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02900000002

第2章 凯叔妙评

想让孩子独立

——请停止介入孩子的生活,停止评判与比较(第一章 第1节)

看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初中女同学。她是那么不起眼儿。现在回忆起来,读书时的整整三年里,我都不曾和她单独说过一句话。

之所以现在还能记起她是因为每一次说话时,她的语言前缀总是:“我妈妈说……”注意,“妈妈”的第二个字不是阴平(第一声),而是阳平(第二声)。一个初中生,称呼起自己的妈妈居然还在用幼儿园的语气,并且每次发言一定要加上这个前缀,像是不提“我妈妈”就说不出话来。

这让我们这些愣头青在每一次她张口发言时,都会哄笑一阵。时间长了,她也就不在人前发言了。

三年来,她的头总是半垂着,眼神偷偷往上瞟,这是她让我记住的唯一的表情。

我对她并不了解,估计整个班里未必有人会了解她。不知她的妈妈会不会很强势,会不会总是指责她,会不会不给她犯错误的机会,会不会插手太多本该由她自己完成的事……

但我今天却毫不犹豫地想起了她。

这么做,比说“不许哭”更好

——让孩子学会感受情绪,了解和管理情绪(第一章 第2节)

每种情绪都需要得到宣泄,孩子的情绪也一样。

让孩子“不许哭”,我们是清净踏实了,可孩子的情绪被压在心里,就像一颗埋藏着的种子,总有一天它会生长出来,通过孩子的言行宣泄出来,那时候会有什么后果,我们不敢预料……既然这样,何不多点耐心,和孩子一起处理好“哭”这件事呢?给孩子宣泄情绪的机会,让孩子学习到什么是情绪管理,顺应孩子的成长学习规律,不是件很暖心的事吗?

“妈妈,我害怕”

——面对孩子的恐惧,可用行为接触改善法(第一章 第6节)

周末带着两个孩子去游泳。2岁的米妹看到姐姐一猛子跳到水里,很是羡慕。但是又无法克服自己对水池的恐惧,站在很远的地方跳着脚张望。米妈给她换泳衣也不同意。但米妈没有鼓励她,而是陪在她身边跟她一块儿看着。过了一会儿,她说:“妈妈,我要换衣服。”

换好泳衣之后,米妹依然站在水边,米妈也还是陪她看着。

过了很久,当米妈一屁股坐在水池边,回头问她:“你站在那儿累不累,要不要坐下?”

米妹一笑,坐在妈妈身边。小屁股算是沾到了池水。又过了一会儿,自然而然地,两只小脚丫泡在了水里。

再后来,妈妈开始带着她往姐姐身上撩水,然后,姐姐往她身上撩水……

终于她说:“妈妈,我想下去!”

孩子心中的恐惧,要自己积攒力量慢慢化解。只有这样,恐惧才真的消失。

看有的文章,方法或许都对,但不要用这样的方法强迫训练孩子。心里知道了方法,还要一点点引导,别着急。

相信孩子,他一定会从自己心里说出那句话:“没什么大不了!”

我焦虑,因为我想成为好妈妈

——照顾好自己并学会寻求帮助(第四章 第1节)

哪里有什么完美的妈妈?

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反而会让自己更焦虑。

期待自己完美,就是不允许自己犯错误。可你又怎么知道什么是绝对正确?

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也就接纳了孩子的不完美。

承认自己一定会犯错误,反而会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或是缓解错误带来的痛苦。

更得让孩子知道——你的妈妈不完美。妈妈也有控制不了情绪的时候,妈妈也有软弱的时候,妈妈也有需要被你鼓励的时候……

于是,当我们狂躁的时候,孩子会在心里一阵轻笑:“瞧,她又来了吧?一会儿准得跟我道歉。”

“虎妈”“猫爸”已经过时,现在流行“海豚妈”

——新型育儿法(第四章 第6节)

中庸之道,按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可近些年却被很多国人认为是“骑墙派”的价值观,是不负责任、无原则的方法论。但实际上,真正的中庸之道,是把“合适”做到极致。这对行为处事的方向和力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与孩子相处,有没有中庸之道呢?

最近看了一些“海豚育儿法”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几道测试题,先来看看,你是什么类型的爸爸妈妈?

问题1:今天是个法定假日,孩子们都不用上学。他们兴奋得要命,可你却感到特别疲乏无力。此时你会( )

A.命令孩子待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玩,不许吵闹,不许打扰爸爸妈妈休息,然后把卧室门关紧。

B.让孩子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自己躺在沙发上歇着。

C.跟孩子解释自己觉得很不舒服,请求他们玩闹时注意一下,因为爸爸妈妈需要好好休息。

问题2:孩子把自己的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满地狼藉,但是他却打算先跟朋友们去看电影。此时你会( )

A.你责令他立刻清理房间,否则看电影的计划取消。

B.你不打算多管,毕竟这是他自己的房间。

C.你帮忙稍微整理一下,但坚持要求他在看电影回来后立刻清理干净。

问题3:你在做巧克力蛋糕,孩子站在一旁。你告诉他绝对不可以偷吃巧克力,不然就不够做一个蛋糕了。可是,当你一转身,发现他巧克力吃得满脸都是。此时你会( )

A.你冲他大喊大叫,让他立刻回到自己的房间去,而且他被剥夺了吃巧克力蛋糕的权利。

B.你赶紧抓起手机,给他拍了张照片,他满脸巧克力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C.你用比较温和的语气责备他,但却在他没看到时自己偷乐一下。

问题4:你有好多衣服要清洗,之后还要打扫整理厨房。此时你会( )

A.在你忙活时,让孩子背诵乘法表,毕竟要想上好大学,时刻努力学习总不会错的。

B.你让孩子坐在电视前,看一整天动画片,这样至少他能保持安静。

C.你邀请他作为你的小助手,帮忙一起洗衣服和整理厨房。

结论:如果你大部分选择了“A”,那么你是“虎妈型”家长;如果你大部分选择了“B”,那么你是“猫爸型”家长;如果你大部分选择了“C”,恭喜你,你是“海豚型”家长。

哇哦!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说谎

——通过谎言走进孩子的世界(第五章 第4节)

很多妈妈在后台问我,孩子这么小就老是说谎,怎么办?

你一辈子会说多少句谎言?英国的《每日邮报》做过一个调查,平均每个英国人每天会说谎4次。如果数据真实,显然英国人算是诚实的。因为另一家研究机构调查的结果是,平均每个人每天会说谎25次。

看到这里是不是松了一口气?一方面,自己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虚伪;另一方面,没必要为孩子那小小的谎言而感到焦虑。

自从有了语言后,说谎是人类逃避危险和获得额外利益的一种特殊能力。《人类简史》中一个重要观点是,人类语言中讲故事的能力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没错,凯叔讲故事就是这样为人类做着贡献,呵呵)。而讲故事的能力中想象力和无中生有的说谎的能力当然不可或缺。可以说,说谎是人类的本能。

想想我们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哪一句谎言不是事出有因而不得不说?那为什么要把孩子的谎言套上不诚信的帽子?若是心中有足够的安全感,为什么要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若是心中有足够的充盈感,为什么要通过谎言来获取那颗糖果?

如果孩子每一次说谎都要用暴力的语言或惩罚措施去处理,你将迎来谎言之上的另一重谎言。这重重的谎言会变成越来越厚的保护壳,让你和孩子的心渐行渐远。

我并不是置谎言于不顾。因为当孩子足以分辨想象和谎言的区别时,每一个谎言都是我们走向孩子内心深处的桥梁。只有找到谎言的原因,和孩子进行深度的沟通,我们才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这篇文章,就是让我们通过谎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同类推荐
  • 当妈妈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当妈妈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当妈妈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是一本最实用的亲子沟通宝典,简单高效,能说给您的孩子听,做给您的孩子看。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亲子沟通的难题总是让不少家长不知所措。本书围绕自立、自信、情绪、赞赏、行为、合作等主题,基于亲子沟通时经常出现的场景、家长最为困惑的心结,记录了作者十几年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的心得和感悟,于暖暖温情中,为广大的家长朋友总结出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读过本书,你会发现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原来并非一件难事。”
  • 爸妈助考不添乱

    爸妈助考不添乱

    每年的高考不仅仅承载着莘莘学子们的梦想,也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终日为营养食谱犯愁,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而失眠,奔走呼号于各大高考招生咨询会之间……真的,身为家长,总是希望能够在孩子面临人生第一次大挑战时,尽自己全部所能助其一臂之力。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患上“高考综合征”,盲目地着急,过分地担忧,导致手足无措,这只能也必将给孩子带来许多额外的困扰。这也正是作者把《爸妈助考不添乱》这本书奉献给大家的原因。
  • 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

    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

    教育子女讲究技巧,也是父母的智慧的表现。李世强编著的这本《做善于给孩子减压的贴心父母》以众多经典故事为蓝本,从中提炼出有效的理论精华,利用这些理论帮助父母引导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外,本书也结合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应该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理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课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课

    本书讲述了老卡尔·威特如何将出生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故事。
  •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临渊而立

    临渊而立

    微信吱哇个不停,我不看也知道是端端发来的新房设计图。我托着因失眠发痛的脑袋径直盯着电脑上写完的党委工作报告,思索是删掉句号呢,还是加个感叹号?政治处王主任是我的顶头上司,讲话喜欢用感叹语。团刘政委三令五申写材料用词要平实。前不久,我跟他俩下部队调研,王主任说到某连挑选标兵射击,很是气愤,说,可憎,可憎!真可憎!如此弄虚作假,糊弄我们,实实地可憎!老王,你能不能把那个鬼叹号去掉?材料是叹号,讲话也用叹号,有人都给我提意见了,说把你改名叫叹号主任得了。政委,习惯了,习惯成自然,不好改喽。
  • 吃瓜在宫廷

    吃瓜在宫廷

    作为大齐皇宫里辈分最高的人之一,宣丽兹从生下来就被国师预言她是宣氏镇宅福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前途未来,日常就是吃瓜玩乐,大齐朝人才济济,后宫前朝精彩纷呈,目不暇接,宣丽兹咬下一口脆瓜,吃瓜之乐,其乐无穷啊。只是,当她从吃瓜群众被动的变成瓜农,事情可就不那么美妙了……
  • 地下室里的阴谋(一)

    地下室里的阴谋(一)

    托马谢夫斯基累了,他感到精疲力尽。尽管他正以相当高的速度沿科尔特一舒尔马赫大街驾驶着他偷来的大众牌汽车,他仍不时地闭上眼睛。他必须闭一会儿眼睛,才能继续忍受阵阵袭来的痛苦万分的疲倦感。尽管他想忍住不哭,但眼泪还是一直流到他的上嘴唇。刚才喝的吉姆酒使他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自我怜悯。为什么他没有力量抛弃一切,去追求自己十分向往的安宁呢?为什么在还是孩子的时候,(比如说十二岁),在生活还没有把全部重担压在肩上之前,他没有死去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寂静中召唤

    寂静中召唤

    本书侧重散文随笔进行筛选。从《点击新西部》选取了几篇,将两首诗歌揉进了散文,还将三篇小小说和四首歌词放入了“生活记忆”中。如此,这本书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大杂烩,但其内核还是散文,还是随笔。这些文章,短的只有几个字,最长的也是由片断组成。这些文章,哪怕一人、一事、一物、一句话、一本书,包括部分诺贝尔奖获奖作家材料的苦心搜集和综合利用,都曾在作者心中泛起过涟漪或涌动过波浪。潮涨潮落,都蕴含着力量和真情。所谓宁静水面,波澜深藏,如那默默的爱;所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那追问和召唤。
  • 口袋里的天空

    口袋里的天空

    命运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无形的线牵引着各种各样的人,然后相遇,我遇见你,你遇见他,他遇见另一个人,是早已被安排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安排,你会遇见谁,你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你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 半步村叙事(中国好小说)

    半步村叙事(中国好小说)

    作者通过叙事,从不同维度展现一座村庄的虚构历史,是一代城市新移民的残酷乡村记忆,也是城乡变迁中对于乡村的缅怀和返照。作者通过对一座南方村庄的书写,力图挖掘在宏大背景之下小人物的生存感觉。陈崇正的作品以诡异的想象见长,擅长揉合传奇小说和严肃文学的叙事手法于一体,故事曲折,可读性强。
  • 可不可以永远幸福

    可不可以永远幸福

    小宇在拍第二部电影的时候,簌簌准备做小宇所拍电影的投资人,他也没想到导演竟然是当年的王策,为了能让小宇做主角,簌簌告诉他小宇是他的儿子,可是没想到这番谈话被邓落听到了。前不久,他找到簌簌,让簌簌必须阻止小宇和林簌簌在一起,不然他把这件事情公布出去,让簌簌和小宇没有活路,簌簌为了小宇,不惜以断绝母子关系来阻止他们,可是簌簌们想到这两个孩子这么傻,要一起去死。
  • 纵宠萌妻:国民老公带回家

    纵宠萌妻:国民老公带回家

    “不许碰我。”他们说话不超过十句便领了证。她答应帮他摆脱豪门婚约,但也立下这样的规矩。婚后,他坑蒙拐骗,她呆萌可爱,明明是自己定下规矩,竟然主动投怀送抱,简直,羞!羞!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