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98600000002

第2章 死神不请而来

在网络世界中的“世界旅游手册”上,有条醒目的提示这样说:全球12个最不值得去的城市,非洲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列其前茅。有“驴友”如此说:千万别去这个热带病毒随时送你上西天的地方。不仅如此,那里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场,是座毫无趣味可言的水上鬼城。此外,政变频发,你绝对不知道那里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远离这个鬼地方是最明智的决定。

如此不值得去的地方,谁也不愿意去的地方,中国援助几内亚的医疗队却已经有23批人员曾在那里长期驻扎。

说起“中国援非医疗队”,估计中国和世界上很少有人不知,尤其是我们自己。1962年7月3日,非洲大国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反法武装斗争赢得胜利而宣布独立,但随之这个刚刚独立的非洲穷国面临法籍医生几乎全部撤离、国民缺医少药的困境。阿尔及利亚政府向世界求救,因为热带非洲病几乎每年要袭击包括阿尔及利亚在内的许多国家,独立后的人民生命仍然得不到保证。出于国际人道主义和对非洲兄弟的友谊,同样正在被西方封锁的中国政府,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批准下,立即向阿派出医疗队,这个时间是次年的1月,即1963年1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援外医疗队历史的第一个行动。当年我们向阿尔及利亚派出三个医疗队。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政府向非洲派遣的医疗队从未间断过,并且至今已向非洲45个国家派过医疗队,几乎覆盖非洲所有主要国家,我医疗队员人员超过1.6万人次,使2.6亿非洲人民得到来自遥远中国医疗健康方面的无私援助。今天的非洲大地上,中国医疗队的名声传播到了每个角落,非洲人民就是因为这份感情,认识了中国,也合力在1972年将中国“抬进”了联合国。在之后几十年里,又在各种国际场合支持中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中非传统友谊”这句话,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中国医疗队半个多世纪在非洲播下的可歌可泣的友谊与精神。

有位被非洲兄弟称为“光明使者”的中国援非医生叫乔世辉,他在非洲工作了12年,1990年去时,老乔还只有40岁。“那里都比较穷,但病人多。我每天大约要接待100个病人,我们的医生每人都要负责30张病床,工作量巨大。”乔医生这样描述他这12年中所处的工作环境,“我们的病房通常屋顶是漏雨的。到了雨季,就得用大毛巾堵在漏雨处,如果雨水把毛巾浸透了,我们就把它拧干重新换上,再不行就得用自己的毛巾被,甚至是衣裤。常常每天十几个小时就诊,只能喝两瓶矿泉水。”

“12年中,我得过10次疟疾……”乔医生很平常地说出这一数字。其实,在非洲贫困地区,患上一次疟疾就可能丧失生命。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中国的屠呦呦,就是因为她发现了抗疟疾药青蒿素,而她的这一药物被中国一个个援非医疗队带去拯救了数以百万的生命,因此人们称屠呦呦是“真正的天使”。

过去我就听过很多关于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故事,至今仍然清晰地记着:

广东省派出的援非医疗队是1971年第一批到赤道几内亚的。在他们的第六批援非队员中有位叫何贤杰的医生,在工作两年后突发脑溢血,倒在工作岗位上,何医生因此长眠在远离故乡万里的非洲大地。葬礼那天,这个国家的总统夫妇亲自到墓地为逝去的中国医生送行,成千上万人出席葬礼,他们多数是何医生看过病的人。

关于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故事可以另著一书。2014年央视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榜中,“中国援非医疗队”列入其中,这是13亿祖国人民对他们几十年来所付出的贡献和在非洲播种友谊与精神的一个崇高致敬。

我们再来把目光落到那个在“驴友”眼里“最不值得去”的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

去过这个“最不值得去”的几内亚首都的中国人和当地的非洲兄弟姐妹们,尽管可以不认识、不知道这个国家的总统是谁或换了谁,但不会不知道在这座没有几条马路、没有几盏路灯,甚至没有一辆出租车的一国之都的城里有座特别漂亮、每天灯火辉煌的中几友好医院。

“这是我国政府援建的,于2011年开业就诊,全院有300张病床,在几内亚是最大的综合医院,在非洲也算得上非常现代化的医疗机构了。”孔晴宇,中几友好医院的中方院长、中国第23批援助几内亚医疗队队长。他在国内的身份是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著名心脑血管专家。

“我们知道‘埃博拉’在几内亚传播应该是2014年3月24日那一天,我记得比较清楚,因为那一天是周一。”孔晴宇说,“周一医院和我们队里都会开个会,通报一些重要情况。”

这一天,几内亚政府正式向外宣布已经有58例“埃博拉”感染者死亡。“在非洲这样的地方,死几十个人,似乎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恐慌,人们依然照常扎堆地唱歌跳舞,他们习惯了身边有人死亡、有人出世,所以当政府宣布一种新的传染病出现时,并没有出现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恐慌。倒是我们这些经受过‘非典’的中国医疗队队员们重视了起来。”孔晴宇回忆说,“那天,我作为中方院长,内心立即紧张起来。因为我听队里的几名医生讲,在我们中几友好医院上周接收过两例病征与‘埃博拉’非常相似。第一例是18日进入我们医院的,两天后死了。第二天又接收了一位女患者,那女的还有身孕,没过周日那女的又死了。22日又来了一位男性患者,脑出血,当时我们对埃博拉病毒都一无所知。但凭经验——多年前我们安贞医院作为抗非典的主力医院,我立即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事绝不能粗心大意,科纳克里可能已经有‘埃博拉’袭击,我们医院也就是袭击的第一个目标。那么我们的医生呢?我们的医院有没有人感染上了?当时我最紧张的就是这个……”

孔晴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嗓子似乎仍然有些发干。当天开会询问的情况确实令人不寒而栗。

孔晴宇用严厉的目光盯着队友、同是安贞医院的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曹广:“曹广,18日的那例病人是你接诊的,你说说那患者的情况和你们接诊的过程。”

一向不把事情看得特别严重的曹广扫了一眼自己朝夕相处的十几名队员,最后眼睛对上了队长孔晴宇,说:“是。那是个当地人,做生意的,44岁,进来后说是肚子疼,呕吐,看上去不是太厉害。我们初诊后就给他办了入院手续。但第二天就出现了出血现象。这天还是我值班,一早刚到医院,护士就对我说:18床——就是前一天住进的那个商人,说他的情况不好。我就马上进了病房去看。见他在床上躁动不止,翻来覆去的痛苦样子,上前一诊,发现患者已经脑出血了。就赶紧让他去做CT。CT马上出了结果,证明他确实已经脑出血。当时对这个病人的病情我还一直在纳闷:是啥病呢?晚上听说患者已经没了,死了……”

孔晴宇显得非常恼怒,头也不抬地瞥了一眼另一位负责外勤的队员:“你把这个患者死后的情况简单说一下。”

“那、那人死后,被家人拉回了老家。可、可葬礼结束后,几位亲属相继病倒了,并且全部……死了。”

天!中国医疗队队员们紧张得面面相觑。会场一片寂静。

孔晴宇继续追问:“曹广,第二例病人的情况呢?”

曹广:“那女的?”

“前天也‘走’了。”女队员吴素萍帮曹广回答道。她说的“走”,就是死的意思。

队员们的眼睛都瞪圆了。再没有人敢做鬼脸和开玩笑了,包括平时啥都满不在乎的曹广。

“曹广!”

“哎,孔队,啥事?”曹广被孔晴宇的喝令震了一下。

孔晴宇:“现在我问你,你要认真地回答。”

曹广小心翼翼地说:“明白。”

孔晴宇:“你在给那个商人就诊时,触摸到他身体了吗?”

曹广:“那是肯定的。第一天我和盖思姆医生一起去的,患者呕吐时我就在现场……”

孔晴宇立即紧皱眉头,又问:“听说今天你又跟盖思姆为那个刚进来的脑出血患者动手术了?”

曹广:“是。今天动手术时,我们的好朋友盖思姆情绪不高,我还笑他是不是因为前天被人顶替到北京参加一个培训的事影响情绪了。他摇摇头,说是周日发烧了,累的。嘿嘿,我当时还笑盖思姆一定是心里不爽。但就在做手术时,我看到了几内亚政府发出的‘埃博拉’疫情消息,因为我不懂法语,问翻译后我就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说不准‘埃博拉’已经到了科纳克里,到了我们医院,盖思姆可能也传染了……”

孔晴宇突然不冷不热地问道:“科纳克里?我们医院?盖思姆?那你呢?我们呢?”

中国医疗队员一听队长的话,全都惊呆了。孔晴宇并没有把“你呢”“我们呢”两个反问说出口,而是用冰冷而严厉的目光扫了队友一眼,特别是曹广和吴素萍。

吴素萍是治疗胃病的内镜专家。18日进来的那位患者出现严重呕吐时,吴素萍与几方胃镜专家盖卡一起为那患者做了胃镜,并且在第二天抢救那患者时也在现场。

小会议室里,除了孔晴宇队长的话外,已经听不到其他人的半句话了,大家感觉到的只有彼此的心跳声:紧张呵!

“从现在开始,大家必须高度警惕,绝对不能马虎。在参加就诊时,必须要提前防护,之后要严格清洗……这是纪律,人人都要严格执行,而且相互监督。”孔晴宇最后用异常沉重的口气宣布道。因为眼下谁也不能确定医院连续出现的死亡者到底是不是“埃博拉”患者。可也没有谁能确定他们就一定不是“埃博拉”患者。然而,从种种迹象看,“埃博拉”这位具有高超杀人本领的死神已经不请自来了。

“24日那天晚上我根本没有睡着觉,因为我基本判断我们医院已经有三例‘埃博拉’患者了,可怕的是这几天里我们谁都没有防范,我们的医生和几方的医生及护士等,也完全成为‘埃博拉’的袭击对象。我虽不是传染病专家,可从经历过的‘非典’与有限的关于‘埃博拉’病毒的一些知识来看,一旦确认我们这里已经死去的三位患者就是‘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话,那我们和我们医院的所有人等于是处在疫情包围之中。而凭我的经验,当时就基本判断我们接诊的那已经死去的三例就是‘埃博拉’患者。你想想,身为中方医院院长、中国援助几内亚医疗队队长的我,当时的压力和内心的紧张程度!”孔晴宇如此说。

他的话不无道理。其实后来证明孔晴宇当时的判断完全准确,18日的那位商人患者和怀孕的患者及22日送进的男性患者全是“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而且全部死亡。“当时这三位患者入院和治疗过程中,我们整个医院根本不知也不懂得如何进行‘埃博拉’病毒的防护,尤其是我们这些参加诊断和治疗的医生,不止一次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这意味着他们或者已经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如果这几个参加接诊和治疗的医生感染了‘埃博拉’病毒,他们又每天像平常一样回到大家中间,同吃同住、打打闹闹、搂搂抱抱,这不等于全体人员都处在‘埃博拉’的伏击圈内嘛!一想到这儿,我毛骨悚然,大汗淋漓。晚上,我把在几内亚所处的困境和当时的危急情况向国内的计生委以及我所在的安贞医院领导做了汇报,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我们提供些有关‘埃博拉’病毒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措施……”

这一夜,孔晴宇彻夜未眠。其实另外18名中国医疗队员也是彻夜未眠。大家都在为两位直接接触过疑似“埃博拉”的队友——曹广和吴素萍担忧。在为战友担忧的同时,还重重地存在着另一种更深的忧虑:曹广和吴素萍大夫每天与我们所有的人工作、生活在一起,万一他们患上了“埃博拉”,我们这些人会不会也……

“别去瞎想了!想了也没有用!听说这‘埃博拉’比当年我们北京的‘非典’还厉害,死亡率达八九十哟!”

“我才不信!哪那么巧,这‘埃博拉’就悄没声地到了我们这儿?再说,非洲这地方怪病太多,咱接诊的那仨,谁知道是啥病呢!睡睡,明天再说吧!”

这一夜,大家过得都不容易。

这一夜,中几友好医院也过得不容易。那位怀孕的女患者已经奄奄一息;22日送进来的男性患者手术后仍然脑出血不止。

这一夜,几内亚整个国家也过得不容易。在前一天公布自己的国家暴发“埃博拉”病毒后,身处病毒原发地的地区似乎并没有人对此重视起来,依然我行我素。政府官员哪里知道,那些处在极度贫困的国民和患者们清楚一件事:一旦自己被怀疑患了“埃博拉”,必定被强行送进医院打上致命的一针,被其他人强行送上“文明的断头台”——当地居民在遇上瘟疫时,饱受了这般“待遇”,因此他们把政府的这种行为称之为“文明的断头台”。

面对“埃博拉”,穷人如此,富人则不一样,他们感觉情况不妙,便会不顾一切地想尽办法从四面八方赶到首都,找到最好的医院——中几友好医院,他们知道,在这个国家里,唯一可能拯救他们生命的只有中国帮建的这所医院和中国医生。其实18日曹广等接诊的那个患者,就是这种情况。他本人就是一位有钱的商人,当他在“埃博拉”疫区做生意时感觉不舒服后,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妙,便花大价钱雇人将他弄到中几友好医院,以求不死。两天后,这位有钱的商人确实也见到了中国医生,事实上中国医生也极其负责地给他救治。但由于大家都不知道“埃博拉”是咋回事,而且世界上根本也没有发明可以阻止这种病毒继续进攻的药物,更不用说如何治疗了。他的死似乎是注定的。可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他自己的死已经够叫人吃惊的了,关键是他还害死了全家人,而且把最可怕的病毒,从遥远的丛林沼泽地区带到了首都,带到了最易引发传染的首都最好的中几友好医院,带到了原本与这个国家、与“埃博拉”病毒毫不相干的中国人中间……要知道,19个中国医疗队队员后面还有近13亿中国人,13亿中国人中有1.2亿人次每天在世界各地与全世界六七十亿人交往着!

孔晴宇平时是个极其冷静的大夫和专家,他是心脏搭桥手术的一流专家,他的承受能力也是一流的。他接受我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在最危急的时候,身在其中的高明的医生一般是不会恐慌的,越淡定,自己的能力和专业越能发挥好。但2014年3月下旬在科纳克里的那些天里,尤其是刚刚得知自己的队员与‘埃博拉’患者有过亲密接触时,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尽管表面上在大家面前保持着镇静,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其实无法形容。”一年多以后,孔晴宇坐在他那狭窄的安贞医院办公室里,这样对我说。

第二天即2014年3月25日,孔晴宇以中方院长和中国援助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名义,召集中几友好医院全院医护人员尤其是中国医疗队队员,宣布:前几天医院收接的“一号”“二号”“三号”是严重的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从今天起,医院需要进入紧急状态,接诊、收接病人,治疗和后勤等所有环节,必须按照防治“埃博拉”要求执行。

“你们在原地休息。今天到医院交班就我一个人去,其他队员全部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得外出。更不能擅自到医院外面去,要出去必须向我请假。”孔晴宇对中国医疗队队员下达死命令。

“有点像关禁闭呵!”有队员嘀咕道。

“队长,我还得跟你去吧。”是翻译罗丽在说话。

孔晴宇点点头:“你跟我一起去。”

之所以这样当机立断地做出决定,一是孔晴宇凭自己的判断和经验,既然“埃博拉”是比“非典”还要高一级的通过相互接触和血液、黏膜、飞沫传染的烈性病毒,在无任何药品可以治疗的情形下,隔断与病毒的接触和尽量让病源与人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无药可治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其实孔晴宇能果断选择这一决定,还与他昨晚与国内不断联系所及时获取的“埃博拉”知识有关。

“但最主要的是我对医院当时已经出现的实际情况和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做出的专业判断。”孔晴宇说,“虽然在当天的会上我没有直说已经肯定我们的医院已连续出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但在我心里已经作了肯定。正是这份专业判断之后的肯定,让我第二天正式在全院和中国医疗队面前做出果断决定。要知道,通常情况下,宣布这样的决定,是需要有病毒标本并经专业实验室测验结果报告出来后才可做出的。可当时的情况已经十万火急,想想:我们不仅连续接收了三个高度疑似的患者,且其中两人已死亡,死亡者中又有一个感染了家人,造成家人倒下一片,这不是典型的‘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结果吗?再说,科纳克里虽然落后,但一旦发生严重的传染病毒感染时,人家还是会拼命地往好医院走,从总统到市民,个个都会这样做。而当时我们的医院不仅是首都科纳克里的医疗中心,还是埃博拉病毒传播地,这种危害性太严重太可怕了。何况医院里有我的18名队员,科纳克里及几内亚全国还有我数以万计的中国同胞。”

孔晴宇在25日做出的决定,比几内亚政府卫生部长黑密·拉玛27日正式宣布在中几友好医院死去的那个商人为科纳克里第一例“埃博拉”早了两天,但就这短短的两天,用黑密·拉玛部长后来的话来形容,是救了半个科纳克里。这话不无道理,因为“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是神速的,如果孔晴宇不在24、25日及时布置医院采取有力措施,中几友好医院这个拥有300张病床、几百位医务工作人员的大型医院,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与“埃博拉”病毒携带者接触并相互传染,再有每天数百名来医院看病的人与医院的人交叉感染,这些人又回去,或在家里或在城里与其他人再交叉感染,其结果是什么?

战争时,几分钟、几个小时可能决定整个战役的成败;在不可抑制的病毒疫情袭击下,一天、半天的时间同样可以决定数以万计生命的存亡。

孔晴宇功不可没!一年后的2015年9月26日,联合国授予孔晴宇他们的中国援助几内亚第23批医疗队“南南合作奖”,表彰他们在几内亚抗击“埃博拉”中做出特别贡献并坚持长达六个月之久的卓越功勋。这个荣誉在中国援非医疗队及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的诸多队伍中也是独此一家。

这是后话。

同类推荐
  • 侏儒与国王

    侏儒与国王

    身处风暴中心的侏儒,洞悉宫廷暗室深藏的秘密。三个国君的非常人生,六幕命悬一线的生死传奇。悲壮而滑稽的戏仿,大胆而淋漓的颠覆。生杀予夺间,谁是操纵命运的那只隐形之手?苍凉瑰丽的蒙太奇画面,直击灵魂深处的犀利拷问,丰富浓稠的叙事容量,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为你呈现一个叫做侏儒的生物,在大时代中的行走笔记。如同看一部李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充满光影的变幻,和敲打心灵的思考的低音。
  • 永远的家园

    永远的家园

    在深圳市福田区的闹市中心,有一座曾经沧海桑田的村座,如今不仅已经完全融入了现代化大都市,而且建设发展成为深圳一张光彩的名片,一道亮丽的风景。她就是位于深圳河以北、金田路以西、福民路以南,毗邻皇岗、福田两个口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水围社区。她是个占地面积0.6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1300多人,暂住人口3万多人的都市社区。六百多年前,水围人的祖先在这里扎根,先以晒盐捕鱼为生,后掘“龙秋古井”,奠基立围。几百年来不断垦荒围海,将这里建成丰饶美丽的渔米之乡。然而,古老的农耕经济,虽然能保障水围人的繁衍生息,却又迫使他们终年在这块土地上无休止地劳作,始终无法轻松和富裕起来。
  • 时光渡

    时光渡

    姚小红的《时光渡》精选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作品,有散文、有小说、有剧本,作者创作题材广泛,文笔细腻,语言生动,有对故乡的热爱,又有亲情乡音,有借古喻今的朴素情怀……在这些作品中,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感悟和美好向往。作品文笔优美,可读性强。
  • 让身体不再荒凉

    让身体不再荒凉

    妈生下我的时候,我很丑,头发黄黄,又瘦又小。妈说:“这么丑的妮子,又这么小,能养活吗?给人家吧。”娘说“说什么傻话,恁不要俺要。”从此,我便有了娘。都说傻有傻福,丑有丑福,有了娘或许就是我福气的开始……
  • 居山 活法

    居山 活法

    终南山是大地智慧的额头,这是一本向连接古今文化传统大山致敬的书,全书40万字,百余幅图片,19个珍贵视频、人物故事及生存状态。这是一本继比尔·波特《空谷幽兰》之后,中国人第一本向终南山深深致敬的书。此书展示居山者最大限度降低物质追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其实在倡导一种低碳、简约、环境友好型的自然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网游之五行牧师

    网游之五行牧师

    一个拥有五行之体的职业玩家,进入游戏,居然被主神灵魂附体,从此拥有了异能,游戏中的一切都可以带到现实中……在这你不但可以看到YY网游的震撼,更有都市传奇。本书是一部网游与都市相结合的YY作品,小说开头只是一些铺垫,只要你有耐心看下去,我想一定会有更多想不到的情节出现,让你耳目一新,带给你不一样的都市网游,一切尽在本文。
  • 混杂堆积与环境

    混杂堆积与环境

    中国现代(气下)混杂堆积的集中分布带是在青藏高原外缘,尤其是在高原东部——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上,以及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再到大瑶山的中台阶到低台阶的过渡带上。它们既是各类混杂堆积地带,也是盆地的边界地带。
  • 娇妻难逃腹黑小将

    娇妻难逃腹黑小将

    爹爹不亲,奶奶不爱,还有未婚夫来陷害,慕云曦心想她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孩子了吧!!!可是……怎么遇上他就不一样了呢……
  • 传奇小前

    传奇小前

    这是一个类似于穿越到几年前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喜欢NBA的蓝球爱好者穿越到NBA的故事
  • 七零娇妻有空间

    七零娇妻有空间

    重生的林竹玖,年龄十八岁,家里穷哈哈。人设太差,揭不开锅,食不果腹,环境太差,苦逼说不出话。还好技能满分,还自带空间与预言能力。看谁不爽就瞄谁,见谁嘚瑟就让她摔断腿!只要做事稳当,咱就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走的宽广。丑小鸭蜕变美天鹅。撩男神,小娇妻发家致富忙。
  • 百战奇法

    百战奇法

    社会的本质是对抗和竞争,古兵法所揭示的正是如何在对抗和竞争中获胜的方法和手段,这是它之所以在众多的领域备受推崇的根本原因。《百战奇法》是我国古代一部颇具特色的兵书,自从产生以来一再刊行,广为流传,为后世兵家所重视和推崇,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百战奇法》共十卷,3万余字,每卷10战,合为百战。现存世有明弘治、嘉靖、万历刻本及多种清刻本、《百战奇法》将战争诸方面概括归纳为100个题目,即“百战”,其与《武经七书》特圳是与《孙子兵法》关系密切引用百条古兵法警句,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
  • 谈苑

    谈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护净经

    佛说护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致命黑枪

    致命黑枪

    黑夜中,一辆出租车行驶在偏僻的郊区公路上。沉闷的枪声,打破了宁静。(平行异世界设定——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书友群:51515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