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2700000008

第8章 借宿番家

正值秋收时节,我从中共越西顺河区委会去保安乡,途经番族聚居区新桥高级社时,遇着大雨,便在番胞家里借了一宿。所见所闻和受到的热情招待,真使一个素昧平生的过路人,久久地不能忘怀。

番胞好客 名不虚传

一进村,只听鸭扑鸡啼,一堆堆的玉米、荞子放满晒坝,社员都冒雨出工了。几个老婆婆见来了客人,热情地跑到村口来接我们。刚坐下,又是烟又是水,并特地给我们砍来一捆玉米秆解渴。歇了一会,我们便到党支部书记周阿呷家去借宿。

周阿呷同志到乡上开党总支委员会去了,只有她的女儿阿衣嫫在家。这孩子虽然才十三四岁,并且不会说汉话,但一见有人来却笑嘻嘻地跑出来,只顾把我们往屋里拉。进了屋,我们连挎包还未放下,她就端来了一簸箕煮熟的洋芋,叫我们吃。正在推推拉拉的时候,冒雨进来了一个七十多岁的白发老婆婆,她赤着脚,查尔瓦里包着一簸箕热气腾腾的洋芋。一见阿衣嫫叫我们吃冷洋芋,就责备开了:“小孩不懂事!怎么能给客人冷的吃呢?”一边说,一边把热洋芋递到我们手里。原来,这位婆婆姓周,我们刚进村时,她也来接了我们,因为人多,没挤到前面来摆谈,她从给我们带路的番族青年小张那里,打听到我们要到支部书记家去借宿,就急忙忙地回家专门给我们煮了一大锅洋芋送来。吃着周婆婆的洋芋,坐在阿衣嫫家温暖的火塘边,疲劳和饥饿早赶走了。

团结友好 助人为乐

支部书记周阿呷同志和她的爱人张有富,正在热情地招待我们吃饭。一位走路有点摇晃的汉族老妈妈,拄着拐杖送来了一钵豆泥。这么大的年纪,身体又不好,而且是冒雨送来,我们既感动又觉得不好意思收下。可是老妈妈不依,她说这是“团结豆泥”,非吃不可。

这位汉族老妈妈姓魏,大家都叫她魏奶奶,已经六十七岁了。她原来住在梨花汉族聚居区,儿女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是一个孤人。民主改革时她搬到这里来落户。成立新桥合作社后,她是社里的“五保户”。她感激地告诉我们说:“要不是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周阿呷书记与番族同胞从各方面照顾,我的骨头早就打得鼓了!”怎么不是呢?新桥高级社只有魏奶奶一个汉族,她所需要的一切,全由番族社员负担。每年除了集体分给她足够的口粮,还由大家给她轮流种自留地,砍柴,担水,推磨。今年5月份,魏奶奶病了,不能起床做饭,番族社员就轮流做了好饭好菜给她送到床边,并且一口口地喂她,当她病情加重时,支部书记周阿呷和社干部,还轮流守护。魏奶奶讲完了这些动人的故事以后,眼里含着感激的泪花说:“今天端来的‘豆泥’,也是社员帮助种的,由周阿呷书记帮助推的,我只煮了一下。你们要谢,就该谢周阿呷和社员;你们不吃,就辜负了大家的一片心呵!”

火塘夜话 丰富多彩

吃完晚饭,社员们都到周阿呷的家里陪客来了。天虽然还下着雨,但来的人还是挤了一屋子。按番族的习惯,来了客本来要唱歌跳舞,因屋里太窄,只好随便摆摆龙门阵。从晚上八点钟一直玩到十二点,主人给油灯添了三次油,大家都没尽兴,要不是周阿呷同志说我们第二天还有工作,社员们真要陪着摆一个通宵。摆谈的话题又多又杂,他们从新中国成立前的牛马生活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又从红白喜事各方面介绍了番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谈得最高兴的时候,还唱了几首番族的民歌,并且给我们讲了一个番、彝、汉自古以来都是亲兄弟的传说。

据说,在很久以前,洪水滔天,天地间只剩下兄妹二人。后来他们成了亲,生下三个儿子,长大后分家时,大儿子在平坝,安石头作界,以后成为汉族;二儿子在半山,钉木桩作界,以后成为彝族;三儿子在高山,结草作界,以后成为番族。三兄弟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个魔鬼,从中挑拨是非,并把作分界标志的石头搬了、木桩拔了、结草烧了,挑拨三兄弟打冤家……刚讲到这里,人们便异口同声地说:这个魔鬼就是国民党反动派,就是汉族的地主、官僚和番族、彝族的奴隶主,要不是共产党、毛主席的民族政策,番、彝、汉三族人民哪能手拉手地成为亲兄弟呢?我们番族人民哪能回到祖国大家庭,过着平等、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附:勤劳和善的民族——番族

番族,亦作蕃族,又叫西蕃族,是彝族聚居区中的少数民族,分布在越西、甘洛等地,约二千三百人。

相传,番族是古“吐蕃”人的后裔。吐蕃人,是古藏族人的自称,吐蕃即今西藏地区。据说,现在的拉萨,就是唐时吐蕃的建牙之所。另外,还有一个说法:番系指外族。如清时把川、甘、云、贵等省边境之各族,编入户籍,称为番户。

据《越西厅志》记载:“西蕃,即唐吐蕃之遗。性驯,业耕种;前西山一带较多。”又载:“国朝(指清朝)川陕总督岳钟琪,疏通大道,剿抚兼用,均各纳粮应役。”《越西厅志》编于清末,而越西以前叫“卫”,清乾隆年间改为“厅”,民国初年才改为“县”。把这个情况与上面说的互相印证,番族是“吐蕃”之后,即藏族的一个分支,是比较可信的。

番族人民十分勤劳和善。农业生产大部分是仿效汉族。他们居住在彝族聚居区中,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受到彝、汉族的巨大影响,但仍然保持着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有完整的番族语言,特殊的婚丧仪礼,别致的服饰等。《越西厅志》说:“西蕃尚勤俭,男女均劳,穿中衣、穿鞋”,又说:“男爱烟酒,女爱红线,好盐茶布帛,重牲畜。有三四分近汉俗处”。

注:文中的“西蕃”,是民主改革前后一段时间的称谓。现在,西蕃属于藏族分布在凉山的一个支系。这种情况在凉山并非只此一例。如四川凉山同云南宁浪交界处,现在已经是旅游风景民俗胜地,称“男不娶,女不嫁”的“东方女儿国”的泸沽湖,居住在属于四川管的这一边的少数民族,已经归入纳西族;而居住在云南管的那一边的少数民族,保留了原来的称谓“摩梭”,叫“摩梭人”。实际上住在泸沽湖畔的“纳西族”和“摩梭人”,原本就是一个整体,民风民俗,语言习惯,婚姻形态等等,完全是一样的。

同类推荐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这是追忆当年西南联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汪曾祺、李建武、闻一多、王景山、贺连奎、朱光亚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西南联大八年期间的课堂趣闻、名师风采、社团活动……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西南联大校园里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大学里的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阿莲

    阿莲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

    《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以语录、述评、小传的形式,从处世、两性、文章、政治、文化等视角向读者展示这位“文化狂人”的傲骨与个性,揭示并审视他的各种思想和观点,可以帮助读者朋友们更深刻、全面地了解和理解李敖先生的为人和学问。除此之外,《学·问:聆听李敖的睿智人生课》还有另外一个使命,那就是通过李敖先生幽默、犀利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顿悟与达观,鼓励更多的人热爱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
  • 傻子与死神

    傻子与死神

    《傻子与死神》是霍夫曼斯塔尔早期重要的诗体短剧。在这出以死亡和生活为主题的剧本中,19岁的霍夫曼斯塔尔展示了精湛的语言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剧作展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对立,艺术家与人的冲突。剧作散发着唯美主义格调,尤其带有维也纳末世气息。
  •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三)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三)

    我们一提到上海,想到最多的就是灯红酒绿,红男绿女,高楼林立,钢筋铁泥下的一座时髦的现代化都市。但是在这本文集中,许多生活在上海多年或正在上海打拼的人们,用他们的文字为读者讲诉一个普通人对上海的记忆。本书包括《永久牌自行车》、《上海地铁实录》、《我的文艺小时代》、《悬崖上的樱花树》等篇章,为您展示一场来自上海的生活秀!
热门推荐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那就爱上叶先生

    那就爱上叶先生

    这是一部很狗血的女主和男二在一起的小说,当然以后还会有下部,下部,就是大家认同的男女主角在一起啦!如果疑惑,期待的话,那就来支持大大吧!
  • 甜蜜恋爱危机

    甜蜜恋爱危机

    青春的时光犹如一缕朝阳,转瞬即逝。青春期却犹如还未成熟的雄鹰,空中奋力展翅翱翔,追随自己的远航历程。这本书记录了几个女孩的故事,甜蜜的恋爱故事他们各有着怎样不同命运,最终情归何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小说看看,这几个女孩的美好恋爱故事吧! (故事最后可能还会涉及到娱乐圈,希望你们可以喜欢)
  • 娱乐之悠闲时光

    娱乐之悠闲时光

    光怪陆离的娱乐圈,环肥燕瘦的女演员,你喜欢或者讨厌的人。(华娱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说走就走

    说走就走

    赵燕青心烦意乱。办公室的事,家里的事,似乎没有一件顺心。也许是到了更年期吧,她想。再过3个月,她就满50了。50岁是个让人害怕的年纪,是一道坎。这边,是鲜活;那边,是衰老。照镜子的时候,不由自主就注意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就担心手背上现出老年斑。赵燕青很想豁达一点,把人生看淡一点,怎奈她不是那样的人。她胆小怕事,一贯患得患失,从未真正轻松过,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生活,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被别人笑话。屈成强说她幼稚,即使50岁了,思想仍然不成熟,连时常担心的事,甚至做的梦都停留在30岁前的阶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吞神至尊

    吞神至尊

    【爆火玄幻】上古时期,神魔主宰世界,留下无数传承!少年秦沉,获吞神悟道决,吞噬神魔传承,领悟万千道法,成就一代至尊!我吞神一族归来之时,便是这万千世界,震颤之日!
  • 我上帝他孙子

    我上帝他孙子

    白辉作为一名重生者,重生在恶魔高校世界。什么我竟然是那死去圣经之神的孙子,开什么玩笑,那上帝爷爷竟然会有后代什么的简直无法想象啊喂。。。纳尼,加百列是我母亲,那我父亲是谁?用圣经神的血制造的存在?话说我的设定到底是什么啊。。PS:主角不无敌,但也是世界金字塔巅峰的存在。本文只是自己想写,并不是赚钱所以不会上架,看心情更新,爱看看,不看请走
  • 想过平凡生活的我有个超凡女儿

    想过平凡生活的我有个超凡女儿

    虽然我不记得这个父亲以前的记忆,一度让女儿陷入了危险中,但好歹是凑够学费能让女儿上学了。女儿天赋异禀,被来自东方的道人和精灵族长老相中成为亲传弟子,魔族干部和教会的红衣主教对她也很亲切,她还将我给她讲的《命运之夜》写成了小说。聪明乖巧又富有机缘,这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孩子。如此平静地生活下去,用现代的知识为孩子建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吧。......第一卷的视点是父亲,第二卷的视点是女儿,简介这一句已经够清晰说明了第一卷的故事了,不喜欢父亲的大家请从第二卷开始阅读吧。
  • 师父修魔啦

    师父修魔啦

    黎慕卿这辈子有三个愿望:其一,找回自己的养父;其二,去他喵的老好人,她要改行当个魔修;其三,不要把她跟那个死鬼大佬暮晨真君混为一谈。———————“师尊师尊,我好想您!”“师尊小心,对付这等妖邪,徒儿来就好。”“师尊您饿了吗?您渴了吗?您需要传功吗?八百年修为够不够?”“师尊,答谢您的人排到山门外啦,都说要给您送锦旗!”“哪里来的小妖精?休想靠近我的师尊!”黎慕卿,“……”别人家都是师父给撑腰,黎慕卿她就不一样了,她有一堆魔君徒弟当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