传说中傅家那位已经残废的小三爷,而且还没被扇飞,整个帝都都在等着傅家跟顾家掐起来,他们也好趁着这个机会捞点儿好处,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愣是一点儿水花都没翻起来。……顾七少回国的第N天:摸着靠在自己身边不知道又在吃哪份干醋的某颗脑袋,某少满心无奈的无声叹了口气。自己撩的汉,跪着也要宠下去啊。
  • 花都极品道士

    花都极品道士

    一夜之间,道派之首紫薇覆灭。从此,一位神秘道士凭空出世。……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且看道士钟禾,如何在这花都之中乘风而起,龙翔九天!
  •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但是有时候我们情愿为了一些东西,失去全世界,甚至是生命,因为我们执着于我们的爱。
  • 穿梭万界从漫威开始

    穿梭万界从漫威开始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暗恋了近三年的女神,向我表白了。然后……我穿越了。PS:无敌文,想看虐主的请绕道。
  • 小妖不才

    小妖不才

    浴血凤凰,浴血重生,饮万人血,方可重生。小妖不才,公子说想要北山上的千年穷奇性命,小妖取之。小妖不才,公子说想要东海里的龙珠,小妖取之。小妖不才,公子说想要平定妖族,小妖血洗魔都。小妖不才,公子说想要得到天族太子之位,小妖杀尽万人。小妖不才,公子说想要娶五彩琉璃凤为妻,小妖说我必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