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3800000412

第412章 巧言

晋国组织的多次会盟,孙林父都作为卫国的代表参加,而且多次在戚地举行会盟,为晋国提供许多方便。

说实在的,作为卫国官员,孙林父与盟主的关系,比卫献公还近。长期抱着这条大腿,让孙林父越来越霸道,当年敢不敬卫定公,对小辈卫献公自然也不放在眼里。

他的做法,引起卫献公强烈不满,双方矛盾日渐激化。

但是,由于孙林父家族势力强大,而且有晋国这个强大靠山,卫献公也不敢动他分毫。

公元前559年,‘迁延之役’后的某一天,卫献公突然心血来潮,要做东宴请孙林父和宁惠子(宁殖)。

本来,闲暇之余,君臣同饮共乐,宴席上谈论一下国家大事、芝麻琐碎,借机也弥补一下矛盾的裂痕。结果,宴会不成,却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当时,俩人挺高兴,穿戴得整整齐齐,早早在朝堂上等待。但是,直到日落西山,也没有人出来招呼他们,俩人饿的肚子咕咕叫,也不敢乱跑。毕竟是国君邀请,万一前脚走,卫献公后脚到,那可是大不敬。

最后实在没法等待下去了,一打听,原来卫献公在后面的园林里射雁。

孙林父与宁惠子饥肠辘辘,又不敢违命溜走,只好亲自去林子里报到。眼看卫献公射鸿雁的兴趣正浓,根本没请客的意思,俩人急忙前去拜见,提醒国君,今天是您请客饮宴的日子啊!

射猎,有专门的戎装,要戴着皮帽子。按礼,卫献公应该摘掉皮冠,然后再跟大臣说话,表示对大臣的尊敬。

但是,卫献公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拿着弓,也不脱下打猎的皮冠,直接就跟他们交谈。不外乎,‘不好意思,忘记请客的事了’,‘让两位久等了,改天,改天补上’。

不仅没有摘掉皮冠,连请客的事情也推辞了,这不是愚人节,没这么干的。

很明显,这次‘请客事件’,就是卫献公一手炮制的策略,是警告,是蔑视,是侮辱。让他们好好反省一下,谁是国君,谁是臣子,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卫献公的虚情假意,让俩人很生气,怎么这样当国君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啊!

孙林父知道卫献公戒备自己,甚至准备灭了孙氏也有可能。他不敢留在卫都,急匆匆回到自己的封地戚邑,随后派儿子孙蒯去朝堂听命。

对于孙林父的做法,卫献公心里清楚得很,就是让他害怕,让他恐惧,让他好好反省。

孙蒯到了都城,面见卫献公,以年老多病为由,替父亲遮掩。卫献公岂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是派儿子来探听口风,如果应对不好,他真要造反啊!

于是,卫献公请孙蒯饮酒。这次是真的设宴,甚至还准备了歌舞。宴席上,借着醉意,命令乐官唱《巧言》中的最后一章。

《巧言》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末章的部分内容比较好理解:

彼何人斯,

居河之麋。

无拳无勇,

职为乱阶。

大致意思就是:

那是个什么样的人?

居住在河岸的水草边。

没什么力量和勇气,

只晓得谋乱和造反。

成语‘无拳无勇’,就出自这里。

这首诗,本身是讽刺那些谗言祸国的人。后来孔夫子冒出一句‘巧言令色’,再后来什么‘花言巧语’‘甜言蜜语’等,引申出一大堆。

卫献公让乐师在大庭广众之下唱这首诗,明显是唱给孙蒯听的,是警告,是恐吓,是赤裸裸的威胁。你父亲敢造反,我就敢灭你满门。

当时的乐官认为,朝堂之上,唱这首诗不适合,不利于国家安定团结,请求换一首。

这位乐官叫什么名字?史书没有记载,实在可惜,否则我真想给他留下一席之地。一个小小的乐官,都知道内部要安定团结,国君却不知好歹,招引祸害。然而,乐官一番好意,却被当时的师曹阻止了。

师曹,卫国的宫廷乐师,似乎并非盲人。

当初,卫献公有个宠妾,长得如花似玉,貌如天仙,就是缺点儿内秀。于是,卫献公派师曹教她弹琴,希望这位宠妾能内外兼修,十全十美。

遗憾的是,这位宠妾天资有限,无论怎么努力,弹琴的水平也没有进展。

说实在的,琴,不好弹,讲究太细腻,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朝一夕,难有效果;不像弹棉花,一个动作从头做到尾,没那么多复杂程序。

学琴,除了用心,还要天赋。

有些人,虽然自己水平很高,但真不一定适合当老师;个别的,虽然水平一般,教出的徒弟,就能成为世界级。

师曹属于严师类型,容不得半点沙子。为了这个美女徒弟,他简直要抓狂了,见过笨的,没见过这么笨的。一怒之下,竟然用鞭子把这位美女打了几下。

即使他眼不盲,心也盲,不懂得怜香惜玉。

先不论这位美女的后台如何,师曹打人就不对。美女不是仙女,一教就会,她需要慢慢地学,慢慢地领悟;再者说,女生不比男生,脸皮薄,爱面子,怎么能动用鞭刑呢?

结果可想而知,美女哭哭啼啼,要死不活,添油加醋的,一状告到卫献公那里。

卫献公听得怒火中烧。让你教美人,你却动用鞭子打,真是枉为师表。必须给你个教训,加倍偿还,故而当着美姬的面,直接命人把师曹鞭打三百。

这不是加倍,估计是百倍奉还了。

有国君的命令,执法者没有手软,噼里啪啦三百鞭子,让师曹皮开肉绽,卧床很长时间。我只是象征性的打两下,也没有用力,却遭受如此无妄之灾,懂不懂尊重老师?太过分了,师曹记恨于心,总想找机会报复。

但他一个搞音乐的,手无缚鸡之力,哪敢反抗,甚至连一句怨气都不敢表达。

这次卫献公宴请孙蒯,要求歌唱《巧言》,师曹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复仇机会。借助唱《巧言》,以激怒孙林父,再借孙林父的手,替自己报仇。

他心里所想,就这么简单。

于是,卫献公命师曹唱《巧言》最后一章。师曹在朝堂之上,配合音乐,大声唱诵了一遍,听得孙蒯汗流浃背,心惊胆战。

回到戚地后,孙蒯就把宴会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了父亲。

孙林父老奸巨猾,知道卫献公非常忌恨自己。原来是君臣关系,见面还能客客气气,现在已经摆在明面上,水火不容了。

他平时傲慢霸道惯了,什么‘君君臣臣子子父父’,那些礼数都是欺骗庸人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才是真理,如果不先动手,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他暗中把居住在卫都的家中老小和贵重财物,都送到戚地。

一场杀戮,即将开始。

安排好退路后,孙林父孤身回到卫都,首先拜访了贤臣蘧伯玉。

这位蘧(qú)伯玉,此时正值中年,贤名播于诸侯。后来著名的孔夫子(现在还没出生呢),与他成为忘年之交,孔子流亡到卫国的时候,长期住在蘧伯玉家里,俩人成为一生的挚友。

孙林父对蘧伯玉说:“国君暴虐,您是知道的。我害怕国家颠覆,您准备怎么办?”这话,隐隐透出要谋反的意思,就是想探听蘧伯玉的口风。

蘧(qú)伯玉是高雅君子,‘周礼’的教诲深入其心。如果国君让他死,他绝不会多活一秒钟,更不会去干那谋权弑君的大逆不道的事情。

面对孙林父的询问,蘧伯玉回答道:“国君掌控国家,臣下岂敢冒犯?谋害旧君,重立新君,谁敢保证新君比旧君贤明?”说完,他急匆匆的,在最近的关口离开卫国,逃往鲁国去了。

他不想介入弑君阴谋,更无力阻止这个阴谋;但既然已经听到了,就难以置身事外,所以,只能逃亡。

孙林父的一举一动,逃不出卫献公的眼睛。怀疑,一切只是怀疑,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能随便污蔑人家谋反;而且,孙氏势力强大,有晋国为后台,与他翻脸,后果严重。

为了稳住孙林父,卫献公派遣三位公子前去结盟。

结盟?傻瓜才相信盟誓。谋反已成定局,成王败寇,在此一举,孙林父可不希望自己被突然袭击。

他早已下定决心一反到底,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此时此刻,他已经红了眼,不顾一切,残忍地把三位公子全部杀死,竖起了反叛大旗。够狠的!

公元前559年4月26日,公子子展(不是郑国的子展)逃亡到齐国;卫献公逃亡到鄄地的时候,心有不甘,又派遣一位公子前去请求和解。

已经踏上不归路,岂能再心慈手软?结果那位公子又成了刀下冤魂,真是比窦娥还冤!再也没人敢去求和。

杀四个公子,不是目的,关键要杀死卫献公,他活着,孙林父的心将永远不得安宁。

卫献公明白,这是一定要自己的命啊!逃吧,必须逃出卫国,等候东山再起。

从此,卫献公开始了自己十二年的逃亡生涯。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 大唐之瀚

    大唐之瀚

    秦瀚,古武世家的第三十一代家主,年少有为却被族亲暗害坠下山崖。本以为身死,却没想到竟然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因他的到来,大唐时局出现变动,桩桩疑案背后千丝万缕的谜团,人作乱鬼上身,阴谋诡计,勾心斗角,究竟是巧合还是命运……
  •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收入了作者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方面的几乎所有有代表性的论文,基本代表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文章大致按年代顺序编排,上编多写于1949年之前,下篇大都写于20世纪70年代后。包括《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收之史学》、《论诸葛亮》、《论梁武帝及其时代》及有关魏晋南北朝史学的一组论文,以及关于官制、礼制、词语的考证文字,均可见作者对魏晋南北朝史多方面的贡献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
  • 蟒行

    蟒行

    曾经年少英雄梦,长大方悟心中痴。风起云涌,蟒走龙行。曲直之间,一笔疯癫。……噫吁嚱,悠悠。
  • 天梯传说

    天梯传说

    江山美人,我所欲也。回家,亦我所欲也。一个地球人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历尽艰险,终于站在权力之巅。可在江山美人和回家之间,他会作何选择?
热门推荐
  • 清欢复几许

    清欢复几许

    禅语有言: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伤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在遇到你之前,我是那不动如山的佛陀,心不动则万物不动。在遇到你之后,我是那地狱里挣扎的恶鬼,世间诸般痛苦,我皆一一品尝。我中了你的毒,此生为你可解。便是心碎,痛苦加身,你不爱我,我也从不后悔!新书开篇,欢迎新老读者来踩!
  • 校草制霸录

    校草制霸录

    少年的制霸班级、布武校园之路!读者群:211099249
  • 枕典集:跟着经典学为师

    枕典集:跟着经典学为师

    本书系“上海教师教育丛书·知新书系”之一,以教师在社会、家庭、校园中的角色转换及其相应的履责境界、道德修为为线,以30个关键词研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史故事,分“教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师怎样提升修养、教师怎样身处团队、教师怎样聚焦专业、教师怎样教学研究”五个部分,于讲故事、说道理、思问题之中,讲述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家国情怀、仁义慈孝、宽厚诚信、端明正大、廉勤乐群、求真务实等美德,以及所应该具有的情商与财商、志向与生涯规划、批判与创新精神等素养。
  • 植物:植物天地的缩影

    植物:植物天地的缩影

    科学探索是认识世界的天梯,具有巨大的前进力量。随着科学的萌芽,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和思维等方面,科学技术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科学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别枝惊鹊

    别枝惊鹊

    工区坐落在盆地底部,一座二层小楼,围在一个小院内。从高处望下去,仿佛剩在碗底的一颗米粒。高处是铁路桥,桥高十二米,又建在山顶,因此显得更高。站在桥上往下看,工区显得更小。灰顶白墙,连同方方正正的院墙都变成铅笔画出来的俯视图。倒是院墙边的那棵柏树,不知道为什么,越发显得高大起来。那棵柏树,听说有八百岁了,是方圆几十里年岁最长的树。每逢春节、七月初七还有八月十五,就有老年村民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来到树下祭奠。祭奠完了,在树枝上拴上红色的祈福带。柏树长得高大,树枝也高,那祈福带挂得就高,微风吹拂,祈福带像飞扬的雪花,飘得厉害。
  • 当且仅当雪是白的

    当且仅当雪是白的

    雪夜,寂静的校园内有一位穿着单衣的少女独自徘徊,刺骨的寒冷将她包裹,直到她成为一具尸体,继续控诉世间的冷漠。雪地上并没有留下行凶者的脚印,陈尸现场形同密室,案件以自杀告结。五年过去了,新一任学生会主席冯露葵开始私下调查此事,当事人虽竭力回避,却难免戳痛往日的伤疤。正当调查取得了一些进展之时,校园内却再次发生了雪地密室案……
  • 农门丑媳要致富

    农门丑媳要致富

    简介:穿越成丑女、外有克父克母的威名。亲奶奶把她丢回外祖家,日子过的苦哈哈不说,回头还要把她卖给六十岁的瘸腿汉。丑女崛起怒撕渣外婆,设计脱离这个不省心的家。正当她筹备银钱开饭馆的时候,村东萧氏医馆的俏郎君拿了一个小账本丢给她。治个腿伤而已,竟欠人家一千两!安澜一脸不淡定:我没钱,要不我给你一颗肾!萧睿:不要!安澜:那我给你做牛做马。萧睿:不要!安澜:那你看我这有什么价值一千两的,你尽管拿去。萧睿唇角一勾,起身抱过她:我要你做我媳妇!(男主是军医,能文能武能杀敌,宠妻狂魔)
  • 五方帝四:燕王篇

    五方帝四:燕王篇

    何昭宇、白慕飞和白帝之间的恩怨情愁。他是傲睨天下、尊贵孤高的白帝,雄霸武林一方,未曾有过要不到的东西,更未曾为谁如此屈就,唯有何昭宇,这个为了所爱牺牲所有的人,能让他情牵意动,甚至不顾一切,毁誓下山。何昭宇苦,白慕飞苦,白帝也苦,这纠缠不清的缘,会让三人面临什么样的抉择呢?
  •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柳林风声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柳林风声

    在风光秀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好的朋友——憨厚的鼹鼠、机灵的河鼠、狂妄自大的蟾蜍、老成持重的獾。他们游山逛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财大气粗而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迷上了开汽车,车祸不断,受到朋友们的责难和管束。一次,他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最后,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蟾蜍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庄园,并从此改邪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