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100000005

第5章 俶真训(1)

[题解]

“俶”是初始、开始的意思,“真”是淳朴、本真。俶真,指宇宙开始阶段本真、纯朴。

本篇与《原道》相同,也是论道,但着重点则从人与“道”的关系角度进行论述。文章开篇,作者就把万物萌生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宇宙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几种形状进行了描述,从而指出宇宙纯朴无华的初始阶段是最美好的,最能显现“道”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评论了真人、圣人、贤人、俗人看待“道”的不同态度,并通过对“至德之世”、伏羲氏、神农黄帝、昆吾夏后、周室之衰这五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社会状态的评论,指出伴随社会的发展,“道散而为德,德溢而为仁义,仁义立而道德废”,导致人们纯朴消失,巧诈萌生,欲望不止,争斗不休。所以人类只有除去一切杂念,维持天性,归真返朴,天下才能获得真正的治理。

[原文]

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

所谓有始者,繁愤①未发,萌兆牙蘗,未有形埒垠堮,无无蠕蠕,将欲生兴而未成物类。

有未始有有始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被德含和,缤纷茏苁,欲与物接而未成兆朕。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

有有者。言万物掺落,根茎枝叶,青蔥苓茏,萑蔰炫煌,蠉飞蠕动,蚑行哙息,可切循把握而有数量。

有无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扪之不可得也,望之不可极也,储与扈冶②,浩浩瀚瀚,不可隐仪揆度而通光耀者。

有未始有有无者。包裹天地,陶冶万物,大通混冥,深闳广大,不可为外;析豪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根。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天地未剖,阴阳未判,四时未分,万物未生,汪然平静,寂然清澄,莫见其形,若光耀之问于无有,退而自失也。曰予能有无,而未能无无也。及其为无无,至妙何从及此哉?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休我以死。善我生者,乃所以善我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人谓之固矣。虽然,夜半有力者负而趋,寐者不知,犹有所遁。若藏天下于天下,则无所遁其形矣。物岂可谓无大扬攉③乎?一范人之形而犹喜。若人者,千变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弊而复新,其为乐也,可胜计邪?譬若梦为鸟而飞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也。今将有大觉,然后知今此之为大梦也。始吾未生之时,焉知生之乐也?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不乐也?

昔公牛哀转病也,七日化为虎,其兄掩户而入觇之,则虎搏而杀之。是故文章成兽,爪牙移易,志与心变,神与形化。方其为虎也,不知其尝为人也;方其为人,不知其且为虎也。二者代谢舛驰,各乐其成形,狡猾钝惛,是非无端,孰知其所萌?夫水向冬则凝而为冰,冰迎春则泮而为水,冰水移易于前后,若周员而趋,孰暇知其所苦乐乎?

是故形伤于寒暑燥湿之虐者,形苑而神壮;神伤乎喜怒思虑之患者,神尽而形有余。故罢马之死也,剥之若槁;狡狗之死也,割之犹濡。是故伤死者其鬼娆,时既者其神漠,是皆不得形神俱没也。夫圣人用心,杖性依神,相扶而得终始,是故其寐不梦,其觉不忧。

[注释]

①繁愤:积聚散发。②储与扈冶:广大的意思。③扬攉:约略、大概。

[译文]

宇宙的发展,临近的是“有开始的时候”,偏远的是“有未曾有开始的开始的时候”,更远的还有“未曾有开始的未曾有开始的开始的时候。”宇宙萌发了现实存在的万物,但是也出现了物体以外的广阔宇宙空间。远的就是未曾有的广阔宇宙空间,再远的就是未曾有的未曾有的广阔宇宙空间。

所说的“有开始的时候”,是指万物集聚而要散发,萌发初生,没有形成界限,蠢蠢欲动,万物即将兴起而产生物类的时候。

“有未曾有开始的开始的时候”,上天之气开始降落,大地之气开始上升,阴气和阳气彼此交错,互相悠然地追逐融通在宇宙之间,掩盖着德泽,蕴含着中和之气,混杂集聚,想和万物交接而不见形迹。

“有未曾有开始的未曾有开始的开始的时候,”上天蕴含的中和之气没有降落,大地含有的和气没有上升,空虚冷清,荒凉深邃,没有象要成气而通达的昏暗的样子。

天地出现了现实存在的万物(“有”),指的是万物参差错落,根茎枝叶,青翠繁盛,色彩鲜艳,昆虫和爬虫,用脚走路的和用嘴呼吸的,能够用手触摸而有数量。

有物体以外的广阔宇宙空间(“无”)。走近它看不到形体,倾听它闻不到声音,抚摸它得不到,望它不到边,广阔无垠,不能度量而通向无形。

远的是未曾有的广阔宇宙空间。包括了整个天地,孕育了万物,并且通达着“道”。幽深而广大,不能确定外部边界,解剖分开豪芒,也没有办法确定内在边际。没有稳定的上下四方,这是能出现“有”和“无”的根本。

再远的就是未曾有的未曾有的广阔宇宙空间。天地还没有分离,阴阳没有分开,四季没有分明,万物没有出现,平静地像池水,安静地清澈见底,没有办法看见它的形体,就像无形光耀问“无有”一样,退下后便自然失去了。光曜说,我能到达近的有“无”的境界,我却不能到达“无无”的境界。等待到达“无无”的境界,“至妙”又怎么可以到达呢?

天地包容了我,给予了我一定的形体,而且用生让我一直劳累,用老让我获得清闲,用死亡让我安歇。羡慕我活着和羡慕我死去的真正原因是相同的。把船藏在沟壑里,把山藏在大泽中,人们感觉这样做就很牢固了。即便这样,半夜里还是会有大力士把它背跑了,睡着的人们不曾知晓,这是因为他们感觉将小物藏在大处是安全的,但还是不免失去。如果把天下万物都藏在天下这个地方,那么就无所谓失去了。怎么能够说事物没有一个基本的轮廓呢?一旦被造化成人就欢喜起来。但是像天地造就人那样,所造就的东西成千上万,没有终尽,不只是人人一种。东西只要坏了就会更改,它们的快乐,能算得过来吗?就像你梦中变为鸟儿飞上了天,梦中变为鱼儿游进了深渊,当你还在梦中时不晓得是在做梦,等您醒来才发现是在做梦。要是有一天你能大彻大悟,你就会发现全部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大梦。在我还没有出生时,哪里晓得生的快乐呢?如今我还没死,如何能够说死是不快乐的呢?

先前公牛哀得了“转病”,七天后成为了老虎,他的哥哥打开门,前来看看他,谁晓得这老虎竟然将他咬死了。所以人一旦变为了兽类,人的手脚也就长出了尖爪,人的牙齿就成了利齿,心志、性情、神形都发生了改变。当公牛哀变为虎的时节,不知道他一度还是人;当他还是人的时节,并不能预测他能变为虎。两个形体互相转换、背道而驰,各自对既成的形体还是很欢喜的,故而可见狡猾和愚钝,根本分不出谁对谁错,谁能弄清楚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呢?水到冬天就成为了冰,冰到春天又成为了水,水和冰的互相转化,就像是绕圈转,谁有闲工夫去弄清楚它们的苦和乐呢?

故而形体受到寒暑燥湿之类的侵害,身形就变得枯衰,不过精神却是健盛的;精神遇到喜怒和思虑的折磨而受到损伤的人,精神被耗尽不过形体还是健全的。所以,马由于疲惫而死后,剥去皮之后,身体就像枯木;健壮的狗死后,宰割后它的肉还有光泽。故而死于意外损伤的人,他的灵魂是不得宁静的;寿终正寝的人,他的精神宁静默然,这两种人皆不能到达形神一起消失的地步。而得道的圣人使用心思,倚靠本性,凭借精神的帮助,可以尽享天年,故而他睡时不做梦,醒后也没有苦恼。

[原文]

古之人,有处混冥之中,神气不荡于外,万物恬漠以愉静,搀抢衡杓之气,莫不弥靡,而不能为害。当此之时,万民猖狂,不知东西,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不以曲故是非相尤①,茫茫沈沈,是谓大治。于是在上位者,左右而使之,毋淫其性;镇抚而有之,毋迁其德。是故仁义不布而万物蕃殖,赏罚不施而天下宾服。其道可以大美兴,而难以算计举也。是故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馀。

夫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抱德炀和,而万物杂累焉,孰肯解构人间之事,以物烦其性命乎!

夫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千枝万叶。是故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贫有以乐业,困有以处危。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据难履危,利害陈于前,然后知圣人之不失道也。是故能戴大员者履大方,镜太清者视大明,立太平者处大堂,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是故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投之于江,浮之于海,万物纷纷,孰非其有?

夫挟依于跂跃②之术,提挈人间之际,撢掞挺挏③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犹得肆其志,充其欲,何况怀瑰玮之道,忘肝胆,遗耳目,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中徙倚无形之域,而和以天倪者乎?若然者,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以利害为尘垢,以死生为昼夜。是故目观玉辂琬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登千仞之溪,临蝯眩之岸,不足以滑其和。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德天地之精也。是故生不足以使之,利何足以动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于死生之分,达于利害之变,虽以天下之大,易骭之一毛,无所概于志也。

夫贵贱之于身也,犹条风之时丽也;毁誉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夫秉皓白而不黑,行纯粹而不糅,处玄冥而不暗,休于天钧而不,孟门终隆之山不能禁,唯体道能不败,湍濑旋渊吕梁之深不能留也,太行石涧飞狐句望之险不能难也。是故身处江海之上,而神游魏阙之下,非得一原,孰能至于此哉!

是故与至人居,使家忘贫,使王公简其富贵而乐卑贱,勇者衰其气,贪者消其欲,坐而不教,立而不议,虚而往者实而归,故不言而能饮人以和。是故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与时变化。外从其风,内守其性。耳目不耀,思虑不营。其所居神者,臺简以游太清。引楯万物,群美萌生。是故事其神者神去之,休其神者神居之。

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④之宇。寂漠以虚无,非有为于物也,物以有为于己也。是故举事而顺于道者,非道之所为也,道之所施也。

[注释]

①曲故:巧诈。尤:怨恨。②跂(qì)跃:矜躁不正之道。③撢掞(tàn yǎn)挺挏(dònɡ):形容小人钻营的丑态。④设:施予。垓(gāi)坫:边际。

[译文]

古代有人处在混沌玄冥之中,精神气志不会消散,对待万物可以保持恬漠宁静,彗星及妖气即使时常出现,但却没有给人带来灾害。这个时节,百姓悠然自得、自由自在,没有东和西的计较;他们含着食物四处游荡,拍打着肚皮四处嬉戏;大家一块沐浴着苍天所赋的和气,承载着大地所赐的恩德;没有由于巧诈和是非导致怨恨;天下一派兴盛的气象,这便是所谓的“大治”。这时处高位的人开始使用百姓,让他们劳作,但并不对他们宁静的本性进行干扰;对他们进行安抚,以占有他们,但不更改其天德。故而没有必要刻意去施仁义,万物自然就开始繁衍;没有必要实施赏罚措施,天下自然就归附。此种治理的“道术”,能够像称颂天地之美那般来加以颂扬,不过却不能具体计量。故而,按天来计算是不够的,不过按一年来计算却是有余的。

鱼类生活在江海之中能够相互遗忘,人如能和大道相往来,彼此也没必要来往。以前的真人,立足于天地的根本,秉承着中和之气和至高的大德,优游自在,怀有至德,熏染和气,而万物自省积聚,谁肯去干扰人间之事,让外物干扰自己的性命呢?

道是有秩序脉络的,把握这浑然一体的道,就可以贯通所有枝节。故而只要得了道,尊贵的据以发号施令,低贱的能够忘记自卑,贫穷的也会安于本行,困境中的人也有勇气处置危难。严寒来到,霜雪铺地,才能看出松柏的常盛不凋;境况艰难,面对危险,利害摆在眼前,才可看出圣人永远不放弃大道。故而,头顶青天的人脚踩大地,以天道作明镜的人明察秋毫,创造太平盛世的人坐稳明堂,与大道同游的人和日月一般光芒万丈。故而用道作钓竿,用德当丝线,用礼乐作钓钩,以仁义为钓饵,投入到江海之上,各种鱼鳖之类就会过来吞食,哪个不归他所有呢?

怀着不正当目的,参与世间关系,从世风中求得利益,探求事物微小变化的人,尚且能尽心志,满足欲望,何况怀有大志,忘记了自己的肝胆、耳目,独自游于无垠之地,不和外物混杂,只心倚在无形的境地,而和天地相合的人呢?此种人抛弃聪明,怀有质朴,视利害如尘土,视死生如昼夜变化。故而他眼见美玉象牙,耳听《白雪》雅乐,也不会干扰恬静的精神;登上千仞深的溪谷的悬崖,临近猿猴都晕眩的峭壁,也不会干扰平和的心志。就好比钟山出来的美玉,投进炉火中,三天三夜色泽都不会改变。这是由于这种人获得了天地的精华。依靠着歪门邪道,牵扯纠缠在人世间,钻营庸俗的关系和利益,这些人尚且能如愿以偿、满足愿望,更何况那些心怀大道、摒弃欲念,神游凭依在无限广远之地,不和万物相交,而徘徊流连在虚无坐忘的境界之中的至德之人呢?故而,如此的人生存不可以驱使他,利欲如何能打动他!死亡不可以禁锢他,祸害如何能吓住他!懂得了死和生的关系,明白了利和害的变化,就算用偌大的一个天下来换取小腿上的一根汗毛,也没有方法使他放在心上。

贵贱对于自己来说,就像春天的东北风按时吹过;毁誉对于自己来说,就像蚊子和牛虻一下子飞来。拥有洁白操守的人不会变黑,奉行纯粹品德的人不会混杂,处于幽冥之境的人不会暗昧,依归自然规律的人不会破败,孟门、终南那般的高山不能把他阻挡,急流、深潭以及吕梁那般的深渊不能把他停留,太行石涧以及飞孤、句望那般的险隘不能把他难倒。故而,即使真人处于江海之上,但他的精神依然保留在心中。

故而和道德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人生存在一起,使家居的人忘记贫困,使王公贵族小瞧富贵而欢喜卑贱,使有勇气的人衰竭他的血气,使贪婪的人消减他的欲望;他席地而坐不教诲别人,站立着也不讨论他人,空着去学习的人满载而归来,故而说即使他不说话但是能给人享用到平和之气。故而最高的“道”是不违背规律行事的。就像龙蛇升伏、卷伸一般,和季节一块变化。外部能随从那些风的运动,内部保持自己的性情。耳目虽不要显明,思虑却不会糊涂。他平居静漠的时节,精神执持大道而游于太空。养育万物,各种美好的事物蓬勃成长。故而扰乱精神的人,精神远离他,使其精神休息的人,精神滞留下来。

“道”从一出现,上边通达九天之门,下边布散于六衢之道,授予沒有边界的宇宙。静漠而空虚,对于外物不违反它的规律,外物对于自己也不违反规律。故而行事顺从“道”的规律,不是“道”所做的,而是“道”所授予的。

[原文]

同类推荐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以孤独为线索,作者在孤独中思索,以一个哲人的眼光对人类的世俗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特别对命运、自由、救赎、文学、教育等人生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充满了作者的真知灼见,读来发人深省。
  • 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本书是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先生最新力作,对儒家经典《论语》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解”与“评点”。“王解”是作者的解释转述,含有作者的读书心得。而评点的追求是《论语》的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的最大化,目的是将《论语》作为一部活的、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人生与社会的书阅读理解发挥,力求做到进行充满老王特点的与《论语》的深切互动。本书还将《论语》全文打破原有段落,重新编辑组合排列,力图按其义理内容重新划分结构,并分别予以综合评述。另有几篇谈《论语》的单篇文章,表达了作者读与解《论语》的主要思路。
  •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古代哲学家曾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随着哲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不为自己意识到的偏见、谬误和错觉,比如先入为主、事后诸葛亮、对人不对事(因人废言)、多数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迷信权威,等等。本书总结了在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的61个偏见、谬误和错觉。针对每一个问题,作者用一篇生动的文章来介绍这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家怎样通过思考或实验来解释它们产生的原因、在历史上或现代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案例,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偏见、谬误和错觉。
热门推荐
  • 第一讼

    第一讼

    萧樱没想到,死后还要重操旧业。带着一帮兄弟风里来火里去。一阵冷风便能吓破胆的仵作……黑着脸从天而降的跟班……整天睡不醒的县令……捧着书挥大刀的县令公子……客串说书先生的捕头。一桩桩凶案更是让前路显得扑朔迷离。那突然出现追着她叫闺女的男人。还有那明明生了张俊脸,却偏往自己脸上罩个鬼面具的王爷……萧樱头疼的悟道,原来律师到了古代也不好混。
  • 百科知识开心问答大全集(超值金版)

    百科知识开心问答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是一本能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各类知识的书。《百科知识开心问答大全集》中搜罗了生活常识、科普知识、经济常识、法律常识、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生理常识、环保常识、经典国学等诸多内容,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汇集了各类学科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答题,将娱乐与学习巧妙结合,为渴求充电的人们搭起了一座简便、快捷地积累、获取知识的桥梁。
  • 断壁残涯

    断壁残涯

    我本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可命运不让我平凡。——龙雅我不知道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只知道活着就是为了报仇。——上官雪儿我既然选择了这一条路,我就必须走完这一条路。——江天术我活着就是为了杀人,杀人就是我的乐趣——冷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守护。守护你的的安危,守护这里的一切"包括你。——龙影卫:影
  • 女医生的平凡人生

    女医生的平凡人生

    一个女医生的平凡人生,从娃娃亲到闪婚以及和贫困陌生家庭的磨合,奋斗,拼搏。平凡而艰苦曲折的人生经历,磨练成就了一个善良女性的高尚情操和厚重的人格品德。
  • 我的鬼尸新娘

    我的鬼尸新娘

    我的太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有标准的三寸金莲,而太爷爷当年爱上的是一个卑贱的戏子,太奶奶派人把对方给杀了,挖去双眼割其舌头,从此可怕的阴霾便笼罩在家族之上。我叫铭扬二十岁,是南屿大学艺术系大一的学生,在父亲死后孤独无依,二十岁生日当天铭扬打开了一封古老的信。死亡的气息如瘟疫一般蔓延,早知道会这样,便不该贪图那一笔财产,把自己的一生都改变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恐惧中我冷静下来试图将谜团打开······
  • 从宇宙飞船开始

    从宇宙飞船开始

    穿梭诸天,行走在光明与黑暗之中。叶问世界,他是香江地下的王者,言出法随。笑傲江湖世界,他是朝廷大佬,一言出,江湖动。·····无尽的世界,无尽的穿梭,收集天地气运,强化自身,夺三千世界之气运,超脱万界。
  • 灵宝归空诀

    灵宝归空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零娇妻有空间

    六零娇妻有空间

    穿越前,孤儿沈依依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三十岁前买上房,然后找个好男人把自己嫁出去。穿越后,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沈依依又给自己定了一个大目标:她要吃饱饭,她还要发家致富奔小康。当然,重活一世肯定不能白活:好男人还是要找的,何况小墨爷长得还这么好看。
  • 待上驭下亲同技巧篇

    待上驭下亲同技巧篇

    庸俗无能的领导无法与一个精明能干的部下成为挚友。僵化老朽者也不可能爱护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这样的人思维迟钝,反应缓慢,习惯于陈旧模式,本能地拒绝或反感新生事物。他的身子生活在现代,他的思想停滞在古代。在办公室里,能否与领导相处好,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升降、荣辱甚至前途和命运。对待领导,通常情况下应以“奉”为主。
  • 生死河

    生死河

    1995年,年轻的高中语文老师申明莫名其妙的成为杀人嫌犯。不久,他被杀死在学校附近的“魔女区”,杀人凶手与动机如同谜雾……多年以后,当年命案的相关人——谷秋莎、谷长龙、申援朝、路中岳、贺年、马力和欧阳小枝等,纷纷陷入不幸的命运!惶恐的人们传言,申明阴魂不散,开始绝望的复仇!而种种迹象显示,出生于1995年底的神秘少年司望,带着复仇的使命来到人世!难道,转世重生真有此事?纤弱的少年,如何玩转阴险狡诈的成人世界?究竟,谁是申明最爱的人,谁毁掉了他的一生?杀死他的恶鬼究竟是谁?为什么?司望就是申明吗?他会成为新的基督山伯爵吗?