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100000019

第19章 蜚将冲天,鸣将惊人(4)

公元前591年,庄王去世,享年仅四十余。

盛年谢世,原是人生的憾事。但就庄王来说,也许倒是死得其时。假如天假以年,庄王可能为他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光荣,但也可能为他的国家带来意想不到的耻辱。善始易,善终难。在邲之战后,庄王有些骄矜、傲慢、轻率了。长此以往,他的前景未必仍像过去那么璀璨。庄王的生命在光荣的顶峰上戛然而止,后人对他的评价就会以这座光荣的顶峰做基准,所以不妨说也许死得其时。无论如何,对庄王的评价只能就他在位的二十三年立论。

《左传》记庄王的事迹限于军事活动,《史记》也大致如此,似乎庄王所过的只是戎马生涯。其实不然,平时庄王关心得更多的是民生。相传庄王能体恤民力,如《国语·楚语》记伍举说:“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木不妨守备,用不烦官府,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也有相反的说法,但那是虚构的故事,如《说苑·正谏》说:“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士有反三月之粮者,大臣谏者七十二人皆死矣。……”情节荒诞,文辞夸张,全不足信。

庄王对某些工艺问题曾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如桓谭《新论》记:

“庄王为车,锐上斗下,号曰‘楚车’。”所谓“锐上斗下”,意即车厢上窄下宽。这样的“楚车”大概不易倾覆,便于驰逐。

庄王好学深思,博通典籍,熟知故实,力求提高自己的素质。

《吕氏春秋·执一》记庄王向詹何问治国之道,詹何答道,我只听说过治身之道,还不曾听说过治国之道。该篇的作者说:詹何不是不懂治国之道,但他认为治身是治国之本。《淮南子·道应训》记此事,詹何答庄王之问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任于身,不敢对以末。”庄王赞曰:“善!”后世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实导源于楚人詹何。

庄王服膺詹何的主张,治身以治国,在先秦的诸多国君中实属不可多得。庄王注意物色贤士以为师友,喜欢听他们的直言谠论,对只知唯唯诺诺地趋附迎合的臣僚深感失望。《吕氏春秋·骄恣》记庄王建大功、立伟业之后,面露忧色,左右怪而问之,庄王说:“仲虺有言,不穀说(悦)之,曰:‘诸侯之德,能自为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存,其所择而莫如己者亡。’今以不穀之不肖也,群臣之谋又莫吾及也,我其亡乎?”按,仲虺是商汤的左相,《尚书·仲虺之诰》记:

“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显然,庄王是钻研过《尚书》

的。他读过到的《仲虺之诰》,文字与今传《仲虺之诰》大概有些出入,要旨则与今传《仲虺之诰》无异。《吴子·图国》记庄王对申公说:“寡人闻之: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能得其师者王,能得其友者霸。今寡人不才而群臣莫及者,楚国其殆矣!”《新书·先醒》记此事,文字较简略,但指出是在邲之战后,庄王过申县,“戚然忧恐”,“思得贤佐”,中午忘了进食。《新序·杂事》记此事,明言申公即屈巫。《说苑·君道》记此事,说是在邲之战后,因“将军子重三言而不当”所发的感慨。总之,直到晚年,庄王虽有骄矜、傲慢、轻率的倾向,但头脑仍较清醒。

鉴于国治以身治为前提,庄王为后世着想,对太子的教育异常重视。庄王请士亹做太子的师傅,希望他以己之“善”使太子“善”。士亹觉得责任重大,向申叔时求教。《国语·楚语》记申叔时说,应该教太子学《春秋》,学“世”(先王的世系和事迹),学“诗”,学“礼”,学“乐”,学“令”(法令和规章),学“语”(格言、警句),学“故志”(前代的成败得失),学“训典”(古帝的训示)。如果不见效,就要以善言相劝,以贤人相辅,以榜样相示,使太子守志从善。如果有效而不大,还要引导太子明了“忠”、“信”、“义”、“礼”、“孝”、“事”、“仁”、“文”、“武”、“罚”、“赏”、“临”。申叔时所讲的是一套内容丰富的教育理论,比孔子早大半个世纪。

综上所述,庄王不仅是一位雄主,而且是一位明君。

前人对庄王的评论褒贬不一。两汉以前,褒之者较多,《左传》、《国语》、《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等,莫不如此。其时去春秋不远,对争霸有切实的认识。东汉之后,诸事以统一为前提,对庄王的评论就是贬之者较多了。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皇霸》中说:“庄王僭号,自下摩上。观兵京师,问鼎轻重。恃强肆忿,几亡宋国。易子析骸,厥祸亦巨。”明代杨慎《升庵全集》卷5《二伯论》

曰:“夫伯也者,攘夫夷者也。楚庄身夫夷者也,是高宗之所伐也,周公之所膺也,而可进乎?况又负其蛇豕之力,凶其水草之性,圣人岂其以伯而与之?若以为强而与之,则夫差也,泰伯之裔也;句践也,大禹之裔也。且犹不与之,而岂以伯与楚哉?故曰:楚,伯之寇者也。”假如说,应劭对庄王的批评还含有悲天悯人的善良愿望,那么,杨慎对庄王的诋毁就纯粹是出于贵夏贱夷的民族偏见了。

《左传》记邲之战,于庄王不乏赞誉之辞,杨慎对此大惑不解,在《二伯论》中还说:“邲之战,左氏假借楚子,滔滔千言,沛若有余。

楚子夷且陋,又临戎当阵而引三诗,援七德,若横经之儒,其诬可知。”杨慎为明代大儒,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但为民族偏见所蔽,对庄王的评论也是“其诬可知”的。

(第五节令尹孙叔敖

楚国的诸多令尹,以功业的品格而论,当推孙叔敖为第一。

《韩非子·难四》说:“楚庄举孙叔而霸。”《墨子·所染》和《吕氏春秋·当染》都说,楚庄王以孙叔敖和沈尹而成为霸主。《吕氏春秋·尊师》说,楚庄王以孙叔敖为师。《吕氏春秋·情欲》说:

“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自有道者论之,则不然,此荆国之幸。荆庄王好周游、田猎,驰骋、弋射,欢乐无遗,尽傅其境内之劳与诸侯之忧于孙叔敖。孙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说楚庄王“欢乐无遗”和孙叔敖“日夜不息”固然是夸张的,但楚庄王的霸业确实离不开孙叔敖的悉心辅佐。

孙叔敖即敖,是贾之子、艾猎之弟。死后其子封于寝邑,楚人才称之为孙叔敖。“孙”通“寝”,“叔”表明他有两位兄长,“敖”则是他的本名。

童年的孙叔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相传曾杀死一样怪物。《新书·春秋》说:“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其母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

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果不死,人闻之,皆喻其能仁也。”两头蛇是蛇的变种,极为罕见。20世纪80年代后期,鄂西有农民捕获两头蛇一条,足证确有此物。楚人视两头蛇为不祥之物,以为见之者必死。孙叔敖见两头蛇即杀而埋之,可见他所受的家庭教育非同寻常。

长大以后的孙叔敖状貌奇特,据《荀子·非相》说:“楚之孙叔敖……突秃,长左,轩较之下……”“突秃”,即发短而顶秃;“长左”,即左臂长于右臂;“轩较之下”,即站着还没有车前的直木和横木高,总之:貌丑,形奇,身矮。

青年时期的孙叔敖住在一个名叫期思的小县,故址在今河南固始。想必是父兄为王事奔忙,一度迁居期思,把子弟也带去了。这是一个营造世家,贾曾任工正,艾猎虽官居令尹而精于筑城。

孙叔敖受父兄熏陶,对土木工程和土石工程也发生了浓厚兴趣。《淮南子·人间训》记:“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这个水利工程叫期思陂。陂,本义是斜坡,引申为堤坝(泽障)和水库(偃潴)。《汉书·地理志》记庐江郡属县有雩娄,原注:“决水北至蓼入淮,又有灌水亦北至蓼入决。”按,决水今名史河,灌水今名灌河,两水自大别山麓北流,相会后今名史灌河,又北流而入淮水。

水以“决”、“灌”为名,应是纪念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水经》“决水”条记:“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北过其县东。”按,雩娄原为楚邑,在今固始东南,是楚人进取淮水中游———尤其是淮南的一个重要据点。决水过雩娄东,则雩娄之野乃在其西。灌水即期思之水,期思陂应筑在其中游或上游,截引灌水东向分流,以济决水之不足。《水经》郦道元注云:“灌水……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即注水也。”所谓“注水”,殆与“灌水”同义。

这个期思陂工程,用现代的标准去看只是小型的,放在战国时代可算是中型的,而在春秋中期则是大型的。它的意义不在于算不算大型的,而在于它是中国亘古以来第一个社会性的农田水利工程。

《淮南子·人间训》说,孙叔敖主持筑成期思陂之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论衡·超奇》说:“叔孙(孙叔)敖决期思,令尹之兆著。”在筑期思陂时,孙叔敖还没有官职,因此,《荀子·非相》和《吕氏春秋·赞能》说他是“期思之鄙人”,《史记·循吏列传》说他是“楚之处士”。《孟子·告子》说:“孙叔敖举于海。”朱熹注曰:“孙叔敖隐处海滨,楚庄王举之为令尹。”所谓“海滨”,是朱熹望文生义;所谓“隐处”,是朱熹想当然耳。其实,这“海”只是水库。在赴郢都前,孙叔敖就住在期思陂附近。

庄王以孙叔敖为令尹,是沈尹即沈县的县尹举荐的。这位沈尹,《吕氏春秋·赞能》以为名“茎”,《吕氏春秋·当染》以为名“蒸”。

同类推荐
  • 江湖迟暮

    江湖迟暮

    江湖庙堂,一念之间。一个满身疑团的少年,却一剑霜寒十四州,渐渐成为了名动天下的燕司马,前朝旧事,身世谜团,家国命运,江湖恩怨,他,该如何抉择?多年之后,他夜观天象,长叹一声。这个乱世,没有配角。这个江湖,没有主角。(这段时间很忙,停更一段时间,大家放心,我会写完的)
  • 简明世界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简明世界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本书从人类历史的文明古国讲起,一直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进入新时代,以凝练的文字勾勒出世界历史的大致轮廓,《简明世界史》展示了人类几万年生存、发展、斗争、变革、进步的的历史画卷,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人类伟大文明的历史脉络,从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拓展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 我的长安梦

    我的长安梦

    我来了,开启了一段长安梦,成就一番大事业。
  • 三国之帝心

    三国之帝心

    乱世造英雄,三国乱世,英雄齐聚,皆为天下,为夺天下阴谋阳谋层出不穷。重生三国,吾命由吾不由天!吾必逆天改命!夺取天下!逐鹿中原,争战天下,英雄战武,谋士斗智,江山如画,美人如梦……(本书重谋略)
  • 闯红楼

    闯红楼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世界,闯进了个人。一众薄命司的姐妹们还会薄命吗?本文为翻转类,很多事依据判词所写,但是结局却是不同。喜欢解读红楼的书友可以一起探讨!
热门推荐
  • 独爱玻璃鞋

    独爱玻璃鞋

    一夜疯狂的缠绵后,换来一句“我们分手吧!”三年来的感情如流水,是这般的难以捉摸。怀着他的宝宝,每天默默地在他的身边做事。他的妻子设计害她,算了,她作出了最大的让步,得到的竟是失去做母亲的资格!那么,就不要怪她心狠手辣。
  • 绝色女王的完美生活

    绝色女王的完美生活

    【甜宠文】本文是一部重生小说,讲述了杀手林幽雪重生后成为军人后与这个世界的亲人的事情,面对姐控的弟弟林浩阳和同为重生者的冷毅宸,她该何去何从。……弟弟不是亲的。“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待会”某女生气的说,某男瞥了一眼“媳妇,你又想要离开我,我不管,你去哪里都要带我”某女无奈的“我不离开你,我那里也不去了。”某女就这样生活在了某男的宠溺下哪里也不能去。
  • Ramsey Milholland

    Ramsey Milhol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灰纪之末

    灰纪之末

    “惊了,你听说过吗兄弟。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不是那不缠斗你倒是跑啊,搞快点。”——————————————————一部菜鸟书生下山受苦的快乐史。
  •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作为一名集团老总,我很认同这本书的观点,即: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在工作中,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时候,有的人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则去寻找借口,逃避责任。于是,前者成为了成功者,后者沦落为失败者。同样,我也经常对我的学员和客户说:成功必有方法,失败必有原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婆婆怀孕了

    我的婆婆怀孕了

    新文《暖情小社工》已发。请多支持。 90后独生女董笑瑶举行婚礼前准婆婆怀上了二胎。护女心切妈妈作天作地,与脑洞清奇准婆婆大斗法,未婚夫变身苦逼老大离家出走要入赘……本文不局限于婆媳关系,更深入探讨亲子关系问题,代沟观念问题。讲述生活条件优越,却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而缺爱的90后独生子女,以及他们的父母,在二胎时代,从冲突不断到改变观念追求幸福的可乐故事。
  • 佛系快穿:金手指已到,请签收!

    佛系快穿:金手指已到,请签收!

    文又名#系统她三观超‘症’#顾之初醒来时,在一颗蛋里,她的神情迟疑……良久,她缓缓的戳了下蛋壁,只听“咔嚓——”一声,蛋碎了。顾之初听前辈们说,每个系统的运行不同。比如什么女票系统,逆袭系统,回血系统…可顾之初按照前辈指引的路却一直没成功,反而……后来她是发现,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前辈们的套路!**顾之初契约第一个宿主时,循循善诱:“你想重生吗?想获得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吗?”“我饿了。”“……?”当顾之初契约又一个宿主,微笑说:“我有兵书万卷,无敌机甲,古今传奇,你想……”“我是三好青年。”“……”当顾之初契约第n个宿主后,面无表情的道:“我无所不能,你有什么愿望?”“你是什么原理构成,好想研究…”
  • 梦中魔幻

    梦中魔幻

    张某某,一个荒唐可笑的名字,注定结局悲凉
  • 天下知风华

    天下知风华

    一次公测,一场情愿。再入此游,续写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