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2700000073

第73章 音容在目 教诲铭心

——忆老领导王维训同志

几十年过去了,老领导已经驾鹤西去,每忆及此,就会冒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欷歔心情。老领导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却长留眼底,他的谆谆教诲将铭记心头。

岁月流逝,别梦依稀。这里记几件难忘的情景,略表我对老领导王维训同志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拉马尾巴”的故事

拉马尾巴,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拉马尾巴的故事,使我学会思考,懂得了体谅别人的难处,悟到了关心人的道理。

那是1954年雨季的凉山。

凉山工委宣传部派我去雷波县山棱岗,了解彝族上层人士和奴隶娃子对民主改革的想法和认识,为党委提供有关的思想情况和社会反映。

从工委出发,第一天宿马颈子。第二天正好与进山的工委书记王维训同志同行。那时,到山棱岗是不可一个人走的,因为途中要经过几处老林和深沟,必须结队而行,才能保证安全。没想到刚出发就下起瓢泼大雨,好不容易走到松树坪“劳改店”(这名儿是我们给它取的,因为只有三间草房,一间是厨房煮饭,一间搭了几张木板桌可在里面吃饭,还有一间稍大的架起两排通铺,可供三五人甚至十来人住宿。由三名劳改刑满人员——称为生产员的负责经营),大家都变成了落汤鸡。吃了一点“金包银”(玉米■和大米混合煮的饭),又冒雨出发。

从松树坪到山棱岗全是爬山,唯一的一条泥泞小道是必经之路。雨越下越大,还伴着呼啸的山风。走到一个叫“野猪凼”的地方,夹沙带泥的雨水顺着小路往下流,我们就在这条路上蹒跚爬行。“脚马子”(一块做成弧形的薄铁板,有两排齿,套在鞋上防滑)不顶用了,就用手去抓住路边的石头或灌木,一步一步地往上攀。也巧,正在疲惫不堪的时候,一匹高头大马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蹬脚,伸手抓住马尾巴,身子直了,脚步也稳当了,感到一身轻松。正在暗暗庆幸的时候,雨中传来了牵马的饲养员的吼声:“你干啥呀,你不顾马,总该顾马上的首长呀,乱弹琴……”听到这种呵斥,我想也不想就顶了回去:“你吼啥,啥子乱弹琴?路这么难走,拉一下马尾巴也不行?”经我这么一顶,饲养员更加不依不饶,他冲着我喊道:“快撒手,叫你撒手呀……”这时,我看见骑在马上的王政委(都这样称呼维训同志)转过头来,看我愣在那儿,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说了一句:“别急,慢慢走吧。”这句话像是对我说的,又像是给饲养员打招呼。我放开了手里的马尾巴,饲养员也没再吭声了。我知道,这位饲养员是“南下”的老资格,平时就有点“凶”,他的马是从来不让人碰的。

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而且经常在脑海里翻腾。就这“别急,慢慢走吧”六个字,道出了维训同志对职工的关切。也是这六个字,把他自己同我同饲养员连在一块,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没有偏倚,没有责怪,反而让我和饲养员互相谅解,彼此宽容。我在想,当时如果没有维训同志这句平和而亲切的话,我和饲养员这场“谁怕谁”的口水仗,是很难化解的,最后只能是各打五十大板才会了事。

几十年过去了,时间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可能是1985年,我和州政府的副州长穆文富同志,在盐源县参加一个教师节的座谈会,为了宣传“尊师重教”,我讲了这个“拉马尾巴”的故事,并给它打了一个“结”:“时代不同了,经济发展了,当年骑马的也包括我这个‘拉马尾巴’的,已经变成坐小汽车的了,要名副其实地做到尊师重教,真正关心工作在区乡的中小学教师,首先应该从坐小汽车的人做起。我们下乡或出差,在路上碰到教师,要自觉主动地刹一脚,请教师上车,让他们搭一段路,省点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投入培养下一代的工作。”

打错了,还受表扬

1956年3月,我们踏着皑皑白雪,从依洛地坝进驻俄布格则,用开明上层人士苏呷尔子的房子作队部,正式打出了普雄县古尔乡工作队的旗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从春到夏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所辖的各个村堡都建起劳协会,成立自卫队,有力地开展了民改工作和平叛斗争。工作队也由十来个干部和十来条枪,发展成拥有五六十个人,五六十条枪,其中有一挺捷克式轻机关枪的武装工作队。可就是小河对面罗木大山脚下的罗木村进不去。因为一股武装叛乱分子把罗木村的几个堡子作为他们的据点,死死地控制着那里七八十户群众,既不让我们过去,也不让群众出来,还时不时的在堡子杀猪宰羊,打枪示威,并让一个叫立日瓦苦的“毕摩”传话,要用十坨银子买我这个工作队长的人头,气焰十分嚣张。为了配合“前指”(凉山平息武装叛乱前线指挥部)的军事行动,我们工作队和彝民团的一个排,奉命把驻地从俄布格则迁到三里外的洛坡,以便腾出主要力量监视罗木大山的叛乱武装行踪,一旦大部队过来,就由我们完成堵截叛乱分子逃窜的任务。按这个部署,我们工作队就在俄布格则的西山头布置一个哨点,监视罗木大山的动静。为了张扬声威,震慑敌人,天气好的时候,工作队就带着武装自卫队扛着红旗,在山梁上操练队形,呼喊“一二三四”口号,训练瞄准和射击。还从奴隶主那里牵来两匹马,练习骑马打枪,搞得颇为活泼、热闹。

大概是6月份的一天中午,哨点的人报告:发现大雾笼罩的罗木大山,隐约看到有人在活动。我立即带领工作队的几十个人,迅速进入山头的掩体,做好居高临下打阻击战的准备。经过观察,大家都看见了老林中移动的人影,冲着我们方向蠕动。为了准确摸清情况,决定先来一个火力侦察——打排子枪。我把几十条枪分成几个组,一个组接着一个组连续放枪。第一轮排子枪刚打完,对方就开始还击了,而且用的是机关枪,打得山谷也起了回声。这明明是在显示火力嘛,难道我们就怕了?再打!我们又放了一通排子枪。一会儿,对方就停了下来。我们几个干部一琢磨,觉得情况不对,从枪声判断,对方用的是转盘机关枪,这是解放军才换上不久的苏式装备,叛乱分子是绝对没有的。而且只听到枪声,看不到人影跑动,听不到乱七八糟的吼叫声呀。八成是解放军从昭觉县的比尔尼达抄过来了。为了证实这个判断,我们赶快打出红旗,并不断向对方招展。这办法真有效,对面也出现了一面红旗,这下可高兴啦,武装自卫队员全部跳出掩体,还有的向山下跑去迎接解放军。部队的行动真快,有一部分已经走出老林下到沟底,向着我们的山头攀登。

使我大感意外的是,在上山的队伍中还有州委书记王维训同志。我这一惊非同小可,怀着挨一顿批评的心情,硬着头皮迎上去。王政委和他的秘书杨思一同志,还有公安处派给他的警卫员小唐。他们虽然一身疲惫,却是满脸笑容,同工作队、自卫队的同志一一握手,就像两军会师首长接见一样高兴。维训同志亲切地对我说:你从机关下来参加民改,还学会打仗,能文能武嘛,并询问了工作队的情况,问我们还缺不缺什么?我说: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子弹。当个工作队长,实际上就是个子弹保管员,常常为子弹的事同队员闹点小矛盾……就这样,我们陪着维训同志一边走一边汇报工作,回答他的询问,听取他的指示,一直把他们送到依洛地坝的后山头,我们才撤回工作队驻地。

回忆这一段记忆深刻,还多少带一点情节的往事,使我怅然若失。老领导王维训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同我年龄相若的老朋友杨思一同志,也在今年春离开我们了。思一同志是革命先烈杨誾公的孙儿,于1954年从四川省级机关调到凉山工委负责组建团委的工作,因为那时机关的人员不多,我们常在一起开会、学习和过组织生活,是比较了解的好朋友。在凉山的平叛和民改后期,他奉调成都科分院,以后当了教授,并于90年代初带一日本代表团到凉山来考察。我们故友重逢,他和他的爱人还在凉山州人民银行餐厅,邀请原来的老同志叙旧、吃饭哩。

头条和报眼,哪个位置更重要

《凉山报》从1958年初筹备,5月1日正式出报,直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维训同志调四川省农业厅任职止,作为州委的主要领导,他关心报纸、指导报纸是卓有成效的。当时按照中央关于党委一把手亲自抓报纸的要求,《凉山报》每期的大样,除了送兼报社编委会主任的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白志方同志外,同时要送维训同志看。从创办《凉山报》起我就在政教组,政教组管时事宣传,而新华社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每天都在晚上发电稿,所以我就常常同组版、校对与电报房、排字房的同志值夜班,等稿件换版面。因此重大新闻的送审工作我担负得比较多,对维训同志的作息起居与行踪也就知道得多一些。他比较严肃,不苟言笑,但平易近人,能够听取意见,不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去找他,他都不以为忤。这点最可贵,也最受人敬重。如1959年3月(可能是下旬的某一天),报社半夜收到新华社有关西藏达赖叛逃印度、西藏军区谭冠三将军给达赖做工作的电稿,为了第二天见报,我们在凌晨两点敲开维训同志的门,他是坐在床上披着衣服看完电稿,并对相关的报道作指示的。

送报纸的大样时,有时也说说报纸工作,回答维训同志一些询问,包括一些新鲜和比较冷僻的词语。有时也谈及写稿、标题和报纸版面上的技术问题。其中某些细节琐事是令人难忘的。1958年7月,新华社将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江西省余江县根除血吸虫病的消息后“浮想联翩,欣然命笔”的两首《七律·送瘟神》,作为通稿发给全国各级报纸。《凉山报》把这两首诗用异体加框发在报眼上。过了两天我送报纸大样去,维训同志问我:“头条和报眼,哪个位置更重要?”开始以为他只是一般地聊聊,我就顺口回答说:当然是头条更重要啊,不过有的报纸“冲报眼”,把报眼的位置往下面延伸,用大字标题发大块文章,非常抢眼,叫“虚头条”的也不少;还有把报头(报名)放在一版的左下角或右下角的,叫“报头搬家”,大家看法不一致,我们是不大赞成这种搞法。没想到,他听了后却从案头拿起《凉山报》,指着《送瘟神》两首诗说:这两首诗是该发头条还是该发报眼?这下我才明白维训同志问这个问题是有所指的。当时,毛主席的威望很高,国内到处高喊毛主席万岁,但还没有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口号,也没有林彪后来搞的什么“顶峰”和那“四个伟大”,报纸上还不时出现批评斯大林搞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的文章,所以我也不存在什么顾虑,就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是毛主席的指示、讲话或文章,当然应该发头条。《送瘟神》是诗,属于文学艺术作品,发在报眼还是可以的。维训同志听了没有吱声,继续看报纸大样。

因为有这么一段对话,我到资料室查阅了各省市的大小报纸,结果是:毛主席两首《七律·送瘟神》,有发头条的,有发二条的,有发报眼的,还有发在一版其他位置的,但都比较突出和醒目。

(2006年四川民族出版社版《缅怀王维训同志》)

同类推荐
  • 张晓风散文集

    张晓风散文集

    跟随作者细腻的笔触,感受头顶的云、身边的风、每一件在忙碌生活中被我们遗忘的美好事物,重拾对生活的感知。
  • 风衣里藏着的爱

    风衣里藏着的爱

    本书是一部启迪读者心灵的故事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曲折生动的情节,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友情、亲情等故事,或赞美,或鞭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编著本书的初衷。
  • 昔日风景看不尽

    昔日风景看不尽

    《昔日风景看不尽》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记录了何镇邦先生在近60年文学生涯中所经历的重要文学事件和与文坛大家汪曾祺、刘白羽、莫言、浩然、张一弓、冰心等交往中的逸闻趣事。何镇邦先生以深情朴实的笔调记录了一段历史,使得读者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文学大家们的侧面。本书史料丰富,可谓一部当代文学的微型档案。
  • 桑榆情:离退休工作文集

    桑榆情:离退休工作文集

    《桑榆情:离退休工作文集》是由徐强创作的,讲述了作者在离退休后对工作、以及离退休生活的感悟。
  •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对名著的速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速读使你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具体到本书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作者的情况及作品的写作背景,你可以阅读“作者简介”和“作品档案”部分。假如你想了解一部名著的主要情节,你可以阅读相关篇目的“内容概要”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你可以阅读“主要人物形象”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名家对作品的评价,你可以阅读“文学成就”和“名家点评”部分;假如你想记一些名著中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阅读“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假如你读了这几部分而起了阅读原著的愿望,“名家点评”“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则指明了原著的精华之所在。
热门推荐
  • 绝世法医:冷王的废柴妃

    绝世法医:冷王的废柴妃

    "李念,堂堂现代军医转法医,一朝穿越成郡主云曦染,这人生,听起来跟开挂一样有木有?可是……谁说皇上亲封的郡主就过得比别人好?姨娘下药送妓院,庶姐妖道泼狗血!未婚夫还是一匹腹黑狼。俊美如月的男子冷笑:“你到底是谁?”她眨眨眼,“王爷,我是你未婚妻。”男子的手已经扼上了脖颈,她忙道:“别别别,英雄,有话好好说!”“哦?”男子扬眉,“说什么?”“咱们来聊一聊,这大好河山如何尽在只手。”大业已成,她收拾好细软,往他龙椅面前一站。“王爷,我走了啊。”“占了我便宜还想走?告诉你,没门!留下来当皇后!”"
  • 对面的那扇窗

    对面的那扇窗

    原名为《窗之恋》,写作手法是模仿痞子蔡的《7-11之恋》,那时候很迷蔡智恒。文章里的故事是真实的,这是作者学生时代写的,文笔很稚嫩。
  •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乞丐得到100块施舍,他就觉得幸福;烈日下的民工在空调屋里待一会儿,他就觉得幸福;房奴突然之间把贷款都还了,他会感到幸福;独身多年的老光棍突然之间取到了媳妇,他会感到幸福;亿万富翁治愈了绝症,他觉得幸福;罪犯刑满释放,他也会觉得幸福……幸福是一个人极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得了,幸福是一个人的奢望变成了现实。幸福又是对生活的理性认知,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平常心态。农民把“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当成幸福;而商人则把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当成幸福。幸福没有标准,幸福没有尺度,只要我们平和得对待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随时都能得到幸福。
  • 蟒行

    蟒行

    曾经年少英雄梦,长大方悟心中痴。风起云涌,蟒走龙行。曲直之间,一笔疯癫。……噫吁嚱,悠悠。
  • 老区

    老区

    他环视四周才发现看来荒僻的茅草梁其实是个难得的好地方,梁上可以俯视整个竹峪和眺望大巴山的苍莽群山,梁下就是那条刻满红军标语的青石沟,每日每时都像有无数团火焰在那里燃烧。他顿时明白了李青碧为啥乐意苦守在山梁上的茅草小屋里。“志山!”罗国亮扑过去紧紧抓住大队支书的手使劲地摇晃,他眼眶里没有一滴泪水只有热辣辣的火光喷射而出,在这荒寂的山野静静地燃烧,温暖着山梁上的荒草、新坟、岩石和每一个冷峻得像铜浇铁铸的山民。
  • 傲世女仙帝

    傲世女仙帝

    二十二世纪,全新的世界展现出来,她王千月修炼之途坎坷,幸而遇到他,才逆天改命,强势崛起!原本只想好好修炼,追寻长生之路,却不想桃花多多沾上身……“千月,终我一生,只想留在你身边!”“女人,你是我的,这是你逃不掉的诅咒!”“你我相知相识,不在一朝一夕,在那久久远远!”“你是我的心魔,我便是要全世界都毁灭,也要最后一个杀你……”美男那么多,叫她怎么选?本文美男多多,宝物无数,宠物牛逼,女主扮猪吃老虎,人见人爱,女主一路奇遇连连,逆天崛起,直达仙帝之尊位!求收藏,诚信保证,挖坑必填!
  • 快穿之虐哭那个渣

    快穿之虐哭那个渣

    【快穿1V1,苏爽虐渣,甜宠撩人,男主不切片不精分,都是一个人。】成为灵魂的姜暖月,在绑定了地府虐渣系统后,脑子里只剩下一件事——虐渣做任务。人前背后各一套的真绿茶伪千金,虐她!享受追捧利用别人的中央空调男,虐他!所有害任务发布者怨气冲天、无法堕入轮回的渣渣们,虐哭他!只是,什么时候跟美男谈恋爱也归在虐渣任务里了?剧情预知君:世界一。河豚系统机械提示:“系统提示,宿主与该少年恋爱,有助于提高渣渣虐心值。”世界二。系统隐隐兴奋:“友情提醒宿主,拿下那个男人可以提高原主幸福值哦~”世界N。系统直接激动成球,“宿主宿主,瞧见那个小哥哥没?上啊!盘他!”姜暖月疑惑蹙眉:说好的虐渣任务呢?系统为什么总是在撺掇我谈恋爱?听到宿主心声的系统,瞟了眼隐在某处的男人,下意识缩了缩满身倒刺。内心os:系统没有,系统不知道,不要欺负系统哇!PS:作者君沉迷被夸,拒绝挨骂,不喜点叉,切勿相告。
  • 嫡女倾城:重生六小姐

    嫡女倾城:重生六小姐

    她乃当朝丞相嫡幼女,本该过着千金贵女的生活。但由于丞相宠妾灭妻,生母又懦弱无能,实则被府中众人欺凌,从小过着奴仆之子一般的生活。及笄之日母亲被害死,后来被继母嫁给一位痴傻官家子,成婚当日却离奇身亡。再睁眼却发现者重回到十三岁,这次看她如何颠覆命运,嫡女倾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深海迷航

    深海迷航

    一张羊皮卷,开启了前往深海的航道。一颗红珍珠,揭开了尘封于黑暗之中的历史。当我们拿到宝藏,兴奋地欢呼之时,却不知自己早已迷失在无限的深海之中。
  • 使东川·邮亭月

    使东川·邮亭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