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99100000001

第1章 序言:中国式励志的根本在儒家

“中国式励志”是我在《吃透曾国藩》的序言里提出的概念。我认为,今天市面上那么多励志书,基本都是卡耐基一路的外国人写的,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的。咱们国家有几千年的文化,青年却要靠外国人的文化精神来激励自己,来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挺悲哀的。曾国藩这么成功,他也没看卡耐基啊,还有无数的圣贤豪杰,他们的成功靠的都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智慧,这些文化和智慧,就是中国式励志的基础。

那么,这些文化和智慧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有必要梳理一下,把这些好东西都明明白白地整理出来,让大家一目了然,再去跟卡耐基PK一下高低。

怎么梳理呢?挺简单的,就是看看曾国藩看得最多的书是什么、影响他最大的书是什么,就OK了。什么书呢?这也是很容易回答的,就是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他在28岁中进士之前,天天抱着啃的,就是这四本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对这四本书的内容倒背如流、滚瓜烂熟,你随便念一句里面的话,他闭着眼都能知道在书里的哪页哪行。你要不信,可以让你家孩子从3岁到28岁天天看这四本书,他也能这么厉害。

不止曾国藩如此,还有王阳明,近来读王阳明也成风气,我们看他的全集里,多数的内容都是在讨论对“四书”的理解,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从“四书”里引申出来的。还有蒋介石等近代史上的风流人物,大致都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很多人即便对“四书”持批判的态度,但人生作派却是受了“四书”深刻的影响,比如胡适晚年就讲,自己其实是个儒教徒。

“四书”从元代以来,就被官方确立为科举考试的教材,无论权贵还是平民,想当官,一般就得参加科举,考秀才、举人、进士,考题都不出“四书”的内容之外。

要知道,在古代,那个官本位思想比现在要严重得多,读书为什么?上学为什么?为科举!所以凡读书识字的,都是奔着吃透“四书”的。吃透“四书”,就可以考高分,然后就能当官。

有人可能会问:就凭读好了这四本书就有能力有资格当官了?皇帝老儿的脑子进水了吗?进水也不可能都进水吧。这只能说明“四书”是真有用,吃透了“四书”的,出来当官,大致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反过来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讲:当一个好官,一个好的领导者,或者一个成功者,所需要的那些思想、智慧、精神,“四书”里全都有。这样说,大体是不错的。

而且,也不单纯是想做官的才读“四书”,《红楼梦》里“宝黛相会”那一段,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十几岁的黛玉说自己在读“四书”,宝玉则接过话来说,除“四书”之外,别的书都是垃圾。要知道,曹雪芹对传统文化是批判的,可他对“四书”却是喜爱的。

总之,几百年来的中国人,凡读书的都必读“四书”,“四书”就是中国人的“圣经”。

那么,既然“四书”如此好,为何“五四”运动时,要被批判呢?要打倒孔家店,要把孔子贬为“孔老二”呢?这里就有一个大问题:儒家思想的打破与新生。

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元的,先秦有诸子百家,东汉之后又传入了佛教。但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一直是主流。中国的古书分四大类:经、史、子、集,最尊贵的就是经,到南宋时,经部里最终确定了十三本儒家的著作,被称为“十三经”,而这十三本书,简而化之,就是四书五经。

儒家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中庸,就是凡事要做到正好,不能过分,因为物极必反,一旦太过分,就会走向反面。可以说,截至五四前夕,儒家发展得太过分了。像王阳明这样被公认为有开创性的思想家,我们看他的著作,都很难看到真正的原创思想,他所标榜的也无非是自己对经典的解读更接近孔子的原意,而不是超越孔子。有个观点:一部西方哲学史都是在给柏拉图作注解。这话放在中国思想史上是更恰当的。这使得儒家越来越成为思想发展的禁锢,特别是在清末民初,面对世界列强的欺凌和各国的快速发展,知识精英们出来打破儒家,就成为一种必然。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矫枉过正也是难免的。

被打破的儒家思想并没有被毁灭,用学者余英时的话讲,它只是从一系列“建制”中退出了,不再是官方的意识形态,不再是思想家的“天花板”,它以一种“心灵积习”的状态,回归到日常生活,回归到每个平常百姓的身上,回归到一种更加平易自由的状态。在我看来,这被打破的儒家,更本质了,更纯粹了,打破反而开启了儒家思想的新生。

新生的儒家思想,必然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它要在全球化的、文化思想异常丰富而多元的格局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怎样找到这个位置呢?我认为,这就像企业的产品定位,要分析对比竞争者的情况,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并发展这种优势,使之成为核心竞争力,最终在市场格局里占据一席之地。

我们要明白,在今天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哪些问题,儒家可以给出更加切实有益的解答或者帮助。我想,起码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上,儒家已经不先进了,只是仍有借鉴的意义。儒家的优势价值还是在于做人,在于人生,在于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按儒家自己的说法,今天儒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具体到个人的“修己治人”上。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儒家的价值将由个人层面传导到社会层面。而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励志,也无非在于做人,在于人生,在于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所以,我大胆地推论,今天儒家的价值在于励志,而这种基于儒家的励志,就是“中国式励志”。

然后我们会发现,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我称之为中国式励志的新生的儒家思想,早已经以异常生猛的态势包围了我们。何出此言呢?很简单啊,看看今天的“国学热”吧,《三字经》的热、《论语》的热、曾国藩的热、王阳明的热,都在印证这一点。这种“热”建立在人们怎样的心理基础上呢?是想去参加科举考试吗?还是想要独尊儒术吗?当然不是!大家都是本着很实际的态度,想从这些传统文化中得到做人的教益、人生的启示,让自己更加成功。而且,在这种热潮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儒家的“回流”。

就像佛教发源于印度,却兴盛于中国,当印度本土的佛教几乎湮灭之时,又从中国传回了印度。儒家在中国被“五四”运动打破,之后的100年来一直被边缘化,但在日本、韩国却一直坚挺,并且培育出了优良的社会文化和无数精英分子。如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还有与他一脉相承的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他们都提倡并践行儒家思想来经营实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儒家思想不单塑造了曾国藩这样的杰出官员,竟然还隐藏着财富成功的金钥匙!财富,这是现代价值的毋庸置疑的重要核心,是启动儒家的新引擎。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越是企业老板越是在追捧王阳明,越是起劲地读“国学班”,而知识界却相对冷清,这是挺有意思的。

我们把眼界放得再宽一点,儒家的发展早已不是中国及亚洲周边范围内的事了,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儒家就开始受到西方的重视,伏尔泰、托尔斯泰、爱默生等西哲们都对儒家称颂有加。曾经的中国首富梁稳根收购过一家德国著名企业,梁老板称,之所以能收购成功,要感谢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因为,那家德国企业的创办者最迷恋两样东西:一样是风电,另一样就是儒家思想。因为他相信,这两样东西未来可以拯救人类。而梁老板本人对儒家学派颇有研究,两人一见如故,收购这事也就成了。

可见,即使在创建之后两千多年的今天,儒家思想仍然有着积极而巨大的现实意义。

上述这些,大致讲了四书所承载的儒家思想的价值,以及与中国式励志的关系,点到为止吧。下面还有一个问题,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四书五经加在一起也有上百万字,又都是文言文,一般人怎么学啊?对这个问题,儒家本身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思路。用曾国藩的话讲,“肢体虽大,针炙不过数穴”,四书五经虽然浩繁,但可以取其精要。《论语》则讲,“道不远人”“切问而近思”,对于经典不必深究玄奥高深的道理,而应结合当下的工作、生活,朝着平易简单的方向去理解。《周易》讲,“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本着“简易化”的思路,一切就不是难题了。

怎么“简易化”呢?答案是:化整为零。长篇不是难读吗?咱把它拆分开,取出精华的句子来赏析把玩,然后把这些精华的碎片重新拼合连缀起来,既容易读了,整体的精神又不损失。这就是我的构思。曾国藩传世文字数百万,《吃透曾国藩》只选了二百句,我相信,这二百句足以涵盖曾氏的主要精神。这本书也是如此。

事实上,南宋的朱熹之所以编定“四书”,也是出于“简易化”的思路,四书比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要简单易懂得多,所以更容易普及,结果把儒家推向了新的高度。可见,“简易化”并不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减损,而是一种发展方式。

所以,我坚信这本书对于儒家学派有发展的意义,即便是微乎其微的。

古人有句话叫“皓首穷经”,他们注解四书五经常常是花一辈子的工夫,朱熹临死都还在修订《大学》,凭我这样的小青年还能整出点新东西来吗?我想,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我们对于圣贤有了平等观的态度,我们对于宇宙有了更多了解。孔子提倡“举一反三”,我的理解和发挥即便有不合其原意之处,他应当也会原谅吧。

是的,我理解的未必准确,可人生有标准的答案吗?我想,重要的在于我们了解了,思考了,奋斗了!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里,我阅读了张君劢的《新儒家思想史》、钱穆的《四书释义》、蒋伯潜的《四书新解》、陈立夫的《四书道贯》、吴量恺的《四书辞典》、汤一介的《儒学十论及外五篇》、余英时的《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和《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杜维明的《体知儒学》、施忠连的《四书五经十日谈》和《四书五经名句辞典》等挺多的现代学者写的儒学方面的书,很受启发,这里也向他们致敬。

当然,更重要的是向孔子致敬。就像现在很多人误会曾国藩是一个官场厚黑的高手,也有很多人误会孔子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匠,甚至有学者断章取义地称其为“丧家狗”。事实上,即便以今天世俗的标准来看,他在生前都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人了。他做到了鲁国的司寇,起码相当于今天省部级的官位;他授徒三千,其中俊杰辈出,算得上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私立学校的校长,放在今天肯定也上市了;他周游列国,拜访国君,虽然未被重用,但起码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他的思想学术水平,得个诺贝尔奖绰绰有余吧。你还要他怎样成功?再看身后,他不但被尊为“素王”(无冕之王)、万圣先师,还有两千多年世代望族的孔氏子孙。还有谁比他更成功?而他的起点有多低呢?他从小就是由单亲母亲带着,很小就给富人家放羊帮佣,一切全凭自学,你还要他怎样励志?就是这样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留给了我们怎样的文字呢?用四个字可以概括:自强不息!这就是四书五经的灵魂,是中华文化的精义。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创新得当论

    创新得当论

    作为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创新具有两重性:既可造福人类,亦可能对人类造成某些危害。准确预见创新的负面影响是困难的,但又是必须的。由此,从伦理学的角度探索创新之“得当”的应然尺度,研究有利于“创新得当”的文化氛围和制度安排,寻求培育创新主体之品格的有效途径,以抑制或减少“不当创新”,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且又无法回避的课题。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活用禅宗:安宁自得

    活用禅宗:安宁自得

    本书是介绍禅宗智慧的文化读本,作者基于国际视野,站在世界平台上,对禅宗智慧进行阐释和解读。本书不涉宗教内容,而是重点讲述了四五百年来,源自中国传统智慧和佛教智慧的禅文化,如何走出中国,积极影响了亚洲、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发展、人的状况和精神渴求。作者还探讨了运用禅宗智慧有效纾解焦虑、推进教育并提升幸福感的途径和方法。本书的出版有益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存在知识断层的中国人重拾经典提供便利。
  • 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

    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

    明朝著名思想家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教导子孙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本书力求引导人们积极向善。
热门推荐
  • 魔法新历5001

    魔法新历5001

    “你作为一个龙战斗力也太差了吧。”“没办法,我就是个辅助。”当魔法技术革命数百年之后,魔法作为一个贵族专属的能力进入了普通人中,魔法的分类也越来越复杂。龙族从传说中最强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智慧种族。与此同时,世界形势也是复杂多变,各大国矛盾愈演愈烈,远古神明逐渐复苏,在巨大的危机中,和平发展的道路渺茫。“你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佣兵,怎么就来拯救世界了呢?”
  • 步步惊婚:大牌富豪来相亲

    步步惊婚:大牌富豪来相亲

    她只想过简单的生活,为什么他偏偏如噩梦一般对她缠住不放。“林子皓,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李薇儿你以为你想要找一个男人结婚,就能逃离吗?我林子皓认定的事情,就没有改变的可能。“片段一:少爷,少奶奶跟一个男人在一起。”“谁?”“黎总裁”“地址,时间,在哪里,带着孩子上门找娘。”片段二:“少爷,少奶奶现在跟一个老头在一起。”“谁?”“不认识。”“地址,时间,在哪里,赶快派人包场。”
  •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本台最新消息,探测马里亚纳海沟……‘灯塔’计划小队……即将触及海底……官方发言人曼德拉博士此前的声明……继续寻找新的物种存在可能……最后一块未被人类踏足的地表……拭目以待……”博士那张熟悉而令人心安的脸,在发布会的录像中一闪而过。浴缸里的温水凉了。宁泽睁开眼,视线落在透明水底自己亮蓝色的鱼尾上。浴室外的门还在响,一下一下震得整个水面都在晃。“阿泽!别闹脾气了,真的该去医院了……咱们早去早回,还有蛋糕等着你呢。”今天是宁泽的一百七十九岁生日。鲛人一百八十载成年,这便是他成年前最后一次生日了。
  • 我的绛紫时代

    我的绛紫时代

    主要收录季羡林在“文化大革命”后至20世纪末所写的新年抒怀、部分序言、悼念和回忆师友、谈论学术等文章。这一时期,作者已经年逾古稀,经历了“忍看朋辈成新鬼”的沧桑变化,事业的鼎盛和人世的沧桑相互映衬,虽步入耄耋之年,却道“人生再少”,回首大半世纪的人生经历,感动、惭愧、欣慰、悲伤油然而生。 “绛”为大红色,“绛紫”为红紫相加,寓意季羡林历经人生的起伏沧桑之后,晚年声名显赫、桂冠加鼎的大红大紫。
  • 民用航空法概论

    民用航空法概论

    本书主要涉及了与民用航空法有关的各个领域,内容更注重实用性,既包含了公法的内容,又包含了私法的内容。主要论述了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国际性民用航空组织和公约、民用航空器、航空人员、民用机场、国际航空运输、我国航空运输法律制度、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航空保险法律制度、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律制度等,并给出了一些参考案例,同时还附有现行的公约和航空法。
  •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在大一统气氛笼罩的时代,荀子才是儒学的主流。中国文化经常和儒家被等同看待。不论称赞还是批判中国文化,很自然都会拿儒家的主张、信念作为代表。更进一步,儒家往往也就和孔孟画上等号。儒家相信什么、主张什么,也就理所当然认为是孔子和孟子所说、所主张的。这种常识态度,在历史上不只不精确,而且带着许多误会。那些想当然对儒家的种种说法,其实里面来自《荀子》的部分可能多过来自《孟子》的。孟子名气大,和孔子并称,荀子的名字往往被湮没在背景里,但若从思想内容及表达形式上来看的话,荀子对于后世建立的儒家传统,影响恐怕大过孟子。
  • 侠之大隐

    侠之大隐

    浪迹《九品芝麻官》《太极张三丰》《权游》《巫师》《陆小凤传奇》《天下第一》《武林外传》《新龙门客栈》世界
  • 情到深处人孤独

    情到深处人孤独

    偶然的一次邂逅,让大学生余未言和一个女人发生了关系。本以为再也不会相见,余未言却在一个单位实习的时候,发现自己部门的主管就是她——夏天。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再次相遇的两个人,渐渐相爱。只不过,世人所不能接受的是,她比他大十岁。所有的不可能在苦苦挣扎当中,变成了可能。而所有的可能,却在时光中又变成了不可能。富二代秦受一直玩弄女孩的感情,直到遇到同学李落落,才开始努力去爱,却发现,原来李对他的感情,只是一场骗局。和李落落青梅竹马的孔奇,因为经济原因,走上了邪路,失去了落落又心有不甘,于是准备,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所有的感情都是一场阴谋,伴随着亲情、友情和爱情之间,逐渐展开。
  •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为四辑,第一辑名为“烟花三月下扬州”,收录的主要是游记类散文,抒发作者对古迹的追思;第二辑名为“菩提本无树”,主要是记述游览佛教圣地的见闻和对佛教的感悟;第三辑名为“最后的童话”,主要是山水游记,陶醉在自然之大美中怡然自乐;第四辑名为“寒山寺钟声”,主要介绍所游览的庙宇堂寺。作者文采斐然,对黄鹤楼、西湖、蓝田等许多游客和读者们观赏、游历或耳闻过的景致,生发出无尽历史追思,也道出胜地所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 万界咨询公司

    万界咨询公司

    九零后世界最年轻首富叶霄演讲时,一道天雷将他送回高中时代并附送一个万界咨询公司!从此电影、动漫、小说、神话,诸天万界中流传着一句话,有困难找叶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