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9600000002

第2章 赳赳武夫寻衅闹事 谦谦君子以身殉职

位于皇城东总布胡同之侧的储济仓,平时清静寡静门可罗雀,今儿个可是热闹非凡。仓前广场上东一辆西一辆密匝匝停满了骡马大车,其间还夹杂了不少携筐带担的挑夫。身着戎装的军曹武弁,穿号衣的差人番役,穿衫的吏目衙牌,戴乌纱帽的官身僚佐混杂一起,笑谈声、斥骂声、喊叫声、吆喝声闹哄哄交织成一片,直把人吵昏了头。

这一番突然出现的热闹景象,原也事出有因。前日户部咨文在京各衙门,告之太仓银告缺,本月在京文武官员的月俸银,改用实物胡椒苏木支付。在京的文武衙门上百个,文武官员总数也有上万人。虑着衙门繁杂人口众多,管着这项业务的户部度支司将各衙门排了队,分三天支付完毕。安排在第一天的大多是戎政府、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以及京营等军职衙门。公门中人,当了大官不说,中小官员每月就巴心巴肝等着发俸这一天,油盐酱醋礼尚往来各种用度应酬,都指着这一份俸银来开销。因此,一大早,各路领俸的人马就急急如律令赶来,把个储济仓围得水泄不通。不过,眼下来的人,没有谁能有个好心情。实物折俸,白花花的银子变成了胡椒苏木,谁碰上这个,就算他棉花条子一根,也会蹭出火星子来。

储济仓辰时开的大门,眼看个把时辰过去了,还只是兑付了一两家。广场上的人越聚越多,毒日头底下闷热难挨,加之肚子里都窝着火,一些赳赳武夫便你一言我一语地骂开了:

“谁他娘的吃屎迷了眼儿,弄出这么个胡椒苏木折俸的馊主意。”

“是啊,老子吃了三十年皇粮,头一遭儿碰到这等邪事。”

“新皇上登基,本指望多少得几个赏银,这下倒好,赏银得不着,连俸银也变成了胡椒面儿。”

“咱听说高胡子在的时候,本打算给咱们封赏银的,但他的官帽子让皇上一掳,新首辅即位,什么章程都改了。”

“嗨,绣房里跳出癞蛤蟆,邪了。”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邪的还在后头哪!”

正这么议论着,忽然人群中骚动起来。只见一个人大大咧咧地走了过来。此人生得面阔身肥,一双粗眉紧压在两只鼓眼之上,两耳招风,上唇翻翘。乍一看,活脱脱一只猩猩,他脚上蹬了一双黄绫抹口的黑色高靿皂靴,身上穿一件金丝质地绣着熊罴的五品武官命服——单就这身打扮,就知道此人大有来头。因为金丝的面料,按规矩,只能是一二品武官才准予使用。此人名叫章大郎,是锦衣卫北镇抚司主管粮秣的官员,袭职为副千户,这职位是一个从五品官衔。这样的官,若是搁在外省州府,或许还是个人物,但在京城,却是什么也不算。但这个章大郎不同,他的舅舅邱得用,是李太后极为信任的巨,原是慈宁宫掌作,如今又升格为乾清宫管事牌子。就因为邱得用有了这层宠,不要说一般太监,就是权势熏天的“内相”冯保,也免不了要拉拢他,宫内遇上,大老远就把笑脸摆出来迎着。章大郎正是靠着这位舅舅,两年前开后门弄了个锦衣卫百户。前不久,北镇抚司为了巴结邱得用,又把章大郎提升一级,调到司衙主管粮秣。今天来储济仓领取折俸,原是他分内的差事。

此时他大摇大摆走过来,见众人一时都歇了嘴,便道:“方才听得你们闹嚷嚷的煞是热闹,为何咱老章一来,就都不说话了?”

“章爷,咱们是在发牢骚呢!”一位身着七品武官命服的官员搭讪着回答。

“发甚牢骚?”章大郎问。

“就为这胡椒苏木折俸的事。”

“你们别提这事,提起来,咱老章的气头比你们更大。”章大郎说着就一手牵开官袍的圆领,一手撒开折扇朝内扇汗,恨恨骂道,“老子这个粮秣官上任第一个月,就他娘的碰上这等事。司衙的上司同僚明里不说,暗中还不是骂我丧门星?你们说,这事与咱老章相什么干?可是,别人在咱面前做头做脸,咱还不是得受着?”

“章爷,咱们都同你一样。”

“是啊,放屁打嗝,两头都不好受。”

“章爷,你有办法,帮咱们讨个公道……”

刚刚冷下去的话题,顷刻间又更热烈地议论起来。这章大郎本是个倚势横行好听奉承的莽汉,见众人抬举他,也就一刀把鼻子剐了,不晓得哪面朝前。此时他收了折扇,吊着眼问:

“你们说,这公道上哪儿讨去?”

“胡椒苏木折俸,这是不把咱官员当人呢,咱们还得要月俸银。”一位官员撺掇着说。

“听说太仓里空了,一钱银子也没有。”章大郎说着,叹了一口气。

“你听他的,章爷,管太仓的没有银子,就像开窑子的说没有婊子,你信吗?”

“这倒也是。”章大郎若有所悟,忖道,“京城文武官员,撑破天一万人,大小一拉,平均每人十两银子,也才十万两银子。偌大一个太仓,未必十万两银子也拿不出来?”

“可不是这个理,我看哪,是有人成心挤兑咱们。”

说这话的,是京营里的一个校官。刚说完,就有人捅了他一下,低声劝道:

“老弟,可不能瞎编。”

“谁瞎编了?有胆量的,让咱到太仓瞧瞧去。”校官不但不听劝,反而越说越激动,凑到章大郎跟前,问道,“章爷,你说是不是?”

“是,是这个理。”章大郎眨着眼睛,用折扇一敲脑袋,问身边那位七品武官,“新任的户部尚书,叫什么来着?”

“王国光。”

“这人是干啥的出身?”

“此前的差事是总督天下仓场。”

“这么说,连这储济仓在内的京城十大仓,都归他管辖?”

“是的,章爷。”

“这咱算对上号了,他管仓库的出身,什么仓里装着哪些东西,这姓王的一清二楚,兴许他觉得这些东西在仓库里放陈了,放烂了可惜,干脆折俸给咱们了事。”

“嗨,章爷英明,把人家的贼心眼看了个透儿亮。”校官说着竟拍起巴掌来。

“折俸的事儿大,恐怕户部尚书一个人做不了主。”有位官员插嘴说。

“他请示谁?无非是新任内阁首辅。”又有一位武官气呼呼地搭白,“听说王国光与首辅张大人是同年,穿……”

那武官本想说“穿连裆裤”,但感到不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章大郎瞅了他一眼,正欲开口说话,忽听得仓门那边又嘈杂起来,忙抽身走了过去,只见一个六品武官带着一脸怒气从朱漆大门里走了出来,身边跟着几位兵士,一人扛了个沉甸甸的大麻袋。

“请问这位兄弟,是哪个衙门的。”章大郎拦住那位武官问。

“京师西大营的。”

“为何不快活?”

章大郎偏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位武官眼见这位愣头青品秩比自己高,也就耐下性子来一五一十地回答:

“今日发放胡椒苏木,真他娘的邪门。有主称,有监称。主称的是这个储济仓的大使,姓王,监称的是户部度支司派来的,姓金。王大使人还好,每一称都称得红红的,杆子翘着,但那姓金的站在旁边,总要拿铲子往下铲点,非要把秤杆压得平平的。眼看称完了,咱向那姓金的央求,能否多给一铲子补补称,不然回去分亏了,谁认这个账。那姓金的头摇得货郎鼓似的坚决不肯,咱生的就是这个气。”

“那姓金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听说是个观政,还没有实授呢。”

正这么说着,又见一位吏目从门里走出来,高声嚷道:

“京师南大营,京师南大营人来了没有?”

“来了。”

答话的正是那位呱呱唧唧想说“穿连裆裤”的武官,他这会儿正急匆匆朝前走。

“轮到你们领货了。”

吏目说着正要转身进去,章大郎赶紧喊了一声:“慢着。”

吏目站住了,瞧着章大郎的五品官服以及比这官阶更大的势派,连忙堆下笑来,拱手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章大郎指示紧随身后的亲兵说:“递帖子。”

亲兵迅速递了一张名剌过去,吏目接过一看,上面写着:

锦衣卫北镇抚司粮秣官副千户章大郎

锦衣卫与东厂,是由皇上亲自主管的两大特务机构。锦衣卫比东厂权势更大,因为负责保卫皇城以及皇上的扈驾侍卫的“御林军”,也归锦衣卫管辖。而北镇抚司,是锦衣卫负责北京治安的常设机构,大凡遣送、抓捕、廷杖大臣,都由它负责。只要提起它,公门中人就不寒而栗。所以,吏目看过名剌之后,虽然对这个从五品的副千户瞧不上眼,但对“北镇抚司”却不敢马虎,于是小心问道:

“请问章大人有何事?”

“进去禀告你们大人,就说章爷咱公务繁忙,没工夫傻等。先把咱们司衙的胡椒苏木领了。”

“这……”吏目看了看广场上黑压压的人,为难地说,“章大人,这名单次序可是先排好了的。”

“排了就不能改,未必铜浇铁铸的,嗯?”

章大郎盛气凌人说话生呛,吏目还在踌躇,已挤到前面来的南大营那位武官说:“章爷有事,咱们让他。”

“对,咱们让他。”立刻有不少人附和。

见这些平日强五作六的军爷们这会儿不分高低贵贱都一条心地让着章大郎,吏目才感到这位“副千户”大有来头,再也不敢怠慢,忙跑进去传信,一口气工夫又跑回来,对章大郎点头哈腰说道:

“章大人,请进!”

章大郎鼻子里哼了一声,噔噔噔几步上了青石台阶,反剪双手跨过门槛,又回过头来对广场上的军爷们挤眼说:

“你们等着,咱章某给你们出口恶气。”

章大郎随着吏目进了大门,绕过照壁,便是过堂,由过堂往左,是储济仓大使的官廨,往右是一溜十几座库房。过堂里,先已站着两名九品官员等候章大郎的到来,他们是储济仓大使王崧,户部观政金学曾。吏目对双方作了介绍。王崧知道这章大郎的来头,因此表现得特别谦恭,尽管忙得团团转,他还一定要请章大郎到官廨叙茶。章大郎也不推辞,到了廨房坐下,呷了一杯茶后,开口问道:

“你们储济仓里,藏了多少胡椒苏木?”

各仓储里收藏的物品及数量,属于机密,不可轻予人言。王崧只得嘿嘿笑着,打马虎眼说:“有一些,咱这储济仓,除了胡椒苏木,也还保管另外几种物品。”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你这儿都有?”

“不不不,这些值钱的物品,不归储济仓保管。”王崧听出章大郎口气不大友好,连忙引开话题,“章大人,你就在这里歇息喝茶,贵司衙的折俸,卑职安排人与你手下人对账发放。”

王崧说着就要起身,章大郎连忙喊住他,说道:“这么大的事情,怎好让手下人办理,本官要亲自去。”

“这样更好,那就请章大人挪步。”

王崧领着章大郎来到称房,斯时章大郎带来的司务已办妥了账面手续。北镇抚司衙署中有品级的官员差不多两百多位,核实下来,胡椒苏木两种每样都超过千斤。几位役夫拿来麻袋正欲装填,章大郎又把他们拦住,说道:

“慢着,哪能这样装。”

几位差役住了手,望着王崧听候指示。王崧早就注意到章大郎是有意找岔子,心里头颇为紧张,小心翼翼地问:

“章大人,你认为应该如何办理?”

章大郎问站在一旁的本衙司务:“咱衙门官员的花名册,你可带来了?”

司务答:“带来了。”

章大郎转向王崧,说道:“就按咱提供的花名册,你一份一份地称好,装好。”

“这得多长时间?”王崧面有难色,支吾道,“外面还有那么多衙门的人候着。”

“咱不管别人,咱北镇抚司的事儿,就得这么办!”

章大郎态度蛮横故意刁难,王崧隐忍着不敢理论,转而问站在身边一直默不作声的金学曾:

“金大人,你看如何处置?”

这位金学曾生得白白净净,一副儒雅之相,只是一双小眼睛总是眨巴个不停,让人体会到他的狡黠。他本是隆庆二年的进士,放榜后不久,就分来户部观政。所谓“观政”并非实衔,只是官员等待分配的一种过渡。大凡一个新科进士,一时无法分配,吏部便让他到各大衙门临时学习政务,观政一名由此而来。分到刑部则称刑部观政,分到兵部则称兵部观政,如此类推。观政虽挂级别很低的九品衔,但并非所部的正式官员,只是一个闲曹。金学曾来户部待了不到一个月,已是岁暮,忽然得信家父去世,只得回到浙西老家丁忧三年。今年三月期满启程来京,一路游山玩水,到户部报到已是六月初了。正值隆庆皇帝大行,各衙门乱成一锅粥。吏部文选司给他入了仕籍,仍遣他到户部继续观政。户部新旧更替,加之他又不是在编人员,所以也没有人管他。佐二官让他临时到度支司帮忙。因房子太挤无法安插,司郎竟让他这个有“品”的官员到书算房和八个吏目挤在一起,在门口处支张桌子安身。他也不计较,不消三天,就和吏目们混了个脸儿熟。只要一落空,他就在书算房里摆龙门阵,说了京城说外地,说了大内说衙门,从官场说到赌场,从窑子说到书院。指东道西说咸扯淡,把他满肚子杂碎尽行抖落。吏目们虽然都是见多识广的京油子,却无不折服于他的口辩之才,每日里竖着耳朵听他棉布丝布地乱扯,竟常常忘了做事。王国光上任之后,整饬部治,又是盘存又是清账,各司科顿时间都忙得一塌糊涂。吏目们再无闲空来享耳福了,金学曾倒也知趣,一连好几天在书算房里免开尊口,去文牍房里借了些档案邸报来看。但房中整日价算盘珠子噼里啪啦一片乱响,聒噪得他五心烦乱,便找到上司要求换岗。恰在这时,上头决定胡椒苏木折俸,度支司须得派一个人前往储济仓监理此事。这是个鬼不缠的差事,谁见了就躲。司郎早嫌这个没事干的游神碍手碍脚,于是就把这差事委派给他。金学曾闲得无聊,因此乐得前往。储济仓往外发放物品,每一笔,都得有三个人签字。一是发放方的管仓大使,二是接受方,三是监理方。按理说,章大郎寻衅,本与他金学曾无关,但王崧既然问上脸来,心知他这是转移矛盾,却也不得不答:

“依卑职看,还得按章程办事。”

章大郎睃着金学曾,心中忖道:“这大概就是刚才那位官员咒骂的金观政了,瞧他贼眉鼠眼,就不是个好东西,待老子调教调教他。”于是故意大惊小怪地嚷道:

“啊,原来你不是哑巴!”

金学曾脸色一沉,问:“章大人怎么如此说话?”

章大郎用折扇敲了一下金学曾的肩膀,以一种侮辱的口气说:“咱章爷从进这储济仓的大门,就看见你耗子样跟着,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嘴巴却是个死的。王大使,这人是干啥的?”

王崧回答:“回章大人,这位金大人是户部观政,度支司派来的监理。”

“监理什么?”

“就监理胡椒苏木折俸的发放。”

“他娘的,六个指头搔痒,偏多出了这么一道。”章大郎骂骂咧咧,接着又拿眼横着金学曾,轻蔑地问,“金观政,你刚才说到章程,什么章程?”

平白无故受此羞辱,金学曾一张白净脸涨红到耳根。尽管章大郎进来之前王崧已介绍了他的底细,但此刻他仍想“太岁头上动土”,迎着章大郎挑衅的眼光,他硬朗朗答道:

“储济仓的章程,只对衙门,不对个人。你北镇抚司两百多名官员,若一个一个的给付,今天一天都称不完。”

“称不完也得称,就这么办!”

章大郎以势压人,眼珠子瞪得牛卵子大。金学曾也不甘示弱,回敬道:

“章大人,你既插队进来,众人忍让也就罢了,现在又无理取闹,公堂之内,岂无王法?”

“好你个观政,竟敢教训本官。”章大郎没想到眼前这位弱不禁风的书生竟然有如此胆量,于是“嗤”的一笑,揶揄道,“看看你穿的是什么?几只小麻雀前胸后背的乱飞,老子身上穿的你看清楚了,一只大熊罴,你有什么资格和咱讲话?”

章大郎挖苦金学曾是个“九品观政”,金学曾冷冷一笑,答道:

“是的,我金某官阶九品,是大明王朝里最小最小的官。但是,我这个小官是乡试会试这么一程程考出来的,是皇上金榜题名,从正途上得到的。请问章大人,你这五品官是怎么来的?”

如此一问,等于戮了章大郎一刀,因为他的官毕竟是开后门花大把银子买来的。他顿时恼羞成怒,举起扇柄朝金学曾劈头打来。金学曾一躲,头上的乌纱帽翅被扇柄击断。

“章大郎,你胆敢行凶?”金学曾跳过一边,大声嚷道。

“老子行凶怎么样,老子今天打的,就是你这个金榜题名的野狗。”

“天子脚下岂无王法?”金学曾还想理论。

“你一个鸟观政也配说王法?”

章大郎顾不得官箴体面,像一头咆哮的狮子,在称房里把金学曾撵得团团转。胆小怕事的王崧,跟着章大郎背后劝道:“章大人,请息怒,有事好商量。”说着就去拉拽章大郎的衣袖。章大郎认为王崧劝架是假,偏袒金学曾是真,顿时迁怒于他,回转身来狠命推了一掌。王崧猝不及防,仰面跌倒,后脑勺重重地碰在砖地上。顿时身子一缩,四肢抽搐起来。

这当儿,金学曾已跳出称房,与闻讯起来的守仓小校撞了个满怀。小校问道:

“金大人,出了何事?”

“有人在这里行凶动武。”金学曾气喘吁吁地回答。

“谁?”

小校言犹未了,只见章大郎抓了一把铲子又从屋里扑出来冲向金学曾。

“快,把他拿下!”

金学曾一边对小校嚷着,一边撒腿就跑。小校见追打者是个武官,愣了一下,旋即上去阻拦。没想到章大郎气红了眼,也不问青红皂白,竟又抡起铁铲朝小校拦腰扫来,亏得小校手脚麻利一步跳开,不然,这一铲子挨上了,不死也是个终生残废。小校见这“官人”已是完全发了疯,立时命令与他同来的七八个兵士将其团团围住。面对一下子逼上来的七八支枪矛,章大郎色厉内荏地嚷道:

“你们想要怎么样?”

“把他轰出去!”

重又走过来的金学曾,跺着脚命令小校。

“这位大人,你自己走,省得小的不好交差。”小校息事宁人,对章大郎好言相劝。

章大郎见自己孤势,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一丢铲子,指着金学曾咬牙切齿骂道:

“你等着,看我章大爷怎么收拾你。”

章大郎说着,已是三步并作两步出了大门。他前脚刚走,称房那边,吏目又锐声叫了起来:

“金大人,快来!”

金学曾赶紧跑进称房,只见王崧躺在地上,已是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一应胥吏急糊涂了,一声声地喊着“王大人”,也不知如何办理。金学曾蹲下来仔细一看,地上没有一丝血迹,他伸手在王崧的后脑勺摸了摸,只觉得塌陷了一块。他隐约感到这是颅骨破裂血淤颅中,刚才撒腿狂奔已是暴出了一身臭汗,这会儿额头上更是汗下涔涔了。

“金大人,怎么办?”

“快找副担架来,把王大人抬出去急救。”

得了这个指示,吏目飞身而去。金学曾又拿起王崧的右手腕给他把脉,寸关尺三点都摸不着脉息,接着翻开他的眼皮来看,瞳孔已经放大。金学曾心中一咯噔,随即眼角一酸,几颗豆大的泪珠滴落在王崧的脸上。

正在这时,忽听得大门那边喊声震天。旋即小校滚葫芦一般跑过来禀道:

“金大人,方才那位武官领着几十个兵士操着家伙杀进来了。”

金学曾霍地站起,咬着牙说:“天子脚下,岂无王法。你们守库兵士,都操家伙奋勇抵抗。”

“是。”

小校领命而去。金学曾又喊过一位吏目,吩咐道:“你赶快从后面出去,到户部禀告这里的情况。”

“是,小的遵命。”那吏目刚跨出称房,又回头说道,“金大人,小的看那章大人好像要找你寻仇,你也得躲一躲。”

“对,请金大人暂且回避。”

“谢谢诸位好意。出了这大的事情,金某怎能离开?要死,我也只能死在这储济仓内。”

说着,金学曾朝在场诸位拱了拱手,整了整衣冠,挺胸出门,朝杀声震天的大门那边走去。

同类推荐
  • 我的世界已坠入爱河

    我的世界已坠入爱河

    老实木讷甘于平凡的主人公被喜欢朋克的姐姐带去音乐节玩耍,音乐节上的见识让主人公梦想成为跟姐姐一样有追求的人。姐姐嫁到了国外离奇身死后,主人公的生活便像陀螺一样飞速旋转……
  • 云中命案

    云中命案

    飞往巴黎的普罗米修斯航班上,波洛正在为晕机的毛病烦恼,一位漂亮女孩正倾心于对面坐着的英俊青年,一位医生在吹长笛,两位考古学家在热烈地讨论学术问题,一位伯爵夫人则和自己的情敌虚情假意地寒暄……然而谁都没有注意到,二号座位上那位上了年纪的法国女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一只神秘的手夺去了生命,脚边落着一根只有在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毒针……
  • 母亲

    母亲

    小说的主人公原本是个逆来顺受的普通劳动妇女,在从事革命事业的儿子巴威尔的影响下,思想迅速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部小说第次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群众革命斗争,反映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 寻找王西之

    寻找王西之

    窝了一整天,晚上去兰亭吃晚饭吧。熊嘉文嚷道,已经订下了菊园包间,权当散心。兰亭位于长江中的一个沙洲上,沙洲多年前被人买下开发成一休闲娱乐场所,取名兰亭。玫瑰园菊园梅园桃园梨园桂园等成片园林随着时令灿烂。兰草也有,相对成片的园林,不过是点缀。亭台呢,掩映在花圃树木中,飞檐翘角的,簇新却毫无特色。朝云第一次来,心里嘀咕,这不合表相的称呼难道是隐喻?呲,一群食客玩匠,还托古眺望兰亭装才子不成?随即又自嘲,一个称谓,犯得上这样较真?来几次后,朝云倒喜欢上这里。农家饭菜,口味纯正,而茶前饭后散心,风景怡人。
  • 盲弈

    盲弈

    袁会东神情专注地和我对弈的时候,橘黄色的阳光漫进了屋里。猛然间,一只呆头呆脑的小麻雀,扑棱棱地飞进来,发出啾啾的心无城府的欢叫。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Molloy

    Molloy

    Molloy, the first of the three masterpieces which constitute Samuel Beckett's famous trilogy, appeared in French in 1951, followed seven months later by Malone Dies (Malone meurt) and two years later by The Unnamable (L'Innommable). Few works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ave been so universally acclaimed as central to their time an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 我的小说似剧场

    我的小说似剧场

    三十八线小说家写不出小说,趴在电脑前却沉沉睡去,醒来后却发现来到了剧本世界?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过不了的夏天

    过不了的夏天

    如果老天给我一个李晨义,我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和他私奔,丢下身后的一切。可惜乐潇不会。
  • 盛世医妃

    盛世医妃

    一朝穿越,成为被谁都可以欺凌的庶女三小姐?呵!不知死活!她乃二十一世纪特种兵神医凤凰!敢欺负她?那就等着跪地喊“爸爸”吧!
  • 我不是带妹高手

    我不是带妹高手

    【新书《网游之带妹升级》已发布,求支持!】重生平行世界,这里有性感体贴的美女姐姐,这里有娇小可爱的蠢萌萝莉,这里有美艳的校花主播,这里还有刚搬过来的御姐邻居……这,是主角带着美女工作室成神的故事……虚拟网游+英雄联盟双题材小说,余帝获得LOL数据库,在虚拟世界开启狗血的游戏之旅。————书友群:187816727。
  • 我的恩师是九叔

    我的恩师是九叔

    我是陈一凡,一次意外我奇迹穿越,成为九叔大弟子,一路降妖除魔,镇压巨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抗日援朝1592(上)

    抗日援朝1592(上)

    史上最彪悍的抗日战争,大明帝国最后的绝唱!这是决定东亚三百年格局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人赢得最漂亮的抗日战争。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实际统治者太阁丰臣秀吉,挟统一日本之威,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李昖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血战,在朝鲜半岛拉开了帷幕……本书再现的正是这一段尘封已久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日本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历经艰辛奠定的基业,在这场战争中分崩离析,最终落入德川家康之手,书中写出了两位枭雄的明争暗斗、权术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