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7500000002

第2章 隐者厉鹗 万花谷中的芳兰传说

厉鹗小传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自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隐。先世慈溪,徙居钱塘。少孤贫,僦居杭城东园,敝屋数橼,性孤峭,不苟合。其兄卖淡巴菰叶以养之,将寄之僧寮,樊榭不可。读书不辍、声隽一时。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内阁学士李祓典浙江试,闱中得鹗卷,曰:“此必诗人也。”亟录之。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以孝廉需次(注:需次,旧时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县令,将入京,道经天津,查莲坡先生留之水西庄,觞咏数月,同撰周密《绝妙好词笺》,遂不就选而归。性耽闻静,爱山水,尝馆扬州马曰琯、马曰璐小玲珑山馆数年。全祖望评其诗词:“最长于游山之什,冥搜象物,流连光景,清妙轶群。又深于言情,故其善长尤在词,深入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辽史拾遗》《樊榭山房集》等书。

独爱鸥边晋时棹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湿粉楼台,酽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微茫越峤,但半冱云根,半销沙草。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厉鹗是浙西词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浙西词派的创始者是清初词人朱彝尊,一个人生经历大起大落且又多姿多彩的学者式词人。厉鹗也是一位学者式词人,但跟朱彝尊的生活阅历相比,厉鹗却逊色了许多。陈廷焯曾称赞朱彝尊所写的那些言情篇章“仙骨姗姗,正如姑射神人,无一点人间烟火气”。“姑射神人”一语出自庄子的《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在那遥远的姑射山上,有这样一位神仙姐姐。冰肌玉容,不食五谷,仅靠吸风饮露便能维系生存。这一段话,若用来概括朱彝尊的生平可能就不大确切了。神仙姐姐遗世独立,何曾将功业名利挂于心上?而朱彝尊先隐后仕、仕后又隐,壮怀激荡、牢骚不息。前半生抱着光复大明的信念与清政权为敌,后半生因康熙皇帝的超格提拔而且喜且悔。终其一生,矛盾重重、尘缘累累,哪里像个姑射仙姝的行藏?姑射仙姝应当纯如清泉,有着一颗“娉婷甚、不受点尘侵”的素心。若用这个标准评量,能当得上这一称谓的人实在少之又少,而浙西词派的第二代传人厉鹗,可以骄傲地算成一个。

欲要寻找姑射仙姝的足迹,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仙姝”其人吧。厉鹗,单看其名大有一种凶巴巴的感觉:厉者,厉害;鹗者,鱼鹰。好在,他还有一个优雅到骨子里的别号“樊榭”。

樊榭出生在浙江杭州,柳永有词赞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然而,钱塘的繁华对于年少丧父的厉鹗遥远得就像天边的神话。长兄士泰是个做小本生意的烟贩,勉强糊口而已,他实在称不上一个成功的商人。为了减轻生活的负担,士泰曾认真考虑过要将弟弟送入空门。而那个名字取得很剽悍、外表却如绵羊一样柔弱的弟弟,并没有听从这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安排,由于他的激烈反对,士泰只得废然作罢。从此,樊榭就像潇湘馆中的林姑娘一样,住在自己家中,却时时充满了寄人篱下的忧郁。父爱的缺失、长兄的冷眼,使樊榭过早养成了内向喜静的性格,再加上耽于书史,对人世纷攘益发疏而远之。当孤独成为习惯,一腔深情无处寄放,诗书与山水很自然地成为樊榭一生相伴的知音。

与其他一些词坛名家相比,樊榭的一生可能显得太平淡了一些。除了在二十八岁时参加乡试取得过“举人”功名,樊榭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位“玉露泠泠香自省”的隐者。从时代上讲,中国的封建王朝正从康熙末年转向乾隆初年,国泰民安的时局为那些青袍如草、白眼看天的山水诗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就个人际遇而言,樊榭有幸得遇扬州富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这样慷慨大方的文艺保护神。他在马氏兄弟的园林式别墅小玲珑山馆曾前后居住将近三十年,成就了《宋诗纪事》与《辽史拾遗》两部巨著。后又在路经天津时过访友人查为仁,基于对词学的深爱与执着,宁肯放弃到朝廷任职的机会而留在天津,与查为仁共同完成了《绝妙好词》一书的笺注。樊榭的一生,算不算得上是为艺术而艺术、为艺术而生活呢?陈廷焯在评价清代的四位词人时曾说过一番话:“其年(陈维崧)雄丽,竹垞(朱彝尊)清丽,樊榭(厉鹗)幽丽,位存(史承谦)则雅丽,皆一代艳才……”樊榭的幽丽显然令他欣赏有加,否然亦不会将之列入艳才的四强之席。他还说过一段更美妙的话:“樊榭词,幽香冷艳,如万花谷中,杂以芳兰,在国朝词人中,可谓超然独绝者矣!”

姑射山上的神仙姐姐,万花谷中的一枝芳兰,这是一种怎样的气质、一番怎样的风韵呢?我们且从樊榭的一首代表作《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说起。

“吴山”是个太美丽、太缥缈的地方。它在杭州西湖东南部,青蛾翠鬟,秀色可餐。昔日西湖边著名的隐士林逋曾写过一阕《长相思》,歌云: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儿女浓情,重于山、深于水,令人魂飞意夺、千载痴迷。而樊榭写的却自不同,他写的是在深冬之时登临吴山之顶眺望隔江雪霁。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筇”,竹类,在古时,常被用来制成拐杖。一根瘦而有骨的竹杖,在催唤我出门登高。此句写得十分生动。是啊,一连下了这么多天的雪,这宅男的生活实在太无聊、太憋闷。好不容易盼到了“江平、雪晴、风小”的日子,再不出去可就太对不起自己、太浪费天公的表情了。

雪后登山,肯定不是什么轻松的体力活儿。费尽艰辛才到达山顶,什么样的风景在等待着词人?“湿粉楼台,酽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江对岸的楼台好似一幅被水泼湿的粉彩画,显得那样狼狈、模糊而又潦草。严寒封锁了整座杭州城,不仅见不到一点儿春天的颜色,甚至连一丝春天的信息也打探不到。楼台与城阙是词人的日常栖身之处。身在围城,词人一直情怀郁郁;而跳出围城,则愈发感到那个世界不属于自己,围城中只有沉闷与单调。

而在世人眼里,词人的自异于众又有何好处呢?“微茫越峤,但半冱云根,半销沙草。”“峤”为尖削的高峰,“冱”为冻结之意。雪后的吴山一片迷茫,山体的一半已冻入云根,山中一半的草木已经凋亡。换了个人,可能会觉得此番来得大为不值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老杜的诗句念起来倒是中气十足,但实际登山后,却有些失望。“湿粉楼台,酽寒城阙”固然没有太大的观赏价值,可是楼中自有歌舞,城中自有暖气,醉生梦死自有其快乐。像你这样,在鬼见犹愁的大冷天,撇下热炕头跑到荒山野岭来,这不是没事找罪受吗?

“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偏这樊榭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句话,带些自矜,带些自嘲。自嘲——当然嘲的是自己不随大流、不合时宜。这自矜呢,矜的却是“高情不入时人眼”的超逸孤雅。这句话是个倒装句型,其正常顺序应为:为问而今,可有鸥边晋时棹?(当今之世,还有那种与鸥鸟亲密无间、风神逼近魏晋的雅人高士吗?)

“鸥边”出自《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有个住在海边的人很喜欢鸥鸟。每天早晨,他一到海上,就有上百只鸥鸟众星拱月般围在他的身边,跟他亲热非常。后世渐由这个典故派生出了一个新鲜的词语“鸥盟”。往浅处说,是要与鸥鸟结成朋友;往深处说,则是要放弃一切俗情世务,与大自然相亲相爱。辛弃疾就曾说过:“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那意思是,我对升官发财毫无兴趣,不如回到故乡跟我的老朋友白鸥套近乎。

“晋时棹”则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篇笔法绝佳的小品文,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风流的成语“棹雪访戴”。一个下大雪的夜晚,王子猷在睡醒后吟诗酌酒,忽然想起了友人戴安道。那时节,既没有QQ视频望梅止渴,又没有手机短信画饼充饥,王子猷人在山阴(今绍兴市),而戴安道身居剡县(今绍兴嵊州市),从市中心赶往县上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到的事。此时夜色已晚,再加上天气太差,若是换了他人,必然偃旗息鼓,另挑个晴和温暖的黄道吉日再作访戴之行。然而王子猷是个何等率性之人,又是个何等潇洒之人。“相思一夜知多少,地角天涯不为长。”就在这天深夜,他冲寒冒雪乘舟而行,终于在天亮时来到了戴安道家。眼看就要见到戴安道了,王子猷却二话不说扭头就走。这家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有人问他原因,王子猷解释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人做事有着太强的功利性。像棹雪访戴、杖筇登山之类的雅趣,在他们看来不是莫名其妙,便是毫无意义,而这些雅趣的推崇者与实施者,想来不是疯子,便是傻子。面对世人的“另眼相看”,樊榭不无惆怅地叹息道:“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

琴无知音空自弹,清愁由此而生。这样的清愁,实在是绝顶的孤独,就如这片白雪覆盖的山峰。也许,在此天地之间,还是有着和他一样志趣相投的朋友,有着如王子猷一样襟怀豪宕的故人。可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由于和者寥寥,终于,连素性清高的梅花也不胜烦恼了。而梅花,从来都是词人心魂的皈依、性灵的良伴。

“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词人反过来安慰梅花说:“梅花呀梅花,你莫再懊恼,莫再心伤。”我们的追求,和时人的追求原本大不一样。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理会时人的非议,为什么要去重复时人的套路呢?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真的自己。越是天冷地寒、无人喝彩,你越要饱满绽放,我越要尽兴开怀。梅花呀梅花,我要插戴着你登上吴山的顶峰,俯视下界,凭空长啸。这才无愧于名花本色、名士标格;这才无负于生命真谛、人世风华。

“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在许多时候,人类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走出低谷。信任自我,听从内心的召唤,纵有尘事的干扰又奈我何。词人也是如此。他既有超脱流俗的思想,同时又为此深感孤独。当“吟得梅花俱恼”时,这样的孤独似乎是毫无出路了,然而通过“将花插帽,倚空长啸”,他又寻回了自我。还有什么能比人格独立、心灵静穆更为美好呢?拥有高洁的理想与浪漫的情怀,又何必非要人了解,定要人懂得?如果你不能令这个世界为你而改变,那么至少你有能力令自己快乐。词人的抑郁一扫而空。就在这时,他惊喜地发现万丈霞光正迎面而来。雪后的山峰如同一条白玉雕就的巨龙,被横空出世的斜阳深情笼罩、热烈环绕。

婆娑清梦山水间

《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拏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过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词牌《百字令》似乎有些眼生,然而一提到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百字令》与《念奴娇》调同而名异。《念奴娇》中有个娇俏的人名。念奴是唐玄宗时代一名风头极健的红歌星,诗人元稹在《连昌歌词》中对其的特写镜头是:“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春睡初醒的念奴,娇慵明艳犹如一朵带露的海棠。听到大唐天子召她前去演唱,急忙推开红绡罗帐,随意绾起云鬟,匆匆换上装束便飘然来到宫中。唐玄宗对她姗姗来迟略感不悦,但念奴的出色演出令这份不悦迅速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全神贯注的欣赏。那是一副怎样神奇的歌喉啊。二十五个少年郎君吹管应和,还是不敌她的云歌清啭、飞越九重。而《百字令》却有些落实。这一名字,会让我们联想起一位慢工出细活的文士,辛苦完篇后检点成果——“多乎哉,不多也。”字字珠玑恰足一百整数。

这是一首山水词,词人樊榭月夜行舟,经过七里滩。他在小序中说:“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可见樊榭对于此词的偏爱与自负。巧妇还得佳粥来配。樊榭无愧“巧妇”之称,可也亏得七里滩的底料好呀。两美相并,方有这篇清凉无匹的词中极品。

七里滩又称严陵濑。严陵是严子陵的简称,相传,有位名叫严子陵的古人曾于此地垂钓闲居。根据《后汉书·严光传》的记载,严子陵名光,一名遵,子陵为其字。他是浙江余姚人,年少时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师出同门。刘同学后来一不小心得了天下,别的新知旧雨都还不甚在意,却把好友严光给牢牢记住了。刘同学派出特使展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地毯式搜查,终于在山东境内发现了一个披着羊裘、手握钓竿的疑似对象。使臣用专车将这位疑似对象载入京师,刘同学亲自前去认领。一看之下顿时眉开眼笑,严光,你为什么总躲着朕呢?朕等你等得花儿都谢了。为将严光长留身侧,刘同学当即许以高官厚禄,严光却摆出了一副敬谢不敏、拂衣欲去的姿态。见他冷面、冷心如此,刘同学只得悻然作罢,顺其所请做出了“放生”的决定。严光离开朝廷后,去了富春江定居。在那里坐看云起、垂钓终老。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诗仙李白对严光一向佩服得五体投地。其中,“身将客星隐”一句颇为有趣。据说,在严光与刘秀告别之前,刘秀曾邀严光与自己同眠一室,以叙同窗之情。这一次,严光没有拒绝。不仅没有拒绝,且还答应得十分干脆。结果第二天,星相家战战兢兢地跑来向刘秀报告:“昨夜有客星冲撞帝星,皇上您可得当心啊!”刘同学一听惊奇得不行:“你看得很准嘛,是有这么一档子事呢。昨夜朕与故人严子陵同床共眠,他睡相不好,横了一条腿压在朕的肚子上。到现在,朕的肚子还不大舒服呢。”说起来,李白与严光的脾气倒是不无神合之处。令高力士脱靴、让唐玄宗喂羹,李白传奇较之严光传奇也不逊色。可李白曾一度热衷于功名,后因忧谗畏讥而离开朝廷时仍一唱三叹、情有不甘,严光则单纯多了,“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他老早便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他知道,经纶世务非己所长。名利场中需要的是桃李一样婉转邀宠、善于逢迎的面孔,孤独而又正直的松柏岂会是桃李的同类呢?行路难,归去来。

现在,且让我们用心品读厉鹗的这首《百字令》吧。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那是一个美丽宁静的秋夜,词人樊榭乘了兰舟一叶,沿桐江而行,饱览两岸风光。人在桐江上,身在画图中,樊榭很自然地想起了隐士严光。“躅”意为足迹,“高躅”即为高人留下的足迹。词人对严光钦慕之深、服膺之至,尽在这“高躅”的概括中。

“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桐江风物,决然不似碌碌人世。当年严光选择此地为一生之归宿,可称是慧眼别具、冰心独许。这里的每一缕风息、每一滴清露都有着不可言喻的魅力。无有桐江,不足以配得严光这样的高尚之士;无有严光,不足以彰显桐江的山灵水异。坐思船头的樊榭逸兴顿生,他对自己说:“今夜,你也做回严光吧。”于是,竹笛吹破了一江幽姿。他的心,随笛飘转、翩然高举。

“万籁生山”,不过是一支竹笛罢了,然而只因群山沉寂已久,笛音一起,就像深情的王子吻醒了阖目酣眠的美人,无数的山峦讶然相觑,凝神顾曲的神态令词人大感欣喜。

“一星在水”,倒不是说天上只有一颗星星,词人以此喻示在满天星辰中,有一颗明星最让人景仰。这颗明星,就是当年曾经冲撞过帝座的客星,它应当唤作“隐士之星”吧。

“鹤梦疑重续”,词人的思绪穿越时空,由严光飞向了林逋,那位有着“梅妻鹤子”之誉的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世称“和靖先生”。《宋史·隐逸传》说他:“少孤,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林逋从青年时代便隐居西湖孤山,直至离开人世,创下了二十年不入城市的“闭关”纪录。清洁到不染红尘的林逋终生未娶,没有人间的室家之乐,可林逋并不感到寂寞与遗憾,他怡然自得地说:“梅花为妻,鹤为子,一生清福,尽于此矣。”

如果说“暗香疏影”之句是林逋与梅妻的心灵唱和,那凌空翔舞的白鹤便是在林逋与友人之间传递信息的小联络员了。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喜欢泛舟游湖的林逋养了两只白鹤,每当有客来访,如果适逢林逋外出,童子便会开笼放鹤。只要看到白鹤升空的信号,那位云深不知处、只在西湖中的林和靖先生便会欣然一笑,引棹而归。欲把桐江比西湖,樊榭不禁心驰神往。做了一回严光,何妨再来做回林逋?

“拏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拏”意指牵船引桨。这是一个出自《庄子·渔父》的典故。一位渔父偶见孔子鼓弦而歌,便与两名孔门弟子进行了一番交谈。当渔父得知孔子的身份及政治理想后,很有些不以为然,认为孔子是在自寻烦恼。弟子将谈话内容告诉了孔子,孔子推开琴急忙去寻渔父,并向渔父虚心请教。渔父也不客气,跟孔子说了很长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谨修而身,谨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意为只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坚守内心的本真,对身外之物不予强求,那么你这一生就可以活得自在而又快乐。渔父说完后击桨而去,没入苇花深处。孔子目送着渔父离去的方向,久久地保持静立的姿态。“待水波定,不闻拏音而后敢乘。”(直到水面无波,不闻桨声后方才乘车离去。能博得孔大圣人如此礼敬,渔父真非寻常人也。)词人在此处引用这个典故,显然是对渔父返璞归真、不拘于俗的生活态度大加赞赏。拏音遥去,现实与历史在短暂地邂逅之后又各行其途。

“心忆汐社沉埋”,接下来却有了一段比“拏音遥去”沉重许多、激烈许多的历史。汐社是南宋遗民谢翱创建的一个文社,社名取自守信如同潮汐之意。谢翱曾跟从文天祥起兵抗元,文天祥兵败后英勇就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光照天地、气贯千古的诗句。九年过去了,在文天祥忌日这天,早已退隐江湖的谢翱与几位朋友雇舟来到严子陵钓台,其西面有一巨石屹然而立,是为西台。谢翱及友人登西台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哭祭文天祥。“魂朝往兮何极?暮归来兮关塞黑。”谢翱为之写下了苍劲古朴的《登西台恸哭记》。谢翱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友人将其葬在严子陵钓台的对岸,其文稿也随之下葬。墓边立“许剑”“汐社”二亭,长使志士泪满襟。

从严光到林逋,从渔父到汐社志士,这些隐士形象或高傲、或幽洁、或淡定、或刚烈……他们的印迹丰富了山水,他们的性情生动了草木。然而,生于今世,是注定不能与他们握手一笑、引为同道了。“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前贤已远,吾谁与归?托根无所,吾将何从?

“寂寂冷萤三四点,穿过前湾茅屋。”词人的失落与伤感一时间达到了极致。萤火虫拎着它那小小的灯笼,在深不可测的暗夜里东飘西荡,显得那样孤寂、冷清。词人亦是孤寂与冷清的,在萤火虫掠过他的身畔时,他多希望那些小小的灯笼能停留一会儿,照亮一下他的孤寂,温暖一下他的冷清。然而萤火虫没有理他,就那么三四点微弱的火光竟也弃他而去,穿过前湾茅屋,穿过沧桑岁月。

“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词人又恢复了悠然的心境。孤芳何惧尘暄,风流不在人知。林净藏烟,那郁郁芳林犹若一块未经开采的玉璧,没有雾数,更无有烟痕。峰危限月,连天上的明月也照耀不到,周遭的一切因此而分外深沉、奇丽。“帆影摇空绿”,这是来自南朝乐府《西洲曲》的秀美意境——“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淡淡帆影,映入一江碧水之中;皓皓夜空,亦映入一江碧水之中。近与远、小与阔,都因这一江碧水而如痴如醉、浑然忘我。

词人亦不禁浑然忘我。“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最后,他终于与素所景慕的那些高风亮节的隐士一同啸歌而去、身心轻举……看哪,我已化为一朵栖息在深谷的云,自由、光华、洁白、纯净。

一生知音属梅花

《声声慢·停琴仕女图》

帘垂有影,院静无声,谁家待月栏杆?两点深颦,分付次第眉山。婵娟薄妆乍脱,便低鬟,更自幽妍。心事远,看转将瑶轸,尚怯春寒。

只有梅花知得,爱香生弦外、韵在丝前。小立徘徊,肯教空响流烟?人间尚留粉本,不愁他,轻误华年。凝望处,想参横,依约未眠。

琴与仕女是中国古画中百看不厌的题材。在电影《知音》的片尾,青山碧水间荡过一叶小舟。舟中坐着冰姿皎皎、如云出岫的小凤仙。一年之前,这位外柔内刚、深明大义的风尘奇女子做了一件惊世之举。是她勇敢而又机智地以己为替身,瞒过了窃国大盗袁世凯的耳目,掩护蔡锷将军逃出了“山呼万岁”的北京城。为此,她被投入大狱,生死难卜。人生感意气,剑作龙泉鸣。蔡锷马不停蹄地赶回云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护国战争。民心争附,帝制解体。众叛亲离的袁大头在羞怒交加中结束了残生。重建共和后,蔡锷积劳成疾终至一病不起,被送往日本东京就医。在生命垂危之际,夙愿未了的蔡锷给相隔万里的小凤仙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我将携君放浪重洋,饱吸青春自由之空气……”此时的小凤仙已重获自由,微风吹动心湖,往事还如梦中。想起二人的交往,由若即若离到心心相印,那曾经的误解、那认清对方后的惊喜、那别时的凄怆、那等待的忐忑,又虑及蔡锷的病情……不知道还能为将军做些什么,千情万绪冲激着她的五内。“美人骨傲铁为心,对雪宜横膝上琴。最是一生奇绝处,高山流水寄情深。”指尖拂过琴弦,歌声凌波而起。这琴、这曲,属于她,也属于将军。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一声涩响,琴弦崩断。冥冥之中,小凤仙明悟,这是蔡锷将军的灵魂在向她告别了,将军必已离开人世。

这部电影虽是近代题材,片尾的画面却深合古意。于古意之外,又别有异峰突起之处。蔡锷与小凤仙的知音之情,那是一种超越了男女之恋的爱国忧民之情。二人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粉身碎骨在所不惧。“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这是最高境界的知音。这样的知音,试问千古能几、人间能几?

厉鹗的这首《声声慢·停琴仕女图》,看来也是以知音为表现主旨。就格调而言,它达不到电影《知音》的高度,这是由厉鹗的文人本色及其所属时代所决定的,然而,这却是一个更为传统,也更为单一的知音故事。

故事开始于一个雨雪霏霏的寒夜,一位身披敝裘仍风神清雅的行人,止步于一座四顾萧然的庭院。“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行人拂下肩头的雪花,怅然一叹惊动了枝头宿鸟。冬风未远,春尚料峭,这个时节的湖州,其实并无想象中之清丽,可是却有一个熟悉的倩影,踏着记忆的柔光盈盈走来,令他悲喜莫名,心潮难平。那是在雍正十三年(1735),这个城市刚刚落了场雪,雪后的月光莹然如镜,他与她,便相识在这座寂静的庭院中。

她是湖州人,而他,则是一位不曾错失美丽爱情的幸运过客。

“帘垂有影,院静无声,谁家待月栏杆?”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将他带入了这座陌生的庭院呢?是那垂帘后的窈窕身影,还是那明月下的弯弯曲栏?

而这样的夜晚,本当属于《西厢记》中的一折: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

所不同的是,在《西厢记》中,弹琴的是他,听琴的是她;而在这个夜晚,弹琴的是她,听琴的是他。何况,他非张生,她非莺莺。那么,她是哪家的姑娘呢?缟衣如雪,风姿胜画;弦弦掩抑,声声清华。

琴音忽止,帘内的人影起身询问:“谁,谁在那里?”

“钱塘厉樊榭来此访友,不意听到小姐的琴声。循音而至,实属唐突。”

“先生客气了,无妨。”帘内人有着清脆如琴的音喉。

一问一答之后,他本当带着淡淡的惆怅引身而去。但他并未移动脚步,而帘内的琴声,也不再响起。

“小姐如不介意,可否以完曲赐我?”

“但恐薄劣之技,不耐先生清听。”这是聪明人一听即知的婉拒。

“小姐适才所奏,是白石道人的《疏影》。‘还教一片随波去,却又怨、玉龙哀曲。’这《疏影》与《暗香》二篇,皆为白石道人的咏梅佳章,从来最得梅花神韵。白石一生所作乐曲无数,可惜身世飘萍,传者不多,歌者亦稀。樊榭久已不闻此曲,值此大寒之夜,忽听小姐妙奏,感心动耳、清气含芳,是以不忍遽去。”

“先生也是一位词人?”

“不敢称是词人,是个和他一样泛梗飘萍之人。”

“一样都是泛梗飘萍之人,先生请进。”一声叹息后,帘幅挑开,她躬身一福,他长揖还礼。

“两点深颦,分付次第眉山。”这是她给他的第一印象。深颦者,蛾眉深敛也。眉山不展,显然有重重心事。

侯方域曾称赞却奁卸妆后的李香君:“俺看香君天姿国色,摘了几朵珠翠,脱去一套绮罗,十分容貌,又添十分,更觉可爱。”这句话,同样宜于眼前的她:“婵娟薄妆乍脱,便低鬟,更自幽妍。”所不同者,香君卸妆之后,愈见艳丽张扬,有若三月夭桃一样光彩照人,而这位停琴的仕女呢,却是一副低鬟幽妍、阳春白雪的娴美韵致。这份韵致,或许只有栖身高枝的梅花可以比拟吧。

她的琴声,再次从参差的雁柱间流泻而出,“心事远,看转将瑶轸,尚怯春寒。”这是一个敏感而又清高的女郎。琴人合一,这也印证了他的第一印象,能为此曲者,必是一个心事重重之人。会有怎样一段心事呢?“只有梅花知得,爱香生弦外、韵在丝前。”如果一个人恋上了梅花,就会听懂这澄静的琴声。“知梅者,必得我心。知琴者,必合我意。”

故事写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了。他与她,因月夜闻琴而结缘,如同许多才子佳人的传奇。然而,传奇大抵都没有好的收场,他与她,也不例外。“小立徘徊,肯教空响流烟?”在许多年后故地重游,不见昔人昔月,唯对雪意濛濛。惆怅旧欢如梦,遥遥幽恨难禁。明知道辗转于回忆只能徒增伤感,但回忆却是他唯一能做,也唯一爱做的事情。

没人相信他诉说的真实,似乎他从未爱过。那个遥远的初春月夜、那个弹琴的仕女、那些琴里琴外的梅花,都被认为是空想、是幻觉,如淡烟轻云一样无影无踪。

“人间尚留粉本,不愁他,轻误华年。”好在他有一幅在多年前便已绘就的画卷,纵然无人相信,至少,他能向自己证明。一弦一柱思华年,她的青春就像她的琴声一样永驻于画面,也永驻于他的心田。

“凝望处,想参横,依约未眠。”画中正是月色渐隐、参星横斜之时。他已习惯了在这样的时刻执卷相看,叹息无眠。但在今夜,陪伴他的却是湖州的风雪,还有那个道是无声胜有声的庭院。停琴的仕女,你可知道,我已归来;我对你是这般魂牵梦萦,你呢,会不会也无眠如我,相思如年?

就如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一样,电影《知音》虽有所本,却多有虚构成分。本故事当然也是虚构的,这个虚构的故事同样有一底本。底本的男主角是词人厉鹗,女主角则是厉鹗的妾室朱满娘。

朱满娘为湖州人,生得明慧秀丽,在十七岁时嫁给了四十四岁的厉鹗。十七岁的少女嫁给四十四岁的穷书生,不是正室而是侍妾,这样的结合不能不给人一种蹊跷之感。厉鹗为此写过一段“口供”:“予薄游吴兴,竹溪沈征士幼牧为予作缘,以中秋之夕,舟迎于碧浪湖口,同载而归。”从这段“口供”的内容看,厉鹗是在吴兴(湖州)游玩时由一个名叫沈幼牧的人做媒,在中秋之夜的碧浪湖将朱满娘迎娶而归。

时间与地点都不对啊,媒人也不对。词中的故事发生在月夜的庭院,媒人是“香生弦外、韵在丝前”的琴声。而根据厉鹗的记载,他与朱满娘的媒人是友人沈幼牧,月夜、庭院、琴声,根本就无影可觅。读者们是否有上当受骗之感呢,认为上面的那个故事纯属笔者杜撰。

让我们回到厉鹗的那段“口供”吧。“口供”源自厉鹗组诗《悼亡姬十二首》的序文。厉鹗笔下的朱满娘:“(于)针管之外,喜近笔砚,影拓书格,略有楷法。从予授唐人绝句两百余首,背诵皆上口,颇识其意。每当幽忧无俚(静极生愁、闲极无赖),命姬人缓声循讽,未尝不如吹竹弹丝之悦耳也。余素善病,姬人事予甚谨。”朱满娘心灵手巧,针线活儿做得极佳,且还工于书法。在厉鹗的讲解与指导下,她能背诵两百多首唐人绝句,其吟诵之声就像丝竹之音一样清脆悦耳,是厉鹗情绪低落之时的解忧良方。厉鹗多病,朱满娘总是细心照顾,毫无怨色。“搦管自称诗弟子,散花相伴病维摩。半屏凉影颓低髻,幽径春风曳薄罗。”这样一个柔善文雅的女子,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厉鹗的一位如意娘啊。可惜这位如意娘仅仅陪伴了厉鹗七年。七年之后,朱满娘为庸医所误而猝然病故。

“无端风信到梅边,谁道蛾眉不复全。双桨来时人似玉,一奁空去月如烟。自称第三青溪妹,最小相逢白石仙。十二碧阑重倚遍,不堪断肠数华年。”这是厉鹗《悼亡姬》组诗的第一首。这首诗中,有梅花、有烟月,是不是又有了《停琴仕女图》的感觉?“自称第三青溪妹”,青溪三妹是汉末秣陵尉蒋子文的三妹,巧如织女,未嫁而亡,后人立庙将其作为织神来祭祀。自称第三青溪妹,看来朱满娘很为自己的女红功底感到骄傲。“双桨来时人似玉”“最小相逢白石仙”,此二句隐隐透露了朱满娘与厉鹗相识时的身份。北宋词人姜夔(号白石道人)有首名为《琵琶仙》的自度曲:“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白石的恋人是一对青楼姊妹花,“旧曲”“歌扇”,是其身份的注脚。“最小相逢白石仙”,厉鹗显然是以姜白石自拟,而“最小”一词,则深含怜惜。“最小”可能是指朱满娘的排行,在青楼姊妹中排行最为靠后。

原来四十四岁的寒士娶了十七岁的少女,这是一出救风尘的经典剧目。笔者猜测,在中秋迎娶之前,厉鹗与朱满娘之间,应有一段灵犀暗通的故事。厉鹗并不是仅此一次去湖州。托沈幼牧做媒,只是这个故事水到渠成的结果。

笔者的猜测是否有些道理呢?由此衍生出了《声声慢·停琴仕女图》的小说家言,也算为秋心似海、孤云独飞的厉鹗添加了一段暗香盈袖的题外话吧。

同类推荐
  • 四库全书本《青囊奥语》初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四库全书本《青囊奥语》初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四库本”为基础,从不同的版本校注出发,分析相关异文,对照有关注释,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以“原文”“异文”“注释”“注记”等形式,对全书剔抉隐微、疏通大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
  • 战栗

    战栗

    余华的经验使他写作可以不断地去唤醒其记忆,他相信这样的记忆不仅属于我个人,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世界在某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那是无法愈合的疤痕……《战栗》便是他其中一个小说集。《战栗》中收入了余华的三篇中篇小说,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品。《偶然事件》揭示的是命运的偶然性与重复性;《一个地主的死》展示的是走向不归途的命运;而《战栗》中,一个被命运捉弄的诗人,无奈地用痛苦的方式表达欢乐……这些关于命运的故事,既有现实的,也有内心的。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你有蔓草,我有桃花:《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你有蔓草,我有桃花:《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生活在快节奏中的我们难免会羡慕我们的先民,会觉得《诗经》中的男女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很朴素的地方。门前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与河流,顿觉心旷神怡。在这片很朴素的天地中,空气中弥漫着清香,和风习习,人们采摘着植物,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与希望。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能够唱出歌来,成为歌谣,也许,这就是很高境界的诗歌,不加修饰,却吟出了很纯粹的乐章。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之间,聆听着大自然的美妙与人类纯粹的歌声,立刻飞速记下来……
  • 诗词佳人

    诗词佳人

    本书收录了2017年以来我通过写乎、一点资讯、作家荟、东方散文、红罗山书院等平台在头条刊发的文章,约9万余字,真实地反映了我对生活的感悟。感谢平台的姚小红、洪与、邹舟、杨玲、大烟等老师,是你们辛勤的维护,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精美、精彩的文字演绎得更加神奇,致以文学的敬意。如果你从其中的一篇、一段、一句受到一点启示,文字之缘回让我们神交更远更深。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更迭人生

    快穿之更迭人生

    身为21世纪高级女白领,一夜之间月如画竟然置身于几千年前!这穿越的太离谱了吧…在穿越了一个又一个的时空之后,月如画疲惫的大叫“什么时候才能停下…”停下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你不停穿越才有戏看啊!
  • 皇妃归来大虐天下

    皇妃归来大虐天下

    “听说司徒玄霜容貌尽毁”“那眼前这个倾国倾城的人是谁”“听说司徒玄霜修为尽毁”“那成为这个大陆数一数二的天才是谁”“听说冥幽过三皇子根本看不上司徒玄霜”“那让三皇子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人是谁”“听说....算了我脸疼”“娘子你看,是不是该有个儿子来继承你我的位置了”“嗯?是我那弟子不配?”“当然不配了,继承你我位置的当然得是你我的孩子”“滚”
  • 请君入婚(全集)

    请君入婚(全集)

    本书讲述了叛逆富家女路念笙,为了嫁给心上人傅子遇,不惜一切代价,却惨遭厌恶的虐恋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超级”大学:中国大学最新、最全数据及精要注评

    中国“超级”大学:中国大学最新、最全数据及精要注评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The Inconceivable Life of Quinn

    The Inconceivable Life of Quinn

    Quinn Cutler is sixteen and the daughter of a high-profile Brooklyn politician. She's also pregnant, a crisis made infinitely more shocking by the fact that she has no memory of ever having sex. Before Quinn can solve this deeply troubling mystery, her story becomes public. Rumors spread, jeopardizing her reputation, her relationship with a boyfriend she adores, and her father's campaign for Congress. Religious fanatics gather at the Cutlers' home, believing Quinn is a virgin, pregnant with the next messiah. Quinn's desperate search for answers uncovers lies and family secrets—strange, possibly supernatural ones. Might she, in fact, be a virgin?
  • 贞观第一闲王

    贞观第一闲王

    玄武门之变后,大唐王朝面临军事和经济、民生重重压力。长乐门中出现了一位小宦官,虽然微不足道却是最懂大唐。他因同情营救一对母女,又为钱财施救一名王爷,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和公主合伙做生意,与皇子义气结兄弟,在大唐开跨国公司,劝皇帝买原始股票。先成应梦贤臣,再为闲散王爷,且看小公公如何指点大唐,让贞观之治灿烂如画,汉民族繁荣昌盛。
  • 没有名字的身体

    没有名字的身体

    十三岁的少女,突遇生命中最为尴尬的一刻,在无地自容的羞愧中,她看见年轻的化学老师穿过油菜花开的校园小路向她走来。漫长的时光从这里开始…… 三十年后,她深爱的那个人因心脏病死去。她对自己说,现在可以老了,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乎她的年龄和容貌。自己也再没有忧虑,没有伤心,没有害怕和惊悸。 这是一个用感性的语言和更为感性的灵魂叙述的故事。在密集而带有压抑感的文字中,你会读懂女人的身体,读懂女人眼中和梦中的爱情。
  • 夫君来袭之娘子当自强

    夫君来袭之娘子当自强

    【正剧版简介】简介无能,看看就好,正文如何,任君点评。————————————睁开眼的那一刻,她挨了重重的一巴掌,脸颊通红,可是她却喜极而泣一梦穿越,竟找回了现代为她而亡的哥哥她是现代的复仇的女王,亦是今世萧家的小女,报仇得遂,她如今唯一的心愿就是守护萧家这一片宁静的天空可是萧家一门,荣冠江湖朝堂,得先帝丹书铁劵准其独家开采铁矿,这般荣宠,真真将萧家捧上了天,却也将萧家置于绝顶危险之中。三代已过,一门衰微,萧家风雨飘摇四方势起,江湖争霸,谁能成为五湖霸主?——————————————————温柔的他说,有我在,定护你一生。深情的他说,若你不愿离开萧家,便你娶,我嫁,如何?霸道的他说,从今往后,胆敢有一人犯你,我便灭他全家!狂放的他说:门口一匹马,如果你想走,我就陪你策马江湖,笑傲天涯还有他,他,他……她说她本是淡漠之人,无意掀纷争,却不想纷争自上门,无意惹桃花,却不料路过亦染身……她说,她有一根青竹盲竿,可以为她寻一条明路,却不知如何面对这许多的厚爱深情……—————————————————————【片段一】繁星点点,星光如梦,她与他相隔三步他问她:你究竟在怕什么?对我的感情,向前一步就这么困难么?她闭上双眼,思绪飘向遥远不知何方的未来:我只怕梦里不知身是客【片段二】暖风徐徐,花香阵阵,她靠在他的肩头他问她:小妹,世人皆笑我,你,会嫌弃我吗?她紧张的抓着他的手臂:哥,你会不要小妹么?【附送小白片段三】轰隆隆,天老爷在打雷某男抱着某女撒娇道:打雷了,好怕怕,小颜颜,伦家今晚跟你睡好不好?某女一脚将男人踹下去:惊雷掌不是你的绝技吗?装什么装!
  • 鲲鹏圣帝

    鲲鹏圣帝

    古有神兽,名曰鲲,其翅一展,天地失色,其声一吼,日月无光。少年自小镇出场,身怀祖鲲血脉,一朝觉醒,且看,乱世中,如何成就绝世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