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00800000005

第5章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隋炀帝杨广的功业与可悲下场

隋炀帝千古暴君,大有负骂名千载的趋势。但此人“美姿仪,性敏慧”,既有其父汉人杨坚的高大威猛,又有其母鲜卑姑娘独孤氏的白皙婉秀,风流万种,神采照人。

当王子时,杨广南平陈国,北却突厥,绝对不是绣花枕头大草包。此外,隋炀帝文采飞扬,能文能诗。隋炀帝写的两首诗,兹录于下:

无题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幸江都诗

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

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

这两首诗,凄丽婉约,意境森然,果然有诗谶之效。宋人秦观把《无题》铺陈成词,“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文士寒酸,倒也贴切,但帝王出此语,就大不祥了。

此外,炀帝被弑,恰逢春天,“真成遭个春”,冥冥之中,应验了“梅花笑杀人”。

在今天扬州市北郊的雷塘,仍存有一丘坟墓,上有清代书法家、时任扬州知府的伊秉绶所书“隋炀帝陵”四字。说是“帝陵”,几千年来,只有这么一任帝王的陵墓如此寒酸,虽然历史上几次重修,但大部分时间皆荒草萋萋,鲜有人于此凭吊。

隋炀帝在世之时,滥杀朝臣,穷兵黩武,三征高丽,劳民伤财,多次巡幸江南,致使国库空虚,国内兵民之变蜂起,最终被禁卫军勒死于江都。

千载骂声中,如果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前因后果,可以发现杨广在登基前平定陈朝以及做皇帝早期也干了不少可以称道的事情。比如,他营建东都加强了对关东的控制,开凿运河以及修建长城、驰道对于国防的巩固,在文化上促进了南北的交融和联系,并使有隋一代的商业发展一度达至鼎盛。

当然,杨广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可能是为满足一己之私,但不能否认的是,二世隋朝,从客观上为日后强盛的唐王朝提供了丰厚的民族融合的心理积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样板。

罪在当时 功用千秋

大运河的开凿

605年,杨广刚当上皇帝不久,就派人赐死废太子杨勇,以衣带绞杀亲哥哥于旧太子宫。接着,亲弟弟杨谅在并州造反,炀帝派大臣杨素统兵平定,逮捕杨谅至京师后绝其属籍,幽禁于深宫饿死,并把杨谅部下吏民二十多万户判以流刑。

同年,当了十五年亡国俘虏的陈后主叔宝病死,善终于家。隋朝追赠其为大将军、长城县公,杨广给陈叔宝的谥号,恰恰是“炀”。

根据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这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黑色幽默之一。十四年后,即大业十四年三月,杨广被缢杀。他死后,李渊给他的谥号也是同一个“炀”字。而且,他这个隋炀帝要比先他而善终的“陈炀公”有名得多,后者的谥号几乎不为人知,只以“陈后主”知名。

大业元年三月,杨广下诏令杨素与将作大匠宇文恺(大将宇文怡之弟,其兄谋反,文帝特赦未杀)等人营建东京(洛阳),每月役使工匠两百万人。同时,他大建显仁宫,南接阜涧,北跨洛滨,发大江之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输运洛阳。为了排场,他下诏搜求海内奇花异树、珍禽怪兽充实御花园。

接着,为了更容易从北方乘船到江都游玩,隋炀帝下令调征河南、淮北诸郡人民一百多万开凿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两条河水入黄河,又自板渚(在虎牢之东)引黄河水经荥泽入汴水,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水,直达淮河。他征发淮南民工十多万人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渠宽四十步,两旁皆筑工整平坦的御道,夹种杨柳。

从长安到江都,共修建离宫四十多座。

闲不住的隋炀帝,派人到江南造龙舟和杂船数万艘。而后,他下诏开永济渠、江南河,后统名为“大运河”。

这条河的开凿,一方面,致使当时工匠役夫死伤无数,给民众带来深重灾难;另一方面,却大大加强了漕运和军运的功能,所谓害在一时,功在千秋。

所以,唐代诗人皮日休作诗道:“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汴河怀古》)

诗人把修建此河的功劳同大禹治水相提并论。诚然,西门豹曾讲过,“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但那是指大规模的国家建设。杨广开凿大运河的初衷,不能不说是为了一己之私。

大业元年,大业六年,大业十二年,隋炀帝三次巡幸江都。每次都乘龙舟而行。他的龙舟有四层,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最上一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二层有一百二十间房,都以金玉装饰,下层为内侍使用。皇后乘坐的船,叫作翔螭舟,略比龙舟小一点儿,其中的装饰与龙舟一模一样。此外,又制号为浮景的大船七艘,三层高,殿中可击水为乐(类似现在豪华邮轮的游泳池)。随从船只,名为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五楼、道场、玄坛等数千艘,供后宫、诸王、王子、公主、百官、僧、尼、道士以及外藩使臣等人乘坐,并载有百司供奉之物。

每次出游,隋炀帝都要用挽船民工八万多人,挽漾彩等高级舟船的有九千多人,称为“殿脚”。这些人都穿锦绣豪华的衣服,不仅要求干活,还要求好看。除此以外,还有号为平乘、青龙、艨艟等小船数千艘,供十二卫禁卫军乘坐。

船舟连绵二百余里,旌旗风帆,照耀川陆,一眼望去如五彩锦绣。两岸又有长溜骑兵夹岸护送,同样绵延二百多里,旌旗遍野,蹄声隆隆。

路过的州县五百里以内都要献食,极尽水陆珍奇,隋炀帝一行根本吃不完。休息后启程,他们往往把未吃未用的东西就地弃埋,浪费无算。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自江都回返,从伊阙陈摆帝王法驾,在千乘万骑的庞大仪仗队的护卫下入东京,绵亘二十余里。

他在端门召见群臣,令五品以上的文官、武将按制度佩玉戴帻,气象森然,文物之盛,前后无匹。

太子杨昭病死,杨广由于游玩高兴,也仅哭了几声就止住。不久复奏歌欢饮,无异平时。

大业十二年(616年),在江都的办事官员为了讨炀帝欢喜,制作了更为豪华精美的大龙舟,通过大运河运至东都洛阳。

杨广非常高兴,宇文述及一帮借盖殿造船升官的人也劝他再次游玩,让炀帝玩意甚坚。

大多数朝臣都不愿意去,又没人敢站出来拂逆帝意。唯独建节尉任宗上书极谏。上书当天,这位倒霉的臣子就被炀帝唤至朝中当众杖杀。杨广留下越王杨侗及几个大臣在洛阳办事,携后宫百僚浩浩荡荡准备出发。

行前,他留诗给东都宫人:“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诗虽如此,其实是一去不返,永世相诀了。

奉信郎崔民象在建国门上表,说当今天下盗贼充斥,不宜出游。

炀帝见还有人敢扫兴,大怒之下,先命人用刀把崔民象两腮连嘴一起削掉,再斩之于殿外。

南征林邑 北过突厥

好大喜功的雄心帝王

在隋文帝执政末年,隋朝臣子就好多人讲林邑(今越南中部)有许多中原罕见的奇异珍宝。当时隋军已平交州,大军逗留附近。

隋炀帝继位之始,一面大营东都,造船制舟,一面下令平定交州的大将刘方进击林邑。

林邑国王梵志派兵守险,被刘方打得大败。隋军渡过阇梨江后,林邑兵各乘巨象,四面围攻,让隋兵很是惊忧了一阵。不仅隋朝兵士看见大象害怕,从中原带去的战马也没见过这种长着两只长牙的巨兽,遂人仰马翻。

刘方见此情形,就命令军士在地上挖小坑,用草盖上,再派士兵挑战,未接战就假装败走。林邑士兵乘势前冲,座下大象纷纷陷入地坑之中,横倒一片,战阵大乱。

刘方下令隋军以大弩射象。虽然大象皮糙肉厚,劲弩也能射进几寸,受过训练的大象疼得怪叫,转头冲入自己军阵,踩死许多林邑士兵。

刘方遂令精锐部队趁势出击,斩首万余,乘胜追击,连战连捷,一直追过汉代大将马援(攻伐徵氏姐妹叛乱,“马革裹尸”的伟丈夫)所立铜柱的南面,八天后攻入林邑国都。

林邑王梵志吓得跑入海中。隋兵大肆掠夺,并缴获林邑国王家庙中纯金铸制的金人十八座,在林邑刻石记功而还。

虽然大胜,但由于水土不服,士卒在返程路上死掉近一半,大将刘方也在半路病死。隋军走后,林邑王上表求降,遣使称臣。

炀帝新立,契丹人不知好歹,听闻隋朝新天子继位,发兵侵犯辽西营州。隋朝派通事谒者(翻译)韦云起到突厥料理此事。

隋朝借用突厥亲隋的启民可汗两万兵,分为二十营,全归韦云起一人控制。韦翻译真是个人才,他下令每营相距一里地,不得交杂,听鼓声前进,闻号角而止,如非公事,不得于营间跑马。三令五申之后,击鼓而发。其中有突厥小官犯令,立斩于营,让人手持突厥小官的首级挨营警示(这位韦翻译肯定读过孙武子的事迹,连三令五申的做法都如出一辙)。

见大隋官员如此严厉,突厥各首领入帐禀事时,都浑身哆嗦跪着爬进帅帐,说话也不敢抬头仰视韦翻译。

契丹本来常年向突厥进贡,听说有两万“友军”在近处,也不设防,觉得是友邦在搞演习什么的。韦云起派人散布消息,说这两万突厥兵是去高丽做牛马买卖的,契丹人听说后,更放下心来。

突厥大军暗中出发,距契丹营帐五十里时,韦云起一声号令,命两万突厥人马突然袭击。契丹人连兵器都来不及拿,四万多男女一时被俘。

兴起之下,韦云起下令,斩杀所有契丹男兵,把一半契丹妇女与牲畜送给突厥,剩下一半带回向隋廷表功。

炀帝闻讯大喜,对百官说:“韦云起用突厥兵平定契丹,文武全才,朕现在亲自举荐他。”皇帝荐官,说什么就是什么,韦云起立马被提拔为治书侍御史。

观中国历史,这位韦云起真是一个大英雄。只身一人入突厥,真正是凭一张嘴、一页纸(诏书)借来两万突厥雇佣兵,杀得契丹措手不及,又用缴获来的人马给突厥作补偿,不费丝毫国用。

大业二年(606年)正月,甘心当大隋附庸的突厥启民可汗入隋朝贡。为了凸显大隋盛华,炀帝把北齐后主高纬在世时喜用的鱼龙杂耍和后周、南齐、南梁、南陈等本来已经失业的乐工乐户全都重新召集起来。

隋炀帝先是在朝内大肆陈列文物,让人领着启民可汗一行人观赏这些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东西,然后,令众人坐定。鼓声一响,一队巨大的舍利怪兽跳跃而进(估计类似现在的舞狮子),激水满大厅,水人、虫鱼、龙龟等优人装扮的杂耍队塞满大厅。

突厥人正张大嘴看得入迷,又见巨大的鲸鱼模型向天喷出烟雾,转瞬之间,浓烟里又冒出长七八丈的黄龙数条,紧接着又有神龟驮山、幻人吐火,千变万化,令人目眩神迷。

倾慕震骇之余,启民可汗叩头请求隋炀帝让突厥人也穿汉服,归化为直属臣民。虽然大喜过望,炀帝仍优诏不许。

大业三年(607年)四月,隋炀帝御驾亲行,车驾北巡,并征发河北十多个州的男丁开凿太行山直达并州,以通驰道,方便大队人马车驾行进。五月,皇帝车驾到达榆林。

炀帝想出塞炫耀兵威,从突厥治下的地段穿过,直达幽州。他害怕启民可汗惊骇,就先派武卫将军长孙晟先往晓谕。

启民可汗听见大隋天使来,把属国诸部几十个大酋长(包括室韦部落,即成吉思汗的祖先,那时还是奴才的奴才)都召集在一起,恭慕聆听长孙晟示教。

这位将军也是个人杰(他的女儿日后嫁给了李世民,不过他生前没有做成皇帝的老丈人)。看见帐中杂草丛生,长孙将军很想让启民可汗亲手芟除干净,就故意指着那些草说:“这些草的草根肯定特别香。”

启民可汗马上拔起几棵,闻了闻,说:“一点儿也不香啊。”

长孙晟说:“天子行幸之地,诸侯都要亲自洒扫,平整御路,以表至敬之心。我见帐庭内有这些荒草,还以为是什么香料呢。”

启民可汗至此恍然大悟:“奴才罪过!奴才的骨肉都是天子所赐,有机会效犬马之劳,怎敢推辞。将军您原谅我这个边鄙的粗人,不知天朝法令,能聆听您对我的教诲,是我三生有幸。”

言毕,可汗马上拔出宝刀,亲自芟除庭草。

他属下的贵族、酋长见可汗自己干活儿,全随后一同当起清洁工来。

随后,启民可汗等人大征国人开修道路,从榆林北境一直到蓟州,三千多里,宽百步,大道平直,专候皇帝亲临。

隋炀帝听说后,非常高兴,把长孙晟夸得不得了。

就道之前,隋炀帝在黄河边大宴群臣。太府卿元寿献言:“汉武出关,旌旗千里,今御营之外,请分为二十四军,每天派遣出一支军队,相距三十里,旗帜相望,锣鼓相闻,首尾相属,千里不绝,此举可显示皇帝威仪。”

未等炀帝点头,旁边有个叫法尚的大臣连称“不可”。

炀帝脸一沉,问:“为什么不行?”

法尚进言:“千里连兵,中有山川阻隔,万一有意外发生,首尾过长难以相救。应该结为方阵,四面拒外,六宫及百官家属全部在内。如有事故发生,马上下令当敌的一面抵御,再发精兵从内冲外奋进,又可以兵车为壁垒,勾结成军阵,就如同据城御敌一样。臣以为这才万无一失啊!”

一席话,讲得炀帝大喜,立授法尚为左武卫将军。主意是好,护兵护具又增添无数。

为了在突厥面前夸示威仪,炀帝下令宇文恺制作可容千人的巨大帐篷,立于城东。他亲坐帐中,盛备仪卫,大奏音乐,在大帐里面设宴款待前来迎候的启民可汗。

诸部胡人,大为惊骇,争献牛羊驼马,达数千万头。

隋炀帝更大方,赏赐给启民可汗一人的锦帛就有二千万段(加上赐给那些“小胡”的布帛,不知中原百姓要织上多少年)。

宴会后,喜出望外的启民可汗上表,求赐公主为婚,并再次表示率部落改变服式,一如华夏。

隋炀帝觉得面上有光,就回书表示:“碛北未静,犹须征战,但心存恭顺,何必变服?”

同时,隋炀帝发诏征派百万男丁修筑长城,西拒榆林,东至紫河。

大臣高颎(就是平陈国后杀张丽华的那位爷)与贺若弼私下议论修长城太浪费民力,宴赐启民可汗太过奢侈。炀帝听闻后,勾起新仇旧恨,立斩两位大臣,抄没他们的家产,妻子为奴。十八年前,二十岁的晋王杨广正是在这两位大臣的帮助下才得以平灭江南。如今,他不仅不念旧勋,反而借机诛杀,可见杨广有其父文帝之风,也是个猜忍之人。

八月,皇帝车驾开始从榆林出发,共有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宇文恺等人造观风行殿,上可容纳侍卫几百人,下面安装轮子,推移轻巧;又作“行城”,周长两千步,围以布幔,饰以丹青,推移转动灵活,远望有如移动的城市。

一路之上,周围看热闹的胡人们,看见如此排场,惊以为神。于是,远在十里以外,他们就望风跪地,朝着御营方向叩头,更没人敢在军队附近骑马。突厥的王公贵族,都跪伏于大帐前莫敢仰视。

炀帝见状大悦,随口赋诗一首:“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帷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膻肉,韦韝献酒杯。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此诗,借用了两汉两位单于归顺的典故,气势豪迈,神采飞扬,确有大隋天子风度!

揣摩到隋炀帝喜爱宏图远略,大臣裴矩投其所好,根据西域商人提供的情报,编撰《西域图记》三卷,共四十四国风土人情、仪形服饰等内容,上报给炀帝。

炀帝览后大悦,把裴矩唤至面前,亲问西域情况。裴矩声言西域诸国奇珍异宝无数,吐谷浑也很容易吞并。

隋炀帝飘飘然,很想像秦皇汉武那样建立不世之功,就命裴矩总管西域事宜,派使臣到张掖,准备以大量金钱宝物引诱“诸胡”做外交工作。自此,人员往来不停,所经州县疲于迎送,靡费巨亿,最终使国家疲敝空乏。这也成为隋亡的一大原因。

裴矩派人劝说铁勒部落进击吐谷浑,打得吐谷浑转过头向隋朝声降求援。炀帝派宇文述率大军“迎降”。得悉宇文述大军兵盛,吐谷浑可汗伏允连投降的胆都吓没了,率众西逃。

宇文述引兵追击,斩三千余首级,虏获王公二百多人、男女四千多人。吐谷浑故地皆空,东西四千里、南北两千里,皆成为隋朝属地,设置州、县、镇、戍。

隋炀帝派将军薛世雄与启民可汗一起击伐伊吾。隋军出玉门关后,启民可汗人马还未赶到,薛世雄就单独率隋军穿过大漠,击降伊吾,筑城留守,振旅而还。

至此,隋朝共有一百九十郡,一千二百五十五县,八百九十万户,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为顶峰期。

当然,当时也有不知好歹的蕞尔小邦。倭王多利思比孤入贡,信的开头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估计是当时缺少汉文翻译,词不达意,对大隋出言不逊。

炀帝览后不悦,对鸿胪卿说:“以后这些小蛮小夷上书无礼的,不要再向朕奏报。”

可见,倭奴无礼,自古皆然。

大业六年(610年)正月十五,为了迎接西域诸胡、突厥等部酋长,炀帝在洛阳端门外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乐工一万八千人,音乐声传出数十里,通宵达旦,灯火照耀天地,整整狂欢一个月,费用无算,自此以为常乐。中国人的“闹元宵”,实际也始于这一年。

隋炀帝大搞“形象工程”,诸国商贾到洛阳丰都市场交易,看见店铺整齐划一,帷帐华丽,珍宝充积,来往人物都穿得十分体面,卖菜的草垫都用昂贵的龙须席子。

隋廷下令市肆酒楼,胡人客商吃饭喝酒不要钱。吃完饭,还要对这些“外宾”讲,“中国丰饶,吃饭喝酒一律不要钱”。目的就是让胡客们惊叹羡慕。

当然,胡人中不乏心知肚明的人,他们看见街上的树木都用高级绸缎包裹,就说:“中国也有好多衣不蔽体的穷人,干吗不把这些缠树布给他们做衣服,缠树装饰有什么用?”

隋炀帝虽有拓土开边之功,却不能救域内之败。他穷兵黩武、滥赐横赏,最终把国家败得精光。

三征高丽盗贼蜂起

隋朝灭亡的前奏

大业六年,裴矩劝杨广打高丽国的主意。

裴矩此人,是好是坏难下定论。当年杨广伐江南时,他率三千疲卒就攻下建康。宇文述、虞世基等大臣广受贿赂,唯他清贞自守。雁门之围,他坚守朝堂。在江都时,他劝炀帝为禁卫军娶妇以安军心,以致禁卫军叛乱也没杀他。宇文化及篡位后,拜他为尚书右仆射。后来宇文化及被杀,夏王窦建德也很尊敬他,封为吏部尚书。窦建德败,归唐,他得封为民部尚书,最后善终于京。

思隋朝之亡,大半和裴矩有关联。

然而,当时他对隋炀帝讲的话,确也不无道理:“高丽本来是商朝箕子的封地,汉、晋时都是中国郡县,现在不向大隋臣服,竟为异域!连启民可汗都臣服了,怎能容忍高丽跳梁。”

炀帝觉得此话正中心怀,下令高丽王高元亲自来朝贡,否则就要征讨。

当初,隋文帝立国时,遣使封高丽的头领高元为辽东公(袭北周的固有爵位)。高元奉表谢恩,并恳请封王。文帝对他不错,优册为王。高元转年就率靺鞨万余骑侵扰辽西,气得杨坚大怒之下让杨谅发水陆二军直逼高丽。大军已至辽水,高丽国王高元惶惧至极,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一个劲儿地道歉。本来隋军军粮跟运不上,又值士兵疾疫,文帝找个台阶也就罢兵,待之如初。

现在,炀帝遣使让国王入见,高丽恐惧,颇失藩臣之礼。

炀帝下诏讨高丽。命人督工在东莱海口造战舰三百艘,民工昼夜立于水中造船,自腰以下都生满蛆,工匠死掉三分之一;又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刺手三万人;下令河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命江南民夫运米至涿郡。

一时间,船舻千里,皆满载兵甲器物;路上几十万人,填溢道路,昼夜运输战具、粮食。死者相枕,天下骚动。

还未伐高丽,国内因耕稼失时和官府侵逼,已经有邹平王薄、清河窦建德等人起义,一时间群盗蜂起,不可胜数。尤其是王薄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其诗云:“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那些逃避征役的人纷纷响应,踊跃报名造反。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第一次征伐高丽,左右十二军,名目纷繁,共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隋军役夫近三百万。隋廷日遣一军,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用了四十天才发完兵。

大军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近千里,仅御营就有十二卫、三台、五省、九寺,绵延八十里,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开始时,隋军进军顺利,斩获万计。渡过辽水后,情况发生变化。隋炀帝自以为“吊民伐罪”,禁止军将对高丽人掩袭或奇兵进击,遇上敌城投降,也要立即招抚,不得纵兵。

因此,诸将怕被皇帝责杀,每次作战,事无巨细一一禀报,命令批准后,往往战机已失。守城的高丽人情势危急时往往诈降,隋军一停止进攻就马上修补城池,以致频战频失,然而诸将谁也不敢违背帝命。

炀帝自以为以坦荡待人,其实正中高丽计谋,对方屡屡得手。

另一支宇文述统领的大军,为了赶路,下令士兵弃粮轻装前进,走到半路就没粮食吃。饥寒之下,竟还能一日七胜。既恃骤胜,宇文述不听劝告,东渡清川江,距平壤城三十里,倚山为营。但城坚池深,兵又无粮,又冻又饿,宇文述结阵退师,高丽军自后追击,诸军皆溃,将士奔还。

另一支来护儿统领的大军,听见消息,跟着败还。

渡过辽水作战的三十万隋军,回到辽东城时才二千七百人,损失军械资储巨万。第一次征战高丽,以失败告终。

大业九年(613年)四月,又羞又怒的隋炀帝亲征高丽。败军之将宇文述等人,仍为统将,率军进击平壤城。

出乎意料的是,大臣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国内造反。当时隋炀帝正围攻辽东城,刚刚遣兵士做了一百多万个土袋,堆为鱼梁大道,高与城平。

隋朝战士准备登踏攻城,本来马上就要攻克城池,恰值杨玄感反讯传来。炀帝大惊,半夜忽然密令撤兵。

隋军营内军资、器械、攻具,积与山高,而且,营垒、帐幕都按署不动。回撤的隋军兵士不知退兵原因,惊疑恐惧,一路上跑散了许多。

高丽兵察觉到隋军撤走,但不敢追击,直到转天天亮,才渐渐出城侦探虚实。这些人看见那么多军械、物资,又惊又怕又慌,当时都想不到高兴。

宇文述、来护儿等人打高丽没能施展才能,对付杨玄感倒很在行。隋军连战连捷,在董杜原一举击败杨玄感,玄感自杀。

杨玄感之所以失败,主要因为私心太重,妄图称帝,所谓“好反而不欲胜”,最终被众将所败。

炀帝恨恨不平地说:“杨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可见天下人多了不好。人多就会相聚为盗,杀人不尽,无以惩后。”

大臣裴蕴等奉旨,仅杀那些与杨玄感有牵连的人,就达三万之多。凡是在杨玄感开仓发米时领过米的洛阳居民,全都被活埋于城南。

大业十年(614年)二月,隋炀帝下诏征发天下兵,百道俱进,第三次伐高丽。

三月,炀帝亲至涿郡。此次征伐,一路上士卒相继逃亡,军队越走越少。七月,炀帝车驾至怀远镇。当时天下已经大乱,所调征的军队许多都到期不至,一是因为半路逃亡,二是因为路中为义军所阻,有的军队,走到半路,就和当地人一起造反了。

高丽经过几次大战,国内也困惫不堪,就遣使请降,把上次战争中因和杨玄感关系好而叛逃至平壤的大臣斛斯政捆缚,送还隋军。

有了这么一个大台阶,炀帝大悦,诏示已经逼近平壤的大将来护儿班师。

来护儿对军士们说:“大军三次伐辽,都未能胜利。现在高丽穷困,肯定能一举攻灭。否则,劳而无功,我们做军人的多么羞耻啊。”长史崔君肃不敢违诏进战,吓唬众将说,如果违诏,就要得罪于皇帝。众将不从征伐,来护儿惶恐之下,只能无胜班师。

可笑的是,隋炀帝从怀远镇“大捷”班师,邯郸的一个强盗头子杨公卿率八千人,忽然抄掠皇帝禁卫后军,掠得上好御马四十二匹,扬长而去。

由此可见,炀帝这时候在国内,已经大失声威人望。

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隋炀帝巡幸北塞。当时启民可汗已死,其子始毕可汗完全没有恭敬的样子,因怒隋朝封其弟为南面可汗,就发兵数十万把隋炀帝围在雁门。

雁门有城四十一座,突厥已攻克三十九座,最后仅剩两城不下。飞矢入城,射及御座,杨广吓得抱着儿子赵王杨杲大哭,眼睛都哭肿了。

于是,隋廷下诏天下,高官厚赏,募兵勤王。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也在勤王军中,一举成名。

由于隋军各路兵至,始毕可汗解围而去。

苦守雁门的一万七千隋朝将士,只有一千五百人得到虚勋封赏。远来的勤王人马,什么赏赐都没有。

接着,炀帝怪高丽王没有如约来朝,重新商议讨伐高丽。

闻信,将士、民众无不怨愤。

由于杨玄感造反时已经焚毁所有的龙舟水殿,至此杨广又下诏令江都重新制造几千艘大小船只,形制比先前的更宏丽,更精致。

江都变起 死于匹夫

隋炀帝的最后岁月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不顾臣下反对,在国家即将土崩之时,再次游幸江都。

夜间,躺在楼船之内,隋炀帝隐隐约约听见外面有歌声: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黄沙,幽魂泣荒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隋炀帝惊起,派人查询唱歌的人,根本找不到人。他惊疑彷徨,通夕不寐。

当时,天下大乱,诸郡及地方将领的告急求援文书不断,都被炀帝身边的大臣虞世基等压下,只上告说是“鼠窃狗盗”的骚扰,欺骗隋炀帝,要他不要以此介怀。

大将杨义臣破降河北义军数十万,列表上奏。炀帝叹息道:“我开始都不知道造反人数,现在怎么连降贼都这么多啊。”

虞世基忙说:“小偷小摸人数虽多,未足为虑,皇上您应担心杨义臣拥重兵在外,专权日久,恐怕生变。”炀帝深以为然。

隋廷下诏杨义臣解散部下,各归乡里,造反人马得到喘息,其势复盛。

当时兵锋最盛的除窦建德、格谦以外,还有李密、翟让等人的瓦岗军。

其中,李密让文人祖君彦写的《讨隋炀帝檄文》文采飞扬,指摘中的,书列炀帝弑父、乱伦、嗜酒、劳民、滥赋、兴役、征辽、滥诛、卖官、无信十大罪恶,并指出: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四维不张,三灵总瘁,无小无大,愚夫愚妇,共识殷亡,咸知夏灭。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炀帝一直以文才自诩,估计没有机会亲览檄文,否则肯定会叹赏祖君彦之才。

这位祖君彦,也是贵家子弟,其父祖珽乃北齐仆射,曾杀掉北齐忠臣斛律光。所以,当薛道衡推荐祖君彦给文帝时,杨坚就说:“祖君彦是杀斛律光那个人的儿子吗,朕不会用他!”祖君彦如此文才,又是贵族世家,由此郁郁思乱。等他投靠李密后,终于有机会申斥隋廷,私仇在心,文章自然透骨犀利。

王世充大败李密后,俘获这位大才子,斥道:“你替叛贼大骂国家够了吗!”祖君彦辞色不屈,王世充派人乱棒打他。过后,王世充自己也想篡隋,很后悔折磨祖君彦,派医士去给他治疗。当时祖君彦已经被打得气息奄奄,倒卧树下。偏偏一个郎将叫王拔柱的,说“这个弄笔的穷酸死有余辜”,上前猛踢才子心窝,把祖君彦踢死。千古才子,竟死于粗人臭脚之下。

隋炀帝自负才学,常常认为自己的诗文天下第一,他对侍臣讲:“天下都讲朕是因为父皇余烈而有四海,假设让朕与士大夫以文章竞争,朕也应该为天子。”对于文人名士,他也心有嫉妒。大臣薛道衡被赐死后,他恨恨而言:“还能作‘空梁落燕泥’的诗句吗?”王胄被杀,炀帝背诵着这位臣下的佳句,并阴狠地嘲弄:“‘芳草无人随意绿’,王胄再也作不了吧。”

国内民众,群起反叛,连李渊、罗艺这样的勋贵大臣也巧立名目起兵,不听朝廷节制,占据重要城镇。李渊自己还攻占都城长安,迎立杨广的孙子代王杨侑(死去的太子杨昭之子)为皇帝,改元“义宁”。

杨侑时年十三岁,完全是个傀儡皇帝,李渊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618年,隋炀帝已在江都待了近两年,成日与妃嫔千余人饮酒作乐,荒淫日甚。

内心深处,隋炀帝也预料到天下纷乱无法收拾,因而无心北归,只是在宫中厚自奉养。

每当酒后阑珊,杨广幅巾短衣,策杖步游,遍历宫内舞榭歌台,汲汲顾景,唯恐不足。由此已见其心事重重,内不自安。

一天,他边照镜子,边对萧皇后说:“这么好的头颈,会是谁来砍呢!”

皇后大惊,问何以言此。

炀帝苦笑,说:“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

由于江都周围已经摇荡不已,粮食渐渐吃完,从行的禁卫军多是关中人,人心思归,不时有兵将逃亡。官将斩诛多人,也止不住逃亡潮。

有宫人向炀帝告发外人谋反,炀帝大怒,立斩。而后再有人告变,连萧皇后也劝说宫人不要再冒死进言:“天下事一至于此,无可救者,何用言之,徒令帝忧耳!”

多少年后,元军出征花剌子模,那个大胡子国王日夜忧心,也是厚赐报平安者,立斩道实情的臣下。其心情想法,和杨广彼时一模一样,正所谓掩耳盗铃。

宇文述的两个儿子宇文智及、宇文化及以及禁卫军首领司马德戡,见天下英雄并起,隋炀帝众叛亲离,就一起密议废掉他。

于是,他们先散布谣言,讲炀帝听闻禁卫军想叛乱,正多酿毒酒,欲尽杀关中人,只留南人在身边。

为此,禁卫军异常惊骇,互相转告。

司马德戡趁机召集众人。兵士惊惧惶恐之下,都讲“死生从命”,豁出去要造反保命。

炀帝发觉有变,逃入西阁。其宠妃魏妃赶忙为兵士开门。

炀帝忙逃入永巷躲藏,有美人告诉兵士其躲藏之处。

校尉令狐行达拔刀直入,炀帝隔着窗子问:“你想杀我吗?”

令狐行达说:“臣不敢,只是将士思归,欲奉迎陛下还京师。”

炀帝说:“朕也想回去,因为粮食未到,现在和你们一起回去吧。”

兵士逼迫炀帝乘马入朝堂慰劳百官。他们牵来一匹马,炀帝此时仍嫌马鞍敝旧,换上新的后才勉强骑上。兵士挟刃,牵缰而出。

反叛兵士见到皇帝本人已在掌握之中,欢呼遍地。

宇文化及望见炀帝,知道事已成功,一反当初惶恐之态,对左右说:“何用持此物出来,杀掉算了。”

于是,兵士们逼拥炀帝返回寝殿。

面对环立提刀的兵士,炀帝叹道:“我何罪,竟然落到这个地步?”

叛将中有个名叫马文举的,善于辞令,答道:“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怎能说无罪呢?”

炀帝说:“我确实有负天下百姓。至于你们这些人,荣禄兼及,怎会干出这种事来?今天之事,谁是带头人呢?”

司马德戡答道:“普天同怨,何止一人!”

宇文化及得理不饶人,派封德彝数斥炀帝罪恶。

炀帝漠然道:“爱卿你是读书人,怎么也掺和这事?”

封德彝愧然而退。

炀帝爱子杨杲是个十二岁的小孩子,一直跟在炀帝身边。他看见如狼似虎的兵士亮刀弄剑,吓得号哭不止。

隋炀帝昔日的贴身将卫裴虔通(此人是杨广为晋王时的亲信)怒火陡起,一刀砍掉小孩子的脑袋,鲜血溅炀帝一身。

事已至此,众人一拥上前,想砍杀炀帝。

此时,杨广倒不失天子威仪,厉声说:“天子自有死法,怎能加以锋刃!拿鸩酒给我!”

此前,炀帝内心预感到自己必不免死,身边常带着一个盛有毒药的小瓶。他常对身边宠幸的姬妾讲:“如果叛贼入宫,你们先死,然后我也服毒。”

事起仓促,左右一时逃散,炀帝一时间没找到毒药。

马文举等人不答应,令狐行达上前一推,炀帝摔坐于地。

炀帝自己解下白练巾,交给令狐行达。

几个人用练巾绞死炀帝。炀帝时年五十岁。

萧皇后与宫人拆掉床板,把杨广、杨杲父子两人的尸体埋于西院流珠堂。

唐贞观五年(631年),炀帝尸身移葬于雷塘。

编撰《隋书》的魏徵等人感慨说:

炀帝……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上下相蒙,莫肯念乱,振蜉蝣之羽,穷长夜之乐。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

唐人李商隐有诗叹曰: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五代罗隐,也有诗哀惋: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同类推荐
  • 战国策(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战国策(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春秋战国超好看大全集

    春秋战国超好看大全集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是狂风暴雨下搏击的日月,是一页写满惊叹号的历史。
  • 大唐无双道

    大唐无双道

    这不是你熟悉的大唐,所以观看的时候请耐着性子…
  • 墨唐

    墨唐

    一个当代宅男穿越到初唐一个墨家子弟身上,就像一滴墨水滴在水杯中,很快,整个大唐就被渲染的乌七八黑。
  • 长安著名神捕

    长安著名神捕

    2016年星创奖历史小说获奖作品!唐朝,唐玄宗时代,官场昏暗,权贵只顾享乐,虽然大唐表面上依旧强大,但暗地里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地方官吏审案敷衍,只知屈打成招,收受贿赂,民间百姓有冤无处伸,冤案无数。张浩元,长安城里一个小捕快,擅长破案,破获重大案件无数,东市胡人案、古印毒蛇案,朝阳灭门案等,许多重大案件都由他侦破,为民伸冤,被尊称为长安第一神捕!
热门推荐
  • 无尽博弈

    无尽博弈

    各位玩家,欢迎参加无尽博弈。这里,你们需要在不同的【博弈环境】中利用【资源】,选择【策略】,赢得【博弈】,保证自己的存活。也许是被迫参加一场狼人杀真人秀。也许是进入剑与魔法的位面被勇者讨伐。也许是在不可名状的恐怖下逃生。或者,还要更加疯狂!请各位玩家尽情享受,没有底线的生存环境,残酷惨烈的失败惩罚,以及永无止境的博弈游戏!——————徐峰遵从地点点头,露出真诚的笑,他的确在尽情享受。
  • 校草独家宠爱女友要高冷

    校草独家宠爱女友要高冷

    一中人人都知薄校草追昙女神追的轰轰烈烈,而缪苡本人对此淡然处之,到最后……薄霁洵忍不住了:“要什么面子,里子都没了还要面子,老子喜欢你,缪苡!”几年后,昔日的众意女神做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而他是整个商界的帝王。她的订婚宴上,他如神坻般出现,笑:“缪苡,谈恋爱真好,不用花钱就有帽子戴。”她皱眉:“我们已经分了。”他凑近她:“孩子都生了,你还想怎么样?”薄霁洵遇到缪苡以后:“从此不看路人,不换爱人。”缪苡:“沙雕,接孩子去!”[本故事前书名:《校草独家宠爱:女友要高冷》,男主名字薄霁洵bójìxún,女主缪苡mìaoyǐ,双洁,高冷女学霸和霸道校草的恋爱故事。]
  • Love Like Theirs (The Romance Chronicles—Book #4)

    Love Like Theirs (The Romance Chronicles—Book #4)

    "LOVE LIKE THIS creates a world of emotions and turmoil, describing superbly the mind of a young lady (Keira) and her struggles to balance her social life and her career. Sophie Love is a natural storyteller. LOVE LIKE THIS is very well written and edited, and I highly recommend it to the permanent library of all readers that appreciate a romance that can be savored during a weekend."--Books and Movie Reviews (Roberto Mattos)LOVE LIKE THEIRS (The Romance Chronicles—Book #4) is book #4 in a new, sweet romance series by #1 bestselling author Sophie Love. The series begins with LOVE LIKE THIS (Book #1), a free download!Keira Swanson, 28, has sworn off of love. With her heart still hurting from her breakups with Cristiano and Shane, she will not allow her magazine to use her for another love experiment.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为君山水画曙光

    为君山水画曙光

    一生倥偬,半世伶俜。曾经绰约翩跹相伴,跅弢不羁,如今却一语成谶,倜傥不再。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几世轮回,乖戾的王者再度归来。独步江湖,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负尽狂名,不过不服,一剑斩之。且看他(她),仗剑走天涯。
  • 狄金森全集

    狄金森全集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 随身小地图

    随身小地图

    一个循环反复的噩梦,却让罗劫得到了一块刻着地图的奇怪石板,通过这块石板,他能够看到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朋友、敌人、商人、怪物……天灾人祸,能奈我何?天材、装备、宝藏、秘境……天下之大,何患无宝?标记、追踪、导航、传送……只要我想,何处可挡?……
  • 错杀地球

    错杀地球

    2222年,神脑自地底深渊飞出。人类文明史自当年终结。神脑主宰世界,开始进入神武时代。自此,飞天,碎地,断峰,填海,都不是幻想!生命走向进化,一切是为成神?为了追寻离开的父母,为了自己和妹妹能很好地活下去,李少不得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开启了进化的成神之路……
  • 慕先生请温柔

    慕先生请温柔

    苏市著名律师顾璨,因一纸从小就定下来的婚约和苏市一手遮天的大人物慕廷奕走向婚姻殿堂,婚后“今天你睡床上还是睡隔壁?”“是时候履行一下夫妻义务了吧?”
  • 魔元复苏

    魔元复苏

    黑客杨特凡黑了一个游戏,现实中凭空出现一个精灵公主;多了一个精灵妹子,惹来魔法世界的魔族到现实世界的追杀;魔族到现实世界的追杀,又成为魔法世界和科学世界的战争爆发的起点。魔法世界对科学世界的大举入侵即将到来,占尽科技优势的地球为何面对魔法世界毫无办法?魔法之源的魔元在地球复苏,又引领科学世界走向何方?在这里看杨特凡硬怼魔法世界的入侵。(主角有禁魔体质我会乱说?)本文剧情流,喜欢看日常的请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