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9300000010

第10章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二人一直沉默。过了一会儿,先生忽然开口说道:

“我真是不懂事。我生气出门,妻子在家中一定很担心我。仔细想想,女人还真是可怜的物种。对我妻子来说,除了我之外,她再无什么可以依靠的人了。”

先生说到这里忽然停顿了一下,他并没有露出期待我回复的表情,而是马上接着说:

“这样说来,我这个做丈夫的居然还像个没事儿人似的,真是有些滑稽。而你,你又是怎么看我的?你觉得我是个坚强的人,还是个软弱的人呢?”

“我觉得您是个中庸的人。”我答道。这个回答多少让先生有些意外。他又一次缄口不言,默默地迈着步子。

先生回家途中正好顺道路过我的宿舍。在宿舍附近的拐角处,我将要与先生分别时,心里生出过意不去的感觉,说道:“我还是陪您走回家吧。”先生立刻伸出手拦住了我。

“现在很晚了,你赶紧回去吧。我也得早点儿回去,为了妻子。”

先生最后那句“为了妻子”,非常微妙地使我产生出温暖的感觉。而就是因为这句话,在回到宿舍后的那晚,我的睡眠异常安稳。从那之后,我很长时间都没有忘记这句“为了妻子”。

我也终于明白,先生与夫人之间的风波只算是浅水微澜。而随着后来登门拜访次数的逐渐增多,我才发现,他们夫妻二人就连这样小小的争执都是很少见的。岂止如此,有一次先生竟然向我如此吐露自己的感情。他对我说:

“在这个世界上,我只认为我的妻子是个真正的女人。除了她之外,其他的女人都不能称之为女人。我们应该生来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一对伴侣。”

由于我已经记不起先生说这句话时的语境如何,也就没法了解为何他会向我如此直白地坦诚此事。但是当时先生那认真的态度、低沉的语调,直到现在还残存在我的记忆中。而最后这句“我们应该生来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一对伴侣”,尤其久久不去,萦绕耳际。先生为什么不肯定自己就是幸福的人,而说成“应该”呢?我对此迷惑不解。他说话时使用的那种着重语气,更令我感到困惑。先生实际上是幸福的吧?又或应该是幸福的,可实际上没有那么幸福?我心中对此疑惑不已,而这份怀疑只停留了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又过了不久,我去拜访先生,正赶上他不在家中。于是,我便有机会和夫人单独聊聊。那天,先生出门到新桥为从横滨乘船出国的朋友送行。在横滨乘船的人,一般会乘坐早上八点半的火车离开新桥。我有本书上的内容需要向先生请教,就提前同他约定好,九点前来拜访。而先生也是那天忽然决定,要为那位特意来到自己家里告别的朋友还礼送行。他出发前留下话说马上就回来,让我等一会儿。就这样,我进入客厅,在等待先生的当儿,与夫人聊了起来。

同类推荐
  • 萧红短篇小说选

    萧红短篇小说选

    本书精选了萧红四部小说。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没有一个人有着萧红这样的经历:出身地主阶级,饱读诗书,为了逃婚离开了那个封建家庭,之后却被未婚夫欺骗同居,被抛弃之后开始她颠沛流离的生活……萧红的命运正如她所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正因为她承受着那些屈辱和痛苦,她那如诗歌一般的文字才带有如此强烈的时代穿透力,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下层百姓的生活画卷。同时,萧红也是属于荒野的,她的流亡经历使她的小说如散文般天马行空,没有规矩章法,却又流畅自然。这,仿若一种灵魂的本能。
  •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

    那些在艰难时刻陪伴我们的人,就是照进我们生命里的光。这是一个关于勇气、陪伴和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的故事。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安娜只有七岁,但更坏的消息是,安娜的父亲被德国人带走了。在安娜艰难无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神秘的“燕子男”。他像安娜的父亲一样能说多国语言,甚至还能和燕子交流。他向安娜表演了一个奇迹,将燕子引落在自己的手指上。这个神奇之举让安娜忘记了悲伤。燕子男决定带安娜离开,行走在被战火摧毁的原野上,躲避战争,并陪伴安娜慢慢长大。
  • 洋葱之爱(中篇小说)

    洋葱之爱(中篇小说)

    朵拉,原名林月丝,出生于槟城,祖籍福建惠安。作家、画家。出版个人集共36本。多部作品被译成日文、马来文等。小说《行人道上的镜子和鸟》被拍成短片并在日本首映。曾获国内十大最受欢迎作家之一称号。现任浮罗山背艺术协会主席。站在高楼上往下望,无数闪耀并且游移的光芒在底下闪烁晃动。颜色轻重浓淡不一的灯连成一条条熠熠的线,走动的汽车是流窜的光亮,四处流动,像一地都是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不知疲倦地,忙碌地飞翔,它们的目的地到底是在哪里?
  • 我是猫

    我是猫

    日本“国民大师”夏目漱石成名处女作,对日本文学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对鲁迅影响力极大的小说。《我是猫》小说以一只猫的视角,观察并评述身为中学教师的主人苦沙弥和他的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穿插了资本家邻居金田的女儿婚事等事件。小说中的猫语言幽默机智,妙语连珠,作者借其口嘲笑了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世界,揭露了金田等资产阶级及其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全书构思灵巧,手法夸张,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 老舍作品集·小说卷

    老舍作品集·小说卷

    本书收入了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小说17篇。老舍的小说多取材于城市下层百姓生活,以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地方色彩见长,具有鲜明的风格。正如他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所说的,“车夫外表上的一切,都必须有生活与生命上的根据”;故事酝酿长久,素材收集多,“落笔便准确,不蔓不枝”;“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文字要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本地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
热门推荐
  • 别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

    别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

    一本充满斗志和积极向上力量的暖心读物。不仅适合初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学子阅读,更适合每位职场人士翻阅、品读、收藏。在当下,“奋斗”是一个被多次谈及的话题。如何奋斗,如何坚持奋斗,怎样的奋斗才是真正的奋斗。在每个崭新的日子里,是选择安逸且过还是积极上进,是每个活在现世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书中用各种生动的例子讲述了这样的道理:在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收获更好的未来。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所以,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本书从不同角度,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剖析和说明,旨在告诉读者:每个人,不管你的处境多么艰难,不管你的前进之路几多坎坷,只要用心努力,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作品论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作品论

    什么样的作品有阅读价值?这些作品应当如何去读?它们在哪些方面值得注意?这些都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作品需要阐释,就如同作品需要阅读一样。本书在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保留了课堂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以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为逻辑,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文学及其相关事物提供桥梁。
  • 激励,惊人的力量

    激励,惊人的力量

    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驱除员工的惰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把员工的意志、毅力、情操和信念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它能让员工调动潜能,发愤图强,全力地为你工作。
  • 归期已至

    归期已至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然而是时间却是庸医自称包治百病然而并没有实现,时间也许长了,心里的伤就会淡了,时间长了,心里的那个人就会渐渐忘却了……时间真的可以可以愈合伤口吗?愿时间不会抹去我在你心里的地位……
  • 最强高手在都市

    最强高手在都市

    新书《神级厉害人物》欢迎收看。《神级厉害人物》《神级厉害人物》《神级厉害人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支持支持支持…………………………以总分745的变态分数,报考“东海大学”的江星,在学校报到那天,他却改变了旅途轨迹,去了部队。两年后他重返都市,踏入了两年前原本属于他的校园。一切从校园开始......这是一个低调的富二代闯荡都市的传奇故事。他是特种兵,他是高手,他回来了......
  • 将军的部队

    将军的部队

    《将军的部队》集结了李浩往年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全文约21万字。包括《将军的部队》《爷爷的“债务”》《一只叫芭比的狗》《碎玻璃》《无处诉说的生活》等16篇。这些作品中,作者着力发掘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逐步构筑着他自己理解的小说世界。以不露声色的叙述和平平淡淡的语言向前推进,在有着些许压抑、扭曲、荒唐的生活中展现和人物的荒诞、怪戾、病态,令读者心底不自觉升腾起一股灼热、一种炙痛的沉重。
  • 重生之世界玩家

    重生之世界玩家

    咸鱼了三十五年的冯舒想给自己找点刺激,接受了一个实验,让另一个平行世界十六岁的冯舒了解了自己之后的人生,想要摆脱无聊生活的冯舒做出了改变,得到了不同的生活,还收获了一份爱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增订医方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

    该书是当前我国传统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所选的案例基本上是近几年体现转型与融合发展实践的代表性案例。全书八篇,聚焦新闻生产、新媒体平台、全媒体采编、媒体融合、传播效果及其测定、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成功案例解析等问题。在对“总书记赞的12位优秀党员”的特别策划、“东方之星”救援报道带来的过亿、湖北随州二中校长演讲刷屏朋友圈、微博直播市委书记讲话等一批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例行全面解析的同时,作者还对网络时代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转型行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