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100000001

第1章 原道训(1)

[题解]

“原,本也。本源根真,包含天地,以历万物,所以叫原道,因以题篇。”“道”是《淮南子》书中反复阐述、描摹的思想精华,它超越时空、无声无形,而又无处不在,是万事万物的母体。在自然之道的滋润指导下,人类要保持“清静”、“无为”的信念,保养精神、守住形气,达到恬淡自满的境界。这是本文也是《淮南子》全书的宗旨。

原书二十一卷,每卷都称“某某训”,本篇旧多作“原道训”,清儒姚范以为“训”字乃“高诱自名其注解,不是《淮南》篇名所有,就是诱《序》中所说‘深思先师之训’也”,这个解释是正确的。《淮南子》全文篇名中“训”字都是后人添加的。

[原文]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①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

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风兴云蒸,事无不应;雷声雨降,并应无穷。鬼出电入②,龙兴鸾集;钧旋毂转,周而复匝。已雕已琢,还反于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不同而便于性。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于)宇宙之总。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呴谕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浸于金石;禽兽硕大,毫毛润泽;羽翼奋也,角觡生也;兽胎不,鸟卵不毈,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孀;虹霓不出,贼星不行,含德之所致也。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跂行喙息,蠉飞蠕动,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而后死,莫之能怨。得以利者不能誉,用而败者不能非。收聚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授而不益贫。旋县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益之而不众,损之而不寡;斫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凿之而不深,填之而不浅。忽兮怳兮,不可为象兮;怳兮忽兮,用不屈兮;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③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

[注释]

①廓、柝(tuò):开拓、扩大的意思。②鬼出电入:是说速度极快,没有踪迹。③虚动:动而不起作用。

[译文]

道,上能够覆盖天,下能够运载地,拓展到四面八方。它高到没有边界,深到无法测量。它容纳宇宙,生成了万物。它好像源头之水,喷薄而出,流过所有的空间;它似汹涌澎湃,水势翻腾,由浊变清。它直立起来能够充满天地,它横放下去能够遍布四海。它无穷无尽,不受控制,舒展之时能够笼罩四方,集聚之时不满一把。它小而能变大,暗而能变明,弱而能变强,柔而能变刚。道,贯穿天地,包涵阴阳,连接宇宙而使日月星辰生辉。它十分柔软,极其精致,但山岳依赖它而高耸,潭渊依靠它而变深,兽类依靠它而奔跑,鸟类依靠它而飞翔,日月凭借它而发光,星辰依靠它而运行,麒麟依靠它而出游,凤凰依靠它而翱翔。远古伏羲、神农两位圣帝,掌控了大道的根本,挺立在天地的中间,精神和造化相合,安抚着天下四方。

所以能使天行地止,就像车轮绕轴、水流低处般永不停止,和天地万物相始终。就如同风起和云涌、雷鸣和雨降般彼此感应;又像鬼神、闪电稍纵即逝,又好像神龙、鸾凤飞临集聚;还如同钧器和车毂旋转不停、周而复始。已经被雕琢装饰的,让它们回到质朴。顺从自然所做的事自动合乎着道,朴实无华的言论也与德相应;恬静欢愉不躁不骄,求得广泛的和谐,容纳万物不强求统一,来维持、顺从各自的天性;精神既能依靠在毫末之上,又能拓展到广大的宇宙。两位圣帝的德行使天地柔和、阴阳相和,四季有节而五行有序;他们关怀孕育万物繁衍生长;滋养着草木,润泽着金石;飞禽走兽长得又肥又壮,羽毛莹泽光亮;翅膀坚硬有力,兽的骨角长势正常;走兽不怀死胎,飞禽孵蛋成鸟;老父没有丧子的悲哀,兄长没有失弟的伤痛;孩子不会成孤儿,女子不会成寡妇;异常的虹霓不会显现,妖星不在天空运转。这些都是二位圣帝广怀德泽所致。

至高无尚的道,能孕育万物,而不把万物当作自己所有,成就变幻万物之形,而不去主导它们。用足爬行的兽类、用嘴呼吸的鸟类、蠕动而行的虫类,都依赖道而生,但这些动物并不由于这些对道感恩戴德;其后这些动物也因道而亡,但也没有谁去憎恨它。用道而盈利的,不能去赞赏它;用道而败事的,不能去非难它。收敛积聚不会添加自己的财富,广施贫困不会使自己变得贫穷。道尽管渺小,但不能够深究;道尽管细微,但不能够尽知。往上累叠不会增高,向下堕毁也不会降低。使它增添而又不见其多,使它减弱而又不见其少。削减它而不会变薄;杀害它而不会伤残。挖掘它而不会变深,填塞它而不会变浅。道这个东西,若有若无,不能详细描绘;似存似亡,但是用之不尽。视之不见,听之无声,深邃难测,但是动有所应。它遇到刚就展开,遇到柔就曲折,遇到阳就提高,遇到阴就降落。

[原文]

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车,入云霓;游微雾,骛怳忽;历远弥高以极往,经霜雪而无迹,照日光而无景。扶摇抮抱①羊角而上,经纪山川,蹈腾昆仑;排阊阖,沦天门。末世之御,虽有轻车良马,劲策利锻,不能与之争先。

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雿②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刘览(偏)[遍]照,复守以全。经营四隅,还反于枢。故以天为盖则无不覆也,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不使也,阴阳为御则无不备也。是故疾而不摇,远而不劳,四支不动,聪明不损,而知八纮九野之形埒者,何也?执道要之柄,而游于无穷之地。

是故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趣。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方圆曲直弗能逃也,是故响不肆应,而景不一设,叫呼仿佛,默然自得。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③也。物至神应,知之动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小大修短,各有其具,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

夫临江而钓,旷日而不能盈罗,虽有钩箴芒距,微纶芳饵,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数,犹不能与网罟④争得也。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棊卫之箭,重之⑤以羿、逢蒙子之巧,以要飞鸟,犹不能与罗者竞多。何则?以所持之小也。张天下以为之笼,因江海以为罟,又何亡鱼失鸟之有乎!故矢不若缴,缴不若无形之像。夫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于使捕鼠、蟾捕蚤,不足以禁奸塞邪,乱乃谕滋。

昔者夏鲧作九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远之所能怀?是故革坚则兵利,城成则冲生,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弗能化。欲害之心亡于中,则饥虎可尾,何况狗马之类乎?故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

[注释]

①抮(zhěn)抱:环绕转动。②霄雿(zhào):虚无高渺的样子。③害:应该是“容”,仪容外表。④罟(ɡǔ):渔网。⑤重(chónɡ)之:加上。

[译文]

以前冯夷、大丙驾御,乘坐着云车,进去云层,游览于迷蒙的云雾中,奔驰在隐约模糊的境界中,攀登高处向最渺茫处进发,到达无边界的地方。在霜雪中路过而没有痕迹,在日光照耀下而没有影子,像旋风那样围绕转动,像羊角那样曲折上升,经过高山大川,跨过昆仑山顶,推开外天门,进去玉皇宫殿。而末世的驾御者,尽管有轻车良马,马鞭强劲、马刺尖锐,却不可和冯夷、大丙争先。

所以,得道的人恬淡悠闲、淡泊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用四季作马,让阴阳驾驭。乘着白云升上九霄,和天地同寿。放开思绪,可以奔向太虚。能缓步徐行,可急速飞奔。让雨师在路上洒水,风神扫尘土,把电当鞭子,把雷当车轮。向上漫游于幽远之处,向下穿过没有边际的大门,浏览观照,恪守全部。周游四方,还能返回中央。因此用天作车盖,那全部的东西就都能够负载。用地作车子,那就没有什么东西不能负载;用四时作骏马,那世间万物都会听使唤的。以阴阳作为御手,那就没有什么不具备的了。因此虽然速度很快却不会摇动,尽管路远却能够免受劳困之苦,身体不受劳苦,才能不受减损,而能知晓八方上下的形状、范围,究竟是为什么呢?是由于把握了道的根本,因此才能畅游于无穷无尽当中。

因此不能背离自然规律来处置天下之事,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去探究。万物的变化是不能穷究的,但是殊途同归,只要可以掌握要道就行了。镜子和水能够照出形容,不要特意修饰打扮,一切都会全部显现出来的。

人生下来原本就是清静无为的,这才是上天所给予的本性,受到感触内心有所动摇,这是对本性的侵害。事物显现于人的面前,精神便开始有所反应,这是人的才智在活动。才智与事物接触,喜欢、厌恶的感情于是也就有了,喜爱、厌恶的感情自然就会有所表露,因此智慧就被外物所诱惑,不能返回自身本真,天性因此也就消失了。因此能够最后和道相合的人,是不会用人的欲念来改变天性的,外表和万物的变幻一致,但是心中还是能够守护本真的。道至虚却能满足万物的一切需求,随意变化却能得其所止。不管是大小、长短,各种形态都是具足的,万物来时,不论是如何翻腾纷乱,都有固定的法度。因此,道尽管处在上面,而人民却不因此而感受到重压;居于前列,百姓不会受到损害。天下的人都归服他,奸邪的人都害怕他,由于他不与万物相争,因此也就没有谁和他争斗。

在江边钓鱼,尽管钓一天也不能满一箩,尽管使用的渔钩很尖,倒刺十分锋利,钓绳很细,钓饵很香,而且还有詹何、娟嬛这些高超的技术,还是不能够和渔网相提并论的;射鸟的人让他打开乌号之弓,加上棋卫之箭,使用后羿、逢蒙的技术,来获取飞鸟,尽管这样也是不能够和鸟网一比高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由于他们所用的工具太小。如果把天下当作捕鸟的笼子,把大江大海当作捕鱼的网,那么怎么会有鸟和鱼跑掉呢?因此箭不如带绳的缴,缴又不如网,网就更不能和无形的天地之笼比较高下了。抛离大道而喜欢小技术,这就如同叫螃蟹捕老鼠,让蛤蟆捉跳蚤那样荒唐,这样做不但不能够制止奸邪,反而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混乱。

以前夏鮌建造九仞高的城垣以防叛乱,结果诸侯还是叛变了他,海外的人也出现狡诈之心。夏禹知道天下叛变作乱,就拆掉城墙,填平护城河,分发财物,焚毁武器铠甲,对人民布施恩德,于是海外异族称臣归服,四方诸侯前来纳贡。他在涂山与天下堵侯会合,带着美玉丝帛来进贡的国家有成千上万。因此说巧诈之心藏于胸中,纯净的道也会不纯粹,神明的德也会不完善。在身旁的人都不了解你,远方的人怎么能够服从你呢!所以铠甲坚硬兵器就会随之锐利,城池建成就会跟着出现攻城的冲车,就像用热水浇灌沸水不会使沸水停止沸腾一样,只能使混乱增加而已。所以用鞭子鞭打咬人的狗、鞭打踢人的马,想用这样的办法教养好它们,即使是尹儒、造父这样的驾御高手也不能使它们驯服。如果心中没有伤及对方的邪念,那么就是饥饿的老虎也能够拽它的尾巴,又何况狗和马这种家畜呢?因此掌握了道的人,安安逸逸不会窘迫贫困,玩弄权术的人,辛苦忙碌也将一事无成。

[原文]

夫峭法刻诛者,非霸王之业也;箠策繁用者,非致远之术也。离朱之明,察针末于百步之外,不能见渊中之鱼;师旷之聪①,合八风之调,而不能听十里之外。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是故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

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蹠实而走。蛟龙水居,虎豹山处,天地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者常转,窾②者主浮,自然之势也。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莫见其为者,而功既成矣。秋风下霜,倒生挫伤。鹰雕搏鸷,昆虫蛰藏。草木注根,鱼鳖凑渊,莫见其为者,灭而无形。木处榛巢,水居窟穴。禽兽有芄,人民有室。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越生葛絺。各生所急,以备燥湿。各因所处,以御寒暑。并得其宜,物便其所。由此观之,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

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雁门之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弛弓,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桔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不过济,貈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

是故达于道者,反而清静;宏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所谓人者,偶③智故,曲巧伪诈,所以俯仰于世人而与俗交者也。故牛歧蹄而戴角,马被髦而全足者,天也;络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循天者,与道游者也;随人者,与俗交者也。夫井鱼不可与语大,拘于隘也;夏虫不可与语寒,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与语至道,拘于俗,束于教也。故圣人不以人滑天,不以欲乱情,不谋而当,不言而信,不虑而得,不为而成,精通于灵府,与造化者为人。

[注释]

①聪:听力好。②窾(kuǎn):空。③偶:邪曲不正。

[译文]

推行严刑酷法,不可成就霸王的事业;太多地使用马鞭子,不是赶远路的办法。离朱的眼力好,能够看到百步之外的针尖,却不可看到深渊中的鱼;师旷的听觉好,能够分辨八种风的节奏音调,却不可听到十里之外的声音。因此,凭一个人的能力,还不能管理好三亩大的住宅;遵从道的规律,顺从天地自然之性,那么治理天地四方还能绰绰有余。因此,大禹疏导河道时,是以顺从水势作为治理方法;神农种植五谷,是以顺应禾苗生长规律来推行教化。

同类推荐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致敬叔本华!青年尼采的自勉之书。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导读,带你走近真实尼采。直击现代社会种种弊病,犀利精准,令人警醒。本书是尼采所写系列论文《不合时宜的考察》(共四篇)的第三篇,原题为《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写作此书时,尼采30岁,哲学之路刚刚起步,但已阻碍重重。他以叔本华为范例,阐述了自己对哲学与人生、时代的关系的思考;但更多是他作为一个青年哲学家的思考和自勉,既充满青年的激情,又贯穿成熟的思考,启发一代代寻找人生意义的年轻人。
  •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该书收录C.S.路易斯1939至1956年间的9篇著名演讲稿。这些演讲稿之论题,与现代中国思想密切相关。如,《荣耀之重》谈德性伦理的古今之别:今人以为最高德性乃“无私”,古人以为最高德性乃仁爱;《战时求学》一文谈的则是,保家卫国与大学求学两不相妨;《我为何不是和平主义者》谈和平主义之纰缪;《高下转换》一文则针对现代哲学之主流:还原主义(reductionism),等等。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

    本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热门推荐
  • 剑起苍生

    剑起苍生

    山河破碎,剑客浊酒一杯;桃花红尘,醉卧美人膝下;仗剑苍生英豪,谁敢横刀立马?
  • 中外影视精品赏析

    中外影视精品赏析

    《中外影视精品赏析》适应面宽,教学内容涉及两种类别的课程:既可作为普通高校非影视类专业学生选修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备影视传媒本科专业开课之用。全书精选44部中外影视精品,选片数量取折中路线。我们认为,教材必须考虑学生“一册在手”的客观需求,这样就不宜编撰几大卷、几大册的丛书,也不宜收入总量过少的作品。目前按一个学期常规课时量计,大致可安排15部次影片赏析,我们编写时放大了两倍,达44部,为任课教师选择合适片目,为学生课外自学留下了一定余地。本教材体例设计新颖,分为6个单元,即“大师经典”、“类型佳构”、“艺术影苑”、“国片精粹”、“纪录菁华”、“卡通园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幽战尊

    九幽战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 扔掉那只喵

    扔掉那只喵

    纪无忧想,如果不是那时候把那只小黑猫拾回来,那么她的生活就不会被打乱,她的人生将会一直这么平平淡淡下去吧。
  • 龙武圣王

    龙武圣王

    若不能扬名立万,身居灵根又有何用?一代狂徒不甘平庸,逆天崛起,杀戮为锋!
  • 三灵剑尊

    三灵剑尊

    九重天宫等级森严,不同的神邸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天神,从一重天新神到九重天大神,注定是一生的修行。每一位天神头顶都有一朵金莲,长有九片神叶,每点亮一片都是神邸的提升,身份的象征。三大剑灵机缘之下成了神族,但是他们的一生才刚刚开始,只有成为九重天大神,含光才有机会与云瑶永远在一起,而这一路注定颠沛流离
  • 重生最强男神:叶少,很高冷

    重生最强男神:叶少,很高冷

    【女扮男装】【女强】【爽甜宠~】仙界第一冷仙玉竹上仙一朝重生,成了现代女扮男装小少爷。姓名:叶玉竹,天界第一冷仙,性别女,煞神体质,一个眼神可以召唤天雷。因为一次机遇,她设计重生,成了现代修仙世家书呆子,修炼废物“小少爷”。她只知道,她从来就不是别人惹得起的人!—本来以为会单身一辈子,到头来……或许对的人也不难遇到—‘少年,我对你有兴趣。‘叶玉竹看着这个把自己扑倒的美少年,淡然一笑,一个翻身,反压。(本书QQ读者群1:850946121)【本书远古巨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or套路】
  • 一指苍天变

    一指苍天变

    一指星辰变,一念苍天变,何为正,又何为魔。
  • 第99次暗恋

    第99次暗恋

    男神果然是男神怎么会看得上苏陌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女子呢?苏陌付出了真心,收获了一摊狗血呵,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